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7

  • 期铅价格周度回顾(2025.05.12-2025.05.16)【SMM铅周评】

    SMM 5月16日讯: 本周伦铅开于1986美元/吨,周初轻触低位1963美元/吨,周内围绕1985美元/吨一线震荡,美国4月零售销售大幅放缓且PPI意外下降,因关税等政策开始抑制需求,美元指数运行重心下移,伦铅尾盘探高至2005美元/吨后小幅回落,截至北京时间2025年5月16日15:00,终收于1984美元/吨,跌幅0.08%。 本周沪铅2506合约开于16900元/吨,盘初轻触低位16800元/吨;周内围绕16930元/吨一线震荡运行,期间高位17050元/吨,因现货表现不佳,沪铅上方承压,尾盘回吐大部分涨幅,终收于16870元/吨,涨幅0.39%。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再生铅:下游企业”躺平”情绪浓厚  散单精铅成交清淡【SMM铅午评】

    SMM 5 月16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跌25元/吨为16775元/吨,精废价差为50元/吨。今日出货企业数量较昨日减少,含税出厂报价对SMM1#铅均价减100-0元/吨不等。由于今天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多数下游企业”躺平”情绪浓厚,询价与拿货意愿均不高,散单精铅成交清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5.16锂电快讯】专家称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可实现小规模上车

    【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 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关于美方针对进口汽车、钢铝的232关税,以及对进口药品发起232调查,中方认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不仅损害他国权益,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也无益于本国产业发展,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各方关切。(财联社) 【专家: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可实现小规模上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在CIBF 2025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表示,固态电池电解质的选择需同时兼顾电导率、加工性、稳定性和制造成本等。当前更接近产业化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硫化物电解质,二是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还需重点突破材料层面的关健科学问题和产业层面的高效生产工艺/低成本化,预计2027年前后将建立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并推出搭载的原型车,2030年前后将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并装车使用。(科创板日报) 【吉利汽车桂生悦:有信心超额完成全年销量目标】 在吉利汽车一季度业绩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公司有信心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销量目标,“随着各项整合的深入进行,吉利汽车将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销量达70.38万辆,同比增长48%,约完成全年目标的26%。(财联社) 【日本据悉寻求下周与美国进行第三轮贸易谈判 汽车关税为关键议题】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最早可能于下周前往华盛顿,与美国举行第三轮贸易谈判;日本最关心的是争取美国取消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的高额关税,这一产业是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支柱。消息人士表示,赤泽亮的访美日期尚未最终敲定,将取决于两国在工作人员层面的磋商中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点击查看详情 【中科院院士成会明:AI赋能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高速迭代】 中科院院士成会明表示,固态电池的核心为固态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接触差、兼容性差,有机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较差。目前实验室正在研究的二维有机筛固态电解质具备高离子导率、宽电压窗口,原料成本低,可适配多种正极。此外,AI赋能固态电解质材料体系高速迭代,这部分工作希望明年能有结果。(财联社) 【蜂巢能源:二代龙鳞甲电池将于6月中旬大规模量产】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表示,蜂巢能源二代龙鳞甲电池将于6月中旬大规模量产,即将搭载高端MPV、轿车和SUV。该电池是全球最大800V、65度电增混电池,续航里程超400KM,峰值可达5C快充,系统能量密度达185kWh/kg,快充循环大于1600圈,提前满足新国标标准。此外,杨红新表示,超充和固态是未来电池进化的方向,叠片是超充和固态通往量产的最佳解决方案。(财联社) 相关阅读: 【SMM行业洞见】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后的全球钴产业链变局与中国市场展望——上海有色网行研总经理王聪专题发言精要 关税暂缓刺激碳酸锂期货涨逾3% 抢出口预期能让碳酸锂“站起来”吗?【SMM快讯】 4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前4个月汽车产销首次超千万!【SMM专题】 【SMM分析】“日内瓦会谈”后,美国对华关税调整对新能源终端的影响 【SMM分析】2025上海车展: 智能化 豪华化 电动化 【SMM分析】Sibanye Stillwater芬兰锂矿项目成本激增17% 2026年投产计划不变 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同比跌超25% 矿企业绩冰火两重天”锂价何时能崛起【SMM专题】 【SMM分析】2025年4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滑7% 同比增加40% 盐湖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超22% 到2030年形成20万吨/年锂盐产能 假期归来首日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精进电动三连板 市场假期表现向好【热股】 【SMM分析】电解钴现货价格走强 【SMM分析】钴中间品现货价格上行 【SMM分析】电解钴生产经济性下行 4月电解钴产量环比下行 【SMM分析】4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持稳偏弱 5月预期基本持平 【SMM分析】4月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增长0.36% 【SMM分析】4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7.38% 【SMM分析】进退之间:美国汽车关税补偿政策的现实妥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 【SMM分析】4月磷酸铁市场平稳 企业承压价格难调涨 锂 驱动绿色革命 解析产业链重塑能源未来【SMM科普】 【SMM分析】受钴酸锂市场需求的推动 4月份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显著增加 一季度汽车行业开局产销均达两位数增长 关税笼罩下 二季度有何预期?【SMM专题】 SMM: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或达470GWh左右 各市场有何表现? 3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环比一减一增 表现如何【SMM专题】 电解钴现货报价继续上涨 原料高企致部分冶炼厂减产 这一钴盐价或仍坚挺【周度观察】

  • 中东利好频传!借沙特芯片大单东风 英伟达股价收复年内失地

    当地时间周三, 在沙特芯片大单的助推下,英伟达股价收复年内所有失地,并录得正收益 。 这也使得英伟达成为美股大盘复苏中最新一只股价翻红的 “七巨头”成员股。 另外两只年内录得正收益的“七巨头”成员股是Meta和微软,股价累计涨幅分别为12%和7%以上。 美股 “七巨头”指的是当前美股市场中极具影响力且市值规模庞大的七家科技公司,分别是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谷歌。 英伟达股价周三上涨逾4%,本周累计涨幅超15%。最新的反弹已使该股今年年内实现约0.7%的正收益。 目前,英伟达已经重返3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不过,该股仍较1月份创下的52周高点低约10%。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携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内的商界领袖出访中东以来,英伟达频迎利好。 本周二, 黄仁勋在沙特利雅得宣布,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刚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达成芯片供应协议。英伟达将向该公司提供1.8万颗GB300芯片 ,用于建设容量最高可达500兆瓦的数据中心。 分析师预计,来自沙特的芯片大单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政府芯片出口管制对英伟达造成的收入冲击。 此外, 最新消息称,美国已与阿联酋达成初步协议,允许后者从2025年开始每年进口50万枚英伟达先进芯片 ,用以建设对开发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的数据中心。该协议有效期或持续至2027年,但也有可能持续至2030年。 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英伟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曾是散户投资者的最爱。然而今年以来,由于投资者更加关注AI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商业回报,人工智能驱动的涨势逐渐失去动力。 此外,周一中美宣布达成贸易协议,并互相大幅降低关税对英伟达也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利好。上月初,英伟达股价再次遭受打击,因市场参与者担心,鉴于该公司在中国的高制造业敞口,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高额关税将损害该公司。

  • 一季度净利超56亿元、控股公司管理层调整 “一个吉利”进入倒计时

    在《台州宣言》战略指引下,吉利汽车正加速实现“一个吉利”的全面转型。 5月15日,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72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提升263.6%,达56.72亿元。 吉利汽车表示,大幅的利润增长得益于公司一季度的销量表现和盈利能力的改善。期内,吉利汽车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其中,吉利新能源产品(含吉利、领克、极氪)第一季度销量33.9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随着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规模效应释放,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毛利率达15.8%。 在吉利汽车一季度业绩会上,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公司对今年年度目标有信心超额完成,随着各项整合深入推进,吉利汽车不断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将给股东带来更大回报。 桂生悦同时公开回应了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的合并缘由。桂生悦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胜利。“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不给容错空间,吉利汽车需要快速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且广大股东高度赞成吉利汽车与极氪的整合。”桂生悦透露。 5月7日,吉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拥有者除外),回购价为25.66美元/股。此后一周,极氪发布公告称,关于日前吉利私有化极氪的提议,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决定。 “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实现完全合并后,力争实现研发层面数以10亿元的节省、采购层面节省几十亿元的目标,达到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双下降的显著效果。”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确认,协同整合是当前吉利控股的重要战略,去年吉利汽车在基础技术、产品研发、制造、采购等各领域全面推进协同。下一步将在共同管理班子的领导下,在各品牌面对各自客户群体、产品设计分别开展的前提下,将中后台工作极大程度协同起来。“不过,除极氪科技之外,没有其他(子公司)寻求通过私有化进入到0175(即,吉利汽车)的上市公司,且吉利控股集团和其他相关的单独上市公司也没有进行任何私有化问题的讨论。”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则表示,整合后集团将实现整体效益超5%,研发效率、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达到15%-20%。 子公司一季度业绩“飘红”之时,吉利控股亦对“一个吉利”战略整合后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据悉,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交银国际最新研报认为,此次私有化利好吉利控股集团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合并后,新的管理架构下,各品牌保持独特清晰的定位、差异化的技术规划和产品组合。”

  • 逆势上涨!多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业绩表现惹眼 这家2024年业绩创新高!【热议】

    SMM 5月15日讯:4月中下旬,不少光伏产业链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包括阳光电源、德业股份以及上能电气在内的三家光伏逆变器企业,业绩表现均十分喜人。SMM整理了此三家光伏逆变器企业的业绩情况,具体如下: 阳光电源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据阳光电源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阳光电源共实现778.5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其全年业绩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从净利润来看,其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的成绩,在如今处于下行周期的光伏产业链中,已经实属难得。阳光电源也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提到,在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公司收入、利润依然实现增长已属不易,主要得益于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一直聚焦主赛道,坚持纵深发展,核心业务实施全覆盖战略,充分发挥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品牌力、营销力、产品力、服务力持续提升。 分业务来看,阳光电源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光伏逆变器,储能以及新能源投资开发三大业务。分别来看,光伏逆变器方面,2024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发货 147GW,同比增长13%,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储能业务方面,公司2024年储能发货 28GWh,同比增长167%,盈利能力略有提升,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加上公司深耕储能市场,已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方面,2024年收入略有下降,但盈利能力保持正向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进一步加强项目开发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能力,国内开发坚持低成本高质量系统化开发,家庭光伏坚持以销定产,持续优化渠道精细化管理,缩短并网周期。 毛利率方面,储能业务以36.69%的毛利率在阳光电源的三大业务中排名第一,另外的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设备毛利率为30.9%,新能源投资开发的毛利率为19.4%。 而2025年一季度,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阳光电源继续实现了一季度的“开门红”。 公司一季度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亿元,同比增长82%。 阳光电源表示,从收入结构来看,逆变器同比保持了良性增长,储能实现了快速增长,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的家庭光伏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此前美国对等关税持续影响市场,有投资者询问关于公司产品发货节奏和价格变动的情况,阳光电源表示,光伏逆变器正常发货。储能业务,美国市场,近期储能发货暂停,但市场还在,只是后推了;其他市场,发货节奏基本符合预期。总体价格稳中有降。 提及2025年的储能市场出货目标,阳光电源表示,公司年初制定的2025年储能全球出货目标是40GWh-50GWh,现在美国关税存在不确定性,美国的量不好判断。假如美国高关税政策一直持续,极限情况下和年初目标相比会影响全年发货 4-5 GWh,整体发货影响有限。 提及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想法,阳光电源表示,其认为行业发展的主逻辑一直没有变化,其一、碳中和的目标没有变,在碳中和目标下,长期来看,未来清洁能源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其二,从发展空间上来看,全球风光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尚处低位,全球一次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仅 14%左右,其中光伏风电占比 5%左右,未来提升空间非常大;其三,新能源未来规模化+技术进步,度电成本持续降低,经济性持续改善,新能源将是便宜的电力来源,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受海外光储业务快速增长带动 上能电气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超46% 而同属于光伏逆变器行业的上能电气,在2024年全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表现也可圈可点。据其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能电气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7.73亿元,同比下降3.23%,主要是公司减少国内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所致;对应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19亿元,同比增长46.49%,主要受公司海外光储业务快速增长带动。 据S&P Global 发布的“2023 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排行榜”,2023 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逆变器出货量持续多年保持全球前十的行业地位。 2025年一季度,公司共实现8.31亿元的营收,同比上升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65万元,同比上升71.6%。 德业股份2024年业绩逆势创新高 近年来逆变器业务持续大幅增长 德业股份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也十分惹眼,在光伏行业多数企业业绩“叫苦连天”的背景下,德业股份2024年业绩创新高,其全年拿下112.06亿元的总营收,同比增长4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65.29%。 2025年一季度业绩方面,公司业绩仍延续良好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3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62.98%。 德业股份表示,近三年,公司逆变器业务持续大幅增长,同时储能逆变器带动储能电池包业务放量上升,海外多点市场布局见效明显,公司降本增效保持高利润率,因此公司各项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整体向好。 公开资料显示,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增长主要受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求、存量光伏电站的逆变器更换需求影响。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长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阳光电源在被问及公司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展望时表示,光伏长期需求保持增长,但2024年到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大概10%以上,一是因为基数比较大,二是叠加美国关税和中国 136 号文件影响,市场会被推迟。公司预计,因为基数大,今年国内光伏增长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后面几年应该会比较乐观,国家领导人在近期的会议中也再次强调了双碳目标的承诺和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心。欧洲光伏市场相对稳定,美国市场今年可能今年增长承压,其他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光伏市场还是在增长,所以总体来说今年相对会差一些,过了今年以后,应该会调整纠偏,长远来看还是充满信心的。

  • 波兰KGHM公司第一季度核心利润增长60% 因铜价上涨

    5月14日(周三),波兰最大的铜矿产商KGHM Polska Miedz报告称,第一季度调整后核心利润增长60%至24.9亿兹罗提(6.5955亿美元),因受金属价格上涨且国际销量增加推动。 该公司第一季度可付铜产量达到16.9万吨,符合预算目标。 在国内,由于价格上涨抵消了产量下降,该公司核心利润增长近40%至12.5亿兹罗提。 国际子公司的在北美和南美的核心利润增加87%,至4.62亿兹罗提,主要由于销售增加。 KGHM在智利的合资企业Sierra Gorda季度核心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逾一倍,至6.72亿兹罗提,因铜产量增加,且铜和黄金销售增加。 该集团总收入增长7.5%至89.4亿兹罗提,资本支出同比增长6%至6.92亿兹罗提。

  • 再生铅:精铅散单报价较昨日增多且贴水有所扩大【SMM铅午评】

    SMM 5 月15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涨50元/吨为16800元/吨,精废价差为50元/吨。铅价上涨后,精铅持货商出货意愿增加。尤其华东地区报价较昨日增多且贴水有所扩大,含税出厂对SMM1#铅均价减100-40元/吨不等。下游企业询价意愿尚可但接货情绪不高,整体来看,今日精铅成交表现平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5.15锂电快讯】IEA: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

    【不满大幅裁员 福特汽车德国工人举行罢工】 福特汽车在德国科隆的两家汽车厂的工人周三举行罢工,抗议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欧洲裁员数千人。福特的裁员反映了汽车行业更广泛的变革,大众汽车、日产汽车和通用汽车等公司纷纷开始裁员,以应对来自中国厂商的新竞争、需求疲软以及向电气化转型的高昂成本。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 占新车总销量超四分之一】 国际能源署5月14日发布《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电动汽车市场仍强劲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超过四分之一。报告提及,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约25%,首次占全球汽车市场2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增势明显。报告还显示,中国市场继续领跑,2024年电动车销量超过1100万辆,占国内新车销量近五成。亚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也增长迅速,年增幅超过60%。国际能源署预计,若各国如期履行能源与气候承诺,到2030年,电动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40%以上。 (央视新闻) 【德众汽车:预计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今年增长 动力电池项目有望下半年试产】 德众汽车董秘易斈播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4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说明会上表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收3500万,预计全年同比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目前公司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试产。前述两块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盈利增长点。(财联社) 【巨一科技:为小米汽车提供电驱动总成智能装测装备】 巨一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小米汽车在智能装备领域有业务合作,为其提供电驱动总成智能装测装备,未来公司将与小米汽车保持密切沟通,力争在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达成更多合作。(财联社) 【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 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 现代汽车沙特工厂5月15日举行动工仪式,这是该公司在中东地区的首座生产基地。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财联社) 【巴西官员:比亚迪巴西工厂预计到2026年底将全面投入运营】 巴西巴伊亚州劳工部长Augusto Vasconcelos周一在一段视频中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巴西的新工厂到2026年12月将“全面投入运营”。他补充说,到今年年底,该工厂应该开始用半成品套件生产汽车。 相关阅读: 关税暂缓刺激碳酸锂期货涨逾3% 抢出口预期能让碳酸锂“站起来”吗?【SMM快讯】 4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前4个月汽车产销首次超千万!【SMM专题】 【SMM分析】“日内瓦会谈”后,美国对华关税调整对新能源终端的影响 【SMM分析】2025上海车展: 智能化 豪华化 电动化 【SMM分析】Sibanye Stillwater芬兰锂矿项目成本激增17% 2026年投产计划不变 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同比跌超25% 矿企业绩冰火两重天”锂价何时能崛起【SMM专题】 【SMM分析】2025年4月SMM国内碳酸锂总产量环比下滑7% 同比增加40% 盐湖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超22% 到2030年形成20万吨/年锂盐产能 假期归来首日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精进电动三连板 市场假期表现向好【热股】 【SMM分析】电解钴现货价格走强 【SMM分析】钴中间品现货价格上行 【SMM分析】电解钴生产经济性下行 4月电解钴产量环比下行 【SMM分析】4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持稳偏弱 5月预期基本持平 【SMM分析】4月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增长0.36% 【SMM分析】4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7.38% 【SMM分析】进退之间:美国汽车关税补偿政策的现实妥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 【SMM分析】4月磷酸铁市场平稳 企业承压价格难调涨 锂 驱动绿色革命 解析产业链重塑能源未来【SMM科普】 【SMM分析】受钴酸锂市场需求的推动 4月份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显著增加 一季度汽车行业开局产销均达两位数增长 关税笼罩下 二季度有何预期?【SMM专题】 SMM: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或达470GWh左右 各市场有何表现? 3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环比一减一增 表现如何【SMM专题】 电解钴现货报价继续上涨 原料高企致部分冶炼厂减产 这一钴盐价或仍坚挺【周度观察】

  • 一图看懂十九家铜冶炼厂2024年年报【SMM分析】

    》查看SMM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2025年5月14日讯:       截止至2025年4月30日,所有公司2024年的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我们SMM统计发现共有19家上市公司有铜冶炼厂。这十九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铜陵有色(000630)、江西铜业(600362)、金川国际(02362.hk)、大冶有色(00661.hk)、云南铜业(000878)、紫金矿业(601899)、豫光金铅(600531)、西部矿业(601168)、锡业股份(000960)、恒邦股份(002237),中金黄金(600489)、白银有色(601212),金田铜业(601609),锌业股份(000751),北方铜业(000737),浙富控股(002266),飞南资源(301500),高能环境(603588)和中金岭南(000060)。 各冶炼厂的精炼铜2024年产量及2025年生产计划       据年报披露及SMM了解,上述十九家铜冶炼厂的2024年全年电解铜的产量共1055.58万吨,增量为64.20万吨,同比增加6.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产量为1364.40万吨,这19家企业占全中国电解铜产量的77.37%,该数据较上年同期增加1.04%,我们预计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以后行业集中度将重新提高。     具体到各家冶炼厂的情况:19家冶炼厂仅有4家企业出现减产,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云南铜业,该企业因本部冶炼厂搬迁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增量最大的为江西铜业,全年阴极铜产量229.19万吨,24年产量同比增加19.46万吨,增加9.3%,继续引领铜行业;其次是北方铜业,产量31.32较23年增加17.88万吨;再次是金川集团,产量为132.72万吨较23年增加15.81万吨,     另外,统计他们2025年的生产计划可知:25年将合计生产1140.28万吨,增加84.70万吨,增幅8%。据SMM统计2025年1-5月国内冶炼厂新增产量已达53.64万吨,全年完成增加84.7万吨是大概率事件。25年有2家冶炼厂产量增幅在20万吨以上。其中,增量最大的是:云南铜业,增量达到25.4万,主要是冶炼厂搬迁后复产和有新冶炼厂投产导致。其次是,金川集团,计划增加25.28万吨,原因得益于是新冶炼厂的投产。此外,因受铜精矿供应紧张影响,25年减产的冶炼厂达到6家,较去年增加2家。总体来看:虽然今年铜精矿加工费创下历史新低,但未能阻挡铜冶炼厂的扩张步伐。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