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9

  • 3月2日讯: 本周,运输市场热度稳步回升,加之粮食增储收购,产地港口购销两旺,综合指数小幅上涨。3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58.52点,较上期上涨0.6%。 煤炭市场:市场需求方面,受近期寒潮降温影响,民用电负荷维持高位,加之元宵节过后工业企业迎来大面积复工复产,工业用电需求走强,沿海电厂日耗迅速回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多数电厂前期在长协及进口煤持续补充下,库存依旧保持偏高状态,对市场高价煤仍持抵触情绪,实际需求释放有限。本周沿海八省日耗202万吨,库存3355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17天。煤炭价格方面,节后上游货源稳定增加,但在发运到港煤价仍然倒挂的情况下,贸易商集港发运积极性转弱,港口到货以长协煤为主,市场可流通优质煤现货资源依旧偏少,贸易商挺价情绪高涨。而终端依然维持刚需采购节奏,采购力度不及预期,保持观望居多,市场实际成交有限。本周,港口调入调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出98.9万吨,但调入量依然高于调出,港口库存继续攀升,煤炭价格维持弱稳行情。运价走势方面,随着元宵节后复产复工全面开启,以及中东部降温天气影响,电厂日耗稳步回升,叠加少量非电采购,运输需求小幅释放,但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在长协和进口煤保障下,市场新增货盘较少,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上行。 3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种运价指数报收921.56点,较上期上涨0.8%。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报收524.46点,较上期上涨3.0%,其中,秦皇岛-张家港(4-5万dwt)航线运价20.0元/吨,较上期上涨0.7元/吨。华南航线,秦皇岛-广州(6-7万dwt)航线运价为25.8元/吨,较上期上涨1.5元/吨 ,秦皇岛-广州(5-6万dwt)航线运价为30.8元/吨,较上期上涨1.3元/吨。 金属矿石市场:各项利好政策接连释放,市场情绪有所修复,成材库存迎来拐点,基本面逐步改善,钢材价格有所回升。不过,本周多地钢厂检修增加,高炉开工率和日均铁水产量均小幅下跌。同时进口矿石价格下行,铁矿石整体资源充裕,市场采购较为谨慎,补库拉运节奏不变,沿海金属矿石运输价格小幅波动。3月1日,中国沿海金属矿石运价指数(CBOFI)报收623.44点,较上期上涨0.2%,其中,青岛/日照-张家港(2-3万dwt) 航线运价23.3 元/吨,较上期上涨0.2元/吨。 粮食市场:本周,中储粮持积极稳妥推进收购进度,保障农户收益,受基层余粮减少,玉米价格稳步回升。加之雨雪天气影响,发运受阻,供给收紧,市场抄底情绪有所升温。终端需求回暖,饲企补库需求逐步释放,北方港口粮食发运积极性提高,询船热度上升,沿海粮食运输价格小幅上涨。3月1日,沿海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759.86点,较上期上涨2.3%,其中,营口-深圳(4-5万dwt) 航线运价42.5 元/吨,较上期上涨1.5元/吨。 成品油市场:本周,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迎来今年第三次跳涨。需求方面,春运结束后,汽油终端消费回归正常,地方炼厂汽油产销率低于八成,累库明显。同时受雨雪天气影响,工程、物流等产业复产进度较缓,加之南港口柴油库存保持高位,下游采购拉运意愿下降,沿海成品油运输价格小幅下跌。3月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成品油运价指数(CCTFI)综合指数1077.55点,较上期下跌0.4%;市场运价指数1044.03点,较上期下跌0.9%。

  • 1月27日电:上海航运交易所1月27日发布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本周,红海地区的局势依然处于紧张状态,已延续较长时间,事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正逐步被消化,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表现趋于稳定。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市场整体运输需求有减弱趋势,部分前期运价涨幅较大的远洋航线价格出现回落。1月2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2179.09点,较上期下跌2.7%。

  • 1月27日电:国际航运巨头丹麦马士基航运集团1月26日表示,旗下部分航运服务将不再通过红海,而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多艘货轮在曼德海峡及红海水域遇袭。 2023年12月,多家国际航运企业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运输。马士基集团曾在去年12月底一度恢复红海航线运行,但在今年1月5日,马士基航运集团发表声明称,由于红海局势不断变化,安全风险显著升高,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集团旗下船只仍将避开红海航线角。

  • 航运巨头证实货船在红海遇袭 国际油价延续升势 | 环球市场

    隔夜股市 周二(12月26日),欧洲多国股市休市,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标普、纳指双双刷新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道指距离其12月19日录得的最高历史收盘价只有10余点。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升,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24%。蔚来涨10.81%,网易涨5.21%,理想汽车涨3.77%。 商品市场 国际油价上涨。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24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01美元,收于每桶75.57美元,涨幅为2.73%;2024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美元,收于每桶81.07美元,涨幅为2.53%。 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4年2月黄金期价上涨0.7美元,收于每盎司2069.8美元,涨幅为0.03%。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元指数下跌是当天金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巴以冲突快报 ①巴勒斯坦红新月会称与其在加沙地带工作团队完全失去联系 ②伊拉克民兵武装称对叙利亚一美军基地发射多枚火箭弹 ③以军总参谋长表示,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还将持续数月 ④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敦促在印度的以色列人保持谨慎 ⑤美中央司令部称在红海上空拦截也门胡塞武装多架无人机和导弹 ⑥英国海上贸易行动办公室表示,也门附近红海海域上空发生两起爆炸 ⑦MSC证实集装箱货船MSC United在红海遇袭 ⑧法国达飞轮船:目前正在制定计划 逐步增加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数量 其他市场消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继续延长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期至明年5月】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12月26日宣布,进一步延长对352项已恢复豁免关税的中国进口商品和77种与新冠防疫相关的中国进口商品的301条款关税豁免期,期限由今年12月31日延至2024年5月31日。 【美能源部购买300万桶石油战储】 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将从三家石油公司以2.315亿美元采购约300万桶美国石油用于回填战略石油储备(SPR),其中从太阳石油公司(Sunoco)购买119.7万桶,从菲利普斯66购买89.81万桶,从麦格理集团购买89.81万桶。这批石油将于2024年3月1-31日交付。 【美国CFTC:对冲基金对油价看涨情绪自9月份以来首次升温】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至12月19日当周,投机者所持NYMEX 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36,513手合约,至109,723手合约,创最近五周新高。所持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101,578手合约,至250,850手合约,也创五周新高。 【俄罗斯央行将监控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出口商】 根据一份网站声明,俄罗斯央行计划监控到2023年拥有出口收益或平均每月欠非居民债务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加强的监测大约使所涵盖的实体数量增加了一倍。据悉,出口企业名单不对外公布,监管机构将个别通知纳入名单的公司。该指令草案已公布供讨论,建议和意见将被接受到2024年1月17日。 【日本将打击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垄断】 日本将打击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的垄断;反垄断限制要求科技巨头允许第三方应用平台的存在并收费;定于2024年提交给议会的立法将限制平台运营商将用户留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并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该反垄断计划允许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对违规行为处以罚款;预计该计划影响的主要是跨国巨头,没有日本公司可能会陷入困境。 【苹果公司就苹果手表进口禁令提起上诉】 白宫拒绝推翻苹果公司智能手表在美国的销售禁令。苹果公司表示,已就进口禁令提起上诉。苹果要求美国上诉法院暂停禁令,直到美国海关在1月12日就苹果重新设计的手表是否规避了Masimo的专利做出决定。 【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预计明年年化营收将达到8.5亿美元 远高于此前预测】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和谷歌投资的AI初创公司Anthropic预计,到2024年底,其年化收入将超过8.5亿美元。就在三个月前,Anthropic告诉一些投资者,公司的年化收入为1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5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最新的预测要高得多。这一预测突显了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初创公司令人瞩目的增长预期,并可能提供更多证据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企业中获得动力。

  • 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与上期相比涨21.7%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3年12月25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1204.81点,与上期相比涨21.7%。

  • 航运巨头马士基:多国联合护航部署中 正准备重返红海

    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A.P. 穆勒-马士基最新表示,由于新的多国海事特遣部队将保护船只免受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该公司正准备恢复红海航运。 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因船只遇袭暂停了在红海的运输。 准备恢复红海航运 “我们目前正在制定计划,让首批船只通过这条航线,并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马士基周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这样做的同时,确保我们员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在应对红海/亚丁湾地区具有挑战性局势时的首要任务。” 就在宣布上述消息的两天前,这家航运巨头表示,其预计红海的混乱局面将持续数月。 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反对以色列的胡塞武装已经多次袭击行经红海的商船,迫使全球海运公司的商船绕道非洲而行,这不仅使得海运价格飙涨,还带来货物滞留的双重威胁。 马士基上周表示,将采用绕道好望角的航线,并将对来自亚洲的货物征收集装箱附加费,以弥补增加里程带来的额外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船遇袭,美国上周二宣布,将发起一项多国行动,以保护红海商船不受伊朗支持的也门武装分子的袭击。美国及其盟国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对胡塞武装采取军事行动。 马士基在周日的声明中表示, 由美国及其盟国建立的海上特遣部队“繁荣卫士行动”的成立,是“整个行业受欢迎的消息” 。 “截至12月24日,我们已经收到确认,先前宣布的‘繁荣卫士’多国安全倡议现已成立并部署,通过红海、亚丁湾的海上贸易得以进行,苏伊士运河也能作为亚欧门户再次启用。”马士基声明称,“随着‘繁荣卫士’倡议的实施,我们正准备允许船只恢复通过红海东、西双向的航行。” 美国本周末指责伊朗是印度洋一艘油轮遇袭事件的幕后黑手。人们担心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更广泛的地区冲突。 整体风险并未消除 马士基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更多细节。但该公司也表示,仍可能根据安全状况的变化再次改变船舶航线。 马士基周日强调,虽然该公司准备恢复在红海的运输,但“该地区的整体风险并未消除”。 该公司表示,将“毫不犹豫”地重新评估其船只和员工的安全状况。 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国宣布发起国际海军行动后,胡塞武装已经强势回应称,将继续打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如果美国将其作为攻击目标,他们也将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美国军舰。

  • 全球航运局势依旧紧迫。到目前为止,由于红海地区面临也门胡塞武装分子袭击的威胁,航运托运人已经纷纷从红海航线改道,价值约300亿美元的货物被重新安排了新航线。 自10月巴以冲突以来,中东地区的水域遭受了15次袭击,直接导致部分航运公司改变了船只航线。 红海是全球航运的重要水道,几乎与苏伊士运河直接关联,它对于航行自由至关重要,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主要商业走廊。就在上周末,已经有多家航运巨头陆续宣布暂停红海航线。 对欧洲而言,他们明显更依赖苏伊士运河,因此红海-苏伊士航道的暂停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明显。 而对美国来说,贸易的运输方式多种多样,要么从亚洲到美西海岸港口,要么穿越巴拿马运河到墨西哥湾和东海岸港口。不过由于巴拿马运河数月来一直遭遇低水位,航道也面临中断风险,托运人转而选择预订苏伊士运河的船只,作为前往东海岸的一种方式。 改道方案 红海航道不再安全了,有不少航运商选择改道非洲,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绕行。 德国货运代理公司德迅(Kuehne+Nagel)的高级副总裁兼全球贸易海上物流主管Paolo Montrone表示,目前有57艘集装箱船从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航道改道,转而从非洲绕行。 Montrone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条路线,这个数字将还会增加… 这些船只的总集装箱容量为70万个20英尺标准箱(TEU) 。” 海运数据公司MDS Transmodal的高级顾问Antonella Teodoro补充道,这些集装箱每只货值约为5万美元。 这意味着总共有350亿美元的货物被转运 。 不过改道势必会带来时间和费用上的增加。C.H. Robinson公司全球海洋服务副总裁Matthew Burgess表示,根据航速的不同,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将增加大约3400海里航程,或大约14天的额外航程 。 据ITS Logistics负责运输和多式联运业务的副总裁Paul Brashier说,该公司正在告诉美国客户,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局势正在恶化,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Brashier指出,“我们建议那些使用苏伊士运河从东南亚运往美国的货主 考虑预订跨太平洋航线到美国西海岸 。” Brashier还建议美国客户,出于对费用的考虑, 任何向东的集装箱都可以通过铁路或卡车运输 。 港口阻塞风险 全球的海运公司正在向托运人解释,由于面临被袭击威胁,他们的船运行程可能会面临延误。 马士基是暂停在红海运营的四家班轮公司之一,据该公司CEO文森特·克莱尔(Vincent Clerc)称, 预计将有两到四周的延误 。 而船只的延误对港口来说就会造成拥堵风险。根据Montrone的说法, 由于到达时间和规划需求的更新,港口当局预计不久后就会出现阻塞 。 SEKO Logistics告诉美国客户,预计东海岸货物的延误时间约为10-14天, 如果大量船只在各自的停泊窗口之外的时间内抵达,港口可能会进一步堵塞并延误。 此外,C.H. Robinson公司副总裁Matthew Burgess称,“暂停运输和延长运输时间 还可能会对全球运力造成压力 ,而不仅仅是红海地区,然后 会导致航运公司提高运价和战争风险附加费 。” 他还指出,“在此类中断事件,应急计划至关重要。我们不只是考虑海运的转移或延迟,我们还在制定战略,例如这对内陆运输、库存和制造需求意味着什么。” 调整航运网络 MDS Transmodal高级顾问Teodoro认为,“除了改道外, 海运公司也可以开始调整他们的航运网络 。” Teodoro还强调,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中断突出表明,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更有弹性的全球供应链,那么就需要一个国际权威机构,用来监测如何提供运力以及以什么价格提供运力。 但是调整航运网络是繁琐的。Teodoro指出,“转移/调整需要时间,而且会产生费用,这是可以理解的。” 德迅的副总裁Montrone也提醒道,“形势非常不稳定,这些网络的重新配置非常复杂,所以 我们可以预期一定程度的中断 ,并且 在亚洲,空集装箱的缺乏将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 ,因为将空集装箱重新定位到需求区域将需要10-20天的时间。” 》溢红海紧张局势加剧 对中国电解铜进口影响几何 从中国电解铜进口端来看,从欧洲波兰、塞尔维亚、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国运往中国多数电解铜需要从欧洲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出发,由地中海到埃及苏伊士运河,通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红海,再由红海进入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再往北抵达香港、上海、日韩等地。2023年我国从欧洲进口铜(不含俄铜)月平均为9000吨附近,考虑到俄铜部分厂商由陆运进入中国,预计欧洲自海运进入中国总量约为20000吨/月附近,占我国电解铜月度进口量7%左右,短期内对市场相对有限。目前LME库存来到16.8万吨位置,注销仓单占比提升至21%,全球航运干扰下,后续库存下滑概率加大。 相关阅读: 》 多家航运巨头按下红海航运“暂停键”!集运指数(欧线)全线涨停 航运港口板块领涨 》 油价飙升、航运股大涨、消耗20%全球运力、影响以色列30%进口 “红海受阻”意味着什么? 》 能源巨头BP也宣布“停航”红海 布伦特原油价格跳涨近3% 》 新船交付量创新高 红海事件搅动航运市场——2023年11月世界新造船市场评论 》 全球四家航运巨头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运输成本短期内或会飙升

  • 全球贸易大动脉阻塞引发新一轮通胀担忧

    有着全球贸易大动脉之称的苏伊士运河正酝酿一场新的危机,可能会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扰乱全球供应链,推高油价和更广泛的通胀。 近日,多艘船只航行至红海及附近水域时,遭到也门胡塞武装袭击。自上周五以来,已有MSC、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四家国际航运巨头陆续宣布暂停在红海航行,英国石油公司也表示将暂停其所有经红海的油轮运输,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避开至关重要的苏伊士运河。 胡塞武装11月中旬表示将以以色列船只为打击目标,本月又表示如果不允许更多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将扩大威胁,阻止所有船只通过并驶往以色列。海事安全公司Ambrey在上周末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胡塞武装袭击了与以色列无关的船只。该公司还表示,索马里北部的不稳定局势正在导致该地区的海盗风险上升。 苏伊士运河—红海这一国际航运要道,扼守亚、非、欧三洲交通要道,连通红海与地中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目前每年超过2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主要是集装箱船及油轮,客运船只占该航道通行量的不到1%。另外,红海通道承载的货运量中约30%是集装箱贸易,10%为原油贸易。 目前一些船只不得不绕道非洲南端,苏伊士运河的长期阻塞将增加货运成本和交货时间。 集装箱租赁平台Container xChange的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roeloff表示:“红海区域,尤其是苏伊士运河,就像集装箱运输的高速公路,连接着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大量的能源供应、棕榈油和粮食都要经过苏伊士运河。” 由于这条航线的重要性,美国宣布正组建一支多国海军部队,以保护在红海航行的商船。周一五角大楼表示,正在建立一项安全行动,目的是保护海上交通免受也门胡塞组织发动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宣布这一倡议时表示:“红海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水道,对航行自由至关重要,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主要商业走廊。由于这些袭击,运费和保险费率已经飙升,油价也在上涨。”他补充说,红海的航道对全球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也门胡塞武装核心决策机构成员穆罕默德·布海提周二回应称,即便美国成功动员整个世界,胡塞武装也不会停止军事行动。布海提重申,只有以色列停火并允许人道主义物资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胡塞武装才会停止袭击。 油价反弹 周一,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成为最新一家停止其油轮在红海航行的公司之后,油价上涨了2%,周二油价再度上涨1.5%。而在上周主要航道遇袭之前,油价已连续七周下跌,这是自2018年底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 如果红海成为大多数油轮的禁区,那么在俄乌战争和相关制裁迫使俄罗斯为俄油寻找新市场之后,这将导致全球石油市场图景于两年间第二次被重绘。 Kpler的分析师Matthew Wright周一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欧洲是最容易受到苏伊士运河运输中断影响的地区,四分之一的成品油进口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抵达的。” 高盛分析师表示,从全球来看,考虑到货船改道的选择,此次中断“不太可能对原油和液化天然气(LNG)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Wood Mackenzie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研究副总裁Massimo Di Odoardo认为:“目前的形势给市场带来了一些紧张情绪,但对市场基本面的影响将是有限的。欧洲和亚洲天然气价格的最大驱动因素仍然是气温高于平均水平,这将继续给需求和价格带来压力。” 航运和供应链 大规模改变贸易路线可能会在短期内堵塞供应链,推高货运成本,进而影响消费者价格。全球80%以上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上运输的,而通过重要的巴拿马运河的航运已经因为严重的干旱而受到限制。 Kpler的Wright指出,红海的紧张局势是在巴拿马运河过境减少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两个瓶颈同时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2021年苏伊士运河的堵塞凸显了主要航道的重要性。当年3月,“Ever Given”号集装箱船在这条水道搁浅,导致从亚洲到欧洲和北美的消费品运输延迟,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紧张形势。 物流公司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表示:"这一次航运运力过剩达到创纪录水平,因此,尽管更长的航程可能会推高运费,但由于航运公司正在寻找利用过剩运力的方法,运费不太可能飙升至大流行期间的水平。” 但更长的交货时间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荷兰国际集团(ING)的高级经济学Rico Luman指出:“所有供应链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因此这将导致连锁反应。而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 》溢红海紧张局势加剧 对中国电解铜进口影响几何 从中国电解铜进口端来看,从欧洲波兰、塞尔维亚、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国运往中国多数电解铜需要从欧洲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出发,由地中海到埃及苏伊士运河,通过苏伊士运河后进入红海,再由红海进入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再往北抵达香港、上海、日韩等地。2023年我国从欧洲进口铜(不含俄铜)月平均为9000吨附近,考虑到俄铜部分厂商由陆运进入中国,预计欧洲自海运进入中国总量约为20000吨/月附近,占我国电解铜月度进口量7%左右,短期内对市场相对有限。目前LME库存来到16.8万吨位置,注销仓单占比提升至21%,全球航运干扰下,后续库存下滑概率加大。 相关阅读: 》 多家航运巨头按下红海航运“暂停键”!集运指数(欧线)全线涨停 航运港口板块领涨 》 油价飙升、航运股大涨、消耗20%全球运力、影响以色列30%进口 “红海受阻”意味着什么? 》 能源巨头BP也宣布“停航”红海 布伦特原油价格跳涨近3% 》 新船交付量创新高 红海事件搅动航运市场——2023年11月世界新造船市场评论 》 全球四家航运巨头宣布暂停红海航线!运输成本短期内或会飙升

  • 美国柴油船被迫绕行半个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大梗阻已成全球航运业大患

    随着受干旱影响的巴拿马运河的航运瓶颈日益恶化,正促使美国柴油运输船自2020年以来首次绕过南美洲最南端前往智利。 根据Kpler的数据,“绿色天空号”(Green Sky)柴油船目前正在将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Clifton Ridge码头装载的超低硫柴油,运往智利瓦尔帕莱索。 据Kpler称,这艘柴油船这一次没有试图穿越巴拿马运河,而是沿着南美洲东海岸驶向了该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这是自2020年以来,墨西哥湾沿岸柴油货物首次以此航线进行绕行。 麦哲伦海峡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洋而闻名,该海峡东部每年9月中旬至来年3月盛行西南风,还往往会有风暴的产生,由于风大流急,航行通常颇为困难。 在全程运费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这一旅程花费的时间,预计也将比以往通过运河的时间多出大约一周。 然而即便如此,在一些航运人士看来,与巴拿马运河眼下的严重堵塞、旷日良久的排队以及天价的优先通过权拍卖价相比,绕行数千公里似乎也已不算什么。 由于历史性的干旱,巴拿马运河的水位极低,当局已经限制了运输,造成了长时间的大面积延误,从而导致运费飙升。未来几个月,随着巴拿马进入一年一度的旱季(通常从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4月或5月),瓶颈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巴拿马运河大梗阻已成航运业大患 加通湖是巴拿马运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运河船闸提供淡水,但今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加通湖几乎没有降雨。因此,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已经缩减了允许通过的船只数量,从过去的平均每天36-38艘减少到了近期的22次,明年2月预计还将进一步减少到18艘——仅为正常数量的一半。 运河管理局还降低了吃水深度,这意味着一些船只必须减少载货量。即使明年降雨季按时恢复,交通拥堵和吃水限制预计也将长期持续。不少专家称,在2024年年中雨季开始前,巴拿马运河都无法恢复运力。一些货船不得不等待长达20天才能通过运河,并为此支付昂贵的延误费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正组织船东参加拍卖会,以竞拍的方式安排优先过闸的资质。上月早些时候,日本一家能源企业就为一艘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支付了397.5万美元的巨额“插队费”,拿下15日当天的优先通行权。运河管理局透露,这甚至并不包括约10万美元的常规过路费用。 根据Waypoint Port Services的数据,一年前的此类平均拍卖价格仅约为17.3万美元。 在过往,当巴拿马航线受阻时,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炼油厂,往往会将运往南美东部的货物,转运到大西洋对岸的欧洲市场。 而随着未来几个月航运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几乎看不到缓解的迹象,这一幕很可能将再度发生,这将影响到这些进口地区的能源供应。 与此同时,从墨西哥湾沿岸或美国东部港口驶往亚洲的船只原本也主要仰赖巴拿马运河通行,但如今可能也不得不改道,绕道南非的好望角或埃及的苏伊士运河。 每条替代航线都会增加10天到三周的航程,具体取决于船只的航行速度。据Avance Gas Holding Ltd称,目前约有50 艘超大型天然气运输船正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返航美国,相较7月份的10艘数量出现大幅增加。 Cheniere Energy液化天然气租船和运营副总裁James Allen近期在一场天然气行业会议上表示,“当我知道我不得不绕道好望角或苏伊士运河,而不是在巴拿马运河排队等候——尤其是当排队开始变得非常绝望,你需要支付400万美元插队的时候,我晚上反倒正睡得更香。” 全球贸易恐受重大影响? 航运公司目前正试图将额外成本转嫁给客户。最近几个月,班轮巨头赫伯罗特、地中海航运和马士基都宣布了与巴拿马运河相关的新附加费。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Inga Fechner表示,全球需求低迷削弱了对大宗商品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更高的运输成本将产生涓滴效应,最终打击消费者。她表示,“成本越来越高,寻找替代航线会增加成本,最终可能也会影响价格。” 石油和天然气船、运输各种货物的集装箱船以及谷物运输船,是过往通行巴拿马运河的主要运输工具。美国是向亚洲出口大豆、玉米和小麦等谷物的主要国家,其中大部分谷物以往通常从墨西哥湾沿岸出发,途经巴拿马运河。但如今,巴拿马运河的梗阻和密西西比河的低水位,已经促使一些美国种植者将谷物装上火车运往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再从那里运往亚洲。 航运服务公司Banchero Costa的研究经理Enrico Paglia指出,与2022年相比,今年美国对亚洲的谷物出口总量下降了26%,通过运河的谷物流量下降了37%。 Paglia指出, 如果运河瓶颈进一步恶化,巴西、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其他主要谷物出口国很可能将受益,填补美国产品在亚洲的缺口 。由于运河限制的增加,巴西谷物的贸易已经变得更加活跃。因此, 美国谷物出口商可能会受到贸易中断的最大冲击。 英美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Paul Snell表示,运河堵塞已迫使他的公司停止从西雅图向荷兰鹿特丹的花卉市场运送新鲜的蕨类植物。该公司为美国西海岸的其他产品找到了解决办法——通过铁路将坚果和干果从加利福尼亚州运至休斯敦或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然后将它们转移到开往欧洲的集装箱船上。但对于新鲜水果来说,运输时间的增加是一个问题,特别是来自智利和秘鲁等,过往通过巴拿马运河运往美国东部和欧洲的国家的新鲜水果。 他表示,“考虑到我们将在运河问题最严重的时候,迎来我们的业务旺季,这对我们有重要影响。” 集装箱运输平台Transporeon首席收入官Nikolay Pargov则指出, 集装箱船运营商已经在预订替代航线,以在2024年避开巴拿马运河。 然而,集装箱船僵硬的航线——对一些航运公司来说,每艘船都要考虑数千名客户,加大了在最后一刻改变航线的难度。对于托运人来说,他们需要接受更长的运输时间,并为此花费更多资金。

  • 拐点将至?集运运价已结束快速下跌 船东更新船队意愿增

    在昨日举办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上,中远海运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林戟表示,今年以来,集运市场已经结束了快速下跌,进入相对平稳理性的时期,未来市场将变得更加可预测。 不过今年集运欧美线传统旺季,现已至9月底,仍是“旺季不旺”。从本周的运价指数情况来看,运输需求表现持续低迷。根据宁波航交所今日发布的NCFI指数,本周NCFI报596.8点,较上周下跌7.7%。欧地航线、北美航线皆下跌。 财联社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到,目前需求端去库存已近结束,未来集运运价下行区间有限,明年美线需求端有望恢复;脱碳方面,为实现国际海事组织(IMO)脱碳目标,船东方正通过积极造清洁能源动力船的方式,向脱碳目标靠近,有机构人士认为绿色甲醇燃料或将成为主流。 运价下跌何时休?业内:明年美线需求有望向好 本周的NCFI运价指数显示,欧地航线方面,航线运输需求持续低迷,为保持节中、节后航次的囤货量,班轮公司继续降价揽货。NCFI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375.7点,较上周下跌7.2%;地东航线运价指数为576.8点,较上周下跌3.4%;地西航线运价指数为672.1点,较上周下跌6.6%。 北美航线方面,临近国庆假期,出口货量进一步减少,航线运价维持下跌走势。NCFI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797.4点,较上周下跌5.6%;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054.9点,较上周下跌6.9%。 根据今年运价情况及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取的信息来看,今年集运欧美线传统旺季不旺,至于明年是否会情形再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书记张永锋在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期间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美国贸易情况开始有向好的迹象,但欧线主要航线价格仍下滑。“明年市场价格走势仍难判断,尤其明年造船订单交付,大量船舶下水,会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明年美线运输需求有望向好。” 不过,针对当前集运市场新常态,林戟表示,随着困扰集装箱供应链的港口拥堵问题逐渐解决,目前集运市场供应链效率变得更高。今年2月份以后,集装箱船准班率已恢复至60%,逐月增长约25%-30%。 此外,林戟还表示,从2022年10月开始,欧元区和美国的通胀率保持下降趋势,预计随着发达经济体加息周期的结束,以及从去库存向补库存(转变),消费需求以及集装箱海运需求将恢复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8月18日上市的集运(欧线)指数期货也将为集运市场带来一定积极作用。张永锋告诉财联社记者,对于中远海控(601919.SH)这类大型班轮公司来说,集运(欧线)指数期货会成为公司与大客户谈判长协运价时的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航线或成集运业未来增长“亮点”。从近期市场运价情况来看,上周(9月15日当周)NCFI泰越航线运价因进入传统旺季,叠加节前集中出运,逆势暴涨74.5%,报474.3点。 “泰越线表现较好,可能与当前供应链重构及RCEP都有一定关联。”张永锋进一步表示。从全球来看,区域化已是当前趋势。近几年市场区域化发展很快,区域化市场份额特别大,个人认为区域化客观上也是全球化的。随着未来RCEP的发展特别是关税减让,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一些工业半成品用户也会增多,且产业存在分工、合作,并非单纯的产业链转移。 财联社记者也从一家上市货代企业处了解到,目前供应链重构拉长了供应链链条,为公司运费收入提升带来了机会。 EU ETS效果有待观察 船东更新船队意愿增 与此同时,航运业脱碳更是行业内各方关注焦点。“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双碳目标的临近,绿色低碳逐渐成为港航发展的新趋势,新增造船订单中绿色低碳船舶占比不断增加,对港口服务,绿色低碳船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港集团(600018.SH)董事长顾金山在今日的论坛上表示。 根据马士基官网,欧盟(EU)排放交易体系(ETS)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马士基称,如果选择其ECO Delivery服务,预订将不受“排放附加费”约束。马士基还公布了若未选择ECO Delivery服务,各航线2024年第一季度各航线的排放附加费(欧元)预估收费标准。 不过,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研究员陈锴表示,马士基早前曾宣布将有五条航线征收碳排放附加费,但整体执行力度和其他船公司是否会采取相同行动仍需观察市场基本面的情况。联盟关系的分化加大了目前市场的竞争格局,因此EU ETS是否能在明年上半年真正落地有待观察。 即便如此,班轮公司皆已开始部署清洁能源燃料船及相关燃料获取。 去年中远海控已宣布订造12艘2.4万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就在9月20日,中远海运、国家电投、上港集团、中国中检就以“云签约”方式在线共同签署《关于开展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国内首个涵盖生产、运输、加注、认证等各个环节的船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项目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不过,据塞斯潘董事长、总裁兼CEO陈兵表示,目前全球运营的船队规模约为10.6万艘,可使用清洁能源的船舶占比少于2%,约1500艘;LNG动力船占57.3%,约800艘,其中45艘为集装箱船;电磁混合动力占23.1%,约350艘;生物燃料占4.6%,是71艘,其中12艘为集装箱船;甲醇燃料占1.5%,24艘,核能10艘,氢能6艘。另外,在新造船的订单上,将会有超过200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以及68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未来船用的能源发展趋势目前尚不明确。 对此,有机构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甲醇燃料或将成为市场主流。新能源政策持续超预期,未来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大型船东会尽快确定一条脱碳路径,更新船队运力。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