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35

  • 下游补库带动钨价止跌反弹 环保督察及雨水天气或令钨矿减产 但消费仍待观察【SMM分析】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4月17日讯:在继镁、钛等小金属迎来了近来的上涨之后,低迷许久的钨价也迎来了止跌反弹,据SMM了解,福建某大型钨企4月下半月仲钨酸铵(APT)现金长单采购价为17.5万元/吨,较上轮报价上调0.15万元/吨。综合SMM的调研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的回暖信号还不够突出,需等待实际成交情况,从而落实是否是上涨趋势。SMM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钨矿、仲钨酸铵、氧化钨等均出现上涨 》点击查看SMM钨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现货市场,据SMM最新的报价显示,4月17日,SMM黑钨精矿、白钨精矿、仲钨酸铵(国产)以及氧化钨等均出现上涨。以SMM仲钨酸铵(国产)的报价为例,其17日的价格报174000~175000元/吨,均价为174500元/吨,其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调500元/吨,涨幅为0.29%。这是其均价在告别了今年前期的高点182500元/吨,开启了整体下跌的趋势以后,迎来的首次上涨。 据SMM 调研,此次钨价的反弹,主要是受近期下游硬质合金市场集中补库的带动,钨粉末产品的流通有所好转,进而带动对钨原料消耗的需求,使得国内钨价筑底并小幅回弹,业者的市场信心倍增。 产量:预计4月仲钨酸铵产量将保持稳定 下游的补库行为带动了钨价的反弹,库存和产量都是影响钨价走势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仲钨酸铵3月的产量情况,并看看4月产量预估情况。据SMM统计,2023年3月份中国APT产量约为1.17万吨,环比增加6%。3月份,受海内外下游需求传导缓慢的影响,钨市新增订单有限,市场成交氛围表现清淡,现货价格缓慢下行。仲钨酸铵冶炼厂基于长单的交付,在3月基本恢复至稳定的生产状态,小幅的增量便产出于此。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4月份,由于前半月钨价是全面小幅回落,故仲钨酸铵冶炼厂虽利润微薄但尚未进入倒挂场面,预期的需求回升也对业者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SMM预计4月仲钨酸铵产量将保持稳定。 后市: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据SMM了解,随着新一轮环保督察工作的开展(江西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25天,进驻期间:2023年4月12日至5月6日),叠加近期雨水天气较多,钨矿山的实际产出有减少的可能,故矿端企业及持货商挺价意愿加强。矿端挺价使得冶炼厂低价难补库,这种惜售情绪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使得冶炼厂报盘谨慎。 综合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的回暖信号不够突出,需等待实际成交落实涨势。SMM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推荐阅读: 》多家钨企继续下调长单报价 4月或小“抑”后迎反转【SMM分析】 》【重要数据】2023年3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需求“按兵不动” 多家钨企长单报价继续下行 市场盼企稳【SMM分析】 》持续上涨下游吃不消!钨价终于松动 多家钨企下调报价【SMM分析】 》铁骑难挡!钨价持续上涨 硬质合金企业不再“硬扛”!【SMM分析】 》2022钨市年度回顾及展望【SMM分析】 》“万物电驱”到来  高端磁材股现双升! 机构纷纷看好稀土后市【SMM专题】

  • 下游补库带动钨价止跌反弹 环保督察及雨水天气或令钨矿减产 但消费仍待观察【SMM分析】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4月17日讯:在继镁、钛等小金属迎来了近来的上涨之后,低迷许久的钨价也迎来了止跌反弹,据SMM了解,福建某大型钨企4月下半月仲钨酸铵(APT)现金长单采购价为17.5万元/吨,较上轮报价上调0.15万元/吨。综合SMM的调研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的回暖信号还不够突出,需等待实际成交情况,从而落实是否是上涨趋势。SMM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钨矿、仲钨酸铵、氧化钨等均出现上涨 》点击查看SMM钨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现货市场,据SMM最新的报价显示,4月17日,SMM黑钨精矿、白钨精矿、仲钨酸铵(国产)以及氧化钨等均出现上涨。以SMM仲钨酸铵(国产)的报价为例,其17日的价格报174000~175000元/吨,均价为174500元/吨,其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调500元/吨,涨幅为0.29%。这是其均价在告别了今年前期的高点182500元/吨,开启了整体下跌的趋势以后,迎来的首次上涨。 据SMM 调研,此次钨价的反弹,主要是受近期下游硬质合金市场集中补库的带动,钨粉末产品的流通有所好转,进而带动对钨原料消耗的需求,使得国内钨价筑底并小幅回弹,业者的市场信心倍增。 产量:预计4月仲钨酸铵产量将保持稳定 下游的补库行为带动了钨价的反弹,库存和产量都是影响钨价走势的重要因素。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仲钨酸铵3月的产量情况,并看看4月产量预估情况。据SMM统计,2023年3月份中国APT产量约为1.17万吨,环比增加6%。3月份,受海内外下游需求传导缓慢的影响,钨市新增订单有限,市场成交氛围表现清淡,现货价格缓慢下行。仲钨酸铵冶炼厂基于长单的交付,在3月基本恢复至稳定的生产状态,小幅的增量便产出于此。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4月份,由于前半月钨价是全面小幅回落,故仲钨酸铵冶炼厂虽利润微薄但尚未进入倒挂场面,预期的需求回升也对业者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SMM预计4月仲钨酸铵产量将保持稳定。 后市: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据SMM了解,随着新一轮环保督察工作的开展(江西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进驻时间为25天,进驻期间:2023年4月12日至5月6日),叠加近期雨水天气较多,钨矿山的实际产出有减少的可能,故矿端企业及持货商挺价意愿加强。矿端挺价使得冶炼厂低价难补库,这种惜售情绪不断向产业链下游传导,使得冶炼厂报盘谨慎。 综合来看,目前下游需求的回暖信号不够突出,需等待实际成交落实涨势。SMM预计本周钨价将在小幅上涨后趋稳运行。 推荐阅读: 》多家钨企继续下调长单报价 4月或小“抑”后迎反转【SMM分析】 》【重要数据】2023年3月SMM中国金属产量数据发布 需求“按兵不动” 多家钨企长单报价继续下行 市场盼企稳【SMM分析】 》持续上涨下游吃不消!钨价终于松动 多家钨企下调报价【SMM分析】 》铁骑难挡!钨价持续上涨 硬质合金企业不再“硬扛”!【SMM分析】 》2022钨市年度回顾及展望【SMM分析】 》“万物电驱”到来  高端磁材股现双升! 机构纷纷看好稀土后市【SMM专题】

  • 云海金属:目前在镁储氢电池上有研究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公司是否有镁电池的相关研发,云海金属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在镁储氢电池上有研究。在镁二次电池及镁空气电池领域没有布局,不排除以后会介入。 云海金属还介绍,根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镁储氢的市场规模在100万-200万吨左右。此外,目前公司在前期宝钢金属、云海金属和重庆大学合作既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合力优化固态储氢材料并且进行产线化试制,快速推进规模化生产。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镁电池号称下一代电池,相比锂电池镁电池有哪些优势的问题,云海金属此前表示,镁电池与锂电池相比优势为:1.镁电池相对安全,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不会出现镁枝晶,发生类似于锂电中的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导致电池短路起火、爆炸等危险;2.镁元素含量较锂丰富,价格相对便宜;3.镁单质与锂单质相比,熔沸点较高(648℃/1170℃),化学性质较惰性,易加工。4.原材料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镁产量国,占全球市场的85%以上。作为全球原镁最重要的产地,我国原镁产量充足。

  • 低库存支撑基本金属 贵金属与镁持续上行态势【机构研报】

    山西证券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周报显示: 板块涨跌幅:有色金属板块报收4995.56,周变化2.14%,排名第3,跑赢上证综指2.42pct。 子板块表现:白银领涨,贵金属表现优秀。其中,子板块市场表现前三名:白银(4.59%)、黄金(3.47%)、铜(3.30%);子板块市场表现后三位:金属新材料(1.28%)、磁性材料(-0.01%)、钨(-2.63%)。 金属价格表现 基本金属:LME铜报收8891美元/吨,周变动-1.14%;上期所阴极铜(活跃合约)报收69170元/吨,周变动0.95%。LME铝报收2258美元/吨,周变动-2.82%;上期所铝(活跃合约)报收18490元/吨,周变动-0.48%。 贵金属:COMEX黄金报收2004.00美元/盎司,周变动-0.98%;国内黄金期货价格(活跃合约)报收448.84元/克,周变动1.10%。COMEX白银报收25.07美元/盎司,周变动-0.08%;国内白银期货价格(活跃合约)报收5673.00元/千克,周变动4.02%。 能源金属:氢氧化锂价格26.20万元/吨,周变动-14.94%;工业级碳酸锂价格15.50万元/吨,周变动-29.5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19.00万元/吨,周变动-26.92%。钴酸锂价格25.90万元/吨,周变动-7.50%;电解钴价格27.15万元/吨,周变动-2.16%;硫酸钴价格36.5元/千克,周变动-5.19%;四氧化三钴价格160.00元/千克,周变动-1.54%。LME镍收盘价23670美元/吨,周变动3.09%;SHFE镍收盘价186850元/吨,周变动3.56%;电池级硫酸镍价格35500元/吨,周变动-0.42%。 小金属:镁锭价格26800元/吨,周变动19.91%;钯价格370元/克,周变动3.06%;钛铁价格36100元/吨,周内持平;金属硅价格22650元/吨,周变动-0.88%;镨钕氧化物价格492500元/吨,周变动-6.72%。 投资建议 铜:铜矿供应方面,南美因政治原因对铜矿造成的干扰基本结束,港口运力恢复,铜矿生产发运顺畅。秘鲁Matarani港口封锁解除,Cerro Verdo矿可通过该港口正常发运。TeckResources旗下QB2官宣投产并计划2023年底达产,据SMM预计2023年QB2铜产量将达到24.5万金属吨。需求方面,需求释放力度相对较弱,且4月为国内铜冶炼厂的常规检修季,进一步收缩了铜需求。库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库存处于历史相对地位,当前低库存对价格仍有一定支撑,抵消制造业需求压力,后续需关注传统消费旺季来临后的基建、电网等需求恢复情况以及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需求的带动情况。 铝:供应方面,电解铝复产速度较慢,运行产能变化不大,后续持续关注云南的电力情况,以及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区的复产和转移产能投产。据SMM数据,目前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长至4022.7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8.9%。下游需求恢复缓慢,但较前期稍有好转。库存方面,据SMM数据,本周四国内电解铝锭社会库存96.6万吨,较上周四库存下降7.2万吨,处于近5年来低位,低库存与成本对电解铝价格形成支撑。由于价格小幅下降,电解铝利润有所收窄,单吨毛利1494元,周环比减少5.98%,需关注房地产与汽车市场的表现。 锂:供应方面,由于成本压力,外购锂矿企业随着长协矿石原料的消耗多选择停产或减产,由于锂云母品位低、提锂成本高,江西地区减产较为明显。需求方面没有太大改善,3月份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有所增加,但主要以去库存为主,正极材料厂商观望情绪浓郁,开工率低。锂盐利润空间持续缩减,由于锂盐跌价频率与幅度大于锂矿,部分消耗前期高价原料的锂盐企业已经出现成本倒挂。 风险提示 宏观压力影响持续风险;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供给超预期释放风险;海外地缘政治风险。

  • 整改限产消息引发镁价巨震!恐慌何时退?【SMM评论】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4月13日讯: 近来受榆林地区兰炭产业整改限产的消息影响,金属镁的价格一改此前的弱势,强势大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镁价上涨27.82%。榆林作为镁的主产区,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心。据SMM调研,在经历了几轮大幅跳涨以后,随着下游恐慌性补货动作结束,镁价上行动力或将有望降低,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国内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 SMM将持续跟踪有关政策落地的情况,及其对主产区生产变化的影响。 消息 兰炭和金属镁是榆林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强势产业,虽然产值体量不如煤炭,但其前景备受关注。不过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环境发展问题一直值得注意。去年以来,榆林下重手整顿兰炭和金属镁行业的环保问题。 榆林市政府2023年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兰炭金属镁行业“一企一策”整改升级三年行动,开工建设5个以上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年初公布《榆林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指出,根据环保督察要求, 推动兰炭转型升级,明确兰炭产能只减不增、7.5万吨以下兰炭炉全部拆除、废水处理全覆盖、VOCs治理全覆盖、兰炭生产过程全密闭五条整改底线。截至2021年9月底,淘汰7.5万吨以下兰炭炉238台,涉及产能1197.5万吨;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32家金属镁企业的432台单炉产能小于7.5万吨的兰炭装置,拆除135台,停产124台;按照陕西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432台兰炭生产装置将于2023年9月底前全部淘汰,涉及产能1039万吨。 不到一个月镁锭价格大涨27.82% 从现货价格来看,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报价为例,4月13日,其价格报25400~25600 元/吨,均价报255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从其均价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此前一直弱势运行的镁锭, 其均价3月22日刚触及了19950元/吨的低点,而4月12日,其均价已经攀升至 25500元/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其均价上涨了5550元/吨,涨幅高达27.82%。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榆林 兰炭整改影响为何如此之大? 为什么榆林的兰炭整改消息能给镁金属的价格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这是由榆林镁的地位和生产流程决定的。 谈到榆林镁的地位,我国金属镁的产能主要集中于陕西和山西。 据榆林市统计局消息,我国镁资源总储量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已探明可开采白云石镁矿超过200 亿吨,菱镁矿超过30 亿吨,占全球镁矿资源的7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原镁生产国和出口国。陕西省从2012年起超越山西,一直是全国原生镁锭第一大省,而陕西超过90%的镁在榆林出产,可以说榆林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和全球原生镁锭的主要产区,有 “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看榆林”的美誉。据中国镁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镁产量93.33万吨,约占全球份额83.7%;据榆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金属镁产量55.43万吨,约占全球49.71%、占全国59.39%。从金属镁的产量占比也可以看出榆林在镁市场上地位。 从镁的生产流程来看,榆林统计局公开的信息显示,榆林镁业主要分布在府谷、神木两地,于2002年起步,发展迅速。榆林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接壤的晋、蒙地区白云石资源丰富,运煤回程空车从邻省山西、内蒙拉回低成本采购的白云石,运输成本较低。原镁生产需要高温煅烧,其他省份大多是用煤做燃料或使用煤气发生炉,而神府地区则用生产兰炭后的尾气煅烧金属镁,不仅实现了废气回收,极大地节省了燃料成本, 还建立起了煤—兰炭—电—硅铁—镁的产业链。这种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奠定了神府地区镁产业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据金属镁行业协会调查,榆林镁的生产成本比同行每吨低3000元左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后市: 政策未落地前 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 据SMM调研, 虽然目前有关兰炭整改的相关政策目前尚未落地,但整改限产的消息依然在市场发酵。镁价如此大幅的跳涨令下游无所适从,供应端普遍捂盘惜售,在恐慌以及投机情绪的影响下,市场高位成交不断涌现,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据SMM了解,目前镁厂控量出货,镁锭市场报价节节攀高,下游跟进较为吃力,某大型贸易商表示用当前的价格已难以交付前期订单,市场成交目前主要以少量刚需为主,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工厂可能不会放量供货,镁价或维持高位运行。 SMM分析,在经历了几轮大幅跳涨以后,随着下游恐慌性补货动作结束,镁价上行动力或将有望降低,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国内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SMM将持续关注有关政策落地的情况,及其对主产区生产变化的影响。 推荐阅读: 》高位上跳 镁价触及25500元/吨【SMM镁锭现货快报】

  • 金浦钛业:4月14日起上调钛白粉售价 现货市场对此轮涨价已有“回响”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金浦钛业4月13日晚间公告,鉴于近期钛白粉国际国内市场情况,结合公司实际,经公司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4月14日起,公司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7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100美元/吨。 金浦钛业公告称,公司将密切跟踪钛白粉国际国内市场的价格走势及供需情况变化,及时做好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工作。本次产品价格的调整,对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公司董事会提醒投资者注意,本次提价对销售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新销售价格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存在产品价格继续波动的风险。 查阅金浦钛业此前的公告显示,这也是其年内第三次调涨价格。 》查看SMM钛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从钛白粉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 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的走势为例,此前的两次上调价格,都在现货市场有所反应。当然,据SMM此前的调研发现,从钛白粉企业宣涨到价格在市场落地有反应期。从龙佰集团4月11日的宣涨到13日,市场已经有所反应,据SMM调研,4月13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现货价格已经出现了上调,其报价为16000~17000元/吨 , 较前一交易日上调500元/吨,涨幅为3.12%。 SMM也将持续跟踪新一轮调价落地的市场接受情况。

  • 整改限产消息引发镁价巨震!恐慌何时退?【SMM评论】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4月13日讯: 近来受榆林地区兰炭产业整改限产的消息影响,金属镁的价格一改此前的弱势,强势大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镁价上涨27.82%。榆林作为镁的主产区,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心。据SMM调研,在经历了几轮大幅跳涨以后,随着下游恐慌性补货动作结束,镁价上行动力或将有望降低,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国内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 SMM将持续跟踪有关政策落地的情况,及其对主产区生产变化的影响。 消息 兰炭和金属镁是榆林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强势产业,虽然产值体量不如煤炭,但其前景备受关注。不过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环境发展问题一直值得注意。去年以来,榆林下重手整顿兰炭和金属镁行业的环保问题。 榆林市政府2023年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展兰炭金属镁行业“一企一策”整改升级三年行动,开工建设5个以上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年初公布《榆林市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指出,根据环保督察要求, 推动兰炭转型升级,明确兰炭产能只减不增、7.5万吨以下兰炭炉全部拆除、废水处理全覆盖、VOCs治理全覆盖、兰炭生产过程全密闭五条整改底线。截至2021年9月底,淘汰7.5万吨以下兰炭炉238台,涉及产能1197.5万吨;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32家金属镁企业的432台单炉产能小于7.5万吨的兰炭装置,拆除135台,停产124台;按照陕西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432台兰炭生产装置将于2023年9月底前全部淘汰,涉及产能1039万吨。 不到一个月镁锭价格大涨27.82% 从现货价格来看,以SMM镁锭9990(府谷、神木)的报价为例,4月13日,其价格报25400~25600 元/吨,均价报255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从其均价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此前一直弱势运行的镁锭, 其均价3月22日刚触及了19950元/吨的低点,而4月12日,其均价已经攀升至 25500元/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其均价上涨了5550元/吨,涨幅高达27.82%。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榆林 兰炭整改影响为何如此之大? 为什么榆林的兰炭整改消息能给镁金属的价格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这是由榆林镁的地位和生产流程决定的。 谈到榆林镁的地位,我国金属镁的产能主要集中于陕西和山西。 据榆林市统计局消息,我国镁资源总储量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已探明可开采白云石镁矿超过200 亿吨,菱镁矿超过30 亿吨,占全球镁矿资源的7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原镁生产国和出口国。陕西省从2012年起超越山西,一直是全国原生镁锭第一大省,而陕西超过90%的镁在榆林出产,可以说榆林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和全球原生镁锭的主要产区,有 “世界镁业在中国,中国镁业看榆林”的美誉。据中国镁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镁产量93.33万吨,约占全球份额83.7%;据榆林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金属镁产量55.43万吨,约占全球49.71%、占全国59.39%。从金属镁的产量占比也可以看出榆林在镁市场上地位。 从镁的生产流程来看,榆林统计局公开的信息显示,榆林镁业主要分布在府谷、神木两地,于2002年起步,发展迅速。榆林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接壤的晋、蒙地区白云石资源丰富,运煤回程空车从邻省山西、内蒙拉回低成本采购的白云石,运输成本较低。原镁生产需要高温煅烧,其他省份大多是用煤做燃料或使用煤气发生炉,而神府地区则用生产兰炭后的尾气煅烧金属镁,不仅实现了废气回收,极大地节省了燃料成本, 还建立起了煤—兰炭—电—硅铁—镁的产业链。这种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奠定了神府地区镁产业在业界的领先地位 。据金属镁行业协会调查,榆林镁的生产成本比同行每吨低3000元左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后市: 政策未落地前 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 据SMM调研, 虽然目前有关兰炭整改的相关政策目前尚未落地,但整改限产的消息依然在市场发酵。镁价如此大幅的跳涨令下游无所适从,供应端普遍捂盘惜售,在恐慌以及投机情绪的影响下,市场高位成交不断涌现,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据SMM了解,目前镁厂控量出货,镁锭市场报价节节攀高,下游跟进较为吃力,某大型贸易商表示用当前的价格已难以交付前期订单,市场成交目前主要以少量刚需为主,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工厂可能不会放量供货,镁价或维持高位运行。 SMM分析,在经历了几轮大幅跳涨以后,随着下游恐慌性补货动作结束,镁价上行动力或将有望降低,在政策没有落地之前,国内镁价或维持高位横盘。SMM将持续关注有关政策落地的情况,及其对主产区生产变化的影响。 推荐阅读: 》高位上跳 镁价触及25500元/吨【SMM镁锭现货快报】

  • 巢湖镁产业链2022年实现产值近30亿元 同比增71%

    4月12日下午,2023镁产业链与镁市场 (巢湖) 论坛圆满闭幕。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人员围绕论坛主题“镁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 镁生态圈的合作与共赢”,交流研讨镁产业发展前沿技术与方向,共商构建镁产业链生态圈大计,齐心协力共建“镁”好未来。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潘复生作论坛主旨报告,对“双碳”背景下发展镁产业的重大意义、应用潜力及途径等进行了深度解读。此外,论坛还举办了24场专题报告,中国有研科技集团首席专家蒋利军、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陈玉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邹建新、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建锋、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王慧远等聚焦镁基新材料在储能、汽车轻量化、建筑模板、医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镁合金的生产、加工技术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研讨,为未来镁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巢湖市投资促进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罗烨作《聚焦镁产业发展,打造高性能轻合金基地,建设大交通轻量化基地》专题报告,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往来,推进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期盼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巢湖。 此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企业家、60余名专家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镁产业链的生产、贸易、终端应用、投资、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代表等共700余人参加。参会展商河南明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镁合金产品生产制造企业,此次他们不仅带来了镁合金物流托盘、管材、型材等产品,其科研团队也在论坛上发表了专题报告。“这次论坛规格高、参展单位和人数多,不仅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展示形象和产品的舞台,也为我们和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学习的平台。”该公司销售部经理叶红艺说。 在当前国内外“双碳”背景下,镁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合作新篇章,成为出席本次论坛人员的共识。“榆林市和巢湖市在镁产业发展上互补关系明显、合作空间大,希望双方在政府和企业层面上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和交流,携手共绘‘镁’好蓝图。”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榆林市镁及镁合金新材料产业链链长王国忠说。 巢湖市镁产业起步于2008年,15年来,巢湖市着力构建“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精深加工”的完备镁产业链,依托宝钢金属、巢湖云海、宜安云海等“链主”企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镁产业链“链上”企业达22家,2022年实现产值近30亿元,同比增长71%。到“十四五”末,镁材料产业链产值将达2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镁基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大交通轻量化产业基地”。以镁产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已成为巢湖市“工业立市”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此次论坛的举行,为巢湖市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巢湖云海镁业是巢湖市镁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其镁合金产能位居全国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企业。云海镁业负责人表示,将以轻量化引领“镁”好未来为目标导向,加快推进镁模板等项目建设,不断延伸镁基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拓展镁基材料在汽车工业、3C电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国内外最具竞争力的镁基材料供应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巢湖市通过专题报告和组织嘉宾实地参观企业等形式,加大自身和镁产业宣传推介力度,发出“诚邀天下客商来巢湖投资兴业”的邀请,作出“确保每个企业在巢湖安心发展”的承诺。论坛举办期间,巢湖市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先后会见了出席论坛的重要嘉宾和镁产业集聚地榆林市、鹤壁市政企代表团,畅谈合作前景,共谋“镁”好事业;会见上海法雷奥、万丰镁瑞丁等企业,就下一步合作达成了相关共识。宝钢金属、云海金属与重庆大学就中温高密度低成本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产品的研发及中试技术开发协议进行了签约,实现了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专业与产业深层对接。

  • 云海金属镁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营收占比继续提升 研发投入继续增长【机构研报】

    中原证券日前发布了有关于云海金属的研报,摘要如下: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1.05亿元,同比增长12.17%;实现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长24.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36.4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股。 公司镁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铝合金深加工产品营收占比继续提升。公司抓住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时机,在稳定镁、铝合金基础材料供应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和并购等,加速布局镁铝下游产业,着力拓展下游深加工业务,深加工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继续增加。2022年度公司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产品/铝深加工产品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33%/11.71%/15.27%,分别同比提升7.3%/3.06%/4.45%;毛利率分别为29.14%/7.99%/10.22%,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40%/-2.35%/-6.53%。公司2022年镁铝深加工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8%,随着公司子公司天津六合镁制品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50万件镁合金压铸件项目、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500万件镁合金中大型汽车零部件及镁铝合金创新研发中心项目、五台云海镁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5万吨镁合金深加工的项目、南京云海轻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拟在溧水区东屏镇(新搬迁厂址)建设年产3万吨镁合金压铸件项目的阶段性建成投产及部分产能释放,预计2023年公司镁铝深加工产品营业收入有望达到公司总营业收入的30%以上。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10万吨原镁和20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随着公司不断扩大原镁和镁合金的生产规模,预计2025年能达到50万吨原镁和50万吨镁合金的产能。 公司研发投入继续增加。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3.97亿元,同比增长28.2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6,比上年同期增长0.55%;研发人员数量为481人,同比增长10.57%,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2.37%。公司在汽车中大件的设计能力较强,不仅提高座椅支架、中控支架、仪表盘支架在汽车领域的覆盖率,同时开发电驱壳体、显示屏背板等新的应用;公司目前继续研究开发镁汽车部件的一体化压铸、进行镁储氢材料的研究并且进行产线试制。公司主要研发项目高导热镁合金生产工艺研究与开发、高端装备用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产品研发和铝合金车身结构件减震塔的开发继续推进,预计未来有望实现产品技术突破,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公司拟定2023年经营计划。目前公司各项目建设进度顺利推进,巢湖5万吨原镁项目、安徽青阳30万吨原镁和30万吨镁合金项目、安徽铝业15吨铝挤压型材项目2023年底前建成,各镁合金深加工项目也按计划推进。公司努力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如果发行经审核批准,制订并实施差异化管控制度。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根据宏观、行业情况变化以及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营业收入130.68/166.26亿元至118.23/139.68亿元,调整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10.37/14.23亿元至8.61/10.31亿元,预计公司2023、2024和2025年的EPS分别为1.34元、1.60元和2.05元,按照4月7日22.58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6.90倍、14.07倍和11.03倍。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放缓预期增强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需求,预计镁、铝价格下行压力趋缓,随着未来公司新建产能的建成和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地缘政治冲突加剧;(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镁、铝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

  • 中金:A股钙钛矿板块有望于2Q23重新迎来全年重要布局窗口

    经历两个月股价调整和盘整后,中金公司认为A股钙钛矿板块有望于2Q23重新迎来全年重要布局窗口。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受光伏板块β向上、钙钛矿行业大会以及头部企业稳定性认证进展催化,今年初至2月中旬,钙钛矿电池指数跑赢光伏指数。2月下旬至4月上旬,板块消息面承压,指数回落至今年初以前水平。 站在当前时点向前展望,中金公司认为,随着1Q23末头部初创公司中试线提效取得喜人进展,2Q23起产业链有望进入GW级产线进展活跃期,有望对二级市场钙钛矿板块热度回升形成催化,建议关注头部企业GW线招标进展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会。 以下为其最新观点: 钙钛矿路演反馈及投资观点更新 2Q23有望成为全年钙钛矿板块重要布局窗口 我们重申看好2023年光伏钙钛矿板块二级市场投资机会。 我们于2022年10月24日发布首篇钙钛矿行业深度报告《光伏前沿研究一:钙钛矿如何从0到1?》,并于2023年1月6日发布首篇钙钛矿双月报《光伏前沿研究四:钙钛矿双月报01 如何把握2023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投资机会?》,持续追踪光伏钙钛矿从0到1技术进展。我们认为, 2023年是光伏钙钛矿行业实现团队从1到10、GW级产线从0到1、资本市场关注度提高的重要节点年份。随着1Q23末头部初创公司中试线提效取得喜人进展,2Q23起产业链有望进入GW级产线进展活跃期,对二级市场板块热度形成催化。 我们梳理1Q23到2Q23,钙钛矿板块值得关注的重点事件包括: ► 协鑫光电:近期1m*2m组件最高效率达到16%,GW线已然启动部分长周期设备采购。根据协鑫科技2022年年报业绩交流会沟通[1],子公司协鑫光电100MW钙钛矿1m*2m组件于3月末实现16%效率,并继续计划于今年实现18%效率目标,后续将启动16%效率组件送IEC稳定性认证工作。对于GW级产线,公司正在积极考虑选址问题,对于交期较长的设备的采购交流也在推进,部分进口设备的交期可能要达到1年左右。 ► 极电光能:三个月内实现0.6m*1.2m中试线最高效率从无到14%的突破,GW线长周期设备采购有望于年中启动。根据公司交流,极电光能150MW钙钛矿0.6m*1.2m组件产线于2022年12月投产出片,于今年3月实现14%的冠军片效率,并完成首批出货,后续亦将推动组件送IEC稳定性认证工作。对于GW级产线,根据公开采访[2],公司已于2月份开始推进无锡GW级产线建设,目前土地招拍挂已完成,厂房在设计中,目标是2H24投产;结合长周期设备交期,我们预计设备招标有望于2023年中左右启动。 ► 纤纳光电:2023年1月获得行业首个全面积组件稳定性认证。2023年1月6日,纤纳光电消息[3],经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权威认证,纤纳α组件(0.635m x 1.245m,11.4%转换效率)已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认证,为全球首个,我们认为标志着钙钛矿行业在大面积商用组件稳定性认证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具备积极意义。 ► 此外,宁德时代(根据供应商公开交流,正处于产线调试阶段)、仁烁光能(常熟150MW产线已于3月中旬全面开工,公司预计8月底主体竣工,三季度设备安装完毕)等企业百兆瓦量产中试线的进展亦值得重点关注。 图表1:钙钛矿头部公司产线进展(截至2023年3月)*标星为2Q23钙钛矿板块投资重点关注方向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中金公司不完全统计,若有出入请以公司口径为准 2023年钙钛矿板块投资思路:持续寻找增量领域 从投资方向来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钙钛矿相比晶硅带来的增量市场和流程变化: 吸光材料由晶硅变为钙钛矿,会省去晶硅产业链上游硅料、硅片、以及中游电池到组件的串焊环节,投资机会集中于保留下来的电池制备、组件封装两大环节。这两大环节当前相关生产制造公司以非上市公司为主,而相关生产设备和制造辅材则有上市公司活跃其中。 此次钙钛矿双月报02,结合投资人近期交流询问,我们更新提示几个近期询问度持续提升的增量方向:一方面,设备端口市场关注蒸镀设备应用空间,以及钝化层/修饰层相关设备需求;另一方面,辅材端口市场关注核心功能层材料的具体构成和投资机会。 设备:钝化层、C60蒸镀或为两大增量领域 一方面,百兆瓦量产中试线功能层设备选型路线多样化程度超预期,关注蒸镀设备。 根据我们此前梳理,PVD空穴传输层+狭缝涂布钙钛矿层+RPD电子传输层+PVD背电极层是较为典型的钙钛矿量产设备思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近期产业链调研,随企业样本增多,我们注意到几个潜在变化:1)C60蒸镀在电子传输层上的应用或被更多企业导入(与目前常用的金属氧化物相比,C60稳定性、导电性更优,成本具备下降空间),带来增量蒸镀设备需求。2)传输层除使用真空镀膜设备,应用全涂布解决方案的企业亦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GW级时代关注提升钙钛矿稳定性所需的增量功能层(钝化层、保护层)可能带来的设备需求,关注ALD设备。 界面修饰/界面钝化可以有效减少界面处缺陷复合带来的效率损失,提高转换效率,增强结构稳定性。当前,企业多数将钝化剂掺在钙钛矿前驱体溶剂中,在钙钛矿层中添加钝化功能。未来在GW级产线上为提升钝化效果,钝化层或独立为两个功能层,引入两台增量设备需求。根据不同的钝化层材料方案,初步来看大面积选用涂布机制备钝化层;若用盐类材料做修饰层则可能选用蒸镀设备;若用金属氧化物则可能选用RPD或者ALD设备。 辅材:市场关注核心功能层材料价值量拆分和投资机遇 钙钛矿材料体系对于判断整体成本,以及潜在投资机会均具备参考意义。 下一个章节“钙钛矿行业本期解惑”中,我们将对材料体系成本拆分进行详细展开。总结而言,钙钛矿组件材料成本(功能层、封装层)合计0.696元/瓦,其中: ► 功能层合计0.063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其中包括空穴传输层价值量0.002元/瓦(以NiOx为例),钙钛矿层价值量0.036元/瓦(以溶质FAPbI3,溶剂DMF+DMSO为例),电子传输层价值量0.017元/瓦(以SnO2+少量C60为例),背电极层0.008元/瓦(以ITO/Cu/ITO复合电极为例)。 ► 封装层合计0.634元/瓦,占材料成本的91%。其中包括TCO透明导电玻璃(FTO玻璃,即浮法玻璃+FTO透明导电膜层)价值量0.394元/W,占材料成本的57%;背板浮法玻璃价值量0.120元/W,占材料成本的17%;POE胶膜价值量0.094元/W,占材料成本的13%;密封胶(丁基胶)价值量0.026元/W,占材料成本的4%。 图表2:钙钛矿产业链图谱(更新至2023年3月)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钙钛矿行业本期解惑:钙钛矿组件材料体系价值量和供给格局如何? 本期我们聚焦钙钛矿组件材料的选择和价值量测算。 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由多种功能、厚度不同的薄膜层叠而成,膜层的选材、厚度等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 以当前量产规划中最常见的平面反式结构为例,钙钛矿电池按照制造顺序依次是TCO透明导电玻璃层、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电子传输层和背电极层。而在将电池封装成组件的过程中,则需要在电池的背电极之上叠放背板玻璃,并用POE胶膜和丁基胶进行层压封装,最终构成钙钛矿组件的完整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表3:钙钛矿电池(平面反式)和组件结构 资料来源:福斯特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钙钛矿组件材料价值量集中在封装材料。 通过梳理各家有量产计划钙钛矿企业的专利等信息并结合调研情况,我们归纳出量产钙钛矿组件各结构组成材料的常见选择,以此测算各膜层的材料价值量(TCO导电层一般与玻璃基底同时制造,故合并计算)。 如下表所示,以典型平面反式结构钙钛矿为例,假设选择商业化量产中较为常规的材料组合,量产后实现16%的组件转换效率和100%的生产良率,单瓦组件的材料价值量约为0.696元/瓦。 其中,占比较大的是封装材料,即TCO导电玻璃(0.39元/W,占比57%)、背板玻璃(0.12元/W,占比17%)、POE胶膜(0.094元/W,占比13%)和丁基胶(0.026元/W,占比4%),而钙钛矿电池各膜层材料的价值量则较小,合计仅0.063元/W,占比9%。 图表4:钙钛矿组件选材及价值量测算(以典型平面反式结构为例)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司官网,solarzoom,中金公司研究部 下面,我们将对其中重点结构组成的材料选择逐一进行梳理。 ► TCO透明导电层。TCO玻璃全称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是在超白玻璃上施镀一层TCO透明导电层制成,同时具有较好的光透过率和导电性能,根据其镀膜层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ITO、FTO、AZO三种。 在钙钛矿电池的TCO玻璃顶电极上,FTO是商业化应用的主流选择。ITO的镀膜层成分是掺杂SnO2的氧化铟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LCD、OLED等显示及触控器件的透明导电电极,也因导电率、透过率好等特点被用作早期的钙钛矿电池顶电极材料,但其激光刻蚀能力和光散射能力较差。FTO是掺杂氟的SnO2,尽管导电率、透过率不及ITO,但是在成本、工艺性能和综合光学性能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最适合的商业化顶电极TCO玻璃。AZO是铝掺杂的ZnO透明导电玻璃,具有成本低、光学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受限于材料的工艺性能难以推广,主要是AZO激光刻划性能不佳、不耐高温且容易受潮和氧化,如果未来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将有潜力代替FTO。 图表5:钙钛矿量产企业平面反式结构专利的TCO透明导电层选择 注:“-”为专利中未披露材料层厚度;专利中材料选择可能与实际量产不同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线CVD是FTO的主要生产方法,存在一定技术门槛。 FTO玻璃的生产分为离线镀膜和在线镀膜两种:离线镀膜采用CVD化学气相沉积或PVD磁控溅射,需要对超白玻璃进行预处理、清洗、加热等工序,高温过程容易导致形变,且成本较高;在线镀膜使用CVD化学气相沉积,直接在浮法玻璃生产线末端镀膜,由于性能与成本优势,使其成为目前主流的TCO玻璃生产工艺路线。使用在线法生产FTO玻璃需要根据原有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设计、定制镀膜设备,对浮法生产线工艺进行调整,并不断调试合适的镀膜工艺参数,比离线法的技术门槛更高,新进入的企业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短期内,国内钙钛矿FTO玻璃的供应将是艾杰旭(耀皮)和金晶科技两强并立的格局。 受限于市场规模和较高的技术门槛,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FTO生产能力。旭硝子是全球第二大玻璃制品公司,供货中建材等的碲化镉薄膜电池,其在中国境内生产FTO玻璃的大连艾杰旭已于2022年被耀皮玻璃收购,产能达1000万平米/年,是国内主要的FTO生产商。金晶科技目前已成功通过国内多家头部钙钛矿初创企业生产线认证,其FTO生产线增加了消除色差的工序因此尤其适合BIPV等应用场景,公司目前拥有2条合计产能2400万平米/年的FTO玻璃生产线,我们预计公司明年仍将有产线进行冷修技改,加码储备TCO产能。其余有FTO生产能力的中国玻璃、旗滨集团等,或是当前时点产能尚处爬坡、或是当前战略重心未放在TCO领域,短期内较难取得市场份额。在ITO、AZO玻璃领域,亚玛顿、南玻、信义等企业都已有布局,后续若这两种TCO玻璃在量产钙钛矿电池的应用出现突破,则这些厂商都将存在一定的入场机会。 价值量方面,当前TCO导电玻璃销售价格在60元/平米以上,假设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对应160瓦/平米功率密度,换算TCO导电玻璃单瓦价值量约0.39元/瓦。 图表6:国内企业TCO玻璃产能及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空穴传输层(HTL)。空穴传输层在钙钛矿电池中起传输空穴到接触电极及阻挡电子反向传输、降低复合的作用。在平面正式结构中空穴传输层位于钙钛矿层之上,为避免加工过程中损伤钙钛矿而选材范围受限,往往需要使用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性能优但热稳定性不足且成本过高,这也限制了平面正式结构的量产应用。平面反式结构中常见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聚合物PEDOT:PSS和无机金属氧化物NiOx,其中NiOx由于低廉的成本、相对适宜的能带结构和良好的稳定性成为钙钛矿量产企业的一种普遍选择,层厚一般为20-30nm。 价值量方面,我们以PVD法制作空穴传输层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测算。通过专利资料查得NiOx单价约2元/g,基于20nm的空穴传输层厚度、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以及80%的PVD设备原材料利用率,我们计算得出NiOx的材料用量为0.001g/w,结合单耗与单价,对应空穴传输层材料的单瓦价值量约0.002元/瓦。 图表7:钙钛矿量产企业平面反式结构专利的空穴传输层选择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 钙钛矿层。钙钛矿层是钙钛矿电池的核心,可吸收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太阳光,促进光生载流子的解离与输运。钙钛矿层材料为钙钛矿型(ABX3)有机金属卤化物,其中A为有机阳离子或半径较大的金属阳离子,B为金属阳离子,X为卤族阴离子,其光电性能和稳定性的调控都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组分实现,A组分若使用FAxMA1-x则x可在0-1间任选,B组分由Pb替换为Sn可减小带隙,X组分的离子半径越小带隙越宽。这种可调性为钙钛矿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各家企业也纷纷通过微调组分实现目标性能,具体配比属于技术机密,我们在测算时选择了较为普遍的FAPbI3基础体系(实验室常用MA但存在稳定性问题),厚度则在400-600nm之间。对于前驱体溶液中经常添加的添加剂(用于调控结晶、提高器件稳定性等)和钝化剂(用于钝化表面缺陷、提高器件效率等),由于选择过于丰富且用量较小,因此暂不在此测算。 图表8:钙钛矿量产企业平面反式结构专利的钙钛矿层选择 注:“-”为专利中未披露材料层厚度;专利中材料选择可能与实际量产不同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由于量产钙钛矿层多使用溶液涂布法制备,所以可通过溶剂工程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溶剂组分合理选择和控制,以达到有效调控钙钛矿表面形貌的效果。 目前比较常见的溶剂选择为二元溶剂,例如以DMF作为主要的溶剂,并以一定比例掺杂DMSO(如4:1)。相较于单组分DMF,加入的DMSO极性更强、沸点更高,因此能与碘化铅形成更强作用的路易斯酸碱加合物,从而在退火过程中挥发转变为更高质量的钙钛矿晶体,提升电池性能。 图表9:DMSO和DMF混合溶剂工程过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A Review on Morphology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4],中金公司研究部 价值量方面,我们以狭缝涂布法制作钙钛层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测算。我们通过调研获得钙钛矿前驱体溶剂中FAPbI3单价约0.73元/g,基于500nm的钙钛矿层中位数厚度、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以及95%的狭缝涂布设备原材料利用率,我们计算得出FAPbI3的单位用量为0.0135g/瓦、单瓦价值量约0.01元/瓦;结合DMF/DMSO溶剂的单位用量微1.497g/瓦、0.434g/瓦,单瓦价值量合计约0.026元/瓦,得到钙钛矿层材料价值量合计0.036元/瓦。 ► 电子传输层(ETL)。电子传输层的作用是抽取传输电子和阻挡空穴的作用,需要具备合适的费米能级、优异的电导率和电子迁移率等。常见的电子传输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如SnO2、ZnO和TiO2)和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如C60和PCBM),富勒烯的稳定性、导电性均优于金属氧化物,但成本过于高昂(C60价格达200元/g,高品质原料价格更高),所以商业化应用中不是所有企业都使用全C60的电子传输层方案。目前较为常见的选择是使用C60/SnO2复合电子传输层,其中主材料层为SnO2,而C60层的厚度较小。 价值量方面,我们以蒸镀C60+RPD金属氧化物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测算。我们通过调研获得C60单价约200元/g,通过询价获得SnO2单价约1元/g,基于20nm的电子传输层厚度、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30%的蒸镀和RPD原材料利用率、以及1:9的C60:SnO2的用量配比(假设),我们计算得出电子传输层的C60/SnO2单耗分别为7e-5g/瓦、0.0026g/瓦,价值量合计0.017元/瓦。 图表10:钙钛矿量产企业平面反式结构专利的电子传输层选择 注:专利中材料选择可能与实际量产不同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 背电极层。背电极对钙钛矿电池的电荷收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u、Ag、Al、Cu等金属都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背电极材料,其中Au、Ag的导电性能好但由于成本原因不适合于量产。除此之外,在实际的长时间应用中金属背电极容易透过电子传输层扩散到钙钛矿层,造成钙钛矿材料的降解和变性,导致电池性能退化。而透明金属氧化物ITO尽管导电性较差,但却不易发生扩散,同时其透光性也为透明钙钛矿电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量产钙钛矿电池常用150nm的全ITO背电极或40/5/40nm的ITO/Cu/ITO复合背电极。ITO电极较Cu电极或ITO/Cu/ITO复合电极厚度更厚,主要系为了弥补ITO较差的导电性,需要使用比Cu等金属背电极更大的层厚,以减小电荷流动所受阻碍,避免增加电池的串联电阻Rs,从而实现相同的输出功率表现。 图表11:钙钛矿量产企业平面反式结构专利的背电极层选择 注:“-”为专利中未披露材料层厚度;专利中材料选择可能与实际量产不同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金公司研究部 ITO膜的制备通常使用磁控溅射,核心材料为ITO靶材,由氧化铟和氧化锡两种金属氧化物的粉末进行混合后加工成ITO复合粉体后压制、高温烧结而成。目前,我国约有一半的ITO靶材来源于进口,特别是在高端ITO靶材如TFT-LCD、触控屏用 ITO靶材领域的主要市场份额被IX日矿和三井等日韩企业占据,国内企业还在从低端产品迈向高端的进程中,其中参与较多的上市公司包括隆华科技、阿石创、康达新材等。 价值量方面,我们以PVD/蒸镀/PVD制备ITO/Cu/ITO复合电极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测算。我们通过映日科技招股说明书和询价分别获得ITO、Cu的单位价格1.69元/g、0.1元/g,基于40/5/40nm的复合电极厚度、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以及80%/30%/80%的PVD/蒸镀/PVD原材料利用率,我们计算得出复合电极的材料单耗为ITO/Cu分别0.0044g/瓦、0.0009g/瓦,单瓦价值量约0.0076元/瓦。 图表12:上市公司ITO靶材产能及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 丁基胶。在将钙钛矿电池制成组件的过程中,需要使用POE胶膜将电池片与浮法背板玻璃粘结固定,而胶膜的防水防潮性能又无法满足薄膜电池的密封需求,所以利用丁基胶的高阻水性和高粘结性作为封边材料以提升封装阻水性能、维持组件输出功率。丁基胶是以丁基橡胶(IIR)为主体材料的胶黏剂,原材料丁基橡胶是异丁xi(97%~99%)和少量异戊二烯(1%~3%)组成的合成橡胶,分子极性大、不饱和键含量低、分子链活性低,因此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目前丁基胶的主要原材料丁基橡胶和聚异丁xi均以进口为主,丁基胶制造端的主要市场同样由德国科美林和美国柯耐士等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方面则有康达新材、上海科健等已完成产品研发,目前处于下游实验室测试阶段,老化性能还需进一步优化以与进口产品媲美。 价值量方面,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一块0.6m*1.2m钙钛矿组件丁基胶用量约25g,结合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以及120元/kg的进口丁基胶价格,得到丁基胶单耗约0.217g/瓦,单位价值量为0.026元/瓦。 ► 封装胶膜、背板玻璃。 当前来看,钙钛矿对于POE胶膜和浮法背板玻璃的要求与其他应用领域差异较小。价值量方面,我们采用目前晶硅光伏POE胶膜15元/平米、建材浮法玻璃19.25元/平米的价格假设,结合16%的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得到封装胶膜、背板玻璃的单位价值量分别为0.094元/瓦、0.12元/瓦。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的结构组成以外,钙钛矿电池中还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层。 如在空穴传输层和钙钛矿层之间施镀2nm的Cu-BTA钝化层以饱和钙钛矿材料表面及晶界处存在的大量未配位悬挂键缺陷,以及在电子传输层和背电极层之间施镀2-10nm的BCP修饰层以增强电极对可见光的反射、增大短路电流的作用。由于这些特殊膜层的选择过于多样,具体细节也属于商业机密,因此难以找到代表性的材料,且层厚、用量都较小,暂不在此测算。 钙钛矿行业动态一览(2023.01-2023.03) 本章节我们对2023.01-2023.03月期间的行业重大事件进行梳理。 图表13:钙钛矿行业投融资活动一览(2023.01-2023.03)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4:钙钛矿行业产能落地动态一览(2023.01-2023.03)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钙钛矿行业重要新闻及进展一览(2023.01-2023.03)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提示 钙钛矿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钙钛矿技术量产仍处于初期阶段,一方面,还需要在大面积制备、转换效率、稳定性中寻找平衡,相关材料体系、制备工艺、生产设备仍需试错迭代,若相关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则会延后钙钛矿技术大规模量产时间点;另一方面,钙钛矿技术的远期发展空间在于叠层电池,晶硅/钙钛矿叠层、钙钛矿/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效率攻关、以及制备工艺研发亦处于早期,若叠层电池进展不及预期则会影响钙钛矿技术的远期市场空间。 融资环境不及预期: 钙钛矿电池组件量产由众多仍处于一级市场的制造企业、设备企业共同推动,当前企业无法较难内生产生现金流,更多依赖一级资本进行设备采购和产线建设,若企业融资进度不及预期,或将影响相关企业的产线建设进度,进而影响钙钛矿技术进程。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