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93个
1月16日,备受市场瞩目的2025年A股并购第一单落锤——紫金矿业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以每股35元共计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24.82%的股份,加上此前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将达25%,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紫金矿业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并实现对其财务并表。 面对严峻的地缘政治博弈,已经迈入全球金属矿业头部的紫金矿业近年来持续加码国内战略性矿产布局。藏格矿业在西藏和青海等地拥有优质的铜、锂、钾资源,借力本次收购完成,紫金矿业将显著培厚铜、锂资源储备,新增战略性矿产钾资源,实现对巨龙铜矿的绝对控股,并进一步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 首次揽入 A股矿业上市公司控制权 据了解,这笔百亿元级投资创下了紫金矿业单笔最大投资的纪录,是紫金矿业继控股龙净环保后第二次取得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也是紫金矿业首次揽入A股矿业上市公司控制权。 本次收购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吸收合并的政策导向,有利于优质资源整合,提升紫金矿业与藏格矿业的投资价值。 藏格矿业为深交所上市公司,深耕西藏和青海,通过多年持续并购整合,现已形成钾、锂、铜三大业务板块,其核心资产包括青海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724.35平方公里采矿权100%权益(正在办理采矿证续期),老挝万象巴俄矿区钾盐项目、塞塔尼县钾盐项目70%权益,西藏麻米错盐湖24.01%权益,西藏龙木错盐湖、结则茶卡盐湖21.09%权益,以及西藏巨龙铜矿30.78%权益。 1月9日,藏格矿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和二股东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交易对手方为紫金矿业。 1月16日,这一市场高度瞩目的百亿元级并购落锤,紫金国际控股与藏格创投方及新沙鸿运签署控制权转让协议。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将取得董事会过半数表决权,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并实现对其财务并表。 为有效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近年来,紫金矿业在坚持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加大了国内及周边资源投资布局力度。业内人士认为,紫金矿业通过此次并购一举拿下一批优质矿产资源,显示了这家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并购整合能力。 西藏是紫金矿业国内资源布局的核心区域,除巨龙铜矿外,公司还是玉龙铜矿第二大股东,并主导建设运营朱诺铜矿、雄村铜矿、拉果错锂盐湖。此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西藏板块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绝对控股世界级巨龙铜矿 紫金矿业与藏格矿业的首次合作,缘起于西藏巨龙铜矿,这一项目的成功开发实现了双赢,奠定了双方深度合作的良好开端。 彼时,藏格矿业手握国内最大世界级铜矿巨龙铜矿,投入巨大但因多种因素陷入开发困境。2020年6月,紫金矿业控股巨龙铜矿并主导矿山生产经营,仅用18个月时间实现了项目一期建成投产,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产铜11.5万吨、15.4万吨、16.6万吨,创造了高原矿山新的标杆。 退居巨龙铜矿二股东的藏格矿业,随着巨龙铜矿的腾飞享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巨龙铜矿贡献了藏格矿业利润的绝大部分,也成为其近两年抵御行业周期下滑的“压舱石”。其中,2022年、2023年分别取得投资收益7.2亿元、1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投资收益约13.6亿元。 2024年,巨龙铜矿新增备案铜资源量1472.6万吨,铜资源量已达2588万吨,平均品位0.29%,是国内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巨龙铜矿正在加紧建设的二期20万吨/日扩建工程有望于2025年底投产,矿产铜年产量将提高至30万~35万吨。三期项目研究也在同步推进,如批准并建成后,巨龙铜矿将达到年产铜60万吨规模,挺进世界前列。 控股藏格矿业后,紫金矿业实现对巨龙铜矿的绝对控股,有望提升矿山运营管理效率,加快推进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根据紫金矿业2023年发布的新五年规划,公司计划到2028年实现矿产铜产量150万~160万吨、矿产金100~110吨、当量碳酸锂25万~30万吨。以目前控制的资源储量和产能,紫金矿业已具备实现该宏伟目标的资源储备。 深化锂板块战略协同 依托察尔汗盐湖中的锂资源,藏格矿业布局碳酸锂资源开发,目前建有1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藏格矿业未来的锂增量主要来自位于西藏的3座盐湖——麻米错盐湖规划的10万吨/年碳酸锂产能、龙木错盐湖规划的7万吨/年碳酸锂产能、结则茶卡盐湖规划的6万吨/年锂盐产能。3座盐湖资源储备丰富,当量碳酸锂资源量分别为218万吨、189万吨、201万吨,其中,在建的麻米错盐湖紧邻紫金矿业旗下拉果错盐湖,锂浓度极高,依托其低成本优势预估经济效益较好。 藏格矿业管理团队专业,有丰富的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盐湖提锂技术,通过不断创新,攻克了超高锂镁比、超低浓度卤水提锂的世界性难题,使锂回收率达到95%以上,同时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步法”沉锂工艺,可一次性得到电池级碳酸锂。 紫金矿业拥有“两湖两矿”世界级锂资源储备,公司计划到2028年实现25万~30万吨的当量碳酸锂产量,叠加藏格矿业远期产量,有望推动公司整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生产商之一。紫金矿业将充分吸收藏格矿业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盐湖提锂技术,实现双方西藏板块盐湖项目的高效协同。 紫金矿业在公告中承诺,为解决本次收购后双方在锂矿业务方面存在的、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将在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之日起60个月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并优先由藏格矿业开展与锂矿、钾肥业务相关业务机会。 此外,在钾板块方面,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钾肥需求全球第一,但与很多矿产资源一样对外依存度常年高于50%。藏格矿业起家于钾资源开发,氯化钾资源量合计超10亿吨,是国内第二大氯化钾生产企业,近年来实际产能约110万吨/年,未来钾板块增量主要来自老挝钾盐项目规划的200万吨/年产能。紫金矿业将由此新增战略性矿产钾资源储备。 藏格矿业矿产资源丰富,禀赋良好,紫金矿业将发挥全流程自主技术、大规模系统工程研发实施能力,结合双方行业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加快藏格矿业钾、锂资源潜力的释放,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 本次收购将为紫金矿业新增一家优质上市公司,进一步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藏格矿业资产负债率低,收购完成后,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下降。
1月16日,备受市场瞩目的2025年A股并购第一单落锤——紫金矿业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以每股35元共计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24.82%的股份,加上此前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将达25%,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紫金矿业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并实现对其财务并表。 面对严峻的地缘政治博弈,已经迈入全球金属矿业头部的紫金矿业近年来持续加码国内战略性矿产布局。藏格矿业在西藏和青海等地拥有优质的铜、锂、钾资源,借力本次收购完成,紫金矿业将显著培厚铜、锂资源储备,新增战略性矿产钾资源,实现对巨龙铜矿的绝对控股,并进一步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 首次揽入 A股矿业上市公司控制权 据了解,这笔百亿元级投资创下了紫金矿业单笔最大投资的纪录,是紫金矿业继控股龙净环保后第二次取得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也是紫金矿业首次揽入A股矿业上市公司控制权。 本次收购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吸收合并的政策导向,有利于优质资源整合,提升紫金矿业与藏格矿业的投资价值。 藏格矿业为深交所上市公司,深耕西藏和青海,通过多年持续并购整合,现已形成钾、锂、铜三大业务板块,其核心资产包括青海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724.35平方公里采矿权100%权益(正在办理采矿证续期),老挝万象巴俄矿区钾盐项目、塞塔尼县钾盐项目70%权益,西藏麻米错盐湖24.01%权益,西藏龙木错盐湖、结则茶卡盐湖21.09%权益,以及西藏巨龙铜矿30.78%权益。 1月9日,藏格矿业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和二股东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交易对手方为紫金矿业。 1月16日,这一市场高度瞩目的百亿元级并购落锤,紫金国际控股与藏格创投方及新沙鸿运签署控制权转让协议。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将取得董事会过半数表决权,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并实现对其财务并表。 为有效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近年来,紫金矿业在坚持全球化战略的同时,加大了国内及周边资源投资布局力度。业内人士认为,紫金矿业通过此次并购一举拿下一批优质矿产资源,显示了这家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并购整合能力。 西藏是紫金矿业国内资源布局的核心区域,除巨龙铜矿外,公司还是玉龙铜矿第二大股东,并主导建设运营朱诺铜矿、雄村铜矿、拉果错锂盐湖。此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矿业西藏板块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绝对控股世界级巨龙铜矿 紫金矿业与藏格矿业的首次合作,缘起于西藏巨龙铜矿,这一项目的成功开发实现了双赢,奠定了双方深度合作的良好开端。 彼时,藏格矿业手握国内最大世界级铜矿巨龙铜矿,投入巨大但因多种因素陷入开发困境。2020年6月,紫金矿业控股巨龙铜矿并主导矿山生产经营,仅用18个月时间实现了项目一期建成投产,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产铜11.5万吨、15.4万吨、16.6万吨,创造了高原矿山新的标杆。 退居巨龙铜矿二股东的藏格矿业,随着巨龙铜矿的腾飞享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巨龙铜矿贡献了藏格矿业利润的绝大部分,也成为其近两年抵御行业周期下滑的“压舱石”。其中,2022年、2023年分别取得投资收益7.2亿元、1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投资收益约13.6亿元。 2024年,巨龙铜矿新增备案铜资源量1472.6万吨,铜资源量已达2588万吨,平均品位0.29%,是国内目前备案资源量最多的铜矿山。巨龙铜矿正在加紧建设的二期20万吨/日扩建工程有望于2025年底投产,矿产铜年产量将提高至30万~35万吨。三期项目研究也在同步推进,如批准并建成后,巨龙铜矿将达到年产铜60万吨规模,挺进世界前列。 控股藏格矿业后,紫金矿业实现对巨龙铜矿的绝对控股,有望提升矿山运营管理效率,加快推进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根据紫金矿业2023年发布的新五年规划,公司计划到2028年实现矿产铜产量150万~160万吨、矿产金100~110吨、当量碳酸锂25万~30万吨。以目前控制的资源储量和产能,紫金矿业已具备实现该宏伟目标的资源储备。 深化锂板块战略协同 依托察尔汗盐湖中的锂资源,藏格矿业布局碳酸锂资源开发,目前建有1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藏格矿业未来的锂增量主要来自位于西藏的3座盐湖——麻米错盐湖规划的10万吨/年碳酸锂产能、龙木错盐湖规划的7万吨/年碳酸锂产能、结则茶卡盐湖规划的6万吨/年锂盐产能。3座盐湖资源储备丰富,当量碳酸锂资源量分别为218万吨、189万吨、201万吨,其中,在建的麻米错盐湖紧邻紫金矿业旗下拉果错盐湖,锂浓度极高,依托其低成本优势预估经济效益较好。 藏格矿业管理团队专业,有丰富的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盐湖提锂技术,通过不断创新,攻克了超高锂镁比、超低浓度卤水提锂的世界性难题,使锂回收率达到95%以上,同时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步法”沉锂工艺,可一次性得到电池级碳酸锂。 紫金矿业拥有“两湖两矿”世界级锂资源储备,公司计划到2028年实现25万~30万吨的当量碳酸锂产量,叠加藏格矿业远期产量,有望推动公司整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生产商之一。紫金矿业将充分吸收藏格矿业盐湖开发经验和低成本盐湖提锂技术,实现双方西藏板块盐湖项目的高效协同。 紫金矿业在公告中承诺,为解决本次收购后双方在锂矿业务方面存在的、潜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将在取得藏格矿业控制权之日起60个月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并优先由藏格矿业开展与锂矿、钾肥业务相关业务机会。 此外,在钾板块方面,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钾肥需求全球第一,但与很多矿产资源一样对外依存度常年高于50%。藏格矿业起家于钾资源开发,氯化钾资源量合计超10亿吨,是国内第二大氯化钾生产企业,近年来实际产能约110万吨/年,未来钾板块增量主要来自老挝钾盐项目规划的200万吨/年产能。紫金矿业将由此新增战略性矿产钾资源储备。 藏格矿业矿产资源丰富,禀赋良好,紫金矿业将发挥全流程自主技术、大规模系统工程研发实施能力,结合双方行业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加快藏格矿业钾、锂资源潜力的释放,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 本次收购将为紫金矿业新增一家优质上市公司,进一步拓展“紫金系”资本版图。藏格矿业资产负债率低,收购完成后,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下降。
1月17日讯: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年前纯镍成交偏淡 升贴水在本周快速下跌 本周镍价呈震荡上行,现货价格在126950至130700元/吨之间波动,上期所镍期货价格则在125700至128800元/吨之间波动。 市场成交方面,本周市场成交未见明显活跃。供应端冶炼企业开工率虽有小幅下滑,但整体供应量仍然维持高位。需求端,下游企业从下周开始将陆续进入过年放假,预计采购意愿进一步走弱。因此,本周贸易商为抓紧最后期限出货,主动降低金川品牌升贴水。截止到本周五1月17日,金川品牌升贴水降至1500元/吨至1900元/吨,平均价位1700元/吨。较上周五,降低1350元/吨。 宏观方面,本周LME镍价继续震荡上行,内外盘基差进一步拉大。库存方面,本周保税区库存较上周有所增加。 综合来看,基本面短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库存量级在本周有所增加。预计短期内镍价将继续震荡运行。预期下周现货镍价运行区间为125300-130000元/吨,盘面价格运行区间为125500-128300元/吨。 周内保税区库存有所增加 根据SMM的最新调研数据,本周保税区的镍库存量为5400吨,较上周相比增加500吨。 库存: 周内,SMM六地库存累计42397吨,较上周增加2542吨。周内,镍价小幅上涨。随着盘面在本周走高,贸易商急于出货下,国内现货升贴水快速下降。但市场整体成交清淡。
中钨高新1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48亿元-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87.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69亿元-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13%-49.56%。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41元/股-0.44元/股。 注1:2024年,公司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柿竹园公司)100%股权。截至2024年12月27日,柿竹园公司100%股权已过户至公司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柿竹园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按照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则对上年同期数进行了追溯调整。 注2: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列报。 注3: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报告期内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末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合并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按权重为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比较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比较期间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中钨高新表示:2024年, 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3年度披露数增长75%-87.8%,主要受公司合并范围变化影响。2024年,公司实施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2024年12月27日柿竹园公司100股权过户至公司。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2024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2023年度披露数下降40.13%-49.56%,主要原因如下:一是下游需求不足,硬质合金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叠加原辅料产品成本上涨等综合因素影响,硬质合金产品净利润同比下降;二是根据相关规定,柿竹园公司2024年净利润全部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此前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中钨高新在钨资源和钨硬合金的产量规模在世界排名可以到第一吗?”中钨高新2024年12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本次收购的柿竹园矿山保有资源储量1.9亿吨,钨资源金属量56万吨,占全国钨资源储量的比例超30%,工业可开采储量全球第一。公司硬质合金年产量约1.4万吨左右,产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点击查看SMM钨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回顾钨产业链2024年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到: 从黑钨精矿(≥65%)2024年的走势来看:其均价2023年12月29日的价格为122500元/标吨,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142750元/标吨,其2024年上涨了20250元/标吨,其2024年的年度涨幅为16.53%。 从仲钨酸铵(国产)2024年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12月29日,仲钨酸铵(国产)均价181000元/吨;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210500元/吨,一年的时间里,其均价上涨了29500元/吨,其2024年的年度涨幅为16.3%。 从碳化钨粉(国产)2024年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2023年12月29日,碳化钨粉(国产)均价266.5元/千克;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309.5元/千克,一年的时间里,其均价上涨了43元/千克,其2024年的年度的涨幅为16.14%。 主要受原料供应偏紧的影响,2024年钨产业链价格的重心整体出现了上移。进入2025年,钨市场整体供应依然紧张。1月17日,钨产业链部分价格重心上移,其中,仲钨酸铵(国产) 、钨铁以及碳化钨粉等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目前,钨下游的大规模备货采购尚未显现,许多冶炼厂开始逐步停产检修,在成本支撑和需求未见明显增加的持续博弈中,产业链上下游差异化愈发凸显。随着年末效应的显现,尽管局部地区的价格略有上涨意图,但实际成交仍然存在困难,市场供需之间的适配性较差。钨市大多数实际交易仍根据刚需进行洽谈,因此钨市场收需求端口带来的驱动力有限,SMM预计钨价后市在原料供应偏紧的支撑下,或将呈现稳中偏强的态势。
SMM1月17日讯: 本周,钨价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市场询盘气氛有所活跃。然而,由于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预期存在分歧,市场成交量未能显著增长。 周内:55%黑钨精矿议价从14.35万元/标吨上行至14.375万元/标吨;APT议价从21.2万元/吨上行至21.275万元/吨;钨粉末议价暂稳,成交等待跟进。 目前,钨市场面临矿产供应紧张的局面,这为钨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消费需求的不足限制了钨价的进一步上涨。在春节假期前,预计市场状况将保持不变,钨价可能继续受到情绪推动而上扬,但实际交易量可能有限。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月17日讯: 今日,国内钨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小幅上涨的趋势,整体供应仍然紧张且价格较高。 【报价情况】 65%黑钨精矿:14.45-14.5万元/标吨 55%黑钨精矿:14.35-14.4万元/标吨 APT:21.25-21.3万元/吨 钨粉:318-320元/千克 碳化钨粉:309-313元/千克 70%钨铁:21.5-22万元/吨 80%钨铁:22-22.5万元/吨 【市场动态】 目前,下游的大规模备货采购尚未显现,许多冶炼厂开始逐步停产检修。在成本和需求的持续博弈中,产业链的上下游表现出差异化。随着春节临近,有价无市的现象愈发明显。 尽管局部地区的价格略有上涨意图,但实际成交仍然存在困难,市场供需之间的适配性较差。大多数实际交易仍根据需求进行洽谈,因此市场总体驱动力有限。 》查看SMM钨钼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5.1.13-2025.1.17 本周,APT行业平均成本为216098元/吨,行业平均利润为-3348元/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57%。 随着原料端企业开始陆续停产放假,市场供应日益紧张,原料价格保持高位。然而,由于下游需求持续低迷,APT价格上涨受限,导致APT冶炼厂面临的价格倒挂问题愈加严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