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3

  • 11月不锈钢进口总量下跌约51.5% 印尼回流半制成品减少约87%【SMM分析】

    进口方面:据SMM统计,2023年11月中国不锈钢进口总量为15.60万吨,环比下降51.5%,同比约降低51.15%。自印尼进口的不锈钢量为10.50 万吨(不含废不锈钢进口量),环比降幅约58.15%,同比降幅约54.74%。分系别来看,11月不锈钢锭及其他初级形状的不锈钢为2.29万吨,环比降幅约87.03%,同比降幅约81.39%; 2023年1~11月,累计进口不锈钢为207.79 万吨,同比降幅约34.01%。其中进口自印尼的半制成品量大幅减少环比降低约87%!11月不锈钢行情弱势,下游需求不振,印尼不锈钢产量虽有爬坡而回流量大幅下跌但多以成材回流,热轧等回流数据上涨,进口量增加约0.5万吨,环比增长约116%。12月国内不锈钢仍以修复过剩为主,行情弱势且价格优势下预计对进口不锈钢需求仍然偏弱。 出口方面,据SMM统计,2023年11月中国不锈钢出口总量为38.55万吨,环比增幅约3%,同比降幅约2.24%。2023年1~11月,累计出口不锈钢为422.64万吨,同比降幅约14.8%。分国别来看,11月出口至印度的不锈钢约5.67万吨,环比降幅约18.03%,出口至欧洲的不锈钢约1.08万吨,环比降幅约52.74%。11月印度制造业景气水平指数下降,不锈钢需求环比走弱;欧洲方面前期圣诞备货大多补库结束,出口回落。临近年底,海外由于假期开工率下降且前期备库完成,且印尼不锈钢排产高企,预计12月主要不锈钢消费国出口维持弱势。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 10月印尼不锈钢出口总量突破40万吨,钢坯总量居前环比增幅约86.45%【SMM分析】

           2023年10月印尼不锈钢出口至中国约25.32万吨,环比增幅约102.06%,同比降幅约9.64%;1-10月累计出口至中国的总量约134.84万吨,同比降幅约36.53%。        分国别来看,中国、中国台湾、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土耳其、泰国、美国仍是出口占比前十国家和地区,10月总计占比为98.75%以上。整体来看,10月除出口至中国和印度有明显增量以外,其他国家占比均有大幅下滑,其中出口至韩国和泰国下滑明显,环比降幅分别为90.10%和91.54%。主因10月印尼德龙部分产线恢复,印尼总产量方面开始爬坡,虽国内“金九银十”踏空,但十月进入四季度初期国内部分下游订单仍维持,印尼不锈钢钢坯回流中国大幅增加。印度作为不锈钢的主要消费国之一,出口至印度总量10月仍有增量。         分型态来看,10月不锈钢废料出口量约0.18万吨,环比降幅约44.50%;不锈钢钢坯出口量约22.71万吨,环比增幅约86.45%;不锈钢热轧出口量约6.82万吨,环比降幅约43.20%;不锈钢冷轧出口量约10.38万吨,环比增幅约41.64%;不锈钢线棒材出口量约4.80吨,环比增幅约20.30%。1-10月累计不锈钢废料出口量约2.76万吨,同比降幅约16.25%;累计不锈钢钢坯出口量约114.12万吨,同比降幅约28.16%;累计不锈钢热轧出口量约128.26万吨,同比降幅约7.91%;累计不锈钢冷轧出口量约94.76万吨,同比降幅约0.62%,累计不锈钢棒线材出口量约91.58吨,同比增幅约59.73%。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数据库

  • WBMS:2023年10月全球锌市供应短缺0.01万吨

    据外电12月13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10月,全球锌板产量为121.08万吨,消费量为121.1万吨,供应短缺0.01万吨。 2023年1-10月,全球锌板产量为1164.33万吨,消费量为1161.61万吨,供应过剩2.71万吨。 2023年10月,全球锌矿产量为110.29万吨。 2023年1-10月,全球锌矿产量为1071.39万吨。

  • 负面情绪弥漫硫酸镍市场 盐厂资金回笼需求加速价格下跌【SMM分析】

    SMM12月12日讯,当前硫酸镍市场负面情绪弥漫,前驱体企业对硫酸镍需求较为疲软的节点,年底部分镍盐企业低价出售库存以满足回笼资金的需求,使得硫酸镍价格进一步出现下跌。当前SMM电池级硫酸镍指数价格为26646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下调525元/吨;SMM电池级硫酸镍价格为26750元/吨,均价较前一工作日下调500元/吨。 基本面来看,供应端,SMM调研了解,预计整体镍盐产量环比下降14%左右。硫酸镍11月整月阴跌不止的情况下,厂家维持按长单生产节奏,部分镍盐生产企业在12月出现减产及检修情况。需求端来看,受下游年底主动去库影响,反馈至前驱体端,前驱体企业订单量下滑明显,因此前驱体排产预计环比下降10%左右,当前下游前驱体企业对硫酸镍采购维持少量刚需补库,无大规模采购行为出现。SMM分析,供需双弱的情况下,预计硫酸镍12月或仍继续累库。基本面偏弱运行。 原料端来看,受镍价低位震荡及需求持续疲软影响,当前镍盐生产企业对于原料采购节奏有所放缓,当前MHP系数持稳,以对LME镍价76-77系数为主流。从成本端来看,尽管原料成本相对低位,但硫酸镍价格下跌至当前低位后,今日,各原料生产硫酸镍产线利润情况均变为负值。成本端或对硫酸镍价格企稳提供一定支撑。 综上,后续需关注原料端价格变化及下游前驱体企业12月底原料采购计划的执行。

  • 不锈钢库存环比降低0.41% 预计库存消化继续走弱【SMM分析】

    截至12月7日,不锈钢总社会库存约为80.39万吨,较上周库存减少0.41%;其中2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21.18万吨,较上周库存增加约0.64%,3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46.74万吨,周度环比降低约0.98%;4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12.47万吨,与上周大致持平。 200系:本周200系到货较多,且受不锈钢期货影响成交转冷,整体库存累积,盘面回涨后价格企稳成交氛围好转,预计下周去不哭。当前300系不锈钢价格一路下行至两年内低位,2,3系不锈钢价差缩窄下或对需求有所挤占。 300系:本周300系价格震荡下行,受盘面带动先涨后跌,成交氛围较好,投机及下游需求均有一定传导,虽整体到货量增加但仍维持去库,消化速度有所放缓。周内冷轧库存降低,冷热价差缩窄以及低价到期仓单较多,热轧库存压力较大,当前300系不锈钢复产下产量增加,预计供应增加而价格及需求弱势下,后续仍有累库趋势。 400系:400系整体到货基本维持,热轧去库尚可。无锡地区库存有所累积,近期华南某不锈钢厂400系停产,预计整体供应缩紧,需求维持预计下周400系去库。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产业链数据库  

  • 多晶硅产能分布及区域供需匹配情况【SMM分析】

    SMM12月5日讯:多晶硅产能分布及区域供需匹配情况 (一)多晶硅全球产能分布 全球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2022年占比90%左右,主因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电力、原料及人力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下游硅片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硅片需求带动中国多晶硅产能提升。海外多晶硅产能占比10%左右,主要分布在德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区域,代表企业有德国Wacker、美国Hemlock、韩国OCI等,但是受欧美地区限电政策及高电力成本影响,多晶硅产能增速相对缓慢。 图1:2022年多晶硅全球产能分布 (二)多晶硅中国产能分布 中国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四川等区域,2022年三省产能占比73%左右,主要因为当地电力成本优势较强且光伏产业链集聚。 图2:2022年多晶硅中国产能分布 1. 新疆区域: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占比44%左右,是国内多晶硅产能最大区域,当地多晶硅生产成本优势较大,尤其是电力能耗成本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2. 内蒙区域: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占比14%,当地产能扩张规模较大,增速较快,预计2023年开始产能提升至国内第二名,核心原因在于内蒙政策鼓励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区域内部产业链一体化较强,上游工业硅和下游硅片产能聚集,叠加较低的电力价格,因此吸引了众多企业前去投资建厂,尤其以包头、呼和浩特等城市为代表。 3. 四川区域: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占比15%,未来产能增速不及新疆、内蒙区域,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对于多晶硅新增产能指标管控趋严,叠加当地水电为主,枯水期电价成本较高,电力成本稳定性不及新疆内蒙。 (三)中国多晶硅重点省份供需匹配情况 多晶硅重点省份内蒙和四川区域多晶硅供应紧张,新疆地区主要供给周边区域,多晶硅自消纳能力较弱。 图3:2022年多晶硅中国重点省份供需匹配情况 1. 新疆区域:下游需求较小,供需错配明显。核心原因在于下游硅片更接近终端市场,且出口需求高。受美国涉疆法案影响,硅片企业新疆投资建厂较为谨慎,当地多晶硅大多供给周边区域。 2. 内蒙区域:内蒙下游硅片对于多晶硅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区域内多晶硅供不应求。尽管当地多晶硅产能增速较高,但受当地政府一体化政策鼓励,硅片产能也加速扩张,由于多晶硅扩产周期为12-18个月,产能爬坡3-6个月,下游硅片的投资扩产周期仅需6-8个月,产能爬坡周期1-2个月,多晶硅扩产周期远高于下游硅片环节,导致区域内多晶硅供不应求。 3. 四川区域:下游硅片匹配度较高,受政策和电价不稳定性影响,多晶硅产能增速较缓,产业链环节上硅片独大,需求大于供给。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 周内镍价触底反弹 镍价或将迎来拐点? 【SMM分析】

    SMM12月3日讯:11月底,纯镍止跌反弹,最高日涨幅约为5.2%。截止周五夜盘沪镍价格回升到131380元/吨。纯镍价格小幅回暖,但基本面仍然保持供给过剩的预期。在持续两个月余的镍价下行过程中,镍价一路跌破此前多条理论支撑位,在本周内,盘面最低跌至121880元/吨,市场一度担忧镍价或将突破12万关口。在此背景下,据SMM调研了解,市场上主流生产电积镍企业大部分仍然保持正常生产,也并未暂缓后续电镍排产计划。仅有部分中小型电积镍生产企业选择减产,但对整体纯镍过剩格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需求端来看,当前纯镍的主要需求板块的合金厂在第四季度的订单也并没有大幅增加,整体需求较上一季度持平,而不锈钢方面由于镍价长期下行,不锈钢期货在镍价的带动下叠加钢厂需求较差,300系不锈钢在第四季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从而影响到钢厂对于镍板的需求也有所下降。且后续,据SMM预计,受年底节假日影响,纯镍现货市场成交或将短暂转暖,但成交的增加主要原因是钢厂的备货补货需求,而并非下游订单增加,终端需求转好,并不能在后续镍板放量的预期下,下游有明显的需求增量。   综上,纯镍当前基本面仍然偏弱,本次镍价反弹或主因为资金面影响。

  • 不锈钢成交回暖到货减少本周去库 需求转冷后下周或重回累库【SMM分析】

    截至11月30日,不锈钢总社会库存约为80.72万吨,周度环比降低约2.20%,环比上月去库3.33%。其中2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21.04万吨,较上周库存减少约1.86%;3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47.20万吨,周度环比降低约2.43%;4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12.47万吨,周度环比减少约1.89%。 200系:受镍不锈钢盘面上涨提振本周200系成交整体较好,现货价格稳中有涨,周内分货供应正常,而下游需求有所好转,200系社会库存整体降低,近期不锈钢厂一月接单较好代理备库稍有增加,成交转冷后预计库存重新累积。 300系:本周300系价格整体回涨,期货于本周四重回14000点,周内成交较好,上周末及本周二周三均有下游提货补库,本周分货到港量较少,此消彼长社会库存消化良好。周五不锈钢盘面回落叠加下游备货结束,300系成交恢复清淡价格下调,预计消化速度放缓而下周存在大量到货,预计库存重回累势。 400系:周内400系分货以及下游需求均为正常,200及300系带动400系成交稍有好转,本周整体去库为主,热轧去库较好冷轧压力稍大。 综上,本周受宏观面及期货影响不锈钢价格上涨,另外当前正值下游补库周期,需求转好且到货较少,社会库存继续降低,但钢厂接单情况较好下周大量现货资源在途,下游备货结束不锈钢下跌成交转冷,预计消化速度减缓,到货增加预计下周库存或重新累积。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产业链数据库  

  • 硫酸镍价格阴跌持续原因分析 【SMM分析】

    自11月中旬开始,硫酸镍价格便开始呈阴跌态势。小幅下行不断,至今都未能得到企稳。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硫酸镍市场呈供需双弱状态。供应端来看,由于硫酸镍的产能大幅过剩,硫酸镍一直为需求导向型产业,盐厂大部分以销定产,始终保持库存相对低位。需求端来看,在镍价下跌速度超硫酸镍价格后,两者价差由倒挂格局转为硫酸镍价格溢价纯镍,至此,电镍端结束了对硫酸镍的外采。硫酸镍需求主要来自于前驱体端。但12月前驱体端受下游去库影响,订单减量严重被倒逼减产,因此11月对硫酸镍的采购需求始终呈弱,以小体量补库为主。因此,整体来看,需求疲软的市场情况下,基本面难以对硫酸镍价格形成强烈支撑。   另外,临近年底,企业面临资金回笼的压力,因此盐厂开始出现低价出售库存的现象,也为硫酸镍开始的下跌行情助了力。   成本端来看,随着华飞项目的放量及到港,叠加盐厂减产预期强烈,MHP当前现货相对充足。盐厂对MHP采购需求也跟随着硫酸镍市场的冷清有所走弱,因此MHP系数也有所下降,从78-80高位下跌至76-77左右。且镍价11月出现大幅下跌,盐厂的原料即期成本出现下移,为此,也为硫酸镍价格的持续下行提供了依据。   至此,供需成本三方及资金回流压力使得硫酸镍下行不断,后续能否企稳还需要关注原料价格走势。

  • 分析人士:锡短期供应弹性强于预期

    近期锡价加速回落,沪锡2401合约自11月20日以来已经连续7个交易日收跌。尽管本周三盘中有所止跌,但是锡价重心已经从21万元/吨破位下行至19万元/吨。近期锡价为何出现连续回落?在当前价格表现下,产业现状表现如何?后期锡价又将如何演绎?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场相关人士。 一德期货有色研究员吴玉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本轮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10月份锡矿进口数据暂时证伪了矿端的紧张预期,市场再次反映弱现实。由于锡锭产量未受到矿端影响,而下游需求仍未出现周期性回暖,下游企业对12月的展望相对谨慎。同时,目前国内外锡库存仍较高,库存去化相当有限。此外,有色金属部分品种比如镍、碳酸锂等品种持续下跌,也吸引了资金关注有色金属。 “此次锡价大跌更多来自供应端预期的转变。”新湖期货有色分析师孙匡文表示,中国10月锡精矿进口量超预期大幅回升,当月进口量环比回升248%,同比也大增124%,其中从缅甸进口量为9月份的7倍之多。 他表示,锡精矿进口量尤其是自缅甸的进口量大幅回升,使得前期因佤邦禁矿带来的锡矿供应收紧的预期未能兑现,锡矿供应收紧的预期向供应持续宽松转变,市场因此做出预期落空的强烈负反馈。除此之外,精炼锡进口量增加、国内锡锭库存去化不畅,进一步造成锡价跌势加剧。 整体来看,国泰君安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刘雨萱表示,本轮锡价下跌一方面是基本面的确表现一般,此前较为流畅的趋势性去库陷入反复。从供应侧来看,原料端持续进口,11月缅甸锡矿进口接近4000金属吨,对国内原料端有较大补充;就冶炼端而言,国内炼厂虽然开工率偏低,回落的加工费抑制了生产意愿,但是市场不缺货源是最大的现状,同时印尼进口锡锭亦冲击国内市场;需求侧亦表现疲软,消费电子订单并没有明显好转时,光伏对需求的拉动似乎力度亦逐渐转小。另一方面,交易面的资金流动亦给予锡价下跌压力。 从当前产业上下游表现来看,吴玉新表示,在矿端方面,10—11月进口相比9月份有所改善,但仍难恢复至正常月份水平,原料供应有隐忧,加工费再次调降显示了此点,佤邦锡矿仍看不到复产的迹象。 在锡锭方面,目前精锡产量暂时未受影响,得益于佤邦选矿存量的缓冲以及国内炼厂原料的提前备库,进口窗口的持续打开也促使锡锭进口补充国内。 看向下游,则仍未出现周期性回暖,下游企业对12月展望相对谨慎,11月订单环比下滑,价格大跌后下游采购未有明显增加,终端多维持观望情绪,暂以消耗库存为主,整体需求偏弱。 孙匡文认为,本周国内锡精矿加工费下调,反映锡矿供应实际下降。不过冶炼厂尚未出现减产的情况,多维持平稳运行,产量未有大幅变化,另外进口量仍维持较高水平,因进口多处于盈利状态。 相对而言,消费方面虽然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板块仍贡献一定消费增长,但在家电市场消费季节性走弱、消费电子市场仍在筑底的情况下,总体仍缺乏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海外消费维持弱势,迫使更多锡锭流入国内市场,使得国内供应压力加大。 从矿端来看,他表示,虽然8月缅甸佤邦停止采矿,但仍有部分库存供应洗矿厂生产,而进口来源拓展也带给锡矿供应更多的缓冲,比如年内来自刚果(金)的锡矿供应量大幅增加。 孙匡文表示,在此次锡价大幅下跌后,部分消费得到释放,这从近日下游接货情况好转可以看出,反映出消费存在较强的韧性。不过他表示,短期锡价面临矿端供应弹性实际强于预期的估值重塑,在盘面空头士气较盛的情况下,锡价或继续探底。 他同时认为,在价格重心大幅下移后,消费能否提供持续正反馈,将决定锡价的底部,这主要反映在社会库存能否持续去化,因此后期需要关注锡锭库存变化。 从中期来看,他认为锡矿实际供应情况仍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变量,当前局势下缅甸佤邦锡矿年内恢复运行的可能性较小,在库存不断消化的情况下,锡矿供应减少仍不可避免,因此锡精矿加工费是否持续下降并引发冶炼厂减产同样需要关注。 短期来看,孙匡文认为,锡市场仍是弱现实局面,主要体现为高库存、高产量、弱需求,未能看到驱动上行的积极因素。而要找寻价格支撑的话,则需要关注生产成本。 “目前价格快速回落至90分位成本附近,国外投行数据显示,全球锡矿成本90分位约在23171美元/吨,75分位约在18534美元/吨,后续关注亏损是否会倒逼供应加速收紧,届时去库逻辑将得以再次演绎。”孙匡文认为,锡市还是有利好预期的,这将是个重要支撑点,锡价低点还取决于资金偏好的转变。后期来看,还是要持续关注缅甸佤邦禁矿时长、市场库存变化,需求端关注半导体上行周期何时到来。 在刘雨萱看来,锡市基本面没有差到能令其走出如镍和碳酸锂那般流畅的下跌趋势,因此倾向于锡价下破19.5万元/吨之后会有一定的韧性,市场多空博弈或将加大。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