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362个
4月24日晚间,湖南裕能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的议案》,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项目规划建设期48个月,用地规模约826亩。 据悉,湖南裕能主营产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磷酸锰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磷酸盐正极材料,相对于磷酸铁锂拥有相同的比容量,更高的综合充放电电压,从而具有更高的电池能量密度,且同时具备磷酸铁锂电池相同的安全性能,将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电正极材料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公司高度重视磷酸锰铁锂产品的技术研发,探究不同原材料及工艺影响,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磷酸盐正极材料。 湖南裕能表示,本次投资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建设磷酸锰铁锂生产线、磷酸铁生产线、碳酸锂加工生产线、双氧水生产线及其他配套工程,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加强核心环节自制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本次投资新增磷酸锰铁锂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品体系,满足下游客户差异化需求,巩固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湖南裕能本次在云南原有基地基础上加大投资,能更好依托原有的区位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此外,在本次投资项目基础上,安宁市政府将支持公司依法依规获取一些矿产资源,将有助于公司加强关键原料供应,降低成本。 电池网注意到,在二期项目之前,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第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6月竣工投产。据此前签约资料,第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24万吨磷酸铁和16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 当下,随着全球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空间广阔,带动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数据,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14.2万吨,同比增长151.0%,其产值在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增长至1655.9亿元。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湖南裕能依然延续2021年的行业龙头地位,在磷酸铁和磷酸铁锂领域依然排名第一。 湖南裕能2023年一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 在业绩方面,4月24日,湖南裕能还披露了2023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31.76亿元,同比增长11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减少72%。 另据湖南裕能2022年年报,公司在2022年实现营收427.9亿元,同比增长50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7亿元,同比增长153.96%。公司2022年全年共计生产磷酸铁锂33.72万吨,销售磷酸铁锂32.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3.84%和168.96%。 华金证券日前研报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底,湖南裕能磷酸铁锂产能34.82万吨。公司规划产能高达约89万吨,扩产积极。盈利能力方面,据测算,2022年公司磷酸铁锂吨净利约为0.92万元/吨,同比2021年略降。预测未来随着行业产能的不断释放,磷酸铁锂正极单吨盈利能力将逐渐回归。但随着公司磷酸铁前驱体自供比例的提高,有望一定程度上降本。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分析】电解液行情周评 电解液4.17~4.23日当周价格小幅下跌。 六氟磷酸锂因前期降价过快早早击穿多数企业成本线,伴随大面积减停产,以及成本支撑等因素影响,六氟价格4.17~4.23日当周步入暂稳期,买卖双方处于博弈中。溶剂价格基本持稳,VC、FEC价格下跌。 电解液价格仍在承压下行。预期短期内电解液价格仍将小跌。 4.17~4.23日当周: 电解液(三元动力用)价格为41000-56000元/吨,均价较上周跌6.3% 电解液(磷酸铁锂用)价格为25000-33000万元/吨,较上周跌10.0% 电解液(钴酸锂用)价格为53000-66000万元/吨,较上周跌5.1% 电解液(锰酸锂用)价格为24000-29000万元/吨,较上周跌1.6% 推荐关注 【公司】LiSFI生产企业康鹏科技提交注册 冲刺科创板! 4月17日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注册,瞄准科创板冲刺上市。此次拟募集10亿元人民币,并投入8亿元用于募投项目“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一阶段”,其余2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康鹏科技是一家深耕于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主要为新材料及医药和农药化学品,新材料产品主要覆盖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有机硅材料等领域,向下游销售定制的医药和农药化学品属于CDMO业务。 本次募投项目为“兰州康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5万吨/年电池材料项目(一期)”项目的第一阶段。 项目总规划含1.50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生产线1条、0.05万吨/年硫酸乙烯酯生产线1条。 一阶段包含1万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生产线1条、0.05万吨/年硫酸乙烯酯生产线1条,以及配套建设辅助工程、储运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公司】六氟磷酸锂跌价引担忧 这家企业遭投资者“怒怼” 受困于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天际股份Q4净利润已陷入亏损。 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就六氟磷酸锂价格展望、公司产能建设、需求变化、未来业绩等方面提问。 不过或是因公司股价自2021年高点一路下行,投资者不满情绪高涨。有投资者直言:“看了你们的回复,感觉像是在应付,不是真心实意举办业绩说明会。” 天际股份业绩和股价与六氟磷酸锂价格强相关。 2022年年报显示,六氟磷酸锂收入占总收入的87.29%。而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一路高涨的2021年,天际股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11.34%。 也就是在2021年7月,公司股价最高达到54.05元/股。但此后一路下行,而六氟磷酸锂价格同样出现暴跌。 天际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主要是上游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传导所致。但从较长时间周期的视角观察,电动汽车和储能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前两年由于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价格居高,吸引了相关企业扩大及新增产能。本次价格下跌,将有利于后续重新回到供需平衡态势,对后续六氟磷酸锂价格有理由保持乐观。” 【互动】天赐材料为相关厂商提供钠电池电解液及配套解决方案 天赐材料4月1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公司与市场上有钠电池生产能力的厂商均保持紧密联系,并为其提供钠电池电解液及配套解决方案。 【互动】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电解液价格短期内可能继续下行 4月18日下午,新宙邦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市坪山区的公司会议室举行。 会上,新宙邦管理层就市场关注的“电解液产品价格问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等热点话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谈及公司盈利水平,新宙邦方面表示,由于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公司也对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整体利润下降也属于正常范围。 新宙邦董事长覃九三表示,短期内来说,电解液价格还是在探底的过程,短期内可能会继续下行,长期来说还是会恢复到合理水平。 未来电解液租赁模式将成为推动钒电池储能商业应用的重要模式。 【公司】冲刺创业板!这家电解液添加剂企业加速抢跑 自2022年6月深交所受理华一股份上市申请,7月问询以来,今年4月20日将上会审核。 华一股份拟向社会公众发行不超过1,700.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 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中的8亿元用于募投项目“年产 116,500 吨新能源锂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 华一的主营业务是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 公司核心产品为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 产品、电力储能等领域,公司客户覆盖瑞泰新材、天赐材料、比亚迪、浙江中蓝和杉杉等大型锂电池产业链厂商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 【公司】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这家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亏损 近日,深圳新星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其中提到,预计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200万~4200万元 ,与2021年同期相比出现亏损。 提及业绩预亏的原因,深圳新星表示,自2022年12月以来,六氟磷酸锂及其原材料LiF市场价格下跌,截至2023年1月底六氟磷酸锂和LiF的市场价格高于2022年期末存货成本价格,公司预计后续市场价格将逐步止跌企稳,因此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但是从2023年3月开始,六氟磷酸锂及LiF价格进一步下跌并且已低于公司期末结存成本,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存货的预期销售情况,公司对六氟磷酸锂和原材料LiF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5,992万元,导致公司2022年度业绩亏损。 【互动】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这家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亏损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公司新投产的电解液项目产能完全释放没?单吨利润较友商有无优势?能否盈利? 永太科技4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电解液产能正在逐步释放。 【互动】天赐材料回应一季报业绩下滑 4 月 17 日晚,天赐材料发布了 《2023 年一季报》,与 2022 年大涨的年报数据形成反差的是,2023 年 1-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4亿元,同比下降1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53.62%。 公告中,天赐材料并未披露业绩下行的具体原因,但原材料价格下滑叠加产能释放下,电解液价格下行已是不争的事实。 4 月 17 日,天赐材料相关人士也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行业波动会传导至业绩表现的起伏上,“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为抵御行业震荡奠定基础,在锂电池加速洗牌的趋势下,未来有望再次提升市占率”。 与此同时,天赐材料相关负责人还介绍指出,公司已通过内生构建及外延并购,培育了多项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未来利润多极化奠定基础。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考虑到效率、耐用性和成本等因素,硅基材料长期以来一直是太阳能电池的行业标准,但目前的硅基光伏设备正接近理论上的效率上限。与此同时,钙钛矿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年轻新贵”,有可能夺走硅的“桂冠”。 不过,比较好的结果似乎是当这两种材料抛开竞争,结合起来。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材料都更高效,这要归功于它们能够收集太阳光谱的不同部分——钙钛矿更好地利用蓝光,而硅更专注于红色和红外波长。科学家们也不断在效率突破上费尽心思。 市场预测,到 2032 年,串联钙钛矿/硅技术将占全球光伏市场份额超过100亿美元。2022年12月,德国科学家创造了串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记录——32.5%。而现在,这一记录已经被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科学家打破。 据报道,KAUST光伏实验室(KPV-Lab)的研究人员生产出了一种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其率转换效率(PCE)达到33.2%。据研究人员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串联设备效率。 该串联装置通过了欧洲太阳能测试装置 (ESTI) 的认证,并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的良好研究电池效率图表中名列前茅。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KAUST团队就一直在稳步完善钙钛矿/硅串联电池概念。他们不断在开发新的材料、方法和设备结构,并应对基本挑战,例如如何用钙钛矿材料均匀地覆盖硅电池的微米级金字塔表面。 然而这一次,KAUST团队并没有详细说明最新设计在哪些方面做了改进,从而创造了新的记录。 领导KAUST团队的Stefaan De Wolf博士说,“这一新记录是非集中光下所有双结太阳能电池的最高PCE,证明了串联技术提供超高性能光伏模块的巨大前景,这对于快速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对抗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可扩展的方法来生产面积超过240平方厘米的工业规模钙钛矿/硅串联电池。此外,他们还在探索获得高度稳定的串联设备的策略,这些设备将通过关键的工业稳定性协议。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4月25日,三元正极材料企业长远锂科跌停。 消息面上,4月24日晚间,长远锂科同时披露了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这两份业绩报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光景。 2022年,长远锂科营净利都实现100%以上的增长;然而在202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逾99%。 锂价波动,业绩坐上“过山车” 具体来看,长远锂科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9.34亿元,同比下降42.99%;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2.94万元,同比下降99.69%。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79.8亿元,同比增长162.75%;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112.59%。短时间内,长远锂科的业绩坐了一次过山车。 对于业绩的大起大落,长远锂科在业绩报中表示,2022年,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销规模增加,利润增长。同时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上调产品单价,营业总收入实现大幅增长。而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同时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减少。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竞争压力,导致产品毛利下降。 就业绩变化和股价波动的情况,《科创板日报》记者多次致电长远锂科董秘办公室,电话一直未有人接听。 “上游材料”的价格波动是影响长远锂科业绩的关键因素。官方信息显示,长远锂科主要产品是三元正极材料(含自供前驱体)、钴酸锂正极材料、球镍等,原材料主要涉及锂、镍、钴、锰、磷等化工原料。其中碳酸锂是关键原材料之一。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初约28万元/吨上涨至年末约51万元/吨。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开始出现暴跌,截至4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约为18万元/吨,较年初下降66.36%。其他锂电池关键原料价格也先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在2022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又于2023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创始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锂电行业是“买涨不买跌” ,锂价下跌之后大家普遍是观望状态,表现出来就是先暂缓采购。反映到企业上,锂价上涨,产业端的需求会同步提升。现在锂价暴跌,下游也暂缓采购,业绩随之大起大落。 需求疲软下,长远锂科还计划产能翻倍。 锂价波动还埋下一个隐藏的雷点。另一位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指出, 去年锂价的暴涨,中游的企业普遍都会通过囤货的方式应对,这也导致中游厂商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存货跌价、库存减值的问题。 据他观察,现在不少厂商都在减产,现在中游厂商的项目都不太好投了。 长远锂科在年报中并没有对存货成本的跌价准备计提。但需要注意的是, 截至2022年底,长远锂科的存货达到22.59亿元,同比增长43.28%。其中正极材料的库存量3725.21万顿,同比增长19.94%。 且它在年报中着重提到了扩产计划 。在2022年底,长远锂科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成功募集资金32.50亿元,为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和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目前长远锂科年出货量在6.6万-6.8万吨,扩产项目落地意味着产能将实现翻倍增长。 长远锂科在和投资者交流中表示,预计今年一季度在建部分三元正极产能逐步爬坡。公司磷酸铁锂正极完成产品验证后,预计今年二季度开始批量出货,今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出货量约2-3万吨。 但下游市场的需求放缓是普遍状态。据SMM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电芯产量为41.3Gwh,小幅环增1%,但较去年同期下滑3%。 以长远锂科的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在4月20日晚上的一季报当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一季度的产量由于市场情况有所控制,因为公司去年年底有70GWh的库存,所以今年一季度有部分消耗(去年)本来是库存但在路上的一些货,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产量,会稍微低于现在的销量。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通过对多地30名宁德时代旗下工厂一线工人的微观调查了解到,“没班加”是多数受访者的普遍感受。 在提到锂矿开发的情况时,蒋理也表示,目前都在顺利推进当中,目前看的应该是年中会陆续投产。另一投资者追问今年产量预期时,蒋理补充表示,5、6万吨都是有机会做到,但肯定也要看(市场情况)。 上文中的投资人表示,现在下游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振,上游锂价跌跌不休,压力都会传导到中游厂商上, 相当一部分利润空间要被挤压掉,大部分中游厂商都要过“苦日子”了。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4月25日,三元正极材料企业长远锂科跌停。 消息面上,4月24日晚间,长远锂科同时披露了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这两份业绩报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光景。 2022年,长远锂科营净利都实现100%以上的增长;然而在2023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逾99%。 锂价波动,业绩坐上“过山车” 具体来看,长远锂科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9.34亿元,同比下降42.99%;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92.94万元,同比下降99.69%。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79.8亿元,同比增长162.75%;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4.89亿元,同比增长112.59%。短时间内,长远锂科的业绩坐了一次过山车。 对于业绩的大起大落,长远锂科在业绩报中表示,2022年,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销规模增加,利润增长。同时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上调产品单价,营业总收入实现大幅增长。而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同时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减少。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竞争压力,导致产品毛利下降。 就业绩变化和股价波动的情况,《科创板日报》记者多次致电长远锂科董秘办公室,电话一直未有人接听。 “上游材料”的价格波动是影响长远锂科业绩的关键因素。官方信息显示,长远锂科主要产品是三元正极材料(含自供前驱体)、钴酸锂正极材料、球镍等,原材料主要涉及锂、镍、钴、锰、磷等化工原料。其中碳酸锂是关键原材料之一。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初约28万元/吨上涨至年末约51万元/吨。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开始出现暴跌,截至4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约为18万元/吨,较年初下降66.36%。其他锂电池关键原料价格也先是受供求关系影响在2022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又于2023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创始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锂电行业是“买涨不买跌” ,锂价下跌之后大家普遍是观望状态,表现出来就是先暂缓采购。反映到企业上,锂价上涨,产业端的需求会同步提升。现在锂价暴跌,下游也暂缓采购,业绩随之大起大落。 需求疲软下,长远锂科还计划产能翻倍。 锂价波动还埋下一个隐藏的雷点。另一位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指出, 去年锂价的暴涨,中游的企业普遍都会通过囤货的方式应对,这也导致中游厂商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存货跌价、库存减值的问题。 据他观察,现在不少厂商都在减产,现在中游厂商的项目都不太好投了。 长远锂科在年报中并没有对存货成本的跌价准备计提。但需要注意的是, 截至2022年底,长远锂科的存货达到22.59亿元,同比增长43.28%。其中正极材料的库存量3725.21万顿,同比增长19.94%。 且它在年报中着重提到了扩产计划 。在2022年底,长远锂科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成功募集资金32.50亿元,为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和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目前长远锂科年出货量在6.6万-6.8万吨,扩产项目落地意味着产能将实现翻倍增长。 长远锂科在和投资者交流中表示,预计今年一季度在建部分三元正极产能逐步爬坡。公司磷酸铁锂正极完成产品验证后,预计今年二季度开始批量出货,今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出货量约2-3万吨。 但下游市场的需求放缓是普遍状态。据SMM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电芯产量为41.3Gwh,小幅环增1%,但较去年同期下滑3%。 以长远锂科的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蒋理在4月20日晚上的一季报当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一季度的产量由于市场情况有所控制,因为公司去年年底有70GWh的库存,所以今年一季度有部分消耗(去年)本来是库存但在路上的一些货,公司今年一季度的产量,会稍微低于现在的销量。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通过对多地30名宁德时代旗下工厂一线工人的微观调查了解到,“没班加”是多数受访者的普遍感受。 在提到锂矿开发的情况时,蒋理也表示,目前都在顺利推进当中,目前看的应该是年中会陆续投产。另一投资者追问今年产量预期时,蒋理补充表示,5、6万吨都是有机会做到,但肯定也要看(市场情况)。 上文中的投资人表示,现在下游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振,上游锂价跌跌不休,压力都会传导到中游厂商上, 相当一部分利润空间要被挤压掉,大部分中游厂商都要过“苦日子”了。
尽管去年光伏企业普遍迎来高速发展,但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长期位于高位,部分电池组件企业在市场竞争下盈利吃紧,爱康科技(002610.SZ)年报显示,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去年爱康科技营收为66.91亿元,同比增长164.34%;净利润为-8.27亿元,同比下降96.96%。接近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受硅料、电池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高效电池组件项目前期投建以及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业绩。 据悉,去年爱康科技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金额较大,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其中,资产处置收益为-1.53亿元,主要为公司淘汰、处置原老旧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资产减值为-3031万元,主要为公司对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 从产品结构来看,爱康科技去年发生明显变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已经占据大头,对营收贡献从2021年的53%提升至2022年的81%;传统产品太阳能电池边框的份额进一步削减,对营收贡献从2021年的19%降至2022年的3%,该项收入同比减少61%;电站资产剥离出售后,目前定位为运营服务商,对营收贡献仅剩零星的0.83%。 另外,去年爱康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84亿元,同比下降65.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业务量上升,但核心原材料需现款结算,而销售回款存在一定账期,形成了时间性差异所致。 不过,今年以来硅料产能释放并且价格下行,产业链利润逐渐向中下游转移,爱康科技也受益于此,困境有所翻转,迎来业绩修复。 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25.65%,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40.48%。公司表示,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和公司张家港、赣州、长兴等生产基地电池及组件产能释放及订单增加,实现扭亏为盈。 一直以来,爱康科技的异质结布局进度较受市场关注。公司披露,截至目前,异质结电池已实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5.3%以上,可实现100μm硅片量产厚度;异质结组件采用210mm的HJT电池,最高功率可达720W,转换效率达23.2%。 产能方面,爱康科技现有江苏苏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浙江舟山四个高效电池组件生产基地,拥有 4.4GW 组件产能及 1GW HJT 电池、0.8GW PERC 电池产能。公司计划进一步扩产,同日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3亿元,用于湖州爱康2.42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建设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实施,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建设完成。 公司预计,四大生产基地的产能都将在今年加速提升,整体而言,今年将实现9.5GW高效 N型电池、15.2GW高效组件产能释放。
尽管去年光伏企业普遍迎来高速发展,但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长期位于高位,部分电池组件企业在市场竞争下盈利吃紧,爱康科技(002610.SZ)年报显示,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 去年爱康科技营收为66.91亿元,同比增长164.34%;净利润为-8.27亿元,同比下降96.96%。接近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受硅料、电池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高效电池组件项目前期投建以及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业绩。 据悉,去年爱康科技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金额较大,对净利润影响较大。其中,资产处置收益为-1.53亿元,主要为公司淘汰、处置原老旧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资产减值为-3031万元,主要为公司对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 从产品结构来看,爱康科技去年发生明显变化,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已经占据大头,对营收贡献从2021年的53%提升至2022年的81%;传统产品太阳能电池边框的份额进一步削减,对营收贡献从2021年的19%降至2022年的3%,该项收入同比减少61%;电站资产剥离出售后,目前定位为运营服务商,对营收贡献仅剩零星的0.83%。 另外,去年爱康科技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84亿元,同比下降65.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业务量上升,但核心原材料需现款结算,而销售回款存在一定账期,形成了时间性差异所致。 不过,今年以来硅料产能释放并且价格下行,产业链利润逐渐向中下游转移,爱康科技也受益于此,困境有所翻转,迎来业绩修复。 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25.65%,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40.48%。公司表示,受益于硅料价格下行和公司张家港、赣州、长兴等生产基地电池及组件产能释放及订单增加,实现扭亏为盈。 一直以来,爱康科技的异质结布局进度较受市场关注。公司披露,截至目前,异质结电池已实现量产平均转换效率25.3%以上,可实现100μm硅片量产厚度;异质结组件采用210mm的HJT电池,最高功率可达720W,转换效率达23.2%。 产能方面,爱康科技现有江苏苏州、江西赣州、浙江湖州、浙江舟山四个高效电池组件生产基地,拥有 4.4GW 组件产能及 1GW HJT 电池、0.8GW PERC 电池产能。公司计划进一步扩产,同日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3亿元,用于湖州爱康2.42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建设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实施,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建设完成。 公司预计,四大生产基地的产能都将在今年加速提升,整体而言,今年将实现9.5GW高效 N型电池、15.2GW高效组件产能释放。
今日锂电池概念股大幅走低,其中天齐锂业(09696.HK)、赣锋锂业(01772.HK)、中创新航(03931.HK)分别下跌8.57%、8.16%、7.33%。 注:锂电池股表现 消息方面,据SMM数据显示,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自2022年11月以来持续走低,截止4月25日,国产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16.3~19万元/吨,均价报17.65万元/吨。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而除了电池级碳酸锂持续走低之外,多数锂电池个股近日相继披露今年一季报业绩,其中亏损或同比大幅下降超九成占比较大。 以A股上市的锂电池公司为例,其中多数Q1净利润同比骤降。长远锂科一季报净利润同比下降99.69%;江特电机一季报净利润同比降92.39%;天力锂能一季报净利润同比下降99.15%;蔚蓝锂芯一季度亏损1254.96万元;胜华新材一季度净利润预降98%;湖南裕能一季报净利润降72%。 蔚蓝锂芯表示,锂电池业务需求下滑,主要大客户仍在去库存,导致总体销售下滑、利润出现亏损。 长远锂科称,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上游材料价格持续下跌,下游市场需求下降,产品销量同比减少;而市场竞争加剧带来价格竞争压力,导致产品毛利下降。 江特电机将业绩下降归因于锂盐产品销量减少、销售价格下跌。 此举令港股锂电池板块走势承压。以中创新航为例,该公司开盘即大幅下挫,目前跌幅已跌超7% 注:中创新航表现 根据公开资料,中创新航是国内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外的第三大动力电池生产商。最新消息,江门基地一期项目正式落地,该项目包括50GW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 不过根据高盛近日报告,该行指出中创新航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将继续拖累其利润率,维持中创新航“沽售”评级,目标价由11.6港元下调至11.3港元。 高盛还指出,公司去年资本支出同比升211%,资本投入约290亿元,确认其产能扩张的计划。该行认为这带来了对其财务及杠杆水平的进一步担忧,较预期高的银行贷款导致更高的利息支出。 锂电池价格何时企稳? 海通国际在4月12日指出,新能源车需求增速放缓,盐湖提锂与云母提锂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使得我国锂资源供给增长等是造成今年碳酸锂价格加速下跌的几个原因。 随着更多锂矿投产,气温逐渐回暖,青海等地盐湖产能逐渐恢复,叠加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技术不断提升,供给紧张进一步得到改善,锂盐市场跌势不断扩大,叠加下游电池厂商对碳酸锂价格的打压,使得碳酸锂价格企稳回升难度较大; 在去年价格上涨的时候,不少电池企业都有碳酸锂的足够储备,储备量的增加让碳酸锂实际上的需求具有滞后性;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上游锂的供应量出现了供应过剩的情况,市场囤积的现象也有所减轻,预计碳酸锂依然会处于一个市场价格下行的通道之中。 没有人知道谷底在哪儿,是碳酸锂面临的另一个大麻烦。这也导致看淡锂价走势的悲观情绪持续蔓延。从短期来看,业内普遍认为碳酸锂价格仍将继续寻底。东证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陈祎萱表示,短期锂价或继续向下,测试15-20万元/吨附近成本支撑的有效性,时间节奏上,关注产业链主动去库持续一段时间后,二季度中后期终端订单能否向上传导。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在4月24日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袁建军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主要由于其在产销两旺的情况下,加强对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产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2022年,帕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6.56亿元,同比增长9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74.52%。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带动对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续旺盛,该公司订单饱满、产能持续投放,产销量增长。 而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1亿元,上年同期为-2.41亿元(调整后)。 帕瓦股份作为三元前驱体生产商,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单晶型中高镍NCM三元前驱体这一细分市场。 从产品情况来看, 报告期内,帕瓦股份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实现营业收入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133.33%;毛利率为12.03%,同比减少3.68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情况,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袁建军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2022年,公司单晶型号NCM三元前驱体产品毛利率水平有所波动,主要由于产品毛利率水平与公司经营模式、上游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公司各期产销量变动、生产线全年生产时间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帕瓦股份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实现营业收入为0.38亿元,同比减少78.26%;毛利率为18.66%,同比增加4.25个百分点。 对此,袁建军则表示,“2022年,该公司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出货占比较少,主要是下半年向长远锂科出货了多晶型NCM811产品,该产品加工费水平相对更高,具有更好的毛利率水平。” 产、销量方面, 2022年,帕瓦股份已建成2.5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同比增长116.47%;销量约1.63万吨,同比增长82.21%。 从扩产节奏来看,帕瓦股份或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IPO募投的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分为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于2022年8月开始建设,部署在浙江省诸暨市;二期年产1.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底开始建设,部署在浙江省兰溪市。 “公司IPO募投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顺利建设中,目前尚未出现影响建设进度的因素。预计在顺利投产后,经过1-2个月爬坡、调试,预计可进入达产状态。”张宝如是说 。 产品供应方面, 此前,2021年末,帕瓦股份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并向宁德时代控股公司湖南邦普、广东邦普供应单晶型NCM5系三元前驱体产品。 对于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的最新进展, 张宝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表示,“公司主要向宁德时代控股的宁波邦普、湖南邦普、宜昌邦普,以供货5系单晶4.35V产品为主。去年受限于产能,仍不能完全满足其订单需求,后续随着产能释放、提升,也会加大对其出货。” 就在4月17日晚间,帕瓦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长远新能源)、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金驰材料)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悉,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均系长远锂科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协议,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预计向帕瓦股份采购三元前驱体产品约1万吨;2024年至2025年,随着帕瓦股份产能的扩大,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可与该公司另行约定新的采购计划。 但需要注意的是,帕瓦股份或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6.31%。其中,该公司来源于厦钨新能、广东邦普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8.42%,主要客户集中度高。 对于上述情况, 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道,目前该公司主要有四家下游客户,分别为:厦钨新能(系帕瓦股份2022年第一大客户)、广东邦普、长远锂科、巴斯夫杉杉。 “未来,公司还会与行业内多家企业开展战略对接,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预计客户结构将会不断优化。” 技术布局方面, 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坦言:“公司非常重视钠离子方向的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方向相关专利已于2022年8月份完成授权,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当前,部分正极材料企业已在布局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高镍液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产品。 对此, 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固态、半固态电池主要是行业在电解质方向的突破。公司目前还是聚焦于前驱体环节,尤其是三元材料的单晶、高镍、高电压、低钴方向。 如若未来公司在固态、半固态方向有新的布局,将及时对市场进行公开披露。” 对于行业竞争格局, 在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看来,由于三元前驱体行业兴起的时间较短且技术壁垒较高,市场竞争尚不激烈,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随着三元材料逐渐向单晶、高镍方向发展,行业将呈现出精细化、健康发展的态势;产品技术实力强、定制化能力强、资金充沛的三元前驱体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业务规划,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围绕单晶、高镍、高电压、低钴加强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同时抓住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发展契机,形成突破;另一方面,适时向上游推进一体化建设,以投资等形式参与精炼、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环节。公司未来的研发重点,主要围绕高电压、超高镍、钠离子电池正极技术领域。”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在4月24日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袁建军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主要由于其在产销两旺的情况下,加强对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产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财报显示,2022年,帕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6.56亿元,同比增长9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74.52%。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带动对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续旺盛,该公司订单饱满、产能持续投放,产销量增长。 而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1亿元,上年同期为-2.41亿元(调整后)。 帕瓦股份作为三元前驱体生产商,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聚焦于单晶型中高镍NCM三元前驱体这一细分市场。 从产品情况来看, 报告期内,帕瓦股份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实现营业收入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133.33%;毛利率为12.03%,同比减少3.68个百分点。 对于上述情况,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袁建军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2022年,公司单晶型号NCM三元前驱体产品毛利率水平有所波动,主要由于产品毛利率水平与公司经营模式、上游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公司各期产销量变动、生产线全年生产时间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帕瓦股份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实现营业收入为0.38亿元,同比减少78.26%;毛利率为18.66%,同比增加4.25个百分点。 对此,袁建军则表示,“2022年,该公司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出货占比较少,主要是下半年向长远锂科出货了多晶型NCM811产品,该产品加工费水平相对更高,具有更好的毛利率水平。” 产、销量方面, 2022年,帕瓦股份已建成2.5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同比增长116.47%;销量约1.63万吨,同比增长82.21%。 从扩产节奏来看,帕瓦股份或将进一步释放产能。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IPO募投的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分为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于2022年8月开始建设,部署在浙江省诸暨市;二期年产1.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于2022年12月底开始建设,部署在浙江省兰溪市。 “公司IPO募投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顺利建设中,目前尚未出现影响建设进度的因素。预计在顺利投产后,经过1-2个月爬坡、调试,预计可进入达产状态。”张宝如是说 。 产品供应方面, 此前,2021年末,帕瓦股份已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并向宁德时代控股公司湖南邦普、广东邦普供应单晶型NCM5系三元前驱体产品。 对于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的最新进展, 张宝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表示,“公司主要向宁德时代控股的宁波邦普、湖南邦普、宜昌邦普,以供货5系单晶4.35V产品为主。去年受限于产能,仍不能完全满足其订单需求,后续随着产能释放、提升,也会加大对其出货。” 就在4月17日晚间,帕瓦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长远新能源)、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金驰材料)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据悉,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均系长远锂科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协议,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预计向帕瓦股份采购三元前驱体产品约1万吨;2024年至2025年,随着帕瓦股份产能的扩大,长远新能源、金驰材料可与该公司另行约定新的采购计划。 但需要注意的是,帕瓦股份或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6.31%。其中,该公司来源于厦钨新能、广东邦普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8.42%,主要客户集中度高。 对于上述情况, 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道,目前该公司主要有四家下游客户,分别为:厦钨新能(系帕瓦股份2022年第一大客户)、广东邦普、长远锂科、巴斯夫杉杉。 “未来,公司还会与行业内多家企业开展战略对接,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预计客户结构将会不断优化。” 技术布局方面, 在此次业绩会上,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坦言:“公司非常重视钠离子方向的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方向相关专利已于2022年8月份完成授权,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当前,部分正极材料企业已在布局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高镍液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产品。 对此, 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固态、半固态电池主要是行业在电解质方向的突破。公司目前还是聚焦于前驱体环节,尤其是三元材料的单晶、高镍、高电压、低钴方向。 如若未来公司在固态、半固态方向有新的布局,将及时对市场进行公开披露。” 对于行业竞争格局, 在帕瓦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徐琥看来,由于三元前驱体行业兴起的时间较短且技术壁垒较高,市场竞争尚不激烈,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随着三元材料逐渐向单晶、高镍方向发展,行业将呈现出精细化、健康发展的态势;产品技术实力强、定制化能力强、资金充沛的三元前驱体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未来业务规划,帕瓦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张宝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围绕单晶、高镍、高电压、低钴加强技术、产品迭代升级,同时抓住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发展契机,形成突破;另一方面,适时向上游推进一体化建设,以投资等形式参与精炼、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环节。公司未来的研发重点,主要围绕高电压、超高镍、钠离子电池正极技术领域。”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