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8个
【募资】多氟多完成20亿元定增募资 用于年产10万吨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 8月18日,多氟多(002407)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1.22多亿股A股股票工作,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是公司历次再融资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悉,多氟多本次发行吸引了众多一、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和以长期投资理念为主的国资、QFII、公募、私募和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竞价当天获得了包括信达、招银、摩根、高盛、新宙邦、瑞泰新材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新能源龙头企业参与报价,申报资金接近30亿元,最终确立的发行对象为国泰君安证券、信达证券、诺德基金、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等14名国内外投资者,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锁定了16.35元/股的发行价,比发行底价高出0.8元/股。 根据此前公告,多氟多此次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额51.5亿元,拟投入募资金额1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年产8万吨六氟磷酸锂、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及1万吨二氟磷酸锂生产线建设,拟建厂地位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周边新增土地。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项目周期为3.25年。(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收购】昊华科技拟逾72亿全资收购中化蓝天 并募资扩产电解液等产品 8月14日晚间,昊华科技(600378)公告,拟以72.44亿元的价格购买中化蓝天100%股权,同时配套募集等量资金投入PVDF、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等11个项目建设。 具体来看,昊华科技拟向中化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52.81%股权,向中化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化蓝天47.1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化蓝天将成为昊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昊华科技还计划拟向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外贸信托)、中化资本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资本创投)等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金额不超过72.44亿元,即不超过此次交易购买资产的价格。(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天赐材料披露海外项目建设进展 生产成本会略高于国内 近日,天赐材料(002709)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根据目前公司内部规划和测算,尽管海外电解液工厂的生产成本会略高于国内,但在价格及关税上会有一定的优势,且目前海外电动车产业链较国内而言处于起步阶段,竞争环境相对平稳。 其中,天赐材料北美项目建设周期预计是2年,目前正在做前期工厂设计;捷克由于投资环境及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工作推进比较困难,已终止建设;在欧洲的布局上,目前已经与德国朗盛合作了首个OEM工厂,接下来也计划在摩洛哥寻求产能建设,为公司更好地服务及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万华化学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环评公示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受理了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予以公示。 据了解,万华化学拟在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新建1万吨/年六氟磷酸锂项目,主要建设1套2500t/aLiF装置(氟化锂)、配套PPF装置(五氟化磷)和1套10000t/aLFS装置(六氟磷酸锂)及配套工程。(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江西辅力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一期)批前公示 近日,江西乐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消息,“江西辅力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一期)”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已经通过技术审查,现对其进行批前公示,征求相关部门及利害关系人意见。 据悉,江西辅力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项目总投资51亿元,新建5万吨/年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分三期建设,⼀期建设0.1万吨六氟磷酸锂和2万吨五氯化磷生产线;二期建设0.9万吨六氟磷酸锂⽣产线;三期建设4万吨六氟磷酸锂,并扩产5万吨五氯化磷生产线。(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互动】瑞泰新材:针对磷酸铁锰锂电池的电解液处于中试阶段 8月21日,瑞泰新材(301238)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公司正持续研发适配不同正负极材料体系的电解液。目前,公司针对磷酸铁锰锂电池的电解液处于中试阶段。(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六氟磷酸锂价格跌速放缓 近日,SMM分析,在需求端,电芯对电解液需求平稳;在供应端,整体供应充足,以销定产。价格方面,电解液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订单,电解液基于降价预期给电芯企业优惠,导致电解液持续跌价。由于近期电解液核心原料六氟价格跌速放缓,成本下降空间有限,电解液价格暂稳。
来自东华科技(002140)的消息显示,7月20日,由东华科技所属贵州东华总承包建设的贵州磷化集团六氟磷酸锂项目机械竣工仪式在项目现场隆重举行,标志着项目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联动试车阶段。 据悉,贵州磷化集团六氟磷酸锂项目位于开阳县永温镇,于2022年3月8日开工,总投资约9.87亿元,占地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是贵州磷化集团打造全球极具竞争力的氟系电解质产业控制性项目。
SMM7月17日讯:碳酸锂价格波澜起伏 电解液定价机制如何转变? 2023年上半年,伴随碳酸锂价格的波澜起伏,电解液价格也经历了下行到回暖,一季度,由于政策刺激,市场备库太多,终端需求动力和储能均表现较差,叠加燃油车降价刺激,以及头部电池企业锂矿返利,导致整体供应链的需求回撤明显,供给过剩,碳酸锂价格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一度跌至20万元以下,三元电解液的价格也从年初7万元降至了5万元以下,铁锂电解液则从5万元左右的单吨价格下降至3万元左右。二季度以来,受市场情绪面影响(贸易商认为价格已经到底部了的炒作行为等),补库需求增加,碳酸锂价格进一步拉涨,储能端价格稳定后备货现象明显,带动5/6月份订单大幅增量,消费端由于618的备库原因,采购量有所提升,电解液行业也呈现回暖趋势,三元和铁锂电解液价格涨幅分别为10%和22%,电解液价格涨跌期间,行业内采购的定价机制也随行就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是议价周期的调整,部分企业由月度议价改为半月,另一方面,伴随碳酸锂及电解液价格的起落,企业在商定价格时也在M月或是以M-1月之间进行调整,锚定参考价格,定价机制往往反映了交易者对于市场价格的预期。 图1:2023年H1电解液价格走势(元/吨) 作为四大主材之一的电解液,在电芯成本中占比4-6%,其主要原料包含溶质、溶剂及添加剂。其中溶质原料成本占比70%,溶剂、添加剂占比分别为20%、10%。 图2:电解液原料成本构成 常规溶剂主要有5种,包括EC、DMC、DEC、EMC和PC,添加剂按种类可以划分为成膜添加剂、高/低温添加剂、阻燃添加剂、倍率添加剂、过充添加剂,常用添加剂有VC、FEC、LiFSI、DTD、LiBOB等。相较于价格较为稳定的溶剂以及成本及添加比例较低的添加剂,溶质价格对于电解液的成本影响最大。目前,溶质的主要成分是六氟磷酸锂,而又因其主要原料是氟化锂(上游原料为碳酸锂),因此,电解液价格波动与碳酸锂及六氟磷酸锂价格起伏趋势相对一致。 图3:电解液&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元/吨) 电解液作为锂电四大主材中定制化程度最高的产品,不同电芯配方差异巨大,市场主流的定价机制大多以配方成本为基础,供应商报价,即按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进行报价,利润通常包含在原料价差及加工费中,利润率取决于各家的成本控制,通常在15%-20%之间。 除供应商报价之外,市场部分企业也会联动六氟磷酸锂或碳酸锂进行公式定价,即: (1)六氟磷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2)电池级别碳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部分六氟成本、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3)工业级别碳酸锂价格*系数+打包费(包含部分六氟成本、溶质、溶剂、添加剂、加工费等) 当锚定具体的Bechmark进行计价时,企业通常会使用当月价格或下月价格进行计算,即M月(当月)与M-1月(上月)。为了获取更优的采购价格,当市场六氟/碳酸锂价格处于上行周期时,下游企业倾向于使用M-1月进行计价,当市场处于下行周期时,则倾向于使用M月价格作为参考基准。 由于今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以碳酸锂作为Benchmark公式计价推行受阻,联动六氟进行计价企业较多,但是公式定价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例如,今年4月六氟价格一度跌至8万元,此时,部分供应商拒绝接受六氟如此低的报价,则会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对于打包价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其不亏本。 从定价机制来看,目前下游企业对于电解液成本控制要求较高,定价话语权较强,未来电解液供给过剩格局明显,电解液价格将依然表现为跟随性涨价,整体行业的议价权偏弱,想要获取更多议价权,电解液企业应当从产量链布局入手,纵深垂直化布局,往上游锂盐及添加剂发力,同时提高电解液配方的研发能力以及添加剂的研发能力,在获取成本优势的同时,也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议价空间和利润空间。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昨日丰元股份公告,终止投资青海聚之源,这或意味着公司跨界六氟磷酸锂事项正式“告吹”。而六氟磷酸锂暴利不再、公司在建项目待需资金、主业遇挫,或是其跨界决心动摇的主因。 昨晚,丰元股份公告,因公司目前正处于产业扩张期,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及战略发展方向,经综合考虑,青海聚之源投资项目不满足公司对投资标的的内部要求,终止该投资项目。 青海聚之源主要从事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与销售,此前丰元股份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整体战略布局,拟对青海聚之源增资,并预计持有青海聚之源35%的股权。 六氟磷酸锂暴利不再,或是丰元股份跨界“告吹”的主因。隆众资讯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3月的接近60万元/吨,下降至今约16万元/吨。 从A股六氟磷酸锂公司的财务数据,或更能反映该行业的“动荡”。即使是六氟磷酸锂巨头天赐材料、多氟多,在今年一季度需求下滑、碳酸锂价格快速跌价下,净利润亦同比下降50%以上;永太科技、深圳新星该指标更是同比下降超90%。 或正如多氟多总经理李云峰前期表示,“现在有48家六氟磷酸锂企业,我估计未来几年,真正挣钱的可能就1-2家,多数企业在过去凭运气挣的钱会凭实力亏掉。”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之下,青海聚之源可能错过了最佳弯道超车的机会,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集中度已较为集中,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前二的六氟磷酸锂企业的产能已超11万吨,占行业的50%以上。 而据2022年11月丰元股份公告显示,青海聚之源虽然已获批年产 6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项目以及年产8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项目,但目前仅一期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正式投产,显然在行业份额中占比不大。 从技术成熟度、工艺降本、规模效应来看,头部企业均亦优势渐显。以六氟磷酸锂单吨投资额来看,国内前二企业的投资额在2~4亿元,其中多氟多第五代投资额目标降至1亿元;但二三线企业的投资额则普遍在6亿以上。 用更多的钱去投资暴利不再的行业,或是丰元股份判断“不满足公司对投资标的的内部要求”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丰元股份针对自身主业正极材料的投资不断,公司现金流或同样并不支撑其“搏一把”。 丰元股份2022年年报显示,其重要在建工程仍有4个项目未完成,主要为磷酸铁锂产品,财联社记者据财务数据计算,公司预计仍需投入超14亿元,但截至2022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仅7.43亿元。与此同时,丰元股份2023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为-1.33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96亿元。 在正极材料同样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或不难理解丰元股份为何终止跨界六氟磷酸锂。
5月26日,天赐材料(002709)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拟与中央硝子共同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天赐中硝(九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5亿元,其中,九江天赐以现金、国有土地使用权、构筑物(不动产)及设备合计出资2.925亿元,实物出资中包含了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已完工的“年产1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的子项目6万吨/年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7万吨/年溶剂项目的实物资产,持股比例为65%。中央硝子以现金出资人民币1.575亿元,持股比例为35%。 公告显示,合资企业经营规模规划六氟磷酸锂浓缩液年产能15万吨、溶剂年产能7万吨。其中,7万吨/年溶剂系配套六氟磷酸锂浓缩液产品溶剂循环精馏产能。合资公司的六氟磷酸锂浓缩液仅限向股东九江天赐及中央硝子销售,溶剂应优先向江西中硝、九江天赐及中央硝子销售。 天赐材料表示,公司与中央硝子已于2018年合资设立了江西中硝,通过综合利用公司及中央硝子在液体六氟磷酸锂上的技术优势,对液体六氟磷酸锂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并进行产能扩建,增强了公司在电解质环节的成本和品质优势。为进一步增强合作,继续扩大双方在电解液产品核心原材料的竞争优势,双方本次拟新设合资公司深化合作,本次合资事项符合公司锂电池材料的发展战略。
4月18日消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依旧“跌跌不休”,从今年年初的50万元/吨,一路跌破20万元/吨。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在18万元/吨左右,有报道称,一些成交价甚至跌破16万元/吨。 公开资料显示,生产六氟磷酸锂所需主要原材料为PCl₅、氟化氢和LiF,而LiF主要由碳酸锂和氢氟酸制备。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的连锁反应之下,六氟磷酸锂价格也跌破了成本线。 六氟磷酸锂跌破成本线 电池网梳理发现,2022年3月,六氟磷酸锂价格在冲高至约60万元/吨之后开始震荡下行。2023年1月初,六氟磷酸锂价格约23万元/吨。 3月23日,多氟多回应投资者关于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的问题时表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何时企稳,需要根据碳酸锂价格来确定。目前来看今年预计还会继续下探,直到相对较低的水平稳定波动。 多氟多作出上述回应时,六氟磷酸锂价格约在12万元/吨,在短短不足一个月里,六氟磷酸锂价格现已下探至8万元/吨左右,跌破了多数企业的成本线。 关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的原因,近日,天际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分析称:“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主要是上游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传导所致。” 除了缺乏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支撑,产能过剩也是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的主因之一。 4月10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六氟磷酸锂(LiPF6)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在下游电解液需求的带动下,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增长91.7%达到13.4万吨。从全球来看,2022年底,六氟磷酸锂全行业的实际产能已经达到21万吨。 2022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出货量前三企业分别为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三家企业合计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过半。 从上述三家企业的产能来看,鉴于2021年锂电上游材料锂盐、溶剂、添加剂等供应紧张,天赐材料把握机会,在2022年及时对内部电解液和自产关键原料的产能进行调整,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双氟草酸硼酸锂等多种电解质及添加剂顺利扩产。据民生证券研报,截至2022年底,天赐材料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约6万吨,已完全覆盖公司电解液产能,自供比例达95%-100%。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已经具备5.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产能,目前在建项目有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二期项目。 天际股份现有年产六氟磷酸锂8160吨的生产装置目前正在实施技改,技改完成后产能将达到1.2万吨,另外,3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启动建设。 电池网梳理发现,除了天赐材料、多氟多和天际股份三家头部企业之外,2022年,胜华新材、中氟泰华、清水源、川恒股份、八亿时空、新洋丰、江西辅力、金浦钛业、江苏卓邦、三钢集团、健立化学等多家公司也宣布了六氟磷酸锂相关项目投资计划。 不过,相较于具备成本、技术优势的行业龙头而言,二三线企业以及新入局的企业扩产达成率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EVTank预计,按照全球六氟磷酸锂在建产能和建设进度,到2023年底,全行业的实际产能将达到37.9万吨,到2024年和2025年全行业的名义合计产能将分别达到71.3万吨和114.1万吨。相比需求预期,从名义规划产能来看,已严重过剩。 跨界企业业绩出现亏损 产能过剩之下,市场竞争加剧,六氟磷酸锂企业业绩承压。 “草原上狮子比斑马多,没有技术就没有饭吃。”多氟多总经理李云峰3月23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现在有48家六氟磷酸锂企业,我估计未来几年,有40家得非常辛苦地赔钱,过去凭运气挣的钱会凭实力亏掉,还有8家里头我估计5-6家会非常辛苦地不挣钱,真正挣钱的可能就是1-2家。” 李云峰的话很快就得到印证。 4月16日晚间,深圳新星(603978)公告,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200万元到-4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六氟磷酸锂产品 图片来源:深圳新星 资料显示,深圳新星主要从事铝晶粒细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21年开始布局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行业,在子公司松岩冶金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同年11月,一期年产800吨六氟磷酸锂示范生产线投产并实现销售;2022年8月,二期年产3000吨生产线投产。 深圳新星表示,自2022年12月以来,六氟磷酸锂及其原材料LiF市场价格下跌,截至2023年1月底六氟磷酸锂和LiF的市场价格高于2022年期末存货成本价格,公司预计后续市场价格将逐步止跌企稳,因此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2023年3月开始,六氟磷酸锂及LiF价格进一步下跌并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结存成本,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公司存货的预期销售情况,公司对六氟磷酸锂和原材料LiF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992万元,导致公司2022年度业绩亏损。 电池网注意到,为减少存货跌价造成的损失,相关产业链公司开始采取去库存的经营策略,减少采购和生产,产能利用率下滑,头部企业也不例外。 据多氟多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率高达100.40%,而在2022年,产能利用率已降至88%。 为应对当前形势,多氟多表示,公司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短期来看,公司在原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的库存管理上保持谨慎,碳酸锂库存一般维持3-5天左右,六氟磷酸锂库存一般维持7-10天;长期来看,公司通过产业化迭代,大幅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目前新增产能采用的第四代工艺技术可将万吨固定投资额降至2亿元以内,目标到第五代技术投资额进一步降至1亿元。预计行业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后,公司在建设投入、折旧、人工、能耗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将会显著突出。 天际股份近期也表示,公司六氟磷酸锂存货库存已经降至极低水平。公司认为,从较长时间周期的视角观察,电动汽车和储能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前两年由于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价格居高,吸引了相关企业扩大及新增产能。本次价格下跌,将有利于后续重新回到供需平衡态势,对后续六氟磷酸锂价格有理由保持乐观。 结语:整体而言,六氟磷酸锂行业深度去库已开启,高成本产能的清出,利好现有产业链头部企业,供需平衡可期。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六氟磷酸锂价格降幅已有所放缓,但能否触底回升,还要看下游消化库存速度以及上游LiF、碳酸锂等价格走势。 EVTank分析称,考虑到价格下跌及产能过剩等因素,部分规划的六氟磷酸锂产能或将被取消,预计到2026年左右,全球六氟磷酸锂的过剩产能将得到出清,供应关系逐步紧张,之后六氟磷酸锂的价格预计触底回升,但是由于下游新能源行业的增幅逐步放缓,企业对供需关系的把握将相对准确,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2030年之前不会再暴涨暴跌。
受困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天际股份Q4净利润已陷入亏损。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就六氟磷酸锂价格展望、公司产能建设、需求变化、未来业绩等方面提问。 不过或是因公司股价自2021年高点一路下行,投资者不满情绪高涨。有投资者直言:“看了你们的回复,感觉像是在应付,不是真心实意举办业绩说明会。” 天际股份业绩和股价与六氟磷酸锂价格强相关。2022年年报显示,六氟磷酸锂收入占总收入的87.29%。而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一路高涨的2021年,天际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11.34%。 也就是在2021年7月,公司股价最高达到54.05元/股。但此后一路下行,而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样出现暴跌。 研究机构EVTank近日发布报告称,虽然六氟磷酸锂的出货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但是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将导致全球六氟磷酸锂的市场规模将下跌至189.2亿元,惨遭腰斩。EVTank预计到2026年之后其市场规模绝对值才能追上2022年的水平。 天际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主要是上游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传导所致。但从较长时间周期的视角观察,电动汽车和储能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前两年由于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价格居高,吸引了相关企业扩大及新增产能。本次价格下跌,将有利于后续重新回到供需平衡态势,对后续六氟磷酸锂价格有理由保持乐观。” 产能方面,公司表示年产六氟磷酸锂8160吨的生产装置目前正在实施技改,技改完成后产能将达到1.2万吨,另外,3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开始启动建设。 公司管理层还透露目前最新的产品产销情况。 财务总监杨志轩表示:“第一季度,由于上游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在价格传导作用下,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大幅下跌,公司为了减少存货跌价造成的损失,采取了去库存的经营策略,减少采购和生产,目前公司存货库存已经降至极低水平,鉴于目前六氟磷酸锂价格跌势已经减弱,主要原材料LiF价格也已经跌至较低水平,下游客户的订货需求逐渐增加,公司目前六氟磷酸锂经营正常。” 需求方面,有投资者提问:“半固态电池会导致单节电池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下降吗?” 董秘郑文龙回答:“会略有下降”。投资者追问:“略有下降是多大的下降?50%的下降?20%的下降?90%的下降?请给出数字。” 董秘郑文龙回答:“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下降5-10%。”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会上部分投资者不满情绪高涨。多位投资者对公司一季度净利润是否大幅下降表示担忧。 另有投资者向董事长、总经理吴锡盾提问:“股价暴跌,股民大幅亏损,您有什么想对股民说吗?” 以及“如何看待目前公司股价从54元跌至16元?” 吴锡盾回答:“公司全力做好日常生产经营,努力提升业绩,回报投资者。公司将想方设法维护股票的市值。”
受上游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影响,多氟多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下滑。而在碳酸锂价格回调背景下,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相关产品成本端压力因此有所缓解,但同时六氟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行,预计公司在手的长期订单将有效降低由此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风险。 2月28日晚间,多氟多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增长54.39%;多氟多在业绩快报中表示,业绩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下,公司扩大新材料产能投放,销量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多氟多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7.3亿元,据此测算,四季度净利润为2.15亿元,环比下降34%。对于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公司去年下半年利润下滑原因,多氟多回复称,上游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导致了经营业绩的波动。 对于六氟磷酸锂行业而言,2022年确实充满挑战,产能供应充足下“价格腰斩”,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一度冲顶60万元/吨,据了解,前期部分厂家出厂价格贴近成本线,采取降负荷的方式止损。 目前,电碳均价已跌破40万元/吨,对于近期碳酸锂跌价影响,多氟多证券部人士表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使公司相关产品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但同时六氟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行,公司在手的长期订单将有效降低由此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 据悉,多氟多主要从事高性能无机氟化物、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锂电池制造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公司去年半年报,新材料、锂电池、铝用氟化盐营收占比分别为61.54%、17.15%、12.99%。 截至2022年底,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能达5.5万吨,多氟多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公司规划今年新增产能4万吨。电池业务上,据公开资料显示,多氟多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规划建设20GWh锂电池项目,一期项目5GWh产能已投产,目前公司动力电池已达8.5GWh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多氟多在钠电池布局较为领先,目前公司匹配钠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六氟磷酸钠产品已商业化量产并批量销售,具备千吨的生产能力。2023年将推出层状氧化物钠电第二代产品以及聚阴离子钠电第一代产品,现在已经有产品在客户端装车测试。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