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6

  • 航运巨头警告:红海危机短期内不会结束 不得不继续避开红海航线

    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最新声称,胡塞武装在红海对货船的袭击不太可能很快结束,这迫使航运公司不得不继续避开红海航线。 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胡塞武装的袭击短期内不会结束。“但你要问多久才会结束?三个月或者五个月,那我就不知道了。” Habben Jansen补充说,通过政治协议或者武装保卫货船可能在六个月内带来解决方案。早在去年12月15日,在该公司的一艘货船遭到袭击后,赫伯罗特便决定避开红海,选择绕行好望角。 他认为,重要的是欧盟需要积极支持多国海军联盟,以保护该地区的商业交通。选择绕行好望角要多花2-3周的时间,导致12月份运输的集装箱少于预期。 该公司表示,缓解措施包括购买更多集装箱,但使用更多的船只来按时满足需求,并以更多的燃料运行这些船只,会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成本。 此前一天,赫伯罗特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息税前利润为25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远低于2022年的175亿欧元。该公司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在疫情后恢复正常,运费已大幅下降。 马士基也在近日表示,红海船只遇袭造成的全球航运中断可能至少会持续几个月,希望更短,但也可能更长,因为局势的发展是如此不可预测。 冲突升级 近日以来,红海危机还在升级之中。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周三表示,计划在2月中旬之前启动欧盟红海护航行动。希腊防长登迪亚斯同日也表示,希腊将寻求欧盟红海护航行动的指挥权,他还建议将希腊中部拉里萨的军事基地设为护航行动的指挥中心。 杰富瑞航运分析师Omar Nokta周一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红海改道的情况正在增加,因为该地区船只持续受到袭击,促使更多航运公司避免在该地区过境。” Nokta大幅提升了对以色列航运公司以星航运(ZIM)的看法,称“剧本已经翻转”,胡塞武装的袭击使以星航运的业务“从烧钱变成了提款机”。实际上,以星航运的股价已较12月初涨了一倍以上。

  •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马士基CEO:料全球航运中断“至少数月”

    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的首席执行官Vincent Clerc周三表示, 红海船只遇袭造成的全球航运中断可能至少会持续几个月 。 马士基和其他大型航运公司已指示数百艘商船避开红海,绕行非洲好望角这一路途更长的航线,以应对胡塞武装对过往船只袭击这一风险。 “因此,对我们来说,这将意味着更长的运输时间,供应链中断可能至少持续几个月,希望更短,但也可能更长,因为局势的发展是如此不可预测。”Clerc在瑞士达沃斯表示。 根据海事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的世界集装箱指数,自去年12月初以来,海运运费已经上涨了一倍多,而保险消息人士表示,红海货运的战争险保费也在上涨。 银行业高管们表示, 他们担心这场危机可能会造成通胀压力,最终可能推迟或逆转降息 。 “这极具破坏性,因为近20%的全球贸易通过曼德海峡。它是全球贸易和全球供应链最重要的动脉之一,而现在却堵塞了。”Clerc表示。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 上个月,美国牵头组建了“红海护航联盟”,以保护该关键水道的商业交通。上周,美国和英国开始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进行空袭,以阻止该组织在红海袭击船只,美国军方本周对胡塞武装进行了进一步的打击。

  • 施罗德投资:苏伊士运河航运中断 是否会影响降息预期?

    1月17日,施罗德投资发文称,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升温,已影响环球供应链。由于胡塞武装组织袭击需要途经红海,前往苏伊士运河及环球主要经济体的船只,因此主要航运公司表示,货物交付期将会出现严重延误。从卫星图像可见,目前几乎没有船只驶经红海,而是绕道南非前往欧洲主要港口、美国和英国。 在苏伊士运河航运中断前,巴拿马运河亦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由气候变化引致干旱,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降雨量变化,继而令巴拿马运河水位下降。与此同时,欧洲潮湿的天气导致莱茵河(即德国的主要航运路线)水位过高。环球供应链似乎正面临一场风暴。 这些问题唤起人们在疫情期间,由供应链问题引发的艰难经历。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金融市场最近爆发新一轮高通胀,最终迫使环球央行大幅加息。金融市场目前正在消化欧洲、英国及美国大幅降息的预期,预计最快将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降息。 这引伸出另一个问题:新的供应链问题会否推高通胀,迫使政策制定者重估经济前景呢?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海中断情况会持续多久。由于目前环球经济环境至少有三方面的不同之处,因此红海问题不太可能导致通胀大幅上升。 首先,现时市场需求疲弱。在疫情初期,为应对供应链中断问题,环球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但目前环球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施罗德预计2024年及2025年环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2.5%。欧元区可能已经陷入经济衰退,英国经济增长疲弱,而且美国经济活动正在降温。 其次,昔日环球各国为遏制新冠疫情扩散而实施封锁措施,导致疫情期间市场需求集中于商品领域,但目前的消费模式已经回复均衡。事实上,在经济重启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在过去几年重新转向服务业,从而导致环球制造业陷入衰退。 第三,环球经济供应面亦明显改善。对比之下,疫情期间持续实施的封锁措施导致生产处于停业状态,但目前的中断程度并不像当时那样严重。虽然船只绕道非洲南部会延长交货时间,但货物仍会被送达目的地,因此,不太可能出现供应极度短缺的情况。

  • 危机持续升级!又一家能源巨头无限期暂停红海石油运输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国石油巨头壳牌公司无限期暂停了所有途经红海的石油运输,此前美国和英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引发了人们对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担忧。 在美国牵头开展了一轮针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数日之后,中东地区又发生了针对美国船只的新的袭击事件。胡塞武装周一再次誓言将继续对该地区的美国和国际目标发动袭击,以此作为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回应。 航运官员表示,上个月,壳牌租用的一艘油轮在红海被一架无人机瞄准,并受到胡塞武装船只的骚扰。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上周已经采取措施,停止了所有运输活动,原因是担心袭击成功可能引发该地区大规模漏油,并给船员的安全带来风险。 壳牌成为了最新一家避开红海的能源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上月表示,将暂停所有通过关键红海航道的运输。 与此同时,卡塔尔一名能源官员表示,由于担心卷入冲突,这个海湾国家停止了使用红海航线出口液化天然气。卡塔尔过去曾担任胡塞武装的调解人。 据《日本经济新闻》周二报道,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等日本国内三大航运公司已决定所有船舶停止穿越红海海域。 俄罗斯最大航运公司Sovcomflot也在考虑选择其他航线,以应对不断升级的冲突。 冲击全球经济 虽然胡塞武装声称主要目标仍然是是驶往以色列或其盟友的船只,但其他国家的船只被袭击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据航运追踪人士称,最近几天,胡塞武装袭击了一艘来自俄罗斯乌斯季卢加港的满载石油的船只。这艘船以前归一家英国公司所有,但去年被塞舌尔的一个离岸实体买下。 海运人工智能供应商Windward首席执行官Ami Daniel说道:“航运业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很难为船只指定单一国籍。” 港口和货运运营商DP World的一位高管表示,胡塞武装袭击造成的红海航运中断将推高消费品价格。"从亚洲进入欧洲的商品成本将大幅上升,欧洲消费者将最先感受到这种痛苦……它对发达经济体的冲击将大于发展中经济体。" 两位大型银行的负责人在达沃斯论坛上声称,他们担心这场危机可能引发通胀压力,最终可能推迟或逆转降息,并危及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 根据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的数据,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7日期间,由于船只改道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锐减逾60%,从330万箱下降到130万箱。

  • 红海航运形势恶化 保险公司开始拒绝为美英商船承保

    红海紧张局势仍在升级,对全球航运业的冲击进一步发酵。一些船舶保险公司开始拒绝为在红海航行的美国和英国商船承保战争险。 过去几天,也门胡塞武装加强了对商船的袭击,旨在报复美国和英国上周袭击也门。自周一以来,胡塞武装已经用导弹袭击了两艘商船,不过这两艘商船在遇袭后仍能够继续航行。 达信公司海运和货运业务全球负责人Marcus Baker表示,紧张局势升级的结果是,保险公司在为途经该地区的船只签发保险时,正寻求将与美国、英国和以色列有联系的船只排除在外,这意味着他们不会为这些船只提供保险。 Baker说:“承保人正在增加条款,禁止美国、英国或以色列参与。几乎每家保险公司都在加入类似的条款,其中许多条款还包括‘所有权’或‘利益’等词。” 保险免责范围太广,有产生问题的风险。Baker解释道,虽然“所有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术语,但“利益”可以有更广泛的解释,它可以涵盖更多无关因素,例如租船人或船只之前抵达过的港口。 胡塞武装此前警告称,美英两国对也门发动空袭后,美英船只将是合法攻击目标。 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避免在红海地区航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国石油巨头壳牌公司无限期暂停了所有途经红海的石油运输。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周二也宣布,停止所有船舶穿越红海海域。 最近几天,在美国和英国空袭也门之后,战争险费率急剧飙升,目前已升至相当于船舶价值的1%左右,而在几周前,这一数字还仅为1‰。这意味着目前一艘价值1亿美元的船只投保大约需要100万美元。

  • 红海局势再度恶化引发集运指数走强 中远海能应声涨超8%

    港股市场今日再度调整。不过受红海局势刺激及集运指数大涨,航运股再次走强,其中中远海能(01138.HK)、象兴国际(01732.HK)、中远海控(01919.HK)分别上涨8.30%、7.69%、2.92%。 注:航运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近日市场较为关注的红海局势再度恶化。1月14日,美国军队对也门发起新一轮空袭。此前一天,美国及英国军队袭击了也门28个地点并打击了60多个目标。 也门胡塞武装最新回应称,将对袭击作出强有力的反应。其发言人Nasruldeen Amer表示,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重大损失,但胡塞将坚定有力地回击。 胡塞武装的另一名发言人Mohammed Abdulsalam补充称,美国及其盟友对胡塞的袭击,并不会阻止该组织对以色列相关船只通过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打击。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Hans Grundberg则在周六呼吁所有相关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并警告该地区的局势正在日益紧张。 华泰期货指出,红海危机已经从胡塞武装袭击过往商船,逐步升级为中东地区的军事冲突,预计红海航道在短期内都将受到安全威胁。 红海局势对航运公司影响多大? 首先,红海地区是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占全球石油贸易的近20%。如果红海地区的冲突升级,可能会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从而影响到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 此外,红海地区还是全球重要的集装箱运输通道,如果该地区的航运受到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全球贸易受阻,进而影响到航运公司的运输量。 再者是红海地区的冲突和紧张局势,航运公司不得不绕行更远的航线,这将增加燃料消耗和运输成本。此外,为了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安全,航运公司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安全措施,如雇佣更多的安保人员、购买更先进的安全设备等。 根据华泰期货的研报,目前亚洲至北欧港口有两条传统航线,分别是经过苏伊士运河以及经过好望角到达北欧港口。鉴于经济性, 市场更多选择经过苏伊士运河航线到达欧洲。若红海危机持续发酵,大部分集装箱船舶或将选择绕行好望角而非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北欧。 受以上消息刺激,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全部品种迎来大涨,其中主力合约2404上涨超10%。 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 华泰期货指出,目前上市的集运欧线指数期货价格形成支撑。一方面,绕行好望角到达北欧港口较最经济线路运距增加 30%,从成本端对运价形成较强支撑;另一方面,绕行好望角将使船舶在海上单程运营时间增加接近 10 天,极端情况下有效运力或降低 25%-30%。

  • 航运巨头马士基:红海复航短期无望 全球经济或受打击

    马士基最新认为,想要重新开放红海航道这条关键贸易线路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家航运巨头警告,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增长和通胀的打击。 当地时间周四(1月11日),马士基CEO柯文胜(Vincent Clerc)告诉媒体,在也门胡塞武装一系列袭击后,红海对集装箱货轮的关闭是“糟糕的”。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任何“赢家”,因为绕行南非好望角的路程较长且代价高昂。 据了解,全球约12%的贸易运输和30%的集装箱运输从红海通过。如果绕行好望角而不走苏伊士运河,从荷兰鹿特丹驶往新加坡的货轮航程会增加40%(约3800海里),运输和燃料成本超过200万美元。 马士基是全球贸易的领头羊,承担着约五分之一的海运。柯文胜说道:“我们不清楚我们究竟会在几天、几周还是几个月后重新建立进入红海的安全通道……这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多行动。 自上月中旬起,也门胡塞武装扩大对以色列目标的打击范围,开始在红海对“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实施打击,并不断升级相关威胁,导致多艘货轮在附近海域遇袭,多家航运企业宣布改道好望角。 而马士基一度认为局势已经缓和,曾表示安排公司旗下数十艘货轮重返红海。但两周前,马士基的“杭州号”在红海南部海域向北航行时遭遇了两次袭击,公司最终决定暂停所有船只通过红海和亚丁湾,至于何时恢复将另行通知。 柯文胜表示,集装箱船改道好望角将会增加约1.3万公里的路途,每个集装箱也需要多支付数百美元。“在通胀是一个大问题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成本、我们的客户,以及最终的欧洲和美国消费者带来了通胀压力。” “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在1月底、2月和3月造成重大干扰。”柯文胜称,马士基船舶的燃油费用将增加50%,如果不解决问题,船只很快就会错位,威胁物流和全球供应链,“我们敦促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做需要做的事情,重新开放海峡。” “它是全球经济的大动脉之一,眼下正被堵塞。”他补充说,“这不仅是对行业,同时还可能对终端消费者、产品供应、全球经济整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丹麦上市的马士基股价在最近一个月已累涨近25%,市场认为运费上涨对公司的收入可能是有益的。对此,柯文胜回应,“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安全通道并回到正常的贸易模式。”

  • 马士基宣布旗下船只避开红海 海丰国际涨近3%领先市场

    今日港股市场延续近期疲软势头,但是市场对于航运股的表现却是甚为关注。截至发稿,海丰国际(01308.HK)、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中国外运(00598.HK)、中远海控(01919.HK)分别上涨2.68%、1.79%、1.20%、0.85%。 消息方面,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在上周五晚间发布通知称,鉴于红海局势在不断发展,并且仍然高度不稳定,所有现有情报都证实,相关地区航运安全风险仍然处于显著升高的水平。因此,决定在可预见的将来,所有要过境红海/亚丁湾的马士基船只都将绕道好望角向南航行。 与此同时,德国航运公司赫伯罗特也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它将继续选择绕航好望角。 赫伯罗特的企业公关主管Nils Haupt上周五声称:“目前我们能说的是,我们认为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通道并不安全。我们在去年12月遭遇了袭击,你无法想象这有多困难,过去几天又发生了几次袭击,只要航道不安全,我们就不会通过。” 事实上,红海是全球主要的航运通道之一,连接了地中海和印度洋,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重要海上交通枢纽。据悉,全球近15%的海运贸易穿越红海,其中包括全球8%的谷物贸易、12%的海运石油和8%的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 机构称集装箱航运公司有望受益于此次事件 摩根大通表示,随着红海危机的恶化,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暂停了相关地区的航道运输,并选择重新安排航线沿更长的航线。与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塞不同,这次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同时面临双重危机,分别由气候变化和军事行动造成。考虑到旱情已经导致巴拿马运河过境限制,预计最新的事态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困境。 摩根大通指出,集装箱航运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其次是油轮和散货船。对此该行重申对亚洲航运公司的看好,特别是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和太平洋航运等公司。这些港股涉及集装箱航运业的主要公司业务覆盖全球主要航线和港口,为全球贸易提供重要的运输服务。

  • 马士基重返红海船舶再绕航 仍有37艘船去向待定 业内称警惕需求总量仍偏弱

    当地时间1月4日,马士基(MAERSK-B.CO)宣布部分滞留红海的集装箱船改道好望角。据财联社记者梳理,马士基最新公布的船舶名单中,有135艘船绕道好望角,仍有37艘船待定。 马士基方面公布,该公司滞留在红海的五艘集装箱船中的四艘已经改道好望角,船名分别为MAERSK GENOA、MAERSK LONDRINA、EBBA MAERSK和GJERTRUD MAERSK。 这是在马士基于当地时间12月30日“MAERSK HANGZHOU”轮先后两次遇袭,宣布暂停红海运输后,所作的最新决定。 同日,马士基宣布2024年1月1日起征收中断附加费(Transit Disruption Surcharge,TDS)和旺季附加费(Peak Season Surcharge,PSS)。其中远东至北欧、地中海、美东航线将收取的TDS标准为200美元~450美元(不同箱型价格不同);PSS标准为300美元~2000美元(不同箱型价格不同),直至另行通知。 马士基附加费征收标准(来源:马士基官网) 除马士基外,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目前达飞仍有船舶继续通过红海之外,其余大多班轮公司,如ONE、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HPGLY.OTC)选择绕航好望角。 从目前的运价情况来看,有分析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1月中下旬运价基本没有明显下滑,但也没有出现继续上涨,整体来看运价涨幅放缓。 根据GeekYum今日提供的数据,上海-鹿特丹航线1月15日出发的航次仅剩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旗下OOCL和长荣海运(2603.TW)的同航次舱位报价,分别为6758美元/FEU和6660美元/FEU。1月17日及后续1月末航次ONE的该航线报价皆为8125美元/FEU,其余大多在6600-7500美元左右。报价最低的为马士基1月18日、1月20日出发航次,为4456美元/FEU。 对此,有货代人士表示,当前价格相对便宜的舱位会较早订满,但后续运价较高,其认为1月中下旬可能存在船东舱位难订满的情况。 但也存在后续因供应链紊乱,导致舱位紧缺、集装箱缺箱的可能性。 全球最大海运货代公司德迅(KUEHNE+NAGEL)方面表示,截至目前,红海局势的影响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2021年“长赐”轮搁浅事件,且暂时看不到解决时点,鉴于本应通过苏伊士运河从欧洲和美国东海岸返回亚洲的船只船期因绕行而产生2~3周延误,未来几周内运力短缺的危机将日益凸显,叠加农历新年前的出货高峰,舱位将面临短缺。 德迅还强调,由于绕航产生的航程的拉长导致空箱不能及时到位,箱况紧张已初见端倪,各大船公司纷纷调整并缩短免用箱期;如果红海局势持续下去,预计1月下半月起将出现更为严重的缺箱情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实情况仍要看欧地方面的需求。尽管短期内需求得到释放,但需求总量仍偏弱。”前述分析人士说。

  • 怕了!马士基四艘滞留红海商船绕道好望角 以防再遭袭击

    # 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周四表示, 该公司已将滞留在红海的五艘集装箱船中的四艘改道驶回苏伊士运河,转而绕行非洲前往亚洲,以避免遇袭的风险 。 也门胡塞武装最近在红海南部袭击了多艘船只,包括上周六袭击了一艘马士基的船只。此举扰乱了全球贸易,刺激运费飙升,并引发了人们对新一轮全球通胀的担忧。 12月19日,美国发起了一项多国行动,以保护红海的商船,但许多航运公司仍然选择绕道非洲,以规避风险。 马士航在宣布停航红海后,上周曾短暂寻求重启红海航线。但该公司周二表示,其集装箱船将再次避开该条航线。上周六,“马士基杭州”轮在从新加坡到埃及苏伊士港途经曼德海峡时遇袭。 但是,当马士基再次宣布停航红海时,五艘开往亚洲的马士基船只已经穿过苏伊士运河,准备向南经过也门,这让船员和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进退两难,滞留在红海。 马士基的官方航程表显示,最近几天停泊在红海沙特阿拉伯吉达港以南的四艘名字分别为Maersk Genoa、Maersk Londrina、Ebba Maersk和Gjertrud Maersk的集装箱船于周四改道好望角。 不过,名为Maersk Utah的集装箱船尚未改变航线。但马士基发言人表示,这艘船不会经过也门。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承载着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集装箱船货物。从欧洲到亚洲,最短的航线就是经过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然后再进入红海。 船只返回苏伊士运河,绕道好望角将产生新的过境费,和额外燃料成本,并加剧严重的延误。在亚洲和北欧之间每往返一次,船只改道绕非洲南端航行预计要额外花费100万美元的燃料。 马士基上个月表示,该公司已经征收运输中断附加费(TDS)和旺季附加费(PSS),使一个从中国到北欧的标准20英尺集装箱的成本总计增加了700美元。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