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实探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已完成规划验收 小米YU7大规模投产在即

    随着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 YU7即将在6月26日上市,产能问题也再次成为业界焦点。 6月24日,财联社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的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这一生产基地目前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正在进行小米SU7的生产。 记者在一期项目的停车场看到,现场停放着数百辆新车,以小米SU7居多,而小米YU7数量相对较少,且多数被银色车衣遮盖。 “小米YU7的现车库存情况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新车未开启预定,届时能否抢到现车全凭手速。”记者在询问目前小米YU7是否有现车时,一位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的销售人员透露,目前停放在停车场的小米YU7 以展车为主,这几天正陆续发往各个门店。“现在看到的小米YU7新车是在一期项目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后续大规模量产将转移至二期项目生产。” 记者来到与一期项目仅一路之隔的二期项目,看到地上建筑已基本竣工,路面也已经修缮平整,有工人正在进行楼体外立面的清洁工作,门厅内部则在装修中。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显示,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1 号生产厂房等18项)于4月22日顺利完成规划验收,建设单位为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这一进展意味着二期项目已满足规划条件,距离正式投产指日可待。 6月16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汽车工厂目前每月能生产两三万辆车。不过记者在小米汽车订购程序上看到,部分车型的交付时间甚至长达52周。 “YU7技术发布后预约咨询量超过同期SU7,截至5月25日,YU7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三倍左右,YU7比SU7有更大的受众面,我们对YU7非常有信心。”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今年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透露。由此可见,市场需求的火爆给小米汽车带来巨大的产能压力,而随着更多新款车型的到来,这一现象或将进一步加重。 “听说新工厂马上要投产,而且产能爬坡的速度会比一期项目更快。”上述销售人员称。据此前公开信息,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累计年产能30万辆,一期和二期年产能各为15万辆。 除加紧二期项目投产,小米汽车也正在扩充新的工业用地。6月1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公布土地转让结果公告,亦庄新城 YZ00-0606街区0110地块工业项目以约6.35亿元成交,竞得方为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5月16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发布的《挂牌出让公告》中就已表明,该地块将“用于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项目”。同时,今年3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发布的关于《亦庄新城 YZ00-0606街0110、0111地块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的公示显示,YZ00-0606 街区0110、0111 两大地块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用地规模约52公顷,容积率 1.0,建筑高度60米,绿地率15%。这两大地块紧邻小米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面对“吃紧”的产能,以及网友对 YU7 交付的担忧,小米汽车于6月2日发布的答网友问(第 150 集)中作出回应:“我们正在为小米 YU7 大规模量产做准备。我们有信心在其正式上市后,以最快的速度向用户交付。”

  • 报告:外国车企在华市场份额将持续萎缩

    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最新研究显示,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不容乐观;预计到2030年,本土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攀升至76%,而日本、欧洲和美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逐渐缩水。 尽管竞争压力持续存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不仅不会平息,反而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AlixPartners的报告指出,车企将不再单纯采取公开降价策略,而是更多地采用“隐性”优惠措施,如提供保险补贴、零利率贷款,以及在不额外收费的情况下为车型配备更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 这一策略已在市场领军企业比亚迪的最新举措中得到体现。今年2月份,比亚迪宣布将“天神之眼”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作为21款车型的标准配置,其中还包括多款经济型车型。此外,在今年5月下旬,比亚迪还对其22款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提供了最高达34%的降价优惠。 中国汽车行业曾一度依赖外国合资企业,但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已实现快速转型。随着本土品牌的崛起,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大众汽车集团和通用汽车等在华投资数十年的主要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均出现显著下滑。 面对中国国内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及持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近年来已将全球化扩张作为首要战略。AlixPartners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将达到10%,在欧洲市场的销量预计将增加80万辆,而这将对欧洲汽车行业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 与此同时,AlixPartners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预计将达到50%,而燃油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约50%下降至19%左右。这一转变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方向发展的坚定步伐。

  • 雷军:小米YU7要挑战特斯拉Model Y

    6月23日,雷军最新发文宣布YU7销量目标。 雷军在微博上称,很多朋友问我:小米YU7有没有机会超过Model Y在国内的销量?Model Y是行业公认的“史诗级神作”,连续多年全球销冠,击败一轮又一轮的挑战者,非常厉害!但我们依然制定了“离谱”的目标:小米YU7要继续挑战Model Y!就产品力来说,我特别有信心。至于销量,就看发布后大家的感觉。

  • 四个月销量翻两番 比亚迪加速进军欧洲腹地

    经过短暂的摸索,比亚迪正凭借其时尚的展厅、富有竞争力的定价以及积极的经销商网络拓展,在欧洲市场迅速取得销售势头。 根据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 比亚迪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欧洲销量几乎翻两番。 这家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已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上超越特斯拉,扩大了其混合动力产品线以适应消费者偏好,并正积极招聘人才,同时在匈牙利建设工厂,并从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那里“挖角”高管。 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欧洲地区法规繁多,且有利于大众、菲亚特和雷诺等老牌品牌。但比亚迪看到了难得的机遇,并打开一个价值5000亿欧元(约合5760亿美元)的市场,目前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仍是中国市场的两倍。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比亚迪海外业务负责人李云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你在这里能赢,意味着你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 他承诺将在该地区投入高达200亿美元: “欧洲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闪电扩张:从高端受挫到下沉市场突围 比亚迪在2022年巴黎车展上以闪耀的展台重新进军欧洲,但其时尚、高端车型在荷兰和挪威等电动汽车友好国家,面对更知名的特斯拉和宝马时,起初难以获得关注。然而,比亚迪迅速调整了策略。 根据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 比亚迪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欧洲销量几乎翻了两番 ,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策略转变:推出更小、更便宜的车型吸引年轻买家,接管进口业务以获得调整产品组合的灵活性,并快速扩充混动车型阵容。 最关键的人事布局是,李云飞还挖来了英国前负责人Maria Grazia Davino,后者迅速重塑了比亚迪在德国的经销商网络。汽车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的高级分析师Felipe Munoz直言: "他们正确地从欧洲传统车企挖人,这些人懂得业务运作方式。一切都在整合。" 英国突破:从年销1611辆到近12000辆的跃升 比亚迪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在欧洲最大的五个市场——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截至4月份的增长率都达到了200%甚至更高。 比亚迪在英国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在2024年前四个月仅售出1611辆汽车后,比亚迪迅速拓展市场,签约经销商并增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根据Dataforce的数据,2025年同期,其销量已跃升至近1.2万辆。按照这个速度,比亚迪有望超越菲亚特、本田汽车和宝马Mini等长期在英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品牌。 苏格兰网络安全专家Bob Dalgliesh的选择颇具代表性。这位50岁的消费者选择比亚迪Seal U作为第三辆插电混动车,理由简单粗暴:比奥迪A3混动便宜6000英镑,空间更大,续航里程更长,而且从中国发货仅需两个月。Dalgliesh说: "决定性因素是Seal U提供了所有附加功能——巡航控制、360摄像头、抬头显示器——其他制造商通常会额外收费。" 李云飞的欧洲攻势:12万研发团队支撑的快速反应 比亚迪在欧洲攻势的核心人物是李云飞,他虽然常驻中国,但几乎每个月都会访问欧洲。同事们形容他"毫不妥协",对展厅照明、标识和车辆陈列间距等细节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比亚迪在欧洲的首选展厅面积约为120平方米,恰好能展示公司七款车型而不显拥挤。 比亚迪的快速反应能力得益于全球最大研发团队之一的支持—— 截至去年拥有12万名研发人员。 位于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的工厂体现了比亚迪的雄心。这座工厂将帮助向经销商证明公司在欧洲的长期承诺,并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可靠的车辆维修服务。随着准备今年晚些时候从匈牙利工厂开始发货SUV版的海豹( Seal U),公司还在努力本土化其强大的供应链。 李云飞表示: “如果我们决定做某件事,我们会投入所有资源。” 在这个平均电动车售价仍是中国两倍的5000亿欧洲市场上,比亚迪承诺投入高达200亿美元。这场豪赌的结果,将不仅决定一家中国车企能否跻身欧洲汽车业层级,更将影响汽车业话语权的最终归属。

  • 工信部最新目录公告!买这些新能源汽车车型 减免购置税!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将许可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5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予以公告。 附件信息显示,《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中,新能源汽车车型共计541个,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车型33个;纯电动商用车车型452个;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车型41个;燃料电池商用车车型15个。 《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中,共有154户企业的521个型号列入,其中,纯电动车辆型号436个(含乘用车63个,客车56个,货车62个,专用车253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型号74个(含乘用车37个,客车3个,货车4个,专用车30个);燃料电池车辆型号11个(含专用车7个)。 附件: 1.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5批).doc 2.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七十四批).doc 3.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doc

  • 特斯拉robotaxi周日低调登场 初期仅投入约10辆Model Y

    美东时间周日,特斯拉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登场。 特斯拉仅初步部署了约10辆Robotaxi,并且出租车服务仅向部分受到邀请的社媒名人开放,行驶范围也有限制。 与马斯克此前绘制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宏大蓝图相比,Robotaxi的首日运营表现显得颇为低调。 特斯拉正式推出Robotaxi 美东时间周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他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布,特斯拉正式推出Robotaxi,并称,这一刻是“十年艰苦工作的顶点”。 不少社交媒体上的名人也发布了他们首次乘坐的视频。 据社媒上透露的信息,正式上线运营的Robotaxi大约有10辆Model Y,驾驶座上没有人,只有一个人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充当“安全监督员”。但目前尚不清楚他们对车辆的控制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乘坐Robotaxi的乘客是由特斯拉精心挑选的——最近几天,特斯拉向一些社媒上的名人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在体验Robotaxi。这意味着普通大众想要体验Robotaxi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美东时间周日下午,特斯拉投资者、社交媒体名人索耶·梅里特(Sawyer Merritt)在X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他使用特斯拉的一款自动驾驶出租车应用程序叫车,然后乘车前往附近的Frazier's Long and Low酒吧和餐厅。 索耶·梅里特评价Robotaxi的乘坐体验“棒极了” 同时,Robotaxi的运营范围也是在一个奥斯汀的有限区域内。 马斯克在X上表示,Robotaxi发布首日的乘坐服务的固定收费为4.2美元。 规模扩张或仍需数年 行业专家表示,即便特斯拉的小规模部署取得成功,如果特斯拉想要在奥斯汀和其他城市迅速扩大规模,该公司仍将面临重大挑战。 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计算机工程教授菲利普·库普曼(Philip Koopman)说,特斯拉和Alphabet旗下的Waymo等自动驾驶汽车竞争对手可能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全面发展一个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 库普曼擅长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他认为,特斯拉在奥斯汀的成功试验将只是 临近终点阶段的起步 。 特斯拉是迄今为止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目前,许多行业分析师表示,特斯拉当前超高公司估值主要取决于其交付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的能力。 随着特斯拉推出Robotaxi的日期临近,德克萨斯州的立法者近期开始制定自动驾驶汽车的规定。德克萨斯州州长、共和党人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上周五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获得州许可才能运营自动驾驶汽车。这项法案将于9月1日生效。该法案表明,两党官员都希望无人驾驶汽车行业谨慎发展。 根据德州的新法案,德州要求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在公共街道上行驶时,必须获得德克萨斯州机动车辆管理局的批准。它赋予州政府权力,撤销他们认为对公众构成威胁的运营商的许可证。 法律还要求公司提供信息,说明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

  • 特斯拉提供Robotaxi试运营更多细节 为何引发外界一阵担忧?

    上周日颇受关注的特斯拉Robotaxi即将在美国奥斯汀上路试运营,但公司在邀请函中披露的一些细节,却令关注这家公司的人们低声叹息:看上去特斯拉距离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领跑者还有一段显著的差距。 目前公司已经向部分支持特斯拉的知名网红和投资者发出邀请函,体验并传播周末的Robotaxi首发活动,但寥寥几句话就显示出 这项服务目前存在的诸多限制 。 其中最受关注的提示,是 特斯拉会在车辆前排配备“安全监控员”,全程陪同乘车 。 这也与马斯克今年以来的多次表述相悖。今年1月时, 马斯克曾表示公司将在夏天推出无人监督的自动驾驶服务,特别强调“车内不配备任何人员” 。在4月的财报会议上,他还补充称10至20辆参与试运营的Model Y,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远程操作模式。 对此,知名电动车垂类网站Electrek锐评称,这 实际上就是特斯拉公开版的FSD系统 ,只不过把负责监督的驾驶员移到副驾驶座位而已。虽然这比完全不设防要安全些,但也清楚地表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远远落后于谷歌Waymo等竞争对手。 现在这个状态完全无法规模化推广,特斯拉应该专注于技术突破而不是表面功夫。 作为对比,Waymo在今年早些时候于奥斯汀推出商业服务前,曾进行过6个月配备安全员和6个月无安全员的车辆测试。 特斯拉邀请函的更多细节也展现出Robotaxi受到的限制,例如要求乘客必须在 早上6点到午夜12点间 ,于公司设定的电子围栏区域内叫车,同时 在恶劣天气下服务可能会受限或不可用 。 这也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与Waymo或亚马逊Zoox不同,特斯拉是坚定反对激光雷达智驾方案的代表。 (Waymo与Zoox) 近几个月里,特斯拉一直在面对美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压力,要求公司提供更多有关“ 车辆能否在道路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做出适当反应 ”的信息。而得克萨斯州当地的议员们,也施压公司推迟上线Robotaxi,直到9月该州修订后的自动驾驶法律生效。新法规要求Robotaxi运营商上路前必须获得机动车管理局的授权。

  • 受特朗普关税影响 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单价下滑20%

    据日经网报道,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日本运往美国的汽车出口价格每辆同比下降逾20%,可能是因为汽车制造商通过自身消化特朗普关税的影响来维持市场价格。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上个月,日本对美国的全部出口总额为1.51万亿日元(约合1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1%。其中,汽车出口额下跌24.7%,约为3,634亿日元。当月,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下滑3.9%至102,653辆,是五个月来首次出现下降,但出口量的降幅小于出口额的降幅。将出口额除以出口量,可得出每辆汽车的平均出口价格约为354万日元,同比下降21.7%。 日经网的报道指出,日本出口至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已连续三个月呈加速下降趋势。其中,3月出口价格同比下降1.5%,4月则下降14.8%。一位负责贸易统计工作的官员表示,5月份的出口单价“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汇率影响,但降幅远不止于此”,“看起来出口商们正在进行调整”。5月份,汇率约为144日元兑1美元,较一年前上涨7.4%。 日本银行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orporate Goods Price Index)”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上周公布的5月份指数显示,以日元计价,日本向北美出口的乘用车价格下降24.9%。即便以合同货币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价格也下降18.9%。而且在这两种情况下,价格跌幅较4月都有所扩大。 美国于4月3日对汽车加征25%的关税,并于4月5日对大多数国家实施10%的“对等”关税。日本NLI研究所的Taro Saito表示:“(日本)国内汽车制造商通过降价的方式消化了因关税上调而带来的价格上涨。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丰田汽车公司计划暂时维持其在美国市场的价格。该公司高管曾在5月称,“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的关税问题而贸然提高价格”,而且该公司还计划维持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产量。伊藤忠综合研究所(Itochu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员Sanshiro Fukao表示:“关税谈判的结果难以预测,使得汽车制造商难以轻易地提高或降低销售价格。” 不过,并非所有的日本汽车制造商都在维持原价。比如,斯巴鲁(其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中约有一半是从日本进口)已经提高了价格。降低出口价格会减少企业利润,而将这一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则会损害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上周,日本内阁府和财务省发布的一项企业经济预测调查显示,所有行业大型企业的商业信心指数在4月至6月期间首次跌入负值区间,是过去五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其中,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业的指数大幅下降至负16.1%,拉低了整体数据。Fukao表示:“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型汽车制造商来说,商业环境将会变得非常严峻。”

  • 工信部等三部门再提新能源汽车:不搞“内卷式”竞争 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以下统称三部门)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研究部署本年度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会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有关各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遗余力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提升安全水平,持续巩固产业发展良好局面。 会议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要自觉扛起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围绕产品设计验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风险防范,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引导消费者正确使用车辆,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要坚守长期主义,不搞“内卷式”竞争,绝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牺牲产品性能、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实现短期的“降本增效”。 下一步,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加大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监测平台效能,严肃查处企业违规行为,坚决维护产业发展良好秩序,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消防救援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 AlixPartners:关税已使美国汽车价格增长近2000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使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平均每辆上涨近2,000美元。 根据AlixPartners的预计,汽车制造商将把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成本80%转嫁给消费者,每辆车将多支出约1,760美元。该咨询公司还警告称,美国政府不支持电动汽车的政策有可能使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沦为配角。 AlixPartners全球汽车市场负责人Mark Wakefield表示:“这些关税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壁垒。我们看到消费者将承担大部分的损失。”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已经表示,预计今年的关税影响将分别达到50亿美元和25亿美元,不过他们称将通过价格调整等方式来部分抵消这一影响。 Wakefield表示,更高的汽车价格将导致未来三年美国的汽车销量减少约100万辆。不过,随着关税影响的减弱,Wakefield预计美国的汽车销量2030年将达到1,700万辆,比去年多100万辆。 AlixPartners公司认为随着美国与其他国家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关税税率将会下降。该公司预计,25%的汽车关税最终将降至整车的7.5%、零部件的5%,而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则会更低。Wakefield表示:“这种关税壁垒不太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在Wakefield看来,更有可能产生长期影响的举措是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旨在减少并取消电动汽车激励的措施。Wakefield认为,这将使消费者放弃电动汽车,因为他们会“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购买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 AlixPartners将其对美国市场电动汽车的销量预期下调近一半。该公司目前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将仅为17%,而此前的预测是31%;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销量将占一半,高于此前预测的约三分之一;传统混合动力车的占比将达27%,高于此前预测的2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型电动汽车的占比将仅为6%,低于此前预测的10%。 Wakefield指出,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将被削弱,甚至可能不得不依赖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中国。“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有可能选择与中方合作进行授权、成立合资企业,或者采用中国的平台和电动汽车技术了。” Wakefield表示:“(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大幅削弱,将使美国汽车制造商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成为世界上大型高油耗发动机的领军者。而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如今正在走向衰落。”Wakefield谈到美国汽车制造商时称:“到2028年,他们将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V8发动机,而且很可能到时全世界仅有它们才有V8发动机。”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