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个
【SMM钼快讯】栾川一钼矿山将于7月20日上午线上竞价出售钼精矿(45度及以上),数量690吨,分10场次,基价3890元/吨度,结果待揭晓。
【SMM钼快讯】2022年7月19日,山钢股份60-B钼铁招标启动,数量180吨(莱芜120吨,日照60吨),交货期7月31日前,截标时间15点整。
【SMM钼快讯】2023年7月19日,江苏永钢最新60-C钼铁招标价格揭晓为25.4万元吨(承兑),交货期7月31日前。
SMM7月19讯: 7月19日,金川升水报8200-8500元/吨,均价8350元/吨,价格较上一交易日下调300元/吨。俄镍升水报价2900-3000元/吨,均价29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50元/吨,今日早间沪镍价格震荡运行。据SMM调研了解,今日早间俄镍升水延续上升,主因市场上可流通俄镍现货较少,部分贸易商惜售,相反市场上金川镍板供应充足,因此金川镍板升水今日延续下降趋势。因今日早间盘面仍处高位震荡,现货绝对价格较高,早间市场成交氛围整体较弱。镍豆价格166000-1675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现货价上调1900元/吨,镍豆价格较硫酸镍延续倒挂,现货成交呈弱。此外,据SMM调研了解,7月19日为07合约最后一天交割日,完成交割后部分仓单将会回流至现货市场,将缓解当前市场俄镍供给偏紧局面,且近期金川镍板供给呈现宽松。综上,预计后续现货升水或将持续走弱。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订购、试阅请致电021-51666817,联系人:何思瑶】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在上个月表示,该国很快将不再出口铜原矿之后,这个月印尼政府为了推动矿商在国内进行金属加工,推出了新的税收规定。 援引路透消息,根据一项新规定,印尼铜精矿出口税率将上调至5%至10%的区间。征税是政府推动印尼冶炼厂建设的一部分,目的是增加国内加工,从印尼的矿产资源中获取更多价值。 6月早些时候,印尼政府还决定实施铝土矿出口禁令,并鼓励在国内加工和提炼铝土矿。 继镍之后,铜是印尼的下一个重点部署金属,该国正在推动外国企业在当地建造更多的精炼厂,目标是从其资源中寻求更多价值 据了解,印尼自由港公司(FreeportIndonesia)和安曼矿业(AmmanMineralInternasional)将于明年完成冶炼厂的建设,届时印尼将停止出口铜精矿。 佐科预计这两个设施 将在2024年5月开始生产 ,他在当地时间6月20日的讲话中说道,“如果这两家大企业完成了他们的冶炼厂,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再出口原铜,因为它将在国内被加工成阴极铜。” 不过,印尼政府允许冶炼厂建设超过50%的几家公司继续出口精矿,直至2024年中期,条件是它们必须支付出口税。对冶炼厂完工率最高的矿商征收的税率较低。 根据新规定,完工率达到或超过50%,但低于70%的铜矿商将支付10%的出口税率。财政部公布的规定称,冶炼厂完工率达到或超过70%但低于90%的铜矿企业将缴纳7.5%的出口税,而冶炼厂完工率达到或超过90%的铜矿企业将缴纳5%的出口税。 此前,铜矿商出口铜矿的最高税率为5%。 该规定称,根据相同的冶炼厂完工率,铁精矿、锌精矿和铅精矿的税率也将提高到2.5%至7.5%之间。 新税率的有效期为7月17日至2023年12月,并将于2024年1月再次上调。 根据规定,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5月31日,铜精矿的出口税率将根据冶炼厂的完工情况提高到7.5%到15%,而铁、锌和铅精矿的出口税率将提高到5%到10%。 佐科去年9月表示,印尼可能会在与欧盟的镍矿贸易争端中败诉,但为了鼓励外国投资,印尼仍将停止出口原铜、铝土矿和锡,以助力该国在资源加工价值链上跃升。不过当时,他没有提供这一政策的时间表。 推荐阅读: 》继镍矿之后印度尼西亚很快要禁止这一金属原料的出口……
洛阳钼业7月18日晚间公告称:刚果(金)当地时间2023年4月18日,洛阳钼业与刚果(金)国家矿业总公司(Gécamines)就TFM权益金问题达成共识。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双方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双赢,经各方坦诚沟通、友好协商,近日,洛阳钼业、TenkeFungurumeMiningS.A.(TFM)与刚果(金)国家矿业总公司签署《和解协议》。 各方约定以下事项并将对合资文件做出相应更新: 1.和解金总额为8亿美元,自2023年至2028年6年内由TFM向Gécamines分期支付。2.自2023年(含)起的项目现有服务期内,TFM承诺将向Gécamines累计分配至少12亿美元的股东分红。3.各方在TFM未来再增储权益金、运营管理等方面也达成了多项共识。在符合刚果(金)法律和公允定价条件下,Gécamines享有项目20%分包权,并拥有按其股权比例20%对应的TFM产品的包销权。 TFM权益金问题详见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及与TFM相关的其他披露。 谈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洛阳钼业表示:随着近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刚果(金)各界希望矿业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实现利益再平衡。洛阳钼业与Gécamines将进一步加强合资伙伴关系,并将共同在新能源产业等领域拓展合作,致力于促进刚果(金)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为中刚友好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和解协议》及相关支付安排,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和解协议》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释放TFM铜钴矿产能, 有利于公司在强化主业、夯实国际矿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持续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洛阳钼业7月14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3亿元到7.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5.15亿元到33.75亿元,同比减少84.74%-81.36%。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0亿元到2.4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2.66亿元到32.22亿元,同比减少94.23%-92.96%。 洛阳钼业还对主要产品产量进行了公告 ,预计2023上半年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实现增长,综合规模效益逐渐显现:铜金属产量168,882吨,同比增长23.59%;钴金属产量19,418吨,同比增长85.55%;钼金属产量8,389吨,同比增长7.91%;钨金属产量3,813吨,同比减少8.93%;磷肥产量54.79万吨,同比减少2.96%;铌金属产量4,695吨,同比增长1.47%;黄金产量9,550盎司,同比增长13.95%。( 注:上述报告期及上年同期的产量统计口径均不包括联营子公司钨产品;NPM铜金产量按对应80%权益计算;新增KFM铜钴产品。) 对于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洛阳钼业表示,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系TFM铜钴产品出口受限导致销售受到影响,以及公司磷产品市场价格较上年同期下跌所致。虽然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铜钴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增长,TFM铜钴产品从2023年5月已恢复出口,但由于刚果(金)和非洲物流周期原因,大部分铜钴产品在上半年尚未实现最终对外销售,从而影响了公司上半年财务表现。 洛阳钼业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洛阳钼业在刚果的TFM铜钴矿生产了 254,286 吨铜和 20,286 吨钴。
回顾:步入7月下旬,四川大运会临近,关于环保体系四川省制定了一系列防控预案。此前四川省长短流程钢厂收到消息,处于多方面因素考虑准备生产预案。而此前的方案来看, 限电影响7月份高炉铁水产量较小,短流程有一定控电限产影响。 根据SMM最新跟踪,四川省长流程钢厂中, WG表示7月底将停一座高炉,本周最新消息WG称该方案将影响生产约7天,产量会有较小影响,而长期来看影响不大 。 DS则表示目前还未接到通知,但或有烧结机限产可能性,从而影响高炉生产。据SMM了解,DS烧结矿用量占比较高,且采用随产随用策略,预备库存较少。综合来看,大运会将影响四川省部分高炉生产,但影响铁水产量不大。 四川省短流程钢厂中, 部分电炉厂限电比例跟之前相同,XHD限电减产至9个小时,GC也由于限电每天生产9小时。 当前四川省降雨较为充沛,电力情况未有往年紧张。而除了限电以外, 四川省防控要求主要集中在环保方面。据了解,成都主城区工地将于本月22日起停工,预计届时成材需求将有一定影响。 SMM后续将跟踪四川地区钢厂最新检修计划,请持续关注。 数据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据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Critical Minerals Market Review 2023》报告显示,不断扩张的能源行业推动了全球对包括锂在内的关键矿物的需求。 IEA称,2017年至2022年,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技术所需关键矿产资源的市场规模在五年内翻了一番,2022年达到3200亿美元。虽然远不及石油和天然气市场2万亿美元的规模,但依然实现巨大增长。 其中,过去五年来,全球对锂的总需求增长了2倍,对钴的总需求增长了70%,对镍的总需求增长了40%。 对此,国际能源署指出,这种增长主要归功于电动汽车的销售,后者在2022年增长60%,去年销量则超过1000万辆。储能系统增长更快,2022年容量增加一倍。 此外,2021至2022年初,多种关键矿物价格剧烈波动,锂和镍的价格提升明显。尽管2023年开始,大多数矿物价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在需求与价格刺激下,2022年全球用于铜、镍、钴、锂等关键矿产的投资超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锂矿的投资增速最高,达到了50%。 IEA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大幅推广带动了关键矿产市场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其中,被联合国视为“无化石燃料经济的支柱”的锂的开发增加了90%,有望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储能的主要方式。 IEA预测,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对关键矿物的需求将增长3.5倍。 锂方面,IEA预测到2030年供应量将达到420,000吨,仅略低于满足政府承诺所需的约443,000吨,但远低于净零排放所需的702,000吨。 IEA分析,如果全球所有计划中的关键矿产项目都能实现,那么供应量将足以支持各国政府宣布的国家气候承诺。 但尽管供应状况正在改善,IEA认为,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对乐观的前景将构成风险,实现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仍需投资更多的矿产项目。 IEA还提到,需要将供应来源多样化,摆脱目前少数国家集中的现状,刚果(金)占据钴供应的主导地位,(全球)规划中的锂化工工厂有一半在中国,规划中的镍冶炼厂有近90%在印度尼西亚。 IEA指出,为了应对确保矿产供应安全的迫切需求,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大量的政策举措,包括欧盟的电池监管和关键原材料法,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战略和加拿大的关键矿产战略等。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政策追踪者已经确定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政策和法规,其中有100多项是在过去几年内实施的。虽然各国对这一问题的目标不同,但人们日益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干预,以确保充足和可持续的矿物供应,以满足能源转型的需要。 这些举措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目前高度集中的供应链多样化。这些努力旨在标志着背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大宗商品供应模式,即原材料从发展中经济体中资源丰富的国家提取,在中国加工,然后作为精炼金属运到消费国。各国正在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往往受到国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的影响。例如,许多矿产资源开发不足的国家正重点发展国内生产和扩大其价值链。消费国更加重视安全机制、精炼能力、技术创新和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促进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做法仍然是许多政策方法的共同组成部分。 另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7月8日发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全球铁、锰、铬、铝、磷、钾盐和锂资源储量丰富,而锡、铅、锌、镍、钴、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我国这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其中锡、铅、锌和锰等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属于优势矿产;而其他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据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Critical Minerals Market Review 2023》报告显示,不断扩张的能源行业推动了全球对包括锂在内的关键矿物的需求。 IEA称,2017年至2022年,电动汽车、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技术所需关键矿产资源的市场规模在五年内翻了一番,2022年达到3200亿美元。虽然远不及石油和天然气市场2万亿美元的规模,但依然实现巨大增长。 其中,过去五年来,全球对锂的总需求增长了2倍,对钴的总需求增长了70%,对镍的总需求增长了40%。 对此,国际能源署指出,这种增长主要归功于电动汽车的销售,后者在2022年增长60%,去年销量则超过1000万辆。储能系统增长更快,2022年容量增加一倍。 此外,2021至2022年初,多种关键矿物价格剧烈波动,锂和镍的价格提升明显。尽管2023年开始,大多数矿物价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在需求与价格刺激下,2022年全球用于铜、镍、钴、锂等关键矿产的投资超4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锂矿的投资增速最高,达到了50%。 IEA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大幅推广带动了关键矿产市场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其中,被联合国视为“无化石燃料经济的支柱”的锂的开发增加了90%,有望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储能的主要方式。 IEA预测,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对关键矿物的需求将增长3.5倍。 锂方面,IEA预测到2030年供应量将达到420,000吨,仅略低于满足政府承诺所需的约443,000吨,但远低于净零排放所需的702,000吨。 IEA分析,如果全球所有计划中的关键矿产项目都能实现,那么供应量将足以支持各国政府宣布的国家气候承诺。 但尽管供应状况正在改善,IEA认为,项目延误和成本超支对乐观的前景将构成风险,实现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仍需投资更多的矿产项目。 IEA还提到,需要将供应来源多样化,摆脱目前少数国家集中的现状,刚果(金)占据钴供应的主导地位,(全球)规划中的锂化工工厂有一半在中国,规划中的镍冶炼厂有近90%在印度尼西亚。 IEA指出,为了应对确保矿产供应安全的迫切需求,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大量的政策举措,包括欧盟的电池监管和关键原材料法,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战略和加拿大的关键矿产战略等。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政策追踪者已经确定了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项政策和法规,其中有100多项是在过去几年内实施的。虽然各国对这一问题的目标不同,但人们日益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干预,以确保充足和可持续的矿物供应,以满足能源转型的需要。 这些举措中的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目前高度集中的供应链多样化。这些努力旨在标志着背离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大宗商品供应模式,即原材料从发展中经济体中资源丰富的国家提取,在中国加工,然后作为精炼金属运到消费国。各国正在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往往受到国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的影响。例如,许多矿产资源开发不足的国家正重点发展国内生产和扩大其价值链。消费国更加重视安全机制、精炼能力、技术创新和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促进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做法仍然是许多政策方法的共同组成部分。 另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7月8日发布《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3》。全球铁、锰、铬、铝、磷、钾盐和锂资源储量丰富,而锡、铅、锌、镍、钴、铜等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力度和资金投入。我国这13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球占比差异较大,其中锡、铅、锌和锰等4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全球占比超过10%,属于优势矿产;而其他9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属于紧缺矿产。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