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个
据外电7月30日消息,基本金属价格周二多下滑,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和风险厌恶情绪带来打压,期铝和期锌触及数月低点。 北京时间16:28,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下跌0.38%,报每吨8,992美元。该合约在短短三周内下跌了1,000多美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交投最活跃的9月期铜合约收跌1.25%,报每吨73,420元。 Metal Intelligence Centre主管Sandeep Daga表示:“投资者正在关注全球增长势头放缓的大背景,并准备远离风险资产,转投债券市场。” 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23日货币经理人的COMEX铜净多头头寸从5月21日的75,342手合约降至19,515手。 “如果历史重演,金属价格需要跌至2024年的新低,才会出现有意义的支撑。同时,我们也应该密切关注美国股市,以了解抛售是否正在同步进行,”他补充说。 LME期铜在2月份触及了每吨8,127美元的2024年低点,较当前价位水平低9.5%。 Daga补充说,如果周三公布的中国工厂数据显示出较前月下降,此轮抛售将会加剧。 然而,铜价下跌帮助推动了中国的实货需求。进口溢价自上周以来攀升至每吨25美元,5月时为贴水每吨20美元,当时铜价触及纪录高位。 其他金属,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84%至每吨2,231.5美元;三个月期镍上涨0.05%至每吨15,845美元;三个月期铅下跌1.52%至每吨2,036美元;三个月期锡下跌1.3%至每吨28,915美元;三个月期锌上涨0.3%至每吨2,645美元。 本交易日早些时候,LME期铝触及3月7日以来最低2,230美元,期锌跌至2,617美元,为4月8日以来最弱。 上海方面,沪铝下跌1.79%至每吨18,950元;沪锌下跌0.92%至每吨22,495元;沪锡下跌1.41%至每吨244,170元;沪镍下跌0.13%至每吨126,650元;沪铅上涨0.35%至每吨18,730元。
德瑞诺特资源公司(Dreadnought Resources)扩大其在西澳州的曼加隆(Mangaroon)剪切带面积,增加了300平方公里。 该区域位于曼加隆金矿中部,有“大型矿化构造,并圈定了金和贱金属异常”。 公司称,将开始圈定靶区,并在年底前开始新区域工作。 *** 挑战者黄金公司(Challenger Gold)在厄瓜多尔的科罗拉多V项目首次资源量圈定工作发现大范围矿化。 多个钻孔见矿超过500米,金品位0.4克/吨。 公司经理克里斯·科诺尔(Kris Knauer)称,上述结果证实CV-A异常带整个东半部都出现了矿化。
据外电7月10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及大多数其他基本金属周三走低,因美元走强带来拖累。 北京时间17:23,LME三个月期铜下跌0.56%,报每吨9,814美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主力8月期铜合约下跌0.95%,报每吨79,580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至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1%。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 美元走强对市场造成打压,此前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多快降息表达谨慎立场。 美元走强使得人们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更加昂贵。 此外,中国大型冶炼厂预计第三季度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有所改善。 其他金属中,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4%,报每吨2,486.5美元。三个月期镍下跌0.48%,报每吨17,060美元。三个月期铅下跌0.27%,报每吨2,188美元。三个月期锡大体持稳,报每吨34,355美元。 沪铝跌1.5%,报每吨20,100元;沪铅跌1.1%,报19,430元;沪镍跌2.9%,报133,740元;沪锌跌1.3%,报24,120元;沪锡微跌0.1%,报277,240元。
据外电7月10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和其他多数基本金属周三下跌,受美元走强打压。 北京时间14:27,LME三个月期铜下跌0.42%,报每吨9,828美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主力8月期铜合约下跌0.90%,报每吨79,620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4%;食品价格下降2.1%,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7%。1--—6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持平。 在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主席鲍威尔对何时降息持谨慎态度后,美元从三周低点反弹。美元走强使得人们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更加昂贵。 其他金属中,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62%,报每吨2,481美元。三个月期镍下跌0.45%,报每吨17,065美元。三个月期铅上涨0.52%,报每吨2,205.50美元。三个月期锡下跌0.32%,报每吨34,240美元。 沪铝下跌1.62%,报每吨20,080元。沪铅下跌0.94%,报每吨19,470元。沪镍下跌2.62%,至每吨134,140元。沪锌下跌1.19%,报每吨24,135元。沪锡下跌0.15%,报每吨277,020元。
2024年6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6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00.5万吨,环比下降0.36万吨,降幅为0.36%,同比上升9.49%,且较预期的98.5万吨增加2万吨。1-6月累计产量为591.83万吨,同比增加35.91万吨,增幅为6.46%。本月SMM提升了电解铜冶炼企业的常规调研样本的覆盖率,调研样本的产能由原来的1346.5万吨上升至1376.5万吨。 造成6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6月有不少冶炼厂要进行检修,据SMM统计有8家冶炼厂要检修涉及粗炼产能156万吨。然而下降幅度不如预期,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1)5月检修的冶炼厂陆续复产提升了产量;2)虽然从6月下旬开始粗铜和阳极铜的供应量出现下降,但绝大数冶炼厂已经备好阳极板,供应减少对6月产量影响不大。3)虽然目前冶炼厂采购零单铜精矿来生产要亏损2211元/吨,但6月全国各地硫酸的价格普遍出现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冶炼亏损,令冶炼厂主动减产的意愿下降。综上所述,6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6.31%,环比下降2.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9.91%环比下降2.51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1.96%环比下降2.24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5.03%环比上升5.63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8.6%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4.8%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 进入7月,虽然仍有冶炼厂要进行检修,据SMM统计有4家冶炼厂要检修涉及粗炼产能100万吨,但已经较6月时的8家大幅减少。而且随着前期检修的冶炼厂陆续复产总产量将增加,我们认为这将是令7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西南地区某冶炼厂将加快投产速度,这也是令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然而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产量的增加,目前铜精矿供应依旧紧张(截止至6月28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报0.04美元/吨,较上月上升1.01美元/吨),再加上粗铜和阳极板供应量也开始减少,部分冶炼厂不得不小幅减产。此外,7月天气炎热部分冶炼厂主动降低了生产效率,令产量出现下降。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101.66万吨,环比增加1.16万吨升幅为1.15%,同比增加11.45万吨增幅为9.8%。1-7月累计产量预计为693.49万吨,同比增加6.94%,增加44.98万吨。7月电解铜行业的样本开工率为87.41%,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61%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0.62%环比下降1.34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3.32%环比下降1.71个百分点。用铜精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0.7%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不用铜精矿(废铜或阳极板)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1%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最后,8月有检修计划的冶炼厂进一步减少,而且有三家新冶炼厂开始投产,预计8月产量会继续走高。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4年6月份(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55.3万吨,同比增长5.56%。6月份云南待复产产能已基本全数投入生产,内蒙华云三期部分产能也已起槽达产,6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持续走高,但受制于下游进入传统淡季,棒厂等中间加工厂减产或检修影响,本月铝水比例未能如期回升,反而呈现下跌趋势,本月铝水比例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至71.85%左右。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6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增加6.41%至100.02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6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36.2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324.8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同比增长4.76个百分点至95.34%。本月新增建成产量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华云3期17万吨/年的新增项目通电投产,截止6月底该项目起槽1/3,剩余产能将于7、8月陆续起槽达产。此外,云南地区待复产产能基本已全部开启,仅有少数老厂技改暂未完成,对本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有一定贡献。 产量预测:进入2024年7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抬升为主,主因内蒙华云3期项目陆续通电达产,四川地区之前技改的项目也将逐步复产起槽, SMM预计7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环比增加15万吨左右至4340万吨,7月份(31天)产量或达368万吨左右。此外,6月因下游进入传统淡季,需求减弱带动铝棒厂减产或停产技改,导致6月铸锭量增高,据SMM调研了解,下游目前淡季氛围浓厚,7月暂未明显需求复苏迹象,预计7月铝水比例仅能小幅回调至72%左右。后续仍需关注各地地区电解铝复产情况以及铝棒等铝水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30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684.2万吨,日均产量较5月略增0.26万吨,达到了22.81万吨/天。由于6月自然天数为30天,月度总产量环比减少2.10%,但同比去年增长5.91%。截至6月底,中国冶金级氧化铝的建成产能为10060万吨,实际运行产能为8324万吨,开工率为82.7%。2024年1-6月,国内的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达到4029.3万吨,同比增长3.84%。 分地区来看: 山西地区:6月全省开工率为76.6%,较5月小幅抬升0.8%。6月山西地区氧化铝企业提产、减产并行,其中某中型氧化铝厂于6月中旬提产,涉及年产能约30万吨,同时,山西地区部分氧化铝厂因矿石供应问题而减产,涉及运行产能约20万吨; 河南地区:6月全省开工率在68.3%,较上月提升2.2%,主因当地某氧化铝厂因矿石供应压力得到缓解,于6月初提产,涉及年产能30万吨左右; 贵州地区:6月全省开工率较5月提升1.0%至81.8%,主因某氧化铝厂于5月进行设备检修,影响运行产能约40万吨,后于6月恢复至90万吨附近,同期贵州某氧化厂因原料供应问题压产,涉及年产能约15万吨; 河北地区:6月全省开工率较5月下降6.1%至89.6%,主因当地氧化铝厂6月进行焙烧炉检修,涉及年产能约80万吨; 广西地区:6月开工率较5月小幅抬升0.5%至88.9%,6月广西地区氧化铝企业提产、减产并行,某氧化铝厂通过补充进口矿石进而提产,涉及年产能约20万吨,同期,当地另一氧化铝厂因焙烧炉检修导致月内产量减少约四分之一,初步计划于7月中下旬结束检修; 山东地区:氧化铝企业产量亦是增减不一,整体来看6月份山东全省开工率维持在94.4%。 下月预测: SMM调研显示,山西地区约30万吨复产产能将在7月逐步释放,广西地区某氧化铝厂计划7月中旬结束检修,届时将恢复约30万吨运行产能。此外,内蒙古地区新投产能预计7月中逐渐释放。因此,预计7月国内日均氧化铝产量将继续增加。但由于山西和河南地区铝土矿尚未大规模复产,本土矿供应仍偏紧,或将限制晋豫两地氧化铝产量显著提升。SMM预计,2024年7月中国冶金级氧化铝日均产量将达23.08万吨,总运行产能约为8424万吨,同比上涨3.9%。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4年6月(30天)海外电解铝总产量为245.2万吨,同比增长1%。截至2024年6月,累计产量达1487.4万吨,同比增长1.6%。海外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7.3%,环比持平,同比略增1.1%。 按地区来看: 北美洲:6月总产量为32.3万吨。今年年初New Madrid的停产使得北美洲电解铝产量同比下降3%。当前北美洲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4.3%。 南美洲:6月总产量13.4万吨,同比上涨6.3%。涨幅来自于两个冶炼厂的复产,分别是Alumar(Alcoa占股60%,South 32占股40%)冶炼厂和巴西本地铝生产商Companhia Brasileira de Aluminio(CBA)的Aluminio冶炼厂。Alumar冶炼厂于2022年4月宣布复产,6月产能利用率恢复至约70%,当月产量约为2.7万吨。此外,CBA表示巴西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并计划在2023-2024年重启两条闲置的生产线,预计产能将共增加8万吨。6月,CBA电解铝产量约3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80%,同比上涨5.4%。 俄罗斯:6月总产量约为34万吨,同比上涨3.1%。增量来自于Taishet冶炼厂的重启。该工厂自2022年初宣布重启,但进展缓慢。SMM估算6月该工厂总产量约为1.85万吨,产能利用率恢复至约54%。 欧洲(除俄罗斯):6月总产量约为27.7万吨,同比下降0.6%,产能利用率为69.4%。 非洲:6月总产量约为13.5万吨,同比增长2.6%,产能利用率约为84.9%。South 32的Mozal冶炼厂在2024年第一季度遇到的停电影响已修复,该工厂已恢复正常生产。增量来自于埃及Egyptalum的Nag Hammadi冶炼厂。Egyptalum 是埃及最大的铝生产商,其冶炼厂经营状况稳定,产量持续增长。该工厂当前年产能为32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78%。 大洋洲:6月总产量约为15.5万吨,同比略增1.4%,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90%。 中东地区:该地区市场需求良好。6月总产量约为58万吨,同比略降0.2%,平均产能利用率为102.2%。 印度:6月总产量约为33.8万吨,同比增长1.6%。平均产能利用率为100.3%。 除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其他地区:6月总产量为17.16万吨,同比增加4.8%。增长主要来自于印度尼西亚。印尼华青铝业冶炼厂自2023年开始运营,2024年已投产50万吨。SMM估算该厂6月产量约为2.2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56%。 下月预测: 据SMM统计,2024年7月(31天)海外电解铝产量预计约为254万吨,同比增长约0.6%。海外电解铝厂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87.5%,环比略增0.2%,同比增长0.8%。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2024年6月(30天),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约为468万吨,同比增长0.7%。全球氧化铝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1%,环比略降0.3%,同比下降1.1%。2024年1-6月累计产约2870万吨,同比上涨1.8%。 按地区来看: 澳洲:当月产量为143万吨,同比下降8.3%。下降主要来自于Alcoa的Kwinana精炼厂和Rio Tinto的Yarwun精炼厂。Alcoa于2024年初宣布Kwinana氧化铝厂将于第二季度末完全停产。SMM估算6月该厂产量同比下降约85%,该月平均产能利用率约8%。此外,2024年3月昆士兰州天然气管道爆炸影响了Rio Tinto Gladstone业务的运营,Yarwun氧化铝厂的产能利用率约为降至约73%。 北美洲:当月产量为15.7万吨,同比下降1.6%。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4%。 南美洲:产量同比增加9.6%至92.5万吨,变动来自于巴西Alumar氧化铝厂。该厂于2023年第二季度停产维修,第三季度恢复正常生产,2024年6月产量约为28.6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90%。 非洲:当月产量为3.3万吨,同比下0.3%。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1.5%。 印度:6月产量65.5万吨,同比增长6.9%。增量主要来自于Vedanta位于Lanjigarh的氧化铝精炼厂。Vedanta在2024年4月初宣布该厂产能从200万吨提升至350万吨,并计划未来扩展至500万吨。SMM估算该厂6月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65万吨,并预期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印尼:自2023年6月印尼禁止铝土矿出口之后,该国氧化铝生产能力迅速增长。6月产量约31.2万吨,同比上涨18.4%。主要归因于南山铝业在印尼Bintan岛的氧化铝厂的产能扩张。SMM调研显示,该厂于2022年投产100万吨,并于 2023年新增投产100万吨,目前总投产产能为200万吨。目前产量接近铭牌产能,6月产量同比增长30%。 俄罗斯:当月产量24.8万吨,同比下降0.3%。平均产能利用率约88.7% 欧洲(除俄罗斯):当月产量28.6万吨,同比略增0.5%。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53.7%。 除印度,印尼和中国以外的其他亚洲地区:当月产量63.5万吨,同比下降1.7%,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7.4%。 下月预测: 据SMM统计,2024年7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预计为488万吨,同比下降0.6%。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80.1%,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9%。 原生铅 2024年6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28.27万吨,环比下滑2.12%,同比下滑3.54%。2024年上半年电解铅累计产量同比下滑4.65%。2024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600.63万吨。 据调研,6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增多,产量延续下降趋势。6月份,多家电解铅交割品牌企业进入检修,检修时间从6月初开始延伸至6月底,尤其是6月中下旬冶炼企业检修较为集中,如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区冶炼企业均有减量,且多为大型企业减量幅度较大。故即使在云南、湖南等地区冶炼企业复产后,当月电解铅产量仍是录得小降。 进入7月,铅价走势内强外弱,沪伦比值扩大,铅精矿进口增加,进口粗铅流入国内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原料供应紧张的氛围。据SMM调研,截至7月5日,连云港和防城港两大港口的铅精矿库存总和在3.2万吨,较6月底增加1.3万吨。同时,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陆续结束,如河南、安徽、湖南、辽宁等地区冶炼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将为7月电解铅贡献较大的增量空间。SMM预计7月电解铅产量较6月增加近2万吨,至30万吨。 再生铅 2024年6月再生铅产量33.16万吨,环比5月份上升3.43%,同比去年下降8.95%;2024年1-6月再生铅累计产量193.5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8.45%。2024年6月再生精铅产量27.59万吨,环比5月份上升3.04%,同比去年下降13.66%;2024年1-6月再生精铅累计产量164.5万吨,累计同比下滑10.26%。 国内原料供应紧张情况不改,尤其废电瓶成为再生铅与部分原生铅炼厂的共同原料;铅精矿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原生铅炼厂拆解废电瓶出的铅膏成为原料补充的主力军。这也导致再生铅炼厂采购原料的压力增加,6月多家再生铅炼厂因原料不足再次出现减停产现象。6月贡献增量的企业分布在安徽、江西、广西等地区,主因是检修结束复产以及高价采购废电瓶的优势。 进入7月,废电瓶报废量未有明显改善,大部分再生铅企业对于7月产量仍有下滑预期;另外,8月1日起即将执行的取消税收优惠的政策或拖累部分再生铅炼厂的复产预期。综合来看,SMM预计7月再生精铅产量或下滑3.38万吨至24.21万吨。 精炼锌 2024年6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4.58万吨,环比上涨0.97万吨或环比增加1.81%,同比下降1.2%,1~6月累计产量318.2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39%,高于预期值。其中5月国内锌合金产量为9.3万吨,环比下降0.18万吨。 进入6月,国内冶炼厂产量超预期增加,主要是广西、甘肃、贵州地区产量超预期增加,另外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地区部分冶炼厂检修恢复,同时湖南等地的部分冶炼厂检修停产带来一定减量,整体来看产量增加。 SMM预计2024年7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3.89万吨至50.7万吨,同比下降8%,1-7月累计产量368.9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35%。进入7月产量下降,主因河南、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云南等地冶炼厂因原料紧缺和常规检修带来一定量的减产,同时湖南、云南等地部分冶炼厂前期检修恢复带来一定增量,整体来看产量下降明显。 精炼锡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达到16285吨,较上月减少2.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5%。云南地区,某精炼锡冶炼企业因交接问题持续停产,同时受环保检查影响,部分企业停产检修一周左右,导致锡锭产量相较5月份略有下降。江西地区则得益于市场废料供应充足,部分冶炼企业产量大幅提升,预期增产逐步兑现。内蒙古的某精炼锡冶炼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而广西地区一家企业开始停产检修,锡锭产量大幅下降,预计影响至8月份。安徽及其他地区的冶炼企业在6月份基本保持了正常生产节奏。展望7月份,云南地区大部分冶炼企业预计将维持正常生产,但因交接问题停产的企业何时复产尚不明确。江西地区多数企业计划继续正常生产,少数企业有望小幅增产。预计2024年7月份全国锡锭产量将达到16525吨,环比增长1.47%,同比增长21.49%。 电解镍 2024年6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2.66万吨,环比增加3.7%,同比上升40.54%。6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增加基本符合预期。6月部分镍企设备检修完毕,产能顺利释放至满产附近。另一方面,此前受少原料紧缺的影响而减产停产的镍企开始恢复正常生产,产能顺利释放。且内外价差尚未恢复,国产镍板出口盈利空间仍然丰厚,因此6月期间华东地区部分电解镍生产企业产量有所增加。 预计2024年7月全国精炼镍产量3.03万吨,较6月精炼镍产量相比继续增加。据SMM调研了解,进入7月,镍价展现出一定韧性,海内外盘面都偏强运行,可以出口的镍企产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年初新投镍板产量仍然处于爬坡阶段。综上2024年7月精炼镍产量预期为增产趋势。 镍生铁 2024年6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2.81万金属吨,66.6万实物吨;金属吨环比上升3.51%,实物吨环比下降2%。其中高镍生铁约21.3万实物吨,2.14万金属吨,高镍生铁上升约0.13万金属吨;低镍生铁约45.3万实物吨,0.67万金属吨,低镍生铁减少约0.03万金属吨。6月全国镍生铁环比5月出现上行,主因6月部分冶炼厂出现复产,而一体化钢厂产量受到不锈钢价格下行,经济性不及外采产量出现下降。另外,国内冶炼厂高品位镍矿使用量上行,推动冶炼厂品位上行,从而出现实物吨下行而金属量却出现上行的结构性变化。 预计2024年7月全国镍生铁产量约2.85万金属吨,69.3万实物吨;金属吨较6月环比上升1.54%,实物吨较6月环比上升4.08%。据SMM调研了解,7月镍生铁冶炼厂受当前不锈钢产量仍处于高位,叠加印尼镍生铁未有大幅增量,生产驱动力有所增强。而一体化钢厂方面,红送高镍生生铁由于成本高位仍有减量预期。综上,预计7月期间国内镍生铁仍有增量预期。 印尼镍生铁 2024年6月印尼镍生铁产量11.22万镍吨,环比下降0.36%,同比下降8.5%。2024年累计产量69.04万镍吨,累计同比增幅6.8%。供应上,6月印尼红土镍矿RKAB审批配额取得新进展,累计今年RKAB已批复2.2亿湿吨,2025至2026年均有接近2亿湿吨左右的实际批复进度。在此红土镍矿预期供应出现增量的背景下,受限于当前印尼天气因素的影响,印尼本地镍矿市场实际流通红土镍矿增量及增幅仍较为有限,致使月内冶炼厂因抢矿带来的镍矿升水持续性偏强运行,印尼镍生铁月内生产成本明显抬升。叠加月内部分NPI产线转产高冰进展有所加快,致使6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出现小幅波动。预计伴随印尼NPI新增产线的陆续投产以及部分项目转产冰镍仍在继续等因素影响, 7月印尼镍生铁产量整体持稳,或难出现明显上涨空间。 硫酸镍 2024年6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为3.05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13.91万实物吨,环比减少6.52%,同比减少12.82%。6月,受下游正极企业主动去库及调配库存影响,对前驱体产量形成负反馈。前驱体企业对镍盐提货节奏放缓,导致盐厂降负荷生产形成产量减量。 7月,由于盐厂为出货过度让利,产生亏损。使得盐厂开工率下降,排产低位。2024年7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预计为3.01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13.70万实物吨,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25.35%。 电池级硫酸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1.60万实物吨,环比减少1.84%。据调研,高纯硫酸锰企业产量较5月相比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锰矿外盘价格环比上月上涨0.7美元,原料端成本支撑坚挺,带动高纯硫酸锰企业挺价意愿依旧存在。但下游三元前驱体排产有所减少,需求略显疲软,市场询价现象也随之减少,现货交投氛围较为冷清。高纯硫酸锰企业利润空间尚未得到完全修复,多维持以销定产模式,排产较为谨慎,市场整体产量有所下滑。预计进入7月,高品位氧化锰矿库存会进一步被消耗,然终端钢材需求进入淡季,原料端会出现波动,硫酸锰价格或维持弱稳运行,部分尚未正常生产的锰盐厂或会恢复正常产量。综合来看,7月高纯硫酸锰产量会有所增加,预计约达1.70万实物吨,环比增加6.25%。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47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11万吨,碱锰型0.89万吨,碳锌型0.47万吨),环比减少3.92%,同比减少16.84%。据调研,6月份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较5月相比有所减少,其中碳锌以及碱锰型变化不大,锂锰型下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锰酸锂行业进入需求淡季,锂锰型电解二氧化锰多以消耗库存为主,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较浓,带动企业排产有所下滑。且一次电池市场需求稳定,二氧化锰市场报价坚挺运行,下游锰酸锂企业使用二氧化锰生产时,利润空间更为有限,新增订单也有所减少。预计进入7月,考虑到锰酸锂行业依旧处于淡季,且四氧化三锰的替代性以及供需关系较为宽松,锂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难以上行。但一次电池是国民消耗品,采购量较为固定,碳锌以及碱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或会出现小幅增加,因此综合市场情况来看,7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约为1.52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0.94万吨(其中电子级0.52万吨,电池级0.42万吨),环比减少3.09%,同比减少16.59%。6月份四氧化三锰的产量,较5月相比有所减少,其中电池级四氧化三锰产量下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锰酸锂正极企业处于淡季,对四氧化三锰的采购和补库情况未出现明显转变。下游电芯厂市场较为冷淡,数码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新能源市场以及储能市场小幅回暖但需求依旧呈现不景气现象,对锰酸锂维持长协采购,多集中在头部企业,散单成交较少。预计进入7月,电池需求仍处于低增长状态,不景气现象依旧,带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量仍有再次缩窄的可能。因此综合市场反馈来看,7月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整体产量仍有小幅下行之势,预计约为0.93万吨。 高碳铬铁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进一步突破历史峰值,达到80.1万吨,环比增长0.9万吨,增幅1.14%;同比增加20.07万吨,增幅33.43%。其中,内蒙古地区产量为53.71万吨,环比增长1.46万吨,增幅2.79%;四川地区产量为3.88万吨,环比增长21.25%。主流不锈钢厂高碳铬铁钢招价格延续高位,虽铬矿价格进一步走强,铬铁冶炼成本提升,但铬铁零售价格跟涨,加之铬铁厂家尚保有前期低价原料库存,月内多数厂家仍有利润,生产热情不减。加之部分产线复产,以及四川地区正式进入丰水期,铬铁6月产量整体走高。 7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为78.53万吨,相较于6月略有下滑。尽管7月主流不锈钢厂的高碳铬铁采购价格继续持平公布,4月以来持续持稳该价格。但铬铁厂家连续高开工下,铬矿供给略显紧缺,铬矿价格水涨船高,铬铁厂家利润逐步被蚕食,7月部分铁厂已处于成本价格倒挂。再者,目前已进入传统消费淡季,不锈钢成材成交不畅,不锈钢厂预期减产,对铬铁需求下降。但铬铁持续维持较高排产,年内过剩明显,进入6月以后,零售成交已见疲态,铬铁厂家对未来预期偏弱,生产热情有所下降。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4年6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约为323.02万吨,环比减少1.17%,同比增加5.17%。其中,200系不锈钢产量为91.62万吨,环比增加4.59%;300系不锈钢产量为164.49万吨,环比下降5.30%;400系不锈钢产量为66.91万吨,环比减少2.08%。 6月初,不锈钢市场行情表现疲软,上旬现货价格整体平稳,下旬开始持续下跌。进入传统淡季,终端消费明显走弱,需求负反馈导致高镍生铁价格在6月整体回落,国内不锈钢成本支撑减弱。尽管6月跌幅不大,但国内不锈钢厂的利润达到边界状态,进一步加剧亏损。为了降低亏损,部分300系钢厂减产,华东和华南地区不锈钢厂开工率下降,实际产量低于预期。相较之下,国营钢厂的产量较为稳定。200系不锈钢价格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优于300系,华南地区部分短流程钢厂盈利水平仍高,终端需求较为稳定,6月200系粗钢产量显著增加。400系不锈钢方面,尽管进入淡季,但刚需仍存,高碳铬铁和普碳钢价格回落后,400系不锈钢成本下降,粗钢产量小幅增长。 展望7月,不锈钢需求仍较疲软,供应过剩格局难以改善,不锈钢社会库存和厂库压力增加,现货价格上涨受阻,镍矿升水有所抬头,镍生铁价格止跌,成本继续下降的概率较小。7月初,下游观望情绪浓厚,有色板块期货强势未能带动现货价格上涨。为减小亏损,不锈钢厂7月下调300系排产。另外,进入夏季,高温导致下游开工率降低,华南部分不锈钢厂预计开始年度检修。综上所述,预计7月300系不锈钢将大幅减产,200系和400系不锈钢产量则可能小幅增长。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电解锰产量9.93万吨,环比减少1.54%,同比增加66.58%。2024年1-6月我国电解锰总产量约为57.78万吨,同比增加4.31%。6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于电解锰原料碳酸锰矿的自采费用及辅料硫酸等价格上涨,导致电解锰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行业联盟会议的召开,呼吁电解锰市场保持价格坚挺。成本上升与联盟的作用使得电解锰厂商普遍有强烈的挺价意愿。然而,6月的电解锰下游钢厂产量减少,对高价电解锰的接受度较低,同时部分钢厂还持有库存,因此对电解锰采购谨慎。受利润倒挂以及下游钢厂疲软的影响,部分电解锰厂进行小幅减产,电解锰整体产量略减。 进入7月,会议决定各锰厂开工仍维持产能的70%,加之云南地区前期停产电解锰厂或于7月有复工计划,电解锰整体供应量增加。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7月预计产量约为10.51万吨。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7.97万吨,环比上涨9.46%,同比下降9.94%。2024年1-6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494.55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1.56%。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内蒙、宁夏、广西、贵州、山西、云南地区开工率上升。内蒙、宁夏等硅锰生产厂仍然持有之前低价高品位的氧化锰矿库存,相较外采高价氧化锰矿,其生产成本较低,加之前期利润驱动,因此保持了高开工率。云南等南方地区由于进入丰水期,电费价格降低,进一步减少了硅锰的生产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因此,整体来看,6月全国硅锰总产量增加。 进入7月,大多数硅锰生产厂的低价氧化锰矿库存已耗尽,需外采高价氧化锰矿,导致硅锰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甚至出现亏本生产。此外,7月进入硅锰下游钢厂进入需求淡季,目前钢招采量较6月有所减少。受利润空间减小和下游钢厂采买淡季双重影响,南北方部分硅锰厂均有减产或停产计划。因此7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减少,约为85.47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6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45.31万吨,环比增幅11%增量4.51万吨,同比增幅70.9%增量18.80万吨。2024年1-6月中国工业硅累计产量在227.71万吨,同比增幅34.32%增量58.19万吨。 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幅维持超10%,主因四川及云南地区硅企陆续或即将进入丰水期。5-6月份川滇硅企陆续复工复产,至6月份四川地区基本恢复至往年丰水期开工率水平,云南地区复产节奏稍慢,部分硅企选择在6月下旬或7月初复产,预计在7-8月份云南硅企开工率可达年内峰值,川滇两地合计工业硅产量的月环比增量近6万吨。在川滇地区复产的同时,新疆地区硅企因部分产能检修或个别减产降负荷生产产量环比减少近1.5万吨。内蒙古硅企6月开工水平波动不大。 7月份,供应增量方面,新疆部分检修产能恢复生产,随着产能释放云南地区工业硅供应仍有上升空间,新产能投产进度慢产量贡献有限。供应减量方面,内蒙、甘肃等少量硅企因检修或行情原因有一定减产预期,但对比全国总产量影响暂时不大。整体来看预计7月份中国工业硅产量或环比增至48万吨附近。 多晶硅 6月国内多晶硅产量15.1万吨,环比上月出现14.7%的较大降幅。东方希望、晶诺、大全等多家头部企业都出现一定程度检修减产,主要由于前期价格降至成本线下叠加库存高涨。但通威受保山新投产线爬产以及高层策略影响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带来一定产量修正。7月由于库存压力的减轻,部分企业出现产量上行。预计排产增加3-4千吨达到15.4万吨左右。 光伏组件 根据SMM统计数据显示,6月中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47.7GW,较上月减少5.1GW,环比下降9.6%;相比去年同期,增幅约25.6%。 2024年1-6月,中国光伏组件累计产量约为278.8GW,同比增加59.8GW,增幅约27.3%。 6月组件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主要靠集采需求支撑,海外市场拉货力度放缓。整体需求相对不振的情况下,库存压力继续上行,组件企业实际产量环比下降。 进入7月,国内集采订单交付需求集中,部分组件企业上调预期排产量,尤其为HJT组件生产企业,其他企业开工率以持平为主。小厂自身订单较少,多以接取代工订单,维持低开工率。然而,组件累库风险依然存在,限制了排产的增加幅度。因此,7月光伏组件的排产预计来到48.3GW,环比增加0.6GW,增幅约1.2%。 光伏电池 6月中国企业光伏电池产量54.79GW,其中Perc型电池产量11.89GW, N型Topcon电池产量40.15GW左右,HJT约1.14GW, BC约1.6GW。PERC电池供需相对平衡,其排产随需求走跌而走跌。Topcon电池连续累库两个月,当前价格成本倒挂,6月企业被迫大幅减产。HJT排产量均微幅增长。BC电池产量较为稳定。 展望7月,PERC电池排产继续下行,N型Topcon与HJT电池排产则呈增长状态,全月电池总排产约为58.41GW,增量主要来自于头部一体化厂家,主要增产原因为低价备货,当前硅片市场在市场情绪渲染下成交价有所上调,组件厂开始拉高电池排产加快备货,随着一体化厂家电池自给率提高,外采需求量减弱,专业化电池厂倍感压力,专业化电池厂普遍在7月调低开工率,但整体市场N型电池仍供过于求,N型电池继续累库。 光伏玻璃 根据SMM数据统计,6月国内光伏玻璃的月度产量达到248.64万吨,相较于5月微增0.36%。虽然环比增幅较小,但由于6月的生产天数比5月少一天,故相对增幅较为可观。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的产量将进一步增长,主要原因是前期点火的窑炉将于7月全面达产已逐步达到满负荷生产,预计产量将达到268.27万吨,增幅较大。 DMC 根据SMM的统计数据,6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为20.60万吨,环比5月微减0.72%,2024年1-6月总产量为116.54万吨,同比增长17.72%。供应端放量稍有放缓,且6月部分装置有所检修,开工稍有下降。对于7月份的产量预测,SMM预计将小幅增长,原因在于7月份国内前期投产单体产能负荷开始上升,,从而导致供应量增加,预计7月国内DMC产量将达到21.15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镁锭产量为71796吨,环比减少1.8%。 2024年6月份,镁锭冶炼企业基本维持正常生产,但供强需弱的格局使得市场焦点再次集中在主产区冶炼企业的开工情况。海运费飙升使得非刚性需求的海外客户延期采购镁锭,而国内市场方面,高位运行的铝价使得下游铝棒厂家库存压力增加,受高价抑制需求的铝棒厂家选择减产以此来减少铝棒产出,镁锭需求有所减少。煤炭、硅铁价格高位运行,不断攀升的镁锭成本和受海运费飙升以及铝棒或将减少的悲观预期使得镁锭需求萎靡的现状在不断挤压镁厂的利润空间,生产压力增加,加之气温升高导致工人劳动条件恶劣,部分企业安排检修计划以此来减少镁锭供应。 镁市场呈现出弱稳态势,国内下游终端需求低迷,以少量刚需成交为主,叠加海外夏休所引起的需求疲软,预计七月份镁市场将弱势运行,部分镁锭冶炼企业陆续安排检修计划以此来减少镁锭供应。但考虑到部分镁锭冶炼企业年前刚复产以及部分镁锭冶炼企业四月进行检修的现实情况,预计后续检修企业有限,镁锭供应较为宽松,SMM预计7月镁锭产量将会持续稳定在在7.0万吨。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33000吨,同比上升28.5%。 六月镁合金下游加工型企业开工向好,铝价高位运行使得镁合金性价比得到极大凸显,镁合金订单小幅好转,镁合金大厂正常满负荷生产,镁合金产量环比上升2.6%。本月产量增长的原因是:下游及终端压铸厂按需采购,部分镁合金生产企业达到满产状态,六月份镁合金产量环比上升2.6%。受原材料镁锭价格持续低位盘整运行影响,镁合金性价比得到极大凸显,SMM预计7月镁合金产量将会持续稳定在在3.3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4年六月中国镁粉产量为5859吨,环比减少3.8%,同比上升24.1%。 六月镁粉产量小幅缩减,受镁粉企业订单情况冷清叠加镁锭价格震荡引起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镁粉企业产量有所减少。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受国内经济形势低迷影响,钢厂利润薄弱,镁锭价格变动频繁,镁粉下游采购态度较为谨慎。考虑到低价镁锭或将刺激镁粉订单增加,SMM预计7月镁粉国内产量维持在0.6万吨。 海绵钛 SMM数据显示,2024年六月中国海绵钛产量为2.37万吨,当月产量环比上升2.3%。 六月份,部分海绵钛大厂的新产能逐步释放,其余企业的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导致海绵钛的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海绵钛市场整体需求未达到预期,现货未能及时传导至终端用户。海绵钛在冶炼成钛锭后,积压在钛锭企业库房中,导致钛锭市场库存超预期增加,钛锭价格持续下滑。不断增加的海绵钛供应量和钛锭市场的负面反馈共同给海绵钛价格带来了很大压力。此外,钛矿和镁锭报价较为坚挺,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在库存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海绵钛企业可能会选择减少产量。根据SMM的预测,7月海绵钛产量预计将减少至2.1万吨。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4年六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8.5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减少4.7 %。 在六月,随着钛白粉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企业出货速度逐渐放缓,库存压力显著增加。一些钛白粉企业在库存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开始进行检修。 市场上存在“买涨不买跌”的情绪,下游采购节奏也逐步放缓。当前各大生产商已进入累库阶段,钛白粉企业手中拥有一定量的库存。在手订单短期内支撑着目前的钛白粉价格,使其处于阶段性平台期。然而,下游企业观望情绪越来越浓,甚至出现延期采购的现象,钛白粉企业在库存压力下可能会有所让步。考虑到高成本的因素,钛白粉企业选择通过检修来缓解库存压力。预计7月的钛白粉产量将维持在38万吨左右。 轻稀土 2024年6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7325吨,环比增加3.7%。主要增量体现在内蒙古和广西地区。 据SMM统计,6月份,有部分地区的分离企业产量增加,导致氧化镨钕全国总产量出现小幅增长。其中内蒙地区产量环比增长21%,广西地区产量环比增长了7%。据了解,当前氧化镨钕供应量仍相对充足,多少业者对氧化镨钕价格后市预期不佳,加之稀土矿端出货意愿不强,下游需求情况不佳,预计7月份氧化镨钕产量将出现小幅缩减。 2024年6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994吨,环比增长1.29%。 6月镨钕金属产量整体基本维持稳定,金属厂开工较上月变化不大。从7月市场交易情况来看,甩片厂出货量的有所增加,终端市场经历了两个月的观望,原材料库存有限,磁材下游询盘增加,此举将带动金属需求预期向好,预计7月金属需求较6月好转,7月镨钕金属产量小幅增加。 中重稀土 2024年6月国内氧化镝产量为214吨,环比缩减0.6%,主要减量体现在广西和江苏地区。国内氧化铽产量40.8吨,环比基本持平。国内氧化钆产量为298.9吨,环比缩减2%,主要减量体现在江苏和江西地区。国内氧化钬产量42.9吨,环比缩减1%,主要减量也体现在江苏地区。 据SMM了解,当前由于矿端持货商利润压缩严重,持货商出货意愿不强,分离厂原材料采购难度增加,部分地区的分离厂选择减产。 据部分矿商反映,由于缅甸地区降雨量较大,矿山塌方事故频发,当地矿山企业开始放假,预计将于9月份恢复正常开采。 钼精矿 据SMM统计,6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72万吨,环比减少1.8%。 6月份,钼精矿产量相对稳定,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国内钼市场需求跟进稳定,同时钼价也保持在高位,可观的利润空间推动钼矿端企业维持高产出率。除此之外,河北等地区受近期环保要求趋严的影响,部分民营钼矿山产出受限,以此带来了钼精矿产出的减少。 进入7月,环保管控对于钼矿山产出的限制会继续存在,且东北地区大型钼矿山有检修计划的实施,预计7月钼精矿产量将继续小幅减少。 钼铁 据SMM统计,6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42万吨,环比减少8.8%。 6月份,国内钼铁市场同时面临钼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以及下游含钼钢材市场需求倒压价格的局面,这使得钼铁利润空间被显著压缩,多数冶炼厂甚至出现倒挂局面。双重压力下,钼铁冶炼厂不得不主动减少新订单的接收以减轻损失,因此造成钼铁产出的明显减少。 进入7月,因进入下游市场的传统淡季,多数含钼钢材的生产企业有落实减产的计划,这将会进一步带动减少对于钼铁需求量。预计7月钼铁产量将会继续小幅减少。 白银 根据SMM的调研统计数据,2024年6月份,1# 白银的产量为1437.614吨,其中矿产银占956.614吨。相比上个月,白银产量减少了121.719吨,环比下降7.8%,但同比增长了4.7%。 在6月,产量环比增加的企业有10家。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4、5月份采购的原料中高银矿占比较高;二是部分企业在5月的检修后恢复生产。然而,有16家企业的产量环比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白银冶炼企业在6月中旬开始进行检修,其中部分企业的检修将延续到7月,因此预计6、7月份的白银产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对于废料回收企业而言,从5月中下旬开始,白银现货的成交并不活跃,虽然在6月中上旬有所好转,到了第三周基差扩大,市场收货意愿增加。尽管如此,月底的半年报现金压力使得企业抛售现货以回笼资金,市场上供过于求,现货白银价格承压。另外,6月的白银价格较高,增加了回收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得他们减少了采购量,以维持资金链稳定。 2024年白银的整体价格仍较2023年有竞争优势。虽然6、7月本是白银企业的检修期,但由于今年的高价位,许多冶炼企业选择减少检修时间,增加生产。因此,本月产量同比有所增加。 硝酸银 6月硝酸银的产量相较于5月持续下跌,国内具有生产销售资质的硝酸银企业6月硝酸银的产量为720吨,环比下跌18.2%,同比上涨13.2%。而6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伏下游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同时6月临近半年报时期,且白银价格并不在非常低的位置,市场保留流动现金,备货积极性不高,上游硝酸银生产企业以背对背生产为主。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4年6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6559.32吨,整体与上个月5月的6497.93吨相比,环比微幅上升0.94%。详细来说,目前SMM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4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减少4家;15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增加4家;4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不变。但 SMM经过市场调研了解到,进入6月下半月之后,再次出现了大批量锑冶炼厂家停产的状况,里面甚至包括大量国内旗舰级大厂。从5月份SMM全国跟踪的33家锑冶炼厂家的开工情况来看,已有19家处于停产状态。而在剩下的14家企业中,目前看来有且将会有更多的厂家加入停产行列。具体如下:云南方面, SMM从一些渠道了解到,目前6月云南木利锑业已经进入停产状态。云南文冶有色金属因矿石原料补充原因,计划在7月停产。湖南方面,锡矿山闪星锑业已宣布鼓风炉25日正式停炉检修,检修时间暂定一个月,期间锑锭没有产量。而冷水江地区目前除振强锑业勉强维持生产,以及志荣锑业在停产半年后,6月略有恢复生产外,其余厂家全部处于停产状态中。桃江久通锑业方面表示目前由于原料吃紧的缘故,7月份也很可能会随时进入停产,最晚8月份也会停。湖南辰州矿业方面由于鼓风炉检修计划,7月部分停产,不过安化渣滓溪矿业以及新邵辰州锑业方面目前还没有停产提示。 广西方面则几乎全军覆没,包括原先5月份仍在开工的两家厂家,南丹县正华冶炼厂已于近期进入锑冶炼停产状态,而另一家广西万仕智稀贵金属方面目前有小道消息称也已部分停产。贵州方面,贵州东峰矿业已于6月中旬进入停产。而贵州独山云宵锑业方面也表示将在7月初进入停产状态,目前只有贵州华星冶金还没有停产提示。 其他地区方面只有如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暂时还没有锑冶炼停产计划。不少市场人士表示,未来的一段时间,国内可以开工锑冶炼的厂家数量用两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这也是近十几年来极其罕见的情况。且从以上厂家的停产计划来看,都是恢复生产时间不详,预计影响产量数量巨大。除检修原因外,大部分厂家停产主要原因都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料可以进行冶炼生产,如果这些厂家无法短期大量购买入原料,那么即便恢复生产,产量也会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市场人士预测今年三季度的锑冶炼产量可能又将创下新低。SMM预计2024年7月全国锑锭产量较6月相比,应该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大幅下降。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对全国主要焦锑酸钠厂家调研统计,2024年6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3495吨,环比5月份3140吨大幅回升11.31%。产量经过4月回到4000吨大关以下后,5月继续下行逼近3000吨大关,但是6月明显这样的势头得到了遏制,甚至有望回到4000吨大关以上。市场人士普遍对6月产量的回升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因为光伏玻璃方面的需求短期有回升趋势。 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5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其他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基本以平稳或者上升为主,因此导致整体产量有所上涨。SMM预计7月中国焦锑酸钠一级品产量大概率还会有继续上升的可能,甚至有可能会逼近4000吨大关。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4年6月中国精铋产量1812.953吨,产量小幅下跌。相比2024年5月全国精铋产量的1198.869吨,环比大幅上涨51.22%。产量在4月和5月份出现连续两个月回升后,突然大幅回升。但和2023年同期的产量相比来看,同比有下降。但市场人士普遍对6月产量的大幅回升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这也和由于5月份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南,一定程度上对湖南5月铋产量产生影响有关。6月份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组离开,湖南不少厂家重新恢复生产,产量增加不少。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6月只有2家厂家产量明显下降;但有8家厂家的产量明显上升,而且还有3家厂家恢复生产。这也使得整体6月的铋锭产量和上月相比有大幅上涨。不过目前铋原料市场依旧明显偏紧,所以,原料紧张也是产量未来可能反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SMM预计2024年7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回升。但短期依旧很难再次回到2000吨大关以上。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仲钨酸铵 据SMM统计,6月份中国APT产量约为0.98万吨,环比增长7.1%。 6月份,APT主产地环保督察结束,冶炼厂在6月中旬开始陆续复工,以此带来了APT产量的增加。 7月份,进入国内外钨市场消费的相对淡季,钨市下游需求消费仅维稳,对于钨价的支撑力度较弱;且APT冶炼厂现阶段多以交付前期长单为主,在倒挂局面未消散的情况下较少有散货订单的产出,故预计7月APT产量将维持稳定。 碳酸锂 据SMM统计,6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66,243吨,环比上升5.93%,同比增加61%;1-6月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298,464吨,累计同比增加46.71%。分原料情况看,大部分锂辉石端锂盐厂生产情况在6月维持稳定。除了个别锂盐厂的代工订单有所减少以外,部分头部锂盐厂开工率依旧较高。叠加部分企业生产线持续爬产增量以及个别锂云母企业转线锂辉石生产碳酸锂,使得锂辉石冶炼端的6月产量上升依旧明显。云母冶炼厂方面,虽然部分云母冶炼企业在6月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成本倒挂现象,但出于现金流等因素考虑,6月的锂云母冶炼厂未有较为明显的减量。此外,个别头部锂盐企业6月产量仍然处于爬升阶段,并且个别中小型云母冶炼厂接到的代工订单也有所增量,使得6月锂云母端的碳酸锂总产量也有所上涨。盐湖方面,6月盐湖端大部分碳酸锂生产企业处于生产高峰期,且近期未有企业进行生产情况的变动,使得产量较为稳定。 进入七月,个别云母端冶炼厂与回收端企业因成本倒挂、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有着降低排产的预期。但随着部分辉石端企业的维持增产与个别新增产能的爬产,此消彼长之下预期7月的中国碳酸锂产量为66,705吨,环比增加0.7%。 从目前的行情来看,锂盐厂在近期维持较强的挺价心态。期现贸易商在近期较为活跃,但反馈下游现货采购情况依旧较为冷清。下游方面,部分正极厂表示当下自身碳酸锂库存量足够维持当月生产,且本月的长协以及客供量级依旧稳定,仅维持一定的逢低买入的现货需求。但部分买方反馈近期未能找到较低价位的上游报价,市场价格低幅有抬升。整体市场交投情绪较前期有所提振,但目前上下游的心理成交价位仍存在一定偏差,使得现货成交量级依旧较少。后续价格情况依旧需要关注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带给市场对8月集中补库的期待力度。 氢氧化锂 2024年6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达35,220吨,环比下滑3%,同比增长36%。从分原料类型来看,6月当月冶炼氢氧化锂产量达3.52万吨,环比下滑1%,同比增长53%。苛化法氢氧化锂产量达0.33万吨,环比下滑17%,同比下滑34%。 从供应端来看,6月时,我国冶炼法与苛化法氢氧化锂产量均呈下行之势,但整体冶炼法仅呈1%左右的小幅环降,而苛化法氢氧化锂的产量的环降幅度则是达到了17%左右,两者走势相差极大。其中苛化方面整体延续了此前数月的排产逐步走弱的趋势,产量连续第二个月下行,且下行幅度逐渐加深。主因虽近期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行,而氢氧化锂价格在下行至8万左右的关口后,下跌势头有所趋缓,碳氢两者价差有所收窄,但对大多数苛化法锂盐厂而言,其生产氢氧化锂的现金利润为依旧为负7000-9000左右,仍然难言经济性。此外,自6月以来,下游三元正极方面氢氧化锂的客供比例增长明显,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正极端的长协及零单采买需求,并致使部分苛化法企业订单减量极为明显,并最终对其的排产形成拖拽。 需求方面,虽然近期部分三元正极大厂受需求回暖影响,排产整体好于市场预期。但这更多的是由于行业正极及电芯端的三元正极材料及成品电芯库存经过此前数月的去库,已回落至相对正常的水位;叠加自4月以来,多数三元材料企业排产持续回落,至6月时同样已行至5万吨的关口,基数偏低所致。而6月时三元正极环节氢氧化锂客供比例的暴增,直接导致了当前多数正极企业的氢氧化锂原料过多,部分正极企业不得不放缓长协提货,停止零单采购,甚至不得不在外面抛售自身氢氧化锂库存。预计短期氢氧化锂的需求仍将在低位维持,SMM预计,7月氢氧化锂产量将达33,170吨,环比下滑6%,同比增长36%。 硫酸钴 6月,中国硫酸钴产量5,646金吨,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25%。6月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于下游三元前驱体需求下滑明显,导致下游排产减少,因此硫酸钴需求减弱。此外,由于目前市场库存较高,且现货价格持续下行,硫酸钴冶炼厂成本倒挂加剧下,减产较多。 预计7月,下游排产虽有上行,但需求更多集中于高镍方向,对于钴需求恢复有限。因此预计产量约为5,691金吨,环比波动不大,同比减少32%。 四氧化三钴 6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7,590吨,环比增加3%,同比减少4%。6月产量增加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前期检修企业于6月检修结束;另一方面,虽常规型市场内卷较重,但高电压市场仍有一定的需求量,高电压型四氧化三钴企业需求尚可,开工率相对稳定,因此产量环比表现为增。 预计7月,随着三季度手机新机型的发布以及目前钴低价的影响,下游或有提前备货意向,导致四氧化三钴需求增加。因此7月四氧化三钴产量或维持上行,预计约为7,790吨,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8%。 三元前驱体 2024年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58652吨,环比减幅8%,同比减幅21%。目前来看1-6月份中国三元前驱累计产量在411556吨,年累计同比增幅在12.01%。 供应端,6月,下游电芯端调配库存负反馈至三元正极端,正极减少对三元前驱体提货。叠加金属盐价格处于下跌行情中,前驱体企业对原料采买积极度走低。综合影响,三元前驱体排产走低幅度较大。国内需求整体走弱。海外需求方面,需求呈分化走势,但整体仍呈稳中走弱态势。 2024年7月,需求端来看,头部企业电芯端库存调配基本结束后恢复刚需提货。供应端,金属盐价格逐步企稳运行,部分前驱体企业恢复对原料备货。综合影响,前驱体排产呈小幅回升走势。 预期2024年7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61384,增幅在5%,同比减幅22%。 三元材料 2024年6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在49,345吨,环比降幅在5%,同比降幅在11%,1-6月累计同比在15%。 供应端来看,6月材料厂总体排产小幅下行。6月锂价仍在下行,多数材料厂面临年中报需求,为减少库存减值风险,选择谨慎生产去库为主。从材料型号占比来看,5系占比在26%;6系占比在33%;8/9系占比37%,与上月相比高镍占比下行。此外,数码和小动力市场,据SMM统计此细分领域6月产量在7965吨,占三元材料产量总比重17%左右,相比5月小幅下滑,6月厂家主要在为前期订单进行生产。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以中镍材料为主要产品的瑞翔新材料6月排名再次居于首位,可见CATL国内中镍需求稳定向好。第二、第三名为容百、巴莫。总体市场CR3在39%,CR5在53%,CR10在76%。市场集中度与5月无太大变化。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6月车销数据景气向上,据乘联会初步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环比增长7%。然而6月电芯生产与车销再次走出分化趋势,主因电芯厂家年中控库存,三元电芯排产下滑10个点,对三元材料采购需求下行。 2024年7月,中国三元材料预期产量在57,400吨,环比增幅16%,同比降幅在1%,1-6月累计同比在15%。供应端来看,7月三元材料生产出现上行,主因头部高镍三元材料厂家排产预期迎来较好复苏,带动三元材料总体产量上行,除了部分厂家订单下滑排产下行,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排产总体呈现小幅复苏。从从材料型号占比来看,5系占比在23%;6系占比在30%;8/9系占比43%,5系占比小幅下滑,8/9系占比上行。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容百重新站回首位,市占率突破20%,瑞翔、邦普位于第二、第三。总体市场CR3在47%,CR5在63%,CR10在79%。市场集中度较6月有明显提升,材料行业处在洗牌期。 分析7月增量原因,除了下游电芯厂挂钩车销的实际订单增量,其他因素:一是库存因素,6月电芯厂和材料厂不约而同选择控库存,库存低于安全水位,7月年中报节点过后,电芯厂和材料厂重新建立健康的材料库存。二是原料价格,截至7月5日,碳酸锂均价90630,相比6月均价跌幅已有7个点,7月原材料价格较低,在下半年市场对锂价有小反弹预期的背景下,部分材料厂家选择原料价格低位时期多做生产。 需求端来看,动力电池市场,7月三元动力电池产量环增6个点,国内头部电芯厂对材料采买需求有所好转,出现一定的补库动作。此外,海外动力市场需求出现分化,头部电芯厂采购需求有所转好,二线电芯厂需求转弱。消费和小动力市场,7月数码端市场进入传统淡季,两轮车市场由于新技术规范对三元材料需求出现一定下滑。综合来看,市场需求上行。 磷酸铁 6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47,800吨,环比减少10%,同比增21%。6月磷酸铁企业生产供应明显减量,主要受到下游在季度末减产去库影响,以及磷酸铁企业因成本压力而减产挺价。成本端,6月工铵价格在高位持稳,磷酸价格也较平稳,磷酸铁的成本仍较高,但在价格方面6月持稳,并未出现之前磷酸铁企业预期的价格明显上涨。供应端,磷酸铁企业因之前亏损明显,叠加6月需求有限,整体排产偏保守,产量较上月有明显下滑。需求端,6月磷酸铁的需求较5月也出现下滑,这与之前的判断也较一致。因前期冲量太多,6月下游会出现库存累积也是正常现象,对于采购新原料则会放慢节奏。7月市场预期继续走弱,但较6月相差不会太大,7月磷酸铁产量将小幅下滑,预计7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43,500吨,环比下滑3%,同比增加24%。 磷酸铁锂 6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80,020吨,环比减少9%,同比增加28%。供应端,6月磷酸铁锂企业产量供应下滑明显,二季度前期冲量较多的头部企业,6月产量会较之前有所下滑,通常会以降库存为主。而部分磷酸铁锂企业因其客户需求变化,6月也会出现订单增量的情况。总的来说,6月整体供应趋势是下滑的。需求端,6月是下游终端、电芯等企业集中降低库存的关键节点,上游正极企业订单出现下滑,磷酸铁锂正处于行业淡季。因需求减弱,而各家又有降库存冲销量的动作,6月市场价格战抢订单也不可避免。7月磷酸铁锂企业反馈较6月相差不会太大,市场暂未有明显利好消息,整体趋势小幅下滑,预计7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72,960吨,环比下滑4%,同比增25%。 钴酸锂 6月钴酸锂产量在8080吨,环比增幅在6%,同比增幅在6%,年累计同比增幅22%。虽然二三线厂家排产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然而头部高压市场厂家开工率较高,带动市场总量上行。 7月预期钴酸锂产量在7350吨,环比减幅9%,同比减幅10%。成本端,钴价跌势未止,钴酸锂成本联动下行。市场状况,零单成交较冷清,部分厂家报出极端低价,中小厂家存在以价换量现象。 供应端,头部厂家受益于下游备货需求开工率稳定,部分厂家年中冲量后排产存在较大下行,二三线厂家开工率不佳。需求端,终端存在为下半年新机提前备货的现象,使得6、7月份电芯端对高压钴酸锂材料的采购需求较好,然而低压电子烟市场仍因海外政策原因不见起色。 锰酸锂 SMM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9691吨,同比减少34.03%,环比减少13.36%。据调研,6月锰酸锂产量,较5月相比下降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原料端碳酸锂现货价格有所下降,业界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市场依旧保持长协订单为主,交投氛围冷淡。需求端,处于传统淡季,下游电芯厂成交较为冷清,数码市场增速有所放缓,新能源以及储能市场呈现不景气现象,成交方面均以刚需为主,新增订单较少。且锰酸锂整体市场竞争严重,存在压价现象,产能过剩的情况无法得到缓解,企业排产更为谨慎,多维持以销定产模式。预计进入7月,原料端碳酸锂价格仍会震荡运行,下游电池需求将处于低增长状态,供需矛盾依旧持有,在企业亏本状态不断持续的情况下,锰酸锂整体产量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7月 约实现总产量9072吨,同比减少9.93%,环比减少6.39%。 2024年6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SMM7月7日讯:6月26日,SMM LME香港论坛-全球金属与新能源市场展望与供应趋势探讨举行,东证期货为铂金赞助。基本金属圆桌访谈围绕主题“地缘政治挑战世界中的产能过剩和资源稀缺”,多位嘉宾对铜、铝、铅、锌、镍市场现状、价格等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铜市场 花旗研究 泛亚洲区金属及采矿研究联合负责人 Jack Shang: 花旗银行预测,未来第三季度伦铜价格将结束于接近9500美元,如果达到这个价格,将是一个窗口期或买入机会。花旗银行表示,他们对年末价格相当看好。对于年末、明年第一季度和明年价格预测,花旗银行将其定为12000美元,他们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可能会出现强劲反弹。 Bloomberg亚洲区金属 矿产及可持续业务负责人 Ms. Michelle Leung: 据彭博情报分析,铜价为8600美元/吨。只要维持这一水准,矿商们就可能获得更有前景的投资回报率,至少15%,来证明长期投资的合理性。 Open Mineral 中国区业务发展负责人 徐天一: 精矿供应不足,尤其在中国冶炼版块增长过快,也许明年还会出现在印尼。因此,这种不匹配实际上导致了铜矿加工费相当低,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第四季度,除非一些冶炼厂削减生产以重新平衡市场,使现货铜精矿TC回到30、40、50美元,这样明年商议铜矿加工费时才能占据更有利位置。否则,个人认为这对中国的冶炼厂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预计第四季度将会有一些减产。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铜矿加工费仍将保持低位。根据冶炼厂的成本,像40、50美元的价格,不赚钱但也不会亏钱。 铝市场 金利实业(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 交易部门董事总经理 阮轶南: 基本面不容乐观,太阳能板的需求正在放缓。同时,房地产版块仍在恢复中。个人对下半年铝的需求不是很有信心。 花旗研究 泛亚洲区金属及采矿研究联合负责人 Jack Shang: 铝价表现取决于时间跨度。1-3月是淡季,太阳能电池板元器件、太阳能元器件的生产劲头正在放缓。从年度来看,铝市场可能会实质上大幅收紧。从绝对价格来看,上涨空间更大,其前景与铜一样好或利多。从股权角度来看,相对于未来几个季度的公司股权,我们应该对铝股权持更加乐观的态度。 Bloomberg亚洲区金属 矿产及可持续业务负责人 Ms. Michelle Leung: 预计2023-2028年再生铝占铝总的新需求的70%。目前,再生铝的占比非常低,与总需求相比只有20%左右,但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会攀升至34%。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比例仍然很低。美国这一比例高达65%,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再生铝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废料价格昂贵且难找到。但个人认为在两年内,可能会看到巨大的变化,因很多废料可能来自电动汽车的报废,这将有助于创造大量的废料供应,并降低废料成本。再生铝行业长期以来非常分散,一些大公司将加紧发展并开发自己的供应链,有助于再生铝行业的发展。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可能对全球金属行业整体产生巨大影响。CBAM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气候工具,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扩展到欧盟国家,目前包括铝、钢铁等6个能源密集型行业。目前仅包括范围1的排放,对于铝来说,关注是否会将其扩展到范围2、范围3,电动汽车监管机构实际上已经承诺尽快将其纳入。若实现,将给铝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电力实际上是该行业的主要排放源。如果扩展到包括范围2,那么碳成本将大幅增加,据计算该成本可能是范围1时的5-8倍。因此,个人认为这会推高铝价,或进一步加速整个行业对降碳的承诺。 镍市场 金利实业(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 交易部门董事总经理 阮轶南: 英美对俄罗斯的制裁会改变实物流。俄罗斯金属过去大量销往欧洲,4月之后销量已经大幅减少。比如俄罗斯的铝,可能能够以基于上期所(SHFE)的价格出售,无论上期所(SHFE)和伦交所(LME)之间的价差如何,俄罗斯的铝会进入中国。因此,个人认为英美制裁俄罗斯不会对镍价产生太大影响,但会改变实物流。 花旗研究 泛亚洲区金属及采矿研究联合负责人 Jack Shang: 个人认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美制裁俄罗斯影响到更广泛的层面,可能影响到欧洲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因此,以前他们从俄罗斯引进原材料和能源,而现在他们必须改运。这意味着额外的成本。而且,欧洲市场目前的碳成本最高,而且还在增加。我们正处于一个降碳和逆全球化的世界。这也意味着成本会在结构上变得更高,这对大宗商品来说是好事。制造业的竞争力,需要体系化的效率和非常低成本的后勤系统。 如果从现在开始算,时间跨度是一年,个人确实认为,由于印尼镍产量的增加,镍可能会成为最糟糕的领域。第二糟糕的领域可能是锂,因为非洲、江西省有巨大的矿山开采能力,而且阿根廷、南美等国家的卤水开采基地也在全球生产锂。所以,个人认为这取决于时间跨度,花旗已经在测试成本曲线,这意味着当前锂价或已接近相关的成本支撑范围,若真的跌破这个水准,花旗认为下一个成本支撑将会更低。所以,花旗已经在测试镍的成本支撑。个人认为,在接下来的12-18个月里,这两种大宗商品,即电池金属大宗商品,都将继续测试成本曲线。 Bloomberg亚洲区金属 矿产及可持续业务负责人 Ms. Michelle Leung: 就镍而言,供过于求或将持续。鉴于从印尼还有大量低成本货物不断运来。最近,对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对镍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前正在发生的一个趋势变化就是从使用系材转向使用磷酸铁锂。磷酸铁锂实际上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它在成本效益和过热安全性方面要强得多。还可以看到,电动汽车行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正在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电动汽车生产商对成本更加敏感。而磷酸铁锂实际上成本效益更高。一般来说,电池约占电动汽车价格的40%。由此可见,这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决策影响有多大。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里,中国市场系材的使用率已经减少了一半,现在只有33%,但我们认为,鉴于刚才提到的担忧,降幅或更大。 最看重的金属 金利实业(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 交易部门董事总经理 阮轶南: 锌矿加工费非常低,紫铜、铅也是。下个季度锌矿供应或削减,在未来三个月里,个人认为锌将会表现出色。 Open Mineral 中国区业务发展负责人 徐天一: 这确实取决于时间范围,因此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个人认为锌冶炼厂的境况要比铜冶炼厂更艰难。伴随价格下跌,近期锌冶炼厂的处境更加艰难。因此,其财务状况比铜冶炼厂更脆弱。所以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一些锌冶炼厂或将减产,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支持。 另一种金属铅,尽管铅价已经上涨很多,但实际上它可能是表现最好的基本金属。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再生铅冶炼厂减产,因此个人认为,铅会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中国每月公布基本金属产量及进出口数据,其中铜进口、铝出口和每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数据一起公布;十种有色金属和原铝产量数据同国家统计局每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同时公布。 以下为2024年中国铜进口和铝出口数据公布时间表: 以下为2024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和原铝产量数据公布时间表:
据外电6月12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价格周三多数回升,受助于美联储降息前景以及铜供应短缺,与此同时,空仓持有者可能会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前削减仓位。 北京时间15:11,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目前上涨0.7%,至每吨9,829美元。 LME期铜已连续三周下跌,但本周迄今累计上涨0.8%。该合约在5月20日创下11,104.50美元的历史新高。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主力7月合约下滑0.3%,至每吨79,880元。 Metal Intelligence Centre高管Sandeep Daga表示,“今天是重要的一天,将公布美国通胀数据和美联储会议结果。空头可能会削减持仓。” 但他指出,他预计价格会下跌。 “我认为金属的基本面和技术前景表明,未来几周将出现更多下跌。通胀数据和美联储会议结果可能会加速跌势。”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某个时候降息,但目前尚不清楚降息幅度和时间。 Daga补充道:“9,700美元是一个很高的价位。若跌破该水准,则可能会跌入8,700-9,000美元的区间。” 一位交易员表示,尽管近期铜价下跌,但实货铜需求并未显著回升,而且如果铜价降至9,500美元,买家将购买更多。 然而,该交易员表示,铜价很难跌到这一水平,因为矿山供应紧张和美国即将降息的预期将继续支撑价格。 该交易员表示:“如果价格在这个水平上保持两个月以上,下游铜用户将不得不接受。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将(不断增加的成本)传导至终端用户。” 其他金属方面,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1%,报每吨2,531.50美元;三个月期铅上涨0.4%至每吨2,165.50美元;三个月期锡上涨2.8%,至每吨32,800美元;三个月期锌上涨0.8%至每吨2,794美元,三个月期镍上升0.7%,至每吨17,935美元。 沪铝下滑0.6%,收报每吨20,800元;沪铅下滑0.8%至每吨18,605元;沪锡上涨3%,至每吨272,990元;沪锌下跌0.7%至每吨23,555元;沪镍下滑0.1%,报每吨139,770元。
2024年5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5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00.86万吨,环比增加2.35万吨,升幅为2.39%,同比上升5.19%,且较预期的97.71万吨增加3.15万吨。月度产量再度突破百万大关,并创年内单月产量新高。1-5月累计产量为491.33万吨,同比增加27.20万吨,增幅为5.86%。 5月产量超预期上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5月铜价创历史新高令精废价差扩大,粗铜和阳极铜的供应量大幅增加,这从粗铜和阳极板加工费持续上升也能反应出来(截止至5月31日SMM南方国产粗铜加工费报2100元/吨,较上月上升600元/吨;国内阳极板加工费报1400元/吨,较上月上升200元/吨);甚至有冶炼厂直接采购再生铜杆作为原料以保证产量。2,原料充裕令冶炼厂检修影响量明显减少,据SMM了解有几家冶炼厂都因采购到足够的阳极板令检修减产量下降。3,西南地区某冶炼厂投产速度较快也是令总产量超预期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SMM认为5月电解铜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为88.46%,环比上升2.01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92.42%环比上升1.44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4.21%环比上升2.94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69.40%环比上升2.92个百分点。 进入6月,仍有不少冶炼厂要进行检修,据SMM统计有8家冶炼厂要检修涉及粗炼产能156万吨,这是令6月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目前铜精矿零单加工费处于负数阶段(截止至5月31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报-0.97美元/吨,较上月下降5.09美元/吨),有个别冶炼厂因采购不到足够的阳极板弥补铜精矿的缺口,在6月不得不主动降负荷。5月中下旬铜价自高位回落,精废价差收窄,令再生铜和阳极板供应量减少,部分冶炼厂原料补货量减少产量下降。 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6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8.5万吨,环比下降2.36万吨降幅为2.34%,同比增加6.71万吨增幅为7.31%。1-6月累计产量预计为589.83万吨,同比增加6.1%,增加33.91万吨。6月电解铜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为86.54%,环比下降1.92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9.86%环比下降2.46个百分点,中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82.04%环比下降2.17个百分点,小型冶炼厂的开工率为74.66%环比上升5.25个百分点。最后,7月只有个别冶炼厂要进行检修,预计下月产量会重新走高。 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4年5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63.7万吨,同比增长4.61%。5月份云南地区各铝厂维持复产状态,内蒙某铝厂因故障停产产能全部恢复,拉动5月电解铝产量提升, 但铝水比例方面受铝棒减停产影响,5月铝水比例小幅回调,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至73.27%左右。根据SMM铝水比例数据测算,5月份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同比增加14.24%至97.10万吨附近。 产能变动:截止5月份底,SMM统计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519万吨,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约为4296.1万吨左右,行业开工率同比增长5.01个百分点至95.06%。本月运行产能增加主要来自于云南复产的陆续推进,目前云南省电力供给好转叠加铝价高位,刺激当地冶炼厂第二轮复产陆续启动,截止目前,云南年化运行产能545万吨左右,环比增长30万吨左右,剩余待复产产能预计6月底全部复产。此外,内蒙一家冶炼厂早前因故障停产的产能重新投产,对本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有一定贡献。 产量预测:进入2024年6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抬升为主,主因云南地区电力供给稳步恢复,剩余产能稳步复产中,且内蒙古华云三期新增项目预计仍将继续投产,6月国内建成产能有望增加至4536万吨,结合其他地区产能变动情况,SMM预计6月底国内电解铝年化运行产能环比增加30万吨左右至4327万吨,6月份(30天)产量或达354万吨左右。此外,5月广西地区铝棒厂因亏损而停产,拉动当地铝厂铸锭量提高,据SMM调研了解,目前广西地区铝棒生产恢复,预计6月国内国内电解铝铸锭量回调,行业铝水比例回升至75%。后续仍需关注云南地区电解铝复产情况以及铝棒等铝水下游开工情况。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5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698.9万吨,日均产量较4月增加1.04万吨/天至23.30万吨/天。5月总产量环比增加4.64%,同比去年增加4.59%。截至5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10000万吨,运行产能为8229万吨,全国开工率为82.3%。 2024年1-5月国内冶金级氧化铝产量总计3345.1万吨,同比增长3.42%。 分地区来看,山西地区,5月全省开工率为75.8%,较4月抬升2.9%,主因山西某中型氧化铝厂3月开始因矿石供应不足减产,后于5月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涉及年产能约55万吨;另外吕梁地区某氧化铝厂因近期国产自备矿进入复产阶段,于5月底恢复至满产运行,涉及年产能约45万吨。河南地区5月全省开工率在66.1%,较上月上升3.0%,主因当地某氧化铝厂因矿石供应压力得到缓解,于5月初恢复一条产线生产,涉及年产能50万吨左右。贵州地区5月全省开工率较4月下降2.6%至80.8%,主因某氧化铝厂于5月上旬进行设备检修,影响产能约40万吨,后逐步恢复,运行产能于5月底提升至90万吨附近;5月河北地区氧化铝厂进一步贡献氧化铝增量,开工率较4月抬升7%至95.7%;广西地区,5月开工率较4月小幅抬升2.6%至88.4%,主因某氧化铝厂4月上旬广西地区个别因矿石供应问题停产,进入5月运行产能恢复至50万吨。山东地区,5月全省开工较为稳定,开工率较4月小幅抬升0.7%至93.2%。 下月预测:据SMM调研了解5月晋豫铝土矿出现部分复产,山西部分矿山反馈仍在积极推进复产工作,山西地区某氧化铝厂运行产能于5月底恢复至满产,河南地区某氧化铝厂因补充部分进口矿于5月下旬提产30万吨,且有计划进一步提产20万吨至满负荷运行,山东地区某氧化铝厂于5月下旬结束焙烧检修企业运行产能有望提升,贵州地区仍有约30万吨产能待恢复,故6月国内氧化铝产量或将进一步增加,但因山西停产铝土矿尚未大规模复产,同时河南三门峡露天铝土矿仍无具体复产计划,短期内晋豫铝土矿产量或难有大量实质增量出现,晋豫地区氧化铝供应增量有限,SMM预计2024年6月日均产量为22.95万吨/天,总运行产能为8376万吨左右,同比上涨6.6%。 海外电解铝 据SMM统计,2024年5月(31天)海外电解铝总产量为250.79万吨,同比增长1%。截至2024年,累计产量达1228.7万吨,同比增长1.2%。海外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为86.4%,环比持平,同比增加1.1%。 按地区来看: 北美洲:5月产量为33.5万吨,同比下降2.3%。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New Madrid冶炼厂在2024年3月完全停产。 南美洲:5月产量约为13万吨,同比增长6.4%。Alumar冶炼厂(Alcoa持股60%,South32持股40%)于2022年4月宣布复产,5月产能利用率恢复至约69%,当月产量约为2.6万吨。此外,巴西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Companhia Brasileira de Aluminio当月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7%至约3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80%。 俄罗斯:当月电解铝产量约为35.13万吨,同比增长3.1%。增长主要来自于Taishet冶炼厂的复产。SMM估算该厂5月产量约为2万吨,产能利用率恢复至约55%。 非洲:5月产量约为13.3万吨,同比下降2.1%。这是因为Mozal冶炼厂正在进行短期设备升级改造,影响了部分产能。South32表示,这一短期因素不会影响全年的指导产量。 印度:5月产量同比增长1.8%至35万吨。其中,Vedanta Jharsuguda冶炼厂的当月产量同比增长5%至15.5万吨。 除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其他地区:5月产量显著增长,同比增长5.7%至17.6万吨。主要增长来自于印尼。印尼华青铝业冶炼厂自2023年开始运营,2024年已投产50万吨。SMM估算该厂5月产量约为2.2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53%。 下月预测: 据SMM统计,2024年6月(30天)海外电解铝产量预计约为242.7万吨,同比增长约0.9%,产能利用率环比持平,同比略增1%。 海外冶金级氧化铝 2024年5月(31天),海外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约为488万吨,同比增长1.8%。全球氧化铝产能利用率为80.2%,环比略增0.1%,同比略降0.1%。2024年1-5月累计产量达到2403.6万吨,同比上涨2.1%。 按地区来看: 澳洲:当月产量为152.7万吨,同比下降5.2%。下降主要来自于Alcoa的Kwinana精炼厂和Rio Tinto的Yarwun精炼厂。Alcoa于2024年初宣布Kwinana氧化铝厂将于年底完全停产,5月产量同比下降约34%,产能利用率降至约44%。此外,2024年3月昆士兰州天然气管道爆炸影响了Rio Tinto Gladstone业务的运营,Yarwun氧化铝厂的产能利用率约为73%。 南美洲:产量同比增加9.6%,达到95.56万吨,主要得益于巴西Alumar氧化铝厂。该厂于2023年第二季度停产维修,第三季度恢复正常生产,2024年5月产量约为3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为93%。 印度:5月产量同比增长6.9%,主要来自于Vedanta位于Lanjigarh的氧化铝精炼厂。Vedanta在2024年4月初宣布该厂产能从200万吨提升至350万吨,并计划未来扩展至500万吨。SMM估算该厂5月产量同比增加4.3万吨,并预期未来将进一步增长。 印尼:生产能力迅速增长,4月产量同比上涨22.2%。主要归因于南山铝业在印尼Bintan岛的氧化铝厂的产能扩张。SMM调研显示,该厂于2022年投产100万吨,计划于2024年新增投产200万吨,目前产量接近铭牌产能,4月产量同比增长53%。 下月预测: 据SMM统计,2024年6月海外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预计为472.66万吨,同比增长1.7%。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81%,环比持平,同比略降0.2%。 原生铅 2024年5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28.88万吨,环比下滑0.93%,同比下滑6.8%。2024年1-5月累计量同比下滑4.87%。2024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600.63万吨。 据调研,5月电解铅产量延续小降趋势。期间河南地区大型冶炼企业生产恢复,叠加湖南、云南地区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带来了万余吨的增量。而与此同时,云南、湖南等地区冶炼企业进入检修,又因铅精矿加工费再刷新低,连带影响粗铅加工费下滑,原料供应问题使得企业生产受限,同样带来万余吨的减量。总体看,5月电解铅产量大体增减相抵,最终呈小降趋势,符合上期预期。 展望6月,根据各大企业排产计划,电解铅产量预计较5月变化不大,大概率保持平稳。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区冶炼企业计划检修,检修时间分别在6月上旬、6月中旬和6月下旬,预计影响万余吨的电解铅产量。同时,云南、湖南、河南等地区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生产,加之铅价呈偏强震荡,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向好,但受制于铅精矿供应的局限性,该类恢复的企业仅仅只能弥补减量的空间。综合看,SMM预计6月电解铅产量将维持在28.8万吨。 再生铅 2024年5月再生铅产量32.06万吨,环比4月份下滑14.37%,同比去年下降16.9%;2024年1-5月再生铅累计产量160.35万吨,累计同比下降8.35%。2024年5月再生精铅产量26.78万吨,环比4月份下降18.11%,同比去年下降19.89%;2024年1至5月再生精铅累计产量136.91万吨,累计同比下滑9.54%。 5月多家中小型炼厂生产情况较4月好转,同时安徽华鑫复产、河北雄泰大炉复产贡献精铅增量。但由于原料紧张、设备故障、常规检修、环保换证等原因,安徽、湖南、广西、江西等地区均有大型再生铅炼厂减停产,精铅产量下滑幅度较为明显。进入6月,废电瓶报废量暂无明显增加,而多家前期因检修、换证、设备故障停产的企业如期复产或预备复产,对废电瓶及其他含铅废料的需求有增无减,废电瓶供应紧张短期内难以缓解。因此对于6月全国精铅产量,SMM保守估计增加2.35万吨至29.14万吨。 精炼锌 2024年5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3.62万吨,环比上涨3.16万吨或环比增加6.26%,同比下降5.02%,1~5月累计产量263.6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43%,略高于预期值。其中5月国内锌合金产量为9.5万吨,环比下降0.05万吨。 进入5月,国内冶炼厂产量增加,主要是河南、甘肃、新疆、湖南地区的冶炼厂检修恢复,同时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冶炼厂产量增加亦贡献一定增量,但甘肃、陕西、湖南、广西、内蒙古等地的冶炼厂检修、减产、停产带来一定的减量,整体来看产量增加明显。 SMM预计2024年6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下降0.93万吨至52.69万吨,同比下降4.63%,1-6月累计产量316.3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8%。进入6月产量下降,主因湖南地区部分冶炼厂因环保问题带来一定量的检修减产,同时内蒙古地区因原料问题带来一定减量;增量主要在于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地区部分冶炼厂前期检修恢复带来一定增量,整体来看产量下降暂不明显。 精炼锡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达到16720吨,较上月增长1.0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7%。云南地区,某精炼锡冶炼企业因交接问题持续停产,同时受环保检查影响,部分企业进行停产检修1-2周,导致锡锭产量相较4月份略有下降。江西地区则得益于市场废料供应充足,部分冶炼企业产量大幅提升,预期增产逐步兑现。内蒙古的某精炼锡冶炼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而广西地区一家企业在设备检修结束后,锡锭产量逐月回升。安徽及其他地区的冶炼企业在5月份基本保持了正常生产节奏。展望6月份,云南地区大部分冶炼企业预计将维持正常生产,部分暂时停产的企业预计也将恢复生产,但因交接问题停产的企业何时复产尚不明确。江西地区多数企业计划继续正常生产,部分企业有望小幅增产。湖北地区一家冶炼企业由于市场废料供应充足,正计划收料复产。其他地区多数冶炼企业也将维持正常生产状态。预计2024年6月份全国锡锭产量将达到17280吨,环比增长3.35%,同比增长21.49%。 电解镍 2024年5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2.57万吨,环比增加4%,同比上升42.87%。5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增加基本符合预期。5月部分镍企设备检修完毕,产能顺利释放至满产附近。另一方面,此前受少原料紧缺的影响而减产停产的镍企开始恢复正常生产,产能顺利释放。 预计2024年6月全国精炼镍产量2.62万吨,较5月精炼镍产量相比明显回升。据SMM调研了解,进入6月期间受镍价开始出现转折,镍价震荡下行,但相对应的原料价格受镍价影响也开始下降,而海内外价差仍存,可以出口的镍企产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年初新投镍板产量仍然处于爬坡阶段。综上2024年5月精炼镍产量预期环比上调1.95%。 镍生铁 2024年5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2.72万金属吨,68万实物吨;金属吨环比上升1.54%,实物吨环比上升4.99%。其中高镍生铁约20.4万实物吨,2.01万金属吨,高镍生铁下降约0.01万金属吨;低镍生铁约44.2万实物吨,0.71万金属吨,低镍生铁增加约0.05万金属吨。5月全国镍生铁环比4月出现上行,主因5月部分冶炼厂出现复产,叠加5月国内300系不锈钢产量增幅扩大,需求短时间内较为活跃激发冶炼厂产量上行。另外,5月高镍生铁价格震荡反弹,国内冶炼厂利润倒挂局面有所缓解,生产驱动力增强。从一体化钢厂高镍生铁生产上看,由于5月印尼RKAB事件仍未明朗,高品位镍矿价格仍高企导致以RKEF工艺红送高镍生铁生产不锈钢成本优势减弱,产量下行,部分一体化钢厂外采高镍生铁比例上升。镍矿价格和印尼镍矿政策扰动同时也是国内镍铁冶炼厂产量虽上行但未有大幅增量的主要原因。 预计2024年6月全国镍生铁产量约2.74万金属吨,67.5万实物吨;金属吨较5月环比上升0.89%,实物吨较5月环比下降0.77%。据SMM调研了解,6月华北部分冶炼厂出现复产预期,华东及华南地区冶炼厂有增量预期,个别地区5月环保检查影响结束,6月产量恢复常态。一体化钢厂方面,红送高镍生铁受不锈钢成本经济性压力仍有下降预期。综上,预计6月期间国内镍生铁产量环比小幅增长。 印尼镍生铁 2024年5月印尼镍生铁产量11.26万镍吨,环比增加0.63 %,同比下降4.5%。2024年累计产量57.82万镍吨,累计同比增幅10.3%。供应上,5月印尼红土镍矿RKAB审批配额增至2.17亿湿吨的批复量,但印尼当地市场红土镍矿实际流通量增加的速度仍较为缓慢。印尼内贸中高品位红土镍矿价格仍居高位。月内,来自菲律宾方向的红土镍矿对印尼当地市场镍矿供应量的补充作用明显增强。需求上,伴随国内高镍生铁市场价格的回暖,叠加印尼近期新增产线的产能陆续释放的需求,印尼冶炼厂对镍矿采买的意向持续性走强。短期内印尼红土镍矿供应偏紧的局面并未明显改善。预计6月伴随印尼内贸红土镍矿价格的持续性攀升,印尼镍生铁原料成本进一步上涨,致使6月印尼镍生铁预期产量增幅较为有限。 硫酸镍 2024年5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为3.27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16.21万实物吨,环比减少5.02%,同比减少0.06%。受限于原料供应偏紧,5月份镍盐产量不及预期。叠加镍价高位运行,使得盐厂生产利润倒挂,因此出现减产。 6月,受限于原料二季度供应偏紧暂未扭转及下游需求走弱幅度较大,镍盐厂或出现累库,2024年6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预计为3.08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19.29万实物吨,环比减少5.82%,同比减少12.17%。 电池级硫酸锰 2024年5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1.63万吨,环比减少4.11%。据调研,高纯硫酸锰企业产量较4月相比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部分高纯硫酸锰企业存在停产检修计划,叠加受到原料端,锰矿价格不稳定的影响,企业出货较为谨慎,市场整体排产量有所下行。5月,south32矿山问题尚未得到修复,港口库存在不断消耗,矿商挺价惜售意愿仍然存在,锰矿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高纯硫酸锰成本不断走高。贵州地区锰盐厂均无复工计划,其余部分锰 盐厂由于设备升级等多种因素,存在停产检修现象,但持续时间较短。叠加高纯硫酸锰市场利润空间有限,企业多维持以销定产模式,不愿去多做库存,市场整体供应有所减少。预计进入6月,供应端锰矿缺口短期难以弥补,进口加蓬矿价格仍会增加,高纯硫酸锰企业报价将会强势运行,且部分企业会恢复正常生产,市场整体排产量会有所增加。需求端,多数三元前驱企业均维持刚需采买,采购量较为稳定。因此综合市场反馈来看,6月高纯硫酸锰产量会有所增加,预计约达到1.92万实物吨,环比增加17.79%。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53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16万吨,碱锰型0.91万吨,碳锌型0.46万吨),环比减少1.96%,同比减少10.18%。据调研,5月份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较4月相比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锰酸锂下游需求转淡,市场询单频率较低,带动锂锰型二锰需求有所下滑,新增订单较少。且受到矿端影响,原料端价格上行,电解二氧化锰的成本支撑不断走高,但受到需求端限制,价格上行动力有限,企业排产量会有所下滑。5月,处于高温天气,一次电池的产出过程中,可能会有电解液渗出,因此碳锌型以及碱锰型二氧化锰的成交情况也有所转淡。预计进入6月,锰酸锂下游需求会进一步减弱,带动锂锰型电解二氧化锰的产量也会进一步下行。一次电池是国民消耗品,需求量相对固定,碳锌以及碱锰型二氧化锰的产量并无增加态势,所以企业整体排产量仍会小幅下行。综合市场情况来看,6月电解二氧化锰产量约为1.50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0.97万吨(其中电子级0.53万吨,电池级0.44万吨),环比减少2.02%,同比减少8.75%。5月,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产量,减少情况相对较为明显。原因是:一、锰酸锂正极企业转为传统淡季,下游需求情况较为冷清,与4月相比有明显减量,新增订单较少,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量也有所下降,带动四氧化三锰企业排产小幅下滑。二、5月,广西发生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诸多城市受到影响,导致部分企业运转也受到一定限制,生产动力不足。预计进入6月,锰酸锂下游电芯厂的采购情绪仍多为观望,需求会进一步减少,带动对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采购量仍有再次缩窄的可能。电子级方面,整体市场情况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太大波动。因此综合市场反馈来看,6月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整体产量仍有下行之势,预计约为0.95万吨。 高碳铬铁 根据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2万吨,环比增长5.52万吨,增幅7.49%;同比增加26.11万吨,增幅49.18%。其中,内蒙古地区产量为52.25万吨,环比增长3万吨,增幅6.09%;四川地区产量为3.2万吨,环比增长77.78%。主流不锈钢厂的高碳铬铁招标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且保持稳定,叠加不锈钢产量的增加,市场对铬铁的需求依旧强劲。在这种背景下,铬铁厂家的生产热情持续高涨。此外,随着南方进入丰水期,四川地区的铬铁厂家显著增加复产开工,生产利润状况优良,同时其他地区之前建成但未投产的产能也借此机会陆续投产。 6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为80.61万吨,相较于5月略有增加,首次突破80万吨大关。尽管6月主流不锈钢厂的高碳铬铁采购价格依然处于高位,铬铁企业的开工率已达到较高水平。然而,铬矿价格高企压缩了铬铁厂家的利润空间,市场对高价位的担忧情绪逐渐显现,导致近期零售成交有所减弱。目前,铬铁厂家主要依赖长期合同订单。受上述因素影响,铬铁厂进一步扩产面临困难,尽管整体产量可能略有增加,但增幅预期有限。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4年5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326.32万吨,较4月环比增加约2.41%,同比增加约4.66%。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产量约87.07万吨,环比增加约1.8%;300系不锈钢产量约173.7万吨,环比增加约6.01%;400系不锈钢产量约66.21万吨,环比减少约1%。 5月初不锈钢行情偏弱,五一假期后步入传统淡季下游消费出现明显下行。但印尼镍矿审批进度缓慢,镍矿价格居高不下且供应给镍生铁部分偏紧,镍生铁价格上抬,国内不锈钢厂整体成本线上移。由于终端需求较弱,虽然期货价格受海外资金以及政策影响拉涨,现货价格虽有成本支撑但上涨缺乏动力,整体平稳运行。300系不锈钢成本上移利润已倒挂,但产业熊市情况下,不锈钢厂为保证市场份额,主动减产意愿较低,华东及华南部分一体化钢厂维持较高开工率水平,5月300系不锈钢粗钢产量整体仍有一定程度增长;而以菲矿为主的低镍生铁价格整体较为平稳,200系下游需求较为稳定,成本利润空间尚可,200系产量维持小幅增长;400系方面,成本及需求皆较为稳定,粗钢产量基本持平。 6月不锈钢下游仍维持偏弱需求水平,不锈钢厂此前控制到货节奏挺价的策略开始转变为供给放量。不锈钢社会库存高位累库,叠加期货盘高升水带来的仓单压力,在有色板块集体强势走势后,市场态度再度转向看空,现货价格承压运行,预计利润300系难以改善。而原料端,印尼镍矿配额审批总量仍然较低,镍生铁以及水淬镍价格高企难跌,高碳铬铁焦煤以及锰硅等成本也高位站稳,而200系利润维持情况下,预计6月300系不锈钢或有可能小幅减产及转产至200系。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0.09万吨,环比增加3.52%,同比增加33.28%。2024年1-5月我国电解锰总产量约为47.85万吨,同比减少3.20%。5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广西、贵州及四川地区开工率上升。具体表现为广西、贵州、四川地区各有电解锰厂恢复生产,电解锰大厂订单已排至6月,大厂满负荷生产。但同时贵州地区部分电解锰大厂因生产压力有减产现象,但该部分减量较少,电解锰整体产量略增。 进入6月,广西、湖南地区前期停产电解锰厂或于6月有复工计划,但各工厂复产时间并不统一,因此预估增产产量有限。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6月预计产量约为10.49万吨。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0.37万吨,环比上涨3.30%,同比下降13.96%。2024年1-5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406.59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2.47%。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受高价氧化锰矿影响,成本支撑较强,5月硅锰现货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之前有库存锰矿的硅锰生产厂家,受利润空间不断放大影响,增产意愿较强。因此5月全国硅锰总产量表现为增。 进入6月,供应端内蒙、广西地区5月检修硅锰厂家准备恢复生产,需求端部分硅锰生产商已排单至6月,且主流钢厂6月硅锰招标采量较5月环比增加,硅锰需求支撑尚可。因此6月整体硅锰产量预计延续增加,约为81.07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5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40.81万吨,环比增幅13.8%增量4.94万吨,同比增幅50.4%增量13.68万吨。2024年1-5月中国工业硅累计产量在182.3万吨,同比增幅27.54%增量39.38万吨。 5月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幅近5万吨,一方面新疆头部企业不断提升开工负荷,产能接近满负荷运转产量创历史新高,目前新疆三家大厂开工率均提升到极高水平;另一方面四川硅企在平水期5月份批量点火复产供应量快速提升,至6月初四川地区开工率提升超60%(按照炉数计算)。其余地区5月工业硅供应量环比波动不大。 6月份,工业硅供应增量预期主要在云南及四川产区,四川地区电力成本较云南更有优势,其复产速度明显快于云南地区,云南德宏州硅企多计划在6月下旬或6月底复产,内蒙、甘肃等少量产能增产增加边际供应。福建等高成本地区产能有少量减产影响有限,综合来看预计6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增至42万吨以上。 多晶硅 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7.7万吨,环比4月减少2.3%,5月后半期国内多家硅料企业出现部分产线停产检修,其中不乏多家头部企业部分模块的检修。目前6月份预计产量将进一步减产-来到14.6万吨左右,减产企业继续增加。预计将出现约15家企业减产检修。 光伏组件 根据SMM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52.8GW,较上月减少2.3GW,环比下降4.2%;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达到25.6%。2024年1-5月,中国光伏组件累计产量约为231.1GW,同比增加50.1GW,增幅高达78.3%。 5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一体化组件企业各环节的利润空间显著缩小,甚至出现亏损。此外,由于3-4月组件排产远高于终端需求,企业库存压力骤增。为此,5月组件企业普遍下调了原先的排产计划,小型组件厂在面对价格竞争压力和订单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也继续维持低开工率。同时,美国对东南亚的双反调查引发市场波动,出口受限预期影响到头部企业在东南亚基地的生产计划,自5月起,组件厂逐步动态下调东南亚产量。 进入6月,组件企业的利润尚未完全修复,累库风险依然存在。组件企业继续下调国内排产量,位于东南亚的生产基地也普遍采取大幅降低开工率或停产措施。因此,6月光伏组件的排产预期将继续下降,预计将降至46.5GW,环比减少6.3GW,降幅达11.9%。 光伏电池 5月,光伏电池实际产量达到62.05 GW,环比增长了0.3%,同比增加34.45%。其中,N型电池产量为46.14 GW,环比上升4.74%,占总产量的约74%。相比之下,P型电池的产量为15.91 GW,环比下降10.77%。 5月内,光伏电池需求走弱,N型电池库存增加。主流大厂由于Topcon产线的爬产而增产,但部分中小型电池厂则调低了开工率以控制库存。 展望6月,由于光伏电池厂商仍处于亏损期且订单情况不佳,预计电池减产面将会扩大,且小型电池厂将陆续停产。然而,大型电池厂的产线爬坡仍将持续。整体来看,6月光伏电池的计划排产量为58.69 GW,环比下降5.4%,且实际产量可能会低于计划水平。 光伏玻璃 根据SMM数据统计,5月国内光伏玻璃的月度产量达到247.74万吨,相较于4月增长了4.72%。这种增长归因于5月的生产天数比4月多出一天,同时前期点火的窑炉也开始增产。因此,市场供应有所增加。预计6月国内光伏玻璃的产量将达到248.49万吨,主要原因是4月和5月点火的窑炉已逐步达到满负荷生产。 DMC 根据SMM的统计数据,5月份我国有机硅产量达到20.75万吨,环比增长11.38%。全月行业开工率为79.81%。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国内新增产能开始释放,且没有出现新的冷修和减产计划,单体装置开工率持续上升。对于6月份的产量预测,SMM预计将继续小幅增长,原因在于6月份国内仍有新增产能释放,同时第二季度投产的产能也将完全达产,从而导致供应量增加。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镁锭产量为73071吨,环比增加13.7%。 2024年5月份,镁厂的镁锭产量有增加也有减少。部分镁厂受成本不断攀升影响利润空间遭受挤压,镁厂选择下调日产量或进行轮流检修以此来减少镁锭供应。本月镁锭供应增加的原因是:受三月月初镁锭供应过剩叠加镁厂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三月份镁价一路承压下行,镁厂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持续下调价格刺激下游采购,但一味的价格让步未能有效去库,反而使得镁价一路无阻的持续狂跌,镁厂恐慌情绪渐浓,部分镁厂出于资金和成本考量在三月下旬减停产持续至四月中下旬,随着镁厂检修结束,五月份镁锭产量上行。 六月份,海运费飙升使得非刚性需求的海外客户延期采购镁锭,而国内市场方面,高位运行的铝价使得下游铝棒厂家库存压力增加,受高价抑制需求的铝棒厂家或将选择减产以此来减少铝棒产出,镁锭需求或将有所减少。煤炭、硅铁价格高位运行,不断攀升的镁锭成本和受海运费飙升以及铝棒或将减少的悲观预期使得镁锭需求萎靡的现状在不断挤压镁厂的利润空间,六月份镁锭冶炼企业或将通过减少降低日产量来缓解价格运行压力,SMM 预计六月镁锭产量将会减少至7万吨。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32150吨,同比上升15.1%。 五月镁合金下游加工型企业开工向好,铝价大幅上行使得镁合金性价比得到极大凸显,镁合金订单小幅好转,镁合金大厂正常满负荷生产,镁合金产量环比上升4%。本月产量增长的原因是:下游及终端压铸厂按需采购,部分镁合金生产企业达到满产状态,五月份镁合金产量环比上升15%。受国内经济运行低迷影响,镁合金市场整体需求不振,SMM预计六月镁合金产量将会持下跌在2.8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4年五月中国镁粉产量为5976吨,环比上升22%,同比上升8.7%。 五月镁粉产量小幅缩减,受镁粉企业订单情况冷清叠加镁锭价格震荡引起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镁粉企业产量有所减少。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受国内经济形势低迷影响,钢厂利润薄弱,镁锭价格变动频繁,镁粉下游采购态度较为谨慎。考虑到低价镁锭或将刺激镁粉订单增加,SMM预计六月镁粉国内产量维持在0.55万吨。 海绵钛 SMM数据显示,2024年五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40.5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减少7.3 %。 五月份钛白粉产量有增有减,随着进入钛白粉行业传统淡季,钛白粉企业出货速度逐渐放缓,钛白粉企业所面临的库存压力随之激增,本月部分钛白粉企业受库存压力以及成本压力等因素开始检修。本月钛白粉产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前期受环保因素检修的钛白粉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二是新增的钛白粉产能逐渐释放,钛白粉产量有所增加。 随着钛白粉市场受到“买涨不买跌”的情绪面影响,下游采购节奏逐渐放缓,考虑到目前各大钛白粉生产商逐渐转为累库阶段,钛白粉企业都有一定的库存,短时间钛白粉企业的在手订单支撑目前的钛白粉价格进入阶段性平台期,但目前下游钛白粉企业观望情绪渐浓,甚至延期采购,钛白粉企业在库存压力下或将有所让步,受钛白原料高成本影响,钛白粉企业或将考虑进行检修来缓解库存压力,SMM预计六月钛白粉产量将会维持在37万吨。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4年五月中国海绵钛产量为2.3万吨,当月产量环比上升9%。 五月部分海绵钛大厂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其余企业开工基本平稳,海绵钛产量环比上升有小幅上升。 海绵钛市场整体需求不及预期使得现货未能及时传导至终端,在冶炼成钛锭后积压在了钛锭企业库房,钛锭市场超预期累库使得钛锭价格持续下行,不断增加的海绵钛供应和由钛锭市场向上传导的负面反馈使得海绵钛价格运行压力增大,叠加钛矿和镁锭报价较为坚挺,海绵钛企业或将在库存压力和成本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减少产量,SMM预计五月海绵钛产量将会增长至2.1万吨。 轻稀土 2024年5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6625吨,环比缩减1.3%。主要减量体现在江西地区。 据SMM调研了解,5月份,江西地区有部分分离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部分业者透露生产情况将在7月份恢复正常,江西当地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出现了7%的缩减,其他地区环比4月产量基本持平。5月在下游需求环比减退的情况下,镨钕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缩减,预计在下游钕铁硼淡季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氧化镨钕产量在6月份还将继续缩减。 2024年5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917吨,环比增长0.87%。 5月镨钕金属产量整体维稳定,金属厂开工较上月变化不大,有消息称后续将有个别企业进行扩产动作。从目前市场交易情况来看,金属市场上下游僵持情况较为严重,高价金属下游接受度有限,同时5月磁材开工下滑较大,磁材后续订单跟进不及预期,预计6月稀土金属产量将下行调整。 中重稀土 2024年5月国内氧化镝产量为215.5吨,环比缩减0.8%,主要减量体现在江西地区。国内氧化铽产量40.8吨,环比基本持平。国内氧化钆产量为303.8吨,环比缩减1%,主要减量也体现在江西地区。国内氧化钬产量43吨,较4月无明显变化。 据SMM了解,江西龙南地区自5月份开始停产,预计将持续至7月份,当地氧化物产量环比出现缩减,其中江西氧化镝产量环比缩减3.1%,氧化钆产量环比缩减3%。有部分分离企业向SMM反映,缅甸当地因天气原因造成山体滑坡,该事件或将对后续离子矿进口量产生负面影响。结合当前下游需求不旺的情况,预计后续中重稀土氧化物产量或将继续缩减。 钼精矿 据SMM统计,5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75万吨,环比增长1.75%。 5月钼精矿产量持稳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国内钼市场下游需求表现旺盛,对于钼精矿的需求只增不减,且本月钼价表现坚挺、稳中有涨,促进钼矿端企业保持高产出率;二、伴随钼选矿厂前期扩产项目的落实,钼精矿产量也得到了提升。至此,国内每月钼精矿产量除检修外均保持稳中有增的走势。 进入6月,国内钼矿山较少有检修减产计划的实施,预计钼精矿产量将继续持稳。 钼铁 据SMM统计,5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56万吨,环比减少3.6%。 5月份,伴随国内钼价的上行以及其余原料价格的普涨,下游不锈钢市场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压价采购钼铁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钼铁市场同时承受钼原料价格高涨、需求倒压现货价格的压力,部分钼铁厂甚至重现倒挂局面。至此,部分钼铁厂在原料备库不足且需求倒压价格的状态下,选择减少散货订单的接收,减轻亏损;钼铁产量也因此小幅减少了一些。 6月份,下游含钼钢材表示现货价格传导不畅,有进一步减产计划,预计本月产量将继续小幅降低。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4年5月1# 白银的产量是1559.333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017.333吨),较上个月上涨27.569吨,环比上涨1.8%,同比增长11.4%。 5月产量环比、同比均有所上升。4月SMM1# 白银均价为7107.3元/千克,5月SMM1# 白银均价为7728.65元/千克,与此同时,5月的价格震荡区间相较于4月更大,5月中旬由于海外伦铜价格暴涨,拉动有色金属普涨,白银价格脱离基本面,价格受到资金以及情绪推动明显。白银大涨大跌,银价持续刷新的高位刺激了采购矿以及相关产品的冶炼企业,原料含银本身的变化,以及在3-4月看到市场价格上涨带动的原料采购和备货需求比较积极。而以回收物料为主的企业由于5月高银价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货物流转难度增加,现货回笼艰难,不得不根据现金情况来进行采购原料,采购情绪收到抑制,产量有所下降,但整体原料增加的弥补市场由于资金问题减少的量,因此5月产量增加。 硝酸银 5月硝酸银产量相对于4月有所下跌,5月的高价抑制,市场4月备货积极性较高,使得5月硝酸银产量有所回调。国内具有生产销售资质的硝酸银企业产量为880吨,环比下跌11.6%,同比增加51.2%。5月产量环比下降的原因是:一、5月白银价格较高,高位对下游的备货需求有所抑制。二、市场在4月进行了提前备货生产,5月由于假期部分企业停工,生产日期减少。 6月由于下游需求仍有小幅下跌,预计6月产量仍有下降。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4年5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6497.93吨,整体与上个月4月的6086.115吨相比,环比上升6.77%。在4月锑锭产量大幅回升之后,5月的锑锭产量再次小幅上升,连续两个月产量上涨也在市场预料之中,不过产量依旧没能恢复到7000吨大关以上。由于原料紧张以及湖南地区环保督察组进驻,也出现了新的一些厂家进入了停产的情况,少数厂家的产量有增加或减少,但没有厂家复产的情况,但整体来看相对上个月相比,5月的产量也是出现小幅度的增长,但是相比往年同期,还是明显减少。目前原料资源依旧相对集中在部分厂的手里,许多厂家虽然想恢复生产或者继续增产依旧困难。 详细来说,目前SMM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8家厂家停产,和上月相比增加5家;11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8家;4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增加3家。SMM预计2024年6月全国锑锭产量较5月相比,应该还会出现一定的小幅上升的可能,但增幅大小还需要观察进口矿及国内矿等锑原料的供应状态变化。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焦锑酸钠 据SMM对全国主要焦锑酸钠厂家调研统计,2024年5月中国焦锑酸钠产量3140吨,环比4月份3780吨大幅回落16.93%。产量经过4月回到4000吨大关以下后,继续下行逼近3000吨大关。市场人士普遍对5月产量的大幅回落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一方面光伏玻璃方面的需求短期有回落趋势,另一方面5月锑价的快速上涨,使得不少焦锑酸钠厂家采购原料措手不及,加上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影响了订单数量,因此对产量也造成了影响。 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11家调研对象中5月有2家厂家处于停产或者调试状态,其他焦锑酸钠厂家生产量基本以平稳或者下降为主,因此导致整体产量有所降低。SMM预计6月中国焦锑酸钠产量大概率还会有继续下降的可能,甚至有可能会跌破3000吨大关。 说明: SMM自2023年7月起,公布SMM全国焦锑酸钠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焦锑酸钠生产企业调研总数11家,分布于全国5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75,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4年5月中国精铋产量1198.869吨,产量小幅下跌。相比2024年4月全国精铋产量的1841.345吨,环比大幅下跌34.89%。产量在3月份出现回升后,连续两个月大幅下降,和2023年同期的产量相比来看,同比也下降很多。但市场人士普遍对5月产量的大幅回落表示在预期范围之内,这也和目前市场铋原料紧张的局面相符,加上由于5月份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南,一定程度上对湖南铋产量产生影响也难以避免。从细节数据来看, 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5月有8家厂家产量明显下降;但只有2家厂家的产量明显上升,而且还有2家厂家出现新的停产检修。这也使得整体5月的铋锭产量和上月相比有大幅回落。目前铋原料市场依旧明显偏紧,所以,原料紧张也是产量未来可能继续下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不过,由于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工作结束,一定程度上湖南铋产量会出现恢复。因此,SMM预计2024年6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有一定程度回升。但短期很难再次回到2000吨大关以上。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仲钨酸铵 据SMM统计,5月份中国APT产量约为0.92万吨,环比减少5.7%。 进入5月,受新一轮环保督察入驻主产地的影响,江西、湖南等地区的APT冶炼厂生产普遍受到影响,部分民营冶炼厂甚至全月没有产出,导致APT市场整体产出受到限制。 6月份,环保督察组将在6月上旬结束,APT冶炼厂也在为中旬的开工做准备。因5月APT长单尚未交付完毕,6月新一轮订单便有跟进,预计本月APT产量将小幅增长。 碳酸锂 据SMM统计,5月国内碳酸锂产量为62,538吨,环比上升18%,同比增加87%;1-5月国内碳酸锂累计产量232,221吨,累计同比增加48%。分原料情况看,大部分锂辉石端锂盐厂产量维持稳定。除了个别仍在进行产线轮换检修的企业产量偏低外,头部锂盐厂的产量在5月上升明显。叠加部分锂盐厂在本月接收到的代工量持续增加,使得5月的锂辉石锂盐厂产量有所上升。云母冶炼厂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受到5月江西环保检查影响产量受限,但头部企业与部分需要外采锂矿的企业产量提升,使得锂云母端的碳酸锂总产量也有所上涨。盐湖方面,随着头部企业在4月底的检修完成,5月盐湖端大部分企业逐步进入生产高峰期,产量均有上涨。 进入六月,个别冶炼与回收端企业因成本、利润下降等因素影响,有着降低排产的预期。但随着部分企业的维持增产与个别头部企业的检修结束,预期6月的中国碳酸锂产量为64,868万吨,环比增加4%。并且,有市场消息称本轮江西督查将在6月初结束,初步结果或将影响部分企业在6月的实际生产。今年后续的检查动作仍将是江西地区生产的重要关注点。需求方面后续仍将关注正极厂的实际排产情况与6月底季报所带来的库存管控压力等。 氢氧化锂 2024年5月氢氧化锂产量为36,320吨,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45%。从分原料类型来看,5月当月冶炼氢氧化锂产量达3.24万吨,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60%。苛化法氢氧化锂产量达0.39万吨,环比下滑4%,同比下滑20%。 从供应端来看,5月时多数氢氧化锂企业排产依旧维持高位水平,主因5月初时,氢氧化锂行业库存水位依旧偏低,部分氢氧化锂厂商自身库存不足,交货压力较大,当前存在一定备货心态。从分材料供应来看,当月冶炼法和苛化法产量走势有所分化,冶炼段产量小幅上行,主要因为部分冶炼企业来自海外的代工订单有所增量叠加部分盐企产线持续爬坡所致。而苛化法产量当月有所下行,主因当前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价格倒挂,生产经济性较差,使得部分苛化法企业被迫收紧排产,且部分苛化企业的代工订单存在向冶炼法转移的情况,多因素共振致使苛化法产量走低。而需求端,由于5月时,高镍正极厂商来自下游电池方面的客供氢氧化锂大幅增长,同时由于市场对后续高镍三元材料的需求预期转弱的进一步确定,电芯企业当月对三元企业的订单减量明显,导致部分高镍三元企业在需求减量且客供氢氧化锂大增的情况下,当前多倾向于执行原料去库策略,对氢氧化锂采买有所收紧。随着后续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进入淡季,预计氢氧化锂的需求仍将维持下行局面。SMM预计,6月氢氧化锂产量将达35,550吨,环比下滑2%,同比增长45%。 硫酸钴 5月,中国硫酸钴产量6,143金吨,环比增加20%,同比减少2%。本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其一,由于某冶炼厂新增产能释放。其二,由于外采硫酸钴难以背书,四钴自供需求量有所增多。因此产量表现为增量。 预计6月,其一,虽前驱方向需求较弱,但其他环节需求仍存。其二,夏季用电高峰即将到来,部分企业担忧后市电力问题,减产预期或延后,因此整体6月产量波动不大。预计约为6,119金吨,环比波动不大,同比减少16%。 四氧化三钴 5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7,335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4%。本月产量减少主要原因为:目前市场集中度较高,虽头部大厂订单尚可,但其他小厂出货受阻,产量下行。此外,个别四氧化三钴冶炼厂月内有一定的检修,因此产量有所减少。 预计6月,下游需求有小幅恢复迹象,头部四氧化三钴冶炼厂开工率较高,且前期检修企业亦有复工。因此产量环比小幅上行,约为7,435吨,环比增加1%,同比减少6%。 三元前驱体 2024年5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约63923吨,环比减幅13%,同比增幅4%。目前来看1-5月份中国三元前驱累计产量在352881吨,年累计同比增幅在20%。 供应端,5月,前驱体企业受限于金属盐价格高位,选择性接单,以销定产。因此,前驱体企业供应不及预期,出现大幅减量。需求端,国内正极企业因订单量走弱减少对三元前驱体提货。国内需求整体走弱。海外需求方面,部分前驱体企业海外订单与上月预期一致,稳中走弱。 2024年6月,需求端来看,正极排产继续走弱。长单部分对前驱体提货量减量。散单部分,受镍盐价格高位,部分小厂受限于高生产成本,仍存外采需求。但整体体量较小,难对需求形成明显增量。供应端来看,前驱体企业受亏损及下游提货量走缩影响,出现减量。 预期2024年6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59963,减幅在6%,同比减幅19%。 三元材料 2024年5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在51900吨,环比减幅在20%,同比减幅在5%,1-5月累计产量在28.23万吨,累计同比增幅在22%。 供应端来看,5月三元材料生产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原因一是下游订单下滑,二是去库压力较大。5月中旬以来锂价走弱后,电芯厂对于上游材料厂订单出现阶段性的下修,材料厂家自身成品库存压力也显现,5月三元材料厂家生产落点低于月初预期。 从材料型号占比来看,5系占比在25%,月度占比环增2%,主因5系材料前期基数已经较低;6系占比在32%,月度占比环增1%;8/9系占比35.9%,月度占比环减3%。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以中镍材料为主要产品的厂家市占率提升到第一,达到17%,总体市场CR3在40%,CR5在53%,CR10在77%。 需求端来看,5月电芯厂三元材料采购需求存在较大量的下滑。从车销数据来看,据三方机构初步统计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市场虽表现乐观,但仍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铁锂车型为主导,自2月以来三元电池装机占比逐月下行,对三元电池以及相关材料的需求量拉动有限。从电池端来看,5月三元电池产量环减2个点,电芯厂实际投料量的降幅小于三元材料厂家的产量降幅,可见电池厂处在去原材料库存的阶段。此外,消费和小动力市场需求较稳,一线厂家小圆柱电池生产满产,二线厂家相比去年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使得头部非大动力材料领域厂家产量同比较好。 2024年6月,预期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在49,770吨,环比降幅在4%,同比降幅在10%,1-6月累计同比在16%。 供应端来看,6月材料厂总体排产仍有小幅下行预期。目前看各厂家情况有所分化,分为两派,一类前期订单下滑幅度较大,处于安全库存状态的企业随着6月订单好转产量小幅上行;第二类前期去库未到位,6月锂价不稳,为减少库存减值风险,排产持续下行。此外,从出货数据来看,6月三元材料厂家总体出货数据小幅复苏。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延续5月势头,6月车销数据景气向上。从电芯端来看,6月三元电芯排产仍在下滑,7月三元电芯排产预期向上。此外,由于动力市场需求不佳,三元材料厂家多关注细分市场的机会,寻找新的市场增量,今年非大动力市场需求表现同比去年有所好转。 磷酸铁 5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63,300吨,环比增19%,同比大增67%。5月磷酸铁企业生产供应明显增加,需求受到下游磷酸铁锂订单增量影响也在稳步增长。成本端,5月中旬过后,工铵因新疆水溶肥供应短缺影响,导致价格迅速上涨,5月磷酸价格较平稳,铵法工艺磷酸铁成本上涨较明显。供应端,绝大部分磷酸铁企业订单增多,开工率增加,少部分企业因成本、价格、阶段性检修等原因产量有所下滑。综合来看,市场供应仍在增加。需求端,5月下游磷酸铁锂正极厂储能订单增量较多,磷酸铁锂动力市场需求增幅放缓。磷酸铁企业的订单量较饱和,5月磷酸铁整体需求表现尚好。5月磷酸铁价格因成本上涨也在逐步走强。6月市场预期走弱,下游以清库存冲销量为主,6月磷酸铁产量或将下滑,预计6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144,600吨,环比下滑12%,同比增加19%。 磷酸铁锂 5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97,610吨,环比增加18%,同比增加78%。供应端,5月磷酸铁锂企业开工情况较好,头部企业接近满产,二三梯队磷酸铁锂正极企业部分产能爬坡中,同时开拓新客户来获得订单增量,5月磷酸铁锂供应增量较为可观。需求端,5月储能市场需求增量的贡献较大,动力市场需求增幅放缓,下游电芯厂也有把磷酸铁锂的订单从动力转向储能,5月磷酸铁锂需求总量仍处于增长趋势。6月下游终端、电芯等企业多集中降低库存,冲销量,上游正极企业可获得的订单会有环比下滑,市场反馈需求预期下滑,磷酸铁锂正极企业相应也会下调排产计划。6月磷酸铁锂动力正极订单下滑较明显,储能市场增量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总量拉动影响较小,整体需求趋势会开始下滑,预计6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81,960吨,环比下滑8%,同比增29%。 钴酸锂 5月钴酸锂产量在7590吨,环比增幅在7%,同比增幅10%。供应端来看,市场走出分化态势,高压市场的头部厂家5月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量生产增加。然而倍率型市场中,电子烟需求依旧不佳,导致中小厂家排产下行,部分厂家转至其他细分领域如无人机等寻找订单,这也导致倍率型市场价格战较激烈。 6月钴酸锂产量预期在7860吨,环比增幅在4%,同比增幅在10%。虽然二三线厂家排产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然而头部高压市场厂家开工率较高,带动市场总量上行。 锰酸锂 2024年5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11186吨,环比减少5.65%,同比减少17.23%。据调研,5月锰酸锂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一、本月碳酸锂价格有所下降,锰酸锂下游电芯厂库存情况相对较为充足,观望情绪较浓,采购量有所下降,仅少量刚需补库,多数均为正极材料厂的前期锁单仍在执行。二、锰酸锂整体需求量有明显转淡情况,叠加锰酸锂市场内卷情况严重,成本竞争激烈,存在压价现象,带动锰酸锂企业排产有所下滑,生产心态较为谨慎。预计进入6月,原料端碳酸锂价格仍会出现波动,有小幅下降趋势,且下游电芯厂的需求仍有进一步转淡迹象,短期内没有向好态势。锰酸锂企业多保持以销定产模式,预估6月需求端订单情况仍会减少,带动企业整体排产量也会进一步下降,约实现锰酸锂产量10722吨,环比减少4.14%,同比减少27.01%。 2024年5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