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6

  • 本周锰酸锂价格小幅下跌。主因上周受碳酸锂现货价格回暖影响,多数电芯厂提前锁单,导致本月采购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提前释放完毕。因此在本周碳酸锂价格再次波动下行的时候,锰酸锂市场询单十分清冷,部分锰酸锂企业为提高出货量,选择降价出售。考虑到当前采购碳酸锂的价格并未下跌很多,而电芯厂看跌后市,采购压价明显。这让市场规模较小的锰酸锂企业难以承受亏损去生产,因此开始封盘不报价。短期来看,碳酸锂价格或维持弱稳运行,锰酸锂价格难以好转,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3 -5.8万元/吨,价格下跌500元/吨。

  • 本周锰酸锂价格小幅上行。主因原料碳酸锂近期有回暖趋势,带动锰酸锂成本面支撑走强。虽然此前电芯厂一直都抱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但这次对于碳酸锂带动的锰酸锂涨价接受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当前锰酸锂电芯价格较低,若采购较高锰酸锂,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后续的亏损有较大的风险,因此仅有少部分电芯厂提前锁单备货少许。而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碳酸锂期货跌停,现货同跌,导致锰酸锂此前的报价难以成交,毁单较多。预计锰酸锂后市走势较弱,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4 -5.9万元/吨,价格上涨2000元/吨。

  • 本周锰酸锂价格稳重走强。主因原料碳酸锂现货价格受期货盘面向好影响,开始逐步抬涨。部分锰酸锂企业反馈,下游电芯厂担心碳酸锂价格后续继续上行,因此提前锁单,降低亏损风险。整体来看,本周锰酸锂市场询价开始逐渐频繁,但消费电子市场本身需求并未转强,因此锰酸锂企业报价虽有提高,但锰酸锂当前实际成交价格难以上行。本次碳酸锂价格上行,属于短期行为,未来仍需观察下游实际需求情况。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2 -5.7万元/吨,价格暂稳。

  • 博力威大圆柱电芯已量产 储能电池主要面向北美、南非等市场

    “目前大圆柱电芯已量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主要自供在轻型车电池和便携储能电池。未来,公司将会根据碳酸锂价格、市场环境、市场推广进度等情况具体安排大圆柱电芯的产能规划。 ”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博力威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博力威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组及锂离子电芯研发、生产、 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为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类电池及锂离子电芯等。 今年上半年,博力威实现营收12.79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21万元,同比减少55.69%;该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025万元,同比减少24.40%,环比增长约843.72%。 对于上半年净利润下降,博力威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变化;研发投入增加、子公司厂房搬迁等费用增加。 博力威财务负责人谢齐雷进一步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受产品与客户结构变化、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 从收入构成来看,今年上半年,博力威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业务实现收入4.72亿元,同比下降34.85%;消费类电子电池板块实现销售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6.76%;锂离子电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27亿元,同比下降61.42%。 储能业务方面,博力威上半年实现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253.72%。据半年报披露,博力威储能电池主要包括便携储能和户用储能,主要采用ODM的生产模式为国内外储能厂商提供产品与服务。其中,该公司开发的中小型工商业储能实现小批量出货。 博力威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平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轻型两轮车电池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储能电池主要面向北美、南非等市场。未来公司将会根据不同业务的发展战略开拓新市场。” 对于未来规划,张志平表示,该公司将持续布局轻型两轮车、储能、消费类锂电池和电芯等细分赛道。“ 研发方面,将提升自产大圆柱电芯PACK应用技术能力,并进行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等。 ”

  • 本周锰酸锂价格跌势难改。受双节影响,下游电芯厂对锰酸锂的提货积极度有所提高,新增订单情况较上周有所改善。但碳酸锂价格下行依旧,叠加国内消费力不及预期,因此目前的备货情况远不及传统金九银十的需求增量。若后期碳酸锂价格仍无改善,锰酸锂市场将继续维持低迷,价格难以修复。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2 -5.7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1000元/吨。

  • 80亿!国轩控股集团20GWh储能电芯和PACK产线项目开工

    据金寨经济开发区消息,9月26日,国轩控股集团金寨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徽省金寨经济开发区举行。 据悉,本次建设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80亿元,用地366.5亩,建设20GWh储能电芯和PACK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年税收5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 资料显示,国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92年10月,是一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总资产600亿元,员工近2万人。国轩控股集团金寨新能源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是金寨县招引的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项目一期于2022年5月签约落户,当月开工、5个月内投产运营,实现了金寨县重大招商引进项目体量和建设速度的“双突破”。

  • 本周锰酸锂价格跌势难改。本周碳酸锂价格依旧维持下行趋势,锰酸锂成本支撑继续持弱。叠加下游电池厂需求淡弱,整体采购情绪不高。应对十一国庆小长假,电芯厂基本选择不备货,维持刚需采购。锰酸锂企业目前生产也均以销定产,选择背靠背生产。市场交易氛围保持冷淡,整体行情疲态尽显。短期来看,新能源终端方面恢复缓慢,动储双弱,碳酸锂价格或将持弱,锰酸锂价格难以回弹。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3 -5.8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3000元/吨。

  • 本周锰酸锂价格跌势难改。由于本周碳酸锂价格依旧波动频繁,下游电芯厂对于锰酸锂的采购愈发谨慎,据了解,目前下游电芯厂对于十一假期的节前备货操作很少。多为小单刚需跟进,以控制原料库存量。部分锰酸锂企业为抢夺订单,主动降价出售,一直将工碳远期跌价预期纳入报价中。从短期来看,新能源终端方面恢复缓慢,动储双弱,碳酸锂价格或将持弱,锰酸锂价格难以回弹。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6 -6.1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2000元/吨。

  •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复合金属负极,能量密度600Wh/Kg!

    9月5日,市场调查机构 SNE Search 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约为57.7GWh,虽然同比增长43.2%,但环比下降12.4%。 这一背景下,中创新航仍交出最亮眼的答卷:以3.4GWh的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稳居当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前五。 上看是松下的3.9GWh,但松下环比下降9.3%,下望是SK On的2.8GWh,但SK On也同比下降6.7%。即使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与LG新能源,他们也出现了环比下降,下降幅度分别是18.4%、2.0%、29.7%。 而中创新航实现的是同比上升94.6%、环比上升21.4%,是所有TOP10企业中唯一实现环比上升的企业! 从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第七,到跃升至全球前五,并且动力电池装车量仍在持续增长的中创新航,已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最亮丽的风景。 中创新航的高歌猛进,背后是该公司技术与产品的不断进阶,从高电压技术开始,到全极耳叠片技术、OS技术、“顶流”大圆柱电池技术等,中创新航已创新性地开辟出一项项新技术及相对应的一条条产品发展道路。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WNEVC上的分享,也更加地备受瞩目。 图: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 复合金属负极,能量密度600Wh/Kg 据刘静瑜介绍,中创新航在材料和化学体系方面的研究,由能量与资源的极致平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体现在高压化、高锰化、无钴化和固态化四个方面。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 高电压三元电池技术是中创新航在高能量与资源极致平衡、以及高能量与安全极致平衡理念下推出,这项创新对锂电行业的发展有实质的贡献。 中创新航是第一家将中镍5系产品能量密度提升到高镍8系产品相当水平,并率先采用高电压5系产品实现600km续航。经过迭代升级,中创新航推出的6系高电压产品能够达到300Wh/Kg的水平,可以支持1000km以上的续航。 刘静瑜称,随着高压技术的进步,更低成本、环境友好的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锰含量30%以上的中镍低钴层状三元材料以及锰含量70%以上的磷酸盐材料(LMFP)与尖晶石材料(LNMO)化学体系,将成为兼具高比能、高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及低成本的主流解决方案。 据悉,面向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中创新航开发的采用贫液化技术、能量密度350Wh/Kg的电池,针刺实验刺穿电芯不起火,电芯的热安全性能达到中镍三元相当水平;采用半固态技术的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50Wh/Kg,有望实现更优秀的热安全性能;采用复合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能达到600Wh/Kg,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能,同时大幅改善循环寿命。 少即是多,OS极简设计与极限制造 在探索极致成本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中创新航聚焦设计与制造高度融合,从产品底层功能出发,从基本技术原理出发,重构产品设计,重构制造过程,提出One-stop设计理念,即:功能的高度集成,将产品的设计极简化、制造过程极简化、生产设备极简化,减少产品和过程的复杂度和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度,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高稳定、高可靠以及低成本,并开发出一系列涵盖新结构、新装备、新工艺的关键技术。 当前中创新航量产的第一代OS电芯,零部件数量简化了25%,工序数量简化了40%,相应的制造成本降低10%以上。刘静瑜表示,“OS电芯完美地兼顾了无模组化系统集成的特殊要求,我们已经量产的无模组化的CIR电池系统,零部件数量减少10%以上,制造工序简化25%,率先将LFP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到153Wh/Kg。” 当前,磷酸铁锂成为700km以内续航区间的主流。刘静瑜称,随着高锰铁锂技术的发展,中创新航OS电芯的能量密度将达到230Wh/Kg,高锰铁锂-CIR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将超过180Wh/Kg,同时成本较当前LFP进一步降低10%以上。“我们认为,高锰铁锂-CIR技术为低成本应用提供了系统化的最佳解决方案,将成800km以内续航区间的主流。”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 “顶流”大圆柱,快充超6C 面向高性能的高端需求,中创新航提出了行业首创的“顶流”结构、46系列大圆柱技术。 中创新航的“顶流”大圆柱电池采用极耳-集流盘-盖板一体化装配和联动焊接技术,最大程度实现功能融合。通过极简制造,制造效率提升50%。 相比于“无极耳”结构,“顶流”结构的电流流经路径缩短70%,结构内阻下降50%,大幅降低高功率充放电产热;“Z”向利用率高达87.5%,电芯能量显著提升;“顶流”设计使得壳体不再充当导流部件,采用不锈钢作为壳体材质,实现“零”腐蚀、高可靠;快充能力超过6C,极大缓解用户补能焦虑。 中创新航认为,“顶流”大圆柱为高性能应用场景带来了最佳解决方案,它能够实现300Wh/Kg以上的高比能量、无热蔓延的安全性能、6C的快充体验、更高的制造效率以及高度标准化的结构尺寸。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 刘静瑜还提及,中创新航在先进材料、先进电池、先进制造和回收再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专利布局。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中创新航已取得多项全球领先及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在业内率先提出“极简制造”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全球独创DBW焊接组装工艺;行业首创采用电芯原位极简封装技术和电芯原位保持成组技术,实现工序简化及制造效率提升;采用行业领先的高速全极耳切叠一体制造技术,切叠效率业内领先,实现产品零安全事故;采用高效制浆技术,实现国内第一的合浆效率量产能力…… 近日,中创新航发明专利ZL201911419478.7“一种电池功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动汽车”,荣获第六届常州市专利奖金奖。此前,中创新航已获评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总结 据了解,中创新航已配套40多款纯电乘用车型,100多款混动乘用车型,可按客户需求全系车型配套首发;中创新航已具备年装车量超百万台的能力,相当于一年可实现500余万吨的碳减排。 刘静瑜称,中创新航的发展反映了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途径,中创新航将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技术创新,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持续贡献中创新航力量。

  • 本周锰酸锂价格维持弱势运行。本周原料端碳酸锂价格持续走弱,连带锰酸锂的成本支撑一路下挫。因此下游电芯厂双十一的备货需求暂未释放,担心碳酸锂价格后期会继续下跌,造成采购成本增加。叠加当前国内居民消费力疲弱,下游电芯厂对双十一的市场需求态度表现较为悲观。从短期来看,新能源终端方面恢复缓慢,动储双弱,碳酸锂价格或将持弱,锰酸锂价格难以回弹。 本周SMM锰酸锂(容量型)价格为5.8 -6.3万元/吨,均价较上周下跌2000元/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