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45个
12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文件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电力系统。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6560万千瓦,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占比从77.8%、15.9%、4.6%、1.7%调整为64.1%、16.6%、6.0%、13.3%,电源多能互补、水火互济能力显著增强。省调机组季以上调节能力水库电站达40座、装机2392万千瓦,新建成气电项目装机容量850万千瓦以上,开工建设抽水蓄能项目12个,“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和凉山州风电基地加快建设。 提升风光等新能源补充功能。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利用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有序推进凉山州风电基地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盆周山区和川西地区开发风电。加快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推动风光资源在省内更大范围优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发电。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分别新增2004万千瓦、473万千瓦,分别达2200万千瓦、1000万千瓦以上。 发挥新型储能灵活调节作用。规划建设“新能源+储能”设施,对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配置新型储能设施,为电源顶峰提供备份。在电网末端及偏远地区建设电网侧储能电站,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向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提供服务。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200万千瓦以上。 点击查看原文件: 《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
本周SMM调研了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综合看企业开工率约为 63.29% ,较上周下降 4.69个百分点 。(调研企业:21家,产能:747万吨) 本周(11.26-12.2)精铜杆开工率如上周预料一致,大幅下降4.69个百分点,录得63.29%。受疫情、季节淡季以及年终企业两项资金等因素影响,下游需求持续呈现向下趋势。 从调研来看,本周市场需求表现清淡,多数铜杆企业反馈新增订单持续转弱,且部分铜杆企业当下成品库存较高,为降低库存风险企业持续调整生产节奏,开工率同步回落。精废杆价差方面,据SMM数据显示,本周五再生铜杆与精铜杆的价差回升至1210元/吨,虽然再生铜杆价格优势显现,但其受原料紧缺制约,市面再生铜杆现货货源紧张,周内对精铜杆的冲击相对有限。 步入12月,下游线缆行业迈入传统淡季,而漆包线行业订单也呈现旺季不旺,下游两大消费主力都难能发力,可见其对于铜杆的需求难见大幅增量。在当下铜价居高的现状下,下游年末补库也略显犹豫,预计精铜杆行业开工率将持续处于偏低水平。 附部分精铜杆企业调研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储能有望迎来又一重要指导文件。 12月1日,在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近期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研究编制大型风光基地及送出配套新型储能的技术导则。下一步,将结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后,争取年内印发,为各地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刘亚芳提出,要切实加强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提高已建成新型储能设施的利用率。“国家能源局高度关注近期舆论反映的新型储能设施利用率低,尤其是要求新能源项目配件储能却很少调用,甚至不调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她对各机构单位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方向: 1. 各有关地方政府全面调查分析原因,分门别类尽快化解建而不用的矛盾; 2. 相关电网企业加快完善储能设施并网技术和管理规范; 3. 电力调控机构要加快完善储能调度管理制度,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储能新能源加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 4. 电力市场建设主管单位要及时调整丰富交易品种、优化市场交易规则,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扫清障碍,使新型储能通过技术性能的多元价值而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刘亚芳提及的第4点中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近期刚刚有重磅文件发布——就在上周五(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已就《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主要任务,也就市场成员、市场构成与价格、现货市场运营等作出细则性规定。 《基本规则》提出的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中,包括“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同时,《监管办法》提出,储能等纳入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的市场主体。 随着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地位得到确认。中泰证券指出,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背景下,工商业用电峰谷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提升工商业储能盈利能力和装机意愿。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0.3GW,同比增长36%。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6663.4MW,同比增长78%。另外,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33.8MW/1911.0M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13%,新增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73.3GW/177.0G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11月25日指出,虽然实际装机规模与市场预期不符,但是大多数项目的投产期都集中在四季度,特别是年底,届时装机规模一定会有大幅提升——换言之,年底或将出现“抢装潮”。 综合多家券商报告,产业链中六大环节有望受益: (1)电池:包括锂电池、钠电池、钒电池等,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派能科技、国轩高科等; (2)逆变器:PCS 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包括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科华数据等; (3)储能系统集成: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受益; (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新风光、金盘科技等已布局; (5)温控:受益于液冷渗透率提升,温控系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相关公司包括英维克、同飞股份等; (6)消防:新国标出台在即,储能消防环节即将规范化发展,相关公司包括青鸟消防、国安达等。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8.24GW,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但在多位行业专家看来,四季度依然会有一波抢装潮,预计全年新增装机不低于85GW。同时,受集中抢装影响,地面电站占比将有所回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财富表示,由于大基地往往集中在四季度并网,预计全年集中式/分布式比重仍是各占一半左右,未来集中式可能稍多一些。 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主管部门领导公开发言看,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装机规模9705万千瓦)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的基地项目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组织第三批基地项目。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王霁雪看来,从国家角度一次性安排超过4亿千瓦的能源电力项目规划布局,可以说“史无前例”。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和省两级协调机制作用,坚持按月调度,定期召开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及时掌握基地项日建设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基地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前有设计院专家指出,西北地区光照资源较好,但降水较少,种植难度较大。同时,当地有大量沙漠、戈壁、荒漠,土地性质单一,面积广阔,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他强调,在“沙戈荒”土地上建设风光大基地,一方面可以治沙、防风、固草,对当地生态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多工作岗位,帮助农牧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光伏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但个别地区因为光伏场区开始长草,按草地征收相应土地税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对于这一观点,钟财富深表认同。他表示,集中式光伏项目占比面积往往比较大。随着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已经影响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能源主管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将新能源项目的空间信息按规定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同时,必须规范各地的土地使用税费征收,地方政府应严格依法征收土地使用税费,不得超出法律规定征收其他费用。 王霁雪也指出,建设大型风光基地时,要积极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大基地用地、生态、环保等要素保障。特别是在沙漠、戈壁、荒漠与采煤沉陷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建设风光电项目,更应该充分做好方案的优化设计,体现生态理念。 对于风光基地潜在投资企业,王霁雪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基地项目研究与储备。结合双碳战略的长远需求,远近结合加强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储备研究,必要时要有一定的前期投入。 ●二是关注周边调峰与保供能力建设。与基地内需或外送定位相匹配,衔接周边调峰与保供资源条件与建设条件,必要时要有一定的前期投入。 ●三是关注产业政策形势。根据供给侧改革有关要求,支持沙戈荒等大基地获得要素保障。 ●四是梳理重大创新。结合各大基地的具体情况,尽早统筹明确重大创新领域与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力合微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国网招标每年比较稳定,各省单独招标,一般一年招标2-3次。预计国网今年第四季度会有多个省双模模块开始招标,目前已有2、3个省开始招标了,新的招标基本上都会招双模产品。 在智能电网领域,南方电网约1亿只电表,国家电网约6亿只电表。目前国家电网每年电力线通信模块的招标采购规模在1亿个模块左右,通信模块主要由省公司招标。 在光伏领域,公司主要提供带自主芯片的模块。目前部分进展较快的光伏组件厂家正在进行批量试用环节,部分厂家处于技术导入阶段。 经过公司与光伏领域相关合作企业一年多的密切交流以及技术导入,光伏领域PLC技术的应用前景愈加明晰。首先是海外市场,以PLC技术应用于安全控制方面的产品,国产替代有较明确的需求。公司近期披露了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募投项目“智慧光伏及电池智慧管理PL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中涵盖了关于这一颗芯片的研发规划,以实现芯片性能的优化、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一方面,我们预计光伏发电对于安全的需求、增加相关PLC芯片产品也将逐步发展为刚需。另一方面,在双碳的背景下,以及配合十四五规划的新要求,光伏发电厂对光伏板发电情况的监测与管理需求非常迫切,更加关注光伏发电的效率、运维、管理,光伏能源系统全面数字化。公司将积极推动基于PLC技术的光伏发电监测完整解决方案的现场试验及试点运行,助力光伏能源系统数字化升级。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7.87万元,同比增长108.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5.65万元,同比增长1,602.61%。202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55.23万元,同比增长75.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9.90万元,同比增长196.22%。 公司是物联网通信技术芯片设计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业务领域包括电力物联网、新能源智能管理、综合能效管理、智能家电&全屋智能、智能照明、智能电源数字化管理六大板块,为物联网“最后一公里”可靠连接提供通信技术和芯片级解决方案,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芯片、模组以及相关应用解决方案包括终端和系统软件。
11月17日,由国机工程集团总部(中设集团)总承包的阿联酋艾尔达芙拉PV2太阳能电站项目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据悉,项目坐落于阿布扎比的艾尔达芙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该项目的主要设施包括:装机容量2100兆瓦的光伏发电区、33/400千伏升压站和配套的开关站。CMEC作为该项目的EPC总承包单位,承担项目地形地质勘察、设计、设备供货、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营和商业并网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同时负责电站的两年运行维护,做到全方位一体化高标准服务。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供16万户居民用电,帮助阿布扎比每年减少碳排放量240万吨,使清洁能源在阿联酋总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对阿联酋国家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宝贵力量。
在低迷了数月后,汽车板块最近热度重回。11月30日,汽车相关板块集体“飘红”,成为整个股市最靓的“仔”。其中,整车板块(BK1029)涨幅达6.23%,汽车零部件板块(BK0481)为2.78%,长安、江淮、一汽解放等多家个股涨停,长城汽车、赛力斯等跟涨。 购买汽车股或基金的小伙伴跟着“吃了肉喝了汤”,梁先生表示购买的相关基金涨了3%左右。“买了长安汽车股票,今天赚了1000多块钱”,张女士告诉盖世汽车。 要知道,自8月后,汽车赛道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士气高涨了,也让股民“亏吐血”了。今日(12月1日),汽车相关板块继续保持了高景气度,开盘指数是1329.3点,仍在持续上涨中。 让汽车概念股重获“活力”的关键是一条尚未确定的消息: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或将延期。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媒体表示,业内确实有此建议,但出台时间不会太早。 车购税减征延期意味着什么? 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燃油车购置税减征政策延期,那么对明年汽车销量的预期要“乐观很多”。目前,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是,2023年国内乘用车市场进入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进入缓增长阶段。 可参考今年发布车辆购置减征税政策前后,汽车市场销量变化。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减半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针对的是“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 该消息一经发布,就有观察人士直呼“超预期”,因为以往政策主要面向的是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 乘联会彼时就预测,可助力汽车市场增加200万辆销量。政策发布后的首个整月,汽车市场就止住了连续下滑数月的跌势。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23.9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6%和41.2%。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透露,今年6月至11月10日,共为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减征车购税397.5亿元。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6月-10月5个月时间,2.0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约652.3万辆,相比政策实施前5个月,环比增长20.6%。 由此可见,车辆购置税实施后对汽车市场的推动作用。 受积极因素刺激,A股也强势反弹,汽车相关板块回暖。从4月27日回暖至7月初,汽车整车板块涨幅近60%,汽车零部件涨幅超40%。 也是如此,当传出车购税减征政策将延期消息后,资本市场提前给出了“反应”。A股三大指数集体“飘红”,汽车相关板块领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板块全线反弹。港股方面,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涨幅也超10%。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对燃油车较为利好,但可能会挤压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股市震荡或将继续 由于乘用车购置税减征政策延期消息暂未得到印证,中原证券认为,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震荡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对于股民来说,“投资或加仓需谨慎”。 也有观点认为,当前积极因素在增加。浙商证券表示,展望12月,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市场行情可期。当前尽管基本面改善尚待信号,但情绪面已有所修复,如果降准,有望提振12月行情。 最近,国家有释放出多个利好信号。如近日,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已确定延期。今年9月底,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宣布,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透露,今年来截至11月10日,已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购税686.2亿元,同比增长101.2%。 考虑到车购税减征政策对乘用车的拉动作用,多位业内专家呼吁延期。 只是消息传闻存在不确定性,有观点认为,需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延期或是提升至7.5%,可持续推动燃油车市场发展。 如果该政策结束,那么今年透支消费需求的弊端将显现,燃油车市场可能会遭遇下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如果车购税减征政策今年底结束,明年一季度汽车行业销量可能会出现30%~40%的降幅。 不仅是车购税,还有反复的疫情、俄乌局势冲突升级、地缘政治因素以及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都将影响到汽车行业明年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可能会勒紧裤腰带),也会左右汽车板块在股市的表现。 但对“富贵险中求”的汽车股民来说,至少这一波涨停潮,他们赚到了。
茂硕电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茂硕新能源拟与济南产发物流有限公司(简称“产发物流”)拟签署《合同能源管理协议》,利用产发物流的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80万元,项目年运营管理费用约1.5万元,年均收益约19.14万元,预计10年收回投资成本(含衰减量)。 本项目光伏电站可利用屋顶面积约3000m²,共铺设单晶硅光伏板531块,每块容量550Wp,总装机容量为292.05kWp,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通过0.4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运行第一年发电量约36.07万kWh,运营期20年,总发电量约为681.76万kWh(光伏组件首年衰减约2%,此后每年衰减约0.6%)。预计茂硕新能源获取电费收益总计355.88万元,为产发物流节约电费约85.9万元(按当地商业用电电价0.72元/度预估,按消纳光伏发电的90%计算)。签订光伏发电协议后,产发物流优先使用茂硕新能源的光伏发电,光伏发电量不足时,使用国家电网发电量进行补充。
本周SMM调研了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综合看企业开工率约为 67.98 %,较上周回升 3.34个百分点 。(调研企业:21家,产能:747万吨) 本周(11.19-11.25)精铜杆开工率回升3.34个百分点,主因华南地区原料紧缺程度得以缓解,区域内某大型铜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拉动整体行业开工率回升,不过本周华南地区升水仍居高位,对于铜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仍有抑制。另一原因是,周初铜价重心回落,下游部分刚需订单有所增量,且本周再生铜杆对于精铜杆的冲击也在减弱。据SMM数据显示,本周五再生铜杆与精铜杆的价差已缩小至990元/吨,且再生铜杆行业受原料紧缺制约,市面再生铜杆现货货源也呈现紧张,预计将对精铜杆消费持续利好。 不过,下游需求才是消费能否向好的重点。从目前来看,当下受全国多等地疫情干扰,北方地区淡季效应渐显,下游企业面临年末结算,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拖累,消费整体呈现向下的趋势,本周已有精铜杆企业库存出现累库的情况,预计下周精铜杆开工率或将再度回落。另外需关注, 年末企业两项资金问题。从调研来看,本周已有小部分上下游企业开始有意收紧资金,适当控制其接单量,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 附部分精铜杆企业调研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SMM10月24日讯: 纵观各国储能政策,主要以立法为主,相继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新能源储能发展,但各国间的储能激励方向与政策都存在较大差异;海外对用户侧储能的激励政策较为完善,而我国政策多以发电侧和电网侧为主 美国:《降低通胀法案》 ,政策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主要补贴对象,从而推进用户侧储能的发展;法案颁布的最终目标为 2030 年时美国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币 2005 年降低 40% ; 2030 年开发并在美国国内制造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储能技术,储能成本最低降低至 0.03 美元 /Kwh 英国:《能源网络投资计划》 ,文件重点提出英国预计到 2035 年,所有电力将会来自低碳新能源发电系统,通过差价合同加快部署低成本可再生能源 意大利:《太阳能储能返利方案》 ,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直接补贴到用户侧和工商业储能,此政策将会提高用户侧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建设和使用 中国: 多数纬度从发电侧与电网侧为主要发力点,注重峰谷电差的提高,从而使储能站的建设成本可以更好的传到至终端用户;同时注重电力辅助市场的发展,鼓励独立电化学纯那个电站参与调峰调频市场获取补贴; 《 2021 国家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提出积极推荐储能设施、虚拟电厂等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推动建立电力用户参与辅助服务费用分担; 《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 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易彦婷 021-51666860 梅王沁 021-51666759 袁野 021-51595792 任鹏飞 021-51595913 马睿 021-51595780 唐鹏 021-51666749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