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9个
外电12月20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10月期间全球镍市供应短缺11.66万吨,2021年全年为供应短缺18.07万吨。 1-10月期间,全球矿山镍产量为256.0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2.6万吨。中国冶炼厂精炼镍产量减少6.23万吨,表观需求为141.81万吨,较上年同期高出3.96万吨。印尼冶炼厂精炼镍产量为86.64万吨,较上年同期高出20%。 今年前10个月,全球表观需求同比增加3.81万吨。 今年10月全球镍产量为25.1万吨,需求为26.96万吨。 原标题:《2022年1-10月全球镍市供应短缺11.66万吨》
外电12月20日消息,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10月期间全球锡市供应短缺1.26万吨。 今年前10个月,全球精炼锡产量同比减少3.7万吨。在此期间中国产量为13.39万吨,日本表观需求为2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4.2%。中国的表观需求则同比下滑20.6%。 2022年1-10月,全球锡需求为29.6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8%。美国表观需求减少8.2%至2.48万吨。 10月,全球精炼锡产量为3.15万吨,消费量为3.41万吨。 原标题:《2022年1-10月全球锡市供应短缺1.26万吨》
外电12月21日消息,基本金属价格周三涨跌互现,但美元走疲提供支撑,且库存减少和可能的减产导致供应紧俏。 北京时间11:21,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下跌10美元或0.12%,报每吨8,363美元。 三个月期铝走高8.5美元或0.36%,至每吨2,380美元。三个月期锌下滑21美元或0.68%,至每吨3,069美元;三个月期锡上涨40美元或0.17%,至每吨23,975美元;三个月期铅下跌14美元或0.64%,至每吨2,173.5美元。 美元指数几无变动,周二下滑。日圆兑美元周三徘徊在四个月高点附近,日本央行调整债券收益率控制政策,并有可能为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打开大门,交易员正在消化日本央行这一惊人之举。 日本央行周二决定将长债收益率波动区间扩大到0%目标上下的50个基点,之前为上下25个基点,此举出人意料,即便央行整体上维持政策不变。 美元走疲令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于海外买家而言更加便宜。 包括铜和铝在内的全球库存紧俏,且有消息称产量可能减少,同样有助于提升市场人气。 俄罗斯最大的镍生产商Norilsk表示,考虑将明年镍产量削减约10%。知情人士透露,其已通知部分客户该减产计划。产出降低10%意味着明年产量将接近2021年水平,当时因为两个主要矿区遭遇洪水,Norilsk的产出受到影响。 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球原铝产量为561.1万吨,同比增加3.8% 巴拿马政府表示,第一量子矿物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必须制定一项计划,停止其在巴拿马的铜矿运营,之后在获得批准的两天之内推进这一计划,此前该中美洲国家与该加拿大公司未能就该项目增加税收达成一致。 上海市场方面,沪铜主力1月合约最新上涨360元或0.55%,至每吨65,510元;沪铝1月合约上涨40元或0.22%,至每吨18,600元;沪锌1月合约下跌85元或0.36%,报每吨23,410元;沪铅1月合约上涨15元或0.1%,至每吨15,510元;沪镍1月合约上涨2,990元或1.4%,报每吨217,030元;沪锡主力1月合约上涨3,250元或1.7%,报每吨194,880元。
外电12月14日消息,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下滑至1.52万吨,9月为过剩1.55万吨。 INSG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7.83万吨,2021年同期为短缺16.36万吨。 具体细节如下(单位:千吨)
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9月锌市场供应缺口扩大至103,000吨,之前一个月修正为短缺90,200吨。 此前,ILZSG报告8月全球锌市缺口为101,100吨。 ILZSG数据显示,2022年前九个月,全球锌市缺口为43,000吨,2021年缺口为101,000吨。 具体数据如下(单位:千吨)
11月23日讯:据报道,印尼“海事和投资协调部”正起草一份暂停使用RKEF处理镍矿石的协议。消息发布后,ni2212合约昨日开盘价196480元/吨。收盘价1982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调1100元/吨。而到了夜盘时间段,受LME期镍大涨带动,LME三个月期镍一度涨约5.4%,同时国内沪镍涨逾2%。 印尼将暂停RKEF冶炼新项目 镍价再度冲高 据报道,印尼“海事和投资协调部目前正在起草一份暂停使用回转窑-电炉 (RKEF) 技术处理高品位镍矿石或腐泥土的新镍冶炼厂的禁令,而RKEF技术加工一般生产镍生铁(NPI)和镍铁(FeNi)等二等镍加工产品,后来成为不锈钢。受此消息影响,昨日沪镍2212合约早间开盘冲高,昨日晚间收盘价197400元/吨,早盘最高上涨至200800元/吨。 具体来看,根据印尼能源部数据显示,含镍1.7%以上和含镍1.5%以上的高品位镍矿或腐泥土储量分别为17.6亿吨湿矿和27.5亿吨湿矿。如果没有额外储量,政府规划的冶炼厂全部开工,腐泥土矿石年消耗量将达到2.1亿吨湿矿。据能源部测算,含镍1.7%以上的矿石储量将在2031年枯竭,含镍1.5%以上的矿石储量将在2036年耗尽。为延缓高品位镍矿的耗用,印尼海事和投资协调部长已经与能源部长和工业部长进行了交谈,以限制消耗高品位镍的不锈钢生产,镍冶炼厂暂停生产后,还将对高品位镍矿石的矿物基准价格 (HPM) 进行校正因子 (CF) 调整。政府希望这一政策能够鼓励镍加工厂的原料消耗转向褐铁矿。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 (ESDM) 的特别工作人员 Irwandy Arif 表示,已采取措施增加对湿法冶金厂的新投资,这些工厂将低品位镍矿石或褐铁矿进一步加工成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 印尼不锈钢被迫减产?当地镍铁紧张程度如何 受暂停RKEF冶炼项目波及,印尼某大型不锈钢厂由于11月海内外需求平淡等原因进入减产状态,板坯量保留,方坯停产,预计11月影响量或将达到8万吨左右。12月或将继续减产状态。 据SMM调研显示,从9月开始,印尼当地镍铁逐渐紧缺。印尼不锈钢前期虽原料出现缺口,但仍有库存可以消耗,因此并未减产。而印尼NPI由于提前规避印尼征收镍铁关税等原因在8、9两月,进口量得到大幅提升。而国内NPI市场在8-10月也逐渐呈现较为紧缺的状态。目前,国内不锈钢厂均由于成本高企,消费走弱等原因,几乎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亏损将近一个月的状态,因此,及时的进入检修减产的状态进行调整。而矿价目前由于雨季等原因,挤压空间较为有限。而印尼征收关税政策,目前仍然没有全然落地,若关税政策仍然要如期执行,则镍价下跌空间较小。 基本面供需两弱 镍价或维持高位震荡 基本面上看,供给端,10月中国自印尼镍铁、高冰镍进口量均呈现环比下滑,湿法中间品进口同环比大涨。需求端,11月不锈钢排产不及预期且产业四季度备货接近尾声,叠加终端需求疲弱整体价格继续上涨乏力;新能源端硫酸镍资源偏紧以及电镍低库存仍对盘面有支撑,且价格回落电镍需求端产业仍有补库需求。 总体来看,东吴期货认为,目前市场持续博弈美联储加息幅度,美元指数波动较大,宏观面仍存不确定性;产业方面,供应端,海外进口料将不及预期。需求端,国内不锈钢产量预期下滑,终端需求未见明显起色;新能源需求维持高增长,国内外库存偏低水平仍支撑镍价,预计短期镍价高位震荡运行。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东吴期货产业服务部制作及发布。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修改、及用于其它用途。 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年以来,锡价波动幅度较大。整体来看,一方面,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拉动锡消费出现显著增长,因前期锡价连续多年持续低迷,令矿山资本支出较为谨慎,产能扩张受限,锡平衡暴露出供需缺口;另一方面,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相似的是,疫情后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央行均投放大量流动性刺激经济,放大锡价波动。但是本轮周期的牛熊转变也是十分迅速的。 供应端缅甸在锡价高位大量抛储,其他国家例如印尼同样实现增产,在今年上半年即兑现较高增量。而需求端则严重下滑,长鞭效应令产品上游面临较大库存压力,并且目前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使电子产品类可选消费的必要性大打折扣,锡平衡由紧缺迅速转为过剩,消费预期也出现恶化。 展望未来,预计锡矿进口量延续高位回落态势。在锡价大幅回落之后,对一些高成本的矿山生产积极性可能受到抑制,并且缅甸矿出口关税近期由25%回调至30%,巨量的抛储也是难以持续的。结合国内炼厂曾经历大面积的主动检修,因此年内的冶炼原料相对是充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几个月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增量锡矿正加速消化。 消费端则与其他基本金属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传统消费领域表现持续低迷和新消费领域的高景气。光伏行业表现出的高景气给锡消费带来亮点,在补贴政策带动下,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持续超预期表现。然而电子行业仍然处在下行周期当中,短期内这依然是锡消费的主要拖累因素。 锡锭进口今年同样出现显著增量,大部分时间里国内现货相对紧于海外,令海外锡锭大量流入国内市场。近期,海内外锡锭库存再度回归至中性水平,进口盈利窗口关闭,预计后续进口流入将放缓。 综上所述,针对未来锡市平衡,中短期仍将在电子行业的拖累中挣扎,长周期视角下的锡消费增速中枢在2%左右,然而今年传统电子行业的熊市周期产生较大拖累,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虽保持高增速,但是占比偏低削弱了其拉动能力。从电子行业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明年可能仍有拖累,但是幅度预计收窄。而供应端中短期则是继续消化今年大量兑现的锡矿,长期来看储备项目并不十分充足,未来供应弹性受限。 因此,对于明年的锡市平衡,金瑞期货认为,虽然过剩格局可能难以完全扭转,但是过剩压力将大幅缓解,锡价重心进一步下修的概率不高。进入2024年,新旧消费领域有望形成共振,结合供应弹性的不足,预计2024年锡市平衡将出现缺口,未来锡价也仍有上行机会。
海关总署在线查询平台数据显示,中国10月原铝进口量为6.74万吨,环比增加4.3%,同比减少51.8%。今年以来国内原铝产量增加,需求难有亮眼表现,整体进口量较去年明显下滑。 以下为2014年以来中国原铝进口情况:
外电11月21日消息,国际镍研究小组(INSG)周一发布数据显示,全球9月镍市场供应过剩下滑至14,400吨,8月为过剩23,600吨。 INSG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全球镍市场供应过剩61,000吨,2021年同期为短缺160,600吨。 具体细节如下(单位:千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