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

  • 融捷股份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超3100% 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营收及利润大幅增加

    融捷股份(002192.SZ)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21.58%—3,707.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73.19%—4,004.68%。 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经营锂盐业务的联营企业大幅盈利,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报告期内,随着联营企业耗用锂精矿产出锂盐并销售,上年度未实现的锂精矿内部交易利润同步实现。

  • 暴力抗议冲击铜矿开采 全球第二大产铜国约30%产能面临风险

    由于当地的暴力抗议活动持续高涨,全球第二大铜供应国秘鲁的铜矿开采受到影响,在全球铜价高且库存低的背景下,该国约30%的铜产能面临风险。 秘鲁政坛巨震引发骚乱 去年12月7日,秘鲁政坛巨震,时任总统卡斯蒂略被国会以“违宪解散国会、篡夺公权力”为由弹劾下台,时任副总统博卢阿特当天宣誓担任临时总统,卡斯蒂略在离开总统府的途中被秘鲁司法机关逮捕。 因不满卡斯蒂略下台,秘鲁全国爆发了大规模暴力抗议活动。示威者封锁了秘鲁各地的道路,并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暴力扰乱已经持续了6个多星期,目前已造成超过50人死亡,而骚乱没有缓和迹象。 大部分骚乱集中在秘鲁南部的普诺地区,但紧张局势已经蔓延到南部其他地区,包括埃斯皮纳尔、阿雷基帕以及库斯科。 多座铜矿开采受到冲击 秘鲁全国矿业、石油和能源协会(SNMPE)表示,一座铜矿在示威者冲击现场后停产,另一座铜矿的运输被路障阻塞,还有一些铜矿放缓了生产速度。 嘉能可旗下的Antapaccay铜矿已停止了运营,原因是抗议者进入并破坏了一个工人营地。受困于与封锁相关的供应挑战,秘鲁第三大铜矿Las Bambas目前的开工率仅为20%。 秘鲁最大铜矿Cerro Verde虽然未受到抗议活动的直接影响,但该矿运营商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公司表示,为了节约石灰等原料供应,该公司过去几天已将当地工厂生产速度放缓了10%-15%。 SNMPE采矿业委员会负责人Magaly Bardale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抗议活动和暴力升级已经影响到了这个行业,我们希望能够达成和解,与当局进行对话,以提供迅速的解决方案。” 尽管在秘鲁爆发抗议并非什么新鲜事,但当下的动荡浪潮与过去的事件不同。Bardales表示:“自我从事这一行业以来,我从未见过这种程度的暴力事件,如此协调一致的行动,试图影响采矿和能源。” 铜价面临上行压力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产铜国,秘鲁占据了全球约10%的铜供应,该国也是锌和银的主要出口国。 由于全球铜库存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交易员们正密切关注秘鲁的事态发展。 巴西投资银行BTG Pactual分析师Cesar Perez-Novoa警告称,在全球迫切需要铜这一关键金属之际,秘鲁这场骚乱危及了537亿美元的潜在投资。 Perez-Novoa补充道:“加上其他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对铜价施加上行压力。”这些供应威胁加上对中国重新开放带来需求复苏的乐观情绪,推动LME期铜价格飙升至7个月高点。

  • 进口铜精矿指数连降八周 秘鲁又遭抗议活动危及30%铜产量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在全球铜库存低位的背景下,秘鲁愈演愈烈的抗议活动将影响该国30%的铜产量引发了市场对铜矿供应的担忧。近期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走出“八连降”行情。而供应扰动风险仍在持续。 据彭博消息,全球第二大铜供应国秘鲁的抗议活动正在影响其铜产量,该国约30%的铜产量面临风险。 据行业组织SNMPE称,示威者冲进一铜矿现场后致其停产,另一个铜矿的货物被路障堵塞,而其他铜矿则放慢了运营速度。 Las Bambas铜矿的运营商MMG公司表示,由于与封锁相关的供应挑战,该矿正在以较低的速度开采。 该协会采矿业委员会负责人Magaly Bardales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Las Bambas目前的开工率仅为20%,尽管该公司仍在现场加工矿石。 位于阿雷基帕的Cerro Verde矿并未受到抗议活动的直接影响,但运营商Freeport-McMoRan 本周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非常复杂”的政治局势下,为了节约石灰等供应,过去几天已将工厂运营速度放缓了10-15%。 北部的其他矿山,如必和必拓集团的Antamina矿山都在正常运行,南部的矿山也在正常运行,这些矿山不依赖所谓的采矿走廊运输物资、铜和人员。 Bardales表示,虽然半成品铜运往港口的运输出现了一些中断,但港口本身运行正常。她没有听说任何“相关”的影响。 矿业协会继续预计,随着一座新铜矿的投产,秘鲁今年的铜产量将会增加,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抗议活动持续多久。 Bardales表示:“抗议和暴力升级的情况影响了该行业,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与当局的谅解和对话,以提供迅速的解决方案。” BTG Pactual分析师Cesar Perez-Novoa表示,在全球需要加速脱碳和增加电动交通所需的矿产资源之际,这场骚乱也危及了537亿美元的潜在投资。其他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加在一起,可能会对铜价施加上行压力。 》点击查看SMM铜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1月20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报83.56美元/吨,较1月13日指数减少0.41美元/吨。SMM进口铜精矿指数自2022年11月25日的91.08美元/吨以来录得“八连降”,主因近期进口铜精矿现货面和供应面处于多事之秋。在现货面上,除了前期疫情和时至春节假期原因导致市场参与者工作效率降低报盘减少之外,贸易商更倾向于将现货头寸挪至2023年一季度以期望能够博取更有利的加工费水平。在铜矿供应面上,秘鲁Ventanas港口失火造成的影响时间或比市场预期的要久、Glencore旗下位于秘鲁的Antapaccay铜矿生产情况受到秘鲁抗议示威群众冲击、Las Bambas持续受到秘鲁政治抗议示威和物流发运不畅的负面影响以及巴拿马Cobre Panama铜矿的生产情况受到政府的税费威胁。 不过,虽然最近南美洲生产端波澜再起,但SMM认为这对中国铜精矿现货时长的影响有限,因为南美洲遭受港口失火、堵路和社区抗议的负面冲击只是阻碍了铜精矿的发运,但并未对铜精矿的生产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眼下的发运困难是暂时性的,整体铜精矿供需格局并未发生变化。 推荐阅读: 》抗议加剧扰动秘鲁南部采矿业 Antapaccay铜矿又遭袭击 嘉能可已停止其运营 》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八连降 一季度TC或有回升空间?【SMM分析】 》热议:全球铜矿供应浪潮来袭?2023年或将达到峰值! 》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 挪威海域发现大量铜锌等矿物和稀有金属

    》查看SMM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南半球秘鲁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引发了铜供应的担忧。与之相反的是,北半球传来了挪威海域发现大量铜锌等矿物和稀有金属的。 据路透和挪威广播电视公司等消息,根据挪威石油局(NPD)的一项新资源评估,在挪威大陆架上发现了从铜、锌、黄金、镁、铌、钴到稀土金属的“大量”金属和矿物。 覆盖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偏远地区的资源估算显示,铜有3800万吨,几乎是全球每年开采量的两倍,多金属硫化物中积累了4500万吨锌,黄金有2317吨。 据估计,在基岩上生长了数百万年的锰结壳中约有2400万吨镁和310万吨钴,以及170万吨用于合金的稀土金属铈。此外,据估计,锰壳还含有其他稀土金属,如钕、钇和镝。 》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昂贵的稀有矿物,如钕和镝,对于风力涡轮机中的磁铁和电动汽车的发动机非常重要,” 挪威石油局说。 这个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挪威正在考虑是否将其近海地区开放给深海采矿,这一过程需要议会的批准,并引发了环境问题。 环保组织呼吁挪威推迟其海底矿物勘探,直到进行更多研究以了解生活在海底的生物以及采矿对它们的影响。 推荐阅读: SMM解析节后金属市场 各大机构对股市、期市研判一览【SMM专题】 抗议加剧扰动秘鲁南部采矿业 Antapaccay铜矿又遭袭击 嘉能可已停止其运营

  • 春节期间市场平稳 预计节后钼市将保持热度【SMM专题】

    SMM1月28日讯: 【假期走势回顾】 春节期间,国内钼市整体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价格暂时持平。截至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 45%钼精矿 主流价格为4540-4560元/吨度, 50%钼精矿 主流价格为4560-4580元/吨度, 钼铁 主流报价为29.8-30.5万元/基吨。 供应端: 国内市场 ,鉴于需求与价格的预期向好,且钼铁的生产刚需暂未被满足,所以主流钼矿山并没有按下“暂停键”,依旧在假期中保证着基本的开工;钼铁冶炼企业多数排单较满,且临近交货期,所以普遍保持稳定的开工率以保证供应。 海外市场 ,今年冬天欧洲天气异常温暖,天然气消耗量有限,所以天然气储量在今年冬季创下了历史新高;供应的充足大大降低了欧洲等区域的能源价格,使得相关生产企业复工率增加,市场需求回暖,进而导致国际钼价继续上涨。1月27日晚间国际钼价: 国际氧化钼 32.5-34.2美元/磅(折合国内价5493-5780元/吨度), 欧洲钼铁 85-88 美元/千克(折合国内价39.10-40.48万元/60基吨)。海内外钼价差的持续拉大以及南美部分区域的开采供应受影响,使得国内从海外得到钼原料供给的可能性降低,出口可能性增加,对国内钼价发展起到利好推动作用。 【节后展望】 伴随节日氛围的消减、下游市场陆续复工以及海外钼价上涨的加持,需求良好供应不足的情况逐渐显现,国内钼市预期看涨信心浓厚, SMM预计节后钼价将保持稳中有升的走势。 》点击查看SMM钼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 兴业矿业:银漫二期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工作仍在推进中

    1月28日,兴业矿业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在乾金达二期工程建设时,一期的采矿产能受到很大影响,下降不少。因此投资者提问,银漫二期工程建设时会不会像乾金达二期建设一样,导致一期的产能也下降很多? 对此,兴业矿业表示,截至目前,银漫二期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工作仍在推进中。银漫矿业于1月16日起停工放假,乾金达矿业于1月11日起停工放假,复工时间依据当地监管部门统筹安排。 兴业矿业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48亿元,同比上升3.02%;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13.54%;扣非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15.4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6.42亿元,同比上升43.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上升117.1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上升116.87%;负债率39.65%,投资收益-457.9万元,财务费用1.16亿元,毛利率45.52%。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5942.47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448.24万,融券余额减少。 兴业矿业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及贵金属采选与冶炼。

  • 碳酸锂持续跌价 电池厂商将赚更多钱?

    2022年,碳酸锂价格高企,甚至一度冲破60万元/吨,这使得电池成本一路飙高,电池厂商盈利空间变小。如今,碳酸锂价格已跌破50万元/吨,且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这似乎预示着,电池厂商接下来会更赚钱。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自去年底到今年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呈现稳定回调态势。 其中在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点跌去了约两成。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月9日,国内 电池级碳酸锂 价格跌10500元/吨,均价报49.1万元/吨,创逾4个月新低,已连跌21天。 而后下跌趋势继续,据SMM报价,1月16日, 电池级碳酸锂 均价报47.6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点下跌幅度超10万元/吨。到了1月20日,均价更是来到了47.5万元/吨。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回顾早前价格走势,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仅为每吨5万元左右,而在2022年11月对应价格则站上60万元/吨的高位,两年时间上涨超10倍。 价格上涨如此之猛,关键在于供需失衡。具体来看,上游原材料产能没有跟上动力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且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需要一定时间,导致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庞大但实际产能并没有满足市场需求,供需错配失衡。 如今锂价的下跌,也与供需变化强关联。据盖世汽车了解,由于2023年一些促消费政策和新能源财政补贴政策到期,汽车终端价格上行,叠加消费需求的透支,业内普遍预测,2023年一季度市场需求整体减弱,在此情况下,中下游厂商在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积累上较为保守,导致上游订单数量下降,锂价因此下跌。 锂价未来走势如何,自然也要看供需。平安证券在相关研报中指出,上游锂资源供应情况是决定锂价未来走势的关键所在。上下游生产周期错配是锂需求爆发下供给难以快速响应的根本原因,在紧缺格局下,资源端仍是未来锂价走势的重要变量。 基于此,有观点认为,动力电池相关材料价格或在2023年趋于合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刘彦龙此前便在第七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2)上表示:“随着产能布局的逐步释放,我们预估从明年(2023年)开始相关材料价格会有一些回落,慢慢地会逐渐趋于合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亦在近期发文中指出,中国新能源车占世界60%以上的份额,(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有利于降低市场增长的预期,前期大量的电池投资和上游矿产投资带来的供给充足,加之上游预期的调低,有利于降低资源价格。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碳酸锂价格会有下跌,但下跌幅度有限。比亚迪在相关问题的回应中则表示,目前还不能很好地判断碳酸锂价格是否会继续下跌,不过从长期看,价格下跌是趋势。 电池厂商盈利有望改善 2022年,包括碳酸锂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电池成本一路飙高,电池厂商成本压力增大。基于此,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多家动力电池厂商在2022年上调了电池售价。 这并不难理解。按照比亚迪的说法,目前碳酸锂成本占到电池成本一半以上。另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以523三元材料的成本结构来看,碳酸锂在其成本结构中占比甚至高达72.8%。 碳酸锂价格变动对电池成本影响之大,由此可见。当然这也意味着,如今锂价的下跌十分有利于电池成本的降低。基于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情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便在近期指出,未来几个月的电池成本必然明显下降。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碳酸锂价格下跌,叠加正极加工费、负极和电解液等核心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明确,未来行业成本将明显下降,企业盈利边际改善。 事实上,相比于2022年上半年,电池厂商的盈利能力在2022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所修复,不过主要原因是电池价格的上调。 例如宁德时代,2022年一季度,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原材料供应紧张等挑战,尽管营收486.8亿元,大增153.97%,但净利下滑了23.62%,单季利润仅14.93亿元。而后伴随第二季度开启调价,其盈利能力逐渐回升。据宁德时代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 亿纬锂能在最新业绩预告中也提到,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公司秉持和谐发展原则,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官方公告显示,亿纬锂能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1.96亿元~36.32亿元,同比增长10%~25%。 不过不管是宁德时代,还是亿纬锂能,2022年净利增速都明显低于2021年,且从整个2022年度来看,与营收相比,他们净利的增长都要相对慢一些。而不难推断,其他电池厂商的情况大概率也与之类似。 在此基础上,碳酸锂价格的下跌,有望推动这些电池厂商盈利的进一步修复。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厂商的盈利水平还与其他诸多因素相关。其中有观点认为,2023年中国本土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加上动力电池企业新建产能释放,随之电池供应将出现一定过剩,而这可能会影响到相关厂商的盈利水平。 更重要的事情 不只是电池厂商,锂价下跌,也有望对改善整车企业盈利带来很大利好。 正如此前电池厂商将上涨的成本向下传导给整车厂,如今由碳酸锂价格下跌而省下来的电池成本,自然也不只归于电池厂商,而应根据价格传导机制分享给下游整车厂。 不过其中利益,产业链各方会怎么分?可能还得博弈一番。 犹记得,在2022年,因为涨价的事情,整车厂与电池厂商闹得有些不愉快。尽管电池厂商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钱都被上游原材料厂商给赚走了,但看着大赚特赚的上游原材料厂商,以及虽然“喊冤”但依然赚得比自己多的电池厂商,整车厂还是很怨念。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直言,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至60%,自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透露,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导致长安旗下不同车型的单车成本大约涨了0.5万到3.5万元,这部分成本都需要车企自行研究消化,这对企业成本构成极大干扰,“整车厂苦不堪言”。 其他整车厂大佬虽未公开喊话,但一家又一家下场造电池,甚至将手伸向上游锂矿的举动背后,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提高议价权。 因此当锂价下跌,可想而知的是,整车厂也势必要争取拿到更多的利润,其与电池厂商的拉扯还将继续。 不过话说回来,当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渐回归正常位置,对于包括整车厂与电池厂商在内的行业玩家来说,更为重要的事情可能是,推动整车价格的合理回归。 要知道,由于电池成本的不断提升,近一年来,不少车企多次上调了旗下电动汽车的价格。近期,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的取消,国内新能源车市又掀起了新一波涨价潮,众多新能源车型价格上涨。这意味着,无论是上涨的电池成本,还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这部分补贴成本,都一定程度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可想而知,这会一定程度拖累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的上涨,近期特斯拉、小鹏逆势降价以提升销量的举动也反向证明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推动整车价格的合理回归尤为重要,如此才能刺激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上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发展。

  • 总投资53亿元!兰州宏彬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正式投产

    “兰州新区发布”消息显示,近日,宏宇集团——兰州宏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万吨/年负极材料项目石墨化炉送电仪式在甘肃兰州新区顺利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产。 据悉,兰州宏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是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设立的子公司,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制造,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兰州宏彬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3亿元,占地2000余亩,整体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0万吨石墨化材料及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建成后营收可达60亿元以上,带动当地就业2000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宏彬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是兰州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产能规模行业位列行业第一梯队,从2022年3月签约落户到正式投产,经过7个月建设迎来第一批石墨化炉送电,取得阶段性成果,创造了“新区速度”,该项目也填补了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空白。 兰州宏彬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的顺利送电,同时标志着兰州新区进入负极材料的发展高峰期,将进一步助力打造西部地区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兰州新区开启新十年励精图治新征程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 中企海外寻锂再添新企:海南矿业拟近1.2亿美元收购非洲锂矿

    近日,海南矿业(601969)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鑫茂投资拟分别与Kodal Minerals PLC(以下简称“KOD”)及其全资子公司Kodal Mining UK(简称“KMUK”)签署增发协议和增资协议及相关的股东关系协议,拟通过现金1,775万美元认购KOD向鑫茂投资增发的14.81%股份;并以现金9,434万美元增资持有KMUK51%股权;同时,为实现与KOD向KMUK同比例提供借款,鑫茂投资拟向KMUK提供566万美元的股东借款(以上合并简称“本次交易”)。 资料显示,KOD为专注于西非尤其是马里地区的锂矿勘探和开发的英国上市公司,其核心项目为Bougouni锂矿项目,另有多个位于马里及科特迪瓦的金矿探矿权。Bougouni锂矿项目主要产品为锂辉石,项目由Sogola Baoule、Ngoualana和Boumou三个采区组成,合计矿石资源量2,131万吨,氧化锂平均品位1.11%。 2017年5月,Suay ChinInternational PteLtd(KOD现第一大股东)和KOD签署《布古尼(Bougouni)锂矿项目锂辉石销售约束条款单》,约定在项目投产后三年内,由Suay ChinInternational PteLtd享有包销KOD不低于80%的锂精矿产品的优先权。 据悉,KMUK系为本次交易专门新设,根据鑫茂投资与KMUK签署的增资协议的相关安排,本次交易完成后,KOD将把其所持有的马里Bougouni锂矿的全部采矿权和探矿权转让给KMUK。 本次交易价格以估值报告的结论作为定价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经双方友好协商,KOD14.81%股份作价1,775万美元,KMUK51%股权作价9,434万美元。交易完成后,按照马里法律要求,KMUK将通过其子公司Future Mineral持有Bougouni锂矿的所有探矿权,并新设子公司以持有Bougouni锂矿的采矿权;马里政府拥有参股该子公司10%-20%的权利。 海南矿业表示,根据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以锂资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上游产业将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点。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控股KMUK,并实际负责马里Bougouni锂矿项目的开发运营,是实现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突破,对公司夯实“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个主赛道的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Bougouni锂矿具备一定规模和增储潜力,开发条件较为成熟,项目投产后将增厚公司收益,同时能够为公司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提供上游资源保障,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12月15日晚,海南矿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开工仪式。 公告显示,项目拟建设一条2万吨/年单水氢氧化锂生产线、仓库及配套公用设施,总投资10.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建设周期为15-18个月。项目将依托海南自贸港及洋浦开发区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借助洋浦港便利的运输条件,通过整合行业先进工艺和设备,为公司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布局。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