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3

  • 2023年1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2023年1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月 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85.33万吨,环比下降1.9%,同比增加4.3%;但较预期的89.5万吨低4.17万吨。 1月电解铜产量并没有如期增加,而是出现环比下降,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华东某冶炼厂检修影响量较预期要大;2,华中和华南新投产的冶炼厂扩产速度较预期要低;3,部分企业因春节因素,开工率较12月有所下降。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有几家冶炼厂因季节性统计周期的原因令其1月数据较低,但实际生产是正常的。 进入2月,之前检修的2家冶炼厂将恢复正常生产,我们预计单这两家的增量就多达到3万多吨;再加上没有春节因素的干扰多数冶炼厂恢复到正常的开工率;这些均是令2月产量明显增加的原因。不过也有几个不利的因素制约了产量的增加如:2月的生产天数较短;新投产的冶炼厂产量释放缓慢;个别冶炼厂仍受到冷料紧张影响令产量小幅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9.93万吨,环比上升4.6万吨上升5.39%,同比上升7.6%。1-2月累计产量预计为175.26万吨,同比增加5.97%,增加9.88万吨。 电解铝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41.8万吨,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6.7%。日均产量环比下降642吨至11.03万吨/日。2023年1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回落,主因12月-1月份贵州电力紧张,省内电解铝经过三轮限电减产,1月底运行产能较11月底下降76万吨,较12月底下降31万吨。1月份四川、广西地区少量复产,复产总产能合计5万吨左右,甘肃中瑞、贵州元豪及白音华新增投产规模合计约12万吨左右。据SMM统计,截至2月底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29.5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1月份国内铝下游加工制品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叠加传统节假日影响,国内铝水加工企业开工下降,行业铸锭量增加,铝水比例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至59.2%。 进入2月份,云南等西南地区水电偏紧,区域内工业或再度面临能效管控,云南地区电解铝企业有减产10-20%的预期,且贵州等地区电解铝短期也会因为电力供应不明朗等原因复产缓慢,2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小幅回落状态,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2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回落至4010万吨附近,预计2月产量(28天)或在307万吨附近,同比增长4.1%。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1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36.8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减少0.2万吨/天至20.5万吨/天,总产量环比去年12月减少0.9%,同比增长1.4%。截至1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9775万吨,运行产能为749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7%。 整体来看,1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1.5万吨,月内小幅短缺9.7万吨。 1月总产量较之去年12月略有下滑,产量环比减少的地区为:贵州、河南、重庆;产量环比增加的地区为:河北;产量维稳的地区为:山西、广西、内蒙、云南。分地区来看,河南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2.5万吨,同比大幅减少24.2万吨,该省依旧受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下降、矿石采购难度不减少等因素的搅扰,当地氧化铝厂维持压产状态,全省开工率仅为56.5%,而去年同期为74.2%;贵州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2.7万吨,省内某氧化铝厂因为当地限电等因素,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均属于停产状态,2月初开始复产,预计下月贵州地区氧化铝产量将有所修复;重庆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1万吨,主因当地天然气供应紧张,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河北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增加2万吨,河北文丰氧化铝厂第三条生产线(120万吨)于1月底开始投产,预计2月河北地区氧化铝产量依旧呈正增长态势。 整体而言,1月国内氧化铝维持紧平衡格局,2月份贵州和山西地区部分氧化铝厂有复产计划,河北文丰新投120万吨产能将会释放,预计2月份氧化铝日度产量将增加至21万吨/天,2月(28天)国内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为583万吨。 原生铅 2023年1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28.46万吨,环比下降7.36%,同比上升3.48%。2023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5.57万吨。 据调研,进入2023年1月,恰逢中国农历春节,各行各业普遍放假过年,而电解铅冶炼企业因其设备的生产特性,开关成本较高,除去少数企业放假1-2个星期,其他绝大多数电解铅冶炼企业于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同时,如中金岭南、云南振兴、云南蒙自、湖南水口山等企业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产生一定减量,也使得当月铅产量如期下降。另相较于去年同期,2022年底到2023年初,河南大型冶炼企业新增产线陆续投产,1月产量继续爬坡,故2023年1月铅产量同比上升。 进入2月份,春节假期因素解除,放假或检修的电解铅冶炼企业陆续复产,如中金岭南、云南振兴、湖南水口山等企业将带来一定增量。同时,河南大型冶炼企业新增产线投产后,并于2月份开始贡献产量。但值得注意的是,2月(自然月)仅28天,较其他月份少2-3天,大多数生产企业产量同步下降,且减产体量较大,最终将拖累全国产量呈下降趋势。SMM预计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下降近万吨,至27.7万吨。 再生铅 2023年1月再生铅产量28.59万吨,环比2022年12月份-22.29%,同比去年-17.87%。2023年1月再生精铅产量26.83万吨,环比2022年12月份-21.18%,同比去年-19.36%。 国内1月份再生铅和在再生精铅的产量均出现较多下滑,其中主要因素是,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的生产部门在春节期间进行休假,也有个别冶炼企业趁此时机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而由于废电池原料在春节期间供应短暂缺失,虽然留有原料库存,但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仍然减量生产。其中浙江天能在12月份就进入检修状态,一直到节后才进行复工,而安徽超威、安徽华鑫、通辽泰鼎、双登天鹏、江西丰日、广西震宇、山东中庆等再生铅冶炼企业也在春节期间放假;同时,安徽华铂、大华等再生铅冶炼企业也略微减量,使得1月份国内再生铅产量减少较多。 进入到2月份,在春节期间进行休假的再生铅冶炼企业逐渐在节后复工,将为国内2月份再生铅生产带来增量,且随着国内废电池市场回收量在元宵节之后进一步恢复,原料供应紧缺程度逐渐放缓,也为再生铅冶炼企业复工提供前提条件。但当下铅价低位徘徊,据SMM计算,再生精铅冶炼企业散单出货价格仅剩些微盈利,个别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反馈其散单出货已处于亏损状态;但以SMM1#铅锭均价的月度均值作为基准价格的长单依然有不错的利润水平,据SMM估算仍有接近200-400元/吨的空间。因此,以长单出货为主的再生铅冶炼企业或仍有较足的生产动力。 精炼锌 2023年1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1.12万吨,环比减少1.46万吨或环比增少2.77%,同比减少0.64万吨或1.23%。略高于1月预期值50.46万吨。 国内矿产锌冶炼厂生产利润高企,进入2023年1月,国内多数大中型锌冶炼厂以满产及超产为主;检修则主要集中四川、湖南等再生锌冶炼厂为主,另云南及内蒙部分炼厂亦1月常规检修。增量方面则主要在青海、甘肃及内蒙地区炼厂检修后的复产。 SMM预计2023年2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0.96万吨至50.16万吨,同比去年增加4.42万吨或9.43%。 另外2月因自然月少三天,此部分减量为3.48万吨。2月国内炼厂除湖南部分炼厂检修外,其他地区炼厂基本稳定生产,整体锌冶炼厂开工率预计环比进一步抬升。 新投产方面,河南金利目前已经日产300余吨,运行产能已经几乎逼近设计产能。江西思远目前试生产初期,日产量较低。 精炼锡 根据SMM调研了解,1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1990吨,较去年12月份环比减少24.61%,同比减少11.77%,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低于预期。 造成1月精炼锡产量同比降低的原因为今年春节假期较以往有所提前;环比大幅回落的原因为春节假期导致冶炼厂开工率明显下降。分地区来看:1、云南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明显减少,但考虑到区域内各企业产量缩减的情况同步发生,且2月预期产量与此前产量基本持平,因此该情况为春节假期导致的季节性波动。2、广西地区企业产量环比小幅减少,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大,但原料偏紧导致其2月预期产量锐减。3、江西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小幅减少。区域内主流冶炼厂目前均维持正常生产,春节假期的影响较小,2月预期产量与此前基本持平。4、其他地区冶炼厂1月加总产量环比减少。总体来看,除个别冶炼厂面临原料供给短缺的情况外,冶炼厂整体开工平稳。 进入2月,原料偏紧与加工费走低挤压炼厂利润的扰动仍存。但随着锡价出现较大回落,下游采购意愿得以释放,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出现明显回升,预计2月精锡需求将出呈现回暖态势。综上所述,SMM预计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月环比明显增长,月度预期产量为14035吨。 电 解镍 2023年1月全国电解镍产量共计1.64万吨,环比下调1.5%,同比上升37.24%。1月期间虽包含春节假期,但据SMM调研所了解主流精炼镍企业春节期间实施轮班制度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因此1月期间精炼镍产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情况,仅小幅下滑。其次,2023年内部分精炼镍企业采取增产策略以保障下游刚需,其次受精炼镍较硫酸镍高溢价特点,1月初部分新增硫酸镍产电积镍产线已实现排产。 预计2023年2月全国电解镍产量1.69万吨,环比上涨3.05%,同比上升30.8%。2月国内精炼镍呈现增产趋势基本符合预期,主因此前电积镍产线1月仅部分放量,2月基本完成调试预计正常排产。 镍生铁 2023年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3.6万镍吨,环比增长2.47%,同比增长13.75%。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不锈钢厂开展了大规模的年度检修,对镍铁的需求较弱。受需求下滑影响,少部分镍生铁厂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检修。环比增量的原因在于大型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新增产能放量。分品位看,1月高镍生铁产量约3.08万镍吨,环比增加9.59%,主要增量为一体化企业因不锈钢投产加速带来的。低镍生铁产量为0.53万镍吨,环比下降25.74%。低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年底进行了大规模停产检修,一体化产量下滑严重。 预计2023年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85万镍吨左右,较1月产量环比增加6.69%。2月部分镍铁厂恢复正常生产,复产预期下增量明显。但同时也受到镍矿供给偏紧导致成本较高,利润空间较窄。仍有小部分镍铁厂在2月安排了年度减产检修。但综合预期2月产量仍为正增长。 印尼镍生铁 2023年1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共计10.11万镍吨,环比下降2.41%,同比增加20.8%。1月内青岛中程项目园区及力勤HJF项目均有新增产线投产出铁。印尼镍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产线不断放量,产量有所上升。其次,因硫酸镍市场对高冰镍需求较差,高冰镍的盈利性弱于NPI,企业转产驱动型减弱。企业及时转回NPI方向,镍生铁量上升。但印尼镍生铁产量依旧呈小幅缩减的局面。主因印尼某一体化钢厂不锈钢减量明显,叠加部分RKEF产线检修,影响了镍铁供应。预计2023年2月份印尼镍生铁产量将持续缩减,虽部分厂家产量有恢复预期,但高冰镍于NPI的转产或有变动,局限了NPI持续放量。 硫酸镍 2023年1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3.12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4.18万实物吨,环比下降16.99%,同比增长19.5%。1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减产情况较上个月更为严重,几乎回到去年7月水平,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由于下游三元前驱体企业1月前驱体减产严重,硫酸镍原料库存较大,引发硫酸镍需求减低,硫酸镍生产企业现货难出;国内防疫政策的改变,疫情肆虐对产业链各企业造成了重大冲击,有些甚至超半数感染新冠疫情,对硫酸镍的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小型企业影响更甚,人员缺失成为重大问题。叠加硫酸镍需求的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1月提前停工放假;年底设备维修周期到来。由于一年的生产,部分企业设备有检修需求,开工率下降,导致1月份整体生产下滑严重。2月份,硫酸镍的需求激增,由于硫酸镍与镍价的巨大价差,吸引部分厂商开始采购硫酸镍生产电积镍,硫酸镍需求再增一角,并且随着三元厂商需求逐渐恢复,开始采购硫酸镍,硫酸镍的需求开始回暖。预计2月份产量3.73万金属吨,环比上升19.7%。 电池级硫酸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1.4万吨,环比下降46.97%。主因春节放假,叠加国补退坡,部分2023年第一季度需求被提前释放的影响,多数三元前驱体企业集中减停产,对高纯硫酸锰需求持弱。据SMM了解,高纯硫酸锰企业大多选择节前开始停产检修,持续时间15-20天左右。综合来看,1月高纯硫酸锰整体产量下滑幅度较大。 2023年2月,高纯硫酸锰需求恢复情况依然有限。据SMM了解,新能源车企及电芯厂复工情况不容乐观,预计2月中旬或将恢复正常,因此高纯硫酸锰需求依旧较弱。考虑到当前市场一直处于去库状态,因此2月高纯硫酸锰企业会有备库计划,预计2月实现产量约1.87万实物吨,环比增加33.57%。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09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05万吨,碱锰型0.7万吨,碳锌型0.33万吨),环比下跌16.15%。本月电解二氧化锰主要减量表现在锰酸锂型方面,原因在于下游锰酸锂需求寡淡,四锰与二锰价差缩少,需求下滑,加之国内春节部分锰厂放假检修,因此产量环比减少。 进入2月,节后市场逐渐进入复工状态,预计产量环比小增,约为1.11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12万吨(其中电子级0.82万吨,电池级0.3万吨),环比下降20.36%。本月四氧化三锰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下游锰酸锂需求薄弱的影响,部分工厂春节进入放假环节,产量环比下降。 进入2月,工厂从正月十五之后逐渐复工,虽下游需求维持清淡,但现货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滑坡,工厂利润空间较足,产量环比小增,约为1.29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小幅回落,至49.4万吨;环比减少1.95万吨,降幅3.8%;同比下降5.79万吨,降幅10.49%。内蒙古地区产量31.05万吨,环比下降1.63万吨,降幅4.99%;贵州地区产量1.65万吨,环比下降43.88%。新年初始,春节假期到来,市场来到消费淡季,各家不锈钢厂检修减产,对铬铁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南方枯水期,电费上涨、出现限电情况,南方地区铬铁厂家开工率明显偏低,但北方新增产能投产释放,工艺成本优势下,尚能保证一定生产利润,北方产量基本持稳。 2023年2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52.5万吨,较1月产量将有所提升。虽下游消费旺季未至,但强预期下2月不锈钢排产大幅上涨,对铬铁需求走强,2月钢招价格也高于前期市场预期,铬铁高价刺激下,铁厂增产、复产意愿有所提升。但铬矿低库存、低到港供给紧缺下,矿价强势,铬铁生产利润被蚕食,加之不锈钢消费尚未真正好转,市场情绪较为谨慎,前期停产铁厂观望市场情况复产。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3年1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34.37万吨,较2022年12月总产量环比减少约18.48%,同比增加约1.59%。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1月产量66.7万吨,环比减少17%;300系不锈钢产量127.77万吨,环比减少4.5%;400系不锈钢产量39.9万吨,环比减少8%。 1月国内不锈钢厂总产量环比减少较多,其中200系的减产面较大,主因在于多家不锈钢厂安排了年度大型检修。年底的清淡需求叠加1月的需求周期较短,不锈钢厂整体接单情况较差,300系也小幅减产。12月铬铁价格的偏强运行导致400系生产成本高企,因此400系产量也有一定减量。 2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有一定增加。市场对于需求回暖较为乐观,多数不锈钢厂也计划复产。部分大型不锈钢厂或将因为原料采买原因而谨慎排产。仍需关注高位库存的消化情况以及终端需求实质性回暖的进程。综上,SMM认为2月不锈钢价格或稳中偏弱运行。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0.14万吨,环比增长16.56%,同比增长680%。1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前期大厂停产时间较长,短期难以消化积压订单,因此开工积极性维持。此外,虽受下游行情出货较差的影响,小厂在春节假期进入放假状态,但与大厂的增量下,产量环比仍增。 2023年2月,预计市场对于下游不锈钢需求转好有一定的预期,小厂在正月十五之后相继复产,但由于自然月偏少,大厂前期开工率偏高难以提供更多增量,因此产量环比表现为下跌。 工业硅 SMM统计1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27.38万吨,环比减少8.97%,同比维持增加10.44%。 2023年1月份华东通氧553#硅跌至17300元/吨,部分通氧553#硅出厂价格跌到16500元/吨以下,且受下游铝合金、有机硅、出口多板块消费不景气影响硅厂出货较差订单签订不理想。新疆平均电价在0.32元/千瓦时,南方地区电价普遍在0.5元/千瓦时以上,对于南方硅企来讲完全成本多集中在17500元/吨以上,成本倒挂企业面临亏损,叠加后市情绪悲观企业生产意向较低减停产增多,环比来看以云南、四川减量最多在1.0-1.2万吨附近,湖南、贵州次之在0.4万吨上下。新疆因新增产能继续贡献产量增量原因整体产量维持正向增长,内蒙古、甘肃因检修产能及新产能等原因产量环比小幅增加但增幅较为有限。 2月份主产区云南、四川枯水期开工率环比变动不大,新疆、内蒙古、甘肃等新建产能投产整体产量维持增加,全国硅供应表现西北强西南弱,在新产能产量贡献下预计2月份工业硅产量或增加至28万吨以上。 多晶硅 据SMM统计,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28万吨,环比12月增长近4.58%。多晶硅供应继续稳定增长且由于下游需求增长相对较慢,多晶硅继续呈现累库状态。 据SMM了解,1月国内多晶硅月度均价为163元/千克(以致密料为例),以行业60元/千克成本计算,硅料企业仍可以保证100元/千克的利润,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硅料企业尤其二三线企业仍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叠加部分新建产线爬产计划,此外1月中下旬硅料价格出现反弹,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部分西北部企业进行常规检修,对硅料供应增长造成一定压制。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1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29.1GW,环比12月上涨8.58%,1月部分终端项目进场招标,对组件需求产生一定刺激,同时随着上游价格的逐渐反弹,市场信心出现一定恢复叠加疫情的恢复,劳动力的补足,组件企业开始逐渐提产,组件产量随即上升。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93.51万吨,环比增长6.72%,同比增长6.61%。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节前钢厂补库力度较大,硅锰订单及出货情况较好,但南方地区由于成本高位加之部分地区存在限电情况,春节期间部分小厂停炉放假,开工率有所下滑。北方地区多维持正常生产,产量环比有增。综合来看,硅锰产量环比有增。 进入2月,节后市场逐步恢复,2月钢厂有陆续复工迹象,对于硅锰需求有所增加。此外,北方地区多维持正常生产,南方地区节前停炉的硅锰厂商复产,整体开工率增加。综合来看,2月硅锰产量或将增加,预计约为96.86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4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22%,累计产量6.4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2%。 受1月春节假期工人返乡影响,镁厂在岗工人数量下降,同时镁价低位运行,镁厂利润压缩较为严重,供应端生产积极性不佳,镁厂产量较上月出现小幅下滑。从目前工厂生产情况来看,工人仍处于陆续返工中,叠加近期镁价上行显难,原材料硅铁、煤炭价格有所松动,预计2月镁厂产量维持低位运行,约为6.5万吨,SMM将持续关注主产区生产变化情况。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7万吨,环比增加8.7%,同比增加23.5%,累计产量2.7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3.5%。 从国内部分镁合金工厂了解,由于1月山西地区镁锭成本倒挂,部分镁合金工厂镁锭转产镁合金,带动镁合金产量增长。从目前各厂的订单情况来看,节后镁合金下游恢复情况差强人意,但较同期仍然较弱,考虑到近期镁价上行受阻,山西原镁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下游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月镁合金产量维持相对稳定,约为2.75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下降2%,累计产量0.6万吨。 1月国内镁粉市场维持相对平稳,因春节假期影响,部分镁粉企业产量有所下滑。从工厂处了解,镁价相对高位令下游钢厂需求低迷,节后市场订单没有太大起色,但考虑到天气转暖,下游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预计后续镁粉市场有望回暖,2月镁粉产量约为0.7万吨。 氧化镨钕 2023年1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622吨,环比增长9.5%。福建、两广、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12月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由于年底检修、原料倒挂、新工厂调试等原因减停产较多,稀土市场上氧化镨钕现货供应紧缺情况严重,氧化镨钕价格持续上涨。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已于今年1月份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两广地区产量增长较多,广西地区产量环比增长150%,广东地区产量环比增长50%。江苏地区生产情况也已基本恢复,其产量环比增长约97%。少数企业生产部门在春节期间有放假减产,但也将于本月恢复正常运营,基于此,SMM预计2月氧化镨钕产量将会有较小幅度的增长。 镨钕金属 2023年1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223吨,环比增长1.7%。主要增量来自福建和内蒙古地区,其他地区产量较2022年12月无明显变化。 1月镨钕金属价格继续上涨。由于12月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减停产较多,氧化镨钕现货大幅收紧,持货商报价不断上调,金属厂原料采购较为困难;加之年前下游磁材企业备货,询单较为活跃,镨钕金属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春节假期期间,多数金属厂保持正常生产,加之部分金属厂12月的年底检修结束,其产量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内蒙地区产量环比上月约增长2%,福建地区产量上涨幅度较大,环比上月约增长50%。 钼精矿 2023年1月,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77万吨,环比减少6%。 据SMM了解:首先,受2022年矿端盈利情况较好的影响,南方矿企在1月份全面放假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减少了部分钼精矿的产出;其次,1月春节假期期间,部分矿企选择停产检修,以此降低了钼精矿产量;最后,因钼市下游需求较为稳健且生产刚需未被满足,多数矿企选择实行稳定的开采计划。综上所述,1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属于稳中稍有降低,市场暂未出现明显转变。2月份,矿端企业在元宵节后全面复工,SMM预计2月钼精矿产量将恢复到1.9万吨以上的水平。 钼铁 2023年1月,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68万吨,环比减少9%。 1月钼铁产量降低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受春节假期工人放假影响,钼铁冶炼厂在岗人数减少,开工率降低,故实际产出钼铁数量有减;其二,由于市场上释放的钼精矿资源有限,部分民营冶炼厂无法及时储备足量的原料,故钼铁产量有减。 展望2月,钼精矿资源的释放同时伴随钢厂招标进场,钼铁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受到鼓舞,钼铁产量有望回升到1.85万吨。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261.515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45.515吨),1#白银产量环比减少10.8%,整体产量大幅减少。各企业白银产量有增有减,其中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一、原料增加或者按照生产计划生产,而12月部分企业达标产量有所减少,1月恢复;产量减少的原因是春节放假、检修仍未完成等原因。减少的产量以及减产的厂家数量都多于增加的产量和增产的厂家数量,因此1月白银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进入2月,随着企业复工以及部分企业检修完成,SMM预计2月白银产量有小幅回升。 宏观方面:2月2日美联储公布加息25基点;同时2月3日公布的劳动数据显示,美国1月失业率公布值为3.4%低于前值3.5%和预期值3.6%;美国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的公布值为51.7万人,高于前值22.3万人和预期值18.5万人。加息叠加出色的劳动数据,给市场注入极大的利空情绪,近期白银价格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6304吨,整体产量呈现大幅度的下跌,环比下降15.83%。整体看由于1月份正值国内春节大长假,一方面是在去年年底开始,随着疫情管理重新恢复到常态,放开后,由于感染过后不少厂家工人身体不适,请假休息较多,影响了工厂1月初的正常开工;又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原料短缺,开工率上不去等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停工;再一方面,1月下旬春节期间大量工厂放假休息,也拖慢了生产进度。因此,整体2023年1月中国锑锭产量继续呈现明显的大幅下降。目前来看,锑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还是在继续,且不论国外和国内矿资源的供应在接下来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增加,因此市场人士表示,这对于锑价未来的稳定向上还是有很强的支撑力。 从1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1月SMM的32家调研对象中有14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多了4家;13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比上月少了3家;5家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少了1家。从数字上看,依旧显示出因原料集中而导致的产量的集中度在提高,SMM预计2023年的2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难以彻底改变,预计2023年2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3年1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减少。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2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2087.47吨,相比2022年1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大幅下降20.38%。整体看由于1月份正值国内春节大长假,一方面是在去年年底开始,随着疫情管理重新恢复到常态,放开后,由于感染过后不少厂家工人身体不适,请假休息较多,影响了工厂1月初的正常开工;又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铋原料偏紧,开工率上不去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停工;再一方面,1月下旬春节期间大量工厂放假休息,也拖慢了生产进度。因此,整体2023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呈现明显的大幅下降。不过目前整体来看,只有少量的精铋生产厂家暂时处于停产状态中,更多的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减产的状态中。其中,SMM的23家调研对象中有4家厂家1月停产,较去年12月份增加1家,6家厂家1月产量相对去年12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这也导致整体看来,全国精铋产量大幅减少。 SMM预计2023年的2月国内精铋市场受1月的产量下降的影响下,价格有一定的走强空间。SMM预计2月的全国精铋产量或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1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有所减少,据SMM调研得知,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月产量为535吨,环比降低14.4%,国内硝酸银1月总产量约为563吨。从整体来看,1月各地区硝酸银生产厂家产量都有所减少,主要原因就是1月春节放假,企业放假停产。 据SMM了解,由于下游近期需求较好,大部分硝酸银厂家年前订单处于超定状态,因此SMM预测2月硝酸银产量将增加。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0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增加6.7%,同比下降6.1%,累计产量30万吨,累计同比下降6.1%。 据SMM调研了解,经过年底检修,钛白粉企业产量逐步恢复,叠加下游节前补货,节后天气转暖市场需求预期向好,钛白粉企业开工情绪高涨,部分钛白粉企业已恢复满产状态,考虑到近期宏观利好政策较多,钛白粉企业频频宣涨,预计后续钛白粉产量持续增长,2月钛白粉产量约为32万吨。 仲钨酸铵 2023年1月,中国APT产量约为0.8万吨,环比减少3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月份国内APT产量显著下滑,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伴随2022年4季度以来钨精矿价格的上升,以及下游的硬质合金端需求的减弱,APT价格受成本端推动明显,但向产业链下游传导阻碍较强,使得冶炼企业面临倒挂的情形愈发普遍,生产积极性受挫严重;其二,因春节放假因素,多数冶炼厂有检修、减产、甚至停产情况的发生,市场开工率下降明显;至此,APT产量下滑明显。 2月份,伴随节后开工以及终端需求有回暖的趋势,APT产量有望增加;但因当前冶炼厂利润率较低,成本高涨使得其暂时恢复不到满负荷生产的状态。SMM预计2月APT产量约为1万吨。 碳酸锂 1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5,925吨,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89%。本月,部分辉石冶炼企业检修,盐湖季节性减产持续,叠加春节假期影响,回收企业开工率略有下滑,造成碳酸锂产量减少;但由于前期受环保事件影响的云母冶炼企业逐渐恢复生产,加上新产能爬坡明显,导致整体供应上升。2月,部分辉石冶炼企业持续检修预期,但由于云母冶炼企业产量稳定,叠加气温回暖,盐湖产量增加,总产量略有增加。预计2月碳酸锂产量为36,179吨,环比小增1%,同比增加94%。 氢氧化锂 1月,中国氢氧化锂的产量为21,235吨,环比下滑16%,同比增加31%。从冶炼端来看,部分新厂开始起量,但由于企业检修计划实施,造成产量减少;从苛化端来看,由于下游需求减弱苛化端减量明显,本月整体供应减少明显。2月后,企业陆续从检修中恢复,伴随新产能爬坡和苛化端产量增加,预计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3,774吨,环比增加12%,同比增加87%。 硫酸钴 1月,硫酸钴产量6,315金属吨,环比下行6%,同比下行16%。1月硫酸钴产量大幅下降,钴价持续低迷,国内冶炼厂生产积极度下降,叠加传统春节期间,冶炼厂普遍放假减产,导致硫酸钴产量大幅下行。需求端,1月国补退坡后国内动力市场降本压力大,需求大幅下降,前驱体厂普遍减产,动力端硫酸钴需求较弱。数码市场持续清淡,头部数码电信厂商产量减半,叠加多数广东电子烟电芯厂家放假较早,数码市场对硫酸钴需求减量明显。预计2月硫酸钴预计产量为7,889金吨,环比增加25%,同比增加17%。 四氧化三钴 1月,四氧化三钴产量为3,556吨,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53%,供给端国内头部四钴厂家因不可抗力原因产量大幅下行,其他大厂因春假假期产量皆有下行,需求端头部钴酸锂厂商产量下行2/3,四钴需求极度减弱。预计2月四钴产量较1月仅有小幅增长,2月四氧化三钴预计产量为3,838吨,环比上涨8%,同比减少48%。 三元前驱体 1月,三元前驱体产量为58,219吨,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4%。产量大幅下行,1月国补退坡及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头部电池厂订单减量,导致其体系下三元前驱材料厂商产量大幅缩减,因海外动力与储能市场较为稳定有出口订单业务的头部前驱厂商减量较少,预计本月高镍前驱比例将继续上行,5系占比将有所下降。预计2月产量为67,658吨,环比增加16%,同比上涨14%。 三元材料 1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0,804吨,环比下跌23%,同比下降12%。国补退坡完成后,动力、数码市场消费淡季,海外需求亦有下调,叠加春节假期的影响,终端需求在本月大幅回撤。弱势需求传导至生产环节,三元大厂多自中旬起停工1-2周,中型厂家放假2周左右,多数小厂则全月停产,行业总体生产下滑明显,较去年同期亦实现负增长。2月后,三元企业在第一周陆续恢复生产,但产线负荷率仍维持低位,需求端,海内外市场暂无回暖。预期2月供应42,665吨,小幅环增5%,同比小减2%。 磷酸铁 1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62,102吨,环比下降23%。供给端,在过年放假和产线检修的影响下,磷酸铁企业整体开工率较低,产量下降。需求端,铁锂企业1月生产进一步减少,导致对磷酸铁需求走弱,订单乏力,目前磷酸铁企业处于累库过程中。原料端,近期磷源和铁源价格波动较小,但即将到来的春耕和目前贵州,云南限电影响下,不排除未来成本上升。因此,在维持产品一致性、短期成本较为稳定以及未来需求恢复预期的三种因素带动下,预计2023年2月磷酸铁产量达65,612吨,环比上涨6%。 磷酸铁锂 1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64,457吨,环比下降36%,同比增长4%。供给端,铁锂企业在过年放假、产线检修和需求较差的影响下,产量继续下降,仍处于库存消化期。原料成本端来看,近期锂盐未有止跌态势,在目前开工率较低的情况下,企业普遍锂盐库存较高,短期采购需求较低。前驱体磷酸铁企业普遍库存较多,价格波动剧烈,持续走低。需求端,市场整体恢复较慢,不及预期。考虑到2月企业完全复工,预计2023年2月磷酸铁锂产量为69,571吨,环比上涨8%,同比增长30%。 钴酸锂 1月,钴酸锂产量为3,149吨,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58%。钴酸锂产量大幅下行,需求偏弱与春节假期影响,头部钴酸锂厂家大幅减量2/3,二梯队钴酸锂厂家产量基本腰斩。需求端手机市场需求依旧疲软,笔电市场需求下滑明显,倍率型电子烟市场一月普遍放假,共同作用下钴酸锂产量大幅下滑。预计二月钴酸锂产量因节后复工或有恢复,但市场需求依旧偏弱导致产量恢复有限。2月预计产量为4,434吨,环比上涨41%,同比减少33%。 锰酸锂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2,608吨,环比下降62%,同比下降54%。受春节假期、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下游需求不佳这三重冲击,1月大部分锰酸锂企业都有停减产动作,仅少数企业有少许生产。同时,春节前一周物流停运,市场交投氛围降至冰点,因此1月整体锰酸锂产量下滑较多。据SMM调研,节后锰酸锂企业产线逐步恢复,但因碳酸锂价格仍持续下跌,导致电芯厂采购欲望较低,仍以观望为主,对锰酸锂压价情绪较浓。对此,部分锰酸锂企业暂缓开工计划。从市场反馈看,2月中旬后,电芯厂锰酸锂库存或将紧缺,存在集中采购的需求,因此2月锰酸锂产量情况会有所提升,预计实现产量约达4,536吨,环比增加74%,同比增加10%。 2023年1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 2022年12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2022年12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2月 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87万吨,环比下降3.3%,同比持平;且较预期的88.79万吨低1.79万吨。1-12月累计产量为1028.21万吨,同比增加3.07%,增量为30.62万吨。 1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且不及预期,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12月有4家冶炼厂在检修,且检修对于产量的冲击也较预期要多;2,受疫情影响部分冶炼厂的产量也较预期下降;3,新投产的两家冶炼厂增量不如预期;4,部分冶炼厂已经提前完成22年的量,12月刻意控制产量。 进入新的一年,虽然多数冶炼厂因春节因素开工率较12月略有下降,但随着新投产的冶炼厂持续释放产量,且前期检修的冶炼厂结束检修产量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1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9.5万吨,环比上升2.5万吨上升2.87%,同比上升9.7%。 电解铝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1天)中国电解铝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加8.3%,12月份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下降261吨/天至11.09万吨/天;2022年全年国内累计电解铝产量达4007.6万吨,累计同比增加4.1%。1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幅下滑,主因12月下旬贵州地区电力紧张,连续两次要求电解铝企业停槽减产,月内合计减产45万吨,但考虑到停槽时间及企业需要把槽中铝水抽出,月内贵州影响的产量有限,另外山东某电解铝企业因计划转出部分产能,企业月内减产6万吨左右。复产方面:12月广西、四川地区电解铝维持复产,复产规模达34万吨左右,白音华及甘肃中瑞新增投产进度缓慢,月内仅小幅增长。据SMM统计,截至1月初 SMM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43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3%,12月份国内铝棒、铝合金等铝水下游开工走弱,国内铝水比例环比回落2.74个百分点至66.38%。 进入1月份,国内电解铝供应端暂无规模性增产预期,西南地区电力紧张局面短期难以缓解,1月份贵州电解铝企业将继续大幅减产,预计还需要减产40-50万吨的规模。四川、广西地区受电力方面及利润方面因素制约复产进度放缓。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1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回落至4000万吨附近,预计1月产量(31天)或在332万吨附近,同比增长3.7%。需求端:12月份国内铝下游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叠加国内疫情全面放开,国内感染人数猛增,企业到岗率及货物运输效率均出现下滑,且终端需求走弱,下游铝加工企业新增订单较少,开工被动下滑。12月份国内铝锭及铝棒等产品因运输效率下降等方面原因到货不足,12月份国内铝库存维持低库存状态,但12月底在消费走弱的带动下呈现累库状态,截至目前,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约为57.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万吨,1月份春节将至,铝下游消费大幅走弱,且国内电解铝企业铸锭量增加,预计1月份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或维持累库状态,SMM预计1月底国内铝锭社会库存或增长至85万吨附近,2月中旬或达到100万吨峰值水平。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12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42.6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减少0.25万吨/天至20.73万吨/天,总产量环比11月增加2.1%,同比增长0.99%。2022年全年国内累计氧化铝产量达7768.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7.65%。 截至12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9675万吨,运行产能为754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9%。 整体来看,12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5万吨,月内小幅短缺4.4万吨,1-12月整体过剩165.7万吨。12月总产量较之11月有所增加,主因12月的生产天数较之11月增加1天,实际开工率和日度产量均较之11月有所下滑。北方地区,12月受疫情放开、采暖季、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下降、矿石采购难度不减少等因素的搅扰,北方氧化铝厂批量复产或提产的意愿较低,此外鲁北化工和鲁渝博创的二期新投产能12月均未能集中放量,整体北方氧化铝产量未有限制提升。西南地区,12月贵州地区用电持续紧张,据SMM统计因为限电影响,贵州地区12月份氧化铝减产产能在120万吨左右,折算月度产量减少近11万吨。 整体而言,2022年全年氧化铝新投产能共计投放1030万吨,总建成产能从2021年的8860万吨提升至9675万吨,产能增幅9.2%,2022年全年氧化铝产量增幅7.65%,造成了氧化铝全年过剩格局难以扭转。2023年1月,山东鲁渝博创和鲁北化工的新投产能将开始放量,预计1月产量(31天)将在656.2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1% 原生铅 2022年1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30.72万吨,环比上升2.14%,同比上升13.92%。2022年全年累计同比增加2.9%。2022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1.1万吨。 据调研,12月为2022年收官之月,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多较为平稳,期间小部分企业因全年计划产量完成,于12月适当下调产量,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为了完成全年产量计划而继续冲量。此外,云南蒙自、西部矿业等企业检修结束,并恢复产量贡献,故12月产量较上月延续小增趋势。 进入1月份,春节进入倒计时状态,按往年生产惯例,除去河南、湖南等地部分中小型企业计划于春节期间放假7-15天不等,其他绝大多数电解铅冶炼企业将继续轮班生产,产量方面并无较大减量。另云南振兴、湖南水口山等企业计划于1月进行检修,期间带来一定减量。综合看,1月由于春节、检修、年底冲量结束等因素,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由增转降,SMM预计全国电解铅产量下降万余吨,至29万吨附近。 再生铅 2022年12月再生铅产量36.79万吨,环比11月减少4.29%,同比去年减少0.49%,2022年1-12月累计产量为423.03万吨,累计增加4.49%。2022年12月再生精铅产量34.04万吨,环比11月份减少0.18%,同比去年微增1.76%,2022年1-12月累计产量为372.52万吨,累计减少1.79%。 12月份国内再生铅和再生精铅产量均环比回落,其中主要是江西地区部分冶炼企业受环保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和停产;且浙江天能的再生铅冶炼工厂在12月初进入到停产检修状态,将在春节之后才会逐渐恢复生产;另外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不少再生铅冶炼企业由于出现阶段性的工人阳性较多,生产在短期内有所减产。不过国内沪期铅价在11月和12月的良好表现,使得部分企业在11月末开始恢复生产状态,或者在12月开始增产,其中湖北金洋、新疆骆驼和河南永续在11月中下旬恢复生产,安徽华铂则在12月份增产较多,另外也有不少企业在12月份略微增产。使得12月份国内再生精铅产量并未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 进入到1月份,国内多数再生铅冶炼企业已经完成废电池原料的采购备库,另约有40%的再生铅冶炼企业将会在下周相继进入到春节休假状态,生产环节将会停产7-15天不等。另外也有废电池库存暂未开启大量备库的再生铅炼厂表示,其将会在春节期间减产。预期1月份国内再生铅产量约为33.14万吨,再生精铅产量约为29.76万吨。 精炼锌 2022年12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2.58万吨,环比增加0.11万吨或环比增加0.21%,同比增加1.25万吨或2.43%。2022年精炼锌产量为597.8万吨,同比减少1.77%。 据SMM调研,12月国内精炼锌产量较11月增加,略不及市场预期,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西北地区某大型炼厂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故12月主动控产减产。此外超预期的则是在于北方某炼厂设备故障导致的减产。而增产方面,则主要集中在陕西地区炼厂的满产以及12月四川地区炼厂集中复产带动。 进入2023年,由于国内50%锌矿加工费基准价格在5500~6000元/金属吨,叠加锌价2/8分成,炼厂利润高企,故从本次SMM调研来看,国内中大型原生锌炼厂春节期间多数会维持较高的开工率运行,除运行产能已经较高的企业外,西矿的检修结束加之四环也会进一步提产。此外投产方面,国内河南金利计划于1月中上旬陆续产出锌锭,目前计划生产量在150~200吨/日。减产方面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再生锌炼厂,减产原因以春节停产为主。 故SMM预计2023年1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2.11万吨至50.46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29万吨或2.5%。 另本次调研国内炼厂厂库库存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炼厂,其他地区炼厂厂库库存水平不高。 精炼锡 根据SMM调研了解,12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5905吨,较11月份环比减少1.82%,同比增幅为13.61%,1~12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0.42%,1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高于预期。 造成12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小幅回落的原因为部分炼厂受到疫情扰动影响,分地区来看:1、云南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稍有减少。原料偏紧以及原料加工费持续低位运行导致个别炼厂出现减产甚至停产的表现,但考虑到区域内产量占比较大企业生产维持平稳,减产与停产影响产量较低,因此实际产量变动不大。2、广西地区企业产量环比回暖。原料偏紧实际扰动效果有限,企业生产维持平稳出货意愿积极,因此实际产量较预期略有增加。3、江西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维持平稳。区域内主流冶炼厂目前均维持正常生产,仅个别炼厂因原料偏紧与假期因素实际造成少量减产。12月江西厂库数据去库明显,原因与部分炼厂年前集中出货有关。4、其他地区冶炼厂12月加总产量环比减少。总体来看,华中地区部分炼厂受疫情扰动影响检查幅度较为明显,而其他炼厂生产则维持平稳。 进入1月,原料偏紧与加工费走低挤压炼厂利润的扰动仍存。另一方面,锡价高位运行,下游企业畏高情绪依旧,节前备货表现不及往年。部分冶炼厂因放假停产已下调预期产量。综上所述,SMM预计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2月环比明显回落,月度预期产量为12290吨。 电 解镍 2022年12月全国电解镍产量共计1.67万吨,环比上调11.52%,同比上调10.91%。12月期间国内大多数原有精炼镍企业正常排产增量均属于完成2022年内生产任务,因此在12月国内精炼镍企业产量出现大幅抬升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23年1月全国电解镍产量1.47万吨,环比下降12.01%,同比上升22.59%。精炼镍环比出现明显抬升主因西北冶炼厂将完成检修实现正常排产。其次,目前青山委托湖北某新能源企业代工生产的电积镍产品已正式产出,初步设计产能为月产1500吨,2023年1月份将有部分体量释放。 镍生铁 2022年1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3.52万镍吨,环比下降4.74%,同比上涨6.20%。11月底镍铁市场小幅累库,叠加不锈钢盘面走弱,镍铁价格下跌,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部分镍铁厂选择提前进入减产检修状态。进入12月,在资金拉动下不锈钢盘面走强,叠加钢厂春节备货情绪火热,钢厂询盘积极,成交活跃,镍铁大幅去库,价格上涨。分品位看,12月高镍生铁产量约2.81万镍吨,环比下跌5.21%,主因为12月下旬市场不及预期,因此大型镍铁厂存在小幅减产。低镍生铁产量为0.71万镍吨,环比下降2.84%。 主因为11月200系不锈钢产量下滑,低镍铁原料过剩,因此12月低镍铁产量有所减少。 预计2023年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42万镍吨,较12月产量环比减少2.74%。大部分镍铁厂因春节放假,存在减产检修,同时也有大型镍铁厂对2月市场看好,因此在存在增产预期。综上,1月镍铁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印尼镍生铁 2022年12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共计10.36万镍吨,环比增加2.8%,同比增加30.8%,至此2022年印尼高镍生铁产量达114.74万金吨,累计同比增加了28.9%。12月华迪园区结束产线检修产量上升,同时印尼青三小K园区、印尼万向及力勤HJF项目新产线产能爬坡,产量有明显增长。虽部分因不锈钢行情影响的NPI产线产量缩减,但12月内增量更多覆盖了这部分减量,印尼镍生铁产量依旧呈现小幅增加的趋势。同时12月内高冰镍也无进一步的明显增量。预计2023年1月份,PT.GNI园区产线检修将影响一定的NPI产量,而另一方面因为硫酸镍市场对高冰镍的需求较差,冶炼高冰镍的利润不及NPI直接销售的盈利可观,将刺激部分产线重新投回NPI-不锈钢方向,1月份印尼镍生铁产量或持续增加。 硫酸镍 2022年12月全国硫酸镍产量3.76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7.08万实物吨,环比下降11.39%,同比增长34.97%。12月份中国硫酸镍产量较上月大幅度下跌,主要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1月底加装基本已经完成,车企对于三元电池的需求量降低的情况下,部分一体化工厂因为三元减产情况严重,硫酸镍按需逐步减产,12月份高冰镍的使用量占比为33%,MHP占比为45%,镍豆镍粉的倒挂情况严重仅占1%,除了有些企业余有镍豆镍粉的原料长单其他均已停产,其余为废料(13%)。 1月份,由于年前三元厂商对硫酸镍的采购需求进一步缩减叠加部分工厂计划月中进行停工检修,部分企业因订单情况有减产预期。预计1月份产量3.59万金属吨,环比下降4.5%。 电池级硫酸锰 2022年12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2.64万吨,环比下降11.41%。据SMM调研,各家主流锰盐厂长单提货情况较11月发生下滑,主因新能源终端需求颓势延续,电池厂和三元正极企业多以减产去库为主,导致前驱体需求削减明显。其中5系、6系前驱体产量下降最为明显,对硫酸锰的需求抑制加大,因此多数硫酸锰厂为避免累库导致价格走低,开工维持低负荷。叠加前驱体一体化企业自产硫酸锰也在缩减,综合来看,12月高纯硫酸锰整体产量下滑幅度较大。 2023年1月,高纯硫酸锰需求面依旧维持颓势,据SMM了解,受春节传统假期影响,前驱体排产会继续下行,为此锰盐厂进入1月开始陆续停产检修,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预计2月初锰盐厂装置检修或将恢复,1月实现产量约1.42万实物吨。 电解二氧化锰 2022年12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3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12万吨,碱锰型0.84万吨,碳锌型0.34万吨),环比下降10.34%。2022年1-12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总产量约为26.85万吨。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前期海外需求结束,行业传统淡季到来,且在四锰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以及锰酸锂市场清淡的影响,市场需求较弱,开工率有所下滑。 预计2023年1月,受国内春节假期部分厂家放假以及行业淡季的影响,产量或将进一步下滑,预计约为1.11万吨。 四氧化三锰 2022年12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40万吨(其中电子级0.83万吨,电池级0.57万吨),环比下降3.45%。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月内下游需求滑坡,虽现货市场多以交付订单为主,但新增订单有所下滑,加之疫情影响,工厂用人紧缺,开工率下滑,产量环比降低。 2023年1月,传统行业淡季到来,市场成交较少,加上国内春节,部分工厂停产放假,预计产量约为1.3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小幅回落,至51.35万吨;环比减少1.33万吨,降幅2.52%;同比下降12.54万吨,降幅19.63%。内蒙古地区产量32.68万吨,环比上涨2.11万吨,涨幅6.9%;山西地区产量4.4万吨,环比上涨27.54%。12月钢招价格仍然高于市场预期,钢厂年底备货需求显现,加之北方部分铁厂生产利润有所恢复,北方铁厂维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南方进入枯水期后电费上涨,贵州出现限电情况,南方铁厂减、停产增加,月内铬铁产量整体小幅下降。 2023年1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46.9万吨,较12月产量或将有所下降。2023年开启,钢厂为指标生产压力消失,多家钢厂传出减产检修设备计划,不锈钢产量预计环比大幅回落,对铬铁需求下降。疫情影响加之临近春节,部分铁厂出现工人短缺情况,近期高铬破碎块货源明显紧缺。加之近期贵州地区限电情况并无改善,内蒙古乌兰察布、巴彦卓尔等地区也出现限电情况,高碳铬铁供给走弱。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88.78万吨,较11月份总产量环比降幅约0.29%,同比增加7.76%。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12月份产量100.10万吨,环比增加1.42%;300系不锈钢产量约143.53万吨,环比减少约2.28%;400系产量约45.15万吨,环比增加2.50%。 12月国内不锈钢厂总产量基本维持11月水平,其中2系稍有增量,3系小幅减产,4系基本持平。分系别来看,12月上半月2系冷轧成交稍有回暖,且2系不锈钢的盈利空间有所扩大,因此不锈钢厂小幅增产2系不锈钢。部分不锈钢厂自11月下半月开启减产检修状态,并维持到12月,3系总产量环比小幅减少,主因在于各项原料成本仍偏强运行,且清淡的下游节前备货意愿导致社会库存继续累积。 2023年1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有较明显的环比下降,减量主要体现在2系的窄带不锈钢厂,主因或在于原料端价格上涨导致2系不锈钢利润或出现倒挂。由于1月是春节月,叠加年前需求持续弱势,因此市场参与者的待假情绪普遍较浓,不锈钢厂也选择把年度大型检修安排在1月。综上,SMM认为1月不锈钢价格或持稳运行。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8.85万吨,环比增长34.07%,同比下降1.65%。2022年1-1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约为75.98万吨,同比下降33.05%。12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前期部分锰厂因停产原因,订单积压,生产积极性较高,月内虽有小厂维持停产,但大厂开工率较为稳定,因此全国产量环比增加。 2023年1月,下游需求较为寡淡,节前备货意愿偏低,小厂多停产提前进入放假状态;此外,贵州等地因电力原因,市场产量有所影响。但由于大厂开工率基本维持稳定,因此预计产量约为9.23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12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30.08万吨,环比减少3.47%,同比维持增加11.69%。2022年1-12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共计350.33万吨,同比增加20.28%。 各工业硅产区开工率增减皆有,12月工业硅供应减量主要来四川、云南地区,广西、湖南等地区也有相应的减量贡献。四川电价略高于云南等因素影响四川硅企单吨成本高于云南千元左右,工业硅现货行情“跌跌不休”四川硅企面临亏损开工率快速走低降至三成左右,云南德宏州硅企枯水期叠加行情原因在12月份下旬陆续减产,整体减产速度要慢于四川地区。两大产区12月产量环比减少三万余吨。北方新疆地区因大厂原有产能陆续复产及新投产能产能释放原因贡献了12月主要的产量增量。 1月份四川、云南硅企产量有继续减少的预期,预计1月份四川硅企开工率在2成附近,云南硅企因怒江部分产能复产等预计开工率在4-5成左右,川滇地区硅企产量在1月份进一步减少,同时另一主产区新疆在产产能继续提升产量维持增加,综合之下预计2023年1月全国工业硅产量维持减少。 多晶硅 据SMM统计,12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9.83万吨,环比11月增长近5.59%,国内多晶硅产量继续增长,国内多晶硅过剩情况加剧。 据SMM了解,按照目前多晶硅150元/千克售价计算,一线企业多晶硅生产利润仍能达到90元/千克左右,企业生产积极性仍较高,叠加部分新投产线的爬产计划,多晶硅供应仍保持增长状态。但12月由于国内疫情的加重导致部分厂线工人的放假与短缺,对多晶硅生产产生一定利空影响,主要为新疆、内蒙等部分厂家。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12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26.8GW,环比10月大幅下滑19.76%,12月由于国内多个终端项目的停滞、上游价格的“崩塌”以及国内疫情影响,光伏市场遇冷,终端需求出现骤降,组件企业接连下调12月开工率,12月组件产量随即出现减少。 展望1月,元旦假期过后,由于上游硅片企业顺利排库价格的持稳以及对终端需求的看好,龙头组件企业纷纷临时上调其开工率,市场信心出现明显恢复,预期产量将恢复至28GW左右。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7.62万吨,环比增加7.02%,同比减少10.30%。2022年1-12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1001.31万吨,同比减少6.05%。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受前期疫情运输受阻影响,钢厂对于硅锰库存处于低水平位置,随着月内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钢厂补库需求释放,硅锰厂商订单量较好。另一方面临近年底,钢厂冬储需求存在,对硅锰需求量尚可。综合两方面来看,硅锰厂家开工积极性较好,产量环比有增。 2023年1月,终端需求面临传统需求淡季,加上年关临近,部分钢厂进行停产、减产,大部分工地已提前放假,整体成交情况较冷清。综合来看,1月硅锰产量或将减少,预计约为79.85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6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4%,累计产量95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4%。 受12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国内市场成交量较同期萎缩严重,同时镁价的承压下行导致工厂利润压缩严重,部分工厂成本倒挂,生产积极性大幅下降,而且疫情的扩散令镁厂开工普遍受限,导致12月国内镁锭总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目前工厂情况来看,第一波疫情对镁厂的生产影响有所减退,但考虑到萎靡不振的需求对镁厂生产积极性的影响,预计1月国内镁锭产量持续低迷,约为6.8万吨。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5万吨,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22%,累计产量3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3%。 从国内镁合金工厂了解,12月镁合金下游市场持续弱势,部分终端加工企业放假时间较同期普遍提前半月有余,导致镁合金新增订单量下降,本月部分大厂的产量主要用以交付前期增长的订单。由于目前海内外经济环境持续偏弱,下游询盘积极性较低,预计1月镁合金产量维持弱势,约为2.3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下降4%,累计产量8.1万吨。 12月国内镁粉产量较上月小幅下调,从工厂处了解,一方面受疫情扩散影响工厂开工降低,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圣诞季外贸订单量不及预期,镁粉扩产动力不足。从目前镁粉厂接单情况来看,下游采购普遍偏观望,钢招量不及预期,预计1月镁粉产量持续低位,约为0.6万吨。 氧化镨钕 2022年12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134吨,环比减少11%。福建、两广、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12月由于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减停产较多,稀土市场上氧化镨钕现货供应紧缺情况加重,持货商报价较高,低价货源难寻,氧化镨钕价格走势持续偏强。临近年末,各地生产企业年底检修和工厂调试,江西和江苏地区产量缩减较多,江西地区环比11月产量缩减14%,江苏地区环比11月产量缩减56%。但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且在春节期间也会正常生产,预计2023年1月氧化镨钕产量将会有所增长。 镨钕金属 2022年12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134吨,环比增长0.1%。主要增量来自四川地区,其他地区产量较11月无明显变化。 12月镨钕金属价格有所上涨,但临近年末,下游磁材企业订单增速放缓,镨钕金属成交情况较为冷清;金属厂倒挂情况也较为严重,原料采购较为困难,福建地区有相应的减产;但四川地区由于当前镨钕金属价格较高,使用库存原料进行生产仍可获利,所以当地部分金属厂有所增产,环比上月约增长10%。 钼精矿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约为1.88万吨,环比降低1.7%,与11月产量基本持平。 造成12月份钼精矿产量稍有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加重的影响,生产线工人休病假使得开工率稍有降低,减少了钼精矿的产出;其二,小部分南方的民营企业,因年度生产指标已达成,提前进入检修阶段,造成实际产量减少,但因总量占比较小,所以未对市场上钼精矿的实际供应造成明显影响。 进入一月,因年度检修等计划的实施,矿端企业有进一步降低开工率的打算,SMM预计1月钼精矿产量有继续降低的可能性。 钼铁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约为1.76万吨,环比降低3.2%,相较11月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 造成12月份钼铁产量出现降低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伴随疫情管控的放松,生产企业工人生病的情况较为普遍,在此影响下钼铁的开工率受到影响略有下降,减少了一部分钼铁的产出;其二,国内钼矿端企业对钼价预期看涨情绪浓厚,挺价惜售为主,贸易持货商也不愿主动放量,所以市场释放的钼原料有限,不能够满足钼铁企业的全部生产;其三,海外钼原料价格高涨,钼铁生产企业无法进口原料来满足生产需求。至此,在无法锁定足够原料以及疫情的影响下,钼铁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 进入一月,钢厂针对钼铁的招标需求正在稳定入场,但因钼价处于高位且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钢厂畏高情绪尚存,所以多以刚需采购为主,较少进行大量备库操作,节前备货表现一般;原料供应偏紧的情况也在继续给钼铁的生产施加压力。综上所述,1月钼铁产量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414.818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91.818吨),1#白银产量环比增加3.2%,整体产量小幅增加。12月企业白银产量增加的原因是12月铜、铅产量增加,白银伴生量增加;同时12月白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冶炼企业也对出白银意愿较高;年末赶进度等。12月企业白银产量减少的原因有停产检修;年度计划已经完成,不必赶计划等原因。产量增加的厂家以及幅度都比减少的多,因此12月白银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临近春节,部分冶炼厂将进行春节放假,因此SMM预计1月白银产量将有小幅降低。 宏观方面:1月5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会议纪的内容相对鹰派;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公布值为23.5万人,高于前值12,7万人和预期值15万人,利空白银;美国至12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公布值为20.4万人,低于前值和预期值的22.5万人,利空白银;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为银价造成一定的上升阻力,近期白银价格呈现下探趋势。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7489.5吨,整体产量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趋势,环比上涨7.28%。整体看由于11月份的锑产量出现27.92%的大幅上涨,而12月的锑产量的上升趋势不变,但幅度有明显下降。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原料短缺,工人休息等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有关,另一方面,依旧还是有不少厂家的生产逐渐恢复,但产量的上涨和恢复速度并不快。因此,整体12月中国锑锭产量继续呈现上涨趋势,但幅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目前来看,锑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还是在继续,市场人士表示原料的影响虽然已经由来已久,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因素逐渐降低,这也是综合2022年来看,锑价的变化和震荡幅度并不大的原因,但似乎目前国外和国内矿资源的供应在接下来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增加,因此市场人士表示,这对于锑价的稳定向上还是有很强的支撑力。 从1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12月SMM的32家调研对象中有10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少了5家;16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比上月多了5家;6家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少了1家。从数字上看,依旧显示出产量的集中度在提高,SMM预计2023年的1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难以彻底改变,虽然需求孱弱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但供应依旧保持偏紧的局势可能还将延续,预计2023年1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2年12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增加。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2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精铋产量实际为2621.656吨,整体产量仍旧呈现下降的态势,相比11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下降1.83%。整体来看目前只有个别少量的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停产状态中,另外相当一部分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减产的状态中,其中部分厂家的减产与疫情有一定关系,但是总体上看,疫情对厂家的产量影响并不明显。其中,SMM的23家调研对象中有3家厂家12月停产,5家厂家12月产量相对1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而4家厂家12月产量相对1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上升,这也导致整体看来,全国精铋产量减少量并不大。SMM预计2023年的1月国内精铋市场供求格局改变不会太大,虽然国内目前放开后,后期有望大大刺激消费市场的复苏,需求孱弱导致市场交易量低迷的局势将有所改观,但是临近春节,不少厂家会加紧生产,预计精铋1月的产量并不会因为假期原因缩减太多,在铋供应量依旧较大的情况下,精铋市场价格方面反转走高的可能性不太大,但随着市场对未来需求复苏的看好,精铋价格下跌空间也已经不大。另外,停产减产的厂家是否将在新年的1月开工恢复生产也很难定论。SMM预计1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变化不会太大,或有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12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大增,据SMM统计,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2月产量为625吨,环比增长6.3%,国内硝酸银12月总产量约为658吨。产量增加的地区增加的原因有:一,下游节前备货需求增加;二,增加了新客户。产量减少的地区减少的原因是12月检修停产一部分时间。虽然各地区硝酸银产量有增有减,但增加的产量多于减少产量,因此12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加。 临近春节,由于下游企业春节期间仍在生产,因此备货需求较高,同时部分企业生产部门放假,也需要提前备货,因此SMM预计1月硝酸银需求仍增加。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28万吨,当月产量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8%,累计产量381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 据SMM调研了解,因终端市场低迷以及疫情原因,12月钛白粉企业普遍承压运行,部分华南、西南生产企业出现减停产情况,钛白粉当月整体开工率出现下调。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较弱,钛白粉下游终端建筑行业开工低位,钛白粉供应端后续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较低,预计1月钛白粉产量维持低位约为28万吨。 仲钨酸铵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APT产量约为1.19万吨,环比降低5%,相较11月产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12月份APT产量降低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其一,受疫情扩散的影响,冶炼企业的开工率稍有降低,影响了APT的部分产出;其二,近一季度市场的终端需求较为低迷,下游企业刚需补库为主,鉴于供需不均衡的影响,部分冶炼企业选择在本月停产检修,这也是APT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三,在矿端持货商挺价惜售提振市场信心的趋势下,市场可流通的钨精矿货源有限,低价难采,高价则成本倒挂,故APT冶炼企业减少了部分产出,多保持长单的生产交付,综上所述,12月份APT产量有所降低。 进入1月,原料供应偏紧与利润走低对冶炼企业生产的扰动仍然存在,且伴随下游年底备库情绪的不积极,冶炼厂有继续下调开工率的态势。SMM预计1月APT产量将会继续下降。 碳酸锂 12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4,813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76%。本月,部分企业从疫情中恢复生产且部分大厂产能爬坡,加上回收增量,造成碳酸锂产量增加;但由于盐湖季节性持续减产,部分江西云母冶炼企业也因环保事件减产并在期间检修,本月整体供应减少。1月,前期受环保事件影响的企业逐渐恢复生产,但大部分辉石冶炼企业实施检修计划,减产明显。预计1月碳酸锂产量为32,587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加71%。 氢氧化锂 1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5,246吨,环比微增,同比增加47%。从冶炼端看,部分冶炼厂前期缺矿状况有所好转,叠加疫情影响减弱,造成产量增加;从苛化端看,下游需求减弱导致苛化厂减产,本月整体供应微增。1月后,部分新厂开始起量,但由于部分企业检修计划实施,叠加由于需求减弱苛化端减量明显,预计1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1,385吨,环比下降15%,同比增加32%。 硫酸钴 12月,中国硫酸钴产量为6,908金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加23%。原料成本端,12月海外钴原料价格继续回落,钴中间品成本降低;废料端近期受镍钴锂盐价格齐下跌影响,交投减少,价格逐步恢复理性,成本降低。供给端,因国内电池厂产量大幅下降,钴盐与前驱体订单受其影响,前驱一体化大厂与头部钴盐冶炼企业排产均出现减量,供给减少。需求端,国内新能源行业受2023年国补退坡影响,三元电池需求大幅滑落,而国内前驱体需求多以5、6系为主,因5系6系前驱体对钴需求量较高,5系6系三元电池减产进而导致钴需求层层递减;海外出口订单中高镍前驱保持优势,但对钴盐需求难以提振。1月临近春节,此时硫酸钴需求低迷,钴盐企业表示生产意愿不高,陆续安排放假计划。预计1月硫酸钴预计产量为5,735金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24%。 四氧化三钴 12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4,985吨,环比减少11%,同比减少32%。成本端,12月钴中间品、钴盐原料价格下行,四钴成本明显降低。供给端,因四钴订单持续清淡,叠加受年末新冠疫情影响,生产受阻,12月四钴出现明显减量。头部大厂四钴尽量在降低排产,降价清库存,小厂多按订单背靠背生产,综合产量降低。需求端,12月四钴需求持续减弱,数码端需求不佳,电子烟细分市场12月已开始停产休假,常规型四钴与小颗粒四钴的成交均清淡。为规避跌价与订单减少风险,下游钴酸锂正极厂采购意愿不高,目前四钴需求低迷已成常态。1月因临近春节,工厂停产放假或排班轮休,四钴排产将会继续减少,1月四氧化三钴预计产量为4,117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46%。 三元前驱体 12月,三元前驱体产量76,444吨,环比下降15%,同比上涨28%,全年累积同比上涨45%。补贴退坡,抢装结束,国内头部电池厂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三元前驱体国内订单大幅下降,海外订单维持稳定对前驱体产量影响相对较小。因国内前驱体需求以5、6系为主,因此12月5、6系前驱体产量,在前驱体总量占比中大幅下行。海外以高镍为主,因此高镍前驱占比有所提升。预计1月因传统新年假期,三元前驱体厂放假安排,以及下游订单持续减弱,1月前驱体产量将持续下行,预计1月产量为67,291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上涨10%。 三元材料 12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53,146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上涨12%,国内动力市场因年末抢装周期已过,叠加进入终端消费淡季,数码小动消费亦趋弱,且部分电池企业存在年末去库情况,整体需求回撤严重;海外订单因春节存在提前备库情况,订单减量较少。综合来看,三元材料整体开工下滑明显。进入12月,海内外需求仍有下行趋势,部分中小企业将于1月陆续进入停产状态,头部大厂亦存在停产检修计划,开工率仍将下行。预计1月三元材料为42,794吨,环比下降19%,同比亦将下滑7%。 磷酸铁 12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81,020吨,环比下降14%。近期多数磷酸铁企业排产有所下行,当前磷酸铁行业受到多重不利因素扰动,一方面12月下游企业需求大幅减少,对上游订单多有减量、砍单,需求不振;此外上游主要材料磷源价格仍据高位,叠加受近期多个电芯和铁锂大厂进行磷酸铁招标压价影响,磷酸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企业降价出货状况频现。部分企业担忧后续需求及库存减值风险,相继下调排产计划,产量环比下降。需求端,12月锂盐价格降幅明显,铁锂企业在终端需求严重减弱的影响下,原料采购较为谨慎,观望情绪渐浓,部分磷酸铁企业反应,23年1月份的成交意愿较为冷淡。在市场短期需求减量确定的情况下,部分磷酸铁企业在1月份有放假计划,预计后市产量仍将继续下行。预计2023年1月磷酸铁产量达61,520吨,环比下滑24%。 磷酸铁锂 1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00,804吨,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63%。供给端,在电芯厂需求减量以及锂盐价格快速下滑的影响下,部分铁锂企业下调排产计划,产量环比下降。需求端,当前时点,终端车企和电芯厂陆续进入去库阶段,下游需求短期走弱趋势较为明显。原料端,铁锂企业近期观望情绪严重,对锂盐和磷酸铁后市价格均不看好,采购意愿冷淡。在当前市场需求和原料共同走弱作用下,磷酸铁锂厂商生产意愿不高,部分企业1月份将会放假检修,预计减产幅度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1月磷酸铁锂产量为80,402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上涨29%。 钴酸锂 12月,中国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为5,750吨,环比减少20%,同比减少27%。成本端,12月四氧化三钴价格下行,碳酸锂价格下滑幅度加大,钴酸锂成本降低。供应端,受数码需求低迷与年末新冠疫情放开双重影响,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12月钴酸锂正极企业下调排产计划,供给减量,降价去库;需求端,12月部分钴酸锂电芯厂进入去库阶段,小型电芯厂或已有停产放假,导致钴酸锂零单成交清淡,需求保持弱势。而1月因春节来临,电芯厂陆续从月中开始停产放假,叠加数码市场对于明年年初预期较差,钴酸锂正极企业对于1月生产意愿不高,1月预计产量下滑严重。1月预计产量为4,571吨,环比减少20%,同比减少40%。 锰酸锂 12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6,799吨,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7%。受年末疫情放开影响,部分企业存在员工集中感染现象,生产受阻,部分企业产量发生下滑。需求方面,电芯厂需求锐减,刚需采购寥寥,因此多数锰酸锂企业生产较为谨慎,开工维持低负荷。原料端,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锰酸锂企业看跌后市,1月多以减产清库存为主。据SMM调研,大型锰酸锂厂将维持10-15天停产检修,中小型企业停产时间较长,或将在2月有所恢复。预计2023年1月锰酸锂产量达2,546吨,环比下滑63%,同比下降55%。 2022年12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 外电12月23日消息,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周五表示,将推出一项紧缩计划,旨在提高中短期收益,并在2027年之前优化生产与投资。 由于价格下跌和矿石品位下降,这家国有矿商在10月份下调了2022/23年度的产量目标,并表示其较低的产量水平将持续几年。 该公司预测2022年铜产量介于143.5-146.5万吨,低于之前预估的149-151万吨。 在周五发布的声明中,Codelco表示,其首席执行官Andre Sougarret下令立即实施紧缩计划,削减材料、第三方服务和活动等方面的支出。 根据声明,Sougarret要求高管们在1月底前提交一份关于2023年至2027年生产和投资的完整计划。 Codelco目前正实施一项数百万美元的投资计划,以开发所谓的“结构性项目”,该公司希望这将抵消其矿床中矿物品位较低的影响。 该公司表示,将继续投资于结构性项目,以及现有基础设施、采矿项目以及环境和社区承诺的翻新和维护。 Codelco强调,削减开支应该“在不影响劳动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实施。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