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近期,特斯拉宣布进一步展开4680电池产能扩张,这也再度引发市场对这一技术的高度关注。 特斯拉表示,产能方面,目前特斯拉得州厂已布局4条4680电池产线,1条线正在生产,剩余3条处于调试安装阶段;公司还将投资新建内华达北部工厂,新增4680电池产能100GWh——这还“只是开始”,特斯拉4680电池长期产能目标为1000GWh甚至2000GWh、3000GWh。 不过,对特斯拉与马斯克而言,4680电池的“最高光时刻”还未到来。正如马斯克所言,对于4680电池团队来说,2023年的目标可能是为Cyber电动卡车推出一款具备成本效益的电池。重点在于提高零部件质量,并尽可能地提高电池产量。实现这些关键目标之后,便将为2024年的“4680电池年”做好准备。 一方面,特斯拉希望通过4680电池实现增效降本,并搭载在全系列电动汽车中;另一方面,公司也计划将4680电池应用拓展至储能领域。更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更深层的目的,在于引领大圆柱电池浪潮,制定标准后,促使其余电池厂商选择站队。 除了特斯拉之外,宝马等一众车企也的确存在对4680电池的潜在需求,此前宝马已敲定46毫米直径大圆柱的上车时点。 同时,国内外各电池厂商也迅速推进布局,目前以特斯拉、松下产能布局最为领先,LG新能源、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紧跟布局。因此,2023年有望成为4680电池放量元年。 券商预计,2022-2025年全球4680电池装机量将从11GWh增至255GWh,全球市场渗透率(占动力份额)将从2%涨至20%,圆柱电池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的占比将出现明显提升。未来4680增长空间巨大,将实现从“0-1-N”的快速增长。 随着工艺升级与渗透率提升,4680电池产业多环节也有望进一步迎来增量。综合机构研判,除了电池本身之外,4680电池对产业链最主要的带动主要落在材料、零部件及设备环节: 以4680电池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将驱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碳纳米管导电剂、大圆柱结构件、新型锂盐多方面材料/零部件需求; 而在技术工艺方面,中金公司指出,激光焊接和钢壳结构件难度较大。锂电设备总体上技术体系稳定,4680不改变技术路径,其中难度较大的环节为激光焊接。结构件环节,4680提升了单位价值量,国内存在新技术方案,目前处于验证阶段,而传统头部厂商已与特斯拉开展规模化生产。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梳理,A股公司中涉及4680电池的有:
1月30日盘后,永太科技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1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81.96%-131.91%。 提及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永太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传统板块业务平稳发展的同时,聚焦汽车新能源化的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遇,集中资源大力发展锂电材料板块,加速推进锂电材料的产业链布局和产能扩张。随着新产能的陆续释放,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产销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多。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 1月31日讯:1月30日盘后,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9亿元-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3亿元。 整体来看,孚能科技2022年虽然依旧未能挽救此前的亏损状态,但亏损的幅度已经较2021年同期缩小。提及亏损的原因,孚能科技表示,2022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涨,公司虽与主要客户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但与部分客户的价格联动机制调整未达预期;而同时部分高毛利客户提货放缓,挤压公司毛利空间。 且2022年随着镇江工厂二期投产,三期电芯产线产能开始爬坡,产能得到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增强。然而,相对于公司产线规划及投入,规模效应尚未完全体现,公司期间费用率相较同行业上市公司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此外,公司为招揽人才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增加融资规模等方面均导致公司支出增加。 综合因素影响下,公司2022年依旧没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降本和新产品落地,深化战略客户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在提及降本的同时,孚能科技还表示,要加快公司供应链的上游协同,通过合资、入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保障原材料供应的持续稳定和成本有效管控。 孚能科技在公告中提到,2022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这点在SMM现货报价上也可窥见全貌。据SMM历史价格显示,2022年碳酸锂现货报价在2021年年底的27.5万元/吨的基础上持续上行,并有不短的一段时间均处于50万元/吨以上的价位。 》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历史价格 截止2022年12月30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均价报51.2万元/吨,较2021年年底涨幅高达86.18%。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上游锂矿锂盐企业而言自然是皆大欢喜(具体可移步” 2022年碳酸锂价涨超23万 锂矿企业赚翻了!有矿企预增37倍【SMM专题】 “一文查看),但是对于没有上游锂矿资源布局的中下游企业而言,却面临着成本高企的问题。早在2021年孚能科技便提及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价格未传导至公司产品销售环节而导致的亏损情况。而对此,孚能科技也在“痛定思痛”,已经与主要客户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但依旧存在与部分客户的价格联动机制调整未达预期的情况。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进入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已经从此前50万吨以上的高位略有回落,截止1月30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46.5~47.8万元/吨,均价报47.15万元/吨。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此前受原材料成本压制的锂电制造商利润空间有望继续恢复。 对于近期碳酸锂的市场情况,SMM调研显示,春节期间,物流停运,多数厂家放假,市场暂无交易。年后锂盐厂库存增多,或存在出货压力,但盐厂挺价意愿较强,预计正极材料厂年后询单意向增加,市场会有回暖迹象,年后碳酸锂价格短期内持稳或以小幅下跌为主。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雅化集团:公司是特斯拉所需锂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雅化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特斯拉所需锂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双方目前按协议正常履约中。公司是4680圆柱电池所用氢氧化锂的主要供应商。 【紫金矿业发展纲要:碳酸锂2023年产量指标0.3万吨 2025年指标12万吨】 紫金矿业公布三年(2023-2025年)规划和2030年发展目标纲要,碳酸锂2023年产量指标为0.3万吨;2025年产量指标为12万吨。绿色发电2023年装机容量规划为350MW;2025年装机容量规划为900MW。 【孚能科技:2022年预亏7.9亿元-9.2亿元】 孚能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亏损7.9亿元-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3亿元。2022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涨,公司虽与主要客户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但与部分客户的价格联动机制调整未达预期;而同时部分高毛利客户提货放缓,挤压公司毛利空间。 【永太科技: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82%-132%】 永太科技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5.1亿元-6.5亿元,同比增长81.96%-131.91%。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锂电材料的产业链布局和产能扩张。随着新产能的陆续释放,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产销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 【赣锋锂业:与PMI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 赣锋锂业公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与PMI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将原协议中的合作期限更新至2023年底,且可以经双方同意后进一步续期12个月至2024年底,合作其他的关键条款与原协议无重大变化。 【亿纬锂能:公司董事长所称今年100%增长是指销售规模增长】 投资者对亿纬锂能董事长对外宣称公司今年增长将达100%相关报道表示关注,对此,亿纬锂能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发表的报告中所称100%增长是指销售规模的增长,计划营收数据仅是公司基于产能和市场需求制定的经营目标和计划,与实际盈利并不直接相关。 相关阅读: 原料端:负极不同焦类原料用途有何区别?【SMM分析】 储能电池大容量趋势已成定局 280Ah及以上容量电芯将成主流【SMM分析】 中镍高压正崛起 新进入者该如何”站队“?【SMM分析】 海关数据:12月钴原料到港量环比大增77% 国内钴原料过剩局面或将持续至2023年【SMM分析】 电解液添加剂PS市场需求下降 或将逐步被替代?【SMM分析】 2022年碳酸锂价涨超23万 锂矿企业赚翻了!有矿企预增37倍【SMM专题】 电解液添加剂PS市场需求下降 或将逐步被替代?【SMM分析】 春节假期钴锂市回顾及节后走势展望 【SMM分析】 氢氧化钴售价大幅下跌 鹏欣资源2022年净亏损或超5亿元! 钴酸锂价格回顾及节后短期走势【SMM分析】 异质结(HJT)与Perc及Topcon等电池技术路径相比的竞争优劣势【SMM分析】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国信证券认为,汽车行业迎来科技大时代。电动化方面,围绕高能量密度电池、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以及高压化等方向升级;智能化方面,随着5G技术的应用,汽车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电动化、智能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发展机遇。 此外,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持续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推广,到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以及市内包车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 浙江省也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左右。此外,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鼓励各市对燃油车置换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市场消息方面,1月26日,特斯拉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至243.18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41.56亿美元,上个季度为177.19亿美元。净利润为36.87亿美元,超过预期的23.21亿美元。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43%至41.06亿美元。汽车产量方面,公司表示,在第四季度生产了超过43.9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40.5万辆汽车。2022年,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40%至13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7%至137万辆。 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1月份全球大降价后,订单量达到了产量的2倍。这是特斯拉历史上最强劲的订单。2023年生产目标180万至200万辆,同比增长37%-50%。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度连续2日大涨超10%,此外,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累计上涨了44.42%。东吴证券看好特斯拉交付量保持稳定增速下给供应链带来的持续增长机会,该行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口径销量有望达到968万辆,对应渗透率39.3%。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1日-15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辆,较上月同期下降了33%。乘联会认为,1月上半月车市表现一般主要是由于前期政策透支,随着防疫政策放开后居民出行趋于正常、消费者信心恢复、特斯拉等车企降价等,春节之后,车市会有一波入门级消费者的购车潮,而2月份将会成为春节后的真正市场启动期,同时也将是疫情三年结束后的市场启动期。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36%。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需求将持续释放。具体来说,除了补贴政策退出,限制增量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际竞争激烈、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等;有利因素则包括市场供给能力空前加强、智能化技术与产品创新、低碳发展战略驱动、促消费政策发力等。如果应对得当,充分把握有利因素,推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供应链和价值链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30%至40%的增速,达到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进入千万辆级的国家。 从投资方面来看,东莞证券指出,展望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新能源车消费将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一,新年伊始新能源头部车企陆续宣布降价有望刺激后续需求增加,预计全年销量增速虽放缓,但仍将实现快速增长。当前板块估值处于近三年底部区域,建议底部配置,关注盈利有望改善的产业链中下游环节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以及受益电池技术创新迭代带动产业链结构性增量环节标的科达利、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方纳米。 相关概念股: 比亚迪(002594.SZ):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三花智控(002050.SZ):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三花汽零”)与中山市黄圃镇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三花汽零拟在中山市黄圃镇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30亿元。 长城汽车(601633.SH):公司披露2022年12月产销快报,12月海外销售20,296台,1-12月累计销售173,180台;12月新能源车销售11,101台,1-12月累计销售131,834台。 长安汽车(000625.SZ):1月12日,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表示,2023年长安汽车集团销量目标280万辆,其中长安汽车目标100万辆。产品规划方面,2023年全年所有经典燃油车型均将实现改款和换代,新能源产品包括深蓝S7、C236、览拓者EV、阿维塔E12等。
1月30日盘后,东风股份(601515)发布公告,基于公司对新能源、储能等新型材料板块的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盛新材”)之全资子公司湖南博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拟投资20亿元,在湖南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综合材料生产研发项目。 东风股份表示,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充分利用控股子公司博盛新材在锂电池领域的团队优势、客户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效扩充公司产能及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优化在锂电池隔膜及其他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面向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的产能布局,提高优质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抓住以锂电池、储能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打造公司膜类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战略业务平台,从而有力地支撑公司该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及持续竞争力。 同时,本次对外投资项目主要为实现东风股份在锂电池、储能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产能扩张及新产品的研发一体化布局,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新材料产业链条的完善,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在同日披露的投资者交流会议纪要中,东风股份介绍,博盛新材目前最主要的产线是锂电池隔膜,设备也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和研发钠离子电池专用隔膜。收购博盛新材是公司正式迈入新能源动力及储能材料的第一步,未来公司将全面聚焦到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并逐步加大投资力度。 此外,东风股份还表示,当前仅部分储能客户有一定的涂覆需求,目前公司已购置涂覆产线设备,预计今年一季度逐步投产,当前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未来将在各个生产基地按照投产节奏铺设涂覆产线。扩张涂覆产线将有效增加公司隔膜产品附加值,加强客户黏性,进一步提升净利润水平。 同日,东风股份还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3.38亿元,同比下降56.95%-66.88%。
1月30日盘后,东风股份(601515)发布公告,基于公司对新能源、储能等新型材料板块的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盛新材”)之全资子公司湖南博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拟投资20亿元,在湖南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综合材料生产研发项目。 东风股份表示,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充分利用控股子公司博盛新材在锂电池领域的团队优势、客户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效扩充公司产能及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优化在锂电池隔膜及其他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面向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的产能布局,提高优质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抓住以锂电池、储能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打造公司膜类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战略业务平台,从而有力地支撑公司该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及持续竞争力。 同时,本次对外投资项目主要为实现东风股份在锂电池、储能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产能扩张及新产品的研发一体化布局,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次对外投资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新材料产业链条的完善,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在同日披露的投资者交流会议纪要中,东风股份介绍,博盛新材目前最主要的产线是锂电池隔膜,设备也适用于钠离子电池,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和研发钠离子电池专用隔膜。收购博盛新材是公司正式迈入新能源动力及储能材料的第一步,未来公司将全面聚焦到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并逐步加大投资力度。 此外,东风股份还表示,当前仅部分储能客户有一定的涂覆需求,目前公司已购置涂覆产线设备,预计今年一季度逐步投产,当前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未来将在各个生产基地按照投产节奏铺设涂覆产线。扩张涂覆产线将有效增加公司隔膜产品附加值,加强客户黏性,进一步提升净利润水平。 同日,东风股份还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3.38亿元,同比下降56.95%-66.88%。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