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所属专题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以“智启双碳.绿动未来”为主题,展会将覆盖8大展馆,12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将集中亮相。

 | 进入专题>

CLNB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大咖分享:储能与氢能发展现状及展望【SMM新能源峰会】

来源:SMM

在由SMM主办的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主论坛宏观专场上,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围绕“投身能源百年大变局 研究能源革命新课题”的话题展开分享。

能源革命的两大新课题——储能与氢能

能源转型是一种工具,同时,能源转型也是一次机遇。用好能源转型工具,抓住能源转型机遇。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总结人类能源发展和转换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它正沿着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分散到集中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型到大型再到大型与小型相结合、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历史轨迹,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能源发展和转换的过程中,人类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不自觉到自觉,被动到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次能源的更替必定将把我们带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革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不推进能源革命,无法确保能源安全;不确保能源安全,便无法推进能源革命。

储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关于政策面的利好频出,而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装备。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新型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未来还将彻底颠覆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结构和电力运营格局。当前,从技术路线到市场机制,从安全程度到标准体系都还在不断成熟完善,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能源互联网的五大特征

一是可再生特征:可再生能源是互联网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是分布式特征:每个微型能源网络构成能源互联网的一个节点;

三是互联之特性: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载组成的能源网络互联起来;

四是开放的特征:对等扁平和能源双向流动的能源共享网络,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载能够“即插即用”;

五是智能化特征:互联网中的能源的生产传输转换和使用都应该具备智能化要求。

未来储能(动力电池)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短板;是规模使用再生能源的关键;是积极发展微型电网的保障;是普及推广电动汽车的重点。

建设储能系统

融入源网荷储生态体系、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成本不受地理困扰、灵活应用不受时间困扰、为建新型电力系统铺路。

储能行业面临“双降”:一为储能系统安全降温;二为储能发展安全降温。

我国储能行业现状:储能产业是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和推手,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健康的能源产出与消费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碳中和的核心也是储能。开启储能大时代。

中国有可能将率先跨入氢能时代

在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主任徐晓东共同撰文的《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查纪实之二》中提到,中国有可能率先跨入氢能时代。

什么是氢能源?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结构有待优化、碳排放量大等问题也不断显现,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能源安全等成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总体方向,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氢能作为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落地场景,未来有望获得快速发展。

氢能的特点:环境友好性、利用高效性、储运多样性、应用广泛性。

氢能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在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投资扩大等有利因素促进下,氢能产业有望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展望未来,氢能产业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氢能有望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氢能应用的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是关键驱动力。长期来看工业领域有望是氢能应用的第一大领域,需求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下不断释放。

绿色制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加氢站设备国产化将成为氢能行业热门赛道。随着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呈现,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龙头企业入局产生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预计资本市场对氢能关注度将持续升温,投资者重点关注绿色制氢、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加氢站设备国产化等赛道,推动我国氢能科技迭代创新。

氢能区域产业布局快速形成。氢能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高度相关,且短期内氢能长距离运输、大规模储运的成本瓶颈依然存在。预计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各地将优先打造区域内产业生态。随着产业进一步成熟,输氢管道、运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将逐渐形成全国性网络。

我国氢能发展面临现实问题:目前成本偏高、关键技术受限、配套尚未完善、市场仍需培育、二氧化碳处置。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一靠氢能、二靠储能、三靠智能。

未来,氢气管道运输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储运方式,管道输氢可仅以输电线路八分之一的成本传输其10倍的能量。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