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48

  • SMM7月11日讯:自7月4日刷阶段新高后,消费电子板块持续走弱,今日涨幅靠前,截至日间收盘涨超2%,止住两连跌。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飞荣达涨11%;奥海科技涨停,刷2023年3月16日以来新高至36.54;瑞玛精密涨停,接近历史新高43.95至43.27,连读四日飘红;深科技涨8.35%;电连技术涨4.99%,刷2023年3月1日以来新高至38.47,连续第二日飘红;环旭电子涨4.98%;昀冢科技涨4.42%;美格智能涨4.35%,止住四连跌;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60%-70%,漫步者止住六连跌,今日涨3.69%。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 智能手机末期,看好AI时代来临带来的消费电子板块性大级别的投资机会(大模型、VR、AR、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安卓厂商需求有望逐步修复,苹果非手机产品线悲观预期已反映,手机产品受益于iPhone 15创新表现相对稳健,看好后续AI&Vision Pro创新对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拉动。 国信证券: 人工智能兴起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放量,同时AI应用场景有望革新消费电子终端人机交互体验,进而加速各类终端电子化、智能化进程,AIoT终端及服务器产业链有望走强。现阶段消电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目前投资性价比高。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公司动态 漫步者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盈利16,950.80万元-18,010.2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94.23万元,同比增60%-70%。 因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品牌力建设,本期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长。 丽岛新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铝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以建筑工业彩涂铝材、食品包装彩涂铝材及精整切割铝材为主的铝材深加工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食品包装、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等市场领域。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丽岛未来生产的铝箔、涂碳铝箔等将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方面。 ST同洲 :公司生产的锂电池能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目前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上。 万祥科技 :公司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新能源动力/储能领域。 世华科技 :公司将通过高效密封胶产品实现从消费电子领域到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多领域的应用开拓,部分产品已完成前期产品开发,处于打样验证过程中。 东旭光电 :目前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出现复苏迹象,公司每月的生产和交付随具体订单呈一定的波动性变化。 金海通 :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消费电子需求就趋向放缓,再到今年上半年也是承压的,目前看短期内市场还是有压力的,并不明朗。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

  • 消费电子午间收涨1.54% 奥海科技涨停 漫步者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热股】

    SMM7月11日讯:自7月4日刷阶段新高后,消费电子板块持续走弱,今日涨幅靠前,截至午间收盘涨1.54%,止住两连跌。 个股普涨,截至午间收盘,奥海科技涨停,刷2023年3月16日以来新高至36.54;飞荣达涨7.96%;深科技涨7.88%;美格智能涨4.38%,止住四连跌;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60%-70%,漫步者止住六连跌,今日涨超4%;电连技术涨3.72%,盘中刷2023年3月2日以来新高至37.70,连续第二日飘红。 截至午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 智能手机末期,看好AI时代来临带来的消费电子板块性大级别的投资机会(大模型、VR、AR、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安卓厂商需求有望逐步修复,苹果非手机产品线悲观预期已反映,手机产品受益于iPhone 15创新表现相对稳健,看好后续AI&Vision Pro创新对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拉动。 国信证券: 人工智能兴起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放量,同时AI应用场景有望革新消费电子终端人机交互体验,进而加速各类终端电子化、智能化进程,AIoT终端及服务器产业链有望走强。现阶段消电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目前投资性价比高。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公司动态 漫步者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盈利16,950.80万元-18,010.2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594.23万元,同比增60%-70%。 因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品牌力建设,本期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长。 丽岛新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铝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以建筑工业彩涂铝材、食品包装彩涂铝材及精整切割铝材为主的铝材深加工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食品包装、交通运输、电子电器等市场领域。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丽岛未来生产的铝箔、涂碳铝箔等将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方面。 ST同洲 :公司生产的锂电池能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目前不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上。 万祥科技 :公司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新能源动力/储能领域。 世华科技 :公司将通过高效密封胶产品实现从消费电子领域到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多领域的应用开拓,部分产品已完成前期产品开发,处于打样验证过程中。 东旭光电 :目前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出现复苏迹象,公司每月的生产和交付随具体订单呈一定的波动性变化。 金海通 :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消费电子需求就趋向放缓,再到今年上半年也是承压的,目前看短期内市场还是有压力的,并不明朗。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

  • 消费电子板块刷三个月新高 瑞玛精密、得润电子涨停 机构称电子景气拐点将至【热股】

    SMM7月4日讯:今日,消费电子板块涨幅靠前,盘中刷2023年4月10日以来新高至1151.23,截至日间收盘涨1.70%。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瑞玛精密涨停,盘中刷2023年2月14日以来新高至30.54%;得润电子涨停;福立旺四连涨,今日刷2023年2月22日以来新高至25.20,收涨7.60%;东尼电子触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46.00,收涨7.00%;兴瑞科技刷2023年3月27日以来新高至26.25,收涨5.86%。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声音 华泰证券: 7月,“政策博弈”+“中报窗口”双期叠加,综合库存周期领先性/技术周期(不依赖强政策)、景气周期位置及边际变化(中报验证),关注:传媒、通信设备、电子、白电、军工、电池、火电。若进一步考虑公募筹码水位,关注传媒、白电、电子。 国信证券: 人工智能兴起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放量,同时AI应用场景有望革新消费电子终端人机交互体验,进而加速各类终端电子化、智能化进程,AIoT终端及服务器产业链有望走强。现阶段消电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目前投资性价比高。 天风证券: 随着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AI的应用场景从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IoT设备领域的趋势明确,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中航证券: 今年下游出货将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趋势,行业“U”形筑底,随着市场对一季度、二季度继续下滑的出货预期有所消化,消费电子的配置机会将逐渐显现。此外,各类智能终端有望成为AI最佳的流量入口,并驱动智能终端升级,消费电子估值中枢也有望上移。 国信证券: 电子景气拐点将至,以时间换空间。基于对前两轮周期中费城半导体指数抢跑行情的复盘,行业景气筑底阶段对于电子行情无需过度悲观,行业有望在逐季改善的业绩趋势中逐季走强。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中金公司: 展望2023下半年,温和恢复和关注AI创新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主题:短期来看,手机市场安卓产业链随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新兴市场长期增长潜力待挖掘,关注行业盈利能力改善空间及iPhone15创新机遇;长期来看,AI将深刻改变人机交互模式,驱动智能终端及其产业链创新性变革。 公司动态 瑞玛精密: 近日,上海瑞全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晓敏,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零配件销售;模具销售;通讯设备销售;五金产品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瑞玛精密100%控股。 得润电子: 公司高速传输连接器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电脑、通讯、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同时将持续拓展其应用领域。 福立旺: “南通金刚石线母线及太阳能光伏印刷丝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6000万km金刚石线母线,100张太阳能光伏印刷丝网的生产能力,360张光伏印刷丝网为长期规划,国产替代需要长期过程。 东尼电子: 公司目前生产的太阳能胶膜类型主要有EVA、EPE等。 兴瑞科技: 202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达到80%-90%,实际已基本达到满负荷状态。 慈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于4月9日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同步启动智能工厂的设计,有望在原产能规划的基础上再增加40-50%的空间,本项目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 消费电子板块刷三个月新高 瑞玛精密、得润电子涨停 机构称电子景气拐点将至【热股】

    SMM7月4日讯:今日,消费电子板块涨幅靠前,盘中刷2023年4月10日以来新高至1151.23,截至日间收盘涨1.70%。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瑞玛精密涨停,盘中刷2023年2月14日以来新高至30.54%;得润电子涨停;福立旺四连涨,今日刷2023年2月22日以来新高至25.20,收涨7.60%;东尼电子触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46.00,收涨7.00%;兴瑞科技刷2023年3月27日以来新高至26.25,收涨5.86%。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声音 华泰证券: 7月,“政策博弈”+“中报窗口”双期叠加,综合库存周期领先性/技术周期(不依赖强政策)、景气周期位置及边际变化(中报验证),关注:传媒、通信设备、电子、白电、军工、电池、火电。若进一步考虑公募筹码水位,关注传媒、白电、电子。 国信证券: 人工智能兴起带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放量,同时AI应用场景有望革新消费电子终端人机交互体验,进而加速各类终端电子化、智能化进程,AIoT终端及服务器产业链有望走强。现阶段消电板块估值处在历史低位,目前投资性价比高。 天风证券: 随着各类大模型的陆续发布,AI的应用场景从目前的PC和云端逐步延伸到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IoT设备领域的趋势明确,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中航证券: 今年下游出货将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趋势,行业“U”形筑底,随着市场对一季度、二季度继续下滑的出货预期有所消化,消费电子的配置机会将逐渐显现。此外,各类智能终端有望成为AI最佳的流量入口,并驱动智能终端升级,消费电子估值中枢也有望上移。 国信证券: 电子景气拐点将至,以时间换空间。基于对前两轮周期中费城半导体指数抢跑行情的复盘,行业景气筑底阶段对于电子行情无需过度悲观,行业有望在逐季改善的业绩趋势中逐季走强。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中金公司: 展望2023下半年,温和恢复和关注AI创新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主题:短期来看,手机市场安卓产业链随库存出清走出底部,新兴市场长期增长潜力待挖掘,关注行业盈利能力改善空间及iPhone15创新机遇;长期来看,AI将深刻改变人机交互模式,驱动智能终端及其产业链创新性变革。 公司动态 瑞玛精密: 近日,上海瑞全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晓敏,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零配件销售;模具销售;通讯设备销售;五金产品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瑞玛精密100%控股。 得润电子: 公司高速传输连接器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电脑、通讯、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同时将持续拓展其应用领域。 福立旺: “南通金刚石线母线及太阳能光伏印刷丝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6000万km金刚石线母线,100张太阳能光伏印刷丝网的生产能力,360张光伏印刷丝网为长期规划,国产替代需要长期过程。 东尼电子: 公司目前生产的太阳能胶膜类型主要有EVA、EPE等。 兴瑞科技: 202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达到80%-90%,实际已基本达到满负荷状态。 慈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于4月9日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同步启动智能工厂的设计,有望在原产能规划的基础上再增加40-50%的空间,本项目预计于2024年上半年投产。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 有色金属板块五连涨 华峰铝业涨停 万顺新材七连涨【热股】

    SMM7月3日讯:在前一波下滑后,近日有色金属板块迎来五连涨,今日刷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14297.45,截至日间收盘涨1.29%。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华峰铝业涨停,盘中触2023年2月21日以来新高至15.05;和胜股份盘中触及2023年4月10日以来新高至31.36,收涨5.89%;图南股份涨5.78%;宏创控股刷2023年3月21日以来新高至4.58,收涨5.2%;天山铝业涨3.84%;万顺新材七连涨,今日刷2023年2月23日以来新高至9.20,收涨3.81%。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信达证券: 近日研报指出,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重点在战略金属资源整合开发、卡脖子的高端金属新材料及新工艺攻坚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建议重点关注动力提升、效率提升的央国企在矿产资源整合,在新材料等新领域新赛道布局或转型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有色金属供给侧持续趋紧,需求侧的支撑效应有望逐步显现,有望支撑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金属资源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金属新材料企业受益电动智能化加速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国产替代等,有望步入加速成长阶段。 西南证券: 展望2023年下半年,建议把握三条主线:1)资源安全标的: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全球经济有望共振复苏、美联储降息渐行渐近,注重传统资源和贵金属投资机会。2)加工低估标的: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和光储板块估值下修至低位,相关加工标的估值极具性价比,重点把握铜铝加工、新材料相关标的。3)先进制造和AI新材料标的: 自主可控关键材料和技术国产替代,材料转型升级带来机遇,AI催生材料需求广阔空间。重点关注高端连接器、锗铌、芯片电感材料等细分板块。 首创证券: 2023一季度行业景气指数跌势放缓,金价上涨锂价高位回落。2023年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开工率处于季节性低位,行业景气度跌势放缓,但暂未回升。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企业订单修复,预计行业景气指数筑底回升,全年预计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价格方面,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预期强化,金价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放缓,锂矿供给预期年内迎来集中释放,锂盐价格高位快速回落;铜矿生产干扰因素频发,供给不及预期,同时季节性累库下,铜价高位震荡。铝市场呈现供需双弱,在成本线上方窄幅波动。 公司动态 华峰铝业: 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19.97亿元,同比增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7亿元,同比增65.03%。 图南股份: 为进一步明确公司有关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决定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原合金制造部分拆为冶炼制造部及棒丝制造部。本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对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调整,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和胜股份: 广汽埃安公司是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客户之一,公司主要为其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售创新高有利于带动公司对该客户出货量的提升,对公司销售业绩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还受到市场、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麒麟电池的设计大幅提升了动力电池性能,将有效带动行业需求发展。公司在项目研发前沿领域一直与宁德时代保持深度合作。由于双方签署的保密协议限制,具体合作事项不宜透露。但行业利好的趋势将对公司的业绩有积极向上的影响。 宏创控股: 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6.28亿元,同比减31.5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减少、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减508.6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铝价同比下降,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产品毛利率下降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所致。 天山铝业: 公司电池铝箔项目正按计划顺利推进中。江阴2万吨技改项目的箔轧机正在进行带料调试,即将正式投产。20万吨新建项目现有8台箔轧机正在安装。公司已取得IATF16949体系认证的符合性证明,客户认证亦在顺利开展中。关于电池铝箔产品的销售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相关公告。 万顺新材: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万顺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超薄铜膜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多次送样下游客户,复合铜箔产品经客户测试验证,于近日获得客户首张复合铜箔产品订单。 公司表示,复合铜箔首张订单标志着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技术突破,拓宽了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结构,对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 有色金属板块五连涨 华峰铝业涨停 万顺新材七连涨【热股】

    SMM7月3日讯:在前一波下滑后,近日有色金属板块迎来五连涨,今日刷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14297.45,截至日间收盘涨1.29%。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华峰铝业涨停,盘中触2023年2月21日以来新高至15.05;和胜股份盘中触及2023年4月10日以来新高至31.36,收涨5.89%;图南股份涨5.78%;宏创控股刷2023年3月21日以来新高至4.58,收涨5.2%;天山铝业涨3.84%;万顺新材七连涨,今日刷2023年2月23日以来新高至9.20,收涨3.81%。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信达证券: 近日研报指出,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重点在战略金属资源整合开发、卡脖子的高端金属新材料及新工艺攻坚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建议重点关注动力提升、效率提升的央国企在矿产资源整合,在新材料等新领域新赛道布局或转型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有色金属供给侧持续趋紧,需求侧的支撑效应有望逐步显现,有望支撑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金属资源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金属新材料企业受益电动智能化加速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国产替代等,有望步入加速成长阶段。 西南证券: 展望2023年下半年,建议把握三条主线:1)资源安全标的: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全球经济有望共振复苏、美联储降息渐行渐近,注重传统资源和贵金属投资机会。2)加工低估标的: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和光储板块估值下修至低位,相关加工标的估值极具性价比,重点把握铜铝加工、新材料相关标的。3)先进制造和AI新材料标的: 自主可控关键材料和技术国产替代,材料转型升级带来机遇,AI催生材料需求广阔空间。重点关注高端连接器、锗铌、芯片电感材料等细分板块。 首创证券: 2023一季度行业景气指数跌势放缓,金价上涨锂价高位回落。2023年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开工率处于季节性低位,行业景气度跌势放缓,但暂未回升。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企业订单修复,预计行业景气指数筑底回升,全年预计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价格方面,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预期强化,金价走高;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放缓,锂矿供给预期年内迎来集中释放,锂盐价格高位快速回落;铜矿生产干扰因素频发,供给不及预期,同时季节性累库下,铜价高位震荡。铝市场呈现供需双弱,在成本线上方窄幅波动。 公司动态 华峰铝业: 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19.97亿元,同比增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7亿元,同比增65.03%。 图南股份: 为进一步明确公司有关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公司决定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原合金制造部分拆为冶炼制造部及棒丝制造部。本次组织架构调整是对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调整,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和胜股份: 广汽埃安公司是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客户之一,公司主要为其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售创新高有利于带动公司对该客户出货量的提升,对公司销售业绩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还受到市场、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麒麟电池的设计大幅提升了动力电池性能,将有效带动行业需求发展。公司在项目研发前沿领域一直与宁德时代保持深度合作。由于双方签署的保密协议限制,具体合作事项不宜透露。但行业利好的趋势将对公司的业绩有积极向上的影响。 宏创控股: 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6.28亿元,同比减31.5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减少、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同比减508.6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铝价同比下降,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产品毛利率下降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所致。 天山铝业: 公司电池铝箔项目正按计划顺利推进中。江阴2万吨技改项目的箔轧机正在进行带料调试,即将正式投产。20万吨新建项目现有8台箔轧机正在安装。公司已取得IATF16949体系认证的符合性证明,客户认证亦在顺利开展中。关于电池铝箔产品的销售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相关公告。 万顺新材: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万顺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超薄铜膜项目自开展以来,已多次送样下游客户,复合铜箔产品经客户测试验证,于近日获得客户首张复合铜箔产品订单。 公司表示,复合铜箔首张订单标志着公司在复合集流体领域的技术突破,拓宽了公司新能源材料产品结构,对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 消费电子板块涨近3% 一季度企业净利普降 二季度将复苏?【热股】

    SMM6月29日讯:消费电子板块在6月20日刷2023年4月12日以来新高至1147.31后持续走弱,今日大涨,截至午间收盘涨幅为2.01%,居行业板块涨幅前列。午后继续上冲,截至日间收盘涨2.83%。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春兴精工涨停,刷2023年4月19日以来新高至4.81;格林精密涨9.42%,刷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8.82;拓邦股份涨7.92%,刷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12.09;中船汉光涨7.59%;漫步者涨6.65%;深科技涨6.4%,连续第三日飘红;立讯精密涨6.33%,刷2023年2月17日以来新高至32.90;福蓉科技涨5.93%;兴瑞科技涨5.72%;瑞德智能涨5.42%;贝仕达克涨5.39%。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永赢基金: 基金经理范帆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关键点就在于“产品创新”,也就是供给创造需求。消费电子行业(包括零部件、组装和光学)本身不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赛道,在没有创新的存量市场下,势必会带来企业的互相内卷和客户的压价,这导致过去2年内消费电子指数一直表现萎靡,仅在一些特别细分的板块如汽车相关有阶段性的行情。没有产品创新时,消费电子行业就是传统制造行业,其估值弹性来自于业绩增速预期。目前核心点在于是否具备又一轮新的产品创新周期。 消费电子最大的机会还是来自于产品创新周期。因此与AI有关的子赛道可能会存在较好的机会。除此以外,一些与顺周期关联度较高的子行业,如被动元器件、面板、LED等也可能随着经济复苏而出现边际改善,从而有望带来一轮修复性的机会。 天风证券: 发布研究报告称,看好苹果Vision Pro对于供应链厂商业绩的拉动,看好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及自动化设备机会。该行认为,Vision Pro产品实际真机效果或超过发布会2D显示,实际用户体量&销量有望超预期,有望对相关零部件及组装工厂业绩明显增量&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同时也有望拉动产线建设自动化设备需求,且自动化设备细分赛道竞争格局相对集中,新的消费电子平台有望贡献相对明显的业绩增量,建议关注苹果自动化设备公司。 国信证券: 研报表示,全球半导体周期拐点已至,电子板块行情有望逐季走强。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公司一季度业绩一览 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有93家,SMM整理了其中47家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情况,仅15家净利同比增加,其中京泉华净利同比增441.04%,和晶科技净利同比增125.32%,领益智造净利同比增115.01%,金龙机电净利同比增96.52%。32家净利同比减少,其中科森科技净利同比减1522.43%,得润电子、智动力净利同比均减超500%,福日电子净利同比减近400%,东尼电子、精研科技、英力股份净利同比减300%左右。 由此来看,2023年一季度净利上市公司多下滑,普遍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产品降价且去库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消费电子行业或进入复苏周期,看好MR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带动。 (注:红色文字为净利增加 绿色文字为净利减少) 》点击查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 消费电子板块涨超2% 一季度企业净利普降 二季度将复苏?【热股】

    SMM6月29日讯:消费电子板块在6月20日刷2023年4月12日以来新高至1147.31后持续走弱,今日大涨,截至午间收盘涨幅为2.01%,居行业板块涨幅前列。 个股普涨,截至午间收盘,春兴精工涨停,刷2023年4月19日以来新高至4.81;中船汉光涨7.54%;深科技涨5.55%,连续第三日飘红;格林精密涨5.28%,刷2023年4月21日以来新高至8.56;慧为智能、兴瑞科技涨4.94%;漫步者涨4.69%;瑞德智能涨4.58%。 截至午间收盘行情: 机构观点 永赢基金: 基金经理范帆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关键点就在于“产品创新”,也就是供给创造需求。消费电子行业(包括零部件、组装和光学)本身不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赛道,在没有创新的存量市场下,势必会带来企业的互相内卷和客户的压价,这导致过去2年内消费电子指数一直表现萎靡,仅在一些特别细分的板块如汽车相关有阶段性的行情。没有产品创新时,消费电子行业就是传统制造行业,其估值弹性来自于业绩增速预期。目前核心点在于是否具备又一轮新的产品创新周期。 消费电子最大的机会还是来自于产品创新周期。因此与AI有关的子赛道可能会存在较好的机会。除此以外,一些与顺周期关联度较高的子行业,如被动元器件、面板、LED等也可能随着经济复苏而出现边际改善,从而有望带来一轮修复性的机会。 天风证券: 发布研究报告称,看好苹果Vision Pro对于供应链厂商业绩的拉动,看好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及自动化设备机会。该行认为,Vision Pro产品实际真机效果或超过发布会2D显示,实际用户体量&销量有望超预期,有望对相关零部件及组装工厂业绩明显增量&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同时也有望拉动产线建设自动化设备需求,且自动化设备细分赛道竞争格局相对集中,新的消费电子平台有望贡献相对明显的业绩增量,建议关注苹果自动化设备公司。 国信证券: 研报表示,全球半导体周期拐点已至,电子板块行情有望逐季走强。 东吴证券: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重点关注潜望式镜头及苹果MR。整体来看,在下游手机、电脑、可穿戴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产业链持续去库存的背景之下,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例如新能源及汽车电子业务。另一方面,中长期展望,潜望式摄像头、AR/VR、折叠屏等细分赛道依然有可观的增量空间。 东海证券: AI赋能智能终端趋势明确,关注消费电子和IoT芯片领域估值重塑。从行业周期看,每轮消费电子景气周期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发的新需求所驱动。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有望在AI的赋能下被重新定义,手机和IoT设备有望在未来成为万物互联和AI+应用的主要流量接入口,将有望提升下游智能硬件价值量、促进各类AI软件生态的创新、并加速下游消费电子产业的更新换代及复苏节奏。 公司一季度业绩一览 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有93家,SMM整理了其中47家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情况,仅15家净利同比增加,其中京泉华净利同比增441.04%,和晶科技净利同比增125.32%,领益智造净利同比增115.01%,金龙机电净利同比增96.52%。32家净利同比减少,其中科森科技净利同比减1522.43%,得润电子、智动力净利同比均减超500%,福日电子净利同比减近400%,东尼电子、精研科技、英力股份净利同比减300%左右。 由此来看,2023年一季度净利上市公司多下滑,普遍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产品降价且去库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消费电子行业或进入复苏周期,看好MR对消费电子行业的带动。 (注:红色文字为净利增加 绿色文字为净利减少) 》点击查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 2023年以来,锡价受缅甸佤邦矿山停采锡矿等影响,当下国内锡市仍存在锡矿供应紧缺但下游需求现实弱、预期强等矛盾,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依然不断探底,全球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减33%、12%,分别连续四五个季度环比下滑。 但随着国内经济水平逐渐复苏带动消费能力的恢复,消费电子产品去库存至相对健康水平,AI变革及其应用场景的拓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2023年全球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在三、四季度能否迎来触底反弹?光伏依然是锡消费最亮眼增长点,一季度国内光伏组件同比36%,预期未来4年年均复合增速22%,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敬请关注 2023第十三届SMM锡产业链峰会 ,行业大咖、专家、资深分析师解读宏观面、剖析国内外锡产业发展、预测锡市行情等。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SMM6月13日讯:自5月中下旬以来消费电子板块持续上涨,6月5日刷2023年4月14日以来新高至1115.07后短暂回落,近日出现反弹,截至今日日间收盘涨0.82%,录得三连阳。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漫步者涨7%;安克创新涨5.63%,刷2022年2月28日以来新高至88.84,连续第三日飘红;春兴精工涨4.75%,刷2023年4月20日以来新高至4.76,连续第三日飘红;立讯精密涨4.62%;视源股份涨4.41%,刷2023年4月25日以来新高至66.38,连续第三日飘红;中石科技涨4.07%,连续第三日飘红。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观点 中航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消费电子景气度下行,行业深度回调,指数下跌40.4%;2023年初至4月中,受消费复苏的预期影响,叠加AI引领的TMT浪潮,SW消费指数上涨23.1%(截至2023/4/12),大幅跑赢大盘。 华泰证券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将进入传统旺季,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呈现弱复苏态势。 信达证券研报表示,VisionPro是划时代的产品,不管是在苹果的历程还是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历程上,其创新程度远超之前的产品,不管从经验、还是技术上都是苹果公司的集大成者,有望成为新一代iPhone4,再开辟消费电子产业的黄金十年,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 中信证券称,苹果新品发布有望提振消费电子材料板块,对应的材料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同步提升。 立讯精密、顺络电子等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呈现逐渐回暖态势。 公司动态 【漫步者:2023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38.18%主因营收、毛利率同比增加】 漫步者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43亿元,同比增1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620.52万元,同比增38.18%,主因本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较同期增加所致。 【安克创新:储能产品距离进入成熟阶段还有一定距离】 安克创新表示,公司认为储能产品目前距离品类进入成熟阶段还存在一定距离,技术方案和用户需求都还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公司刚进入储能赛道时,市场更多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方案,优势在于产品重量较轻,但同时循环次数相对有限;伴随储能产品容量越来越大、使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司当初选用磷酸铁锂方案的高循环次数优势则逐渐显现。 此外,公司去年在储能产品上推出微创新,比如在两度电的储能产品里增加了轮子设计,让单个20至30公斤的产品可以方便携带,也成为市场追随的小风潮。公司作为便携储能领域的后来者,随着一系列新品发布,规模呈现了比较好的上升态势,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用户洞察、提升用户体验,加强产品竞争力。 春兴精工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92亿元,同比减1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09.31万元,同比减142.44%。 【春兴精工:2023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减142.44%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处开发、投入阶段导致相关成本增加】 春兴精工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92亿元,同比减1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09.31万元,同比减142.44%。 公司本报告期亏损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下降,费用上升所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2.92%,主要系去年公司处置了凯茂科技股权,2022年7月起凯茂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扣除凯茂科技影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6.9%。另外,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本期正处于开发、投入阶段,导致相关成本费用增加。

  • 消费电子板块三连涨 漫步者涨7% 机构称行业将进入传统旺季【热股】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并在线报名 SMM6月13日讯:自5月中下旬以来消费电子板块持续上涨,6月5日刷2023年4月14日以来新高至1115.07后短暂回落,近日出现反弹,截至今日日间收盘涨0.82%,录得三连阳。 个股普涨,截至日间收盘,漫步者涨7%;安克创新涨5.63%,刷2022年2月28日以来新高至88.84,连续第三日飘红;春兴精工涨4.75%,刷2023年4月20日以来新高至4.76,连续第三日飘红;立讯精密涨4.62%;视源股份涨4.41%,刷2023年4月25日以来新高至66.38,连续第三日飘红;中石科技涨4.07%,连续第三日飘红。 截至日间收盘行情: 市场观点 中航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消费电子景气度下行,行业深度回调,指数下跌40.4%;2023年初至4月中,受消费复苏的预期影响,叠加AI引领的TMT浪潮,SW消费指数上涨23.1%(截至2023/4/12),大幅跑赢大盘。 华泰证券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将进入传统旺季,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呈现弱复苏态势。 信达证券研报表示,VisionPro是划时代的产品,不管是在苹果的历程还是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历程上,其创新程度远超之前的产品,不管从经验、还是技术上都是苹果公司的集大成者,有望成为新一代iPhone4,再开辟消费电子产业的黄金十年,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 中信证券称,苹果新品发布有望提振消费电子材料板块,对应的材料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同步提升。 立讯精密、顺络电子等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表示,消费电子行业呈现逐渐回暖态势。 公司动态 【漫步者:2023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38.18%主因营收、毛利率同比增加】 漫步者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43亿元,同比增1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620.52万元,同比增38.18%,主因本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较同期增加所致。 【安克创新:储能产品距离进入成熟阶段还有一定距离】 安克创新表示,公司认为储能产品目前距离品类进入成熟阶段还存在一定距离,技术方案和用户需求都还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公司刚进入储能赛道时,市场更多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方案,优势在于产品重量较轻,但同时循环次数相对有限;伴随储能产品容量越来越大、使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司当初选用磷酸铁锂方案的高循环次数优势则逐渐显现。 此外,公司去年在储能产品上推出微创新,比如在两度电的储能产品里增加了轮子设计,让单个20至30公斤的产品可以方便携带,也成为市场追随的小风潮。公司作为便携储能领域的后来者,随着一系列新品发布,规模呈现了比较好的上升态势,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用户洞察、提升用户体验,加强产品竞争力。 春兴精工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92亿元,同比减1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09.31万元,同比减142.44%。 【春兴精工:2023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减142.44%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处开发、投入阶段导致相关成本增加】 春兴精工表示,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5.92亿元,同比减12.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709.31万元,同比减142.44%。 公司本报告期亏损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下降,费用上升所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2.92%,主要系去年公司处置了凯茂科技股权,2022年7月起凯茂科技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扣除凯茂科技影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6.9%。另外,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本期正处于开发、投入阶段,导致相关成本费用增加。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