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9月26日讯:进入21世纪,因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高碳经济也带来了能源储量危机等问题。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就碳达峰、碳中和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在SMM第四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汽车低碳新材料发展论坛上,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副院长、副总经理王国军就汽车用铝加工产品碳足迹及目前研发进展做了相关分享,他主要从碳足迹计算到行业案例,从低碳汽车用铝的发展到目前产品研发进展进行了专业详实的讲解。
深入碳足迹及碳足迹计算 国内企业低碳用铝陆续开展
碳足迹由此也成为衡量个人或其他实体直接或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标准。碳足迹大致可以分为国家碳足迹、企业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和个人碳足迹四个层面。
铝材作为铝产业产业链自原材料端到产品生产,涉及的环节众多,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因能源使用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制约,铝产业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随着低碳化的推进,国外各大铝生产商推出了相应的低碳餐品。国内各大铝企也纷纷加入其中。
2020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汽车、包装、消费电子行业的企业现在越来越倾向于采购低碳排放的原材料,尤其是汽车行业,要求原材料供应商能提供铝材碳足迹,这一趋势已经形成,政府以及产业链各方已达成共识。
目前,碳足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评价法、IPCC法、投入产出法三种通用方法。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碳足迹核酸相关的国际标准则通过产品、企业或组织、国家三个标准层面进行了划分,目前通用标准主要有SO 14067、PAS 2050、GHG Protocol等。这三个标准在温室气体排放种类、排放源、分配方式、取舍准则、碳存储等方面各有不同。
而目前,基于生命周期方法核算产品碳足迹的软件工具主要有Ga Bi、Simapro、GREET、eBalance,三种工具所基于的数据库不同,因此在覆盖范围、操作模式及数据库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近年来,国外的海德鲁、国内宝钢、河钢等诸多企业,均针对自身产品制定了碳足迹计算及检测的体系。
此外,王国军还详细介绍了中铝目前在低碳汽车用铝方面开展的工作,从碳足迹模型、技术方案、产品研发等方面详细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