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个
》2023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邀请函(8月10日前报名 立减1000元/人,限200名!) 智利周五的暴雨导致河流泛滥,道路堵塞,全球最大的铜矿商Codelco停止了部分采矿作业。 据mining援引彭博消息称,智利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正遭受暴雨袭击,导致学校和道路关闭,并引发了人们对泥石流的担忧。Codelco在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Andina矿的工作目前已暂停。El Teniente的地下矿场仍在运作,尽管该公司已停止了矿井和Sewell的运营。 此外,英美资源集团周五表示,尽管该地区有降雪,但其Los Bronces铜矿目前运行正常。 供水公司Aguas Andinas为首都圣地亚哥的大部分地区供水,由于沉积物含量高,其一些处理厂停止了运营。据El Mercurio报道,智利内政部副部长Manuel Monsalve表示,智利有储备,可以满足圣地亚哥未来24小时的需求。 政府还下令疏散河岸附近的一些城市地区。圣地亚哥大都会区州长Claudio Orrego呼吁人们“负责任地”节约用水。
新能源产业狂飙突进,让锂资源丰富的宜春成为热点,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成长。 如今锂价回落到正常区间,新能源产业步入更稳健的发展阶段,宜春,也因此有更多从容,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并对未来作出更加科学的规划。其中,继续统筹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 “如何处理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深知,离开发展抓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保护抓发展,是竭泽而渔。”宜春市副市长龚法生在接受财联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面对在发展的道路上,既要“走得稳”,又要“走得快”。宜春市已明确2023年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被写进了锂电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中,目的是确保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与锂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对于那些以资源为禀赋,面临产业变革、升级机遇的城市而言,宜春的成长经历,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初露锋芒 宜春地处江西省西北部,因四季如春而得名。但如今,“亚洲锂都”是人们对宜春更为熟知的印象。 (宜春钽铌矿财联社记者摄) 2008年,宜春就提出了打造“亚洲锂都”的构想,但由于当地锂资源品位较低(氧化锂品位在0.2%-0.5%,而一般锂矿工业氧化锂品位含量0.9%以上),加之提锂技术不成熟,市场需求不足,一直单纯以瓷土作为建筑陶瓷原料,锂资源长期未得到利用。 很长时间,宜春打造“亚洲锂都”的构想显得默默无闻,没有吸引太多人关注。直到6年前,这一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2016、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开启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发展,锂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价格随之急剧攀升,一年间,从4万元/吨涨至18万元/吨。 而与此同时,宜春锂云母提锂工艺取得重大突破,让低品位的锂资源释放出经济价值。 一时间,九岭锂业、江特电机、南氏锂电等企业相继进军宜春锂电产业,奠定了宜春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地位。 “亚洲锂都”从此展露锋芒,特别是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市场渗透率从5.8%提升至14.8%,产业链沸腾了,碳酸锂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在2022年11月中下旬攀升至60万元/吨,较2020年的4万元/吨低点,上涨1400%。 惊人的涨幅,意味着巨大的机会,锂成了炙手可热的资源,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 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宜春碳酸锂产能达18万吨,约占全国40%;2022年,宜春市碳酸锂产量14余万吨,约占全国的1/3。 机遇与挑战 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全力做好矿山开发过程的环境保护,掌握平衡之道,对于宜春而言,没有现成方案,只能不断摸索。 加速推进全市含锂资源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已刻不容缓。据了解,宜春市目前已对当地相关矿山企业提出指导性要求,含锂资源的矿山企业要按照“绿色矿山”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财联社记者实地走访“绿色矿山”之一的白水洞高岭土矿了解到,一般的矿山都是变成废弃矿山以后再修复,但宜春把标准又往上提了提,要求含锂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 (白水洞含锂瓷土矿现场,该矿花桥锂业开发,其背后是国轩高科与永兴材料。财联社记者摄) 据悉,宜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16座含锂矿山中,在产的7座矿山中已建成绿色矿山5座,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1座,余下的1座将于今年6月底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在建的2座矿山正在按有关要求高标准建设,其余7座停产矿山正在按照标准进行生态修复。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开发的发展思路,加大含锂资源矿勘查开发,积极引导含锂陶瓷土类矿山高效开发利用,推动含锂陶瓷土类矿山绿色发展。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时,明确锂电产业的发展、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当地环境容量承载能力相匹配,并优化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二是规范矿山开采秩序。在开采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展生产和管理。三是优化资源开发布局。逐步将散乱小、不便规模化开发且无能力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的矿权依法依规有序整合,提升锂资源保护开发水平。”龚法生副市长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目标翻番 事实上,宜春近年在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从2020年全市锂电产业营业收入不足200亿元,到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117亿元,其中负极材料产量12.3万吨,约占全国的1/10;隔膜产量16.8亿平方米,约占全国的1/8。 仅仅三年时间,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就实现了高达5倍的跨越式增长。 目前,宜春已经将发展重心从“锂资源—锂盐”等前端,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科力远等锂电池头部企业先后布局宜春。 其中,宜春时代电池工厂项目一期投资135亿元,产能从50GWh扩大至2024年底的70GWh以上,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创下宜春市单体新能源项目投资记录。 财联社记者走访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时了解到,宜春锂电产业进展如火如荼,一些土地仍处于平整过程,有企业厂房初见雏形。 在经开区,国轩高科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一期项目10Gwh已投产,二期项目规划20Gwh正在进行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预计项目开工后一年内可建成投产。 距离国轩高科宜春工厂不远处,宜春时代亚洲最大的动力电池的单体厂房已建成投产。 宜春时代相关人士表示,当时选择落户宜春,是考虑到江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宜春,我们生产出来的电池可以配套到武汉、合肥、南昌,甚至到长沙整车厂,我们属于在一个中心地带,方圆三四百里的范围是我们的运输半径,这样更多的节省了物流和时间成本,这也是我们当时考虑到宜春设厂的一个主要原因。” (位于宜春经开区的宜春时代工厂。 财联社记者摄) 从现场建设进展来看,宜春时代项目的一期一厂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场仍在施工。上述人士介绍,一期一厂设计产能在32gwh,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进入了设备安装,目前有将近4000多人在厂区安装450台套设备,在6月初已试生产。 财联社记者从宜春市有关方面了解到,宜春提出了“以商招商”的策略,充分发挥落户头部企业优势,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招商大使聘任制度,市级层面聘请了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高管在内的16名招商大使,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引进了江西升华、合肥久炯科技、时代智能等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 宜春市政府已明确2023年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翻番,力争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0亿元。 展望未来 “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宜春将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与规模、当前和长远四大关系,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规范锂资源采选秩序,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龚法生副市长表示。 为此,宜春在今年5月编制出台了《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并从资源安全保障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的角度出发,修订了《宜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在锂电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中,引人注意的是,特别增加了“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篇,目的是确保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与锂资源开发利用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与此同时,宜春为防止锂电新能源产业一哄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押宝式的投入和低水平无序竞争,开始着手“一核一区多板块”产业布局的构建,以形成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一核”即宜春经开区锂电核心区。依托宜春时代、江西国轩等头部企业,重点发展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并强攻下游关联配套项目,引进储能系统集成、驱动电机、电控设备等终端应用项目。同时,以宜春江理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为基点,与更多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检测+研发+服务”一体式创新平台。 “一区”即宜丰-奉新锂资源开发利用聚集区。依托宜丰、奉新丰富的锂资源优势,支持头部企业构建锂资源开采、分选、碳酸锂生产全产业链条,形成碳酸锂生产规模优势。 “多板块”即袁州、万载、高安、上高按照“链群配”的思路,布局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结构件、设备制造、锂电池回收等项目,成为锂电产业的配套基地,共筑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 龚法生副市长表示,未来,宜春市将继续坚定不移将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打造。 “进一步创新思维、扩大开放,综合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生态优势,紧盯正级材料、锂电池、新型储能等中高端产业,整合调动各种招商引资的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招商,不断招大引强,全力建设宜春锂电产业集中区,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集聚、制造升级,将宜春打造为全国重要的锂盐、锂材料和锂电池基地。” 龚法生副市长说。 现在的宜春,孕育了更多科学发展的理念,加之以持之以恒的定力,正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新未来。 而对于更多处在产业风口上的城市而言,宜春未尝不是一个启示:有序、科学的发展何其关键,行稳方能致远。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6月25日讯: 端午节前,国内钨市大企6月下半月长单价格陆续公布,在下游需求跟进迟缓的状态下,价格重心较6月上半月略有下移。 【广东翔鹭钨业】2023年6月长单采购价(现款):55%黑钨精矿11.9万元/标吨;55%白钨精矿11.8万元/标吨;APT18.1万元/吨。 【福建一大型钨企】2023年6月下半月APT长单现金采购价为18.05万元/吨,较上轮报价持平。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6月下半月长单报价如下:(以上单价含13%增值税) 1、55%黑钨精矿11.85万元/标吨,较上轮报价下调0.05万元/标吨; 2、55%白钨精矿11.70万元/标吨,较上轮报价下调0.05万元/标吨; 3、APT(国标零级)18.05万元/吨,较上轮报价下调0.1万元/吨。 【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标一级黑钨精矿2023年6月下半月指导价12.1万元/标吨,较上轮报价下调0.05万元/标吨。 钨精矿市场: 坚挺近一月之久的钨精矿价格终究是在终端需求跟进迟缓的状态中开始回调,虽挺市情绪仍在,但部分贸易持货商出货意向有增,只是低价仍为惜售,市场成交氛围冷清。55%黑钨精矿价格短期盘整在11.8-11.9万元/标吨。 APT市场: 成本坚挺叠加下游新增订单持续缩减,APT价格双向承压,上探受阻;“夹心饼干”的状态使得冶炼企业倒挂风险加剧,生产积极性不断被打击。目前APT价格暂时盘整在18-18.15万元/吨的区间。 钨粉末市场: 由于硬质合金企业6月需求表现不乐观,订单总量继续下滑,且现货库存高企,故近期下游对于钨粉末产品的采购计划迟迟未推进,以销定采的模式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钨铁市场: 由于钨原料价格回落幅度有限,钨铁市场价格波动较小。70%钨铁主流价格为17.3-17.5万元/吨;80%钨铁主流价格为18-18.2万元/吨;市场需求表现平静,成交保持刚需。 钨废料市场: 因硬质合金段需求消费量缩减,市场可供应的钨废料也相对的出现供应趋紧现象,钨废料报价坚挺,整体走势跟随原矿进行变动。 结合宏观市场来看, 上半年需求复苏的不及预期遇上行业传统的淡季,价格下行压力不断顺着钨产业链从下至上开始传导;除钨矿端资金稍显宽松外,中下游企业成本倒挂、账期周转时间变长等问题接连出现,业者对于后市发展的乐观续期逐渐减弱。SMM预计,在现阶段需求不振的市场状态下,钨价保有小幅回调空间。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戈尔德50公司(Gold 50)宣布,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戈尔孔达(Golconda)项目见到大范围高品位金矿化,表明深部有一个大型矿床。 4月份完成的宽间距钻探在177米深处见矿35米,金品位5.2克/吨,银5.9克/吨,其中包括9米厚、金品位19.6克/吨和银品位17.8克/吨的矿化。终孔矿体未穿透。 另外一个在旧采矿工程下的钻孔于61米深处见矿11米,金品位1.2克/吨,银399克/吨,铜0.31%,锌0.55%。 该公司的初步计划旨在更好地了解控矿构造,并将主要构造与高品位联系起来。 有限的钻探工作范围为250米×1500米,发育蚀变、石英脉和硫化物。 这12个孔是戈尔孔达旧采矿点首次进行现代系统勘探的结果,也是数十年来首个新发现。 1917年之前,该矿曾开采到500米深,但是由于火灾烧毁基础设施,之后便被当作临时储藏点。 该矿原先是一个贱金属矿山,金银是副产品,但是公司的模型表明贵金属多赋存在走向南北的脉体中,并没有被当作目标,而且初步钻探证实了这一模型。 公司称,该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目前只有两台金刚钻机和12台反循环钻。 在已收集数据基础上,公司将开展金与含铁矿物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在第四季度研究确定第二次钻探计划。
据Mining.com网站援引彭博通讯社报道,力拓集团计划投资9.2亿美元对位于犹他州的肯尼科特(Kennecott)铜矿进行扩产,以增加北美地区的铜供应。在全球能源转型推动下,未来几年铜需求将飙升。 该公司称,将投资4.98亿美元在一个名为北缘矽卡岩(North Rim Skarn)的地方建设一座地下矿山和基础设施,未来10年将新增25万吨矿山铜。 新生产设施将在2024年投产,两年内上产。 力拓首席运营官克莱顿·沃克(Clayton Walker)在声明中称,“我们将在肯尼科特建设一个世界级地下矿山,增强我们的加工设施,以满足美国日益增长的铜需求”。 除了扩大矿山产量外,力拓称将投资3亿美元重建冶炼厂,包括一个冶炼炉,另外,将投资1.2亿美元升级肯尼科特的炼厂储罐以及钼矿浮选流程。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周二,挪威政府公布了开放海域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计划的细节,目标是对于绿色经济转型至关重要的金属。 油气储量巨大使得这个欧洲国家成为世界最富有国家之一,挪威将自己定位成欧洲深海采矿的先行者。 挪威石油和能源部长特杰·阿斯兰德(Terje Aasland)在声明中称,这项措施是希望挪威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我们需要矿物来成功实现绿色转型”,阿斯兰德称。“深海采矿将成为重要的矿物来源”。 “如果证实可盈利,而且开采可持续,海底采矿活动可以创造价值,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能够保障全球能源转型所需的关键矿产供应”,阿斯兰德表示。 拟开放的区域位于格陵兰海、挪威海和巴伦支海之间,覆盖面积大约28万平方公里(10.8万平方英里),大约相当于厄瓜多尔或内华达州的面积。 挪威政府表示,经过类似目标较大区域企业同样的影响评估程序后,未来一段时间内,较小区域的许可证将出让给勘探公司。 年初,挪威暗示,将开放北极海域深海采矿。这一动向遭到了环保组织和瑞士、荷兰、葡萄牙、新加坡和巴西等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对。 支持扩大深海采矿的人士相信,这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矿产需求的核心。国际能源署(IEA,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预测,铜和稀土金属的需求将增长40%。另外,镍、钴和锂的需求将分别增长60%、70%和90%。 深海采矿反对者一直警告,深海矿产勘探和开采后果难以预料,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继续推进。 克拉利昂-克利伯顿海区(CCZ,Clarion-Clipperton Zone)从夏威夷延伸至墨西哥,是海底采矿的目的地。在最近完成的一份重点围绕该海区的研究中,科学家们称发现了5000多个物种,其中大多数未被科学认知。 包括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和绿色和平组织等在内的机构在回应挪威提议时称,“存在潜在环境灾难的风险”。 该计划“不负责任,违反了挪威的国家和国际义务”,他们又说。 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智利、哥斯达黎加、新西兰和巴拿马等,已经请求联合国下属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不要急于在2023年7月前颁布深海采矿规定,这个期限是2021年应太平洋岛国瑙鲁要求而设定的。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2022年并非秘鲁铜生产的最佳年份。社会抗议活动导致的矿业公司停产影响了开采,但是今年以来采矿业出现了积极信号,主要来自阿雷基帕大区,稳固了该国作为世界第二大产铜国地位。 铜矿企业克服去年底今年初面临的困难,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今年4月份,秘鲁全国铜产量为22.2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7.02万吨增长30.5%。前4个月,秘鲁铜产量累计为83.7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2.39万吨增长15.7%。 前4个月,矿业税费累计为35.7亿索尔,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矿山来看,班巴斯(Las Bambas)、塞罗贝尔德(Cerro Verde)以及南方铜业(Southern Copper)恢复较快。 塞罗贝尔德产量位居第一,产量占全国的18.5%;其次是安塔米纳,占15.8%;南方铜业占14%,班巴斯铜矿占10%,克拉维科占9.8%。其中克拉维科于2022年9月投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警告秘鲁将失去世界第二大产铜国地位。 不过,秘鲁能矿部认为,目前现有矿山已经逐步恢复生产。另外,未来10年,该国至少有47个总投资额为530亿美元的项目。其中72%、总投资为385.21亿美元的项目为铜矿。 莫克瓜大区的圣加布里埃尔(San Gabriel)投资4.7亿美元,阿雷基帕大区的扎夫拉纳尔(Zafranal)项目投资14.73亿美元,这两个项目的环评报告已经获得批准。 丰业银行经济研究室预测今年秘鲁铜产量将增长11.7%。
》2023第十二届金属产业年会邀请函(8月10日前报名 立减1000元/人,限200名!) Boliden旗下的Ronnskar铜冶炼厂此前因夜间发生火灾,厂房受损,已暂停生产,何时恢复生产将另行通知。该集团日前表示,Ronnskar冶炼厂在发生火灾后交付铜遭遇“不可抗力”。 援引路透消息,欧洲主要铜生产商Ronnskar冶炼厂的所有者Boliden上周五表示,该冶炼厂在发生火灾后宣布向客户交付铜遭遇不可抗力,并称该集团的其他铜交付未受影响。 对于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交货数量,Boliden未作回应。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此是指企业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意外情况。 Boliden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目前我们无法确定何时恢复生产,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周内恢复生产。” 6月13日,Boliden最大的生产单位Ronnskar在瑞典的厂房被大火烧毁后,出于安全原因停止了生产。 Ronnskar冶炼厂在2022年生产了21.8万公吨铜。 截至6月20日,LME铜库存为86325吨,而在LME注册仓库的欧洲铜库存为30550吨,Ronnskar铜冶炼厂的长期停产可能会收紧铜供应。 推荐阅读: 》Boliden:预计二季度收益下降 Ronneskar铜铅锌炼厂已停产 》6月20日LME铜库存减少2100吨至86325吨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6月21日讯: 端午节前,主流钼矿山接连出货,钼精矿成交价格不断上移,钼价持续呈现上涨走势。 【钼精矿市场】 受益于终端钢厂需求表现旺盛,钼铁冶炼厂及钼贸易持货商对于钼精矿采购需求稳中有增;叠加国际钼价反弹较快,以及矿端企业的挺市态度,钼精矿成交价格重心不断上移,再次出现小幅跳涨的局面。 伊春钼矿山定价销售50-55%品位钼精矿,成交价格为(现款)3860— 3900(承兑)元/吨度; 湖南一矿山竞价销售45%品位钼精矿130吨,基价3630元/吨度,成交价格3968元/吨度; 云南一矿山招标销售192吨45%及以上品位的高铜钼精矿,两标加权价格为3854元/吨度(现款)。 【钼铁市场】 节前,在钼原料成本高涨的局面下,钼铁现货报价也稳中有升:今日,钼铁主流报价上调至25-25.5万元/基吨区间,而钢招价格仍在(现款)24.3-25.1(承兑)万元/基吨的范围,实际跟进较为滞缓。 据SMM了解,下游含钼钢材的需求相对稳定,暂未出现明显需求波动,钢厂针对钼铁采购仍以刚需为主;由于市场需求尚在缓慢的恢复中,故对于钼铁超前的补库操作尚未全年展开;多数钼铁的交货期限为6月下旬及7月上旬旬,“期货”的交付需求偏弱。 综合来看,由于现阶段钼原料端拉涨价格情绪较高,且终端市场在成本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延迟进场时间,所以价格倒挂风险多转移至中游冶炼企业,其在生产需求的推动下不得不跟进原料采购。 SMM分析,当前的市场中,下游需求表现可观,但部分支撑为“原材料库存偏低”、“现货库存容量较大”,新增订单需求表现仍需再观望等待,业者需谨慎价格拉涨走势。 端午安康!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海关总署6月20日公布的在线查询数据显示,中国5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2,556,713吨,环比增加21.60%,同比增加16.92%。 其中,智利是最大供应国。当月从该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881636.55吨,环比增加34.31%,同比增加37.68%。 秘鲁是第二大供应国,中国当月从该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624938.52吨,环比增加29.32%,同比增加36.04%。 以下为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整理的 2023年5月中国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分项数据一览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