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46个
据报道,高性能硅电池可能会彻底改变储能潜力,这对于实现气候目标和发挥电动汽车的全部潜力至关重要。然而,硅阳极中锂离子的持续损失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众所周知,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有机电解液会在石墨等负极表面还原分解,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 永久地消耗大量来自正极的锂,造成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ICE)偏低,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了“预锂化” 技术。 “预锂化”(也被称为“预嵌锂”、“补锂”)描述的是在锂离子电池工作之前向电池内部增加锂来补充锂离子。通过预锂化对电极材料进行补锂,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不可逆锂损耗,以提高电池的总容量和能量密度。 近期,美国莱斯大学George R. Brown工程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易于扩展的方法来优化预锂化,这一过程有助于减少锂的损失,并通过在硅阳极上涂上稳定的锂金属颗粒(SLMPs)来提高电池的寿命周期。 莱斯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实验室的工程师Sibani Lisa Biswal发现,在阳极上喷涂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可以使电池寿命延长22%至44%。 “预锂化是一种策略,旨在补偿硅中通常发生的锂损失。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表面的底漆,就像你在刷墙的时候,你需要先涂一层底漆,以确保你的油漆粘住。预锂化使我们能够‘预充’阳极,从而使电池具有更稳定、更长的循环寿命。”Biswal说。 虽然这些颗粒和预锂化并不新鲜,但Biswal实验室能够以一种能够轻松集成到现有电池生产工艺中的方式优化工艺。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ACS应用能源材料》杂志上。 研究人员还称,“我们开发的新工艺的一个方面是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帮助分散颗粒。它可以让你有一个均匀的分散。因此,它们不会聚集到电池内部的不同的位置,而是可以均匀分布,” 他们解释说,将颗粒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溶剂混合将无法形成均匀的涂层。与其他方法相比,喷涂在阳极上更能实现均匀分布。 “喷涂方法与大规模生产兼容,”他们补充说。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7日讯: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282638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277元/吨;电池级碳酸锂27.3-28.8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26-27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目前市场心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由于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下游采购谨慎。因此市场高价成交仍有一定压力,现货报价维持偏弱运行。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6日讯: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284915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158元/吨;电池级碳酸锂27.4-29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26.1-27.2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000元/吨。期货方面,碳酸锂各合约开盘一路拉涨后回落,其中LC2404合约一度涨超10%。但是从现货市场上来看,除部分贸易商投机心理较重,多数产业链各环节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此外,由于下游库存的逐步消化,市场多聚焦采购节点的到来。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5日讯: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287073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575元/吨;电池级碳酸锂27.6-29.2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26.3-27.4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期货方面,广期所碳酸锂上市后,碳酸锂各合约均经历了不同的起伏。从首日基准价246000元/吨持续下跌,于今日出现小幅反弹。截止目前最低价为LC2407合约触及174000元/吨,期间最高跌幅近17%。今日LC2403、2404、2405早盘期间涨停,涨幅超6%。LC2401合约早盘后持续拉涨,涨超5%。现货市场方面,由于盘面止跌反弹,市场心态稍有恢复。并且从周度库存数据来看,截至7月20日,样本周度总库存为71693吨,其中样本冶炼厂库存为38533吨,样本正极材料厂库存为15823吨,样本其他库存为17337吨。冶炼厂环比7月13日持续累库,但是正极材料厂库存环比7月13日持续减少。SMM预计下游库存本周继续下降,上游库存持续积累。因此在前期采购清淡叠加下游库存连续消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刚需采购预期或缓慢恢复。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当地时间周日(7月23日),能源巨头雪佛龙的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Mike Wirth)告诉媒体,这家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正在考虑生产锂金属的机会。 锂是一种越来越珍贵的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原料,正在变成“新黄金”。它被用于制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家庭备用电源,或在风能、太阳能发电厂中储存过剩电能的固定电池。 沃斯说道,作为一家在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公司,提取锂金属符合雪佛龙的“核心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有消息称,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准备在阿肯色州马格诺利亚镇附近建造一座世界级规模的锂加工设施。 与美国石油巨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的能源公司更专注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对此,雪佛龙曾明确表示,公司没有对大型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进行大量投资的计划,因为回报低且竞争太激烈。 虽然沃斯几乎没有公布公司计划的细节,但美国能源部最新的新闻稿透露了一些信息。发稿前不久,能源部宣布拨款1090万美元,为美国11个创新技术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这些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地热盐水中提取和转化电池级锂。 其中,雪佛龙作为伙伴参与到了莱斯大学牵头的一项研究,课题是“在固体电解质反应器中利用地热盐水,直接并可持续地制造高纯度氢氧化锂”,这项研究获得了50万美元的联邦资金。可以看出,美国能源部对地热能源和锂矿供应链都很感兴趣。 本月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加州东南部的索尔顿湖地区预计拥有1500万公吨锂。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等3家地热厂正准备从沸腾的盐水中提取锂,预计到2027年,年产量将达到10万公吨,可以为5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去年2月,加州州长纽瑟姆曾对索尔顿湖发出感叹,“这里是锂矿沙特阿拉伯。”不过,能否成功发展成锂电池产业还有待观察。 美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要从头开始建设产业、制定符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技术,并投入大量的补贴和研究补助金、减免税收。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7月24日讯: 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289648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223元/吨;电池级碳酸锂27.7-29.4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26.4-27.6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2500元/吨。期货方面,广期所碳酸锂2406、2407合约于10:37分跌停,跌幅16.99%;其中碳酸锂2406合约跌至180300元/吨,碳酸锂2407合约跌至178050元/吨。截止午间停盘碳酸锂2401合约跌幅3.85%,最低触及209000元/吨。据SMM了解,周初盐厂多维持观望情绪但下游下跌行情中采购谨慎。下游库存持续下降,盐厂累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SMM7月20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 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 上,SMM小金属分析师黄迪对2023上半年锑铋铟镓作出了总结,并对三季度进行了展望。 锑 简介 锑是一种类金属元素,英文名称Antimony,元素符号: Sb,属于 VA 族,原子序数为51,相对原子量为121.75,密度为6.684g/cm,熔点为630.74℃,沸点为1750℃。锑为质脆有光泽的银白色固体,有毒,有独特的热缩冷胀性,无延展性。锑在常温下不会被空气氧化,但可与浓硝酸发生反应。锑在地壳中的含量为 0.0001%,目前已知的含锑矿物多达120种,但具有工业价值的只有10种。 价格走势 锑锭平均价近十年的变化:从2006-2012的产业告诉发展期到2012-2018的产业徘徊期,再到最近的产业结构调整期。 供应情况 产业链图: 锑矿 —— 硫化锑矿、氧化锑矿、锑金矿、金锑矿、汞锑矿、铅锑矿等。 含锑物料 —— 原生铅厂、金厂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内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份的矿山数量和总指标量排名靠前。 还介绍了世界主要矿产区的锑资源储量情况。全球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及玻利维亚。其中,中国的锑储量约为95万吨,俄罗斯约为35万吨,玻利维亚约为31万吨,塔吉克斯坦为5万吨,南非为2.7万吨,其他地区约为14.5万吨。 其还对锑矿进口数量变化进行了介绍,还从疫情、地缘政治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对锑矿进口下降原因进行了分析。 2023年1月,俄罗斯极地黄金招标锑矿的消息传出,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polyus)开始拍卖锑矿,目前拍卖仍在投标进程中。预计8w毛吨矿(锑含量20%),折合1.6万金属吨。官方表示最早预计5月出矿,下半年发完。 原生铅厂每生产1吨精铅,就会产生10千克金属量的含锑物料。比例约为100:1。SMM数据,我国2021年全年原生铅产量318万吨;2022年全年低于300万吨;但2023年预计将有所上升,进入正值。 需求情况 其还介绍了锑锭、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乙二醇锑、铅锑合金板等锑产品的应用领域、性质及主要作用。 从锑消费结构的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韩国)为全球最主要的四个阻燃剂消费市场。 从合成橡胶产量、塑料制品产量以及平板玻璃产量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锑在光伏和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 光伏——光伏玻璃——玻璃澄清剂——焦锑酸钠/三氧化二锑。 光伏玻璃用锑酸钠和氧化锑的比例是8:2。 SMM数据,去年国内光伏玻璃产量1600万吨,今年的光伏玻璃产量SMM预计将超过2000万吨。 焦锑酸钠2021年产量超2万吨 长沙烨星、株洲安特、益阳生力、湖北永乘、湖北永强、郴州金信、娄底博雅德、衡阳王剑、洛阳海惠等。 截至6月底,国内超白压延玻璃在产基地52个,窑炉112座,生产线444条,日熔量为88930吨/日,环比上月(87730吨/日)增加1.37%,同比增加48.94%。 以主流80%成品率计算,综合考虑新点火达产天数,超白压延玻璃实际月产量约205.63万吨。安徽盛世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窑六线1200吨/日产线6月26日举行点火仪式,后期择机投产。宁波旗滨光伏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窑五线1200吨/日产线计划月底前点火。 6月玻璃库存水位上升,后续玻璃库存有望随需求小幅下降:6月海内外终端项目推进一般,部分组件厂家开工率小幅下调,按需采购玻璃,厂家出货略显清淡;同时新产线陆续达产,供应增加,库存有不同程度增加。7月终端有转好预期,至下旬有望重振需求,但组件及玻璃库存水位优偏高,预计玻璃库存小幅下降。 半导体——锑化物半导体——锑锭——高纯锑。 预计国内年用量不大,在100-120吨,对锑需求影响微弱。 锑电池等新应用方向。 假设按Ambri生产线达到每年200000个电池的生产能力,如果达到锂电池一个电芯0.7KG锂折合200000*0.7KG*121/7=2420吨 Ambri预测,未来锑电池的总生产成本将比锂电池低30%至50%。该公司基于钙锑电极的电池比锂电池更经济,这种锑电池中钙锑的成本不到锂、钴、镍等常见电池材料的三分之一。但预计到2028年才可以达到量产。 出口情况 未来美国是否会进行“锑收储”以及大国们会不会争夺锑资源?市场既普遍关注又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从图表中近三年的锑产品的出口数据来看: 1.各主流终端需求保持弱减少或平稳增长,疫情结束后市场预期经济快速增长,但影响有限。 未来很长时间,中国锑消费的结构尚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聚酯催化等其他应用领域的锑消费保持相对稳定,消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阻燃应用上。 2、多个新兴终端需求未来可期,但近期推动力不大。 3、大国对锑资源争夺力度未来不排除有加大可能,但并不确定,近期出口情况整体不佳,预计全年出口将明显下降。 4、长期来看,暂无替锑的代品。 锑精矿冶炼生产2#锑锭成本测算(普通鼓风炉) 目前锑锭冶炼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锑锭生产成本大幅升高。 2#锑锭与锑精矿的加工价差至少要15000元/吨以上,才能保证锑锭生产厂家的基本成本和利益。基于成本原因,SMM认为锑锭合理价位在6万元/吨左右,成本原因将一定程度上抑制锑价过高。 据世界金属统计,中国锑矿含锑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表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品供应国,承担着全球70-80%的锑品供应。因此,中国锑产量的变化是影响全球供应走向的核心因素。也是中国锑价影响力变化的核心因素。 铟 SMM精铟近三年价格走势 从精铟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铟价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近来更是升至三年以来的高点。国内铟需求、平衡以及部分铟制品的出口量都影响了铟价的变化。 国内铟的生产 从产量来看,据统计,2022年主流企业铟的产量约为1036吨。考虑到未进行统计的其他铟生产企业,2022年铟的产量或许更多。 铟需求 2021 年预计全球铟需求约为1750 吨。ITO 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占全球铟消费量的70%;其次电子半导体领域,占全球消费量的12%;焊料合金领域占12%;研究领域占6%。 从2022年国内铟的需求来看,2022年中国铟需求约为200 吨。ITO 靶材铟消费量为130吨;半导体化合物铟消费量为30吨;焊料及合金领域铟消费量为15吨;光伏薄膜铟消费量为15吨;其他领域铟消费量为10吨。 国内铟平衡 从2022国内产量(1036吨)、进口量(59吨)、出口量(603吨)、表观消费量(492吨)、实际终端下游消化量(200吨)以及其他消费量(292吨)的数据来看,2022年铟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镓 镓价格走势 从镓近年来的走势来看,镓价曾经从2006年秋季开始上涨,2007年受需求增加,供应减少等因素影响,价格加速上涨,曾经高达近8000元/千克。随后进入下跌调整,又在2011年附近突破过6000元/千克,后来曾多年徘徊于2000元/千克下方。2021年有几个月位于2000元/千克上方。2022年6月中旬附近更是触及了近年来的高点3375元/千克,随后受需求清淡影响,镓价又出现回落。进入今年7月份,受镓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带动镓价出现了一波上涨。随着市场对政策消息的逐步接受与消化,镓价进入稳定,还是需要观察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 镓目前供求关系的分析,未来几年供需变化?价格走势的判断?行业格局头部企业情况? 市场体量规模小;生产商相对少而集中;下游用途相对单一;在下游用途中成本占比小。 由于在目前90%的镓是从铝土矿的拜耳铝酸钠溶液中回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等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生镓生产国。中国镓目前总产能大于800吨,2023年扩建,在建,新建项目超200吨,2024年预计还有超200吨新增产能。 假设100万吨氧化铝产能(国产矿)可以建设30-40吨金属镓产能,则理论上仍可以建设金属镓产能约为1680吨。其中山东、河北以及内蒙古地区氧化铝产能均使用进口矿石。 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满足相关特性的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包括:镓相关物项:金属镓(单质)、氮化镓(包括但不限于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氧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磷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等形态)、砷化镓(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单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态)、铟镓砷、硒化镓、锑化镓。 镓的下游应用中,哪个细分市场会有显著的高增长性,是上游镓企业产业链延伸的应抓住的机会? 而SMM预测,2023年国内的镓产量将在760吨左右,表观消费量将在644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的镓国内消费也将以镓的半成品和产品的形式出口。 粗镓、高纯镓的定价方式? 其从广东先导、株洲科能以及朝阳金美等主要供应商的年产能和实际产出情况进行了分析。 预计镓价格未来运行空间将在1400-2000元/公斤区间内运行。 铋 与其他金属有涨有跌的波动不同,铋的价格走势一直很稳定。 从精铋均价的历史走势、全国精铋产量、铋产品(未锻轧铋;废碎料;三氧化二铋;锻轧铋及铋制品等)进出口情况、精铋消费等可以看出: 1、铋锭价格整体仍旧处于历史低位,但相比前几年已经偏高;2、铋价底部价格支撑位相比过去几年将有所抬升;3、未来运行区间5万元/吨至6.5万元/吨。 》查看2023小金属产业峰会文字直播
SMM7月20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 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 上,SMM小金属分析师胡岩对中国硒碲锗产业进行了回顾与未来展望。 今年截至目前,硒企业开工率同比小幅下降,预计全年产量在1400吨附近;表观消费量约2600吨,同比增长19%。碲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全球范围内在太阳能领域的消费占比最高,同为国内与海外市场未来重要的消费增长点,未来SMM将持续关注碲在光伏太阳能领域的应用。2023年上半年国内锗产品供应量同比小幅下降,国内外需求稳定,价格稳步向上修复;锗锭价格从年初7500元/千克涨至年中9450元/千克,涨幅达26%。 硒 2023年上半年中国粗硒、硒粉和二氧化硒均价较2022年分别上涨30%、12.7%和35.2% 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粗硒价格对硒粉及二硒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精硒对应的玻璃陶瓷等领域供需相对平稳,使得其价格弹性较弱。 总体看来,2020-2023年,国内硒产品价格稳步上涨,粗硒、硒粉、二氧化硒的价格年复增长率分别为34%、18%、26%。 2023年国内粗硒销售价格继续稳步上涨,招标价格最低13万元/吨,最高突破18万元/吨 据SMM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粗硒公开销售均价在15.5万元/吨附近,2022年均价约为11.5万元/吨,涨幅为34.8%;2023年硒原料销量较去年收缩明显。在了解了硒价近年来的走势之后,再来看一下硒的进出口情况。 从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来看,今年1-5月中国进口其他硒870吨,同比增长112%;其中5月进口量占39%。2023年1-5月中国进口其他硒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加拿大及芬兰,占比分别达28%、20%、12%、8%和8%。 2023年1-5月中国出口其他硒93吨,同比减少71%;出口硒suan盐及亚硒suan盐170吨,同比下降8.6% 从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来看,2023年1-5月中国其他硒出口主要去往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比利时,比例分别达24%、22%、16%和13%。2023年1-5月中国硒suan盐出口主要去往比利时、荷兰和新西兰,比例分别为43%、19%和16%。 2023年中国硒产量预计约1400吨,同比下降3.4%;表观消费量约2600吨,同比增长19%。 硒在冶金、玻璃陶瓷、电子、农业饲料、医疗食品保健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冶金领域的消费占比最高,接近一半。 从电解锰的开工率来看,2023年中国各省份电解锰开工率的月度变化趋同,今年至今行业平均开工率最高出现在3月,为68%;预计7月开工率可能最低,为29%。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解锰产量55.4万吨,同比上涨56%;宁夏地区产量占国内总产量45%此前停产计划去库并不理想,预计7月电解锰企业减停产力度或进一步加大;预计7月产量为5万吨。 碲 2023年上半年中国碲平均价格为581元/千克,同比上涨31%。 2023年国内碲锭价格运行在545-600元/千克的区间,4月至5月维持的60万元/吨的价格同为近年来最高位,突破2021年7月的高点。今年碲锭触达60万元/吨后,主要采购商减少采购,市场供应量加大,价格下行。 中国金属碲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地;2022年产量同比下降6% 碲锭产量年度间变化不大,2020年疫情后至今,产量总体逐步回升。2022年夏季高温限电及环保等因素,碲锭年产量较2021年下降6%。预计2023年国内碲锭产量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约8.6%。 2023年1-5月中国出口碲化镉401吨,同比增85.6%,达2022年全年出口量59% 从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来看,2023年前五个月中国出口碲化镉401吨,其中出口至越南164吨,占41%;出口至马来西亚112吨,占28%;出口至中国香港和印度分别为84吨和40吨,占21%和10%。 碲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全球范围内在太阳能领域的消费占比最高,同为国内与海外市场未来重要的消费增长点 据整理,全球碲产品消费中太阳能领域占比达45%,电子半导体和冶金领域使用的比例分别为28%和20%。海外碲消费以光伏太阳能应用为主,国内目前最大消费集中在电子半导体板块。未来SMM将持续关注碲在光伏太阳能领域的应用。 中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虽晚但快,成都中建材、杭州龙焱科技、广东中山瑞科为国内代表 碲产业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我国光伏产业开始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家,比较常见的有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这两种材料形式。 7月14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成都站。成都中建材总经理,潘博士成为其中一名火炬手。6年前,全球第一块1.92平方米的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成都下线,这标志着“中国造”发电玻璃刷新行业记录。发展BIPV大幅提升了发电玻璃的产品转化效率,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单片功率刷新最高纪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全球最大薄膜电池生产企业First Solar占全球薄膜电池市场份额85%,在碲化镉电池领域中占比超90% 2022Q3, First Solar宣布将投资1.85亿美元升级和扩大俄亥俄州Perrysburg和Lake Township的两个生产基地,提高Series 6组件产能达到3.6GW/年。将投资6.8亿美元扩产第三家俄亥俄州工厂,提高Series 7组件产能达到3.5GW/年,预计2023年投产。将投资10亿美元新建其在美国东南部的第四家工厂,年产能3.5GW,预计于2025年投运。First Solar在越南胡志明市有1.2GW太阳能电池板Series 6型号产线;在马来西亚居林有1.5GW太阳能电池板产线;在印度新建了3.3GW组件工厂(试生产)。 锗 2023年上半年中国锗锭和二氧化锗均价分别为8881元/千克和5805元/千克,较去年下半年上涨13%和24% 国内锗产品供应量同比小幅下降,国内外需求稳定,价格稳步向上修复;锗锭价格从年初7500元/千克涨至年中9450元/千克,涨幅达26%。 锗主要来源于铅锌冶炼副产品,广泛应用在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太阳能、半导体等领域 锗产业链包含上游资源开采冶炼,中游提纯和深加工到下游终端设备应用。原材料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褐煤锗矿、铅锌冶炼副产品、含锗废料。锗在光纤生产、半导体材料及元器件生产领域生产加工中会产生大量含锗废料,是优质的锗再生资源。 中国占全球锗资源量42%,2022年产量约占全球65%;国内超80%锗资源集中在内蒙古和云南 从全球范围来看,锗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其中,美国锗资源量占全球比例最高,占比约为44%,中国锗资源储量占比约为42%,俄罗斯占10%,这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的锗资源储量。 我国国内锗资源的分布非常集中,国内锗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云南,例如锡林郭勒、云南临沧等地。内蒙锗资源储量占国内储量的48%,云南的锗资源储量占比为36%,此外,湖南有一些锗资源的分布。 2023年1-5月中国出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22.5吨,相比去年同期14.4吨增长56% 今年前五个月,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6591千克,为2022年俄罗斯进口量的111%;美国从中国进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3852千克,为其2022年进口总量的92%。 锗产品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红外光学、光通讯、光伏、催化剂等领域 红外和光纤领域用锗分别占国内锗终端消费的35%和32%,2022年中国光纤需求量为3亿芯公里。 》查看2023小金属产业峰会文字直播
SMM7月20日讯:在 2023 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 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特聘专家赵武壮对国家小金属产业政策导向进行了分享。其首先从最近颇受市场关注的镓锗出口管制出发,谈到了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的原因以及镓锗的产量、储量及行业发展现状。其从政策出发,又谈到小金属行业的发展应用。自2022年以来,国内外市场钨、钼、锡、锑、锂、硅等小金属价格出现急剧波动,有升有降,幅度不小,对相关企业运行产生很大影响。总体看,2023年1-5月,钨、钼、锡、锑、锂、硅等小金属矿山采选和冶炼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工业硅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其从行业发展阶段的判断、国家小金属行业的政策导向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等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对行业发展阶段的判断 中国镓的产量和储量在全球占比最高。中国是锗的储量和产量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锗出口国。商务部、海关总署7月3日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满足相关特性的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个政策一出,市场颇为关注,其介绍,其实最早的时候讨论控制的小金属不止是镓、锗。最先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也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7月6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所表示的那样,镓、锗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对其实施管制。中国政府依法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确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履行国际义务。 其实,有色金属产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市场繁荣阶段后,目前整体已经进入回落的市场调整阶段。当然,由于存在供需之间的阶段性错位,个别金属品种市场还处于相对繁荣状态,但这也是暂时的现象。 (一)钨钼市场情况比较好。2023年6月,国内市场55度黑钨精矿价格11.95万元/吨,同比涨11.16%;仲钨酸铵价格18.15万元/吨,同比涨8.36%;中等颗粒钨粉价格27.5万元/吨,同比涨5.77%。钼精矿均价3819元/吨度,同比约涨41.18%;钼铁均价25.11万元/吨,同比约涨41.66%;氧化钼均价3913元/吨度,同比约涨39.01%。 尽管市场表现较好,但由于矿产原料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冶炼加工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所以行业整体的经济指标并不好。2023年1-5月,国内249家规模以上钨钼采选冶炼加工企业营业收入509.32亿元,同比下降6.73%,利润总额72.08亿元,同比下降37.97%。 (二)锡锑价格上行乏力。2023年6月,中国市场现货1#锡锭价格21.87万元/吨,同比下跌10.88%;现货1#锑锭价格8.25万元/吨,同比涨1.1%。经过一轮上涨后,锡价全面进入回落调整阶段,而锑价进一步的上涨动力则明显不足。锡、锑曾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由于多年的超强度开发,目前国内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依赖进口。但是,我国锡、锑矿产原料的进口渠道并不稳定,存在供需阶段性错配的可能。 由于价格回落,2023年1-5月,国内99家规模以上锡采选冶炼加工企业营业收入312.22亿元,同比下降22.94%,利润总额7.32亿元,同比下降70.47%;50家锑采选冶炼企业营业收入55.55亿元,同比下降0.04%,利润总额3.82亿元,同比下降5.91%。 (三)锂硅价格大起大落。2023年6月,中国市场碳酸锂基准价格30.04万元/吨,同比下跌34.55%;硅料价格已经不足7.0万元/吨,同比下跌69.57%。由于价格大起大落,给行业运行造成很大困难。1-5月我国工业硅行业出现亏损,亏损额1.6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3.58亿元。 尽管当前锂供需之间阶段性错配尚未完全结束,但也不可能再恢复过去两年的繁荣;而硅产业已经进入全面调整阶段,新一轮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二、国家小金属行业的政策导向 镓、锗、钨、钼、锡、锑、锂都是国家战略性矿产,国家对其产业发展采取一贯的、连续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国内矿产勘探和开发。2023年中央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目前我国钨、钼、锡、锑、锂等小金属矿产原料对外依赖度并不低,仅在2023年1-5月,就进口锡精矿9.25万吨(实物吨,下同),同比下降18.86%;钨精矿0.16万吨,同比下降23.81%;焙烧钼精矿0.27万吨;锂辉石精矿245.38万吨,同比增长63.59%,合计进口额达到83.30亿美元。 但是,我国小金属矿产原料的进口渠道并不稳定,譬如,2023年以来我国锡精矿进口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从缅甸进口出现大幅度下降,由上年1-5月的8.67万吨,猛降到今年的1.40万吨,这还是从我国近邻进口。所以,为了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供给安全,最根本还是靠自己。目前国家正在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资金渠道已经落实。在国家层面对西藏矿产开发的观念也已经发生根本转变。 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钨、钼、锡、锑、锂、镓、锗等小金属都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因此,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是国家小金属产业政策的长期取向。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每年都安排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包括小金属在内的新材料项目,新材料应用保险机制也重点向小金属倾斜。特别是针对那些满足某种特殊领域需要的小金属“专精特新”材料,在国家层面比较容易通过评估审核。譬如,应用于红外探索领域的锑化合物产品等。 第三,着力拓展应用领域。虽然小金属都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但由于自然界禀赋稀少,开发利用获得的成本较高,市场价格昂贵,大多应用范围狭窄,且在技术进步作用下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所以,坚持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围绕着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材料等行业发展,使得小金属向更高的领域突破。不仅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需要。譬如镍,镍技术的突破和生产的革新,使得我国在全球的镍应用和生产领域取得了话语权。譬如锡,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很小,且应用技术很成熟,扩大应用领域,对社会是很有益的事情。因此,扩大包括小金属在内的有色金属应用,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第四,坚持走经济全球化道路。从矿产资源保障看,目前国内钨、钼探明储量数量不少,近年来探明的安徽金寨钼矿、江西朱溪钨铜矿这些世界级的大矿尚未开发;而锡、锑、锂等小金属矿前景堪忧。因此,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利用境外资源成为国家战略性矿产政策的重要内容。当然,建设境外资源基地面对的国际环境也十分严峻,一方面是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的“断链脱钩”。但是,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小金属产业必须坚持走经济全球化道路。 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现在自媒体高度发达,有关小金属的信息很多。但是,市场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需基本面决定着价格走势。再就是,需要提前布局,坚持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断地拓展小金属的应用领域。 首先,世界钨、钼、锡、锑、锂、硅等小金属矿产是十分丰富的,按当前开发强度,探明储量可以保障50年到几百年的需要。但是,矿山建设需要投资、技术和时间,这样就与需求的增长常常出现时间上的错配,也就是影响价格变化的技术周期。这是客观规律,今后还会反复出现,无法改变。 其次,就是宏观经济周期,尽管导致周期的直接因素不尽相同,但大约十年左右发生一次的规律基本不会改变。自1972年起,到现在50多年过去了,世界经济宏观走势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包括19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1980年代的欧洲“衰退”危机,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的世界金融海啸,2020年的新冠疫情,已经有六次了,今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周期。 再有,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虽然说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钨、钼、锡、锑、锂、硅等小金属的应用都面临被其它材料替代的问题。但是,各种小金属毕竟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只要认真研究,就能够开发出潜能,应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领域。因此,小金属的应用是不断变化的。 》查看2023小金属产业峰会文字直播
SMM7月21日讯:在 2023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稀散金属论坛 上,三英宏业集团湖南新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旺分享了稀有金属铟行业研究。其展望: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增长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金属铟的需求量将继续稳步增长。此外,随着LED照明领域的拓展以及技术革新的加速,金属铟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这也将促进金属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光伏电池领域异质结电池或将引发大规模需求,未来来看,铟在异质结电池领域以及薄膜电池领域出现大规模应用趋势,或将再一次较大规模提高铟的需求量。 市场分析 全球及中国铟资源分布情况 全球铟资源整体储量较小,主要集中在中国、秘鲁、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其中中国储量最高,根据过往数据显示,中国铟资源储量占全球铟资源储量的72.7%,全球排名第一;秘鲁铟占全球铟储量的3.3%;美国铟储量占全球铟储量的2.5%。 铟是一种质地极软的银白色稀散金属。它具有熔点低、可塑性和延展性好、光渗透性强和导电性强等特点。此外,金属铟还具有流动性好、抗腐蚀性强等特点,一些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铟就会使金属表面硬化,以增强其强度和抗腐蚀能力。由于铟具有以上的特点,故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电子计算机、手机、液晶电视等电子产品所需的氧化铟锡(ITO)靶材及半导体行业,其次是铜铟镓硒(CIGS)薄膜与LED半导体材料(见图1)。近些年来,全球ITO靶材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且CIGS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有力地推动全球铟的消费增长。中国拥有丰富的铟资源,产量也居世界前列,但目前国内核心产业诸如ITO行业和CIGS产业面临一些技术创新难题,不仅阻碍了产业发展,同时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铟资源的优势及产业优势已经严重背离。深入了解今后铟产业,尤其是铟资源的需求、走向和趋势是未来国家控制铟产业发展话语权的关键。 产业链及现状 全球铟产量变动情况 2015-2019年随着下游面板等需求持续增长,全球铟产量持续增长,2020-2021年受整体需求和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整体铟供给小幅度下降,2020和2021年产量分别为957吨和920吨。 中国铟产量分析 就我国铟产量来看,随着国内铟产量受整体出口需求国内需求带动,整体铟产量表现为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达540吨,2021年小幅度下降至530吨。 价格走势分析 2018年以来,受整体需求不振影响,国内铟价整体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至2019年年底仅为900元/公斤左右。 2020年,1-8月份国内价格维持在900元/千克上下,9月铟价开始上涨,但市场资源供应量偏大,持货者出货积极性很高,且市场因资金紧张不断抢夺份额,12月供方再次下调报价。 2021年来看,3月价格小幅上涨,但好景不长,4月价格再次回落,8月国内铟价逐步走出低谷,9月涨速加快,四季度铟价维持在1667元/千克水平。2022年来看年整年国内精铟报价均价为1495元/千克,同比增长7.8%. 应用结构分析 2022 年国内 ITO 靶材领域对铟的消费达到约 436 吨水平,同比2021年增长 5.6%,占比国内整体精铟消费量约87.9%。随着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靶材产量增速将继续加快,预计该领域 2023 年铟消费量将突破 500 吨。目前铟靶材主要用于面板行业,异质结光伏电池上的应用或将是未来铟应用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分析 金属铟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ED 照明等,这些领域的发展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也在稳步增长,从而带动了金属铟的需求量的不断上升。另外,由于金属铟在LED 照明领域的应用仍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因此其未来的需求量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市场供给分析 金属铟的产地主要是中国,其次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然而,由于金属铟的采矿和提炼相对困难,因此全球金属铟的供应量相对较少,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此外,在提炼和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因此一些产地的政策可能会对金属铟的供应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综合来看,目前金属铟的供应量相对有限,存在一定的市场供应风险。 市场价格分析 根据不同的市场应用领域,金属铟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从整体市场来看,金属铟的价格一般会受到供需关系、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全球金属铟供应量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金属铟位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趋势;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出台扩大产业用电政策,减少对不再具备环保要求的产能的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金属铟价格也可能会出现波动。此外,随着着金属铟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技术革新的加速,未来金属铟的价格也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增长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金属铟的需求量将继续稳步增长。此外,随着LED照明领域的拓展以及技术革新的加速,金属铟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这也将促进金属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光伏电池领域异质结电池或将引发大规模需求,未来来看,铟在异质结电池领域以及薄膜电池领域出现大规模应用趋势,或将再一次较大规模提高铟的需求量。异质结电池每GW铟耗量为3.17吨,2022年HJT进入年10GW级别增速,保守算超过45吨,远期按照200GW产能计算拉动超过634吨,铟需求将大幅释放。 》查看2023小金属产业峰会文字直播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