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46

  • SMM:全球锂供需格局展望 未来碳酸锂需求主导地位有望加强【欧洲锂电池大会】

    在SMM举办的 2023欧洲锂电池大会 上,SMM研究经理马睿对全球锂供需格局做出展望, 她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激增导致锂电池需求持续上升。但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主导地位和三元电池体系内高镍化趋势放缓,未来碳酸锂的主导低位将加强。 但对于锂盐及锂资源供应端来说,未来过剩格局较为确定。在此情况下,高成本冶炼企业、高成本资源项目,将面临更高的出清风险。 近两年来,锂成为新能源行业的“超级明星”,在2020年四季度到2022年以来,价格一路狂飙,但从2023年开始,随着锂资源供应短缺的缓解,原本疯狂上涨的锂价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那么,未来锂资源的供需格局是怎样的呢?随着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储能和电动汽车市场推动了锂的需求 为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世界各国正在实施减少碳排放和实现零排放的战略。中国、美国和欧洲等主要碳减排国家都计划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50%以上。这意味着,在这些政策的框架内,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需求增长都已确定。此外,中国、美国和欧洲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重要增长地区,也是SMM在分析锂需求时最应该关注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 2019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达69%。即使经济环境充满挑战,2023年中国的补贴全面取消,电动汽车销量仍比2022年增长了24%。虽然未来的增长速度可能比最初的速度要慢,但SMM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以10-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按地区划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总销售额的64%,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3%左右。相反,2023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渗透率仅为9%左右,美国低于10%,欧洲为20%,其他地区或国家发展缓慢。这也揭示了未来海外需求增长的巨大潜力。SMM预测,到2027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5%左右。总体而言,虽然新能源汽车年增长率从25-27%下降到12%,但总体增长仍然值得关注。 储能市场方面: 从本质上而言,储能市场的现状反映了2019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具有高增长、政策驱动的特点。2022年是储能市场发展元年,全球储能需求超过100Gwh。在此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到2023年,储能需求可能超过200GWh。但是实际市场结果远低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欧洲市场:2023年,放眼整个欧洲市场,电价下降、不利的经济环境和库存过剩导致电池需求低于预期。 北美市场:因为利率上升,市场投资减少;此外,储能系统的关键组件,变压器作供不应求,交货时间延长。致使企业购买了电池,但电池安装量却减少了,导致美国储能电池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虽然短期内扰动因素仍在,但不改储能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各种国际政策,包括中国的强制性储能政策和美国的ITC补贴,共同推动了储能的快速发展。 SMM预计,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预计将超过900GWh,预计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7%左右。 锂电池需求方面: 近年来,在电动汽车和ESS行业的推动下,锂电池的需求激增。虽然海外电动汽车市场主要倾向于三元电池,但中国近年来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有所增加。在全球范围内,磷酸铁锂电池也逐渐成为主流。SMM预计,2023年以后,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量增速将放缓。尽管储能行业的增长率依旧很高,但由于其基数低,对整体电池行业需求影响并不明显 。SMM预计,从2023年~2027年,全球电池需求将以2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综合来看电池需求增长速度较此前将有所放缓,也意味着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锂的未来需求增长率将逐渐下降。 按材料类型划分,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锂电池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初因中国补贴政策的转变,当能量密度作为补贴标准时,三元电池最初占据了突出的份额。然而,随着后续补贴的减少,重点转向了成本效益,磷酸铁锂电池进入聚光灯下。此外,随着储能市场的扩大,到2023年,SMM预计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6%左右。在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的推动下,预计到2027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将持续上升。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未来市场对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SMM预计后续碳酸锂的需求将超过氢氧化锂。 正极材料需求方面: 而事实上,据SMM调研显示,磷酸铁锂电池的渗透率不仅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不断提高,长期以三元电池路线为主导的欧美市场也开始逐步向磷酸铁锂方向倾斜。此前,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专利限制、低温性能不佳以及续航里程等缺陷,欧美市场多倾向于采用三元电池路线。然而,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改进,譬如比亚迪刀片电池,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显著提升,也使得磷酸铁锂电池获取欧美市场的关注。磷酸铁锂电池优越的成本效益和安全性引起了市场的重新关注。不少车企和电池企业均已扩大磷酸铁锂电池的布局。 从正极材料的角度来看,在2024年~2027年之间,磷酸铁锂电池将经历持续增长,碳酸锂的主流需求趋势再度确定。 此外,从高镍、中镍三元正极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碳酸锂的主流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众所周知,含镍量在65%以上的三元正极材料主要使用氢氧化锂,其余将主要使用碳酸锂。市场主要使用高镍三元材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高能量密度、钴成本比镍要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镍三元材料的安全性相对较弱。从钴、镍价格来看,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自2022年以来,由于供应过剩,钴和镍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其中钴方面,SMM认为,因为原料到港问题存在延期,盐厂因为亏损减产,短期的供应收到扰动,但是还是不改远期的过剩预期。此外,通过三元材料体系性能对比来看,目前高压6系产品的能量密度接近标准8系产品。中镍阴极更安全稳定,这将降低高镍阴极的竞争优势。 SMM预计,从2024年~2027年,中镍和高镍三元将分别以10%和14%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增长。且高镍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未来碳酸锂的主导地位将逐步加强。 全球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需求增长差异 首先,SMM预计,全球锂盐需求预计将继续稳步增长,但边际增长率已不敌早期,SMM预计2023年至2027年锂盐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 供需方面: 需求方面,按锂盐类型细分 ,2018年以来,由于高镍化的进展,氢氧化锂的占比逐渐增加,但这一趋势在2023年已经达到拐点。在碳酸锂方面,因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以及三元体系中中镍材料占比反扑,未来碳酸锂需求预计稳定增长。SMM预计2023 - 2027年碳酸锂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在22%左右,到2027年,碳酸锂需求占比将上升至74%,进一步巩固其主导地位。 从锂盐的生产方面来看 ,SMM预计2023年~2024年期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产能都将快速增长。然而,持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加剧。SMM预计到2023年和2024年,锂盐整体开工率将较此前有所下滑。而考虑到此前提到的需求增长的差异,说明碳酸锂的需求增长速度高于氢氧化锂,因此碳酸锂企业开工率也有更好的表现。 结合供需面的情况, SMM预计,随着冶炼厂产能的快速扩张和锂资源项目的不断释放,全球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供需格局在2023年出现逆转,远期二者均将延续过剩局面,其中碳酸锂凭借着预期更高的需求增长,过剩幅度将比氢氧化锂要低。 成本方面: 在未来过剩预期下,成本对锂冶炼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成本优势的锂冶炼厂很可能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以2023年第三季度碳酸锂生产成本为例,锂盐的总生产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性质及其采购方式。从各类分析来看,盐湖生产碳酸锂的成本最低,自有锂辉石和锂云母生产成本较为合理。然而,依赖原料外采的成本却明显更高,且当资源短缺时,拥有一体化资源的锂盐生产成本与外购资源的生产成本差异将会放大。 相比之下,长期过剩格局下,随碳酸锂价格的下降,因成本波动较大,且锂盐价格和原材料成本的变化不同步,依靠外部资源的冶炼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压力和风险。因此,在预测的锂盐长期过剩中,成本高且没有一体化资源优势的冶炼厂很可能面临退出市场的高风险。 未来锂资源供需格局 据SMM数据显示,2022年,随着项目的扩建和复工,全球锂资源供应增幅达44%。在2023年至2024年之间,随着新的盐湖和锂辉石项目将集中释放,再加上现有资源项目扩产所带来的额外供应,预计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应量或将增加51%左右。2023年到2027年,全球锂资源供应将逐年攀升。在资源分布上,预计2027年全年求锂资源集中度将明显下降,其他国家的贡献也将显著上升。从原料种类上看,未来锂辉石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值得强调的是,2022年后,退役动力电池等可回收废料将激增,再加上回收锂提取技术的进步,将显著推动锂回收率的增长。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 2021-2022年: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锂电池的需求迅速扩大。但资源扩产项目多为重启项目,增量供应不足,导致市场出现资源缺口,带动锂价快速上涨。 2023-2024年:该时段处于新建和扩建项目的集中释放期,但需求边际增长率不如前期,推动2023年供需结构的逆转,并在2024年达到盈余峰值。 2025-2027年:在资源长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项目投资的释放可能会延迟,锂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将略有缓解。 成本方面: 据SMM了解,目前成本最低的锂资源是卤水提锂,其次是锂辉石,锂云母的价格略高于锂辉石。澳洲等主流产区,则因先进技术的发展和较为完善的设施,预计未来的成本变化相对较小。但由于一些隐藏的费用和额外的费用,使得非洲的锂辉石和锂云母资源相对更高。 未来,锂资源持续供过于求造成的价格持续下降,可能带来高成本资源项目面临更高的清算风险,如非洲锂辉石和锂云石资源。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锂资源供过于求的问题。 总结 从终端需求来看,随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推进,动储市场爆发拉动锂电池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与之催生对其关键金属,锂资源需求的持续提升。但从锂盐环节来说,因磷酸铁锂体系对三元体系的持续侵蚀,以及三元体系内部高镍化趋势延缓之下,均将对碳酸锂未来的需求呈加速之势,进一步稳固其在锂盐需求中的主导地位。 从锂盐环节来看,氢氧化锂与碳酸锂在远期也都将维持过剩局面,但因碳酸锂需求增速更高,整体过剩幅度也将小于氢氧化锂。同时,在锂盐过剩格局下,依赖外采部分的高成本冶炼产能也将会同样面临出清的风险。 从锂资源来说,2023-2024年进入锂资源集中释放期,资源平衡实现逆转,资源过剩在远期仍将延续。且在资源过剩主旋律下,高位成本的资源项目将面临出清风险。

  • 无惧电动车行业逆风!全球锂生产商信心满满:看好锂长期需求

    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正在放缓,近期锂价下跌。但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表示,仍看好锂这一关键电池材料的长期需求。 LG能源解决方案、通用汽车、本田等其它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最近几周都缩减了电动汽车扩张计划,部分原因是利率上升。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对电池材料供应过剩的担忧。 英国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业情报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追踪的锂一篮子价格今年已经下跌了60%以上。 尽管今年锂需求预计仍将高于2022年的水平,但受雅宝、皮尔巴拉矿业、Livent等锂矿公司低迷财报的影响,投资者对锂矿行业的增长前景并不看好。 在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国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业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被做空程度最高的股票,这表明投资者对锂需求持负面看法。 看跌情绪影响的不仅仅是锂生产商。锂投资公司Lithium Royalty Corp自今年早些时候在多伦多上市以来,市值已缩水逾37%。专注于锂电池技术和储能领域的ETF基金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今年已下跌18%。 全球锂生产商信心满满 在最近几天与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锂生产商表示,他们认为市场波动是短期的,并补充称,他们预计电气化势头将继续增长。 “我们认为目前发生的事情是道路上的坎坷,但肯定不是我们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雅宝能源存储部门主管Eric Norris周四对投资者表示。此前该公司下调了年度预测,并公布了令人失望的季度业绩。 为宝马和特斯拉供货的Livent表示,尽管其业绩疲软,但预计锂销售仍将强劲。Livent首席执行官Paul Graves表示,“我们认为(锂)供应将继续制约需求。” 皮尔巴拉矿业上周表示,“市场背景正在走软”,并排除了股票回购或向股东派发特别股息的可能性。不过,该矿企高管们表示,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暂时谨慎的目的。Pilbara首席执行官Dale Henderson表示,需求是绝对是存在的,当前的市场仍然非常健康。 与雅宝和江西赣丰锂业共同经营锂矿的Mineral Resources将当前的市场现状描述为供应链的“再平衡”;澳大利亚矿企IGO本周早些时候对市场持续波动发出警告,但补充称,该行业的麻烦只是“短期的”。

  • 【SMM碳酸锂期评】LC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 跌幅1.56%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3日讯:11月3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跌幅1.56%,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53250元/吨,收于151400元/吨,成交量为251158手,持仓量为94098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7711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5000-168000元/吨,均价1615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5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小幅低开后持稳运行,至早盘尾盘时震荡下行。午盘开盘后持稳运行一段时间突然闪崩至-1.5%,而后盘面价格窄幅震荡下行,最终收跌1.56%。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日评】11月3日工碳和电碳价差缩窄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3日讯,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164739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1185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5.50-16.80万元/吨,均价16.15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5.0-15.6万元/吨,均价15.3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碳酸锂市场供需格局依旧维持弱势。需求端,以长协及客供保供为主,零单采买意愿偏弱。反观供应端,部分大厂的产线从检修中恢复,市场碳酸锂供应有所增量。供需过剩格局下碳酸锂价格依旧承压下行。不过,工碳市场因为前期大厂大批量放货导致市场现货流通货源偏紧,下行幅度暂小于电碳。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铁路局新规下发!铁路运输中合规消费型锂电池货物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11月2日,国家铁路局、工信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消费性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 ,根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和标准,对于锂含量不大于1g(2g)的锂金属电池(组)、能量额定值不大于20Wh(100Wh)锂离子电池(组)等符合《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78、79的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通过铁路运输时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时,可由承托双方按照本指导意见及铁路货物运输有关规定办理;通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联运时,还应当符合国际联运有关规定。 属于《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72所列范围的消费型锂电池(如安全性有缺陷、出现破损、回收或者处理的锂电池等),不应通过铁路运输。 具体原文如下: 国家铁路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铁路局集团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中铁特货公司,中铁快运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满足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需求,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根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等规章和标准规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深化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品质、多样化的铁路产品和服务供给,以规范铁路运输条件、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强化铁路运输服务保障、统筹推进政策落实为抓手,指导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工作,满足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经济性、时效性、便利化需要,促进消费型锂电池物流运输降本增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明确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规定 (一)消费型锂电池货物范围。消费型锂电池货物是指主要用于手机、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电动玩具、移动电源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锂金属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组)货物,属于第九类危险货物,在《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TB/T 30006-2022)中的铁危编号为91042、91043、91045、91046。 (二)铁路运输规定。根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和标准,对于锂含量不大于1g(2g)的锂金属电池(组)、能量额定值不大于20Wh(100Wh)锂离子电池(组)等符合《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78、79的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通过铁路运输时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时,可由承托双方按照本指导意见及铁路货物运输有关规定办理;通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联运时,还应当符合国际联运有关规定。 属于《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72所列范围的消费型锂电池(如安全性有缺陷、出现破损、回收或者处理的锂电池等),不应通过铁路运输。 (三)锂电池生产企业规范。消费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企业宜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的要求。 三、规范铁路运输条件 (四)加强产品安全性测试和铁路运输条件鉴定。托运消费型锂电池,应当进行产品安全性测试和铁路运输条件鉴定。 产品安全性测试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第III部分 38.3 节的要求(以下简称 UN38.3 测试)进行,测试报告结论应当明确所检测的消费型锂电池是否符合UN38.3测试。 铁路运输条件鉴定由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鉴定机构依据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有关规定进行,鉴定报告的结论应当明确:所鉴定的锂电池的铁危编号,是否符合《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特殊规定78、79,是否可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是否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 (五)加强货物包装检测。消费型锂电池的铁路运输包装应当符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TB/T 2687-2020)规定,满足基本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要求,能够通过跌落试验和堆码试验。铁路运输包装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六)加强托运管理。托运人提报运输需求时,应当如实申报货物品名,符合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条件的,应当在托运人记载事项栏内注明“品名(铁危编号)符合特殊规定78、79,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托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铁危编号91045)时,托运人应当保证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不超过电池额定容量的30%。 托运前,托运人应当向铁路运输企业提交产品安全性测试报告、铁路运输条件鉴定报告、铁路运输包装检验报告、安全承诺和应急处置措施,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锂电池货物安全性负责。 四、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七)加强承运把关。铁路运输企业承运消费型锂电池时,应当加强运输相关从业人员培训,按照规定查验托运人身份及托运人提交的相关资料,按规定对承运的货物进行安全检查,不得承运未按规定接受安全检查的货物。 (八)加强运输组织。装运消费型锂电池应当选用技术状态良好的车辆和集装箱,货物装载符合《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TB/T 30004-2021)相关规定,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动、挤压、倾覆、倒塌或坠落等问题,确保货物运输安全。装卸消费型锂电池应当符合铁路货物装卸安全技术相关规定。装载消费型锂电池的铁路车辆禁止溜放。 (九)加强应急管理。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装卸和储存场所应当配备与货物性质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用品。发生突发事件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会同托运人或收货人及时采取妥善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十)加强安全监管。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加强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监管,及时掌握铁路运输情况,强化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加大匿报、谎报品名等违规运输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的规范管理,引导企业对照《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要求开展生产经营。 五、强化铁路运输服务保障 (十一)加强政策宣贯。铁路运输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政策和有关规章标准宣贯,做好热点问题答问、揭示揭挂宣传、业务办理咨询等工作,帮助货主和社会大众及时、准确掌握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的具体条件和安全要求,妥善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氛围。 (十二)优化运输服务。铁路运输企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运力保障,优化运输组织,丰富货运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完善货物在途信息查询服务,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六、统筹推进政策落实 (十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铁路运输企业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各方专业优势,动态掌握消费型锂电池生产企业和铁路运输需求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铁路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 (十四)加强日常监督指导。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统筹做好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工作,加强政策指导、工作协调和督促落实。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铁路货运办理站业务指导,细化完善业务办理流程、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推动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政策落实落地。 附录:《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TB/T 30006-2022)特殊规定78、79、72 国家铁路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录 《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TB/T 30006-2022) 特殊规定78、79、72 78.应满足以下全部要求: a)经验证,每个电池或电池组的类型均符合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7修订版)第3部分第38.3节各项试验要求。 b)每个电池和电池组都装有安全排气装置,或者在正常运输条件下其设计本身可防止爆裂。 c)每个电池和电池组都装有有效的防外部短路装置。 d)每个由多个电池或电池系列并联而成的电池组应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装配(例如:二极管、保险丝等),以在必要时防止危险的逆向电流。 e)同时含有锂金属电池和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锂电池组,在设计上不能进行外部充电,这类电池组应符合以下条件: 1)仅可从锂金属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电; 2)从设计上排除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过度充电; 3)电池组按不可充电电池组进行过试验; 4)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的类型均应符合各自类型相应的《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7修订版)第3部分第38.3节各项试验要求。 f)除装在设备(包括电路板)上的纽扣电池外,2003年6月30日以后制造的电池或电池组,其制造商和出厂后的销售商应提供《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7修订版)第3部分第38.3节第38.3.5段规定的试验简介。 79.在满足特殊规定78的要求情况下,电池或电池组如满足下列要求,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a)对于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池,锂含量小于或等于1g。对于锂离子电池,瓦特-小时的额定值小于或等于20Wh。 b)对于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池组,合计锂含量小于或等于2g。对于锂离子电池组,瓦特-小时的额定值小于或等于100Wh。锂离子电池组应在外壳上标明瓦特-小时的额定值。 c)电池和电池组,除安装在设备上之外,应使用内包装,将电池和电池组完全包裹。应保护电池和电池组防止发生短路,包括防止在同一包装内与导电材料接触,导致发生短路。内包装应放置在坚固的外包装内。 d)安装在设备上的电池和电池组,应防止受到损害和发生短路,设备应配备防止发生意外启动的有效装置。本项要求不适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工作状态的装置,且不会引起有危险的热生成。当电池组安装在设备上时,设备应使用坚固的外包装,包装的制造应采用足够强度的适当材料,设计也与包装的容量和用途相符,除非安装电池组的设备对之已有相当的保护。 e)每个包装件都应粘贴符合《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22修订版)第5.2.1.9节规定的锂电池标记。 以下情况除外: 1)包装件只有安装在设备上(包括电路板上)的纽扣电池; 2)包装件内只有小于或等于4个安装在设备上的电池或2个电池组,每批货物的包装件小于或等于2个。 f)除安装在设备上的电池组外,每个包装件以任何方向进行1.2m跌落试验时都能够不使其中所装的电池或电池组受损,不造成内装物移动,以致电池组与电池组(或电池与电池)互相接触,并且没有内装物释出。 g)每个包装件总重不应超过30kg,电池组安装在设备上或与设备包装在一起的情况除外。 h)在货运单据上注明“品名(铁危编号),符合特殊规定79,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 满足本条特殊规定时不需再满足特殊规定1。 72.不应运输下列锂电池: 安全性有缺陷的锂电池;出现破损、会造成潜在受热、火灾或短路的锂电池(如,由于安全原因而被制造商召回的锂电池);废锂电池和为回收或处理目的运输的锂电池。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国家铁路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消费型锂电池货物铁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意见

  • 【SMM碳酸锂期评】LC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 跌幅1.42%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2日讯:11月2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继续下跌,跌幅1.42%,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53500元/吨,收于152400元/吨,成交量为262319手,持仓量为86387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32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7000-169000元/吨,均价1630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0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小幅低开后震荡上行而后又有所回落,午盘开盘后持稳运行一段时间突然闪崩,而后震荡运行直至收盘,最终下跌1.42%。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日评】11月2日碳酸锂价格下跌1000 蓝科锂盐竞拍结果揭晓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2日讯,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165924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133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5.70- 16.90万元/吨,均价16.3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5.0-15.8万元/吨,均价15.4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近期碳酸锂市场供需格局依旧弱势,近期需求端采买意愿依旧不高,实际成交寥寥,供应端部分大厂的产线从检修中恢复,排产、开工率明显上行,市场碳酸锂供应有所增量,碳酸锂价格依旧承压,价格下行。此外,近期锂盐大厂蓝科锂业的线上拍卖引发市场热议,其中十四个标段多数成交于15.2万元/吨,最高成交价位为15.3万元/吨。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碳酸锂期评】LC2401主力合约继续微跌 跌幅0.5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1日讯:11月1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继续小幅下跌,跌幅0.55%,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53450元/吨,收于154000元/吨,成交量为359456手,持仓量为86155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190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8000-170000元/吨,均价1640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0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整体宽幅震荡运行,早盘小幅低开后快速拉涨至当日最高点156000元/吨,而后盘面价格宽幅震荡运行,至早盘尾盘震荡下行。午盘开盘后,盘面价格震荡小幅下行,最终微跌0.55%。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日评】11月1日碳酸锂价格下跌1000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1月1日讯,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166057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126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5.80- 17.00万元/吨,均价16.4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15.1-15.9万元/吨,均价15.50万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当前产业链仍处供需双弱状态维持,终端方面拿货需求疲软,少有采买,现货价格依旧维持跌势。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 【SMM碳酸锂期评】LC2401主力合约小幅下跌 跌幅0.45%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0月31日讯:10月31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小幅下跌,跌幅0.45%,据数据显示,当日碳酸锂2401主力合约开于155900元/吨,收于153750元/吨,成交量为399767手,持仓量为83965手,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12手。SMM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159000-171000元/吨,均价165000元/吨,对比上一个工作日下跌1000元/吨。当日2401主力合约小幅低开后快速震荡下行至-1.49%,而后窄幅震荡上行。午盘开盘后价格快速拉升至1.94%,至午盘尾盘时快速回撤,最终微跌0.45%。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于小丹021-20707870 孙贤珏 021-51666757 周致丞021-5166671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