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15

  • 消费旺季来临 漆包线行业却陷入“旺季不旺”局面【SMM分析】

    漆包线行业身为铜杆的重要下游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SMM调研来看,今年漆包线行业整体表现不尽如意,全年开工率均不及往年同期(排除2020年初疫情的影响)。 漆包线种类繁多,从导体形状来看,主要分为漆包圆线、漆包扁线以及异形线,其下游主要集中在电机、变压器、家电、汽车、电工工具、继电器等领域。从调研来看,今年漆包圆线与扁线的订单呈现两极分化。 扁线方面,自去年起受双碳政策影响,高能耗变压器等电气设备面临更新换代,这给扁线行业带来了契机。据了解行业头部企业自去年中下旬起订单增速明显,且今年持续旺盛,在手订单排产长达两个月以上。同时国家加快风光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令变压器行业的订单稳定向好。随着绿色出行逐步深入人心,在汽车电缆成本远低于燃油成本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得以快速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漆包扁线的高需求,目前长城、大通、金田、精达等国内多个漆包线厂家仍在扩大其扁线产能,其它漆包线厂家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符合新能源车企标准的扁线,漆包扁线迎来行业高景气度。 圆线方面,春节过后漆包线行业的订单恢复进程不理想,在铜价大涨后下游更是观望不动,令3月份传统消费旺季不旺,而上半年华东多地突发疫情更是令下游需求大降,上下游原料采购、成品发运均受到大幅的影响,漆包线行业开工率远不及往年正常水平。下半年华东疫情散去,但圆线仍没有迎来预期中的旺季,终端需求,尤其是家电端口的大幅下滑是今年漆包圆线订单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今年1-10月冰箱、冷柜、空调等白电产量累计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可见对于漆包线的需求量也同步下滑。SMM从漆包线客户处了解到,今年广东市场受家电行业拖累严重,多数企业订单下滑超30%,个别小企业甚至超过50%,家电行业的低迷造成漆包线行业开工率下滑。 另外,漆包线另一下游—电动工具行业表现也较为糟糕。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1-10月份手提式电动工具累积产量仅为16416.9万台,累积同比大幅下滑约26.8%,且1-10各月手提式电动工具均较去年均呈现下滑态势。电动工具行业景气度降温对于漆包线的需求自然同步下降,这也在下游以电动工具为主的漆包线企业处得到了印证。 综上,虽然漆包扁线景气度较好,但其在行业的占比不足30%,因此扁线的增量对于漆包线行业的拉动远不及圆线的拖累。全年来看,除了汽车、传统变压器等板块消费表现较好,工业电机板块相对稳定外,其它终端需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需求端的大幅回落拖累圆线订单持续低迷,这正是漆包线旺季不旺的主要原因。  

  • 再生铜杆对盘面扣减进一步扩大 下游订单有所回暖【SMM再生铜日评】

    SMM 12 月2号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12合约报于升水440~500元/吨,均价升水470元/吨,较昨日上涨80元/吨。沪期铜2212合约于盘初短暂触高65990元/吨,期间下测65830元/吨后迅速回弹至66000元/吨以上,随后重心围绕65980元/吨波动,上午收盘于66000元/吨。沪期铜2212与2301合约月差于170~220元/吨窄幅波动。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1000元/吨~61200元/吨,与昨日持平,精废价差1470元/吨,较昨日小幅扩大,利于再生铜的消费。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5700元/吨~65900元/吨,较昨日下跌50元/吨,今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200元/吨。据了解,今日再生铜杆成交尚可。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北方现货流通性收窄 南北氧化铝价格联动上移【SMM周评】

    SMM 11月25日讯: 截至本周五, SMM氧化铝地区加权指数 2820元/吨 ,较上周五上涨29元/吨。其中山东地区报2710-279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5元/吨;河南地区报2870-293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山西地区报2800-290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45元/吨;广西地区报2700-278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40元/吨;贵州地区报2710-281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0元/吨;鲅鱼圈地区报2850-2950元/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海外市场:截至本周五,西澳FOB氧化铝价格为310美元/吨,该价格折合国内主流港口对外售价约2782.25元/吨,低于国内氧化铝37.75元/吨。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铝进口窗口于今年8月22日开始关闭,时隔三个月,伴随国内氧化铝价格反弹、海运费下跌、美元指数回落等情况,进口窗口于本周开始打开,SMM将持续关注进口氧化铝的数量。 国内市场:本周氧化铝价格继续维持全面反弹态势。北方地区依旧受到疫情搅扰,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成品发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临近年底电解铝厂采购备库的意愿有所增加,北方地区整体现货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山西地区主流报价抬升至2900元/吨,河南地区报价抬升至2930元/吨。西南地区,上周广西某氧化铝厂因因电厂主管道阀门故障,于21日开始三条生产线全部停产,本周检修基本结束,其中两条生产线已经开始运行,另外一条生产线最迟下周开始恢复,整体影响产量4万吨左右。西南地区整体供应端影响较小,但由于北方地区现货稀少,采购商积极寻求西南地区的现货,南货北上的格局带动了西南氧化铝价格稳步攀升。 后续价格的推演,本周山东地区重污染天气导致的压产产能已开始恢复生产,周内开工率有所修复,但疫情多点发散导致的运力下降,依旧造成了区域内的供需错配。此外,年底是电解铝厂常规备库的阶段,市场询价的情况开始增多,持货商挺价惜售的意愿明显增强,预计下周氧化铝价格将保持稳中偏强的格局 图1. 国内主流地区氧化铝价格走势 来源:SMM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历史价格

  • 新型储能技术导则年内将至 能源局直指“建而不用”堵点

    储能有望迎来又一重要指导文件。 12月1日,在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近期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研究编制大型风光基地及送出配套新型储能的技术导则。下一步,将结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后,争取年内印发,为各地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刘亚芳提出,要切实加强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提高已建成新型储能设施的利用率。“国家能源局高度关注近期舆论反映的新型储能设施利用率低,尤其是要求新能源项目配件储能却很少调用,甚至不调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她对各机构单位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方向: 1. 各有关地方政府全面调查分析原因,分门别类尽快化解建而不用的矛盾; 2. 相关电网企业加快完善储能设施并网技术和管理规范; 3. 电力调控机构要加快完善储能调度管理制度,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储能新能源加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 4. 电力市场建设主管单位要及时调整丰富交易品种、优化市场交易规则,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扫清障碍,使新型储能通过技术性能的多元价值而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刘亚芳提及的第4点中的“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近期刚刚有重磅文件发布——就在上周五(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已就《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明确了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主要任务,也就市场成员、市场构成与价格、现货市场运营等作出细则性规定。 《基本规则》提出的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中,包括“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同时,《监管办法》提出,储能等纳入电力调度机构调度管辖范围的市场主体。 随着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的地位得到确认。中泰证券指出,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背景下,工商业用电峰谷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提升工商业储能盈利能力和装机意愿。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0.3GW,同比增长36%。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6663.4MW,同比增长78%。另外,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933.8MW/1911.0M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13%,新增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73.3GW/177.0GWh。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11月25日指出,虽然实际装机规模与市场预期不符,但是大多数项目的投产期都集中在四季度,特别是年底,届时装机规模一定会有大幅提升——换言之,年底或将出现“抢装潮”。 综合多家券商报告,产业链中六大环节有望受益: (1)电池:包括锂电池、钠电池、钒电池等,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派能科技、国轩高科等; (2)逆变器:PCS 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包括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科华数据等; (3)储能系统集成: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受益; (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新风光、金盘科技等已布局; (5)温控:受益于液冷渗透率提升,温控系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相关公司包括英维克、同飞股份等; (6)消防:新国标出台在即,储能消防环节即将规范化发展,相关公司包括青鸟消防、国安达等。

  • SMM12月2日讯:今日玻璃厂家陆续发布12月新单价,当前市场2.0mm镀膜玻璃价格为20.0-21.0元/平方米,3.2mm镀膜玻璃价格为26.0-28.0元/平方米,价格暂时维持稳定,部分企业报价较上月下跌0.5元/平方米。 SMM分析,12月厂家价格暂时维持稳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需求端 ,组件国内外需求均有所降低,国内抢装基本已完成,组件需求量急剧减少,据SMM了解12月部分组件企业开工降至5成,玻璃需求随之降低。 成本端 ,成本端受近期纯碱以及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影响,玻璃企业受成本端压力增大。 整体来看,光伏玻璃12月受组件排产情况急剧减少叠加海外需求同时减少导致需求减弱,对于玻璃企业来说大好形势“一闪而过”,虽光伏玻璃12月需求有所减少,但近期成本端压力的增加也给玻璃企业稳价提供一定的信心,此外经过前两月降库存后,现如今企业库存维持在13天左右,预计年前下游企业备库会适当带动成交增量。因此12月企业价格选择暂时稳定,部分企业为促进成交有小幅降低价格的可能。 如您想了解光伏玻璃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867,联系人:郑先生。

  • 疫情搓伤终端需求 料12月铜线缆开工率同环比再降!【SMM分析】

    SMM12月2日讯:据SMM调研,2022年11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79.4%,环比下降1.1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3.43%,中型企业开工率为60.53%,小型企业开工率为48%。预计12月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76.39%。 11月铜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79.40%。 11月铜电线电缆开工率环比小幅下滑,基本符合预期。主因疫情发酵,多省市严控封锁,宁晋及广东部分地区主要线缆集中地被迫静默,企业开工率受损。其次通信线缆端口运营商投资减少,对明年经济预期并不乐观,馈线需求量大幅降低;另外国网及地产端口订单量较往年明显缩水,多数项目的核准闭环工作未达成,导致年内存量项目不够,年末同比交货量明显下滑。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11月铜电线电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7.27%,成品库存比为24.39%。 11月铜线缆原料库存比下滑1.28个百分点,成品库存比下滑1.32个百分点。11月上旬受铜价高企及高月差结构影响,多数线缆企业保持原料与成品库存相对低位运行;随着沪铜11合约交割,部分线缆企业小幅回补库存,但因疫情继续发酵,资金风险拉大,库存回补力度较弱。 预计12月铜电线电缆企业开工率为76.39%,环比减少3.01个百分点,同比减少3.12个百分点。 进入12月线缆行业开始迈入传统淡季,控制两项资金,回笼资金为核心工作。今年在疫情干扰下终端消费受损,而传统电网多于11月交付完成,年底难见发力,淡季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新能源相关行业也有所走弱,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端口均旺季不旺。具体来看,每年10月-次年1月为光伏装机旺季,但今年国内疫情影响了实际并网进度,终端需求走弱下,硅片、组件等产品跌价预期强烈,对于线缆需求亦将有所下滑。同样地,年末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旺季,而今年因补贴退坡政策发酵,引发终端车企于9、10月份提前抢装,也使得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水涨船高。终端需求预期走弱及原材料压力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与往年底大相径庭。

  • 重磅!主流光伏企业产能基地版图更新!

    为推动光伏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国多地将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建设纳入地方重要规划,光伏企业也在“一体化”大潮下,纷纷落子新产线。新光伏之都陆续崛起,光伏制造基地格局重塑之下,光伏企业的制造版图都在哪里铺开? 硅料环节 我国多晶硅产地主要分布在新疆、 内蒙古,2021年两地多晶硅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2%。近两年硅料供需错配导致硅料价格一度高企,越来越多的企业奔向上游,涌现出四川、青海、江苏、云南等硅料新产能基地。 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23万吨,2022年前三季度的销量约18万吨。从企业制造基地分布来看,通威多晶硅基地分布在四川、内蒙古、新疆地区,根据规划2024-2026年实现高纯晶硅茶能规模达80-100万吨;协鑫产能基地分布在江苏、内蒙古、宁夏、四川、河南,已投建和在建总产能已达70万吨;大全能源高纯晶硅产能为10.5万吨/年,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全已经签订了7份长单,按现行价格金额超3000亿元;东方希望硅料产能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三地;新特能源的硅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两地。 除了五巨头外,越来越多的电池、组件、玻璃企业投建硅料产能,如天合、东方日升、阿特斯在青海、内蒙古等地投资建设多晶硅工厂,玻璃企业信义光能也在云南曲靖布局了多晶硅产能。 硅片环节 隆基、中环作为两大硅片巨头,硅片产能均超100GW。到2022年底,隆基单晶硅片产能将达150GW;中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硅片总产能提升至128GW,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140GW。 从产能分布来看,隆基的硅片产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宁夏、江苏、陕西(含扩产项目)。而中环的硅片厂主要分布在江苏、宁夏、天津。 两大巨头之外,硅片新秀上机数控硅片产能已达35GW,后续将扩产65GW,布局在江苏、内蒙古包头。 双良节能硅片产能分布在内蒙古,年内产能将达50GW。 高景太阳能硅片产能主要分布在珠海和四川宜宾,按照规划高景硅片将达80GW。 此外,跨界企业如和邦生物在安徽布局10GW硅片项目。 电池环节 作为电池龙头,通威电池片产能达到63GW,产能分布在四川的双流、眉山、金堂以及安徽合肥。 爱旭电池产能分布在广东佛山、浙江义乌、天津和广东珠海,其单晶PERC产能达到36GW,N型ABC电池规划产能52GW。 润阳股份电池产能分布在江苏,单晶PERC 电池片产能达到 22GW。2022年,润阳股份在泰国建设了电池新产线。 中润光能上半年电池出货位居第四位,(专业化电池企业),产能分布在江苏。安徽两地。预计到2023年底,其电池片产能将达到60GW。 钧达股份,产能基地在江西上饶和安徽滁州,上饶产能为9.5GW,滁州基地规划了18GW的TopCon产能,淮安基地规划了26GW的N型项目。 除了上述TOP 5 专业化企业外,电池环节的新秀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前不久,英发德耀2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试产、二期启动,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其生产规模达到50GW,跃升专业电池企业第一梯队。 N型技术路线中,华晟新能源目前拥有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各2.7GW,“十四五”期间实现总产能20GW。 TopCon代表企业一道新能今年将建成20GW高效电池和20GW高效组件,在衢州、泰州、苏州、漳州、朔州、武威、淮南、北海等地建有大型光伏生产基地。 一体化企业 当前,TOP 5组件企业均为一体化布局,生产基地分布在全球多个重点地区。 其中,隆基、天合、晶澳、晶澳和阿特斯TOP 5企业到2022年底组件产能总规模将超300GW,电池和硅片产能分别为224.8GW和275GW。 产能分布上,隆基拥有七大产业群,主要分布在云南、宁夏、江苏、陕西、浙江,海外基地布局在古晋和越南。 晶澳在全球拥有12个生产基地,分布在河北、江苏、上海、浙江、内蒙古、安徽、云南、越南、马来西亚。11月,晶澳先后发布两项一体化扩产公告,拟投资扬州10GW高效电池项目(新增)和曲靖四期年产10GW电池、5GW组件项目,预计投资额合计74.4亿元;拟在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期建设光伏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智能工厂及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 晶科产能制造基地分布在四川、新疆、安徽、浙江、云南、江西、越南、马来西亚和美国。前不久,晶科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100亿元进一步扩充一体化产能,主要包括海宁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上饶年产8吉瓦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青海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等。 天合光能的制造基地分布在江苏、浙江、青海、越南、泰国。今年6月,天合在青海建设一体化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阿特斯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苏、青海、河南、内蒙古、浙江、泰国、印尼等地。8月,阿特斯与青海签订了全产业链协议,包括工业硅25万吨/年、高纯多晶硅20万吨/年、单晶硅拉棒50GW/年、坩埚50GW/年、单晶硅切片10GW/年、光伏电池10GW/年、光伏组件10GW/年、配套新材料10GW/年。 TOP 6企业东方日升产能基地分布在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马来西亚。2021年以来,东方日升加紧一体化布局,先后规划在包头投资150亿元建设15万吨多晶硅项目,在义乌建设年产15GW高效电池+15GW组件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6亿元;前不久东方日升公告拟在安徽省滁州市投建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 (注:上述为不完全统计,如有疏漏欢迎留言指正) 爱康拥有苏州、赣州、湖州、泰州、温州、舟山六大生产基地,2022年爱康光电组件生产产能9.4GW,电池生产产能8.27GW。 正泰新能源工厂位于泰国、浙江海宁和杭州工厂,其组件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十。 海泰新能在全球拥有三大组件生产基地,分布在山西、河北和越南。 整体看来,我国光伏供应链产能基地趋向分散化、多元化,在装机需求的刺激下,“扩产有理”的驱使下,光伏企业制造版图又将有哪些新变迁,后续值得长期关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