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5个
维里迪斯矿业公司(Viridis Mining & Minerals)在巴西的科罗苏斯(Colossus)项目在库宾南(Cupim South)探区的螺旋孔见到高品位矿化。 矿体在3米深处见矿10米,TREO品位1.185%,最高品位达到2.4894%,终孔品位0.8652%。 磁体稀土氧化物(MREO)占比为43%。 *** 奥拉能源(Aura Energy)在毛里塔尼亚的提里斯(Tiris)铀矿钻探结果良好。 在6平方公里的伊波利特(Hippolyte South)探区,钻探在0.5米深处见矿4.8米,TREO品位0.117%。 此处以前发现低强度放射性异常,未引起注意。 奥拉公司一直在推进毛里塔尼亚的钻探工作。 目前,该项目铀(U3O8)资源量为5890万磅。
SMM3月13日讯:受机器人、新型工业化、设备更新以及新质生产力等利好政策的影响,稀土永磁概念指数自2月6日触及了1231.39的低点之后,便开启了整体的上升之路,3月13日也出现了0.1%的逆势上涨。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少稀土业内人士皆希望稀土永磁概念这强劲的涨势延续到稀土现货市场。改变稀土现货自2023年年末延续至今的下跌状态。据SMM调研,受下游磁材厂刚需补库的影响,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出现了短期的回暖,值得一提的是,氧化镨钕的价格在3月12日和3月13日均出现了上涨。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报价显示:3月13日,氧化镨钕均价报351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000元/吨,涨幅为0.86%,这是氧化镨钕均价的两连涨,其均价在3月12日已经出现了1000元/吨的上涨。氧化镨钕的均价自告别了2023年12月27日的前期高点455000元/吨之后,便开启了整体的下跌之路。稀土价格在这期间虽偶有上涨,但整体以下跌调整为主,这一波自2023年年末供强需弱带来的价格调整进入2024年,由于稀土行业淡季以及需求未见明显改善,由2023年稀土进口、产量以及稀土开采指标均呈现增长状态带来的供强需弱局面也暂未改变。 2024年的氧化镨钕产量方面,从1月份和2月份的产量数据来看: 1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6056吨,环比增加2.25%。2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911吨,环比减少2.39%。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据SMM调研了解,在春节假期期间,部分企业因工人放假回家,开工率有所下降,故而导致2月份产量环比有小幅缩减。预计3月份生产情况将恢复正常。 今年前两个月的氧化镨钕产量为11967吨,与2023年前两个月12344吨的产量相比,下降了377吨。 稀土进出口方面: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22285.3 吨, 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8.6% 。2024年1~2月稀土出口 8773.9 吨, 同比去年1~2月增加18.7% 。 稀土开采指标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日前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000吨、127000吨。稀土开采指标2024年与2023年的第一批开采指标相比,增加了15000吨,同比增幅为12.5%, 较往年相比增幅有所收窄。 从2024年第一批稀土矿开采指标的分类来看,轻(岩矿型)稀土开采指标为124860吨,中重(离子型)稀土的开采指标为10140吨。从近三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中轻稀土和中重稀土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轻稀土方面: 2024年第一批轻稀土开采指标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5623吨,同比增幅为14.49%;与2023年的22.22%同比增幅相比,增幅有所缩窄。中重稀土方面:2024年第一批中重稀土开采指标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803吨,同比降幅为7.34%;与2023年第一批中重稀土开采指标4.76%的降幅有所扩大。 后市方面: 从以上2024年已经公布的稀土产量、进出口和开采指标变化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稀土产量、进口数据均出现了下调,而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的增幅相比往年也有所缩窄。供应端在进入2024年出现了调整,而需求端,据SMM了解,近来随着下游磁材厂库存的陆续见底带来的刚需补库,使得稀土氧化物价格出现了回暖。至于这一涨势能否持续,还需关注后市现货的成交变化情况。 各方声音 北方稀土3月8日发布的调研记录公告显示:被问及公司怎么看2024年稀土产品价格预期?北方稀土表示: 产品价格还是主要受供需影响,春节后稀土下游企业复工速度低于预期,需求端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近期产品价格出现走稳的趋势。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公司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新型市场和高增长领域订单,努力开拓销售渠道,持续巩固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收入和利润贡献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我们预计2024-25年稀土生产和冶炼分离指标或以15%左右的增速按需投放,海外供给扰动有限,稀土行业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分别拉动6.9万吨、9.5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40万吨以上,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长期高速发展态势。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家发改委“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受益设备更新,低碳、节能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替换新增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下乡,新能源汽车有望超预期增长。稀土价格近期跌势放缓,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有望见底反弹。2024年第一批轻、重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124860吨、10140吨、127000吨,分别同比+14.5%、-7.3%、+10.4%,轻稀土开采指标增速连续三年放缓,重稀土开采指标连续两年下滑,供需格局有望优化带动稀土价格触底回升,稀土及永磁材料行业将受益。
SMM3月13日讯:受机器人、新型工业化、设备更新以及新质生产力等利好政策的影响,稀土永磁概念指数自2月6日触及了1231.39的低点之后,便开启了整体的上升之路,3月13日也出现了0.1%的逆势上涨。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少稀土业内人士皆希望稀土永磁概念这强劲的涨势延续到稀土现货市场。改变稀土现货自2023年年末延续至今的下跌状态。据SMM调研,受下游磁材厂刚需补库的影响,稀土氧化物的价格出现了短期的回暖,值得一提的是,氧化镨钕的价格在3月12日和3月13日均出现了上涨。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报价显示:3月13日,氧化镨钕均价报351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调3000元/吨,涨幅为0.86%,这是氧化镨钕均价的两连涨,其均价在3月12日已经出现了1000元/吨的上涨。氧化镨钕的均价自告别了2023年12月27日的前期高点455000元/吨之后,便开启了整体的下跌之路。稀土价格在这期间虽偶有上涨,但整体以下跌调整为主,这一波自2023年年末供强需弱带来的价格调整进入2024年,由于稀土行业淡季以及需求未见明显改善,由2023年稀土进口、产量以及稀土开采指标均呈现增长状态带来的供强需弱局面也暂未改变。 2024年的氧化镨钕产量方面,从1月份和2月份的产量数据来看: 1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6056吨,环比增加2.25%。2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911吨,环比减少2.39%。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据SMM调研了解,在春节假期期间,部分企业因工人放假回家,开工率有所下降,故而导致2月份产量环比有小幅缩减。预计3月份生产情况将恢复正常。 今年前两个月的氧化镨钕产量为11967吨,与2023年前两个月12344吨的产量相比,下降了377吨。 稀土进出口方面: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22285.3 吨, 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8.6% 。2024年1~2月稀土出口 8773.9 吨, 同比去年1~2月增加18.7% 。 稀土开采指标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日前下达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2024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5000吨、127000吨。稀土开采指标2024年与2023年的第一批开采指标相比,增加了15000吨,同比增幅为12.5%, 较往年相比增幅有所收窄。 从2024年第一批稀土矿开采指标的分类来看,轻(岩矿型)稀土开采指标为124860吨,中重(离子型)稀土的开采指标为10140吨。从近三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中轻稀土和中重稀土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轻稀土方面: 2024年第一批轻稀土开采指标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15623吨,同比增幅为14.49%;与2023年的22.22%同比增幅相比,增幅有所缩窄。中重稀土方面:2024年第一批中重稀土开采指标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803吨,同比降幅为7.34%;与2023年第一批中重稀土开采指标4.76%的降幅有所扩大。 后市方面: 从以上2024年已经公布的稀土产量、进出口和开采指标变化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稀土产量、进口数据均出现了下调,而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指标的增幅相比往年也有所缩窄。供应端在进入2024年出现了调整,而需求端,据SMM了解,近来随着下游磁材厂库存的陆续见底带来的刚需补库,使得稀土氧化物价格出现了回暖。至于这一涨势能否持续,还需关注后市现货的成交变化情况。 各方声音 北方稀土3月8日发布的调研记录公告显示:被问及公司怎么看2024年稀土产品价格预期?北方稀土表示: 产品价格还是主要受供需影响,春节后稀土下游企业复工速度低于预期,需求端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近期产品价格出现走稳的趋势。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公司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特别是新型市场和高增长领域订单,努力开拓销售渠道,持续巩固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收入和利润贡献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我们预计2024-25年稀土生产和冶炼分离指标或以15%左右的增速按需投放,海外供给扰动有限,稀土行业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分别拉动6.9万吨、9.5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40万吨以上,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长期高速发展态势。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家发改委“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受益设备更新,低碳、节能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替换新增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下乡,新能源汽车有望超预期增长。稀土价格近期跌势放缓,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有望见底反弹。2024年第一批轻、重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124860吨、10140吨、127000吨,分别同比+14.5%、-7.3%、+10.4%,轻稀土开采指标增速连续三年放缓,重稀土开采指标连续两年下滑,供需格局有望优化带动稀土价格触底回升,稀土及永磁材料行业将受益。
稀土&磁材: 上周稀土价格涨跌互现。轻稀土方面,氧化镨钕价格35.35万元/吨,较此前一周价格下调2.21%;中重稀土方面,氧化镝价格184万元/吨,较此前一周价格上调1.66%;氧化铽价格527.5万元/吨,较此前一周价格持平。从供需基本面看,供应端表现充足,国内进口矿数量充足,上游分离企业生产正常,氧化物产出稳定。需求端较差,周内价格震荡运行,商家采购情绪偏弱,终端消费疲软,钕铁硼企业新增订单少量,导致原料补货需求较少,压价采购金属为主。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家发改委“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受益设备更新,低碳、节能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替换新增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下乡,新能源汽车有望超预期增长。稀土价格近期跌势放缓,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有望见底反弹。2024年第一批轻、重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124860吨、10140吨、127000吨,分别同比+14.5%、-7.3%、+10.4%,轻稀土开采指标增速连续三年放缓,重稀土开采指标连续两年下滑,供需格局有望优化带动稀土价格触底回升,稀土及永磁材料行业将受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有色金属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此,本报编辑部在广泛征求业内意见的基础上,评出—— 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大新闻 ➤ 1.全行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有色金属行业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高潮,各企业纷纷召开动员部署会,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4月1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5月16日,有色协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班(第一期)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开班;9月13日,有色协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 2023年9月以来,全行业在总结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有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 2.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有色金属更多品种亮相上海期货交易所 202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他强调,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正确、步伐稳健、前景光明,上海期货交易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自1993年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陆续推出了铜、铝、铅、锌、镍、锡等有色金属期货品种。202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构建多元化衍生品市场框架体系,不断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 3.氧化铝期货、碳酸锂期货分别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 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大厅。 2023年6月19日,经过多年努力,氧化铝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氧化铝期货上市,对于有效提升我国氧化铝产业竞争力和定价影响力至关重要,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更透明、更公平的市场价格交易机制和风险对冲工具,有利于实体企业长期经营策略的稳定开展,降低经营的波动性和风险。 作为铝工业的主要原料,氧化铝生产处于电解铝上游。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价格波动频繁,行业迫切需要增设期货交易通道,以提升氧化铝市场交易活跃度,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氧化铝期货的成功上市交易,对国内铝产业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7月21日,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新能源金属品种板块上市。碳酸锂作为锂电产业的核心原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发展迅速,上市碳酸锂期货有助于行业企业合理安排产能,管理好价格波动风险,巩固我国锂电产业国际优势地位,保障我国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于服务绿色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 4.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突破7000万吨,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推进稳增长,发展保持平稳向好 有色金属行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出台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产业韧性与发展信心都得到进一步增强。从总体来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突破700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7.1%;有色金属工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创近10年历史新高;全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和《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文件,提出具体措施和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分别撰写《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系列解读文章,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5.有色金属行业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取得成效 2023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的《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印发。2023年3月3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编撰的《有色金属行业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正式发布。以上文件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的绿色低碳技术路径。 2023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编撰的《赤泥绿色利用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为国家绿色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全球氧化铝赤泥绿色利用发挥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023年3月,《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发布实施。绿电铝评价工作的实施将对我国铝工业低碳发展和应对欧盟碳关税及国际贸易壁垒等事件产生重大影响。 2023年10月,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首批海湖牌绿电高品质99.85%铝锭投入市场,标志着我国电解铝生产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该文件的发布实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促进废铜铝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推动了再生铜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6.“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有色金属行业“走出去”成果丰硕 中铝博法铝土矿项目。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定不移“走出去”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重大历史性成就。 近10年来,中铝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有色集团、铜陵有色、金川集团、紫金矿业、魏桥创业集团等多家有色金属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硕果累累。刚果(金)和赞比亚的铜钴资源项目、几内亚铝土矿项目、印尼镍资源项目、秘鲁铜资源项目、澳大利亚锂和铅锌资源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运营。特别是契合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新能源矿产发展步入高速发展新赛道。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已在境外投资铜、镍、钴、锂等新能源矿产项目130余项,累计投资近千亿美元。 ➤ 7.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有色元素” 金川集团东大滩300MW光伏发电项目光伏板。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所需的高新金属材料投资增幅较大,是拉动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900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稳定在50%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吉瓦时,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163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12001.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9628.6万千瓦,而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光伏装机量达到4348.3万千瓦。 2023年6月,中铝集团首个轻质柔性组件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是中铝环保助力中铝集团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又一个成功实践。 2023年7月,金川集团东大滩30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 这些“新亮色”的呈现,充分展示了有色金属行业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的强劲韧性。 ➤ 8.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宝钛集团获得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有色行业3家企业和3个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围绕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3年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的19家企业、19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26家企业、22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17家企业、20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其中,宝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高端绿色旋浮铜冶炼关键技术及装备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共470项,为历年之最,涉及完成单位945家。其中,高校96家,中央企业及国有企业404家,民营企业228家。 2023年,有色金属行业36个项目入选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多家有色金属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 ➤ 9.有色金属矿业开发迈出新步伐,紫金矿业矿产铜产量突破100万吨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一期项目。 2023年,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取得新进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焦紧缺战略性矿产,瞄准资源潜力大的地区,确立了新增和巩固一批大型资源基地的目标,目前,已在鄂西北铌钽稀土、青海钾盐、江西锂云母等资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2023年,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铜产量达到101万吨,成为我国首家矿产铜产量破百万吨大关的企业。 ➤ 10.全力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稀土集团全面完成我国中重稀土资源整合 中国稀土集团所属赣南稀土矿山。 2023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指出,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要统筹稀土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统筹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新一代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研发应用,加大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和产业化进程,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等行为,着力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3年12月5日、18日和28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别成立3家合资公司并控股运行,共同经营福建区域稀土矿山和稀土冶炼分离产业。 2023年12月29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中国稀土集团成为广晟有色的间接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广晟有色38.45%股份。 2023年,中国稀土集团全面完成我国中重稀土资源整合,国内9省(区)稀土产业已完成全部整合,4年任务两年全部完成,进一步强化了资源自主可控保障能力。
随着78亿元投建的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投产“提上日程”,北方稀土全资子公司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迎来大笔增资。 3月8日晚间,北方稀土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向华美公司增资20亿元,为其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支持。公告显示,北方稀土向华美公司增资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后续将以分期支付方式逐步完成增资实缴。 北方稀土表示,此次向华美公司增资主要是为保证其作为项目建设主体推进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不属于公司对项目形成的新增投资。公司向华美公司增资为其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将增加其资产规模,在保障项目建设按计划优质高效顺利推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华美公司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023年3月,北方稀土宣布以不超过77.99亿元投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与华美公司原厂址及附近接壤区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下称“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华美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稀土供应商,北方稀土表示,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稀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 公告显示,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周期约18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处理58.09%REO混合稀土精矿能力19.8万吨/年,以REO计11.5万吨/年;萃取分离能力10.67万吨/年(以REO计),沉淀和结晶能力14.11万吨/年(以REO计),灼烧能力3.96万吨/年(以REO计)。 据估算,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不超过77.99亿元,其中建设投资约72.2亿元,建设期利息约1.84亿元,铺底流动资金约3.95亿元。北方稀土及华美公司以自有资金、直接或间接融资等方式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稀土曾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投资实施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大,或将增加公司有息负债,增加财务成本,提高资产负债率。针对改造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公司将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根据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统筹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北方稀土测算,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达产后,预计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约25.31%,预计投资回收期约5.56年(含建设期)。 据悉,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于2023年8月全面开工,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一期工程投产。1月10日,北方稀土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再次表示,“该项目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效率最高、技术最强、环保最优为总体目标,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具体要求,不断推动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日前,内蒙古科技厅信息显示,包头稀土高新区一科研团队在新型耐火材料制备上获得重大突破。据介绍,这种新材料的诞生可为我国工业窑炉的节能降耗提供更好选择。 据内蒙古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郝先库介绍,工业窑炉是我国耗能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与发达国家的工业窑炉相比,平均热效率要低20%左右,浪费的能源相当于2亿吨标准煤,巨大的能源浪费,严重制约着高温窑炉行业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基尔霍夫定律揭示出材料的吸热率与发射率相等,当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提高后,吸收热量的能力也相应提高。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进一步阐述了物质发射率对于吸放热能力的影响,提高物体的发射率,可强化辐射传热能力。如物体表面发射率为0.7,采用高辐射覆层节能技术后,表面发射率提高至0.9以上,理论上可提高传热量20%以上。 “综上所述,在高温环境中,提高物质的发射率可大幅增加物质的吸放热能力,随之缩短被加热对象的受热时间,实现节能增产增效。”郝先库说。 根据以上理论,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安德稀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德稀耐)成立联合实验室,集中研发稀土热障辐射涂料,通过添加氧化镧铈等高熵元素,增加耐火材料的熵值,提高耐火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目前,研发团队已完成稀土热障辐射涂料产品的实验室开发、中试生产和产品试用。 “稀土热障辐射涂料的红外法向全发射率大于0.95,常温下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5W/m·k,涂覆于炉体内壁,可改善炉内温度场强及均匀性、提高反应效率。”安德稀耐技术负责人谌礼兵说,由于具有较高的发射率及较低的导热系数,因此炉膛内部热辐射能力增强,促进被加热工件的辐射热吸收,减少热量通过炉壁及烟气的散失,进一步降低燃气用量,实现窑炉的节能降耗。 作为稀土热障辐射涂料的中试生产线之一,包头稀土高新区企业利晨科技对其1#窑内预热段及烧成段砖衬喷涂热障辐射材料。经过近5个月的生产报表统计分析,项目实施前产品电力单耗为1.94kWh/kg,项目实施后节电量0.32kWh/kg,预计年度节电约32万kWh。 安德稀耐董事长、总经理王计平表示,近期稀土热障辐射涂料等相关产品已获得12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在西林建龙、磐石建龙、金蒙稀土、威丰磁材等10余家企业的热风炉、隧道窑、辊道窑应用,综合节能率均在10%以上。且依托该材料,安德稀耐已开始建设年产12万吨镧铈应用稀土新材料转化基地,完全达产,预计年销售亿元以上。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巴西能矿部官员在3日-6日加拿大勘探开发者协会(PDAC)年会上向与会嘉宾宣传该国能源转型矿产的巨大潜力。 “全球对我国战略矿产的需求量预计将增长3.5倍。巴西面临重要的机遇。我们将抓住这次机会,切实提高矿业市场的吸引力”,巴西能矿部地矿司长威克多·萨巴克(Vitor Saback)在PDAC出席一个研讨会时称。 多年以来,巴西一直在努力实现采矿业多元化,但目前仍很大程度上依赖铁矿石。随着能源转型所需矿产需求量增长,巴西看到了这些部门在吸引投资方面的机会。 “巴西发展前景广阔。如果其他国家真的致力于能源转型,他们就必须投资巴西,必须注重能源转型所需战略矿产的加工,并考虑电动汽车用电池的生产”,能矿部矿业转型和技术司司长罗德里格·科塔(Rodrigo Cota)。 在另外一个研讨会上,巴西地调局的代表透露,巴西将加大对于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矿产勘查项目的投资。 “巴西战略矿产,包括铌、铁矿石、铝土矿、石墨和镍资源丰富,最近动力电池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所需的锂和稀土取得重大发现”,巴西地调局公报称。
据MiningNews.net网站报道,在西澳大利亚南部海岸埃斯佩兰斯周围地区追逐稀土梦想的众多勘探企业中,有三家宣布已接近商业化,但只有一位因地表采样分析品位高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阿鲁马资源公司(Aruma Resources)宣布其在萨蒙格姆斯(Salmon Gums)的初步钻探见到多个高品位粘土型稀土矿化,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但是,OD6金属公司和西科巴尔金属公司(West Cobar Metals)尽管选冶取得突破,但没有受到市场关注。 阿鲁马资源公司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是其离子型粘土矿地表采样分析结果,其TREO品位达到0.87%,为埃斯佩兰斯地区截至目前最高品位,且镨钕氧化物占总的稀土氧化物的比例达22.5%。 阿鲁马在萨蒙格姆斯的初步钻探见矿厚度或品位不一定比邻近矿床高,但开局良好,比如在18米深处见矿11米、品位0.0904%;在12米深处见矿18米、品位0.0638%。 一个孔在锡斯尔(Thistle)探区发现3米金异常带。阿鲁马初步进入萨蒙格姆斯目的是寻找金,目标地层与潘托罗(Pantoro)高品位的斯科舍项目类似。 阿鲁马公司的粘土型稀土矿可能是米卡金属(Meeka Metals)和OD6公司已发现矿体的北部延伸带。 米卡公司的圆谷(Circle Valley)项目矿石资源量为9800万吨,TREO品位0.089%。 OD6公司的格拉斯帕奇(Grass Patch)项目去年发现了几处粘土型矿化,TREO最高品位0.334%,磁体稀土氧化物占比38.5%。 阿鲁马公司称,三个高品位稀土异常带中的两个与OD6的靶区一致,有些孔就在许可边界外侧。 选冶实验结果“超出预期” 同时,OD6报告格拉斯帕奇选冶试验结果“超出预期”,多个探区样品磁体稀土氧化物回收率高达86%,平均为69%。 公司称,15种稀土元素都能够一并回收。 OD6公司称,公司将在贝尔吉安(Belgian)、圆谷和斯卡丹(Scaddan)远景区完成更多钻探。 萨拉扎尔(Salazar)钪 西科巴尔验证流程的试验工作也帮助确定纽蒙特矿床普遍存在的钪矿化,室温下堆浸回收率高达81.2%。 萨拉扎尔项目矿石资源量为8300万吨,TREO品位0.1117%。纽蒙特是该项目两个矿床之一。 公司的开发计划已经包括副产品回收,其中钛矿石资源量为2900万吨,钛氧化物品位5%;铝土矿石资源量400万吨,氧化铝品位29.6%。 西科巴尔的选冶试验表明,采用湿法磁分离工艺,可以生产钛-稀土精矿,回收率近55%。 钪的使用量在增加,全球只有几家公司生产钪。去年,力拓公司购买了奥文代尔(Owendale)钪矿床。开发钪矿的竞争出现,一些公司希望争夺每年需求仅20-30吨的非常小的市场。 澳大利亚大多数已知钪矿床为红土型,而在萨拉扎尔,这种金属出现在粘土里,开发利用简单且成本较低。 岩心分析表明,纽蒙特矿床含有高品位钪矿化,钻探在浅部见矿3米,品位0.0423%。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