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996个
据路透社报道,5月3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国生产整辆汽车,包括所有的零部件,而不是在国外生产零部件。 当天,特朗普组织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以纪念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白宫担任高级顾问的最后一天。在被问及相关关税对特斯拉等从其他国家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公司带来多大影响时,特朗普作出了上述回应。 特朗普在谈到马斯克时说道:“他最终会在这里制造整辆车。基本上就是这样。所有的制造商也会在这里生产零部件。过去,我总是为此感到困扰,他们会在加拿大生产一个零部件,在墨西哥生产一个零部件,在欧洲生产一个零部件,然后把它们运到世界各地,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必须把整辆车的生产工作都安排在美国。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今年,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了25%的关税,汽车行业表示这将扰乱供应链并提高汽车价格。虽然许多美国汽车制造商会从美国以外的地区进口车辆,但特斯拉却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电动汽车。不过,特斯拉车辆的许多关键零部件也是从国外进口。对此报道,特斯拉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马斯克于当地时间5月28日在其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感谢特朗普,并宣布他的特别政府雇员任期即将结束。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离职过程迅速且低调,他在宣布离职前并未与特朗普进行正式会谈。去年,马斯克花费了近3亿美元支持特朗普的总统竞选和其他共和党人,但在上个月他曾表示将大幅削减政治支出。马斯克在卡塔尔的一个经济论坛上说道:“我认为我已经做得够多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的初步数据,欧洲4月份的新车销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持平,但市场构成却大不相同。 具体来看,4月份,欧盟、英国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的总体销量微跌0.3%至1,085,09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8%,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上涨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加12%,纯汽油车型的销量下降7.2%,柴油车型的销量则下跌19%,表明欧盟更严格的新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开始产生效果。 从汽车品牌来看,实现销量增长的汽车制造商除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外还有:宝马集团的销量增长8.1%,福特上涨4.9%,大众集团微增0.6%,雷诺集团增加0.3%,之前欧洲销量一直呈下滑态势的Stellantis销量也微增0.1%。 相比之下,丰田、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的4月欧洲销量则出现了下滑。其中,特斯拉的下滑态势在第一季度之后仍未得到缓解,4月欧洲销量下降46%,原因是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以及对欧洲右翼政党和政客的支持引发了外界的不满。马斯克已承诺减少其政治捐款,并表示将把精力重新集中于经营特斯拉上。 中国汽车制造商市场份额上涨 4月,中国汽车制造商总体上是最大的赢家,在欧洲的销量继续保持迅猛增长态势,同比大增79%至50,173辆,市场份额从2024年同期的2.6%增长至4.6%。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中国汽车制造商在2024年同期的起点相对较低。 从动力系统来看,中国汽车制造商4月在欧洲出售的新车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劲增41%至16,458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飙升534%为9,472辆;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大涨3,946%,达到8,619辆;汽油车销量增长11%,为13,786辆。 其中,奇瑞4月在欧洲的增长幅度最大,高达1149%,销量为5,773辆。比亚迪的销量为12,558辆,较2024年4月的2,752 辆飙升356%,主要是得益于Seal U中型SUV车型的成功。 上汽集团旗下MG的销量同比增长25%,达到21,735辆。其中,MG 3小型车表现尤为突出,4月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400多辆,当月总销量超过4,900辆。尽管其竞争对手的增长幅度更大,但MG在欧洲仍稳稳地保持着中国品牌榜首的位置。今年1—4月,MG在欧洲的销量为99,627辆,遥遥领先于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Model Y 排名大跌 4月份,雷诺Clio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车型,从而终结了Dacia Sandero连续三个月的销量榜首地位。在这两款车型之后,大众Tiguan的销量位居第三,同比增长2.3%至17,027辆。 不久前,欧洲的电动汽车市场似乎完全被特斯拉占据主导地位,但今年4月的销售数据却大不相同了。斯柯达的新款Elroq紧凑型SUV(销量为8,070辆)成为4月欧洲纯电动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冠军,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集团的另外三款车:大众ID.3、ID.7中型轿车/旅行以及ID.4紧凑型SUV(销量为6,300辆)。这四款车型之后又紧跟着两款新车型,分别是雷诺5 E-Tech小型车(销量为5,715辆)和起亚EV3(销量为5,614辆)。 其他值得关注的电动车型包括:奥迪Q6 E-tron高端大型SUV(销量为3,971辆),位列第11位;雪铁龙e-C3小型车(销量为3,862辆),位列第12位;以及福特Explorer紧凑型SUV(销量为3,687辆)。 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上个月在欧洲的销量大跌51%至4,743辆,排在所有车型中第84名,在纯电动车型中排名第10。要知道,2023年Model Y在欧洲销量位居榜首,2024年销量排名第四。不过,就今年前四个月的累计销量来看,特斯拉Model Y仍稳居榜首。 根据Dataforce的数据,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在4月增长32%。销量最高的车型依然是比亚迪Seal U,销量为5,300辆,紧随其后的是大众途观(销量为5,195辆)、沃尔沃 XC60(销量为5,192辆)。 上个月,欧洲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长13%,丰田和雷诺集团的车型继续占据领先地位。丰田Yaris Cross位居细分市场销量榜榜首,4月销量为15,800辆;其次是丰田Yaris小型掀背车,销量为15,011辆。两款雷诺集团的车型表现强劲,其中Symbioz位居第4(销量为7,522辆);Dacia Duster位居第7,销量为5,155辆。 4月,欧洲市场汽油车(下降9.3%)和柴油车(下降18%)的销量均有所下滑。不过,汽油类别中包含了 Stellantis推出的一系列48伏轻度混合动力车型,使标致208和标致2008等车型的排放量降低约10%至15%。 此外,紧凑型SUV似乎已彻底超越小型SUV成为欧洲最大的细分市场,4月销量增长20%,而小型SUV的销量则下降5.5%。小型轿车的销量略有上升,增长0.6%。
6月1日,比亚迪(002594)披露,5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近38.25万辆,同比增长15.3%。 品牌方面,5月,比亚迪汽车王朝丨海洋销售348,393辆,同比增长10.5%;方程豹汽车销售12,592辆,同比增长418.2%;腾势汽车销售15,806辆,同比增长29.3%;仰望汽车销售139辆。 1-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约176.34万辆,去年1-5月累计约127.13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8.70%。 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车累销超1230万辆。 海外销售方面,比亚迪5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89,047辆,其中,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8,640辆。 电池方面,5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8.476GWh,2025年1-5月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07.507GWh。 此外,5月31日,“兆瓦闪充 万桩共建”兆瓦闪充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粤港澳车展举办。比亚迪现场宣布与小桔充电合作共建10,000座兆瓦闪充桩、与新电途合作共建5000座兆瓦闪充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兆瓦闪充生态普及,进一步加快兆瓦闪充充电设施的建设,让用户能更广泛、更便利地享受到“油电同速”的极致补能体验。 除了合作共建,比亚迪此前宣布自建4000座兆瓦闪充站,目前已建成兆瓦闪充站超500座,覆盖全国200多个核心城市。
5月31日,针对近日汽车行业掀起的新一轮“价格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下称“倡议”)。 在《倡议》发出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赞同并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的《倡议》。车企之间“价格战”,给汽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危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述工信部负责人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倡议》中,中汽协指出,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产品售后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投入,而“价格战”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 “5月23日以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无序“价格战”加剧恶性竞争,将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不仅阻碍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也将危害消费者权益,并带来安全隐患。”中汽协在“倡议”中特别提到。 有鉴于此,中汽协倡议:所有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所有企业应对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查整改。 尽管中汽协在《倡议》中并未“点名”具体企业,但这新一轮“价格战”参与者包括了多家自主及合资车企。 5月23日,比亚迪率先宣布22款车型降价,海洋网和王朝网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降价幅度最大的海豹07 DM-i智驾版价格低至10.28万元,相比官方指导价下降5.3万元。随后,零跑C11和C16两款车型宣布限时降价,C16直降4.4万元;吉利宣布多款车型降价,吉利星愿限时补贴价5.98万元起,相比6.88万元的指导价优惠9000元;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昂科威、别克君越推出“一口价”政策;奇瑞也宣布旗下四大品牌、超30款车型限时降价,部分车型降至5万元以下。 “‘价格战’透支的不仅是企业利润,更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期在痛斥“价格战”时表示,一些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的竞争,无限度地逼使供应商降价,还有一些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将近一年的时间,使供应商面临很差的生存环境。“主机厂也在偷工减料,甚至在汽车安全,汽车寿命,汽车可靠性上(偷工减料)。这几年,有些产品从二十二三万元降到十二三万,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10万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价格战”下,部分企业推出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一些车企因经营不善倒闭,让消费者投诉无门,车辆的维修、保养、售后将成为难题。魏建军认为,汽车行业不能被资本过度裹挟,必须回归价值本身。在其看来,“价格战”只会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 魏建军表态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随后也相继提及“内卷”。朱华荣表示,“我认为很快,不会超过两年,(市场)会回到比较良性的价值竞争态势上”;何小鹏则称,“我们不要卷价格,而是应该卷科技。汽车公司要走出中国、面向世界,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 健康有序的市场需要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近期行业有关“汽车业恒大”的诸多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5月30日的文章中,驳斥了“恶意带节奏的有关势力”,认为“任何唱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言论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汽车连续两年出口全球第一,很多中国品牌在海外都是成绩耀眼,比如奇瑞、上汽等。今年以来,比亚迪在海外很多国家及主流市场全面爆发。可以说,中国汽车目前发展良好,势不可挡。”李云飞表示。 前述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工信部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企业之间无序“价格战”,是“内卷式”竞争的典型表现,不利于企业持续研发投入,进而影响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损害消费者权益。长此以往,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会减弱。可以说,“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希望企业坚持守正创新、质量第一,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提升服务质量,践行社会责任,打造良好品牌形象。”该负责人提出。
6月1日,零跑、理想、小鹏和蔚来四家新势力车企如约公布上一月交付数据。其中,零跑汽车连续三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交付榜首;理想汽车时隔四个月后,单月交付量再次突破4万辆大关;小鹏汽车虽连续七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但进入5月后环比增速出现下滑;蔚来则依旧维持在2万辆的水平,不过旗下的firefly萤火虫品牌在其首个完整交付月展现出一定的市场潜力。 零跑汽车在5月交付量再创新高,达45,067辆,同比增长超148.1%。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零跑汽车的产品布局和价格策略。 5月15日,2026款零跑C10正式上市,将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端到端辅助驾驶等高端配置普惠至14万级市场,进一步巩固了零跑在大众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与此同时,5月25日,零跑汽车宣布旗下零跑C11和C16的增程200智享版推出端午节限时优惠,5.24-6.8日期间购车,零跑C11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0.38万元;零跑C16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1.18万元。 “零跑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这不仅让我们建立了成本可控、品质可控的技术优势,还能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到好而不贵的产品。”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 紧随其后的理想汽车5月交付新车40,856辆,同比增长16.67%。其中,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在5月正式发布,伴随着老款车型的降价出售,带动了销量整体提升。理想MEGA Home在5月下旬开启交付,根据订单的状况,理想MEGA的稳定交付量预计可达每月2500-3000辆,相比2024款的稳定月交付量有望实现150%-200%的增长。 “理想焕新版车型上新后,每周销量均超过一万台,5月截至目前在20万元以上市场市占率14.7%,理想有信心,焕新版车型很快会回到月销量五万台水平。”理想汽车管理层在2025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小鹏汽车5月交付新车33,525辆,同比增长230.43%,连续七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然而进入2025年后,小鹏单月环比增长乏力,其中1月环比降17.29%、2月微涨0.34%、3月、4月分别涨9.04%和5.54%,5月降4.34%。 5月28日上市的小鹏MONA M03 Max,将是小鹏汽车接下来保持市场增长的关键车型。款新车起售价12.98万元,将高阶智驾车型下沉至13万元以内的市场。官方数据显示,小鹏MONA M03 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2,566辆,超过去年上市同期。 “目前车市的竞争还不算激烈,在下一个5年中的某一年竞争会更激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谈及“价格战”时表示,对车企而言,卷价格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发展,不要卷价格,应该要卷科技,而且应该走出国门。 蔚来汽车5月交付新车23,231辆,同比增长13.08%。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3,270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6,281辆;firefly萤火虫品牌在其首个完整交付月交付新车3,680辆。新车售价11.98万元起,较预售价格下调近3万元。 为提振销量,蔚来汽车正在加快新品更新速度和新技术的投放。5月16日,蔚来新款ES6和EC6车型上市;5月25日,新款蔚来ET5和ET5T车型上市。这意味着蔚来销量基本盘“5566”四款车型完成集体换代改款。从5月30日起,“蔚来世界模型NWM”首个版本正式开启推送,首批推送车型为超过40万辆的“Banyan 榕”车型。“Cedar 雪松”车型,包括ET9、新ES6、新EC6、新ET5、新ET5T在内,将于6月底开启推送。 今年以来,蔚来对旗下三个品牌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和渠道层面的调整。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在乐道一线销售人员减少40%的情况下,乐道品牌5月的交付量至少增长了40%。蔚来不希望单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希望通过技术和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
不同于一季度的跌宕起伏,财联社记者统计的由传统车企孵化及ICT跨界诞生的新品牌进入二季度后迎来集体上扬,这一趋势在5月尤为明显。 6月1日,小米汽车率先公布5月成绩单——单月交付量超28000辆,与4月表现基本持平,今年以来累计销量超13万辆。“我们正在全力为小米YU7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计7月份量产。”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6月限时购车权益包括碳纤维运动方向盘+碳纤维中控台饰板+碳纤维前排座椅背板免费送、五年基础保养免费送以及HAD端到端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 在5月31日举办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完成“五界”首次“同框”的鸿蒙智行,时隔两个月再度披露单月销量数据,并以44,454辆的成绩创单月交付量新高。 具体到品牌及单一车型,问界M9 2025款、问界M8、问界新M7、问界新M5 Ultra分别交付15,481辆、12,116辆,4,139辆及4,889辆;智界R7交付5,124辆,2025年累计交付量38,904辆;享界S9增程版交付超2000辆;刚刚上市的尊界S800在24小时内大定突破1600辆。 “(尊界S800)大定订单中有超过70%来自于售价101.8万元的顶配车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 极氪、领克合并后的极氪科技5月销量46,538辆,同比增长15.2%,环比增长12.64%,连续三个月销量超4万辆。其中,极氪品牌5月销量18,908辆,领克品牌销量27,630辆。排名第四的广汽埃安5月销量26,777辆,同比跌幅超三成,环比未能实现反弹。 同为第三梯队的阿维塔、岚图汽车5月交出“同比大涨”的答卷,两个品牌已连续三个月稳居“万辆俱乐部”。岚图汽车CEO卢放透露,搭载华为ADS4与鸿蒙座舱5的岚图FREE+将于6月底开启预售。 “5月汽车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各地车展密集启动叠加‘五一’假期效应,自驾游与结婚季等家庭购车需求集中释放,推动终端客流显著冲高。同时,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与地方促消费措施持续发力,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综合政策红利释放与终端促销节奏,预计5月乘用车终端销量约185万辆。”展望今年上半年“收官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在半年目标冲刺、端午节及“618”活动刺激、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及新车集中上市的推动下,消费信心回升,市场活力有望改善。
受新一轮价格战消息影响,昨日港股汽车板块跌幅居前,部分车企股价已续创近一个月新低。 截至收盘,广汽集团(02238.HK)跌超3%,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W(02015.HK)均跌超2%,比亚迪(01211.HK)、吉利汽车(00175.HK)也明显跟跌。 消息面上,近日,工信部、中汽协纷纷发声表示反对汽车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大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明确表示,支持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证券5月30日的报告指出,25年以来已有众多家合资和自主品牌推出一口价方案,部分车型进一步让利,成为汽车促销新方式。 而降价策略也确实给车企带来了销量红利,近日比亚迪等车企及多家造车新势力相继公布5月销量数据,取得不俗增长。 6月1日,比亚迪公告前5月累计销量为176.34万辆,同比增长38.70%;零跑汽车5月全系交付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8%;吉利汽车5月销量达23.52万辆,同比增长约46%;小鹏汽车5月交付新车33525辆,同比增长230.43%,连续七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 不过,正是由于销量增长的刺激,也令车企愈发依赖“以价换量”这一内卷式的竞争策略。 近日,比亚迪又推出新一轮限时促销活动,王朝网、海洋网两大系列共22款智驾版车型参与,最高优惠可达5.3万元,活动预计持续至6月30日。行业龙头带头降价,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车企业绩的担忧。有分析称,比亚迪此举有望提升销量,但也会进一步加剧整车行业竞争。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水平;今年一季度,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3.9%。一边是屡创新高的产销量和良好口碑,另一边却是“越造越赔”“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综合来看,尽管当前国内车市在“两新”、“国补”等政策带动下销售火热,但车企反而在“价格战”的阴影下陷入只赚销量不赚钱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分析师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应该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现在还不到价格战结束和行业整合的时间点。 华泰证券还提示称,竞争加剧或导致车企亏损。此外,关税政策等风险也可能导致车企出海不及预期。上述风险也都值得投资者留意。
近日,针对部分网络发布的“深蓝汽车在行驶中推送广告”,以及APP隐私政策等内容,“深蓝汽车法务部”官微发表声明,澄清事实并强调企业始终以用户安全与隐私保护为核心责任。 声明内容如下: 1.关于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事件的不实信息 部分网络内容发布“深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推送广告严重影响安全”、“推送的广告信息无法自主关闭,必须观看五秒以上”等内容均为不实信息。深蓝汽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推送权益信息。此次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是在车辆处于P档时方可弹出,且优先级为最低,用户可自主点击关闭或在任意操作车辆时主动退出,不会在车辆行驶中弹出,更不会遮挡导航、倒车影像等驾驶信息,不存在安全风险。 2.关于APP端隐私政策更新事件的不实信息 部分网络内容发布的“恶意更新深蓝汽车APP隐私政策等协议”、“强制用户接受车机推送广告”等内容为不实信息。深蓝汽车从未以任何形式未经授权收集用户信息,也坚决反对通过任何手段强制用户接受服务。此次深蓝汽车APP端隐私政策的调整是应有关部门要求,对隐私政策中涉及的第三方SDK内容进行调整,核心目的是强化用户隐私保护,不涉及任何其他内容更改。
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的部分豁免;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涉华消极言论答记者问;人民日报评论:新能源汽车决不能打价格战兴奋剂;特朗普称将把进口钢铁关税提高至50%。 宏观及市场要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文章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延长对中国301条款关税的部分豁免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延长对中国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及做法的301调查中的豁免期限。豁免期限原定于2025年5月31日到期,现已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涉华消极言论答记者问 问:据报道,5月3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就涉台、南海等问题发表消极言论。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赫格塞思无视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呼声,兜售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抹黑攻击中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充满挑衅挑拨。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5月3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5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有所回升,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经济运行有所回稳。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为50.7%,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需求方面,5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央行:5月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央行:2025年一季度末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央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5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同比增长0.04%,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6197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7万亿元,同比增长0.8%,一季度增加353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9万亿元,同比下降0.8%,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144亿元。 美财长称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有点停滞” 外交部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3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有点停滞,并暗示可能需要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参与。中方对此如何看待?外交部能否介绍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中方是否仍有信心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对此,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阐明了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 行业要闻 多地多措并举 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 全国多地多措并举、加强管控,严防战略矿产非法外流。其中,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总体部署》按流程审批后印发实施,贵州将严格按照《总体部署》分工,做好相关工作。湖南省相关主管部门表示,将认真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湖南战略矿产出口企业进行系统摸排并建立台账,指导企业加强合规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合规意识和能力,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而广西将持续做好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非法采矿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防止非法开采战略性矿产非法外流。其中,广西梧州市和广东云浮市已建立了打击整治矿产资源违法行为跨区域协作机制;另外,江西、云南相关部门也表示,将按职责分工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其中提出,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每份9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每份1元。实际收费标准根据用户机构向征信系统提供的数据量和查询量计算确定,数据查询量适用超额累退计算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和计费办法继续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9〕1318号)有关规定执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营银行、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内贸险承保机构等11类金融机构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实行优惠收费标准。上述享受优惠政策的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4.5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收费标准每份0.5元。 上述各类机构中,同一用户30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企业信用报告的,按查询1份企业信用报告收费;1天内多次查询同一个人信用报告的,按查询1次个人信用报告收费。 人民日报评论:新能源汽车决不能打价格战兴奋剂 针对近日车企掀起新一轮“价格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表示反对。工信部亦表态支持倡议,强调“‘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明确的信号、坚决的态度,给无序“价格战”踩下刹车,可谓及时。 工信部: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针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31日发布的《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重要倡议 中汽协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已经超过40%。当前,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我们也看到,一段时间以来,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产品售后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投入,而“价格战”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把产业发展带入恶性循环。 有国有行6月1日起停止购车分期“高息高返”模式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有国有大行分行接总行通知,6月1日开始停止购车分期“高息高返”模式,届时该行将不再受理高息高返购车分期进件。“高息高返”一般是指银行佣金支付标准高于3%的业务。该人士还透露,预计两个月左右全国多数金融机构都会陆续停止,具体情况有待于监管统一。 OPEC+同意7月份增加石油供应 连续第三个月增产 OPEC+同意将石油日产量增加41.1万桶,连续第三个月增产。据代表们透露,以沙特为首的主要国家在上周六的视讯会议上同意在7月以上述数量增产。此次增产与5月和6月的增产幅度相当。 平安获批设立私募基金落户深圳前海 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 财联社记者获悉,近日,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将落户深圳前海。据了解,恒毅持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300亿元。基金将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要的优质上市公司。 公司要闻 张文杰获任花旗集团中国区总裁及花旗中国行长 从多方渠道独家获悉,原美国银行中国区CEO张文杰已经获任花旗集团中国区总裁及花旗中国新一任行长,相关任命将在监管批准后正式生效。 *ST鹏博: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ST鹏博(600804.SH)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证券简称为*ST鹏博,证券代码为600804。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1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ST龙宇: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ST龙宇(603003.SH)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证券简称为*ST龙宇,证券代码为603003。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10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退市整理期间股票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百利天恒:拟募资不超过37.64亿元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 百利天恒(688506.SH)公告称,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募集资金不超过37.6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ST东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ST东时(603377.SH)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国民技术: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国民技术(300077.SZ)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截至目前,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本次发行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 *ST天喻:实控人之一闫春雨等人涉嫌挪用资金案被立案侦查 *ST天喻(300205.SZ)公告称,公司收到武汉市公安局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闫春雨等人涉嫌挪用资金案,武汉市公安局认为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现已决定立案侦查。闫春雨未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目前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并持续关注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T京蓝: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ST京蓝(000711.SZ)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表示,此次立案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及运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各项工作,并持续关注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国交建: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 中国交建(601800.SH)公告称,公司拟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回购A股股份,回购价格不高于13.58元/股。回购期限为自股东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回购提议人在未来6个月不存在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该回购方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 航天晨光:因违规行为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航天晨光(600501.SH)公告称,公司被军委后勤保障部采购服务中心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暂停日期为2025年5月29日。此次暂停是由于公司存在违规行为,触及到禁止性处理情形。在暂停期内,公司法定代表人伍青和自然人控股股东陈伟伟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也将暂停参加上述范围军队采购活动。公司内部正在核查违规处理决定形成原因并准备申诉,预计该事项将对公司后勤保障装备产业中的物资工程服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该事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目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正常,在暂停日期前已签订的相关合同不受影响。 海外要闻 特朗普称将把进口钢铁关税提高至50%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5月30日表示,将把进口钢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特朗普2月1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当地时间3月12日,特朗普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举措正式生效。 美股三大指数上周五收盘涨跌不一 特斯拉跌超3% 美股三大指数上周五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2%,上月累计上涨3.94%;纳指跌0.32%,上月累计上涨9.56%;标普500指数跌0.01%,上月累计上涨6.15%。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创下2023年11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热门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英特尔跌超3%,英伟达、AMD、超微电脑跌超2%。 特朗普称美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国内生产整车”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30日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国生产整车和所有零部件,而不是在国外生产。特朗普表示,之前汽车制造商在加拿大、墨西哥、欧洲生产零部件,这让他很困扰,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些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国生产整车”。 乌克兰陆军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特已提交辞呈 乌克兰武装部队陆军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特已提交辞职报告。乌克兰陆军司令米哈伊洛・德拉帕特当天通过社交媒体正式宣布,基于对第239号训练场悲剧所肩负的个人责任,他决定辞去现有职务。 俄侦委会将两起桥梁遭破坏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当地时间6月1日已将发生在布良斯克州和库尔斯克州的桥梁遭破坏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事件。 美将提高进口钢铝关税 欧盟:准备采取反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对美国宣布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表示遗憾,并表示欧盟准备采取反制措施。声明称,美政府这一决定进一步给全球经济增添了不确定性,提高关税也破坏了正在进行的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努力。声明强调,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就扩大反制措施进行最终磋商。如果未能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欧盟现有措施和附加措施将于7月14日自动生效,或根据需要提前生效。 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5% 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 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5%,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市场预期为2.5%,前值为2.6%。美国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增长0.1%,预估为增长0.1%,前值为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