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21个
2024年,在消费电子回暖不及预期、家电内销零售市场承压背景下,以旧换新“国补”系列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家电以旧换新已带动8大类产品销售量超5210万台。此外,政策加速家电产业绿色升级,年内补贴扩容至3C数码产品亦使多地掀起“购机潮”。 市场分析认为,相关补贴有望延续。中信证券预计明年以旧换新的资金额度将提高到3000亿元左右,手机、更多家居家装品类或被纳入范围。 在此预期下,2025年“以旧换新”的乘数效应能否持续?市场需求会否出现透支效应? “以旧换新”提振家电消费市场 “以旧换新”无疑是2024年家电消费市场最热门的关键词。 今年上半年,在消费者信心持续处于低位疲弱状态、房地产市场拉动力不足、家电市场高保有量等因素影响下,家电内销零售市场面临增长压力。下半年“国补”等政策的落地则刺激了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自8月份实施至今已有数月。奥维云网(AVC)推送数据显示,2024年 1-8月家电大盘(不含 3C)同比下滑3.4%,9-11月同比增长25.3%,提振市场效果显著。 财联社记者从ST易购(002024.SZ)方面获悉,以旧换新国补启动以来,苏宁易购联合金融机构、头部品牌、政府单位等打造以旧换新社区服务站超50000个,联合政企团购超6000场,整体实现家电换新150%以上增长。其中,江苏、山西、河南、四川、北京、上海等省市,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区域销售规模增长明显,刷新了近几年销售增长峰值。 “以旧换新相关补贴对空调、厨电等强安装属性的产品拉动更明显。”奥维云网(AVC)研究创新部副部长刘冀元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道。 美的集团(000333.SZ)2024年以旧换新成交量突破400万台。苏宁易购提供的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COLMO智能挂壁式空调销售增长101%,华帝节能油烟机销售增长150%,老板蒸烤一体机销售增长234%,科沃斯扫地机器人销售增长113%。 “国补”也带来了需求格局的变化。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府补贴的强势带动下,家电以旧换新消费呈现出“一站购齐、买大追新、绿色健康、智能潮品”等消费新趋势,“低能耗高能效、高颜值质价比、智能新潮、嵌入式、零冷水”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关注的核心要素。 不过,有市场声音认为,“国补”只是改变了消费节奏。 “政策对未来的透支是必然的,这也可以从上一轮家电下乡的历史经验中看出。”刘冀元认为,当前市场大环境下,厂商可以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价值、学会经营用户和坚持长期主义等方面破局突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包括老板电器(002508.SZ)、长虹美菱(000521.SZ)、海尔智家(600690.SH)等在内的家电企业逐鹿AI大模型。在刘冀元看来,家电的AI才刚起步,要从产品的智能,向营销、体验、运营等多维度的赋能转变。 AI促进下手机市场预计小幅增长 今年,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并未迎来预期中的回暖。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34亿部,同比增长6.4%,较2021年的2.75亿部仍相距甚远。 针对这一情况的原因,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告诉财联社记者,“一方面因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不如预期,经济增长放缓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消费电子市场的回暖,另一方面因产品缺乏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使得用户更换新设备的动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或因消费电子市场回暖不及预期,今年,多地国补扩容至3C产品,在年末引发了一波抢购潮。 财联社记者此前走访市场了解到,在部分地区的手机国补政策发布后,热门店铺、产品大排长龙。苏宁易购方面表示,江苏省正式开展“3C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的首个自然周,苏宁易购门店出现近年来罕见的排队购机潮,手机数码销售同比暴增17倍。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联想笔记本电脑销售增长356%,Apple手机销售增长193%。 展望2025,补贴政策对于手机市场的促进仍将延续。中信证券最新预计明年以旧换新的资金额度将提高到3000亿元左右,同时品类有望扩围纳入手机、更多家居家装品类。 在此情况下,周华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以旧换新补贴力度的加大,消费者将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刺激其购买新手机的意愿,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更换设备但尚未采取行动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会提前他们的购买决策,从而有望带动手机市场的整体销量增长。 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或将达3.12亿部,同比增长4%。“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加速这一增长趋势,使得销量保持稳定甚至超出预期。”周华说。 此外,AI技术落地手机端曾被视为2024年手机销售回暖的重要促进因素,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搭载AI功能的销量占比或将达3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但显然AI并未如预期引发“换机潮”。周华告诉财联社记者,这主要因AI功能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端机型,而且目前还面临技术不够成熟以及成本增加等挑战,需要手机厂商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以及降本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时,消费者对于AI技术的接受程度也需要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因此,AI技术虽然有可能成为手机品牌销售的分水岭,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共同推动。 整体来看,在AI、国补等因素的促进下,机构们仍预期2025年手机市场会回暖。但回暖幅度到底有多大、品牌格局会否发生变化,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盘面:隔夜伦铜休市。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02开于74580元/吨,盘初即摸高于74690元/吨,而后震荡下行至盘中摸低于74380元/吨,随后维持窄幅震荡,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74430元/吨,涨幅达0.36%,成交量至1.9万手,持仓量至14.3万手。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27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增幅为2.7%。(2)各地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家用冷柜等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的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现货:(1)上海:12月26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1合约报贴水10元/吨-升水60元/吨,均价报升水25元/吨,环比跌50元/吨。进入下月票交易后市场升水大幅下行,成交表现冷清。供大于求局面进一步扩大,现货需求冷清升水节节下行,很快跌至贴水附近。年底企业需求偏弱,预计今日升水仍将小幅走跌。 (2)广东:12月26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300元/吨- 升水350元/吨,均价升水325元/吨,环比涨5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持货商挺价出货,现货升水大幅上升。 (3)进口铜:12月26日仓单价格64到7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持平;提单价格60到74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平;EQ铜(CIF提单)14美元/吨到2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持平,报价参考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伦铜昨日依旧休市,无外盘参考,美金铜市场难见报盘,较为安静。 (4)再生铜:12月26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68800-690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947元/吨,环比上升90元/吨。精废杆价差81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新政实施临近,有再生铜原料持货商担心元旦后再生铜原料价格被再生铜杆厂压低,今日纷纷主动抛货,将再生铜原料运至信誉良好的工厂进行销售,有个别工厂表示今日已采购将近60车再生铜原料,担忧库存过高已发出停止收购通知。 (5)库存:12月26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0吨至272725吨;12月26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1598吨至13061吨。 价格:宏观方面,周四的数据显示,上周新申请失业救济金的美国人数量降至一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与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但仍然健康的情况一致。此外,圣诞假期后,市场交易清淡,美元指数微跌,但仍保持在高位徘徊,主要因为市场预期美元将在明年受到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提振,限制了铜价的涨幅。基本面方面,因前期市场进口盈利窗口大开,一手进口货源成本较低,电解铜现货供应充足,但年底下游需求偏弱,整体成交表现冷清。截至12月26日周四,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较周一上升0.6万吨至10.54万吨,较上周四增加0.67万吨,周度库存结束连续9周下降出现小幅走高。相比周一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区的库存多数是增加的,仅广东和江苏地区小幅下降,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6.64万吨高3.9万吨。价格方面,宏观整体偏空,基本面缺乏支撑,预计今日铜价缺乏上行动力。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隔夜伦铜休市。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02开于74180元/吨,盘初即摸高于74210元/吨,而后震荡下行至盘中摸低于74070元/吨,随后一路震荡上行,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74160元/吨,涨幅达0.14%,成交量至0.6万手,持仓量至13.9万手。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韩国央行表示,由于政治不确定性和其他下行风险增加,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韩国央行还承诺,如果有必要,将在适当的时候实施市场稳定措施。(2)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2025年全国住建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分别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和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其中,持续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位居五大任务之首。 现货:(1)上海:12月25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1合约报升水50元/吨-升水100元/吨,均价报升水75元/吨,环比跌10元/吨。昨日成交多以进口货源为主,实盘重心较前日持续下行。下游采购亦不活跃,市场供需双淡升水走弱。今日进入下月票交易,预计市场将更显冷清。 (2)广东:12月25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40元/吨- 升水300元/吨,均价升水270元/吨,环比涨4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创新低持货商积极挺价,现货升水持续走高,整体交投氛围略好于昨日。 (3)进口铜:12月25日仓单价格64到7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持平;提单价格60到74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持平;EQ铜(CIF提单)14美元/吨到2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持平,报价参考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因圣诞节伦铜休市,叠加货源本就稀少,美金铜市场今日较为安静。 (4)再生铜12月25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广东光亮铜价格68800-690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857元/吨,环比上升160元/吨。精废杆价差77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今日精废杆价差略微扩大,但再生铜杆销售情况一般,不少再生铜杆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由于精废杆价差一直保持较低水平,终端线缆企业仅维持刚需采购,另外有终端企业表示元旦过后将不再接新订单,目前原料库存基本满足在手订单生产,因此今日再生铜杆交易平平。 (5)库存:12月25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0吨至272725吨;12月2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856吨至14659吨。 价格:宏观方面,中国央行开展192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尽管地方债发行高峰已过,但着眼于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以及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年底前央行或将降准0.25个百分点至0.5个百分点。同时此前国内财政工作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铜价止跌。但美元指数继续高位整理,将对铜价上行形成一定压制,铜价整体缺乏进一步上冲动力。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国产电解铜流通量有限,且日内成交多以进口货源为主。消费方面,下游采购情绪一般,整体按需采购,今日进入下月票交易,预计市场将更加冷清。预计今日铜价在此位置维持窄幅震荡。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971美元/吨,盘初即摸高于8988美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下行,临近盘尾摸低于8936美元/吨,盘尾小幅回升,最终收于8967美元/吨,跌幅达0.34%,成交量至0.7万手,持仓量至26.2万手。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02开于74010元/吨,盘初下行并摸低于73710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74150元/吨,盘尾最终收于74060元/吨,涨幅达0.18%,成交量至1万手,持仓量至13.8万手。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2)2025年将至,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投票成员即将迎来新变化,新一届FOMC的组成或将对货币政策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现货:(1)上海:12月24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1合约报升水60元/吨-升水110元/吨,均价报升水85元/吨,环比跌0元/吨。临近年末大量持货商进入结算阶段,报盘成交均表现冷清,下游消费亦表现平平。随着进口铜陆续入关,部分货源升水承压回落。因即将步入下月票交易,今日现货升水预计仍将走弱。 (2)广东:12月24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00元/吨- 升水250元/吨,均价升水225元/吨,环比持平。总体来看,库存重新走低持货商不愿降价,然下游补货欲低,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实际交投较差。 (3)进口铜:12月24日仓单价格64到7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8美元/吨;提单价格60到74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7美元/吨;EQ铜(CIF提单)14美元/吨到28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2美元/吨,报价参考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昨日进口比价持续好转,但市场可流通货源极少,仅出现个别较高报盘,但下游询货者不多,难见市场成交。圣诞节前后市场活跃度有限,预计市场成交难见增长。 (4)再生铜:12月24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上升1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68800-69000元/吨,环比保持不变,精废价差697元/吨,环比下降407元/吨。精废杆价差66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佛山部分再生铜原料持货商表示已有江西再生铜杆厂暂停采购再生铜原料,而江西再生铜杆企业表示2025年1月份预计将维持正常生产,或将尝试新的报价模式。 (5)库存:12月24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300吨至272725吨;12月24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900吨至15515吨。 价格:宏观方面,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会议强调2025年要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铜价受提振上涨但在强美元压力下涨幅有限。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随着进口铜陆续入关,导致部分货源升水承压,同时临近年关大量持货商进入结算阶段,报盘表现冷清。消费方面同样表现平平,国内铜社会库存呈现垒库,下游需求暂无好转。价格方面,国内宏观消息支撑市场信心,但美指继续上涨施加压力,预计今日铜价在此位置企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973.5美元/吨,盘初即摸高于8982.5美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下行,临近盘尾摸低于8900美元/吨,盘尾小幅回升,最终收于8936.5美元/吨,跌幅达0.08%,成交量至1万手,持仓量至26.2万手。隔夜沪铜主力合约2501开于73980元/吨,盘初即摸高于74100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下行,临近盘尾摸低于73730元/吨,盘尾最终收于73820元/吨,跌幅达0.28%,成交量至1.6万手,持仓量至10.2万手。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其中提到,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行动方案还提出,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2)11月份美国工厂的商业设备订单量出现反弹,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为美国经济带来了一丝乐观信号。23日周一,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1.1%,预期值-0.3%,前值0.3%。 现货:(1)上海:12月23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1合约报升水60元/吨-升水110元/吨,均价报升水85元/吨,环比跌10元/吨。据SMM调研显示上周末国内库存重新开始垒库,华东地区去库量较上周周中减少。昨日成交表现冷清,升水高报低走成交仍然不振。因进口盈利窗口连续三周大开,12月下旬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进口量可观,若持续垒库预计升水易跌难涨。 (2)广东:12月23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00元/吨- 升水250元/吨,均价升水225元/吨,环比跌30元/吨。总体来看,库存上升且下游消费减弱,现货升水回落,估计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3)进口铜:12月23日仓单价格56到70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6美元/吨;提单价格53到67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7美元/吨;EQ铜(CIF提单)12美元/吨到26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4美元/吨,报价参考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昨日进口比价表现尚可,进口仍存盈利空间,部分下游存在采购意愿,但大部分贸易商已于上周五下午及昨日早上锁价进口,市场货源极少,整体报盘较高,成交量有限。 (4)再生铜:12月23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上升2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68700-689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200元/吨,精废价差1104元/吨,环比上升158元/吨。精废杆价差86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今日有市场传闻江西地区已有个别利废企业为更好执行“反向开票”工作开始调整再生铜原料报价,较之前压低1000-1400元/吨,但从实际调研来看,目前绝大部分企业仍维持原来采购模式报价,上述情况存在不实,后续SMM将持续关注各地“反向开票”执行情况。 (5)库存:12月23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100吨至272425吨;12月23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3075吨至16475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联储预计的降息步伐比市场预期的更为谨慎,这推动美元和美国公债收益率上涨。美指继续在两年高位附近徘徊,美股主要股指周一齐收。有分析师表示在市场再次变得比美联储更鸽派之前,美元不会开始走软,将会对铜价形成一定压制。基本面方面,现货市场成交仍表现冷清,同时因临近下月票交易加上年末资金回笼的需求,现货升水成交重心持续下跌。据SMM调研显示,上周末国内库存重新开始垒库。截至12月23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对比上周四上升约0.02万吨至9.94万吨,但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5.04万吨高4.9万吨。价格方面,目前市场走势受到全球主要央行会议的影响,投资者对明年降息预期不同,美指在高位徘徊,预计今日铜价继续承压。日间重点关注美国11月营建许可月率修正值、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初值。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8892.5美元/吨,盘初即摸低于8880.5美元/吨,而后一路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8953.5美元/吨,盘尾最终收于8944美元/吨,涨幅达0.66%,成交量至1.3万手,持仓量至26.2万手。上周五晚沪铜主力合约2501开于73650元/吨,盘初即摸低于73580元/吨,且维持窄幅震荡,盘中走高而后一路震荡上行,临近盘尾摸高于73950元/吨,盘尾最终收于73940元/吨,涨幅达0.28%,成交量至1.6万手,持仓量至11万手。 【SMM 铜晨会纪要】消息:(1)据中国人大网12月19日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2月19日举行发言人记者会。发言人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2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2)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大于1-9月的3.5%。 现货:(1)上海:12月20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501合约报升水70元/吨-升水120元/吨,均价报升水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元/吨。受进口货源流入影响,早市成交重心环比小幅下滑。上周五市场成交活跃度环比继续走弱,周末备库需求未明显显现。预计本周国内库存将重新开始垒库,现货升水易跌难涨。 (2)广东:12月20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30元/吨- 升水280元/吨,均价升水255元/吨,环比涨90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大幅下降并创新低,现货升水出现跳涨,整体交投尚可。 (3)进口铜:12月20日仓单价格50到64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1美元/吨;提单价格46到60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3美元/吨;EQ铜(CIF提单)8美元/吨到22美元/吨,QP1月,均价环比上涨2美元/吨,报价参考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到港货源。上周五进口比价环比持续好转,进口存在较大盈利空间,部分贸易商欲采购1月上旬到港提单,但市场货源稀少,个别报盘极高,下游无法接受,因而周尾市场成交不多。EQ方面,市场报盘量略多于注册铜,比价较好时,下游对报盘价格接受度略高,成交尚可。 (4)再生铜:12月20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2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68500-68700元/吨,环比下降200元/吨,精废价差946元/吨,环比上升252元/吨。精废杆价差69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宁波镇海进口贸易商表示临近年末,处于对资金回笼的需要增加,预计接下来采购量将逐步减少。 (5)库存:12月20日LME电解铜库存增加0吨至272325吨;12月20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4335吨至19490吨。 价格:宏观方面,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PCE数据全面降温,11月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2.40%,低于预期的2.50%,低于前值的2.30%;月率录得0.10%,低于预期的0.20%,低于前值的0.20%。市场对于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回温,美指从两年高位回落,利多铜价。基本面方面,从供应端来看,受进口铜集中到货影响,部分持货商低价甩货,电解铜现货供应增加。但消费方面,周末备库需求未明显显现,市场成交表现不佳,预计本周国内库存将重新开始垒库,对现货升水造成一定打击。价格方面,美元指数仍处高位,铜价承压,预计今日铜价上方空间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近期小米在智能家电方面的动作频频,并传出“小米明年就能自研自产空调”的消息。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梳理,东方电热(300217.SZ)、大洋电机(002249.SZ)、海立股份(600619.SH)等上市公司均存在向小米空调供货的情况,未来或有望进一步受益。 近年来,小米在空调领域的影响力及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近日在微博透露,1-11月小米空调销量同比增长53%。奥维(AVC)数据罗盘2024年空调市占数据显示,在线上市场,小米空调的销售金额市占率位列第三。 沙利文大中华区咨询顾问唐皓轩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小米踏入自研自产领域来看,释放了两大行业信号:强化自主研发与产业链整合迫在眉睫和自研自产实现成本控制与品牌提升。小米自研自产空调将会搅动当前空调市场格局,或加剧整个行业的价格与品质竞争。 代工终结? 据小米集团透露,小米新建的小米智能家电实验中心于今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总投资1.2亿元,总面积10300平方米,共47间实验室。 今年11月底,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正式动工,初期项目将建设家用空调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根据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日前在微博透露的信息,明年(2025年)小米就可以自研自产小米空调。 “这预示着在空调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简单的代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正从代工模式转向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资产自研模式,以提升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唐皓轩表示道。 唐皓轩认为,通过自主研发与自有产能部署,小米可从核心零部件、软件配套到整机设计实现全链路的技术把控,有助于其在供应链上掌握更强议价能力,从而优化生产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产品,提高价格弹性和市场竞争力。在产线、品控标准上高度自主,可使小米更有效地执行严格的品质管控标准和优化用户体验。 长虹美菱(000521.SZ)作为小米空调的主要代工企业之一,其第一大收入来源——空调产品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85亿元,同比增加 21.47%。针对小米自研自产空调对公司的影响,长虹美菱证券部工作人员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们也做自有品牌,业务在自己的核心区域市场也深耕了很多年,并持续去做其他逐步稳健的一些计划,主要也考虑自有品牌的发展。” 在唐皓轩看来,小米自研自产所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将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面临重新洗牌与价值重塑。凝聚在压缩机、电子控制模块、高效换热器以及智能控制芯片等关键部件的供应商更有望受益。 此前已接入小米空调供应链的厂商或将率先受益。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洋电机证券部获悉,公司通过小米空调的外协厂商间接向小米空调供应风机产品,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他们(小米)有直接外购空调风机的需求,我们这边肯定是可以去争取下订单的。”海立股份证券部人士称,“我们是小米家用空调的压缩机主要供应商。” 顺威股份方面表示,公司主要向下游的空调整机厂家销售塑料空调风叶,因部分空调整机厂家与小米的业务合作,公司存在间接向小米空调供应塑料空调风叶的情况。上述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不大。东方电热则间接为小米供应空调用电加热器。美硕科技(301295.SZ)曾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小米空调。 空调品牌格局会否生变? 小米空调近年成长颇为迅速。据小米集团(01810.HK)财报,今年Q1、Q2、Q3,小米空调产品出货量分别超69万台、330万台、170万台,单季同比增速均超过40%。也即意味着,今年前9个月,小米空调总出货量超569万台。 小米空调数据增长背后,有将其归因于性价比、智能化等方面的市场声音传出。广发证券分析师曾婵、高润鑫则在相关研报中提到,线上渠道崛起与龙头提价共促小米份额提升。 2020年以来,以美的、格力、海尔为代表的一线品牌纷纷提高了各价位段空调价格,均价普遍跃升至3000-4000元区间。在此背景下,2000元价位段的空调品牌数量明显减少,给历来采用薄利多销策略、产品均价稳定在2000-2500元亲民区间的小米以市场份额提升空间。 奥维(AVC)数据罗盘2024年空调线上市占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小米空调的销售金额市占率达11.82%,同比提升4.33个百分点,位居第三,仅次于美的与格力。同期,在国内线下空调市场,小米位于第20位。价格方面,小米空调的销售均价同比增加4.71%,达2353元,美的和格力的空调销售均价显示为3187元、3540元,同比均有所下滑。 截图源自奥维云网数据罗盘 “小米自研自产空调将会进一步影响当前空调市场格局,具体趋势包括加剧价格与价值竞争、推动品牌差异化与市场细分、促进行业整合与创新生态建设等。”唐皓轩认为,小米推动自研自产后,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技术迭代,有望在同等性能与品质下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可能迫使其他传统空调品牌进行价格与价值再定位,从而加剧整个行业的价格与品质竞争。 向前回溯,空调行业经历了2022-2023年市场大年,2023年下半年进入补库阶段。进入2024年,内销需求方面面临消费动力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带来的压力,空调行业竞争趋激烈。 “未来空调厂商的竞争将集中在智能化、节能与健康功能的综合提升、产业链整合与供应链掌控以及海外市场的深度开拓。厂商需在技术创新、运营管理和市场拓展上同步发力,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唐皓轩分析称。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