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6

  • Q2单季净利预计超8亿元 生益科技:覆铜板销量增长及子公司业绩贡献

    覆铜板销量上升,叠加子公司业绩倍增驱动整体净利润跃升,生益科技(600183.SH)上半年业绩预喜。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公司Q2单季净利润预计达8.36亿元以上,为近三年同期最好水平。 生益科技今日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14.5亿元,同比增长50%到56%;扣非净利润为13.5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49%到 54%。 财报显示,生益科技Q1实现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增长43.76%。据此测算,Q2归母净利润约8.36亿元-8.86亿元,环比增长48.23%-57.09%。2022-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亿元、3.07亿元、5.40亿元。 针对H1业绩增长原因,生益科技表示,公司覆铜板销量同比上升,该板块产品营业收入增加,同时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推动盈利水平提升;下属子公司生益电子(688183.SH)着力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巩固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据悉,生益电子主营高端PCB(印刷电路板), 其客户主要聚焦在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汽车电子等行业。该公司今日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5.49亿元,同比增长432.01%-471.45%。 此外,新能源汽车销量攀升、5G/6G基站等通信设备建设等利好加持下,市场对高层数、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的多层印制电路板需求增长。覆铜板为PCB主要基材,下游细分领域呈现高景气,作为头部覆铜板厂商的生益科技无疑受益。 今年上半年,生益科技多次对外透露“订单饱满”“满负荷生产”。 谈及未来的盈利增长点,生益科技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提到,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成为电子企业出海新机遇。 然而,关税政策、供应链波动、供过于求等问题仍制约行业发展。公司将抓住AI和AI应用进一步提升在高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生益科技在5月底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同国内外各大终端就GPU和AI展开相关项目开发合作,并已有产品在批量供应。

  • 最高增超37倍!稀土概念股预喜潮来了 券商看好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7月14日,稀土多只概念股披露半年报预告,包括盛和资源、宁波韵升、华宏科技、中科三环、中国稀土。在此之前,广晟有色及北方稀土已分别于7月12日和10日发布预告。 这些公司交出的预告成绩都颇为亮眼,净利润预告增速全部超过120%。最高为华宏科技(3047.48%-3721.94%),其次为北方稀土(1882.54%-2014.71%)。 华宏科技表示,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国内主要稀土原料产品价格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市场供需格局改善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推动下企稳回升;稀土永磁材料业务快速增长。 北方稀土表示,业绩预增主要原因包括强化生产体系管理,推动产线联动及工艺升级,持续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降低冶炼分离及稀土金属加工成本;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永磁电机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等。 盛和资源表示,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录得同比上涨。公司抢抓市场机遇,主要产品销量同比上升,驱动业绩扭亏并实现预盈。 宁波韵升表示,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和其他应用领域,抢抓新项目机遇,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在多家公司的预增公告中,都提到了稀土产品价格增长。 根据SMM数据,2025年上半年氧化镨钕均价为42.1万元/吨,同比上涨13.06%;氧化铽均价为660.4万元/吨,同比增长12.9%。中信证券今日研报指出, 在轻、重稀土价格上涨的带动下,稀土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稀土产业链公司半年度业绩或超预期 。 此外,就在7月10日,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双双宣布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 包钢股份称,根据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稀土精矿价格调整机制及计算公式,公司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82.18元/吨。 北方稀土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5年第11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82.18元/吨。 从下游需求端来看,国海证券认为,近年来新能源车、风电、家电等需求持续高增,短期内人形机器人也或将迎来量产,全新的应用场景将成为稀土磁材增长新引擎,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分别为11.7万吨和12.69万吨,同比增速为9.7%和8.4%,未来行业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后续稀土出口管制放松或对价格上涨有助推作用,稀土板块有望在估值提升之后再迎利润增厚的戴维斯双击。

  • 【7.15锂电快讯】多家锂企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创新高

    【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 同比增长27.86% 创历史新高】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4.97%。 (央视新闻)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亿元-5.5亿元】 赣锋锂业(002460.SZ)公告称,赣锋锂业预计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亿元-5.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报告期内,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尽管公司电池板块产能有序释放、销售增长,但整体经营业绩仍受到冲击,并计提了存货等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财联社) 【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0万元-1.55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天齐锂业(002466.SZ)公告称,天齐锂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万元–1550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2.06亿元。报告期,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但锂矿定价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逐步贴近最新采购价格;同时,联营公司SQM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带动投资收益上升;此外,澳元走强带来汇兑收益增加。 【永杉锂业: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16亿元-1.73亿元】 永杉锂业(603399.SH)公告称,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1.73亿元至1.1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6,681.62万元,本期同比转亏。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锂盐市场持续供大于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尽管公司通过提高产量、降本增效等方式降低风险,但难以抵消价格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锂盐板块业务亏损。(财联社) 【利元亨:公司已中标国内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 利元亨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中标国内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订单,覆盖电极制备、电解质复合、高压化成等关键环节的核心装备。目前设备交付及验证工作有序推进,同时与多家主流电池厂及车企开展技术交流。单机设备如“干法设备”、“胶框印刷与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机型也受到市场关注,成为客户重点考察的环节。(财联社) 【英国交通大臣:英国计划推出措施以促进电动汽车销售】 英国计划推出新的激励措施,以降低人们购买新电动汽车的成本。英国交通大臣海蒂·亚历山大证实,她将在本周宣布促进电动汽车销售的新措施。其办公室周日宣布,计划投资6300万英镑,在英国各地的家庭和物流仓库建设充电桩,包括为没有车道的住宅提供充电桩资金。她的部门还概述了一项25亿英镑的计划,以支持汽车制造商向零排放汽车制造过渡。(财联社) 相关阅读: 内蒙古建亨奥能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 打造全球最大生产基地【SMM分析】 2025年上半年磷化工行业分析回顾与展望【SMM分析】 【SMM分析】卢旺达高品位锂矿藏再现 天铁向欣界供固态电池锂负极 其单耗为100吨【SMM分析】 SMM锂电库存周期指数重磅发布:为锂电产业链企业提供精准库存管理新工具 韩国启动聚合物基固态电池项目 三大项目协同助力技术突破【SMM分析】 美国Nuvvon 宣布推出新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SMM分析】 英国Ilika与韩国SK On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SMM分析】 美国Nuvvon 宣布推出新一代固态锂离子电池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SMM分析】 西高院宣布在建项目完成后将具体固态电池的检测能力【SMM分析】 【SMM分析】 周度磷酸铁锂市场小结 【SMM分析】多重因素影响下 2025年H1负极材料行情回顾 我国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固态电池板块再度活跃【SMM热点】 【SMM分析】近期回收事件新进展:6.30-7.4 【SMM分析】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终止电动车税收优惠: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政策退坡与产业博弈 【SMM分析】玻利维亚国会爆发激烈冲突 锂矿合作争议引发抗议浪潮 价格战、汽车关税、智驾“更名” 上半年汽车市场“忙到飞起” !【SMM热点】

  • 光伏产能出清前夜:龙头延续亏损 二三线用减产换减亏 下半年进入出清关键节点

    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经历政策引发抢装潮,1-5月新增装机量达到197.85GW,同比增长约150%。不过,对于仍处于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光伏行业,其对产业链利润支撑有限,晶硅主材企业仍处于普遍亏损中。 近期,中报业绩预告陆续出炉,光伏行业多家企业在预告中提到,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导致产品价格下行,影响经营业绩。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目前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中,通威股份(600438.SH)、TCL中环(002129.SZ)、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上半年预计亏损金额均超过20亿元。这也是光伏行业营收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其亏损程度基本和规模成反比。 行业“寒冬”延续,但转机亦在显现:已有光伏企业今年前二季度亏损幅度收窄,隆基绿能同比减亏达到24.43亿元到28.43亿元,爱旭股份(600732.SH)则预计在Q2实现单季度盈利;同时,在近期“反内卷”推进中,产业链各环节报价已经出现上涨,下半年进入出清关键节点,价格中枢稳定抬升后,为光伏企业全年业绩指引提供乐观信号。 龙头公司业绩分化但依旧承压 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其中5月单月新增装机达92.92GW,同比增长388%,创下历史新高。 与之对应的是,光伏产业链价格也在经历明显波动。2月,受新能源电价政策以及前期产品价格超跌因素影响,光伏产业链价格迎来一波反弹,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但在二季度之后,因政策节点临近和供货周期影响,终端市场迅速降温。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6月下旬,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降至3.44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降至3.35万元/吨。硅片、电池和组件价格变动基本同步。 从最新披露的中报业绩预告金额看,头部企业受限于产能规模较大,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扩大: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1.29亿元;其次是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0亿元至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多家企业一季度改善,TCL中环Q1归母净利润为-19.06亿元,同比下降116.67%,但是环比增长47.9%;通威股份Q1净利润亏损25.93亿元,但是环比增长15.43%;隆基绿能Q1亏损14.36亿元,但是环比增长32.04%。 到二季度,则呈现一定分化,TCL中环预计单季亏损预计20.94亿元-25.94亿元,亏损额较一季度扩大;通威股份Q2预计亏损金额23.07亿元-26.07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在Q2亏损有所收窄,前者亏损金额在9.64亿元-13.64亿元,较上半年同比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是光伏头部企业中减亏金额最高的企业;晶澳科技Q2净利润亏损8.62亿元-13.62亿元。 价格持续低迷,库存压力显著等因素,是导致头部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通威股份在业绩预告中称,报告期内,虽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TCL中环则提到,分布式抢装潮后,产业链在5-6月需求逐步降温,叠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亏损。 二三线企业用减产换减亏 从2023年四季度起,光伏行业进入亏损周期,多家晶硅主材环节企业连续多个季度亏损。 与头部企业承压加剧所不同的是,多家聚焦单一环节的光伏企业亏损幅度开始明显收窄,二线硅片企业更为显著:双良节能(600481.SH)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亿元至-6.5亿元。去年同期公司亏损12.57亿元;京运通(601908.SH)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65亿元到2.25亿元,公司去年同期亏损13.17亿元。 与头部企业形成对应的是,二三线企业呈现出“卖的少亏的少”的局面。京运通在业绩预告中列举了周期冲击影响,其硅片环节利润依然为负。不过,公司同时提到,及时调控产能利用率,加快库存周转,公司新材料业务经营情况同比好转,带动整体经营情况同比大幅改善。 从产能规模看,通威股份早已实现由上游硅料到终端光伏电站的全产业链布局,其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业务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市占率首位,组件出货量也位列全球前五;TCL中环去年硅片出货同比增长10.5%至125.8GW,整体市占率居于行业第一。 有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大产能、高库存、高固定成本,是光伏龙头在面临价格下跌时的三项主要压力。尤其在周期下行的调整阶段,在保销售保市场份额,与“卖一片亏一片”的矛盾仍在,侵蚀制造环节利润。 今年4月,亿晶光电(600537.SH)在年报中披露其常州基地5GW PERC电池产能和滁州基地7.5GW TOPCon电池产能已经于2024年底停产。财报显示,公司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约1.6亿;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1.20亿元至-1.60亿元,去年同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4.70亿元。 此前,有企业人士在与财联社记者交流时称,(自律)减产可以避免在市场环境恶劣时过度消耗资源,等待行业回暖时机;同时,减产也有助于推动行业产能出清,减少市场无效供给,促使市场供需关系逐步恢复平衡,进而带动产品价格回升。 此外,技术路线不同带来的溢价差,也是光伏企业改善业绩的重要因素。爱旭股份是目前晶硅主产业链企业中,唯一在Q2实现盈利的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元-2.8亿元。去年上半年,爱旭股份亏损额为17.45亿元。 结合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元测算,爱旭股份Q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0.2亿至1.3亿元。公司提到,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 下半年进入出清关键节点 随着中报业绩初步揭晓,光伏企业全年业绩表现更受关注。近期,工信部等部委与行业协会推动的“减产”与“创新”政策逐步落地,多家头部企业主动削减开工率或延期新产能投放,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7月以来呈现回暖走势,多晶硅n型复投料和颗粒硅上周涨幅双双超过6%。 多家头部企业表示下半年进一步有望改善经营业绩。在今年4月进行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通过深化降本增效,推动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减亏,目标到今年三季度回到盈亏平衡线。 晶澳科技在今年5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在主管部门、企业、协会相关措施的推动下,整个光伏行业正在加速实现再平衡,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应该能够出现好转。 不过,晶澳科技也同时提到,实质性的出清或者再平衡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同时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等,实际的去产能时间可能会有所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内市场经过抢装潮后,下半年市场增量也面对不确定性。虽然从长期视角,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不改,光伏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形式,潜力依然巨大。但仅以短期看,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增速放缓,海外欧洲7、8月进入暑休,多方分析认为需求难以大幅提升。 但业内的共识是,这种需求变化将进一步刺激光伏产能出清,而下半年将是关键节点。硅业分会在分析中提到,在有限的下游需求下,品质差异不大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将优先成交。因此在本轮提价过程中,综合成本较高的企业则处于相对劣势,若长期库存积压且缺乏现金流支撑,将面临停产风险,进而推动多晶硅供应结构重塑。 钧达股份(002865.SZ)在最新业绩预告中提到,随着国家有关部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光伏行业正逐步回归良性发展轨道。经过此轮周期调整,中国光伏产业将从粗放型规模增长的发展阶段,迈向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该公司预测,伴随行业技术迭代及落后产能淘汰出清,光伏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光伏电池龙头企业,受益于技术领先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实现业绩改善及增长。

  • 东轻:攻坚夺旗“双过半” 奋楫扬帆开新局

    上半年,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把握创新与精益管理主线,结构调整、极致经营、党建引领“三管齐下”,打出一套攻坚夺旗“双过半”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截至6月底,东轻加工材产量同比增长2.5%,高端合金同比增长6.7%,销量同比增长1.7%、成品率较计划提高2.14个百分点。东轻人以砥砺奋进的攻坚锐气答好一张“期中卷”,为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蓄力扬帆。 优化生产组织 高端产能再突破 面对市场形势变化,东轻坚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派遣“6+1”市场服务队,主动拥抱营销,积极对接高端市场。“我们将优化生产组织、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与强化市场服务紧密挂钩,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为核心,全级次打通工序壁垒,推动东轻高端产能不断突破。”东轻制造部生产运行管理负责人王亚丰介绍。上半年,东轻板带厂通过营销协商,成功实现小批量订单在不同轧制生产线上的窄口分流,相关产品较以往产量翻倍;依托产销联动“一盘棋”,东轻特材持续加强自身高端订单获取能力,1—6月,高附加值锻件产量同比增长31.7%,高附加值型材增产超50%。 关键工序填平补齐和产线升级为高端产能的连续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东轻中厚板厂,48m辊底式淬火炉年初正式投产,有效打破了高精尖铝材的工序瓶颈,民机材料半年来同比增量170%,为企业培育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铝合金熔铸环节,东轻3条新建生产线表现亮眼。“新增熔铸线产能是老线原有8台炉组的一倍以上,单位铸造成本可降低50%,其中,圆锭成品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东轻熔铸厂副厂长葛义勇说,“上半年,熔铸厂产量同比增长8.6%。熔铸‘龙头’产线的转型升级,正逐步形成东轻高端保供的强劲引擎。” 强化精益创新 降本增效结硕果 将精益创新作为核心发力点,东轻向极致经营要效益,不断挖掘降本增效新空间。 坚持“质量精益”,东轻相关单位就废品压降开展攻关。各条轧制线以工艺优化为抓手,精细化控制工序切头尾及板带材切边量,部分高端合金成品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节约成本约150万元。紧盯提质降本,东轻特材技术系统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厚壁管材等重点产品凭借投料方式优化和过程管控,几何废品大幅减少,1—6月,累计降本约385万元。 聚焦消除时间成本浪费,东轻以“极致效率”推动极致经营。“我们从关键指标参数入手,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最佳模型,全方位促成设备、人员、物料的极致管控和无缝衔接式的均衡产出。”区域工程师王刚介绍。据了解,通过对流程细节的严格把控,王刚所在的中厚板厂全线生产效率提升显著,24m辊底炉二级时效工艺测温效率提升超80%,部分加工工艺复杂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周期可降至原本时长的50%左右。 纵深推进数智建设,5月起,国内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热轧领域首套多场景智能化重载仓储物流系统在东轻投入运行。经由线上“一键”调度,生产现场可完成铝合金物料全天候无人化的自动识别、自动存取与自动冷却,压缩运输成本的同时,杜绝了人工失误导致的质量缺陷。“智能系统让物流过程真正实现了增效、降本、提质的‘三位一体’。这进一步丰富了东轻以MES系统为核心、多层级数字平台‘全链互联’的智能制造格局,带来了企业精益创效的崭新驱动。”东轻装备部(数字化部)信息化中心主管纪羽丰评价。 深化党建赋能 砥砺担当促实干 持续深化“双融合”,东轻党委以高质量党建赋能担当实干,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以一为基谋新局、勇争第一创价值”大讨论中,东轻党委突出问题导向,面向制约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痛点,与基层员工面对面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涵盖党建、科技、战略、经营关键领域的“十强化十提升”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完成标志性成果5个。“深入广泛的学习研讨全面激发了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实地解决经营发展问题的担当作为。”板带厂党委书记刘海江介绍。通过将调研课题列项清单并限时照单销号,东轻岗位一线“马上就办、履职尽责”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拼搏的力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咬住年度目标,坚定“同题共答”,东轻各级党组织以一系列“党建+”具体实践,为东轻冲刺“双过半”、奋力开新局注入了澎湃动能。传承“主动作为、雷厉风行、严细认真”优良作风,东轻特材4月份产量创造历史,超出计划指标23%;东轻技术质量中心积极响应“大干二季度、奋战九十天”号召,试样检测及时率保持100%;围绕“党建+生产攻坚”,中厚板厂党委发挥联建共建优势,组织党员骨干突击队支援包装任务,保证产品按时交付。

  • 中条山集团实现生产经营“双过半”目标

    上半年,中条山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公司“123456”总体战略布局和“3356”工作体系,积极应对矿山停产减产、铜原料加工费持续低迷、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等多种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精准施策、加压奋进,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向好,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并)预计完成计划的100%;利润预计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85%;处理矿量预计完成计划的103%;精矿含铜完成计划的103%;阴极铜预计完成计划的100%,金锭预计完成计划的146%,完成年计划的54.2%,创历史最高水平,银锭预计完成计划的125%,完成年计划的53.2%;预计生产铜带、铜箔分别为完成计划的53.5%、51%。稳步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以卓越的经营成果交出高质量答卷!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发展“压舱石”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党建优势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举办学习教育读书班、党委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锤炼过硬作风。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开展素质能力提升暨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在革命圣地追寻红色根脉,汲取精神力量,夯实信仰之基。发挥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作用,在重点项目建设、设备设施大修一线及技术攻关等工作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严守安全环保线 织密风险“防护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1123”安全工作思路,将“零伤害”目标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以硬核举措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开展覆盖公司全范围的年度安全大检查,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做到隐患见底、整改彻底。持续深耕安全文化建设,让安全理念融入员工日常,使“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浓厚氛围浸润每一处工作场景。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讨论、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专项检查等多元活动,全方位提升职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推动隐患排查治理、职工安全培训、警示教育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奋力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精细管理提质效 深挖增效“潜力点”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筑牢发展根基。通过强化标准化规范运营管理,系统性优化管理流程,为提质增效奠定根基。各单位深度聚焦成本管控,从优化生产工艺、精准资源调配入手,深化设备周期管理,发动全员参与节本增效实践,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同时,科学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充分释放人才效能。严控营销采购成本,全方位压缩支出、拓展利润空间。以预算管控为“指挥棒”,严格规范费用支出,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以精细化管理锻造出企业精益运营的硬核实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创新驱动强动能 激活发展“新引擎” 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在关键技术核心攻关、铜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进了有氧韧铜、C19210处理箔、铜尾矿制备特种砂浆、农业无土栽培等新产品、新技术,并居于行业先进领先水平。通过与高校、链上企业、科研机构等深化交流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与华为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数智化转型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新材料科技公司以高精度铜及铜合金带材和高性能压延铜箔等核心产品闪耀2025上海慕尼黑电子展,舜王建筑公司凭借尾矿利用技术方面的卓越突破,荣获“创新先锋”荣誉称号。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不仅打造出前沿技术研发的“策源地”,更以开放姿态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创新要素集聚的“强磁场”。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下半年,中条山集团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聚集全年“十个坚持”重点工作部署,精心组织生产经营,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任务,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戮力同心,破浪前行,加快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奋力谱写全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AI行情持续演进 互连芯片龙头澜起科技Q2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

    存储互连芯片龙头澜起科技持续兑现AI应用增长及DDR5渗透带来的业绩成长。 澜起科技7月13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该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8.17%;实现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1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50%-102.36%。 单季度来看,澜起科技Q2营收、归母净利润规模及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将有望创历史新高。 在2025年第二季度,澜起科技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12%,环比增长约15.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5亿元-6.75亿元,同比增长55.51%-82.56%,环比增长9.46%-28.49%。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澜起科技表示, 主要受益于AI产业趋势,行业需求旺盛,该公司的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且第二子代和第三子代RCD芯片出货占比增加,推动公司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公告显示,澜起科技上半年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约为24.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1.00%。 随着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销售收入占比增加,澜起科技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此外,澜起科技三款高性能运力芯片(PCIeRetimer、MRCD/MDB及CKD)合计销售收入2.94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澜起科技方面表示,在AI产业趋势推动下,预计2025年PCIeRetimer芯片的市场需求将继续提升。一台配置8块GPU的主流AI服务器通常需要8至16颗PCIeRetimer芯片,因此全球AI服务器出货快速增长,将推动PCIeRetimer芯片需求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相关云厂商公开表示将增加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这对国内PCIeRetimer芯片的需求来说,会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澜起科技如是称。 展望今年全年,行业预计DDR5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及渗透率较2024年实现提升,有助于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成长。 根据QYResearch的数据,2024年全球内存接口芯片市场规模为10.09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12.68亿美元,2031年市场规模为57.02亿美元,2025-2031年的CAGR为28.5%。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PCIe及CXL互连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4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9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7%。 澜起科技日前已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瑞银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澜起科技在今年7月初披露的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英特尔资本已通过持续减持退出前十大股东序列。

  • 能源市场 “跷跷板”:火电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煤价回落煤企业绩承压

    今年上半年,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下探,能源市场的“跷跷板”再度倾斜,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显著提高,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 与此同时,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煤企甚至出现了亏损。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煤炭行业开始加强煤电联营布局,将价格不稳定的煤炭资源转化为价格较为稳定的电力资源出售,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煤电行业的格局或出现变化。 火电行业上半年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昨日晚间,上海电力(600021.SH)发布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4亿元到20.8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27亿元到7.60亿元,同比增长32.18%-57.27%。 上海电力并非行业孤例,上半年,火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均呈向好态势,多家火电行业上市公司业绩预增。 其中,晋控电力(000767.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5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3.7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豫能控股(001896.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500万元-1.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287.52万元;京能电力(600578.SH)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8.28亿元至21.11亿元,同比增加约100.13%至131.16%;甘肃能源(000791.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8.3亿元,同比增长13.37%~17.62%。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动力煤价格的降低是上半年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由于煤炭产量持续释放,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今年初以来,煤炭价格一路下行。根据CCTD数据显示,1月3日长江口5500K动力煤价格为820元/吨,到了6月27日已降至661元/吨;1月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为703元/吨,7月2日则降至664元/吨。 近年来,国内各大煤炭产区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政策,加大煤炭开采力度,新的煤矿项目投产运营,使得煤炭供应大幅增加。而需求端,新能源产业崛起,冲击着煤炭行业,部分高耗能产业需求疲软,进口煤也对国内市场造成不小影响,多重因素导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 煤炭行业周期性回落 煤企承压寻求破局 有人欢喜有人愁,煤价下跌给火电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却给煤炭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煤价下跌使得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利润空间被压缩。中国神华(601088.SH)昨日发布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至256亿元,同比下降13.2%至20.0%。公司表示,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影响,公司煤炭分部利润下降。 除中国神华外,还有多家上市煤企利润大幅回落。上海能源(600508.SH)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90亿至2.30亿,同比下降59.75%至51.2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之一是本部精煤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14.32元/吨,降幅30.42%;盘江股份(600395.SH)预计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为-551.00万元至-460.00万元,同比下降114.78%至112.34%。 煤价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结构偏宽松,上半年部分煤企销量也有所回落。数据显示,6月,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为2760万吨,同比减少1.4%;煤炭销售量为3750万吨,同比减少4.3%。1-6月,商品煤产量为1.65亿吨,同比减少1.7%;煤炭销售量为2.05亿吨,同比减少10.9%。 煤炭业务承压之际,部分煤企将煤电联营作为稳定公司盈利的发展方向之一。 冀中能源(000937.SZ)日前公告称,拟以6.69亿元现金收购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京能锡林郭勒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锡林能源总装机容量为1320MW,是国家落实“西电东送”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公司表示,收购考量因素为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煤电联营及上下游协同效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除冀中能源外,甘肃能化(000952.SZ)、电投能源(002128.SZ)也加大了对煤电联营项目的投资。甘肃能化预计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62.61亿元。电投能源则计划购买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白音华煤电100%股权,该项目为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拥有1500万吨/年褐煤产能、262万千瓦火电和40.53万吨/年电解铝产能。

  • 再生铅:持货商报价坚挺 下游企业刚需接货【SMM铅午评】

    SMM 7月14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上周五跌50元/吨为16875元/吨,精铅持货商报价坚挺,不含税价格基本持平上周五,15950元/吨附近出厂。市场主流含税货源对SMM1#铅均价贴水50-0元/吨出厂;下游企业刚需接货,精铅成交一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取向硅钢业务毛利率上升 望变电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最高超五成|财报解读

    益于公司八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投产后,有效推动了取向硅钢业务整体毛利率的增长,望变电气(603191.SH)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超五成。 今日晚间,望变电气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00万元至5400万元,同比增加32.21%到55.20%;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净利润为4200万元至5000万元,同比增加153.79%到202.13%。 公开资料显示,望变电气主营业务为取向硅钢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取向硅钢主要包含一般取向硅钢(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B),主要用于电力变压器(铁心)的制造,还可应用于大型电机(水电、风电)等领域 ,一般取向硅钢按120、110、100的数字命名牌号,数字越小牌号越高,高磁感取向硅钢按100、095、090、085、080、075以此类推的数字命名牌号,数字越小牌号越高;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电力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成套电气设备相关产品。 对于业绩增长因素,望变电气表示,一方面系公司八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投产后,高磁感取向硅钢牌号持续稳步提升,有效推动了取向硅钢业务整体毛利率的增长;另一方面系子公司云变电气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稳步增长,为公司贡献了一定利润增量。 公开资料显示,望变电气八万吨高端磁性新材料项目于去年6月全线投产,公司在近日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截至目前该项目生产稳定,已达到设计产能,现目前090/095为主流牌号,牌号结构显示截止到目前,085及以上牌号产出占比约20%左右,预期后期公司在技术团队、供应商等各方协同下,高牌号产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具体数据以实际产出为准。” 此外,公司还预计,“取向硅钢全年预期出货量17-18万吨,相关数据以实际产出为准;截至上半年,取向硅钢产品毛利率已有3%-5%的提升,预期随着牌号结构的提升及市场价格的回暖,后期取向硅钢毛利率还有一定的修复的空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