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

  • 周二镍价偏强运行,SMM1#镍报价132050元/吨,下跌300,进口镍报131350元/吨,下跌250。金川镍报132800元/吨,下跌250。电积镍报131350吨,下跌150,进口镍贴水150元/吨,下跌50,金川镍升水1300元/吨,下跌50。SMM库存合计4.47万吨, 较上期下降679吨。 宏观层面,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市场预期摇摆,美元指数走弱。产业方面,印尼镍产品相关税率或将落地,成本重心上移,推高镍价。但当前镍价涨幅已高于成本预期抬升的幅度,且基本面偏空预期并未改善,镍矿支撑也将随着菲律宾发运恢复而逐渐减弱,其他有色品种均表现平平,情绪面或有过度计价。建议谨慎观望。 (来源:金源期货)

  • 上周全球纯镍库存上升,伦交所镍库存维持快速上升表现,镍进口盘面利润仍处亏损区间,进口窗口维持关闭状态。当前国内镍铁冶炼厂仍处于亏损状态,生产驱动较弱,产量预计维持低位运行。印尼方面,矿端仍然维持偏紧表现,高品位镍矿升水高位运行。总体来看,短期镍价受印尼政策及市场情绪影响波动抬升运行;长期来看,供给缩减与需求增长预期将使得原生镍过剩情况缓解进而推动镍价重心上移,但过程或有反复。投资者需结合宏观经济情况、印尼矿端政策动态进行策略操作。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目前镍系产品下游实际需求表现尚待数据验证,而当前成本支撑仍存,情绪推动盘面价格走强,但考虑到累库仍在进行,基本面驱动尚未显现,操作方面谨慎跟随突破趋势。

  • 印尼矿商敦促印尼政府重新考虑上调矿产资源使用费计划

    3月11日(周二),印尼矿业协会(Indonesian Mining Association)敦促政府重新考虑提高矿业产品矿产资源使用费的计划,目前矿企在应对运营成本上升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上已经处境艰难。 印尼正考虑提高矿业公司开采煤炭、镍、铜、黄金和锡等大宗商品的矿产资源使用费,有关部门表示,这一提议旨在改进行业治理。 印尼矿业协会的执行董事Hendra Sinadia表示:“提高矿产资源使用费将增加企业负担,并可能影响生产和投资计划。” 他表示:“我们要求政府重新考虑提高资源使用费的计划,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采矿业的国家收入已经超过了目标。” Hendra表示:“矿业公司已经面临着一系列影响其财务状况的政策变化,比如取消对工业用生物柴油的补贴,地区最低工资提高6.5%,以及强制使用政府确定的煤炭交易基准价格。” Hendra还表示:“最近的一项政策要求资源出口商将所有收益留在境内一年,这也将收紧现金流。” 他表示,印尼今年实施全球最低费率将进一步打击一些矿商,因为它们此前一直在冶炼厂投资上享受税收减免。 他说,镍矿商正在应对价格下跌。 他还补充说:“煤矿企业还抱怨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价格上限政策,该政策已有数年没有重新评估。” Maybank Securities Indonesia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政府继续推进这一提议,矿商将面临矿产资源使用费的大幅增加。 该机构还表示,矿商将看到他们的营收下滑。 不过,一些持有特别煤矿许可证的企业,比如印度尼西亚的安达兰煤矿(Adaro Andalan Indonesia)可以从拟议的修订中受益,因为所收取的最高费率全面降低。 其他可能受到该提议影响的矿商包括自由港麦克莫兰的印尼子公司、安曼国际矿业公司(Amman MineralInternational)以及锡矿商Timah。(来源:文华综合)

  • 金属多飘红 期铜收高 受美元走软支撑【3月11日LME收盘】

    3月11日(周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上涨,因美元走弱,以及LME系统可用于交割的库存下降暂时抵消了对美国进口关税政策的担忧。 伦敦时间3月11日17:00(北京时间3月12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134美元,或1.41%,收报每吨9,662.50美元。 在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通胀长期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关税对铜和其他依赖经济增长的金属不利,市场关注周三公布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分析师Ewa Manthey表示:“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因关税而放缓,对铜和其他工业金属的需求可能会减弱。” 铜价上周触及四个月高点9,739美元。美国中西部铝升水飙升19%,创纪录新高。 美国交投最活跃的Comex期铜较LME期铜的升水走高,最新报每吨845美元,而周一为726美元。 LME每日数据显示,部分市场希望增加对美国的供应,LME铜注册仓单降至136,300吨,为6月中旬以来最低。 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在美国政府可能征收关税前,美国铜的净进口量和库存将大幅增加。 LME锌注册仓单降至94,700吨,为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 【盘面】夜盘沪镍冲高回落,白天盘探低回升,主力5月收132990,涨0.90%,成交略减,但保持活跃,总持仓略减。同期锡走势与镍相近,夜盘高开低走,白天盘探低回升,主力4月收263030,涨0.11%,成交总量略减,总持仓略增。 【分析】镍价今日剧烈震荡,收盘强势,沪镍已经向上突破了长达21周的120000-130000震荡区间,中期转强,近期印尼政府对于镍矿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对于供给收缩的预期以及镍自身处于较低估值区域,吸引了资金关注。而锡上周收复了前期的跌势,缅甸佤邦锡矿复产的影响减弱,市场继续关注未来供给收缩和下游景气复苏对锡需求的提振。维持锡镍交易的积极策略,但基于小金属的高弹性,交易上应重视资金管理。 【估值】中性 【风险】宏观政策低于预期 (来源:华鑫期货)

  • 【铜】 周二沪铜收回跌幅收在7.8万,今日现铜77660元,临交割现货转平水。消费进入相对旺季,国内社库拐点初现。倾向本周铜价下方支撑提高到7.75-7.7万。 【铝&氧化铝】 今日沪铝先抑后扬收长下影线阴线,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交易快速反复。近期铝锭铝棒社库累库总略高于去年,不过过去一周铝锭社库下降1.8万吨拐点初现早于往年,现货反馈中性。沪铝关注去库节奏,短期背靠布林线中轨偏强震荡继续测试21000元关口阻力。今日氧化铝现货成交3300元以下带动指数下跌,运行产能刷新历史新高,供需平衡宽松不变,矿端价格回落带动成本重心下移。氧化铝出现实质性规模减产前价格延续承压运行,短线关注2024年低点3100元附近支撑。 【锌】 锌价先抑后扬,现货交投略好转,贸易商上调现货升水报价,SMM0#锌报价对近月盘面贴水收窄至-10元/吨。美衰退交易升温,外需前景承压,内需仍依赖基建托底,国内政策未超预期,消费对锌价托举不足。3月炼厂扭亏,锌锭增产预期走强。考虑成本和供应,沪锌暂看2.32-2.42万元/吨区间震荡。大方向顺应矿端转松逻辑,逢高空。 【铅】 原料偏紧;期现价差245元/吨,持货商仍倾向交仓,部分炼厂囤货待交割;环保限产对再生铅供应产生短期扰动,精废价差维持50元/吨低位;外盘投资基金空头减仓,以上因素支撑沪铅上探1.75万元/吨。但3月原、再生铅炼厂复产、新投产预期强,供应端压力仍存,终端消费仍处淡季,基本面预期难以支撑过高涨幅,关注1.75-1.78万元/吨区间回调压力。 【镍及不锈钢】 沪镍震荡反弹,市场交投活跃。印尼能源与矿产部HPM报价稍涨,对市场情绪有所扰动。现货过剩持续,金川升水1300元,俄镍贴水100元,电积镍贴水100元。高镍生铁价格稍走强,印尼矿端仍影响原料定价,最新报价在988元每镍点。库存来看,镍铁库存持稳在相对高位2.9万吨,纯镍库存稍降两千吨至4.5万吨,不锈钢库存增近万吨至95.9万吨。技术上沪镍短线强劲,反弹空间稍有打开。 【锡】 沪锡收回跌幅,今日现锡26.2万,锡价短线走强,可能受锑钴小金属交投气氛带动。国内某矿生产出现伤亡事故,但该矿选厂暂时能用库存延续生产,整体影响有限。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制造业及机电产品产出高增速,但当下下游消费趋势性存在不确定性。价格反弹带动26万整数关执行价的卖出看涨期权权利金大涨至5000元以上,时间价值较高。建议参与相关期权。

  • 储能的2025年:更加惨烈的洗牌和历史转折点即将到来!

    公众号文章原创:新能源正前方,文章仅记录《新能源正前方》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 ---------- 很多年后,储能从业者回望往事的时候才会真正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原来进入2025年后,他们就站在了储能行业的历史转折点上。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并网风光装机总量合计达到11.8亿千瓦,同时煤电的装机总量为11.7亿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规模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38.4% ! 这是过去几十年国家对新能源行业大力扶持、新能源行业艰苦创业、每一位新能源从业者奋发图强后的成果,这一份荣耀属于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但新能源狂飙突进同时带来的产能过剩、消纳等问题,也成为了摆在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沉重命题。 01 价格战背后的多重挤压 2025年刚过没多久,华电集团2025年6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就开标了,此次采购共有55家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最低价探至0.4563元/Wh,这个价格虽然不及去年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以0.417元/Wh中标中国电建青海60MW/240MWh储能设备采购项目显得那么震撼,但如此大体量的采购,如此多家厂商开出低于0.5元/Wh的价格,却宣示着储能行业2025年的价格战是回避不了了。 价格崩塌的根源来自产能的疯狂扩张 !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约为266GWh ,而同期储能电芯产能却达750GWh ,这里面中国更是以不到60%的需求和超过90%的产能成为了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产能严重过剩和产品高度同质化的结果则是头部效应越发明显,行业前十垄断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库存积压严重。 进入2025年后,政策转向则大概率将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洗牌。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终止执行8年的“强制配储”政策,转向市场化交易机制。解除“强制配储”对行业而言究竟属于利好还是利空,众说纷纭,但很显然,关于电站投资的决策将越发谨慎,不同电站之间巨大的盈利能力差距将对新能源运营商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配储峰谷价差套利工具对于项目的收益率至关重要,仍将是大多数项目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惜的是,下游对于综合能力的要求提升势必向上传导到供应商侧,储能市场将成为技术领先者的竞技场,拥有更高电芯循环寿命、成本更低、综合性能更优的厂商将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2025年,不仅仅是行业头部企业对于中小厂商的挤压,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将进一步集中。 02 技术革命重构竞争逻辑 价格厮杀之下,是技术突破对行业格局带来的快速冲击。 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储能电芯通常占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的一半以上。随着液冷储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更大容量的314Ah电芯逐步取代280Ah电芯,成为储能市场的主流产品。大容量电芯能够减少电芯数量,提升能量密度,降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并且在后端集成领域简化装配工艺,大幅节省土地基建和集装箱等成本投入,传统产能面临迅速贬值的压力。 现在500Ah以上大容量电芯的研发、量产又开始成为各储能企业“卷技术”的关键点,一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进入规模量产后,行业竞争格局又不知道会变成啥样子。 此外,虽然当前锂离子电池得益于成本和技术优势仍是新型储能主流,但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储能时长上无法满足未来储能行业发展的需求,新型储能技术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热以及大规模商用日益临近的钠离子储能,更别说远期的氢能储能等。 百花齐放之下,让后来者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可能,纷纷杀入了储能这个快速崛起的市场,赛道也就变得越来越拥挤。 行业最终是旧王垄断市场,还是新入选手弯道超车,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行业竞争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随着行业头部选手在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攻,答案也将很快见分晓,2025年就将是水落石出的历史性转折点。 03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破局 如果说技术的突破是储能内卷的底层原因,行业狂飙之余埋下的安全隐患、引发的相关政策补丁以及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社会资源配置浪费成为公众焦点,电力市场机制及时跟进调整,将助推 2025年成为储能行业拐点 。 2024年浙江温州储能火灾后,全国累计发生23起事故,70%与BMS故障相关,更严峻的是,当前消防系统成本占比不足2%,均价较2022年下降73%至0.0179元/Wh,安全标准的滞后让行业在狂奔中面临系统性风险。 安全标准升级已刻不容缓。2025年6月实施的《新型储能安全技术规范》强制要求消防系统成本占比≥5%,热失控预警时间≥30分钟。全生命周期认证体系涵盖500余项安全测试等硬约束将淘汰投机者,为优质企业腾出空间。 新能源全面入市,松绑强制配储,则是在政策上鼓励光储行业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再做温室里的花朵。 每一次的政策都如同硬币的两面,有好有坏,关键是企业自身如何去应对,如何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这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思考的命题。 04 全球化竞争下的生存法则 当国内市场日益内卷,价格一跌再跌,而国外市场依然有较高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出海就已经是一个必然命题,只是在全球地缘政治越发不平静,尤其是美国再度祭起关税大旗的时代背景之下,又决定了这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解答的命题。 除了产品出海,更重要的是产能也要跟着出海,甚至在产能出海都可能受阻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则成了无奈之举。关于 这一点,龙头宁德时代在美国市场已经探索过,亿纬锂能之类的公司也有过相应的探索,走得通,但显然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好在也不是所有市场所有企业的出海都那么难,比如这两年快速崛起的中东市场,就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光储企业的全新投资热土,远景能源、阳光电源、TCL中环等纷纷踏上了这个全新的蓝海市场。 当然了,这究竟是蓝海市场,还是会马上变成红海市场甚至有毒市场,跑步进场的企业们又能有多少收获,一切都有待时间给予解答。 但不管怎样,出海是必须要做也是必须要做好的命题,2025年,谁能更好地解答这道题,谁就能在这场严峻的内卷中取得喘息之机,甚至弯道超车。 只是客观讲,这大概率又是头部厂商的主场。 05 留给后排选手的时间不多了 进入2025年,储能价格依然未见止跌迹象,内卷依然是光储行业逃不掉的命题,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又即将实施,行业竞争将无可避免地加剧,头部玩家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的AI技术的逐步成熟,势必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全新的改变契机,如何利用AI 技术提升研发效率、提升储能收益等,都是具有非常大探索意义的命题,这方面,头部企业在人才和数据上又具备更大的优势。 2025年储能行业的加速洗牌已经是无可避免的大趋势,很多中小企业将在这一轮洗牌中被永远赶出市场, 能留在这个市场的只能是那些技术、资本和生态的集大成者 。 待厮杀完毕后的头部玩家收割了市场,行业的拐点也许就真的不远了。 从这个维度看,2025年的储能行业势必精彩无比! 如果大家对leo调研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资料库,里面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以及宏观政策、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投资有用的,我们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不仅可以帮助你及时洞悉持仓企业的最近状况,对做题材投资也是极有帮助的,可以帮助判断题材的大小、进展、受益品种等。 在《新能源正前方》后台消息对话框回复“价值宝库”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比如这几天蜜雪集团上市暴涨,关于蜜雪集团为什么暴涨就有专门的讨论,加入后即可查看。

  • 飞南资源:目前锑、铋金属对应收入占比不足1% 公司持有江西巴顿81%股权

    近来锑铋价格连番上行,生产锑、铋相关金属的企业也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被问及“子公司江西巴顿是否产出铅锑铋合金产品?锑和铋年产量多各有多少?”飞南资源3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包括电解铜、锌锭、焊锡锭、铅锑铋合金、金锭、银锭、钯粉等,其中铅锑铋合金中含有锑、铋金属,目前锑、铋金属对应的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较低,不足1%。 公司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对应的各金属产销情况,具体可查阅公司2024年半年报“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内容。后续情况敬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等相关公告。请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查看飞南资源2024年的半年报可以看出: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38,007,718.4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45,637.09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3,738,693.94元。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主要为公司根据现货需要使用期货合约对铜、锡等部分存货金属进行价格风险管理,以降低金属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期货合约与存货结存具体项目无法一一匹配,会计核算上按金融工具准则确认损益,期货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不适用套期会计。报告期内,公司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18,150.12万元,其中,计入投资收益金额为-6,441.8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各金属的产销情况如下: 对于“目前小金属锑和铋价格大涨。请问公司产品有锑和铋吗?”飞南资源3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包括电解铜、锌锭、焊锡锭、铅锑铋合金、金锭、银锭、钯粉等,其中铅锑铋合金中含有锑、铋金属,目前锑、铋金属对应的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较低,不足1%。公司产出的资源化产品对应的各金属产销情况,具体可查阅公司2024年半年报“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内容。后续情况敬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等相关公告。请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对于“公司从行业角度来说进入门槛高吗?公司在业内综合地位如何?可比上市公司或者说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的问题,飞南资源3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危固废资源化行业存在技术、落地、资质、管控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门槛。例如,危废处置涉及粗炼、精炼、电解、萃取、蒸馏等多重工艺,属于技术复合型行业,且危废具有危险性,处置过程更需避免安全事故、防范二次污染。专业的危废处置技术能够提升危废资源化效率、降低处置过程的二次产废量。行业内企业需经过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积累和技术探索,才能形成一整套高效、节能且环保达标的处置技术体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有色金属类危废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公司目前经许可的危废经营资质合计达到121.06万吨/年,位居行业前列。公司通过危固废协同处置工艺实现有色金属回收,克服了含铜危废处置领域内普遍存在的铜金属资源化程度低的难题,能够将铜金属深度资源化。 近年来,随着江西巴顿和广西飞南项目的实施,公司能够实现铜、镍、锌、锡、金、银、钯等多金属深度资源化,产出镍精粉、锌锭、锡锭、金锭、银锭、钯粉等彻底资源化产品,构建多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产业闭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被问及“江西巴顿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吗?其营收/净利在上市公司占比如何?”飞南资源3月5日回应称:江西巴顿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公司持有江西巴顿81%股权。 飞南资源3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当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担保额度总金额为50亿元,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17.02亿元,占公司2023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的比例为38.85%;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的担保总余额为0亿元,占公司2023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的比例为0%。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无涉及诉讼的对外担保及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情形。 在经历了3月7日以7.2%的大幅上涨报收之后,飞南资源近两个交易日的股价出现下跌调整,截至3月11日10:35分,飞南资源跌1.17%,报20.36元/股。

  • 金属普跌 期铜收低 受经济增长忧虑拖累【3月10日LME收盘】

    3月10日(周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一下滑,因市场关注美国征收进口关税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工业金属需求的负面影响。 伦敦时间3月10日17:00(北京时间3月11日01:00),LME三个月期铜下滑85美元,或0.88%,收报每吨9,520美元。   上周,在美国批准汽车制造商在一个月内免征加拿大和墨西哥25%的关税后,铜价创下了9,739美元的四个月新高。 然而,这种暂缓是短暂的,铜再次受到关税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压力。 Marex顾问Edward Meir称:“进入3月份,我们将持谨慎态度,因为我们认为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关注不够,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抵消对供应紧张的担忧。这是关税的后果之一;它实际上冻结了商业活动。” 中国每年消耗的铜约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 铜广泛应用于电力和建筑行业,从上海期货交易所监测的仓库库存中可以看出,铜的需求减弱。自今年年初以来,铜库存量已接近270,000吨,增幅超过220%。 在上海的保税仓库,铜库存自1月初以来增加近200%,达到4.5万吨。 工业金属也因美元走软而获得一些支撑。

  • 印尼正考虑提高从铜到煤炭等各种矿产开采税 镍锡铜和黄金等矿业特许权使用费或将上调

    3月10日(周一),印尼提议提高矿产商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以提振因总统Prabowo Subianto的支出计划而吃紧的公共财政。 周末公布的一份公共咨询文件显示,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正在考虑提高从铜到煤炭等各种矿产的开采税。如果价格上涨,此前固定费率的特许权使用费(例如镍矿使用费)现在可能上调。 在该提议出台之际,印尼政府正在努力应对总统Prabowo的旗舰计划的巨额成本,包括免费学校午餐和Danantara国家投资基金带来的巨额成本问题。在提高增值税的提议被否决后,政府要求各部门削减预算,为这两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政策提供资金。 印尼庞大的采矿业大力支撑着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可能的税费上调正值该国处于艰难时期。作为该国量大出口商品--镍和煤炭的价格已经跌至多年低位,迫使部分生产商考虑削减产量。 就镍而言,根据政府确定的基准价,对矿石生产征收10%的同意税率将被14-19%税率所取代。冶炼厂生产的产品(例如镍铁和含镍生铁)征收的税率也将有所提高,这加大了成本压力,一些冶炼厂已经开始削减产量。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分析师Ryan Davis周一在一份报告中称:“特许权使用费的上调可能影响印尼在下游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在价格波动中,普遍较低的利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供应的回应时间。” 锡、铜和黄金生产的特许权使用费也将增加。Davis称,对煤矿生产商的影响将因他们许可证类型而不同,向PT Adaro Andalan Indonesia这样的煤矿公司可能支付较低的使用费。(文华综合)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