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3

  • 美国ITC发布对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3年6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及其组件(Certain Solar Power Optimizers, Inverte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调查编码:337-TA-1327)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3年5月22日作出的初裁(No.16)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终止本案全部调查。 2022年8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太阳能优化器、逆变器及其组件(Certain Solar Power Optimizers, Inverter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327)。 2022年7月28日,美国Ampt, LLC of Fort Collins, CO向美国ITC提出337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美国注册专利号9,673,630、11,289,917),请求美国ITC发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国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 of Milpitas, CA、以色列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of Herzliya, Israel为列名被告。 (编译自: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官网) (于 娟编译) 原文: https://www.usitc.gov/secretary/fed_reg_notices/337/337_1327_notice_06092023sgl.pdf

  • 自然资源部:鼓励对海上光伏、海底电缆管道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征求意见稿指出,明确可以立体设权的用海类型海域是包括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在内的立体空间。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海上光伏、海上风电、跨海桥梁、养殖、温(冷)排水、浴场、游乐场、海底电缆管道、海底隧道、海底场馆等用海进行立体设权。 原文如下: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决策部署,规范海域立体开发活动用海管理,我部研究起草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根据《自然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令第2号)要求,现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意见征求截止时间为2023年7月1日。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邮编100812),并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 二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 hdhys_tsyt@mail.mnr.gov.cn。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3年6月1日 附件  : 1.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pdf 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海域立体设权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doc

  • 1775MW!华电(贵州)18个光伏电站委托运行维护项目招标

    6月14日,华电(贵州)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8个光伏电站委托运行维护项目框架采购招标,项目规模达到1775MW,共计18座光伏电站。 本次招标项目划分为1个标段,具体如下: 招标采购项目地址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罗旬县、望漠县、独山县、普定县、纳雍县、大方县、册亨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备注:1. 本次为框架招标,中标人取得华电(贵州》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8个光伏电站委托运行维护项目框架采购入围供应商资格。 2. 框架招标的具体采购数量以实际项目落地后为准,因受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影响,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招标人不保证采购项目的准确性,对实际采购规格、数量与招标范围的差异不承扫责,最终采购量和规格以实际项目需求为准。

  • 硅片大单“拦不住”价格下跌 业绩刺激下企业扩产火热 供给过剩隐忧浮现

    光伏硅片市场目前呈现较为分裂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订单仍然旺盛,日前高测股份、华民股份等公司相继披露签订硅片加工或销售大单;另一方面则是硅片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陷入下跌,硅片龙头隆基绿能、TCL中环均下调硅片产品报价。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本轮硅片价格加速下行,主要是受供过于求的影响,部分硅片企业开始降价抛售,不乏低价甩卖现象。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公司认为,由于硅片降价,反而会对销售业绩形成刺激。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仍然在大幅扩建产能,不排除在市场过热和竞争加剧的情形下,硅片市场进一步价格下探的可能。 新晋企业订单旺盛 加工价格相对稳定 高测股份于2021年开始布局硅片切割加工服务领域,2022年报显示,该板块营收已达9.29亿元,同比增长778.15%。今年公司依然销售旺盛,继一季度披露多项订单情况后,日前公司再度发布公告,与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英发睿能在宜宾投建20GW拉晶产能所生产的单晶硅棒,全部委托宜宾高测进行代工切片。 据悉,本次框架协议有效期为1年,将在合同期满前三个月逐年签订。高测股份表示,前述协议仅为框架合作,具体执行事项将以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为准,对各年度的业绩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高测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称,公司各切片基地均保持满产状态,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且有新客户不断导入。 对于近期硅片价格下跌对于相关业务的影响,公司人士介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的收入主要由代工费、剩余片销售收入及硅泥等废料收入三部分构成,其中硅泥等废料占比很小。短期来看,硅片价格下降对公司剩余片的销售收入会有一定影响,但对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盈利水平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硅片价格保持稳定。 华民股份于去年9月通过收购鸿新新能,跨界转型光伏赛道。在跨界新能源领域数月后,华民股份就宣布收获大额订单。今年5月底,该公司再次斩获大额订单。 根据华民股份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鸿新新能源与客户A达成单晶硅片销售框架合同,约定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向后者供应单晶硅片1.08亿片。根据测算,前述采购合同金额预计将达5亿元,超过华民股份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00%。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期披露签订高额订单的企业,大多是近年较新进入硅片环节的。而作为硅片环节最大的两家龙头企业,隆基绿能、TCL中环的硅片产出大多已被长单锁定。尽管硅片降价的趋势从年初就较为显著,但企业的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隆基绿能、TCL中环均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比30%以上增幅。 硅片供过于求 报价比上月降幅达30% 硅片市场销售保持稳定,但财联社记者关注到,近期硅片价格仍然在扩大跌幅。据硅业分会,本周N型单晶硅片(182 mm /130μm)成交均价为3.55元/片,周环比降幅11.03%;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价为3.37元/片,周环比降幅为12.47%。根据统计,硅片已经连续3个月陷入下跌。 作为行业风向标,隆基绿能与TCL中环相继宣布硅片产品降价。本月,TCL中环(002129.SZ)公布单晶硅片最新价格,最大降幅达到 24%。在数日前,隆基绿能公示单晶硅片最新价格,与其上月报价相比,两种规格的硅片降幅达30%。 硅业分会认为,硅片价格扩大跌幅,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具体来看,本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使得硅片成本快速降低,随着三季度多数老玩家的新产能投产和少量新玩家的投产,供过于求的预期使得本就脆弱的市场加速下行。供给方面,目前一线企业开工率暂时并未调整,但部分专业化企业大幅下调开工率,6月硅片产出在45-47GW之间。 上海有色网分析师史真伟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过剩,“主要是前期硅片企业在利润充足背景下,硅片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致使硅片库存持续累增至高位导致。” 据其了解到,5月硅片库存顶峰时期一度高达18-19亿片,同时由于硅片剥夺行业较大利润导致电池片成本压力颇大,在下游企业压价以及库存压力下,硅片企业开始降价抛售,部分二三线企业甚至率先主动降价,硅片市场价格随即“崩塌”。 “不过,随着后期多家硅片企业开始减产降负,市场整体库存已经降至14亿片之下。此外,随着硅片价格不断走跌,已经触及部分厂家成本线,部分厂家对硅片尤其210mm尺寸已有挺价心态。因此三季度硅片虽然随着硅料价格走跌仍有下行空间,但其降幅预计将减缓,其利润情况后期有望得到改善。”史真伟称。 中上游进一步扩产 或加剧产能失衡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认为,硅片降价会对销售业绩形成刺激。例如,金博股份(688598.SH)6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硅片降价刺激终端需求,利好公司热场销售。 和邦生物(603077.SH)6月9日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硅片价格下降是基于硅料价格下降所致。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一环,硅片属于加工制造行业。当前的实际市场状况是,硅料价格下降,反而导致了行业的繁荣,下游装机意愿提升,硅片、电池片、组件市场均产销两旺。 此外,光伏领域市场需求增加,也带动了其他周边企业的相关订单情况,中大力德表示,随着光伏领域市场需求的增加,近期公司相关产品订单有所增加。 而受硅料与硅片价格持续回落刺激,导致终端装机需求快速释放,不少企业选择进一步扩产。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在5月以来,有1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百亿元级规模投资项目。 具体到各企业来看,6月9日,双良节能的新能源产业一期项目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一期的双鹏新能源25GW大尺寸光伏硅片项目已在日前举行开工仪式,由双良集团与江苏新霖飞集团共同投资25亿元,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2024年春节后正式投产,达产后将形成百亿元销售规模。 6月6日,硅料+电池龙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为年产25GW电池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二期为年产20GW组件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 另外,聆达股份、棒杰股份等公司也在5月底,发布近百亿元的高效电池片与硅片切片项目。高测股份董事会也审议通过投建一期25GW光伏大硅片项目,并在当地设立全资子公司宜宾高测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对于光伏企业尤其是中上游环节大幅扩产的情况,有专业人士也表达了隐忧。 研究员陈佳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硅片对于光伏产业链的产能一直具有决定性作用,前期产业链供需失衡,发展严重依赖硅片供给量,导致整个行业利润向硅片等上游产业链集中,更引发了大量中下游新能源企业采取主动的垂直一体化战略,进行并购以压低硅片供给成本。这种一窝蜂扎堆儿抢购硅片供应源头的做法,其结果是一方面进一步推高了硅片价格的波动性,近期硅片价格暴跌就是印证;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企业战略同质化导致行业创新度不足,市场迅速饱和,进一步加剧了产能失衡,从短期供给严重不足迅速掉头为供给短期过剩。 “硅片等要素市场的长期供需必须回归平衡线,才是整个市场价格趋于稳定的基石。”他认为,企业一定要综合考虑技术进步与市场接受度,做好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储备,不一味求大但只求最强,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市场变革中处于不败之地,避免市场产能周期性波动的陷阱。

  • 总投资约452亿!隆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今日开工

    SMM 6月15日讯:据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消息,6月15日上午,隆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厂区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452亿元,建成后有望隆基公司全球建设规模最大、产能最高、技术先进的光伏生产基地。 据悉,年产50GW的单晶电池可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度,可减少4800万吨标准煤消耗,进而减少1.0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增加植树造林422万亩,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速实现贡献力量。 而除了此项目,6月6日,隆基绿能还发布公告中,拟在陕西省西安市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项目总体规划分为三期,同时配套建设隆基全球创新中心项目。合计总投资约1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因硅料价格持续走低,以及硅片库存高企拖累,硅片价格持续下行,以 单晶硅片M10-182mm(150μm) 为例,截止6月15日,其现货报价已经降至2.7~3.1元/片,均价报2.9元/片,较4月25日下跌3.54元/片,跌幅达54.97%。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 不过 SMM预计,后期随着硅料价格跌势逐渐放缓以及硅片自身库存压力的减少,硅片价格有望逐渐回稳。 且对于隆基绿能依旧在光伏产能过剩背景下,不改扩产的行为, 万联证券评论称,光伏行业当前的产能过剩只是阶段性过剩,先进的产能永远稀缺,其认为,行业龙头企业扩产加速了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度,从而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 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预计会有大幅度改善。”在6月14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面对多位股东旁敲侧击了解业绩预期,浙能电力(600023.SH)董事长虞国平最终给出了此番回复。 会上,管理层就股东提出的“原料动力煤采购价格是否以随行就市为主”以及“上半年售电价格是否维持稳定”等问题给予了肯定回复。换言之,考虑到上半年煤价延续跌势,同期售电价格又维持稳定,公司核心业务火电盈利同比大幅改善确定性较高,Q1净利润同比增超60%亦有所证明。 但展望即将到来的三季度,经历去年“迎峰度夏”煤价突然暴涨后,股东仍不免有些担忧,未来如何平抑火电盈利波动的话题再次被摆上台面。 对此,虞国平指出,去年火电亏损靠其他业务已经进行了弥补,“我们在核电业务上的回报其实很不错,而且也在加大综合能源利用,就是火电之外,还供热、供压缩空气,煤热价格是联动的,所以煤价上涨的时候,这块业务表现也比较好。” 火电盈利的不确定性在公司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上也有所体现。作为本次股东会审议事项之一,公司编写财务预算时设定的煤价是1208.72元/吨(含税),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9.06亿元。但实际上,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已经达到10.11亿元,而且上半年煤价一直处于下跌区间,最新报价已降至700元/吨左右。 面对财务预算和实际情况的显著差异,不少参会股东表示困惑。公司管理层解释称,预算编写时间较早,主要目的是考核内部工作,“实际业绩表现和预算肯定不一样。” 在传统能源业务外,浙能电力通过收购中来股份(300393.SZ)完成了新能源领域布局。考虑到母公司旗下浙江新能(600032.SH)在新能源领域早有布局,有股东对两个公司新能源业务差异性提出疑问。虞国平回应称,公司主要发力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储能领域,和浙江新能的集中式新能源有显著差异。

  • 国家统计局:5月太阳能发电量总计241亿千瓦时 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53.1%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3%。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分产品来看,5月发电量总计6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其中太阳能发电量总计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1~5月太阳能发电量总计10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5月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总计4150万千瓦,同比增长53.1%;1~5月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总计18516万千瓦,同比增长53.6%。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2023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

  • 光伏、自动驾驶等或迎革命性变化!新材料可将光能“由低变高”……

    据报道,包括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内的一组科学家近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材料,可以吸收低能量的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的光,这可能会在太阳能、医学成像和夜视技术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应用。 报道称,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由超小硅纳米颗粒和有机分子(与OLED电视中使用的有机分子密切相关)构成,可以在有机和无机成分之间有效地移动电子,用于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更精确的医疗成像和更好的夜视镜。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自然化学》杂志上。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化学副教授Sean Roberts说,“这个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材料的方法。它允许我们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硅和有机分子,并将它们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这不仅创造了一种混合物,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混合材料,其特性与这两种成分完全不同。”他补充说。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的,这些成分在组合时具有独特的性能。例如,碳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可以用作飞机机翼、赛车和许多运动产品的轻质材料。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无机和有机成分结合在一起,可以与光发生独特的相互作用,包括将长波光子(一种红光,往往能很好地穿过组织、雾和液体)转化为短波长的蓝色或紫外线光子(通常会使传感器工作或产生广泛的化学反应)。 因此,研究人员指出,这种材料适用于各项新技术,如生物成像、光基3D打印和光传感器,有助于自动驾驶汽车在雾中行驶。 Roberts说:“借助这一概念,可能能够创造出能够探测到近红外的系统。这对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和夜视系统都很有用。” 此外,将低能量的光转化为高能量的光也可能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因其可以收集通常会通过它们的近红外光。如能优化这项技术,通过收集低能量光,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缩小30%。

  • 国家能源局开展分布式光伏入网试点 山东、广东、福建等6个试点省份入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综合考虑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速、装机规模、光伏消纳利用情况等因素,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10个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具体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在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等问题,拟在全国范围选取部分典型省份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逐步探索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相关政策措施奠定基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综合考虑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速、装机规模、光伏消纳利用情况等因素,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10个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二、有关要求 请各试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电网企业按照《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按期完成年度研究评估和结果公布相关工作,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开展抽查,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估办法。 试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要统筹推进省内试点各项工作。各省电网企业负责营业区内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的具体研究分析工作,并协助本省能源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发布工作。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会同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做好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条件的监管工作,接受社会各方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非试点省份可根据本省(区、市)实际情况,参照试点省份开展相关工作。 试点工作时间为期1年。 联系电话:010-81929506 附件: 1. 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实施方案 2. 省级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研究分析报告大纲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3年6月1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

  • 江西:提升光伏、锂电等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近日,江西永修县工信局印发《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到,提升光伏、锂电等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要推广高速涂布、高速卷绕、切叠一体等自动生产设备,支持应用自动定位、自动OCV测试、自动裁切等全自动生产线,鼓励企业推广全自动生产线,打造智慧工程、无人工厂等。 具体原文如下: 《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江西省“十四五”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全方位纵深推进我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策指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的积极性,完善政策机制,加强政策引领,坚持企业需求导向,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为促进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示范带动,分步推进。发挥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项目示范作用,重点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应用转型升级,根据全产业链各环节建设基础和发展需求,分步推进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转型工作。 创新推动,共建共享。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巩固龙头企业领跑地位,引领成熟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安全攻关,推广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合力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技术、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新格局,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光伏、锂电等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产业数字化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打造2-3个新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数大幅提升,培育认定一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成光伏、锂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5-1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打造5-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争创1-2家灯塔工厂。 ——产业数字化服务能级得到提升。培育和引进一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支持建设1-2个新能源产业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系统集成和定制化开发供给能力,集群内产业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产业链融通协同能力得到提升。全省5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科技链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1.加快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动新能源产业生产智能制造水平升级,提升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氢能及其他新型电池相关基础材料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体工序智能化水平。 ——硅片及电池片。鼓励推广硅片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线、全自动一体化检测设备、硅片打码读码设备,建立硅片信息追溯系统。支持推广自动制绒、自动上下料等晶硅电池生产自动化辅助设备,提升工序间自动化传输和智能感知衔接能力。 ——智能组件及辅材。支持开发应用多主栅、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等高效组件生产技术。发展具有优化消除阴影遮挡功率损失、失配损失、消除热斑、智能控制关断、智能光照跟踪、实时监测运行等功能的智能光伏组件产品,支持高质量封装胶膜、光伏玻璃和背板产品开发,鼓励开展高效封装用导电胶、异形焊带、智能接线盒等辅材辅料的研发与应用。 ——光伏电站。支持光伏电站推广智能管理系统和集成运维技术,提高光伏发电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结合5G、AI、机器视觉、无人机等开展无人智慧化电站运维系统研究,开发光伏电站系统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智能AI系统平台等产品。 ——锂资源采选冶。鼓励采矿企业推广应用无人驾驶、远程设备管理及自动运输,鼓励选矿企业推广应用破碎、磨矿、浮选、脱水、尾矿处理一体化设备,支持企业打造采、选、冶一体化智能生产线,打造安全-自动化、智能-数字化锂资源采选冶产业。 ——锂离子电池制造。推广高速涂布、高速卷绕、切叠一体等自动生产设备,支持应用自动定位、自动OCV测试、自动裁切、检测极耳、自动贴胶等全自动生产线,鼓励企业推广全自动生产线,打造智慧工程、无人工厂,鼓励推广AGV智能搬运系统(物流)、智能仓储,建立从物流到产品的过程管控、产品质量实时精准监控。 2.加快健全企业数字化工作体系。鼓励企业运用数字化智能控制技术,感知和实时控制全工序工艺和装备参数,利用AI技术实现闭环控制管理,进一步提升工艺的一致性。鼓励企业广泛应用过程控制系统(DCS)、生产过程执行系统(MES)、资源计划系统(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辅助工具,提高产品制造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5G+”应用场景,开展“5G+远程操控设备采矿”“5G+生产现场检测”等场景应用。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鼓励龙头企业、平台运营商牵头建设新能源产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标识应用场景的探索应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协会、科研院所开展数字化水平评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等贯标示范试点工作。 (二)实施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提升行动 3.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建设。推动建设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上饶智慧光伏、宜春智慧新能源等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数字产业格局。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实施内外网升级改造,鼓励企业与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合作对企业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推进企业内网的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推动移动物联网、5G、下一代无线智能网(NGB-W)在企业中的应用,支持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平台,依托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一系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4.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集中开展新能源产品设计解决方案、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检验测试等服务,营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分享、推广成熟、可复制的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基于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的新能源产业虚拟集群,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良性互动发展。 5.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支持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数字化转型。构建太阳能电池、组件、锂盐、锂离子电池、重点配套材料、终端应用等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推广应用公平化、透明化在线采购、车货匹配、云仓储等新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协调水平。优化产业链结构与空间布局,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构建高效协同、安全稳定、自主可控并富有弹性和韧性的新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实施产业支撑保障能力数字化提升行动 6.加强数据资源支撑。推动建设新能源产业数据平台,开展平台基础能力、运营服务、产业支撑等运行数据自动化采集,研发平台运行监测及行业运行分析模型,提升数据汇聚、分析、应用能力。加快基础标准、公共标识解析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智库单位、行业协会等牵头或参与制定新能源产业数字化领域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规范化、精准化服务。 7.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联合体新机制、新模式,做强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江西锂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科研院所、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提升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能力,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和重构,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构建数字化协同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方式,促进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8.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引导企业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管理,鼓励企业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规范,鼓励企业配备数据安全管理人,加强网络安全规范管理。鼓励企业加强对攻击防护、漏洞挖掘、入侵发现、态势感知、安全审计、可信芯片等安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建立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鼓励企业打造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多层级、全天候、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和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确保数字经济时代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可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江西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动作用,全面推进全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统筹协调解决数字化转型中跨部门跨领域等重要问题,围绕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人才支撑 聚焦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形成一批能够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熟悉技术又擅长商业资源整合的管理人才。深入开展产业数字化“千人入万企”行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开展数字化转型与新能源产业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第二课堂”,开展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 (三)创新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投融资活动来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各地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推荐符合条件的公共服务平台申报工信部、财政部专项资金奖补。用好锂电引导基金,鼓励一批符合要求,有引导带动作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和企业。 (四)加强氛围营造 加强政策衔接,引导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应用示范,鼓励各设区市组织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主题论坛、专家峰会、产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加强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企业、案例宣传展示和推广工作。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