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21个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30美元/吨,盘初重心震荡下行摸底于8455美元/吨,盘中一路走高摸高于8532美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8515美元/吨,成交量至2.2万手,持仓量至27.9万手,跌幅达0.21%。隔夜沪铜主力2402合约开于68350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68220元/吨,盘中及盘尾一路回升摸高于68680元/吨,最终收于68600元/吨,成交量至3万手,持仓量至13.3万手,跌幅达0.03%。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放“鹰”:他有信心美国经济正走在软着陆的道路上,但一些障碍依然存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存。因此,包括他在内的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谨慎。(2)2023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8,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现货:(1)上海:1月3日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升水1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00元/吨。昨日受大量进口铜流入内贸影响,升水连连走跌。昨日升水几乎腰斩,但因变动幅度较大,下游采购态度谨慎,早市盘终价格渐趋稳定后采购情绪略有回暖。预计今日成交情绪将进一步回暖,对升水起到一定支撑,料今日升水将企稳。 (2)广东:1月3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升水3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20元/吨。总体来看,库存下降持货商挺价出货,但下游补货意愿很低,实际交投一般。 (3)进口铜:1月3日仓单价格58-73美元/吨,QP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美元/吨;提单价格58-68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美元/吨;EQ铜(CIF提单)0-10美元/吨,QP2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报价参考1月中下旬到港货源。 节后第二个交易日,虽比价亏损有所缩窄,对02合约亏损缩窄至400元/吨附近,但窗口依旧处于关闭状态,期货进口头寸减少下部分贸易商选择转口贸易,市场报盘货源较多。整体资金流通未见充裕下,市场成交较为清淡,买卖双方分歧拉大。 (4)再生铜:1月3日广东再生铜价格63000-63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202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20元/吨,精废杆价差130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杆厂表示,虽然近两日发货量有所恢复,但是针对春节备货问题,目前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企、央企都已经决定今年不会做成品库存以备春节前的下游采购。 (5)库存:1月3日LME铜库存减少0吨至165700吨;1月3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249吨至4058吨。 价格:宏观方面,美联储会议纪要整体偏“鸽”,但对比之前淡化了降息的紧迫感,市场预计利率维持峰值的时间将延长,美国12月ISM制造业PMI有所回升,美元指数也在连续升高,总体对铜价有压制效果。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来看,昨日有大量进口铜流入内贸市场,拉动升水走低,但实际交投一般,对库存的消耗较低,供应预计仍保持相对宽松状态。消费方面,因升水变动幅度较大且下游消费尚未恢复,供应处于相对宽松情况,下游普遍看跌维持谨慎情绪,仅按需采购,实际交投情况一般。价格方面,美元指数持续回升,预计铜价上方承压。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586.5美元/吨,盘初震荡下行而后与盘中窄幅震荡,并在震荡过程中摸底于8511美元/吨,盘尾重心上移摸高于8571美元/吨,最终收于8532.5美元/吨,成交量至1.8万手,持仓量至27.3万手,跌幅达0.34%。隔夜沪铜主力2402合约开于68670元/吨,盘初一路下行摸底于68500元/吨,盘中窄幅震荡,盘尾走高摸高于68850元/吨,最终收于68660元/吨,成交量至2.3万手,持仓量至13.9万手,跌幅达0.23%。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方面:(1)周二美元上涨,受助于美债收益率上升,对铜价形成压制,投资者等待美国就业数据和欧洲通胀数据为央行政策提供线索。(2)截至1月2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52万吨至7.16万吨。相比上周五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多数地区的库存是上升。 现货:(1)上海:1月2日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升水2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90元/吨。昨日为节后首个交易日,现货升水高报低走。昨日升水如期走高,下游大多提前备货以作应对,故现货市场交投情绪较低。而持货商因存在节内持货成本,早盘挺价情绪较浓。预计今日升水仍将走跌,成交预计有所回暖。 (2)广东:1月2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均价报升水30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65元/吨。总体来看,节后库存大增,但持货商继续挺价出货,导致实际交投淡静。 (3)进口铜:1月2日仓单价格60-75美元/吨,QP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美元/吨;提单价格60-70美元/吨,QP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EQ铜(CIF提单)5-10美元/吨,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美元/吨,报价参考1月上旬到港货源。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外贸铜市场或仍难焕发出新活力,在进口比价关闭的抑制下市场交投延续年末清淡的态势,仍处在完全买方市场之中。另闻12月未到港提单好铜报盘70-80美元/吨,买方压价至60美元/吨附近,难闻成交;仓单方面国产平水铜报盘70美元/吨,市场需求清淡,未闻成交。 (4)再生铜:1月2日广东再生铜价格63000-63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00元/吨,精废价差234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318元/吨,精废杆价差1475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北方环保检查行动仍在,北方再生铜杆厂保持停产,而其他地区再生铜杆厂表示元旦后,下游企业恢复提货,昨日再生铜杆发货量明显增加。 (5)库存:1月2日LME铜库存减少1600吨至165700吨;1月2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1670吨至4307吨。 价格:宏观方面,交易员降低了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美指加速回升,对铜价产生压制,另外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等数据及事件也将持续对铜价产生影响,值得继续关注。基本面方面,供应端来看,截至1月2日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增加0.52万吨至7.16万吨。相比上周五库存的变化,全国各地多数地区的库存是上升,总库存较去年同期的10.93万吨低3.77万吨。到货增加而出货较少导致节后库存大增,叠加消费清淡,本周供应情况相对宽松。消费方面,节后库存大幅增加,但因节内持货成本增加导致持货商挺价情绪较浓,而下游多已提前备库,实际成交冷淡,若铜价维稳升水走低,预计成交能够有所回暖。价格方面,美指加速回升,预计铜价上行空间更加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据产业在线最新发布的全产业链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冰空洗产业上下游市场整体增势良好,厨电市场持续回暖。对比内外销市场来看,多数行业的出口增长明显好于内销。 整机 上游
盘面:上周五晚沪铜休市。隔夜伦铜开于8620.5美元/吨,全程一路震荡下行,最终收低于8536.5美元/吨。 【SMM铜晨会纪要】消息:(1)2023年12月31日,商船“马士基杭州”轮在红海地区遭遇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美国海军在响应商船求救信号时击沉了胡塞武装的三艘船只,红海局势面临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市场避险情绪增强。(2)截至12月29日上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一增加1.6万吨至6.64万吨,较上上周五增加0.98万吨,对铜价支撑减弱。 现货:(1)上海:12月29日1#电解铜对当月2401合约报升水170-2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吨。12月29日为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活跃度较低,升水与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现货升水在2023年年末最后一周由贴转升,对2024年开年后现货升水价格有所指引,预计开年回归后升水亦将上扬。 (2)广东:12月29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00元/吨-升水2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15元/吨。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下游节前补货意愿不高,持货商主动降价出货,但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部分刚需客户有少量补货。总体来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交投淡静,现货升水震荡走低。 (3)进口铜:12月29日仓单价格61-76美元/吨,QP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美元/吨;提单价格60-70美元/吨,QP1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EQ铜(CIF提单)8-15美元/吨,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报价参考1月上旬到港货源。临近自然年跨年,市场严格控制自身库存及现金流,以年度盘点总结为工作重心,外贸市场交投活跃愈发冷清,而洋山铜溢价也在进口比价亏损下承压下行。极个别贸易商因跨年前库存压力下急于甩货换现,报盘连续下跌,市场避险情绪下,实际成交有限。本周为新年开启第一周,需注意新年热钱是否能盘活市场,释放新活力。目前来看外贸铜市场仍难焕发出新活力,或在进口比价关闭的抑制下,市场交投延续年末清淡的态势,处在完全买方市场之中,溢价承受下行压力难改。 (4)再生铜:12月29日广东再生铜价格63300-635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2024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420元/吨,精废杆价差1425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杆厂表示预计1月份结束后,工厂将停炉放假,而春节前一个月,工厂产量不会改变太多,但是销量的话或将有所下降。另外,若元旦后再生铜原料价格继续上涨,个别再生铜杆厂考虑提前停炉放假。 (5)库存:12月29日LME铜库存增加525吨至167300吨;12月29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227吨至5977吨。 价格:宏观方面,2023年12月31日美军与胡塞武装爆发冲突,红海危机再度升级,恐进一步提振市场避险情绪。国内12月份PMI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消费预计对铜价产生拖累。另外上周五美指收涨,使铜价上方承压。基本面方面,截至12月29日上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一增加1.6万吨至6.64万吨,较上上周五增加0.98万吨。其中上海地区增库较多,这主要是由于铜价走高,出库量下降,叠加货源也在持续流入仓库。整体来看供应端,元旦节假日期间将导致库存继续增加,预计节后货源供应环比将增多。消费方面,预计节后回来下游加工企业存在补货需求,但整体需求将呈现淡季效应。价格方面,美指收涨,预计铜价上行空间有限。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当前我国企业仍然处于出海初期,国金证券张弛在12月24日研报中表示,参考日本经验来看 ,产能出海的机会或主要集中在消费制造业和高端制造领域 。 具体来看90年以来日本企业的表现,以出海扩张为战略,带动了企业的第二成长曲线。数据显示,日本OFDI/GDP的比重自1996年5.6%趋势性上升至2022年的46.2%左右,期间日本所持有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由1996年的30万亿日元上升至258.48万亿日元, 年化复合增速8.6% ,均印证了日本企业出海扩张的发展方向。 而日企海外扩张带来的盈利优势,也成为制造业类行业股价表现韧性背后的重要驱动力。拉长时间维度来看(1989年末至2022年底), 表现具备相对韧性或有超额收益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板块 。 根据板块的财务指标可以做进一步的筛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海外收入占比高+营收扩张速度快的行业,包括:精密仪器、运输设备、橡胶产品、机械、医药、化工、钢铁、有色金属、航运等。上述这些行业在1995至2012年期间股价表现不一,多数行业具备超额收益,而典型的如有色金属、钢铁、航运则在长周期范围内并不具备超额收益,期间分别下跌54.9%、48.7%、62.1%。 第二类为 海外收入占比高+营收扩张速度快+利润率提升幅度高的行业 ,包括: 精密仪器、运输设备、橡胶产品、机械 。在1995至2012年期间股价表现较为靠前且具备超额收益,涨幅分别为40.3%、42.6%、13.4%、-12%%,同期日经225和东证指数分别下跌47.3%、44.9%。上述几个行业不仅具备超额收益,甚至在几轮日本经济下行周期期间, 依然能获得超额收益,意味着其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属性 。 参考日本经验,张弛在研报中认为,出海确实为日本企业贡献了第二增长曲线,并助其在股价表现上持续获得超额收益。考虑到当前我国企业仍然处于出海初期,筛选“海外收入占比高+营收扩张速度快+利润率提升幅度高”的组合, 包括:纺织制造、消费电子、白色家电、汽车零部件等 。基于前文分析结论,通过上述方式对日本出海行业筛选出来的组合往往具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且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属性。 国信证券丁诗洁12月26日研报中指出,展望2023四季度-2024年,订单回暖叠加毛利率修复带动基本面反转,优质制造业绩拐点和长期价值发现迎来戴维斯双击。看好代工龙头及优质制造, 建议关注华利集团、申洲国际、台华新材、伟星股份、新澳股份、健盛集团、开润股份、百隆东方、鲁泰A 。 南京证券高宏12月27日研报中表示,库存消化进入尾声,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持续。 建议关注华为生态供应链包括长电科技、京东方、汇顶科技、奥海科技、光弘科技 ; 5G射频滤波器企业包括赛微电子、麦捷科技和“万物互联”相关公司涉及广和通、移远通信 。 民生证券崔琰12月24日研报中表示,L3路测加速智驾秩序重塑,汽车智能电动巨变,重塑产业秩序。 建议关注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旭升集团、双环传动、爱柯迪、岱美股份、瑞鹄模具、沪光股份、光峰科技、星宇股份、上声电子、上海沿浦、文灿股份 。 南京证券章锐12月26日研报中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地产方面仍承受较大压力,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下行。海外方面,考虑到北美渠道商今年底基本完成了库存去化,明年有望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整体外销情况可能略好于市场预期。 建议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等 。
今年可以说是A股市场回购热度最高的一年。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 已有137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家数创出历史新高 ,累计回购金额超868亿元。 不过仍需注意的是,虽然数量上相比去年同期的1159家增加了211家, 但在回购股数上却有所下降 ,由去年同期的114.61亿股降至今年的88.34亿股。 从上市公司回购金额来看, 有9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其中, 荣盛石化回购额位居榜首,金额达25.57亿元 ,格力电器、牧原股份回购额均超20亿元。此外,宝钢股份、海尔智家、盐湖股份、韦尔股份、海康威视、中联重科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九安医疗、上海莱士、顺丰控股、梅花生物回购额皆超9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荣盛石化12月23日公告,截至12月22日公司第三期回购已累计回购2.24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21%,累计回购金额为25.47亿元。荣盛石化主要从事各类石化及化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泰君安孙羲昱等人在10月3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 荣盛石化累计实施回购彰显信心 。中银证券余嫄嫄在11月20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2023年三季度,浙石化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投资建设的6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已顺利产出合格产品。同时,1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投料成功并且顺利产出合格产品1-己烯。此外,2023年7月,荣盛台州年产1000万吨高端化工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规划总投资高达1480亿元。 格力电器12月13日公告,截至12月11日,公司第四期回购已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137.86万股, 支付的总金额为20.13亿元 。中国银河杨策在12月22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格力电器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70-293亿元,同比增长10.17%-19.56%;并创下2017以来新高,主要受益于成本压力的缓解和格力电器产品结构的优化。分析师表示,空调景气改善,格力电器营收将创历史新高。 牧原股份10月12日公告,部分董监高等拟10亿元-12亿元增持公司股份。中金公司樊俊豪等人在12月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牧原股份独创轮回二元育种体系, 突破海外引种限制且大幅降低供种代次和成本 ,实现PSY超28,断奶仔猪成本约300元/头。牧原股份已建成养殖产能7900万头,基于当前牧原股份能繁母猪310万头,分析师预测牧原股份24年出栏量有望达7000万头以上,长期看好牧原股份实现1亿头出栏目标。 宝钢股份12月15日公告,截至12月15日宝钢股份已累计回购股份2.39亿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08%, 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4.74亿元 。宝钢股份12月8日公告,拟107.03亿元收购山钢日照48.61%股权。宝钢股表示,此次投资山钢日照,能提升宝钢股份北方区域市场影响力。光大证券王招华等人在10月26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宝钢股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氢基竖炉建设有序推进。前三季度,宝钢股份实现技术节能量30万吨标煤,新增光伏装机容量30.9MW,绿电交易量6.5亿度。 海尔智家12月29日公告,12月累计回购A股1086.94万股。本次回购实施起始日(2023年5月16日)至2023年12月29日,海尔智家已累计回购股份6326.74万股, 支付的金额为14.13亿元 。财信证券杨甫在12月28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12月14日,海尔智家拟以约6.4亿美元对价,现金收购开利集团旗下全球商用制冷业务100%股权,开利品牌拥有120余年历史,主要业务是在食品零售行业中提供商用制冷解决方案。海尔聚焦主业的同时,积极谋求新的增长空间,完善自身供应链布局,加速产品高端化、全球化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盐湖股份9月28日公告,截至9月26日,本次回购股份期限已届满。盐湖股份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467.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9%,成交总金额约为14.99亿元。资料显示,盐湖股份地处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 是中国现有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为集生产、经营、科研、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钾肥生产企业。
2023年A股年报披露时间来临,部分上市公司提前剧透了全年业绩。 A股市值“一哥”的贵州茅台 12月29日公告,经初步核算,2023年度,公司生产茅台酒基酒约5.72万吨,系列酒基酒约4.29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2%。贵州茅台Q3净利168.96亿元,据此计算, 预计Q4净利206.24亿元,环比增长22% 。 “减肥药概念股”诺泰生物 12月27日晚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38.19%到53.54%;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0亿元至1.60亿元,同比增16.18%到23.93%。 choice数据显示,近40家A股公司 对2023年全年业绩进行预告 。其中,冰川网络、云意电气、传音控股三家上市公司 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银轮股份、丰茂股份、艾森股份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超50%。从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告上限来看,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立讯精密盈利均超百亿。 冰川网络12月26日披露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05.65%-171.61%。冰川网络Q3净利0.54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预计0.48亿元-1.33亿元,环比变动-11%-146%。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冰川网络表示 ,一方面,公司卡牌类游戏产品《X—hero》(海外)、《超能世界》(国内)、《Hero Clash》(超能世界海外版)等持续运营,充值流水、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冰川网络《X—hero》(海外)、《超能世界》(国内)、《Hero Clash》(超能世界海外版)投放力度较大,公司销售费用增长,运营成本增加。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云意电气 12月21日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9亿元—3.27亿元,同比增长120%—140%。在业绩预告中,云意电气提到,2023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核心业务领域竞争力持续加强,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雨刮系统产品、 传感器类产品等成长型业务板块的发展 ,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有“非洲手机之王”之称的传音控股 12月26日公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1.2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3.32%左右;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9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1.15%左右。对于业绩提升,传音控股表示,公司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及推进产品升级,整体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同时,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成本优化,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相应毛利额增加。 华金证券远峰电子在12月28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 基于传音控股业务发展的持续超预期 ,分析师将对传音控股2023年至2025年的营收预测由前期的573.13亿元、679.16亿元、801.41亿元分别上调为621.22亿元、735.00亿元、868.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3%、18.3%、18.2%;将归母净利润由49.90亿元、59.38亿元、69.56亿元分别上调为54.93亿元、65.04亿元、76.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2%、18.4%、18.0%。 家电龙头企业之一的格力电器 12月21日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格力电器表示,2023年,格力电器经营业绩稳中向上,收入、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增长。格力电器始终聚焦空调主业,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品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天风证券孙谦在12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格力电器是空调领域龙头企业,行业地位稳固,20年来积极推动渠道变革提升自身经营效率,逐步收获成效的同时,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