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

  • 油价走高推动能源股上涨 英国石油涨幅居前

    周二,WTI 3月原油期货收涨4.08%至77.14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涨3.33%至83.69美元/桶,均连涨两日并收复上周四来全部跌幅。在油价走高的带动下,能源板块涨幅居前,SPDR能源指数ETF(XLE.US)周二收涨3.2%。其中,英国石油(BP.US)收涨8.35%领涨能源板块。英国石油全年利润达27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该公司表示,将股息增加10%至每股6.61美分,并进一步回购27.5亿美元股票。马拉松原油(MPC.US)、瓦莱罗能源(VLO.US)、西方石油(OXY.US)也收涨约5%。 近日,沙特阿拉伯出人意料地提高了其主要亚洲市场的油价。据悉,3月装货发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OSP)较2月上调每桶20美分,至较阿曼/迪拜报价每桶升水2.00美元,而此前市场预期为下调30美分。这是沙特阿拉伯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上调其对亚洲买家的旗舰原油售价。尽管原油价格今年下跌了约7%,但人们越来越乐观地认为石油需求将复苏,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需求。 道明证券分析师Daniel Ghali表示:“我们正在追踪的数据(包括国际航班活动)表明,中国旅游需求大幅增长,仅这一项就意味着今年的石油需求将增加140万桶。” 此外,供应中断也为油价上涨提供了支撑。受土耳其地震影响,土耳其石油运输港口杰伊汉(Ceyhan)停止运作,该港口每天可处理100万桶石油。此外,出口阿塞拜疆原油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原油管道依然关停。

  • 1月半导体一级市场早中期投资占比约六成 21家公司获投超亿元

    数据显示,1月国内半导体领域统计口径内共发生88起私募股权投融资事件,较上月106起减少17%;1月已披露融资事件的融资总额合计约35.72亿元,较上月109.72亿元减少67.4%。 细分领域投融资情况 从投资事件数量来看,1月芯片设计领域最为活跃,共发生42起融资;从融资总额来看,芯片设计领域披露的融资总额最多,约为11.75亿元。 半导体封装设备提供商华封科技 完成承创资本、同创伟业、高瓴资本、尚颀资本等参与的 5000万美元B轮融资 ,为1月半导体领域融资数额最大的融资事件。 按照芯片类型分类,1月最受投资人追捧的芯片设计细分赛道包括通信芯片、数模混合芯片、FPGA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 按照芯片应用领域分类,本月最受投资人追捧的芯片应用领域包括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处理器、硬件加速等。 热门投资轮次 从投资轮次来看,1月半导体领域投资集中于早中期企业,其中A轮融资事件数目最多,发生29起,占比约为33%;B轮融资事件数目位列第二,发生25起,占比约28%;C轮融资事件数目位列第三,各发生11起,占比约13%。 从各轮次投资金额来看,1月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事件中,B轮融资事件整体融资数额最多,约为15.4亿元。 活跃投融资地区 从投资地区来看,1月江苏、广东、浙江的半导体概念公司最受青睐,融资数量均超10起;其中江苏融资事件为21起,数量最多;从单个城市来看,深圳有11家公司获投,数量最多。 活跃投资机构 1月半导体赛道布局的投资方包括毅达资本、荷塘创投、无限基金SEE Fund、容亿投资、君桐资本、金浦投资、中芯聚源、超越摩尔资本、软银中国资本、朗玛峰创投、昆仑资本、武岳峰科创、芯动能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 以及BV百度风投、联想创投、小米、昱能科技、固德威、华润微电子、长安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尚颀资本、欣旺达、TCL创投等产业投资方; 还包括元禾原点、深圳高新投、深创投、苏高新创投集团、南京高科、国投创业、上海自贸区基金、合肥高投、合肥创新投资、成都科创投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国资背景平台及政府引导基金。 1月部分活跃投资机构列举如下: 值得关注的投资事件 1月国内半导体赛道有21家公司获投超亿元,下面列出部分值得关注的投资事件: 川土微电子获数亿元C+轮融资 川土微电子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一家专注高端模拟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产品涵盖隔离、接口、驱动与电源、HPA等系列,目前已应用于工业控制、电源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合作客户累计超过2000家。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川土微电子的科创能力评级为A级,目前共有50余项公开专利申请,全部为发明专利,主要专注于数字隔离器、集成电路、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模块、比较器等技术领域。 公司于1月18日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战略直投基金及旗下尚颀资本联合领投,磐霖资本、朗玛峰创投、元禾璞华、中汇金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 据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国内共有350余家芯片设计企业获得投资,其中部分模拟芯片企业融资案例如下所示。 强一半导体获新一轮战略融资 强一成立于2015年8月,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制造和组装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产品,包括MEMS,RF等高端探针卡产品。强一半导体是全球少数同时掌握悬臂梁卡、垂直卡、MEMS探针卡、RF薄膜探针卡研发能力的企业,也是大陆第一家拥有自主MEMS 探针卡研发能力、第一家拥有百级洁净度探针卡生产用FAB车间的企业。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强一半导体在电子核心产业的科创能力评级为A级,强一半导体及其控股子公司目前共有160余项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32%,PCT申请量7项,公司的专利布局主要聚焦于探针卡、半导体、微机电系统、测试技术、芯片测试等技术领域。 强一半导体于1月14日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正心谷、联和资本、复星、光谷产投、诺华资本、君海创芯等多家产投和头部机构共同投资。 据创投通数据,近一年来,国内有38家半导体测试设备及服务企业获得投资,部分案例如下表所示。 爱仕特获超3亿元A+融资 爱仕特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大功率电力电子芯片与模块,以及相关系统方案的开发。公司产品涵盖电压650V-3300V、电流5A-150A的SiC MOS芯片,高功率低耗损的SiC MOS模块,以及基于SiC MOS模块的整机应用系统方案,提供各类规格参数的SiC MOS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行业需求。 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显示,爱仕特在电子核心产业的科创能力评级为BB级,目前共有49项公开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45%,其专利技术主要专注于全自动、安装槽、功率模块、工作台、碳化硅等相关领域。 公司于1月11日宣布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武岳峰资本武平总领投,国家开发银行、中信建投、瑞芯资本、珠海华发集团、香港郑氏集团、南通市政府、善金资本、产业资本上汽恒旭等相关或关联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车规级SiC功率MOS芯片研发与技术创新。 据创投通数据,近一年来,国内SiC功率器件领域共有29家企业完成融资,以下罗列部分案例。 1月投融资事件总列表: 值得关注的募资事件 河南省信创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落地郑州,规模100亿元 1月31日,河南省信创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落地郑州市郑东新区。该基金规模100亿元,由河南中豫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省中豫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发起设立,委托河南豫资朴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将重点支持省内地市政府、龙头企业投资组建半导体产业基金。 嘉兴成立南湖柔性电子产业培育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 1月3日消息,南湖柔性电子产业培育基金成立,首期基金规模为1亿元。该基金由嘉兴科技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复朴道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柔创基金共同推动成立,旨在优化柔性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孵化、引育一批柔性电子上下游产业项目。 【二级市场概览】 1月共有10家企业A股上市,无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企业。 半导体领域有1家上市公司推出定增计划。 本月有1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参与投资产业基金,布局半导体赛道,如下表所示。 上市公司收并购方面,本月东山精密(002384.SZ)宣布完成对晶端显示的收购交割;TCL中环(002129.SZ)拟以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收购鑫芯半导体。

  • 中创新航成港股锂电“最靓的仔“ 摩根大通取得其1798万股保证权益刺激股价?

    中创新航(03931.HK)成为了港股锂电板块表现“最靓的仔“。 在摩根大通取得中创新航1798万股H股的保证权益的影响下,中创新航股价在周五(1月27日)高开高走。截至周五10:33分时,其股价涨超13%,报24.3港元,盘中涨幅一度突破15%。 香港联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月18日,摩根大通在中创新航的H股好仓占比从0.86%增加到7.62%。摩根大通取得中创新航1798万股H股的保证权益。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2022年,中创新航累计装车量达19.24GWh,市占率为6.53%,稳居第三位。 此外,根据西牛证券发的最新研报称,中创新航(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中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电池的电芯、电池模组和电池包,而储能系统产品则包括可用于发电站、电网企业、数据中心及基站的储能系统产品。 广汽及小鹏汽车为中创新航的主要客户,广汽的价格定位较为大众化,而小鹏汽车则受到Tesla的挑战而被逼降价,两者对成本优化均有着殷切的需求,相信集团较低的产品定价更加适合其下游客户的需求。他们相信集团原材料价格走高及集团产品价格的调整将对集团毛利率产生正面的影响, 该行预期集团未来三年将能够实现按年54.2%-249.0%的收入增长,同时在收入规模扩大及毛利率持续上升的带动下,预期集团未来三年能够实现6.6亿元人民币-3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相当于2.7%-5.2%的净利润率。 通过折现现金流估值模型及EV/BITDA估值模型为集团进行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中创新航“买入”评级,目标价33.30港元,相当于2022年/2023年/2024年76.6/23.0/13.8倍预测市盈率。

  • IBM四季度营收同比增6%超预期 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将达105亿美元

    IBM(IBM.US)于1月25日(周三)美股盘后公布了好于预期的第四季度财务业绩,并确认了现金流预期,表明市场对软件,大型计算机和混合云服务的需求将保持稳定。财报显示,该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加6%,达约166.9亿美元,市场分析师预期为164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60美元,而分析师预期为每股收益3.58美元;净收入同比增加16%,至约27.1亿美元。 按业务划分,该公司软件销售增长2.8%,至72.9亿美元;基础设施部门的销售额增长1.6%,至44.8亿美元,分析师此前预期该公司这两个业务部门销售额将下降;咨询业务营收增长0.5%至47.7亿美元。此外,该公司作为Krishna战略关键部分的被收购的红帽(Red Hat)部门收入增长了10%,这对该部门来说又是一个增长相对缓慢的季度,自2019年收购以来,该部门的增长经常超过20%。据了解,红帽部门一直是IBM转型战略的关键部分。 展望未来,IBM预计2023财年的自由现金流预期将至105亿美元,而分析师预期的该公司的平均自由现金流将为91.8亿美元,年销售额增长率将为1.2%。该公司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表示:“随着技术仍然是当今商业环境中的差异化力量,所有地区的客户越来越多地接受我们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22年混合云收入为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预计公司2023全年收入将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有分析师指出,IBM公布业绩指引表明市场对该公司咨询和软件产品的需求依旧保持稳定。而全年105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指引将给该公司的软件收购带来一些灵活性,特别是考虑到最近的该公司的估值下降对其交易事项的影响。 首席财务官詹姆斯·卡瓦诺(James Kavanaugh)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BM预计2023年将受益于美元汇率走软的影响。”其指出,“货币波动的影响在2023年总体上应该是中性的,将拖累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而在下半年将对公司业绩表现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据悉,该公司发布了乐观的年度业绩预测的同时,宣布了将于全球裁员约1.5%的计划,此前其许多科技同行在过去几个月也进行了类似的裁员。卡瓦诺表示。“此次裁员数将达约3,900人,裁员的重点将是剥离Kyndryl和Watson Health部门后剩下的员工,公司将因裁员计划计提约3亿美元的费用支出。IBM仍将致力于在“高增长领域”招聘人才。” 截至发稿,IBM股价于盘后跌1.96%,报138美元。该股在2022年上涨了5.4%,是去年为数不多的市值增加的主要科技公司之一。

  • 最差时点已近尾声 看好汽车板块春季行情【机构评论】

    乘联会发布数据:12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22.2万辆,同比-6.1%,环比+9.4%;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16.9万辆,同比+3.0%,环比+31.4%。 随着疫情管控的优化,车市店端供给与消费购买的两端均有所缓和,最差时点已近尾声。12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22.2万辆,同比-6.1%,环比+9.4%;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16.9万辆,同比+3.0%,环比+31.4%。分品牌看:(1)自主品牌零售106万辆,同比+13%,环比+20%;(2)主流合资品牌零售85万辆,同比-8%,环比+59%;(3)豪华车零售26万辆,同比+6%,环比+10%。 12月新能源持续高增,渗透率33.7%。据乘联会数据,12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33.7%,零售渗透率达29.5%。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75.0万辆,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2.5%,其中纯电动批发销量56.3万辆,同比增长33.6%;插电混动批发销量18.7万辆,同比增长127.1%。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车企有:比亚迪234,598辆、上汽通用五菱85,632辆、特斯拉中国55,796辆、吉利汽车44,550辆、长安汽车39,185辆、上汽乘用车30,685辆、广汽埃安30,007辆、理想汽车21,233辆、蔚来汽车15,815辆、东风易捷特12,914辆、奇瑞汽车12,506辆、小鹏汽车11,292辆、长城汽车10,999辆、赛力斯10,180辆,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82.1%。 开年1月车市预计较为低迷,2月有望明显回暖,看好汽车板块春季行情。疫情管控调整、刺激政策到期、春节假期前消费需求集中释放、行业终端价格持续下滑等多因素刺激汽车消费,促使22年12月中下旬以来乘用车零售端大幅改善。1月春节假期,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我们预计年内乘用车销量绝对值及同比增速均于1月触底,后续政策刺激、消费回暖等共同作用下,我们看好车市回暖,预计销量增速将于2-4月逐月回升。当前投资者对汽车板块预期悲观,行业边际改善及刺激政策酝酿有望带动基本面及估值共振向上,看好汽车板块春季行情。 投资建议: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2023年汽车行业投资核心是在行业β增长放缓背景下寻找α向上且确定性高的赛道及标的,建议从新车周期+技术储备角度出发把握自主品牌龙头,从单车价值+渗透率+国产化率维度筛选高成长优质赛道穿越周期。建议关注:【比亚迪】、【卡倍亿】、【伯特利】、【保隆科技】、【拓普集团】、【中鼎股份】、【文灿股份】、【爱柯迪】、【英搏尔】。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汽车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汽车销量边际改善不及预期;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内龙头 受益国产替代加速【机构研报】

    富创精密(688409) 核心观点 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军者,业绩快速提升。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为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也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提供满足国际主流客户标准的精密零部件产品供应商。2018-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从2.18亿元增至8.2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56%;2019-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从0.40亿元增至2.5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3%。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的一环,是整个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半导体零部件替换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国产替代业务规模加速增长,零部件需求快速提升,同时零部件国产化率比例持续提升,国产设备厂对于国产零部件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厂零部件替换需求与国内设备厂商零部件增量需求合计规模可达146亿美元。同时部分国内零部件厂商已打入海外供应链体系,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增量需求空间为461亿美金。从供给端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由美欧日企业主导,整体格局较为分散。国内零部件市场以外资控股公司为主,国产化率较低,且国内厂商在高端领域与海外企业差距明显。近年来,富创精密、江丰电子、万业企业等国内厂商通过自行研发和并购的方式持续发力关键工艺零部件、真空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硅零部件等领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研发扩产夯实领先地位。公司已进入客户A、东京电子、ASMI等海外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已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众多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提供产品。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产能利用率已至高位,为缓解产能紧张,公司规划发展沈阳新厂、南通、北京和专用领域零部件产能建设四大项目,达产后可贡献年收入42.5亿元。放眼未来,公司将持续扩大7纳米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品类,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性能;同时,加快研制应用于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随着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62、2.42元,由于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我们采用DCF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43.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第一大客户依赖度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或新产品发展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估值相关风险;产能建设及释放不及预期。

  • 2022年美国ETF市场经历熊市扩张 能源行业成最大赢家

    美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熊市扩张,去年仍有逾400只新ETF迎来发行。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学会接受它们更容易交易和税收友好的结构,ETF市场吸收了超过5000亿美元。 尽管如此,这个6.5万亿美元的市场依然受到了市场动荡的冲击。由于美联储为抗击通胀而大举加息,股票和固定收益策略受到冲击,许多ETF遭遇了大幅缩水。以下是2022年美国ETF市场的表现。 赢家 市场低迷并未阻止新ETF进入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430只ETF进入市场,仅次于2021年459只的发行纪录。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ETF解决方案全球主管Bryon Lake在上个月曾表示:“ETF工具让投资者获得控制权,而多样性让他们获得精确性。” 能源主导市场:2022年全年,标普500指数只有能源板块上涨,该板块在去年上涨了约60%,这意味着一些表现最好的ETF也属于能源这一类别。数据显示,SPDR能源指数ETF(XLE.US)在2022年上涨了逾64%,富达MSCI能源指数ETF(FENY.US)的涨幅也接近63%。去年10只表现最好的ETF中有8只与能源行业有关。WallachBeth Capital ETF主管Mohit Bajaj表示:“去年能源行业的表现超过了其他所有行业,部分原因是供应紧张,当然也有需求增加的原因。” 此外,投资者以创纪录的速度抛弃共同基金,导致共同基金与ETF之间的资金差距接近1.7万亿美元。这两种投资工具之间的差距从2021年的约9300亿美元扩大到2022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突显出ETF正在迅速蚕食共同基金的长期市场主导地位。 输家 由于美联储大举加息,固定收益市场表现不佳。数据显示,投资者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和安联(Allianz)旗下的20多只基金中撤出近36亿美元,这是资管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累计资金流出。 加密货币在2022年遭遇了重大打击,专注于加密货币的ETF同样大幅下跌。ProShares比特币策略ETF(BITO.US)下跌了近64%。在去年11月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崩盘之前,加密货币ETF的规模就一直在萎缩,发行数量也大幅下降,少数加密货币ETF则被关闭。一些市场观察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加密货币ETF被关闭。 在疫情期间大火的围绕SPAC(特殊目的收购)建立的ETF随着投资者逃离投机性投资工具而下跌。Defiance Next Gen SPAC Derived ETF和Morgan Creek - Exos SPAC Originated ETF在去年都被关闭了,跟踪该行业的指数则下跌了超过24%。 单股ETF一度成为头条新闻,这种ETF允许投资者对特斯拉等个别公司的日常表现进行杠杆投资或反向押注。不过,在去年7月第一批单股ETF推出之后,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员的警告和投资者需求不高,这一新生类别的ETF陷入了停滞。

  • 机构继续看涨能源综合体! 维持埃克森美孚等油气股“增持”评级

    来自投资机构Piper Sandler的分析师Ryan Todd将该机构对埃克森美孚(XOM.US)等覆盖上中下游的油气一体化巨头,以及主要覆盖中下游领域的油气公司的目标股价小幅下调,但 该机构维持对于这些标的的“增持”评级,且目标股价均高于当前股价 。分析师Ryan Todd强调道:“即使经过近两年的强势股价表现,对2023年的能源综合体股价表现仍持积极的态度。” Ryan Todd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告诉投资者,结构性供应受限的市场和持续的资本支出纪律继续增加持续能源周期的持久性。他认为,随着下游产品市场持续紧张,支撑着与2022年类似的整体利润率环境,2023年细分领域中的炼油行业“可能会引领油气潮流”。 Ryan Todd将该机构对埃克森美孚的目标价从131美元下调至127美元,并维持增持评级;将瓦莱罗能源(VLO.US)的目标价从177美元下调至165美元;将道达尔能源(TTE.US)的目标价从66美元下调至61美元;将壳牌(SHEL.US)的目标价从71美元下调至70美元;将Phillips 66(PSX.US)的目标价从155美元下调至137美元;将Par Pacific(PARR.US)的目标价从29美元下调至27美元;将西方石油(OXY.US)的目标价从76美元下调至69美元;将马拉松原油(MPC.US)的目标价从153美元下调至143美元;将赫斯(HES.US)的目标价从164美元下调至156美元。 同时,该分析师还将该机构对Delek US(DK.US)的价格目标从50美元下调至49美元;将HF Sinclair(DINO.US)的目标价从86美元下调至75美元;将Darling Ingredients(DAR.US)的价格目标从101美元下调至99美元;将雪佛龙(CVX.US)的目标价从206美元下调至199美元;将康菲石油公司(COP.US)目标价从155美元小幅上调至157美元,这是Piper Sandler在本次报告中唯一一个上调目标价的股票标的;将英国石油(BP.US)的目标价从40美元下调至39美元。

  • Chiplet概念股集体大涨!哪两个方向有机会?

    市场继续震荡回落,半导体方向持续活跃,Chiplet概念股领涨。截至收盘,Chiplet板块大涨3.54%,易天股份(300812.SZ)收获20cm大长腿,中京电子(002579.SZ)、华正新材(603186.SH)、大港股份(002077.SZ)涨停。 据媒体报道,传闻中国最新拟投资总规模14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046亿元)扶持国内芯片企业,主要用于鼓励中国企业购买本土半导体设备,提供20%采购成本补贴。该计划将持续五年,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等形式,最快有望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施。 中芯国际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媒体都在传,但是我们公司没有收到具体的文件通知,我们一直有国家补贴的。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本次补贴政策传言,大大提振了市场对半导体板块的信心。 此外,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封锁再次加码。 10月7日,美国BIS宣布了对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的一系列修订,并公布针对中国企业的新的出口管制限制措施,细则瞄准中国高端芯片产业,严格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发展高性能计算芯片、超级计算机以及特定半导体制造能力所需的设备、零部件、技术能力等。 海通证券认为,本次BIS新规主要制约中国晶圆制造先进制程的发展,对成熟制程的限制程度较低。从事先进制程芯片设计、制造等业务的企业,在研发端、采购端、销售端均可能面临严格限制,后续业务的发展甚至生存都将面临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Chiplet或将缓解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由于摩尔定律的经济效益降低,不能再只依赖工艺和架构等少数几个维度去实现性能和复杂度的指数型提升。业界将注意力从单纯的依靠制程工艺的提升来推动单个硅片上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数量提升,转变到通过成本相对可控的复杂的系统级芯片设计来提升整体的性能和功能。 因此,在设计维度看好Chiplet技术,在制造维度看好先进封装技术,以实现花同样的钱得到更多的晶体管密度和性能。 先看Chiplet,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硅片级别的IP重复使用。设计一个SoC系统级芯片,传统方法是从不同的IP供应商购买一些IP,软核、固核或硬核,结合自研的模块,集成为一个SoC,然后在某个芯片工艺节点上完成芯片设计和生产的完整流程。 有了Chiplet概念以后,对于某些IP,就不需要自己做设计和生产了,而只需要买别人实现好的硅片,然后在一个封装里集成起来。Chiplet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提高芯片良率,提升设计效率,降低芯片的总成本。 Chiplet已应用于MPU、GPU以及FBGA等集成电路领域。据Omdia,Chiplet市场空间将在2024年达到58亿美元,并以每年31.5%的平均增速,在2035年达到570亿美元。 目前,Chiplet发展涉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将影响到从EDA厂商、晶圆制造和封装公司、芯粒IP供应商、Chiplet产品及系统设计公司到Fabless设计厂商的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 在芯片设计端,基于IP复用的模式,设计能力较强的IP供应商有潜力演变为Chiplet供应商,这就要求IP供应商具备高端芯片的设计能力,以及多品类的IP布局及平台化运作。 在EDA软件端,由于Chiplet有更多异构芯片和各类总线的加入,整个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对EDA工具也提出了新要求。同时,Chiplet对制程没有太高要求,并且全球标准未确定,国内和国外的EDA软件差距较小。 而先进封装是实现Chiplet的前提,Chiplet对先进封装提出更高要求。 在芯片小型化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添加更多I/O来与其他芯片接口,裸片尺寸有必要保持较大且留有空白空间,导致部分芯片无法拆分,芯片尺寸小型化的上限被pad(硅片的管脚)限制。并且,单个硅片上的布线密度和信号传输质量远高于Chiplet之间,要实现Chiplet的信号传输,就要求发展出高密度、大带宽布线的“先进封装技术”。 受益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需求驱动,先进封装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据yole预测,先进封装全球市场规模2021年为321亿美元,至2027年达到572亿美元。 目前全球仅有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能提供完整的先进封装平台,中国大陆晶圆厂仍站在起跑线外。在国际主流晶圆厂入局先进封装后,封装技术差距也有被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本土晶圆厂在追赶先进工艺的同时,必须与国际主流厂商保持步调一致。 从先进封装现有发展经验来看,晶圆厂由于拥有更多的晶圆制造经验及高制程的设备,在先进封装领域具备技术和资本优势。但受到美国科技封锁的影响,国内晶圆厂可能无法在体内发展先进封装,因为所需材料和设备同样存在被禁购的可能。 由于我国本土供应商在先进封装产业链的参与度较低,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实现高阶芯片制程的自主可控,先进封装的国产化也同样迫在眉睫。 投资机会上,中航证券建议关注两个方向:1)Chiplet是新蓝海,国产设计迎大机遇。关注国内平台化的IP供应龙头芯原股份,积极布局2.5D封装技术的国芯科技,以及国内EDA供应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安路科技、广立微。 2)先进封装如火如荼,产业链有望全面受益。关注先进封装服务商:通富微电、大港股份、同兴达、长电科技;晶圆和封装设备供应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海清科、拓荆科技;量测和检测设备供应商:长川科技、精测电子、华峰测控;IC载板供应商:兴森科技。

  • 午报:沪指小幅收跌0.28% 数字经济以及半导体方向表现活跃

    一、【早盘盘面回顾】 三大指数早盘高开后走势分化,沪指震荡回落,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指数黄白分时线明显分化,中小题材股表现相对较好。盘面上,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集体活跃,数据要素概念股领涨,每日互动涨超10%。半导体板块再度活跃,易天股份、慧伦晶体20CM涨停,大港股份涨停。此外,汽车、物流、免税等消费板块均有所异动,安凯客车、音飞储存等涨停。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5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4769亿,较上个交易日上午缩量171亿。截至上午收盘,沪指跌0.28%,深成指跌0.07%,创业板指涨0.36%。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4.57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22.63亿 两市共24股涨停(不包括ST及未开板新股),20股未封住涨停,两市炸板率44%。今日两市连板股9家,其中,格力地产5连板;消费股西安饮食4连板;零售概念股大连友谊3连板,此外茂化实华、大港股份、金发拉比、中晶科技、易天股份、诺邦股份2连板。 板块方面,数字经济相关板块持续活跃,其中数据要素方向再度领涨,云赛智联涨停,浙数文化、深桑达A、易华录、山大地纬等个股涨幅居前。2022年 12 月 9 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首次较为全面地为企业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出可遵循的规定。1)对政府来说,能够更全面掌握企业数据资源,加强监管,完善数字治理,为后续推出相关激励、规范政策,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提供参考。2)对企业来说,企业可以将此前在数据资源侧计入期间费用的投入计入资产,改善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率。在此基础上,能够减轻报表压力,加大数据资源相关开发力度,尤其对数据采集、存储、加工等此前受会计处理影响较大的环节更为受益。 但需注意的是,数字经济方向早盘的走强并未能带动指数的拉升,并且尾盘阶段数据要素以及国资云内部出现了炸板潮。虽然近期该方向反复活跃,但仍先以结构性行情中题材轮动看待为宜。 半导体芯片方向再度涨幅居前,其中创业板易天股份、惠伦晶体双双获20CM涨停,华正新材、中晶科技、大港股份、中京电子涨停,敏芯股份、中富电路涨超10%。国海证券认为,目前半导体产业链已进入去库存周期,同期A股半导体板块估值有所回落;2022Q3大部分公司经营数据同比/环比有所下滑,但从估值层面来看,板块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产业链各环节库存持续修正中,因此考虑到当前估值水平,及行业景气度的发展趋势,半导体板块已经具备较佳的配置价值,看好后续板块表现。 物流板块同样在早盘活跃。其中音飞储存直线拉升封板,飞马国际、新宁物流、华鹏飞等个股涨幅居前。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东方证券在近期的研报中表示, 展望明年基于疫情影响收敛、消费和生产端复苏预计明年快递行业或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速回暖,有望恢复至 10-15%区间。而危化品供应链、内贸集运等细分领域修复机遇。 另外尾盘阶段,汽车整车方向异动拉升,其中安凯客车支线拉升封板,亚星客车、中通客车、中集车辆等个股跟涨。消息面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释放出行消费潜力。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限购地区探索差异化通行管理等替代限购措施。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交易。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分析称,消费中以汽车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或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后续汽车方向或仍有利好的政策预期。 总之,在医药与消费两大核心主线分化整理的背景下,市场热度并未完全衰退,数字经济、半导体等方向反复活跃,说明当前市场的承接动能依旧不低。但需注意的是,在早盘尾声阶段回流大消费板块后,信创国资云方向的炸板率激增,反映出在存量博弈下,资金在各题材热点之间呈现反复拉锯态势难以形成合力。故在市场决出一个能够与指数形成共振新热点之间,震荡走低的格局或仍将延续。 午间涨停分析图 二、【市场新闻聚焦】 1、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18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用电量13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478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1097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4亿千瓦时。 2、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标对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任务,针对“十四五”时期能够落实或取得明显进展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了相关政策举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