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疫情扰动和国六切换等多重因素交织,2022年的国内重卡行业尽显低迷,销量大幅回调。 国内某重卡企业高管表示:“2022年的重卡行业可谓经历着至暗时刻,今年前11个月销量也创下了近9年来的新低。” 尽管仍在低谷中徘徊,但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不少业内人士则更多的看到了行业向好的一面。 “重卡行业下行压力主要来源于此前的高位运行带来的市场透支,加之今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工减缓。随着市场走向复苏,相信明年运输市场和基建市场都将迎来重大利好,重卡行业也有望重拾景气。”不少业内人士在向记者研判明年行业趋势时表示。 销量或创9年新低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重卡行业便陷入了持续性低迷。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重卡累计销售61.6万辆,同比下降55%,销量为近9年同期销量最低水平。 “在经过了连续多年的高位运行之后,重卡行的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需求整体处于低迷状态,今年全年重卡的产销估计很难超过70万辆,都不到去年的一半。”山东一位卡车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的疫情也是造成重卡行业低迷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疫情使得全国复工复产情况受到扰动,从而影响了终端货运量,加之各地物流的隔断和疫情管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路货运的释放,使得终端用户对于重卡的更新购置欲望进一步降低。”国内某重卡企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多也让大量基建投资项目延期,这给公路货运市场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冲击。”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库存情况也反映出当前重卡行业所面临的窘境。前述经销商介绍,“从目前掌握情况来看,国内重卡的库存仍旧处于高位状态,虽然比去年同期已经降低了不少,但需要考虑到目前的这个销量情况,库存应该说还是很高的,行业整体压力比较大。” 二季度起有望迎来复苏 行业的筑底往往预示着下一轮景气的开始,重卡自然也不例外。 “经过了近2年的消化,前期重卡被透支的需求已基本出清,加之疫情防控的放开,无论是从定量还是从定性的角度来看,重卡行业的底部位置已愈发明显。预计明年二季度开始,重卡市场有望迎来拐点。”山东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对记者表示。 梳理后发现,2017-2019年,国内重卡年均销量为115万辆,如以此数据作为正常情况下重卡行业的需求中枢测算,2020-2021年国内重卡销量共计300万辆,两年共透支销量约70万辆。 今年1-11月重卡累计销量61.8万辆,假设全年重卡销量66万辆,与销量中枢相差约50万辆,因此2023年剩余20万辆左右的透支量,预计会在二季度将透支出清。 实际上,重卡行业复苏的苗头在四季度开始便隐隐浮现。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0月,国内重型货车销量1.60万辆,同比增长27%,结束了此前连续17个月销量同比下降的尴尬。 “其实10月份开始,重卡行业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反弹,但后续疫情的扰动和防控政策的变化导致了一些反复。”前述投资人士表示,“随着防控的放开,人们生活逐步步入常态化,货运需求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地产基建政策也已改善,未来2-3年重卡行业有望开启新的上升周期。” 国内重卡龙头中国重汽(000951.SZ)近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市场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随着经济稳步发展,重卡市场将逐步恢复。潍柴动力(000338.SZ)也在近期表示 2023年重卡市场销量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龙头企业更被看好 事实上,在龙头企业看好重卡市场的同时,龙头企业自身也被投资者所看重。 12月以来,以中国重汽为代表的国内重卡龙头正被外资持续抢筹。Choice数据显示,12月29日,中国重汽获深股通最新持股量为1524.71万股,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1.30%,12月初以来深股通累计增持中国重汽671.85万股,增持比例达78.78%。 “外资对重卡龙头的增持,一方面是对行业复苏的看好,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龙头企业在行业底部时所表现出的韧性与价值。”前述投资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就在重卡销量连续17个月同比下滑的期间,龙头企业仍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以中国重汽为例,上半年实现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双第一”中国重汽在四季度继续发力,10月公司销售重卡12500辆,市场占有率达25.96%。 有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的行业大底让重卡头部企业攫取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眼下行业的复苏之态已基本明确,龙头企业有望借助此前的积累,在这一轮的行业复苏之中率先获利。
近期国内煤价有所反弹。据媒体消息,过去一周,焦炭第二轮提涨100元/吨全面落地,累涨200元/吨。京唐港主焦煤每吨上涨40元,达到2540元/吨。12月2日中国神华外购价格上调0—3元/吨,环渤海港口价上涨100元/吨。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传统旺季来临,电厂日耗上升明显,港口及坑口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焦煤下游补库需求逐步释放,价格也预期向好。 具体来看,动力煤市场:产地方面,本周产地开工及运输略有好转,临近周末坑口煤价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进口方面,目前货源主要集中在低卡煤,其价格随着国内共振上行。需求方面,全国大面积降温,寒潮带动下电厂日耗上升明显,电厂可用天数下降。本周港口动力煤价格回升,考虑到供给、需求、库存水平,预计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炼焦煤市场:产地方面,主产区山西受疫情及个矿事故影响,供应周环比收缩。进口方面,甘其毛都蒙煤单日通关量仍维持在800车左右。需求方面,本周下游焦炭落实第二轮提涨,焦炭行业开工率预期提升,而焦煤的中下游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焦炭行业补库的积极性较前期上升。本周炼焦煤价格回升,考虑到供需关系改善以及低库存,预计炼焦煤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焦炭市场:生产方面,受疫情以及整体盈利不佳等影响,行业开工率仍处于低位。需求方面,下游钢厂开工率较为稳定,近期河北、山西等部分钢厂检修后复产,对原料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本周焦炭价格第二轮落地,考虑到供需关系改善以及低库存,预计焦炭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国海证券认为,经历前期一波调整,煤价及煤炭股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当前煤价预期向好,布局煤炭板块正当时。从中长期来看,碳中和背景下传统能源行业没有大额资本开支,供给端仍存在硬性约束,而经济增长背景下其存在刚性增长需求,未来若干年煤炭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存量产能就是稀缺资源,从中长期角度也建议积极关注煤炭板块。 此外,伴随央国企价值重估,煤炭行业充分受益。 据悉,12月2日,上交所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将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推动打造一批旗舰型央企上市公司。 我国煤炭企业拥有上市公司28家(包含神火股份、广汇能源,不含焦化企业),其中5家为央企体系,19家为省属国企体系,2家为市属国企体系,2家为民营企业,煤炭行业是典型的国央企集中行业。 煤炭行业平均PE(TTM)为6.9倍,位于各行业倒数第二位,其中国有煤炭企业平均PE(TTM)仅为6.5倍,估值明显偏低。当前A股央企上市公司PE(TTM)为9.1倍,央企+地方国企PE(TTM)为11.0倍,显著低于A股总体水平PE(TTM)16.8倍。 当前我国上市煤炭企业多为国有企业,普遍具有高盈利、高股息率特征,且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煤炭上市公司契合“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主题,煤炭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探索过程,煤企价值重估有望开启。 中泰证券指出,煤炭行业基本面依然强劲,增产保供背景下,中长期合同制度日益强化,供需结构性错配更加凸显,煤价易涨难跌。同时,天气转冷,迎峰度冬旺季将临,下游电厂负荷有所增长,叠加焦钢利润修复,下游补库需求有望带动焦煤价格上涨。板块调整之后,煤炭股高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以及需求复苏下的高弹性,攻守兼备,配置价值更加突出。 投资机会上,中泰证券点推荐:动力煤公司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兖矿能源、山煤国际、晋控煤业;炼焦煤公司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盘江股份、上海能源、平煤股份。
海关总署在线查询平台数据显示,中国10月原铝进口量为6.74万吨,环比增加4.3%,同比减少51.8%。今年以来国内原铝产量增加,需求难有亮眼表现,整体进口量较去年明显下滑。 以下为2014年以来中国原铝进口情况:
近期有关海外煤矿进口边际改善的消息给A股煤炭板块带来压力。对此,山煤国际董事、总经理武海军在今日举办的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中澳关系修复带动澳洲焦煤和动力煤进入我国,将对我国近两年的国内供应缺口形成有效补充,全国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目前,进口煤炭的整体规模相对于国内煤炭供给而言体量较小,对国内的煤炭价格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与武海军的观点相呼应,业内人士指出,煤炭进口自今年初以来已缩水。国际能源网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进口煤炭累计同比下降10.5%,主要原因是欧盟禁止俄煤导致煤炭抢购加剧,以及国内外煤价倒挂导致沿海地区用户采购意愿降低。中信期货研报指出,我国煤炭保供压力仍大,而澳煤性价比优势较明显,市场在中澳最高领导人会晤的背景下对中澳煤炭贸易恢复的预期升温大,但这仍需观察后续动态。即便中澳煤炭贸易恢复,估计中国新增澳煤进口规模约1000-3000万吨/年,对降低进口煤综合成本、缓解供应紧张有一定作用。但相比1-10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36.9亿吨、进口煤炭2.3亿吨仍占比较小。 武海军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煤价处于稳定合理区间。随着冬季用煤旺季来临,动力煤耗煤需求将较目前增加,价格将保持在长协规定的合理区间执行。炼焦煤市场行情更多的受下游企业需求关系影响。他同时透露,2023年长协合同签订工作尚未完成,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中。 10月31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根据“基准价+浮动价”机制,11月5500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728元/吨,将相比Q3的719元/吨上涨9元/吨。同时,发改委印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的通知,长协基准价和计算公式不变。相比长协煤的稳定,市场煤价却保持着历史同期高位运行。根据wind数据,截至10月28日,京唐港山西5500卡动力煤价格为1600元/吨,较三季度平均价格上涨约26.07%。 山煤国际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完成原煤产量1085.41万吨,同比增长19.53%;实现煤炭生产毛利额54.84亿元,同比增长45.45%。分析人士指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煤炭产量、售价双升,这带动了公司实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7.36%。由于山煤国际市场煤销售占比较高,煤价弹性较大,受益行业景气度将更加明显。 武海军表示,公司目前煤炭产销正常,符合原定年度生产计划。公司未来产能增加主要来源于现有两座基建矿井投产后的产能贡献。目前鑫顺矿已完成竣工验收及备案工作,目前正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庄子河矿正在加快推进基建工作。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