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21

  • 推动家电更新和回收利用 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家用电器更新升级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解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并附《家用电器更新升级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实施指南》围绕家用电器更新升级、回收利用两大核心任务,对家电全产业链中的生产、销售、服务、回收、拆解等提出具体要求,将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推动家电及上下游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家用电器行业将积极落实《实施指南》有关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家电全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及协同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应用。 二是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产品绿色设计水平,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环保工艺和绿色制造技术,规范使用再生材料,强化高效节能家电等高品质产品供给。 三是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结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积极通过促销等方式,促进高效节能家电更新升级。大力普及家电节能和安全使用年限知识,鼓励消费者及时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家电产品。 四是积极做好回收利用。积极参与回收目标责任制等行动,与全产业链各方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作者:万春晖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 原标题:《专家解读 | 推动家电更新和回收利用 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关阅读: ► 一图读懂 | 家用电器更新升级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

  •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了三年多,没有想到从去年年底到春节后,历时不到百天新冠病毒竟然悄无声息“失踪”了。这一好消息让深受其苦的人们如释重负,然而这一戛然而止的新冠疫情也让部分追热点的品牌冰箱一下还刹不住车,冰箱还在热炒“杀新冠”概念。 有人戏称:病毒走了!杀新冠的冰箱还在猛推,这是谁的尴尬? 冰箱能除菌杀病毒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主流品牌冰箱一直都在主打健康牌,抗菌、除菌冰箱几乎成了品牌冰箱中高端产品的标配。抗菌技术主要采用各种抗菌材料,除菌、杀菌技术五花八门,有紫外线、臭氧、负离子、光触媒、吸附催化分解的,也有采用等离子体技术的……目前市场上的冰箱产品,各类除菌杀菌宣传效果神乎其神,真实功能却难以辨别。 近期,大张旗鼓还在力推“杀新冠病毒”冰箱的主要品牌有两家,一家是美菱,另一家是容声。这两个品牌都处于二线阵营,真正的冰箱头部品牌海尔、美的未曾见有此类宣传。 据美菱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美菱冰箱所搭载的灭毒装置,内置高分子释缓凝胶,可以持久释放新生态原子氧。而该物质可以穿透微生物并抑制酶的活性,从而起到灭杀及阻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蛋白合成等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冰箱内部能释放一种特殊物质成分,对抑制病毒活性,灭杀病毒有较大的效果。据说只需10分钟就能灭杀食物表面的105.6TCID50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即COVID-19,灭杀率高达99.9%。 在这之前,容声冰箱曾宣布研发出了“AI离子除菌技术”,经法国Texcell机构权威检测,容声离子除菌装置对SARS-CoV-2新冠病毒的去除率为99.998%。据“家电人”了解,其实美菱宣传的“杀新冠病毒”冰箱并不准确,“杀新冠冰箱”并非指冰箱具备杀灭病毒功能,而是指一款叫做“美菱灭毒净味魔盒”的产品,能够有效灭杀冷藏/冷冻箱物体表面的105.6TCID50新型冠状病毒,灭杀率高达99.9%。据客服介绍,该款产品的有效期为6~12个月。 既然是一个单独的灭杀魔盒,那美菱为何要大战旗鼓地宣传其冰箱具有“杀新冠病毒”的功能? “家电人”认为,美菱此举一方面为了凸显自己的“科研创新”,将一个魔盒的功能假以冰箱的身上,以此借助热点拉动冰箱的销售;另一方面,美菱在其高端产品上安装了这一魔盒,可以将该类冰箱产品价格拔高。两者殊途同归,很大的目的在于借助热点造势,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为了追求健康而掏高价买单。 病毒走了!个别品牌冰箱还在猛推杀新冠产品,如此噱头,这是谁的尴尬?

  • 产业热点 九部门联合发文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国家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2030年工作目标,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6类产品设备,配套印发了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进一步细化任务举措,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商务部将2023定为“消费提振年”  3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会议上,商务部表示,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将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居消费。同时,将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发消费活力。 企业动态 格力智能产业园一期预计4月底前试产 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格力智能产业园项目现场,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一期项目两栋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施工人员正在安装电源、灯具等,预计今年4月底前进行试生产。目前,一期厂房已封顶,价值2亿元的生产设备已到位,即将进行安装。  格力已开始研究将储能技术应用到冰箱上 在参加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珠海总部召开媒体采访会。董明珠透露,格力电器在控股格力钛后,对新能源的研究更深一步,继推出光储空调之后,已经开始研究将储能技术应用到冰箱上。“当冰箱遇到停电等突发事件时,依然能确保一个星期(保鲜),这就能够解决消费者实实在在的痛点。”董明珠说,未来家庭储能的市场非常广阔。 美的集团研发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超10年 美的集团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美的新能源板块的威灵汽车部件安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一期1月6日正式投产,预计在2月下旬完成产能爬坡后,将朝着每年100万台电动压缩机、120万台EPS转向电机、20万台驱动电机的目标迈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美的集团的战略方向,研发投入时间超过10年。 海信家电胡剑涌获委任为总裁 海信家电3月1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代慧忠自2023年2月28日起不再担任总裁之职务;胡剑涌已获委任为总裁,自2023年2月28日起生效。胡剑涌已被提名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之执行董事,且其委任须待股东于股东大会上批准。 长虹入选国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 工信部办公厅2月27日发布29个国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其中长虹控股集团“全流程工业数据安全防护方案” 入选工业领域数据安全防护典型案例,在适配性、实用性、行业代表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等方面均获得专家高度肯定。这也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入选案例。 申菱天津智造基地正式落成 3月1日,申菱天津智造基地落成典礼在天津市武清区圆满举行。近年来,申菱在中国北方地区业务规模高速发展,作为申菱首个北方制造基地,申菱天津智造基地主要承担申菱北方地区空调末端机组的订单生产,将进一步提升末端产品的产能效率,缩短交付期,为北方客户节约运输费用。 丹佛斯正式完成收购德国博客 丹佛斯宣布正式完成对德国博客的收购。博客是二氧化碳和低GWP压缩机技术的全球领导品牌,将并入丹佛斯商用压缩机部门,继续保留Bock作为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的品牌。本次收购巩固了丹佛斯作为绿色制冷和供暖解决方案首选合作伙伴的领导地位。据丹佛斯最新年报显示,2022年销售实现同比增长36%,内生增长率15%。 多氟多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3月1日,多氟多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22年,多氟多实现营业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58.27%;实现利润总额22.78亿元,同比增长6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增长54.39%。 国际简讯 预计苹果2024年使用自研5G基带芯片 高通公司CEO兼总裁安蒙在202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 表示,“预计苹果将于2024年生产自家的基带芯片。”长期以来,苹果一直致力于自研5G基带芯片,以取代购自高通的产品。按照安蒙的说法,今年的iPhone 15将是最后一款使用高通5G芯片的机型。 飞利浦家电正式更名为Versuni 飞利浦家电近日正式宣布将公司名称改为Versuni,这是飞利浦家电业务在2021年9月独立后的重要一步。经由皇家飞利浦授权,Versuni将继续在其产品和服务上使用飞利浦logo。公司旗下其他品牌:Saeco、Gaggia 和Philips Walita亦是如此。除此,Versuni旗下还有其他品牌的产品。 小米13系列国际版售价999欧元起 2月26日,小米13与小米13 Pro国际版正式在海外发布,售价999欧元起。该系列手机将于3月8日起在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地区销售。

  • 中国需求前景乐观  铜价持稳【SMM铜晨会纪要】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上周五晚伦铜开于9000美元/吨,盘初震荡上行摸高于9025美元/吨,而后震荡下行,盘中宽幅震荡,盘尾一路下行摸底于8915.5美元/吨,最终收于8923.5美元/吨,成交量至1.1万手,持仓量至25.1万手,跌幅达0.03%。上周五晚沪铜主力2304合约开于69820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69610元/吨,盘初宽幅震荡至盘尾,摸底于69600元/吨,最终收于69670元/吨,成交量至2万手,持仓量至15万手,涨幅达0.4%。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英国2月服务业PMI53.5,前值53.3,预测值53.3(利多☆)。(2)美国2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0.6,前值50.5,预测值50.5(利空☆)。 现货:(1)上海:3月3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3合约报于贴水10~升水3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0元/吨。上周五盘面价格回调叠加下游为上周末生产储备库存,上周五现货市场成交尚可。出口窗口持续打开为大多冶炼厂带来出口盈利,现货市场可流通货源偏紧,现货成交回至平水价格附近。本周趋近交割,目前消费有明显好转迹象,供应流通总体偏紧,库存出现下降,持货商将努力持稳平水以上报价。 (2)华南:3月3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40元/吨-贴水20元/吨,均价贴水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10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和铜价均下跌,现货升水走高,我们预计本周消费会进一步复苏,升水有望继续走高。 (3)进口铜:3月3日仓单报价15-28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持平;提单报价16-32美元/吨,QP4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美元/吨,报价参及3月中下旬及4月初到港货源。3月3日主流火法提单虽看似回升,更多是因为美金铜市场QP月的转换。目前市场QP4月主流火法提单基本报至24-28美元/吨,但比价仍无可操作机会,市场成交维持清淡。 (4)库存:3月3日LME铜库存增6325吨至70550吨,3月3日上期所铜仓单减少1467吨至140557吨。 价格:宏观方面,虽然美联储表示,强劲的经济数据可能会使利率持续提升,但亚特兰大联储总裁博斯蒂克表示,他倾向于以缓慢而稳定的方式加息。此外,对美日长期利差特别敏感的日元上周五走高,美指有所走低。基本面方面,截至3月3日上周五,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一下降1.63万吨至30.91万吨,较节前增加11.25万吨,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周度去库。具体来看,近期国产铜因出口增加,发至国内仓库量有所下降,且下游在铜价下跌时进行了补库。消费方面,进入3月消费旺季,需求量有所复苏,但高位铜价仍是消费恢复的因素之一,若铜价不出现大幅上涨,预计消费将持续恢复。价格方面,铜价持稳,预计其仍维持在支撑位68000元/吨上方宽幅震荡。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 家电业在一片预期回暖的叫好声中,更凸显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疫情过去,房地产重拾上升态势,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然而,开年家电业的销售却未如预期有大的增长,从家电厂家到渠道商家都变得有点焦躁。家电业又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特别是近期关于京东将在3月启动百亿补贴的消息,进一步刺激了市场对价格战的欲望。后期,家电业会重启价格战吗?电商的价格战会不会祸及线下商家?“家电人”今天与大家一起唠唠这些话题。 萎缩多年,家电市场渴求回暖反转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过去数年,家电行业进入调整期,中国家电市场全渠道零售额从2018年的8458亿元,下降至2020年和2021年的7339亿元、7645亿元。情况在2022年并未有太多好转,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22年一季度我国家电整体同比下滑12.3%,前三季度市场规模达到5224亿元,同比下滑8.9%。 压抑多年的家电市场渴求2023年出现增长。然而市场反馈的强力反弹并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快。 以空调为例,产业在线的数据显示,1月份家用空调生产和销售同比下降幅度均超20%,1-2月累计排产也较去年同期的生产实绩有5.0%的下滑,可见疫情好转短时间内没有扭转家用空调行业的下滑趋势。从三月份排产数据来看,空调内外销市场预期反差较大。内销市场,3月内销排产948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14.4%;3月出口排产802.5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下滑4.3%。 由此可见,家电业的转折性回暖还需要时间去消化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真正推动庞大的家电保有量市场更新换代落地?如何开发出能打动消费者并愿意为之掏腰包的产品?从产品到市场都需要品牌家电的革命性创新。 渠道血拼的冲动,将是价格战的祸端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对于家电渠道来说,冲动有时候是不得已为之。近日,关于京东要开启百亿补贴血拼拼多多的话题成为热点。 京东为何要与被称为“低端”的拼多多去血拼价格?“家电人”认为京东的紧迫感更多地是来自于自己的滞涨。 2022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京东总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8.0%、5.4%和11.4%,二季度与三季度增速均为港股上市以来同期最低。不仅是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其基本盘的3C及家电收入增速也在走弱。2022年第三季度,京东电子产品及家电贡献收入1192.84亿元,同比增速仅为7.6%,前两个季度的增速则为13.8%、-0.1%,后续增长乏力凸显。 反观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吸引苹果、戴森等品牌商家入驻,助力平台品类优化、商户结构进而提高客单价。几年间,平台快速崛起。2022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7.3%、36.4%、65.1%,尤其是三季度营收大超预期,有统计数字显示拼多多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京东。 正是因为如此,2022年底,刘强东在内部邮件痛批“高管偏离公司经营战略的核心——成本、效率和体验”。他明确指出,低价是“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0”,失去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家电人”认为,京东的滞涨主因不是拼多多的增长所造成的,而是整体消费市场下滑与自身模式陷入“价格泥潭”、多年无创新的结果。这次主动加入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对决,势必会引发整个电商平台的新一轮价格大战。品牌家电将被电商巨头裹挟其中,难以独善其身,线上本就混乱的价格体系将再添变数。这对于价格处于劣势的线下经销商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好事,这种局面将加快品牌家电线下原有渠道体系的奔溃速度,将进一步推动家电渠道大变革。

  •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今年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 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今年工业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现在我们的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会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工业经济有望回升向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几项工作: 一是促进重点行业增长。工业行业中有部分行业规模较大,产值占GDP的1%以上,如电子、汽车、钢铁、有色、石化等,对稳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稳住这些行业。 二是加大投资。“十四五”已经部署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要实施好,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要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引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同时要做好外资项目服务保障,鼓励外资扩大在华投资。 三是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四是发挥地方积极性。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巩固提升出口优势。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的增长极。要支持东北地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协同效应。 他表示,在此基础上,今年还有一个好现象:各地对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大。“我们要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同时,我们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做贡献。”

  • 家用空调三月排产高涨 增长起势还是昙花一现

    据产业在线最新发布,2023年3月家用空调行业排产约为1750.5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上涨8.0%,上游转子压缩机排产增长3.4%。在经历了去年一年以及今年年初的低迷之后,3月上下游排产齐增长,这是全年增长一个好的起势,还是昙花一现呢? 内销排产高增 出口形势偏弱 家用空调行业在2022全年一直承受着内外销增长难的双重压力,2023年初也因为春节假期因素,复苏迹象不明显。1月份家用空调生产和销售同比下降幅度均超20%,1-2月累计排产也较去年同期的生产实绩有5.0%的下滑,可见疫情好转短时间内没有扭转家用空调行业的下滑趋势。 不过从三月份的排产数据来看,空调企业对于2023年是有一定信心的。尤其是内销市场,3月内销排产948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14.4%;3月出口排产802.5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下滑4.3%。 从总体企业表现来看,由于经营策略导向不同,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略弱于其他企业,但内销排产是普遍增长的,部分企业经过几年的调整,规模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此外,大宗材料还在涨价,加上3-5月是常规生产旺季,配套资源、渠道资源都要提前抢占,由于出口形势不太好,所以内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月排产看全年 昙花一现还是增长起势 三月排产来看,家用空调行业犹如沉睡雄狮苏醒前的一记懒腰,仿佛即将能看到雄狮的怒吼。不仅是排产数据,从市场动态来看,在2022年内外销承压的背景下,仍有新的空调品牌投资建厂或扩大产能、新建压缩机工厂等。但是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产业在线认为企业仍需保持相对谨慎的乐观心态。 耐用消费品的复苏还是要依靠经济复苏程度、居民收入增长、和房地产的恢复。由1月实际产销和2、3月排产数据加总来看,2023年一季度家用空调在生产方面实现了3.9%的小幅增长,内销市场增长10.5%,出口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之上下降了5.1%,但是一季度整体是有明显起势的。 国内市场,政府全力推进经济复苏,地产景气边际改善,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等因素或将推动家电需求改善。国外市场,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出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各大空调整机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规模效应,必定会在内销市场增加投入,这也将为2023年内销市场带来很大的变量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尽管疫情影响下内外承压,短期内也很难看到2023能够有较大增长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内销市场规模基数较大,市场稳健。尤其是在头部企业给其他企业让渡市场空间的背景下,作为二三线企业甚至更多的尾部空调企业,对2023年应该有更多的期待。 产业在线认为2023年的中国家用空调总体规模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会不会变好,还存在很多变数。2023年初的上扬仅是电光石火,还是全年变好的征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战略和运气。

  • 据产业在线最新发布,2023年3月家用空调行业排产约为1750.5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上涨8.0%,上游转子压缩机排产增长3.4%。在经历了去年一年以及今年年初的低迷之后,3月上下游排产齐增长,这是全年增长一个好的起势,还是昙花一现呢? 内销排产高增 出口形势偏弱 家用空调行业在2022全年一直承受着内外销增长难的双重压力,2023年初也因为春节假期因素,复苏迹象不明显。1月份家用空调生产和销售同比下降幅度均超20%,1-2月累计排产也较去年同期的生产实绩有5.0%的下滑,可见疫情好转短时间内没有扭转家用空调行业的下滑趋势。 不过从三月份的排产数据来看,空调企业对于2023年是有一定信心的。尤其是内销市场,3月内销排产948万台,较去年同期内销实绩上涨14.4%;3月出口排产802.5万台,较去年同期出口实绩下滑4.3%。 从总体企业表现来看,由于经营策略导向不同,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略弱于其他企业,但内销排产是普遍增长的,部分企业经过几年的调整,规模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此外,大宗材料还在涨价,加上3-5月是常规生产旺季,配套资源、渠道资源都要提前抢占,由于出口形势不太好,所以内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月排产看全年 昙花一现还是增长起势 三月排产来看,家用空调行业犹如沉睡雄狮苏醒前的一记懒腰,仿佛即将能看到雄狮的怒吼。不仅是排产数据,从市场动态来看,在2022年内外销承压的背景下,仍有新的空调品牌投资建厂或扩大产能、新建压缩机工厂等。但是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以及发展的不确定性,产业在线认为企业仍需保持相对谨慎的乐观心态。 耐用消费品的复苏还是要依靠经济复苏程度、居民收入增长、和房地产的恢复。由1月实际产销和2、3月排产数据加总来看,2023年一季度家用空调在生产方面实现了3.9%的小幅增长,内销市场增长10.5%,出口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之上下降了5.1%,但是一季度整体是有明显起势的。 国内市场,政府全力推进经济复苏,地产景气边际改善,促消费政策落地实施等因素或将推动家电需求改善。国外市场,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出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各大空调整机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规模效应,必定会在内销市场增加投入,这也将为2023年内销市场带来很大的变量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尽管疫情影响下内外承压,短期内也很难看到2023能够有较大增长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内销市场规模基数较大,市场稳健。尤其是在头部企业给其他企业让渡市场空间的背景下,作为二三线企业甚至更多的尾部空调企业,对2023年应该有更多的期待。 产业在线认为2023年的中国家用空调总体规模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会不会变好,还存在很多变数。2023年初的上扬仅是电光石火,还是全年变好的征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战略和运气。

  • 美国就业数据强劲  铜价承压下跌【SMM铜晨会纪要】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盘面:隔夜伦铜开于8957.5美元/吨,盘初横盘整理,盘中摸底于8881美元/吨,而后震荡上行摸高于8973美元/吨,盘尾下行最终收于8926美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24.8万手,跌幅达2.21%。隔夜沪铜主力2304合约开于69100元/吨,盘初震荡下行摸底于69000元/吨,而后震荡上行至盘中,摸高于69520元/吨,盘尾横盘整理最终收于69410元/吨,成交量至4.7万手,持仓量至15万手,跌幅达0.8%。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欧元区2月CPI年率初值8.5%,前值8.60%,预测值8.20%(利多☆)。(2)美国至2月2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19,前值19.2,预测值19.5(利空☆)。 现货:(1)上海:3月2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3合约报于贴水40元/吨~平水价格,均价报于贴水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0元/吨。现货市场,昨日现货市场成交回暖,现货贴水较前几日明显收窄,市场成交积极。早市,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贴水30~20元/吨,好铜报于平水价格附近,湿法铜如MET、ESOX报于贴水80元/吨左右;市场询盘积极,买盘活跃。临近上午十时,盘面走弱,下游入市买兴回暖;主流平水铜主成交于贴水40~贴水20元/吨,好铜于贴水20元/吨至平水价格附近均有成交,OLYDA类货源贴水60元/吨左右秒成交,湿法铜依旧是下游青睐货源,贴水90~80元/吨成交居佳。 (2)华南:3月2日广东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60元/吨-贴水20元/吨,均价贴水4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平。总体来看,现货升水波动不大,但实际交投氛围要明显弱于昨日。 (3)进口铜:3月2日仓单报价15-28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美元/吨;提单报价15-25美元/吨,QP3月,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5美元/吨,报价参考2月底及3月中上旬到港货源。周内比价连续恶化,仓单极难成交,买方还盘较低,卖方调价出货,但仍难达到买方心理价位。提单方面,进口连续亏损下,仅部分存融资需求的客户于市场询盘,仅闻3月初到港好铜提单成交在25美金/吨附近,值得注意的是4月上旬到港货源溢价也已经有所松动,一般火法报至30美元/吨,主流火法报至35美元/吨附近,市场成交极为清淡。 (4)再生铜:3月2日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4100元/吨~64300元/吨,精废价差为1779元/吨,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江西地区昨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8800-68900元/吨,较上交易日上涨150元/吨,昨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1030元/吨,铜价走高,再生铜杆经济效益增大,昨日精废杆价差为与昨日相同为1555元/吨,再生铜杆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杆消费。终端新增订单较为有限,下游持续畏高。据了解,近日再生铜杆成交清淡。 (5)库存:3月2日LME铜库存增1025吨至64225吨,3月2日上期所铜仓单减少990吨至142024吨。 价格:宏观方面,数据显示美国请领失业金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仍然强劲,但也有数据显示劳工成本依旧不断增加,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美指走高利空铜价。基本面方面,沪铜现货进口亏损在千元每吨附近,冶炼厂倾向于出口机会,华东地区现货市场可流通货源因此略显紧张,价格随之走高。但由于市场担忧后续货源紧张,买兴有所提高。整体来看,周初铜价下跌时许多下游纷纷补货,伴随铜价回弹成交又转而清淡。消费方面,据部分铜杆厂反映,下游需求有略微恢复,后续变化需持续关注市场。价格方面,受美加息预期影响,铜价承压下跌但仍在支撑位上方。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