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426个
在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仅仅一周之后,证监会的实质举措出台,房企再融资迎来“大礼包”。 11月28日,证监会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指出,证监会从五个方面对房企股权融资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等。 这也是意味着自2016年起逐步收紧的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如今迎来正式“松绑”。 今年以来,对于房地产的政策暖风频吹,以政策托底,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行业估值正在修复。 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方面,公募基金同样早已布局,目前已有包括红土创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中金厦门安居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和华润有巢REIT获得投资者追捧,认购确认比例持续创新低。 五大地产融资举措重磅推出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加大权益补充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防范风险、转型发展,更好服务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并自即日起施行。 一是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 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组上市,重组对象须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允许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购买涉房资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可以募集配套资金;募集资金用于存量涉房项目和支付交易对价、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不能用于拿地拍地、开发新楼盘等。建筑等与房地产紧密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参照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政策执行,支持“同行业、上下游”整合。 二是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允许上市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引导募集资金用于政策支持的房地产业务,包括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或旧城改造拆迁安置住房建设,以及符合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要求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允许其他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主业。 三是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 与境内A股政策保持一致,恢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恢复主业非房地产业务的其他涉房H股上市公司再融资。 四是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努力打造REITs市场的“保租房板块”。 鼓励优质房地产企业依托符合条件的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或作为已上市基础设施REITs的扩募资产。 五是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开展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设立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引入机构资金,投资存量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基础设施,促进房地产企业盘活经营性不动产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地产类基金已“默默”大涨 房地产板块的配置逻辑依赖政策预期,政策收紧叠加疫情等因素之下,以民企为代表的房地产板块一度陷入悲观,2021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偏向宽松,行业估值逐步修复。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大利好已经在基金上有所表现。进入11月以来,截至11月28日,全市场“地产”主题基金全线收正,20只基金月内涨幅超过10%。其中,招商沪深300地产回报率超过20%,年内回报率亏损收窄至8.67%。 此外,银华、华夏、南方、鹏华、华宝、国泰等指数类基金同期收益率均超过15%。主动管理类基金,中银、工银瑞信、广发、华泰柏瑞、创金合信等基金同期涨幅超过10%。 这也符合此前基金基金经历对于房地产板块的判断,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此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地产不妨多一点乐观”,地产方面筑底信号趋显,下行态势有望收束。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前海开源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覃璇,他认为,在四季度对于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链的投资观点持中性态度,继续等待行业的出清和竞争格局的改善。 REITs迅速扩容,4只涉“房”主题受投资者热捧 在证监会此次举措中重点提到,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常态化发行,努力打造REITs市场的“保租房板块”。 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REITs迅速扩容,全市场REITs基金符合房地产、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达到24只,有12只为今年新成立。 其中,今年下半年以来有4只保障房REITs无论在获批发行速度还是投资者认购追捧上,都引发关注,在发行期间受到投资者的热情追捧,认购比例一再创新低。 从速度来看,7 月 11 日,国内首单红土深圳保租房REIT审核通过;7月14日,中金厦门保租房REIT获批;8月5日,华夏北京保租房REIT快速获批 (受理至通过仅7天);11月1日,华润有巢REIT正式获批,为国内首单市场化机构运营的保障房REIT产品,而华润置地成为首家涉水租赁住房REITs市场的房企。 认购比例上,以华润有巢REIT为例,网下投资者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0.47%,刷新公募REITs网下发售配售比例纪录;其公众发售配售比例为0.31%,为后续公募REITs在房地产企业存量商业资产上撬动投资价值做出示范作用。 从收益率来看,有统计的12只REITs中,今年以来仅有浙商证券沪杭甬高速REIT和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收益为负,截至11月28日,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6%和-0.92%。其余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垃圾回收领域的中航首钢生绿能REIT收益率最好,达到2.37%。 房地产政策暖风频吹 “金九银十”不及预期,居民端按揭贷款增长乏力,光大证券研报梳理今年房地产政策显示,下半年以来,围绕房地产市场稳定信心政策频出。 今年7月,高层首提“保交楼”,将“压实地方政 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重要性拉到国家政治高度,对稳定预期提供有利政策保证。 进入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 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进一步降低购房者还款压力。 9月的楼市政策力度更大,一方面是国有大行不同程度下调定期存款利率,这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下调,利于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投资、消费领域,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财政部等两部门公告,明确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央行、银保监会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二十报告中重新明确坚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11月8日,央行的支持和指导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对于下一步投资,光大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以来,多方释放积极信号,5年期LPR连续下调,保障房贷款不纳入集中度管理,预售监管资金新办法结构性纠偏,“α风险”修复进入执行阶段。与此同时,金融审慎管理和“去杠杆”趋势仍在持续深化,部分前期过度激进房企仍有暴露可能,建议关注优质龙头板块。
临近年末,重点城市将迎来土拍高峰。 由于集中供地节奏改变,多个城市今年增加供地次数。近日,广州、天津、福州、东莞等城市陆续发布第四批次集中供地出让公告,南京、武汉、苏州则公布了第五批次集中供地情况,上述供地均计划于12月完成出让。 据业内人士透露,即将于11月29日进行第四批集中供地的北京,也将推出第五批次供地。 而武汉市土地交易中心表示,近期武汉加快了供地节奏,后续将适时发布本年度第六批次集中供地公告。 多个城市集中供地进行加推的背后,是其全年供地计划完成不及预期。 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4日,根据22个重点城市各自于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市本级2022年全年供地计划,22城计划供应商品住宅用地12875公顷,实际供应土地面积7135公顷,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仅55%。 “如果剔除已经供应的综合用地中的其他类用地面积,实际完成率恐不足5成。这样的土地出让完成率,意味着明年的新房供应数据也将不太乐观。”中指院分析师表示。 根据中指院统计,目前,仅合肥、无锡、上海、厦门4个城市完成了今年的供地计划。其中合肥完成率达到136%排名第一,无锡5批次供地之后完成率将达到109%。 北方城市土拍市场整体难言乐观,平均供地计划完成率36%,仅天津完成率过半,北京完成率不足4成。华中地区长沙表现较好,广州深圳也达到“及格线”。 而今年供地计划完成率较低的城市是长春及重庆,仅完成了全年供地计划的16%。 “距离今年全年结束仍有1个多月的时间,各个城市在加紧完成第四、五批次的集中供地,预计最终22城平均的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将在60%左右。”上述中指院分析师称。 事实上,2022年以来,各城市集中供地的供应量和成交量都处于逐轮下滑的态势之中。 为稳定土地市场,今年多个城市在加推供地批次的同时,还放松了集中供地的土拍政策,如降低土拍门槛、增加房地差、减少租赁住房和自持的比例等,但实施效果不佳。 “22城整体土拍溢价率从2022年第一批的15%降低到第四批的5%,大部分城市几乎都是底价成交。”克而瑞研究中心高级研究总监谢杨春表示。 在拿地企业特征方面,央企和国企依旧是拿地主力,而城投公司托底拿地的现象较为突出,以起到维稳的作用。 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城投公司拿地超过1300幅,占比41%;拿地金额超过1万亿元,占比30%。从2022年10月的集中供地情况看,苏州、济南、南京等城市的城投公司拿地比例高达80%以上。 “进入今年四季度,部分房企在拿地方面出现了疲态。保利、招商、中海、越秀等龙头房企在10月份的拿地金额均低于前三季度平均水平。”谢杨春称。 “虽然近来面向涉房企业的融资政策有所放松,但受益房企较为有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数房企的资金仍旧趋紧,加之经过前三轮集中土拍的消耗,四季度品牌房企的拿地意愿将会较此前进一步降低。”克而瑞分析师指出。 其进一步表示,随着土地成功出让的难度越来越高,会倒逼地方政府在接下来供地时精准匹配房企的投资需求,第五轮土拍门槛或将进一步降低。
上海0#锌主流成交于24210~24490元/吨,对12合约升水550~690元/吨;双燕成交于24410~2455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4140~24420元/吨。今日锌价下跌,市场开盘升水进一步上调,然均为出货,后下调升水,市场对2212合约报至升水550~690远/吨左右,对下月均价升水50~120左右。进入第二时段,持货商普通锌锭对2212合约报价至升水550~580元/吨左右。今日市场锌价下跌后,由于市场货量亦紧缺,持货商开盘上调升水、均价报价,然市场均为出货,随后市场降温,持货商相继下调升水,成交较差。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将在西矿阳光平台,对2023年锌锭销售采取询比价销售,邀请合格资质的意向客户参加本项目报价。西矿阳光平台网址: ec.westmining.com 具体内容如下: 运输询价文件 编号:XKXY-XS(Zn)-2022-11-28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对2023年锌锭销售采取询比价销售,邀请合格资质的意向客户参加本项目报价。 1、询比价销售物资名称、规格及数量: 2、交货地点: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厂区仓库,买方自提。 3、客户可分别针对1-4月及1-12月进行报价报量。 4、 报价人资格要求: 完成西矿阳光平台注册的客户和供应商。 (西矿阳光平台网址: https://ec.westmining.com ) 5 、 计价方式: 出厂扣减:锌锭结算单价按照上海有色网( http://www.smm.cn/ )上月26日至当月25日期间0#/1#锌锭日均价的月平均价扣减价格执行,出厂扣减价格不高于310元/吨,由投标人(买方)报价后,卖方组织评审确定。 6 、 检斤、化验: 合理损耗及数量异议期限:检斤、化验均以甲方结果为准,并作为结算依据。合理磅差为± 1 ‰。磅差超过± 1 ‰时,乙方第一时间通知甲方,并发乙方磅单扫描件给甲方,得到甲方认可后单捆复磅后确认超出合理磅差的以复磅单为结算依据。 质量异议期限:以甲方提供的磅码单及质保单为结算依据,乙方收到货后应当立即进行验收,有异议的应当在到货后5日内书面向甲方提出,超过异议期限的视为符合合同约定。如甲、乙双方对货物品质异议处理不能达成共识,若乙方尚未拆包使用时可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并以其结果为最终结算依据,检验费用由提出异议方垫付并最终由远离第三方检验结果的一方承担。 7 、 付款方式、期限: 7.1 买方于提货前根据卖方出具的《锌锭调拨通知书》载明的货物型号、重量及价格向卖方预付全额货款(仅限银行现汇),卖方在收到买方货款后将对应批次货物交付给买方。 7.2 投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须向卖方按月均量总价值5%支付合同履约保证金,待卖方收到买方合同履约保证金后,双方签订合同并生效。保证金在合同执行期间可用于冲抵2023年度最后一笔货款。如买方在交提货月内未按照合同履约,卖方有权扣除买方履约保证金,如履约保证金不足以弥补卖方损失,卖方有权追偿。 8、报价人须知: 8.1 卖方根据投标人报价函所示扣减价格从低确认买方需求量; 8.2 本次销售数量为预估量,具体成交数量以实际发生量为准。 8.3 本项目相关条款最终以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为准。 9、报价时间及方式 9.1报价时间:2022年12月3日14:30前 9.2报价方式:通过西矿阳光平台进行报价(网址:ec.westmining.com) 9.3 报价要求:注意在阳光平台“含税单价”一栏中填写扣减价格即可 10、询价人联系方式 杨小刚 联系方式:18697150965 王 青 联系方式:18697183320 王靖鹏 联系方式:15597127707 地 址 西宁市盐业大厦703室 西矿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 2022年11月28日 附表1:锌锭
央行在今年进行了第二次降准。 11月25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对于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多位房地产业内专家认为,此次降准在带来增量中长期资金、释放更多流动性之余,更带来延续宽松货币的信号意义,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贝壳研究院刘丽杰:为加大住房信贷投放提供弹药 贝壳研究院分析师刘丽杰认为,结合11月2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的 “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的内容,预计年底前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发力。 而本次降准有配合年底前增加信贷投放的用意,降准和信贷投放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缓解近期流动性波动对经济运行的干扰,促进年底宏观经济的平稳。 房地产市场将是本次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受益领域。近期房地产行业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市场预期不足。央行、银保监会的“金融16条”支持政策已出台,本次降准将为加大住房市场信贷投放支持提供弹药,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加快市场筑底。 降准后房贷利率将有望下降,当前大部分城市首套、二套房贷利率都在政策下限的水平上。本次降准后,作为房贷利率“锚”的5年期以上LPR回调的可能性增大,即房贷利率下限有望迎来普降的空间。 其次,降准后信贷投放总量将加大。“金融16条”明确提到“地方政策在全国政策基础上,可以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降准结合“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的政策指引下,地方政府有进一步的政策空间降低购房首付、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等,这都有助于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释放。 降准释放更多流动性,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楼市供给端的流动性支持,包括支持房企融资、发放保交楼专项贷款等。 58安居客张波:降准可更好支持房地产行业复苏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金融侧的稳中求进,是保障经济建设稳定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 面对不确定性不断增多的外部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存在。此次降准有其必要性,可进一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大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支持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通过此次降准,房企现金流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缓解,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积极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东方金诚王青:5年期LPR报价下调几成定局 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次降准落地后,12月5年期LPR报价下调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除了流动性投放效应外,降准的一个直接作用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叠加9月以来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过程,5年期LPR报价下调几乎已成定局。 12月5年期LPR报价单独下调15个基点的可能性更大。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楼市持续处于低迷状态,“金九银十”成色不足,部分头部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着眼于四季度及明年初稳增长、控风险,当前通过下调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加。 11月以来,以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和《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代表,当前政策面稳楼市正在持续发力。如果说以上两项政策更多针对楼市供给端发力,未来下调5年期LPR报价则主要指向需求端。 另外,在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大幅下调后,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均值已降至4.3%,多地房贷利率已降至5年期LPR报价决定的最低值附近。接下来为推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除了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外,还需要5年期LPR报价先行下调。 易居研究院严跃进:降准有助改善房企流动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降准政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有增强的作用,因此房企流动性也有望改善。 目前在房地产领域,商业银行”第一支箭“要更好地服务优质房企,自然需要增强信贷方面的底气。降准对于银行发挥主动性、对房地产开发、销售、保交楼、发债等领域给予支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也有助改善房企经营基本面和促进房企更好发展。
本周SMM调研了国内主要大中型铜杆企业的生产及销售情况,综合看企业开工率约为 67.98 %,较上周回升 3.34个百分点 。(调研企业:21家,产能:747万吨) 本周(11.19-11.25)精铜杆开工率回升3.34个百分点,主因华南地区原料紧缺程度得以缓解,区域内某大型铜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拉动整体行业开工率回升,不过本周华南地区升水仍居高位,对于铜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仍有抑制。另一原因是,周初铜价重心回落,下游部分刚需订单有所增量,且本周再生铜杆对于精铜杆的冲击也在减弱。据SMM数据显示,本周五再生铜杆与精铜杆的价差已缩小至990元/吨,且再生铜杆行业受原料紧缺制约,市面再生铜杆现货货源也呈现紧张,预计将对精铜杆消费持续利好。 不过,下游需求才是消费能否向好的重点。从目前来看,当下受全国多等地疫情干扰,北方地区淡季效应渐显,下游企业面临年末结算,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拖累,消费整体呈现向下的趋势,本周已有精铜杆企业库存出现累库的情况,预计下周精铜杆开工率或将再度回落。另外需关注, 年末企业两项资金问题。从调研来看,本周已有小部分上下游企业开始有意收紧资金,适当控制其接单量,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 附部分精铜杆企业调研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上海0#锌主流成交于24140~24340元/吨,对12合约升水450~500元/吨;双燕成交于24340~24540元/吨,1#锌主流成交于24070~24270元/吨。今日锌价维持震荡,市场货量紧缺,持货商抬升升水,第一时间段,市场对2212合约报至升水450~500远/吨左右,对均价升水70~90左右。进入第二时段,持货商普通锌锭对2212合约报价至升水500元/吨左右。今日市场锌锭货量紧缺,又临近本月长单结束,持货商均上调升水报价,部分普通品牌高价报至640元/吨,但是并非主流报价,另外有部分企业低价报给下游企业,整体成交一半。
近几日,六大行密集给予多家民营房企大额授信,为其流动性提供支持。 据统计,目前工农交建中邮储六大行给予万科,碧桂园,龙湖,美的,金辉,保利,华润,金地,招蛇,中海,首开,越秀,中交建,华侨城,华润,首开,绿城合计17家房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已达12750亿元。 11月24日,工商银行表示,其与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12家全国性房企,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 除工行,目前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也与部分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几家房企提供200亿元至1000亿元规模不等的意向性授信额度。 其中,财联社11月24日上午独家报道,继获邮储银行5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后,碧桂园还将与工行、中行签约。知情人士透露,三家国有大行给予碧桂园总授信额度将超千亿元。 当日晚间,碧桂园披露,其共计获得工行、中行、邮储银行逾1500亿元授信支持。其中,中行、邮储银行将分别向碧桂园提供总额不超过600亿元、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根据协议,三家银行为碧桂园提供的授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个人购房按揭贷款等多元金融服务。 同日,美的置业也与工行总行、建行总行、邮储总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位接近美的置业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接下来还将与多家银行签约。 除工行,龙湖集团11月24日与建行、中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分别给予龙湖集团相应规模授信额度;此前一日,龙湖集团11月23日还与农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与农行签约主要是在原有战略合作基础上继续加强、加深合作,这表明农行对龙湖的高度认可,也表明国有大行对优秀民营房企的坚定支持。未来几天,预计还将与几家大行签约。”龙湖集团方面表示。 另于11月23日,交行、中行也与万科签约,两家银行分别向万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 房企获得相关银行授信后,相关放款条件是否变宽松,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对此,从一位参与签约的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放款条件较以往宽松,“我们公司已经在操作了。” 一家上市房企融资高管表示,以往房企授信容易,但放款难,若当前情况下放款条件变宽松,企业更易获得资金,将对房企形成重大利好。 “银行放款有诸多行规,若按此前放款规定,如超融、项目净值不足、企业销售表现一般等,许多企业均不符合条件。”上述房企高管称。 另一家上市公司投融资管理部人士亦对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房企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最后两道流程为批复及提款,但得到批复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提到足额款项,提款有对应条件。 “以一笔三亿元的开发贷批为例,以往房企未必能拿到三个亿,必须要到相应节点或达到相应条件才可提取一定金额。如未达到相应条件,很可能拿不到三个亿。”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金融机构放款属商业行为,受很多条件约束。金融机构要对所放款项负责,有时也会因某方面原因对项目放款提出新要求,甚至收缩贷款金额。 放款条件变宽松有利于房企获得更多流动性支持,但一位资深地产分析师认为,授信不等于融资,对房企而言,未来如何保持销售稳定才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关键。 中指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称,虽然近期中央多部门频繁释放利好,企业短期资金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但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恢复市场“造血”功能,促进销售端恢复。 “企业销售回款得到明显改善,其资金压力才能真正得到缓解。”陈文静补充道。 易居研究院销售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获得授信支持的房企,资金压力会得到缓解,但长远看,销售端的恢复仍是个缓慢的过程。
据悉,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于11月24日在银行间市场分别公告发行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均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提供全额担保增信。 这是“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政策实施后,首批增信民营房企债券发行,标志着“第二支箭”政策效能释放更进一步。 此前交易商协会官网显示,中债增进公司于11月23日在“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今日,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两家结合自身融资安排启动增信支持债券发行。龙湖集团根据自身融资计划,也将在近日启动发行。 前期,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增进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增信支持民营房企发债工作,完成增信项目十多单,在已出险房企和相对健康房企之间建立风险防火墙,促进改善市场预期,取得积极成效。“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政策实施后,中债增进公司增信民营房企发债工作纳入“第二支箭”统筹推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第二支箭”扩容是民营房企开展债券融资工作的一个重要事件。结合近期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密集对重点房企积极授信,说明针对房企更全面、体系化的融资工作正在铺开。他表示,这是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上半年房企经营工作积极开展的重要基础。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目前楼市的修复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尤其是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一点是联动保交楼推进以及行业信心恢复的重要举措。只有大量优质房企尤其是民企在当下得到有效资金支持,才能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 “通过金融侧大力支持助力房企挺过难关,将会给行业以关键的“喘息”机会,积蓄能量穿越困境“,张波还表示,从政策的落地力度和速度来看,已经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预计未来房企流动性的困境将会逐步得到缓解,转折点虽然未到但已不远。 据悉,旭辉集团近期也向交易商协会表达了15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目前相关注册工作正在筹备过程中。交易商协会近期已完成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项目注册,同时注册过程中还有美的置业、新城控股两家储架式注册发行项目。另有万科公司、金地集团也在筹备推进储架式注册发行。
在“金融16条”(《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之际,多个银企合作纷至沓来,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助力房地产融资平稳运行。 截至目前,工、农、中、交、邮储5家国股行均有合作敲定,其中既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涉房类信贷服务,同时也将提供债券承销与投资、保函、供应链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据统计,已披露的授信意向额度合计为925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银企合作深化是落实“三稳”“三保”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金融16条”与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落实。银行业对相关房企的资金支持,既有望缓解现金流压力,也有助于提升投资意愿,对稳楼市有着积极作用。 多家大行授予信贷额度 累计已达9250亿 11月23日上午,交行与美的置业控股、万科集团相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分别为两家房企提供200亿元、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农行一举签下5单战略合作,对象分别是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金地集团,双方将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除交行、农行外,万科集团也在同日迎来第三家合作银行。据中行官微显示,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个人住房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等业务领域深化全方位合作。 在11月24日,工行与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围绕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租赁住房融资、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领域,与相关房企开展全方位合作,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另据财联社记者报道,碧桂园继获邮储银行5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后,今日还将与工行、中行签约。知情人士透露,三家国有大行给予碧桂园总授信额度将超千亿元。 “各大行密集对重点房企进行授信,动作大、信号意义强,充分体现了商业银行积极落实‘金融16条’政策的导向。”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当前国有大行在稳楼市方面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是后续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重要供给端,对于进一步改善房企资金状况有积极作用。 房企资金流有望改善 预计或有更多银行跟进 自今年年初以来,银企合作更趋紧密。在2月份,房地产项目并购领域受到了银行业的积极响应,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先后提供了并购融资支持,方式包括并购主题债券、并购贷款、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等。 从合作内容来看,近期的多个银企合作迎来了全面升级,不单单局限于年初时的并购融资领域,更进一步覆盖了多元化融资服务,并有意向单个房企合作对象提供百亿规模的授信额度。 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是稳楼市的重中之重。“金融16条”的首条内容便是“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业、资质良好的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在保证债权安全、资金封闭运作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原则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类融资工作更多是采取融资授信、签署战略协议的方式进行,具有非常好的导向,其对于房企开发端、销售端、经营端等都会产生较好的资金补给。 “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增强责任担当,发挥‘头雁’作用,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预计后续还有更多银行跟进,行业的资金压力将会有所改善。”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一位券商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认为,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央国企和优质民营房企获得各大银行的授信。“其中,银行授信的提取是和房企业务体量是同步的,且保函置换和保交楼借款等也会占用授信额度,新增授信能一定程度缓解房企的现金流压力,而房企未来的持续拿地发展仍然要靠自身经营性现金流的支撑”。他分析称。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