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5

  • 乌干达马库图稀土矿试验厂即将投产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澳交所上市企业艾昂尼克稀土公司(Ionic Rare Earths)宣布,其在乌干达的马库图(Makuutu)稀土项目第一阶段技术设施和试点厂建设和调试工作已经完成。 艾昂尼克公司在乌干达当地经营实体鲁文佐里稀土金属公司(Rwenzori Rare Metals)正在开发马库图稀土矿。 试验厂的技术设备安装调试已完成,最终目的是通过第一阶段的运营进一步优化冶金试验工作,并对品位控制、矿山设计、材料处理、冶金优化和建设活动作进一步技术验证,同时为项目融资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在技术设施方面,材料的前端处理于2月完成,其中包括材料的均质化、筛选和定径,这为脱吸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此外,随着主体建设工程的完工,试验厂正在昼夜不停地加快建设,以进一步缩短开发时间,尽快投入混合碳酸稀土(MREC)的生产。 公司断言,马库图试验厂的初步建设成果将使得艾昂尼克在满足各种高科技行业对稀土元素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艾昂尼克公司董事长蒂姆·哈里森(Tim Harrison)表示,“我们高兴地宣布,试验厂第一阶段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未来两周内有望生产首批MREC产品”。 “这标志着马库图迈向开发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此项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检验我们的矿山开发方案,另一方面也为未来两个月内同可能的合作伙伴进行营销谈判准备了MREC样品”。 “马库图的进展再次确立了我们的地位,既是近期开发战略资源,也是未来或将出现的新供应链所需安全、长期的磁铁和重稀土的供应商。”

  • 澳越两国开始关键矿产合作谈判 越南丰富稀土资源引澳矿企关注

    据Mining.com网站援引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周四称,将与越南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推动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外依赖。 “今年,将我们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使澳大利亚和越南成为彼此的重要伙伴”,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两国关系的升级标志着越共政府“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策略的成功。 越南官方通讯社周四报道称:“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了提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两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此种伙伴关系将支持扩大一系列合作,包括气候、环境和能源,国防和安全,以及经济参与和教育。 越南政府称,周四,阿尔巴尼斯和范明政还共同见证了12份合作文件的交换,包括能源、矿产、农业、银行和金融。 澳大利亚是智能手机到汽车所需关键矿产的主要生产国,而越南也有一些未开发世界级矿床。 声明称,“每年一次的能源和矿产部长级对话将推进双方在能源和资源领域的合作,包括关键矿产供应链”。 美国已经同意扩大同越南在稀土方面的合作,其资源可以作为该种矿产的替代来源。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显示,越南稀土(REO)储量大约22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越南丰富的稀土资源引起了澳大利亚矿企的关注。 黑石矿产有限公司(Blackstone Minerals Ltd.)已经同越南稀土公司(VTRE,Vietnam Rare Earth JSC)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位于荔洲省的东宝(Dong Pao)稀土矿。如果获得矿权,将获得价值1亿美元的资产。 2023年4月,澳洲战略材料公司(Australian Strategic Materials)与VTRE签署了一项约束协议,每年从VTRE那里购买100吨加工后的稀土矿,并承诺谈判一项长期供货协议。 然而,在去年10月,VTRE总裁因涉嫌伪造增值税收据和稀土走私被越南警方逮捕,此后一些稀土合作协议便陷入了困境。 澳大利亚一直是越南的重要煤炭供应国,后者严重依赖燃煤发电。去年,越南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达到2000万吨,增长17%,占该国煤炭总进口量的39%。

  • 资产减值及理财损失拖累去年业绩 横店东磁:今年光伏锂电出货力争均增长50%

    受资产减值和理财产品亏损拖累,横店东磁(002056.SZ)2023年业绩增速放缓。 横店东磁发布2023年年报称,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97.21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下称“净利”)18.16亿元,同比增长8.8%。据此计算,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分别为39.64亿元、1.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5.58%和63.97%。 对于业绩波动的原因,横店东磁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光伏板块盈利同比实现了高速增长,磁材板块盈利保持稳定,锂电板块盈利有所下降。另外,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对以PERC电池产线为主的部分设备进行了资产处置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对存在减值情形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61亿元;对逾期无法赎回的理财产品2.86亿元全额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近年来,随着光伏、锂电池等市场景气度攀升,横店东磁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6.6%。然而,横店东磁在2023年11月的一则公告中称,公司一年前以自有资金3亿元认购的“国通信托·天瑜四号单一资金信托”,到期后仅收回1375万元,剩余理财款项赎回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经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公司已全额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86亿元。 横店东磁以磁性材料起家,目前布局了磁材+器件、光伏及锂电三大业务板块。分行业看,2023年,公司磁材器件全年实现收入44.83亿元,磁材出货19.85万吨,同比增长7.87%;光伏产业全年实现收入127.77亿元,盈利同比接近翻番,实现总出货约10GW,同比增长24.27%;锂电产业全年实现收入20.51亿元,同比增长31.38%,出货3.4亿支,同比增长75.36%。 对于2024年经营目标,横店东磁在年报中表示,今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和盈利双增长。其中,光伏产品、锂电出货均力争同比增长50%,磁材产业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深度国际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横店东磁的首要经营重点是有序推进智造项目投资。横店东磁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大先进产能和产线技改投资,积极推进四川东磁二期6GW TOPCon高效电池、连云港东磁二期5GW TOPCon高效组件、东南亚2GW TOPCon高效电池片项目、越南和泰国磁性材料项目的落地;积极推进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争取投资建设GW级以上集中式电站和推进200MW分布式EPC项目。同时,公司内部还将推进多个产线技改项目,进行智造升级。 市场拓展则被摆在了公司经营重点的第二位。横店东磁称,今年公司磁材器件板块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首要任务,其中永磁争取在存量博弈中寻求突破,软磁力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市场,让其成为推动磁材板块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公司光伏产业要加速全球化布局,以欧洲、中国、日韩市场为依托,进军北美、亚太、南美市场,形成大项目、分布式两大目标市场;锂电产业要保持战略耐心,做出产品特色,力争满产满销。

  • 马拉维坎甘昆德稀土矿、美国内华达粘土型锂矿隆芒廷等项目进展

    林甸资源公司(Linidan Resources)在马拉维的坎甘昆德(Kangankunde)稀土项目加密钻探持续见到高品位矿体,包括119米厚、品位3.77%,以及厚120米、品位3.66%的矿体,钻孔从地表开始见矿,终孔矿体未穿透。 镨钕稀土氧化物占总稀土氧化物含量的比例平均为20%。 目前,该项目推测矿石资源量为2.61亿吨,品位2.19%。 *** 未来电池金属公司(Future Battery Metals)在美国的内华达粘土型锂矿项目隆芒廷(Lone Mountain)探区扩边钻探结果良好。 钻探见到多层厚矿体,比如在37米深处见矿129米,品位0.077%,包括23米厚、品位0.1106%的矿体。 该探区目前沿走向已经扩展1.7公里至3公里,包括了一套持续分布品位超过0.1%的粘土岩石。 该项目很快将公布首个资源量。

  • SMM3月7日讯:受设备更新或带来5万亿大市场、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黄金飙升带来的大宗商品走强等利好消息影响,稀土永磁概念延续6日的涨势继续拉升,临近7日午盘,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涨幅有所收窄,截至7日下午13:22,稀土永概念板块涨1.68%,个股方面:中科磁业涨12.28%,盘中一度涨停的中国稀土、北矿科技分别涨7.52%和7.05。九菱科技、大地熊、盛和资源、北方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6日下午3时举行记者会,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称,今年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 初步估算这是一个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 》点击查看详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其中提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保专业工程师任佳炯提出关于加快海上风电融合创新,发展海上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她指出,海上风电融合创新开发可以与海洋牧场、波浪能等海洋能、海水制氢耦合氨醇等多产业维度进行深度融合。未来,随着面向深远海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的进一步突破,可以实现从海上风电到海洋综合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带动下游产业链形成万亿级海上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有市场人士表示,风电作为稀土下游重要的应用领域,相信也将长远受益。 中科三环3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钕铁硼永磁材料,能够用于机器人领域,目前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尚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将继续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与相关客户进行沟通,努力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 由赤峰黄金与厦门钨业分别持股51%、49%的上海赤金厦钨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拟以总价约1.37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投老挝矿业90%股权,后者持有老挝稀土矿业资产。公告显示,中投老挝矿业是中投置业在老挝设立的独资公司,持有中国投资稀土开采有限公司(下称“REMC”)与中国投资稀土川圹有限公司两公司各86%股权,REMC持有一项稀土矿加工许可证(试验性)、矿业开采许可证(试验性);REMX持有一项稀土勘探许可证。对于此次投资,赤峰黄金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与厦门钨业合作,于2022年成立合资公司赤金厦钨,旨在充分利用双方各自优势,打造稀土资源合作开发平台,增强公司稀土资源开发的综合竞争力,推进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次交易有利于赤金厦钨与中投置业优势互补,推进老挝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 中国稀土集团官微消息,2月28日,中国稀土集团在总部召开稀土资源增储上产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全面总结巩固高质量实施稀土资源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进一步提升稀土资源保障能力和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水平,确保稀土增储上产取得新突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以国企深化改革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机遇为契机,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在稀土资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核心功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长协采单使得现货偏紧带来稀土小涨 但市场对高价 货源接受度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与稀土永磁概念在资本市场受到各种利好刺激带来的上涨不同,稀土现货市场受下游需求不佳影响,稀土价格近期一直处于弱势下调的状态。不过,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使得氧化镨钕、氧化镝和氧化铽等价格均在3月6日出现了反弹,而受市场对高价货源接受程度比较有限的影响,3月7日,氧化镨钕价格又出现了回调。据SMM报价显示,3月7日,氧化镨钕(日均价)报355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000元/吨,降幅为0.28%。后市建议关注利好政策传导至终端带来的需求变化情况,以及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二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情况。 今年前两个月稀土出口数量增加1382.7吨 同比增18.71%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至2月,我国稀土出口8,773.9吨,同比2023年前2个月的稀土出口增加了1382.7吨, 增幅为18.71% 。从近五年的前两个月的稀土出口数据可以看出,稀土出口同比变化有增有减,而今年前两个月的稀土出口处于五年来的高点。 回顾稀土2023年的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稀土商品175852.5吨,同比增长44.8%,累计进口金额达1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2023年全年累计出口稀土商品52306.5吨,同比增长7.3%,累计出口额达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4.5%。我国稀土进口量约为出口量的3.4倍,我国的稀土进口产品以稀土原材料为主,出口的稀土则为深加工产品。 机构评论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受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增长点。2024年第一批稀土矿产品指标和分离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稀土价格有望触底回升,稀土永磁环节亦有望盈利回暖。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2月,氧化铈价格上涨,稀土氧化物价格普遍继续下跌。轻稀土方面,镧铈价格较为坚挺;中重稀土方面,镝铽等价格继续下跌。2月稀土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在目前供强需弱的情况下,行业拐点仍待观察。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第一批稀土配额,其中矿产品指标和分离指标同比2023年第一批增长12.50%、10.40%;此次矿产品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我们认为,若2024年第二批指标与第一批相同、且不发布第三批指标,2024年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中长期来看,随着海外矿供应面临瓶颈,国内配额增速有望放缓,新能源叠加机器人需求接力释放,稀土价格中枢有望逐步上行;上游资源端和中游磁材环节均有望充分受益于稀土涨价。磁材环节受益标的:金力永磁(强业绩穿越周期,机器人贡献增长空间);资源端建议关注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充分受益整合)。 国联证券此前研报指出:近日工信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12.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2.5%/10.4%。22-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9%,第一批冶炼分离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8%;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24年稀土供给端增速放缓而需求端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优化,带动稀土价格触底回升。

  • 设备更新、新质生产力带来大市场等消息带动 稀土永磁板块走强【SMM快讯】

    SMM3月7日讯:受设备更新或带来5万亿大市场、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及黄金飙升带来的大宗商品走强等利好消息影响,稀土永磁概念延续6日的涨势继续拉升,临近7日午盘,稀土永磁概念板块涨幅有所收窄,截至7日下午13:22,稀土永概念板块涨1.68%,个股方面:中科磁业涨12.28%,盘中一度涨停的中国稀土、北矿科技分别涨7.52%和7.05。九菱科技、大地熊、盛和资源、北方稀土、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6日下午3时举行记者会,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称,今年有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我们 初步估算这是一个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 》点击查看详情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其中提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保专业工程师任佳炯提出关于加快海上风电融合创新,发展海上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她指出,海上风电融合创新开发可以与海洋牧场、波浪能等海洋能、海水制氢耦合氨醇等多产业维度进行深度融合。未来,随着面向深远海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的进一步突破,可以实现从海上风电到海洋综合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带动下游产业链形成万亿级海上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有市场人士表示,风电作为稀土下游重要的应用领域,相信也将长远受益。 中科三环3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为钕铁硼永磁材料,能够用于机器人领域,目前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目前人形机器人尚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将继续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动态,积极与相关客户进行沟通,努力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 由赤峰黄金与厦门钨业分别持股51%、49%的上海赤金厦钨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拟以总价约1.37亿元人民币收购中投老挝矿业90%股权,后者持有老挝稀土矿业资产。公告显示,中投老挝矿业是中投置业在老挝设立的独资公司,持有中国投资稀土开采有限公司(下称“REMC”)与中国投资稀土川圹有限公司两公司各86%股权,REMC持有一项稀土矿加工许可证(试验性)、矿业开采许可证(试验性);REMX持有一项稀土勘探许可证。对于此次投资,赤峰黄金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的需要,公司与厦门钨业合作,于2022年成立合资公司赤金厦钨,旨在充分利用双方各自优势,打造稀土资源合作开发平台,增强公司稀土资源开发的综合竞争力,推进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次交易有利于赤金厦钨与中投置业优势互补,推进老挝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 中国稀土集团官微消息,2月28日,中国稀土集团在总部召开稀土资源增储上产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全面总结巩固高质量实施稀土资源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进一步提升稀土资源保障能力和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水平,确保稀土增储上产取得新突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以国企深化改革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机遇为契机,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在稀土资源安全保障方面的核心功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长协采单使得现货偏紧带来稀土小涨 但市场对高价 货源接受度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与稀土永磁概念在资本市场受到各种利好刺激带来的上涨不同,稀土现货市场受下游需求不佳影响,稀土价格近期一直处于弱势下调的状态。不过,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使得氧化镨钕、氧化镝和氧化铽等价格均在3月6日出现了反弹,而受市场对高价货源接受程度比较有限的影响,3月7日,氧化镨钕价格又出现了回调。据SMM报价显示,3月7日,氧化镨钕(日均价)报355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000元/吨,降幅为0.28%。后市建议关注利好政策传导至终端带来的需求变化情况,以及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二季度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情况。 今年前两个月稀土出口数量增加1382.7吨 同比增18.71%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至2月,我国稀土出口8,773.9吨,同比2023年前2个月的稀土出口增加了1382.7吨, 增幅为18.71% 。从近五年的前两个月的稀土出口数据可以看出,稀土出口同比变化有增有减,而今年前两个月的稀土出口处于五年来的高点。 回顾稀土2023年的进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稀土商品175852.5吨,同比增长44.8%,累计进口金额达1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2023年全年累计出口稀土商品52306.5吨,同比增长7.3%,累计出口额达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4.5%。我国稀土进口量约为出口量的3.4倍,我国的稀土进口产品以稀土原材料为主,出口的稀土则为深加工产品。 机构评论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受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增长点。2024年第一批稀土矿产品指标和分离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稀土价格有望触底回升,稀土永磁环节亦有望盈利回暖。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2月,氧化铈价格上涨,稀土氧化物价格普遍继续下跌。轻稀土方面,镧铈价格较为坚挺;中重稀土方面,镝铽等价格继续下跌。2月稀土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在目前供强需弱的情况下,行业拐点仍待观察。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第一批稀土配额,其中矿产品指标和分离指标同比2023年第一批增长12.50%、10.40%;此次矿产品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我们认为,若2024年第二批指标与第一批相同、且不发布第三批指标,2024年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显著改善;中长期来看,随着海外矿供应面临瓶颈,国内配额增速有望放缓,新能源叠加机器人需求接力释放,稀土价格中枢有望逐步上行;上游资源端和中游磁材环节均有望充分受益于稀土涨价。磁材环节受益标的:金力永磁(强业绩穿越周期,机器人贡献增长空间);资源端建议关注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充分受益整合)。 国联证券此前研报指出:近日工信部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12.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2.5%/10.4%。22-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9%,第一批冶炼分离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20%/18%;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指标增速均低于往年。24年稀土供给端增速放缓而需求端保持较快增长的背景下,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优化,带动稀土价格触底回升。

  • 今年前两月船舶出口同比大增173.12% 家具、通用机械设备等同比明显回暖

    中国海关总署今日公布2024年1月至2月进出口数据。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贸实现良好开局。 据海关统计,按美元计价,2024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9308.6亿美元,增长5.5%。其中, 出口5280.1亿美元,增长7.1% ;进口4028.5亿美元,增长3.5%;贸易顺差1251.6亿美元,扩大20.5%。 主要出口商品中,今年前两个月, 船舶出口“成绩单”表现出色,出口金额同比大增173.12%。 另外,家具及其零件、通用机械设备、集成电路出口相较去年前两个月也有不小的进步,同比涨幅分别为28.67%、29.91%、21.41%。 另一边,成品油、稀土、肥料等出口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出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35.11%、43.96%、54.98%。

  • 巴西卡舒埃里尼亚稀土矿公布资源量

    阿皮亚稀土和铀公司(Appia Rare Earths & Uranium Corp.)宣布,其在巴西戈亚斯州的卡舒埃里尼亚(PCH)离子型稀土矿首个资源量已估算完成。 基于138个反循环和1个金刚钻孔,以及1869个样品分析的结果,SGS加拿大公司计算了PCH的资源量。 目前,该项目矿石资源量为52.8万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0.2841%。 其中,推定矿石资源量为660万吨,TREO品位0.2513%;推测矿石资源量为4620万吨,TREO品位0.2888%。 该矿床富含大量的钕、镨、镝和铽等稀土元素,可以用于永磁生产,目前需求量较大。 公司目前正在对可脱附稀土氧化物(DREO)进行分析,结果尚未完成。 布里蒂(Buriti)矿段已发现了明显的钪和钴异常,可能扩大该项目价值。

  • 中色股份:拟约1.68亿向中国稀土集团转让中色南方稀土41.56%股权 2023年净利预增118.04%-186.18%

    中色股份3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通知,控股子公司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41.56%股权公开挂牌期间征得一个意向受让方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经北京产权交易所审核,确认中国稀土符合受让条件。2024年3月4日,双方就转让中色南方稀土41.56%股权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交易价格为168,262,930元人民币。 公告显示:中色南方稀土2022年度和2023年度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中色股份表示: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所持中色南方稀土的股权比例由65.37%降低至23.81%(实缴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由82.37%降低至30%),中色南方稀土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次股权转让预计将增加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约2,000万元,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最终影响以审计机构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对于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的“审议通过了《关于撤销公司贸易中心的议案》,是不是不再经营贸易?”的问题,中色股份3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为优化资源配置,公司相关业务职能合并。公司围绕主业开展的采购销售业务有序正常。 被问及“2022年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拟与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青海中色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青海中色现在进展怎样?”中色股份2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以资源报国为使命,在国内重点打造西北(青海、内蒙)资源开发基地,持续提升资源整合与行业引领能力。公司与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资设立青海中色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已经注册成立,将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的勘查、并购及开发等工作。目前尚无具体投资项目落地。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则认真履行披露义务。 中色股份2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筑工程、相关贸易及服务。 公司和公司控股股东属于商业一类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中色股份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118.04%-186.18%。 对于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中色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效益提升,强化价值创造,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生产经营稳中有进。公司通过加大工程承包项目开发和执行力度,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均较上年同期增长,因此,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活动调研中,中色股份提到,其业务涉及有色金属业务咨询、矿产资源勘探、有色金属工业设计与研发、国际工程承包、矿产投资及生产运营、采选、冶炼、冶金工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贸易等领域,含盖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全产业链,业务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业务情况方面,公司业务产品包括铅、锌精矿,锌锭与锌合金,硫酸以及少量综合回收金属等。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色股份拥有5宗采矿权和5宗探矿权,保有矿产资源总金属量为锌371.58万吨、铅163.38万吨。2022年,公司两座矿山生产锌精矿含锌约锌精矿产量约6.26万吨、铅精矿产量约0.68万吨。 冶炼方面,公司子公司中色锌业锌冶炼产能21万吨, 产品主要为红烨牌锌锭、锌合金等产品,客户关系稳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