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个
2023年4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4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97万吨,环比增加1.86万吨,增幅为2%,同比增加17.2%;且较预期的95.39万吨多1.61万吨。1-4月累计产量为368.25万吨,同比增加35.29万吨,增幅为10.6%。 据SMM了解4月有6家冶炼厂进行检修,合计影响量在2.95万吨。不过有几家大型冶炼厂因为统计周期问题(3月统计周期短、4月恢复正常),令4月统计产量比3月统计产量增加约3.54万吨;再加上华中某冶炼厂持续释放产量、江西某用危废做原料的冶炼厂(年产能10万吨)正式投产和华南某冶炼厂结束检修恢复正常生产;以上几个因素均是令4月总产量超预期的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几个不利因素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一是江西某小型冶炼厂因自身原因而停产何时复产目前仍不知道;二是因硫酸价格低迷部分冶炼厂出现0元送硫酸的情况,不过据了解并没有一家冶炼厂因为硫酸胀库问题而减产或停产。据SMM统计,4月电解铜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为91.40%,环比上升1.79个百分点。 进入5月,据SMM统计有5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另外2家推迟到6月,该5家冶炼厂预计合计影响量达到3.03万吨。不过4月检修的冶炼厂在5月陆续复产有助于提升产量;另外,山东某冶炼厂已于5月初点火,预计6月才有成批量的产品出来,因此5月的总产量仍会环比下降。 综上所述,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5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5.35万吨,环比下降1.65万吨降幅1.7%,同比上升16.4%。1-5月累计产量预计为463.60万吨,同比增加11.74%,增加48.72万吨。最后据SMM统计6月将有8家冶炼厂要检修,料6月产量预计会继续下降。 电解铝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34.8万吨,同比增长1.5%。4月份广西、贵州等地区持续复产,电解铝日产量环比增长1533吨至11.16万吨左右。1-4月份国内电解铝累计产量达1326.5万吨,同比增长3.9%。4月西南地区铝中间制品产量攀升,国内铝水比例环比增长2.4个百分点至73.4%。 产能变动情况:4月份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复产产能较多,月内合计复产规模达43万吨,贵州等地产能转移等新增投产近10万吨。月内云南省内电解铝企业持稳生产为主,运行产能并未产生变化。据SMM统计,截止目前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9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长至4078.8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90%,环比增长1.1个百分点。 产量预测:截止目前贵州(32万吨)、四川(6万吨)两地合计有38万吨待复产,而云南短期暂无大量复产预期,预计5月份全国电解铝复产规模在18-20万吨,新增项目投产主要集中四川、内蒙古等地合计34万吨,但是新增项目投产进度缓慢,预计5月份投产量不超过3万吨。5月份预计而减产预期主要是山东地区的涉及到产能转移的小幅减产及贵州某铝厂自发性停产(5万吨左右),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5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增长4100万吨附近,预计5月(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或346万吨附近,同比增长0.72%。 需求端:4月份国内铝下游开工呈现环比小幅走弱态势,但国内铝锭社会库存在铝水比例逐月增加,铝锭产量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下,维持去库状态,月内呈现去库23.5万吨的状态。然而,铝棒库存整体表现为去库不畅,库存总量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月内累计去库1.6万吨左右。进入5月份国内铝水比例维持高位为主,铝下游加工企业订单较4月份有所好转,预计5月份国内铝锭维持去库状态,到5月底铝锭库存总量或在72万吨附近,而铝棒产量增幅明显的情况下,或继续呈现去库不畅的状态。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4月(30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为653.5万吨,日均产量环比增加0.35万吨/天至21.8万吨/天。4月总产量环比上月减少1.6%,主因4月较之3月减少1个自然日。从同比数据来看,4月氧化铝产量同比去年增加5.4%,主因新投氧化铝产能的释放,贡献了这部分增量。截至4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10025万吨,运行产能为7950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9.3%。 分地区来看:山西地区,全省开工率为69.4%,较上月有所抬升1.6%,主因1季度末开始,伴随烧碱等原材料价格的回调,氧化铝的利润有所恢复,刺激了部分厂家的复工复产。河南地区,当地氧化铝厂复工复产的意愿不及山西地区,虽然4月亏损情况较之年初明显好转,但河南当地国产矿供应持续紧张,企业短期内对于复产依旧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全省开工率维持在64.1%的低位。贵州地区,全省开工率为93.1%,较上月下降3.5%,主因贵州地区个别氧化铝厂因矿石紧张叠加年度检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但该情况属于短期产能波动,预计下月该省的开工率将重新修复至95%左右;河北地区,开工率从上月的66.2%,本月抬升至76.0%,文丰氧化铝厂第四条生产线(120万吨/年)顺利投产,预计5月开工率将继续抬升;广西和山东地区,企业生产相对稳定,开工率波动较小,分别是87.0%和91.3%。 下月预测:鲁北化工的新投产能(100万吨/年)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5月开始放量。此外,山西地区个别氧化铝厂计划5月恢复之前停产的50万吨产能。整体而言,预计5月氧化铝总产量将抬升至685万吨,日均产量将达22.1万吨/天。 原生铅 2023年4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31.54万吨,环比下滑2.43%,同比上升16.17%;2023年1-4月累计产量同比上升15.5%。2023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83.57万吨。 据调研,4月份,在多家电解铅企业检修的情况下,当月产量如期下滑。其中,河南、云南、湖南和山东均有冶炼企业进入检修,检修开始时间多是在4月中下旬时段,部分企业检修更是贯穿至5月,且检修的企业多为大型冶炼企业,产量影响较大。故,4月虽有河南冶炼企业新增产能产量继续爬坡,以及湖南、云南地区的中小型冶炼企业复产,仍是未能改变4月电解铅产量下降的趋势。 5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与恢复并存,5月上旬检修后恢复的企业较多,中下旬则是检修的企业增多,后续铅锭阶段性供应亦将产生较大起伏。据调研,5月检修结束的企业主要是云南、湖南等地区的中大型企业,计划检修的企业分布在河南、山东、广东、内蒙古、江西等地区,多是大型企业。综合看,SMM预计5月电解铅产量延续小幅下降趋势,至31.3万吨。 再生铅 2023年4月再生铅产量35.02万吨,环比3月份-4.26%,同比去年0.32%;2023年1至4月再生铅累计产量134.27万吨,累计同比2.5%。2023年4月再生精铅产量30.63万吨,环比3月份-6.3%,同比去年5.04%;2023年1至4月再生精铅累计产量118.19万吨,累计同比2.35%。 国内4月份再生精铅产量较上月微减,主因是大型和小型冶炼厂在4月份减产较多。安徽华铂部分产线检修带来大型炼厂的主要减量,安徽天畅、山东中庆等炼厂的复产中和掉部分减量,从数据上看大型炼厂4月开工率较3月下降5.79%。江西信亚停炉技改带来小型炼厂的主要减量; 从数据上看小型炼厂4月开工率较3月下降18.23%。 进入到5月份,安徽华铂结束检修复产以及山东中庆复产后产量逐步提升至稳定;这为5月再生铅的供应带来主要增量。与此同时,内蒙古地区的部分炼厂综合行情偏弱、原料供应紧张且成本高企等因素,产量将维持在较低水平;湖北地区个别炼厂有15天左右的检修计划,该地区再生铅供应有所减少。综合来看,预计5月份再生精铅产量增加3万吨左右,开工率约为56.12%。 精炼锌 2023年4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4万吨,环比减少1.67万吨或环比减少3.01%,同比增加8.97%。超过预期值。1至4月精炼锌累计产量达到210.9万吨,同比增加7.22%。其中3月国内锌合金产量为8.7385万吨,环比增加0.4775万吨。 进入4月,国内锌矿加工费环比走低至4800~5000元/金属吨,与此同时国内硫酸价格大幅走低,加之锌价高位回落,炼厂利润快速下行,但当前利润暂未有矿产锌炼厂计划减产,除云南、陕西、湖南、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炼厂常规检修外,其他地区炼厂均稳定生产,且河南及甘肃炼厂4月超负荷运行、加之实际炼厂检修影响量不及预期,也导致最终产量高于预期值。 SMM预计2023年5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1.98万吨至55.98万吨,同比增加8.65%;1至5月累计产量达到266.9万吨,累计同比增加7.51%;进入5月,多数炼厂检修恢复带来增量,且云南限电影响有所减轻,部分炼厂产量计划回归到正常水平。检修方面可能集中在陕西及河南地区炼厂,但目前可能仍在计划中,SMM会持续跟踪。另外减产方面主要集中在湖南地区部分再生锌工厂。此外,由于4~5月锌价大幅走低,炼厂出货意愿不足,导致厂库环比走高。 精炼锡 据SMM调研了解,4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4954吨,较3月份环比减少1.06%,同比减少0.99%,1-4月累计产量同比减少3.37%。4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低于预期,主因此前预计的广西和江西3家冶炼企业在4月份增产预期并未兑现,而受制于锡矿供应紧缺及锡矿加工费贴近于部分冶炼企业生产成本,云南地区有3家冶炼企业分别减停产,其余冶炼企业的生产总体维持稳定状态。 进入5月,虽然国内锡矿供应依然较为紧缺,但部分冶炼企业在4月份已经较多减产,后续再度减产的空间相对较小,多数冶炼企业表示依然将维持稳定生产状态,SMM预计5月份锡锭产量为15100吨。另外,4月中旬锡价较高位置时,较多冶炼企业大量出售库存中的锡锭,但近期下游消费仍相对平淡,且五一假期市场供需阶段性错位,近期冶炼企业锡锭隐形库存已经部分恢复,仍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后续国内锡锭供应或仍难有较多减量。 电解镍 2023年4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1.76万吨,环比上调0.17%,同比上升36.35%。全国电解镍产量4月延续爬坡基本符合预期。受西北某冶炼厂检修原因月内出现停产,但江苏某冶炼厂月内产量出现爬坡因此4月期间精炼镍产量并未出现下降。 预计2023年5月全国精炼镍产量1.79万吨,环比上涨1.99%,同比上涨25.73%。5月精炼镍产量延续上涨,一方面因为江苏某冶炼厂预计5月内产量将继续爬升,其次广西精炼镍项目预计5月份将正常排产,但初始产量略低年内预计产量持续上行。整体来看,2023年电积镍放量预期仍存预计年内精炼镍产量将不断爬升。 镍生铁 2023年4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2.84万镍吨,24.3万实物吨,实物吨环比减少4.74%,同比减少25.09%。4月镍铁整体价格企稳回升,但由于不锈钢利润有限,因此钢厂采购仍然较为有限,而市场以消化库存为主,镍铁厂成品价格与原料错配,仍然维持减产状态。另外,部分镍铁厂设备出现问题,也带来了一定供应上的减量。分品位看,4月高镍生铁产量约2.18万镍吨,环比减少7.08%。4月低镍生铁产量为0.65万镍吨,环比上升4.07%。主因为3月部分低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炉况原因导致减产,而4月恢复正常。 预计2023年5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2.37万镍吨左右,金属量较4月产量环比增加6.71%。5月仍有部分高镍铁厂处于检修状态,但由于5月不锈钢厂集中增产,叠加市场库存去化,铁厂接单情况均较佳,因此均有所提产。 印尼镍生铁 2023年4月印尼镍生铁产量11.07吨,环比上升13.36%,同比增幅17.7%。2023年累计产量41.53万镍吨,累计同比19.3%。4月份印尼部分厂区电力设备投建问题得到解决,叠加国内外不锈钢需求均有所恢复,且废不锈钢紧缺,需求转化至镍生铁。因此铁厂增产动力较足。整体产量增产驱动力较强。另外,尽管部分企业产线由高冰镍转回至镍生铁,但也有部分企业计划转产高冰镍,这一部分量互相抵消,叠加镍铁产线4月大量投产,整体供应仍在增加。5月份中国300系不锈钢集中增产,而部分印尼镍铁厂投产计划在5月放量,预计印尼镍铁产量或将达到11.54万镍吨,环比增幅约4.25%,同比增幅17.4%。 硫酸镍 2023年4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3.02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3.71万实物吨,环比增长18.29%,同比增长39.43%。4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环比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三元前驱体厂商需求恢复并没有达到预期,当前价格接受意愿价格偏低除了长单执行,散单几无成交;4月份,硫酸镍上游原料企业挺价意愿仍强,以当前加工费生产硫酸镍的利润性比较差,部分企业亏损情况严重,硫酸镍生产企业开始减产;部分液体硫酸镍生产企业在考虑胀库的压力情况,按需生产,减产情况较为严重。5月份,据SMM分析下游三元厂商排产预期较4月并无明显好转。且部分停产企业5月份并无复产计划。预计,5月份硫酸镍的产量为3.12万金属吨,较上月无明显变化。 电池级硫酸锰 2023年4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0.72万吨,环比减少75.74%。供给方面,据SMM了解,由于3月高纯硫酸锰市场整体累库严重,且新能源动力端需求起色不大,对此多数高纯硫酸锰企业开始停产检修,其余企业也处于减产状态。因此,4月高纯硫酸锰产量急剧骤减。需求方面,三元前驱体企业库存高企,仍在逐步消化中,因此对高纯硫酸锰的长协提货积极性较差。综合来看,当前高纯硫酸锰市场虽有所去库,但供需格局依旧严峻。 进入5月,据SMM了解,新能源动力电池的订单情况并无明显起色,传导至三元前驱体厂仍在控产,且海外对高镍的需求正在逐步缩窄。因此多数停产的高纯硫酸锰企业仍无具体的复产预期,多以观望为主。少数企业多跟随下游大客户的开工情况,5月内或将重新开工生产。综合来看,预计5月实现高纯硫酸锰产量约0.75万实物吨,环比增加4.46%。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01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06万吨,碱锰型0.61万吨,碳锌型0.33万吨),环比下降0.98%,同比下降56.65%。2023年1-4月累计产量约为4.2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66.80%。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虽下游锰酸锂需求有所转好,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型)表现为增量。然其他类型二锰产量环比均有所减少,减量对冲增量的情况下,电解二氧化锰整体产量略有下降。 预计5月,下游锰酸锂需求虽有好转,然其他类型二锰表现不甚理想,产量或将延续减量,约为0.93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0.94万吨(其中电子级5578吨,电池级3852吨),环比下降12.44%,同比下降11.04%。2023年1-4月累计产量为4.5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7.01%。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碳酸锂价格月中上旬下跌的影响,下游锰酸锂开工率降低,因此对于原料的采购量有所降低,四锰企业生产相对减量,因此整体产量表现为下降。 进入5月,下游需求有所恢复,多数锰酸锂企业订单情况较好,且下游自4月下旬对原料的采买量陆续上升,因此5月四锰需求方面略有支撑,四锰产量预计约为0.95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高位回落,至55.82万吨;环比减少7.41万吨,降幅11.76%;同比增加0.07万吨,增幅0.12%。内蒙古地区产量34.32万吨,环比减少0.62万吨,降幅1.77%;广西地区产量1.8万吨,环比减少61.7%。4月主流不锈钢厂高碳铬铁钢招价格大幅下跌,南方铬铁厂家倒挂明显,出现集中减、停产,南方铬铁产量减少,但北方铁厂在前期订单支撑,以及工艺、电费等成本优势下多维持前期开工情况,铬铁产量整体仅小幅回落,供给依旧较为宽松。 5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57万吨,较4月产量小幅提升。5月不锈钢排产预期增加,对铬铁需求提升,青山高碳铬铁钢招平盘,高于市场前期预期。铬铁厂家信心恢复,部分南方铁厂复产,但北方个别铁厂受限电、环保检查等因素减产,铬铁整体产量预期仅小幅提升。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3年4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78.02万吨,较3月总产量环比增加约1.81%,同比减少约4.05%。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产量约83.90万吨,环比减少约3.67%;300系不锈钢产量约143.26万吨,环比增加约5.28%;400系不锈钢产量约50.86万吨,环比增加约1.92%。 4月初,镍铁价格的回弹带动300系不锈钢现货价格探底回升。不锈钢厂利润空间快速扩大,叠加厂内库存已有一定量消化,因此多数3月减产的不锈钢厂选择复产,也存在因5月期单签订情况较好且产能顺利爬坡的不锈钢厂增产。但200系的接单情况较为一般,且库存消化速度较慢,因此200系产量环比有所减少。400系产量基本与上月持平。4月整体不锈钢钢坯产量环比增加。 5月全国不锈钢厂钢坯总产量或创历史新高,主要增量在于华东某大型不锈钢厂的300系、400系新增投产,以及部分不锈钢厂的300系增产。另外,华东另一不锈钢厂锅炉检修结束,200系也有一定增产。虽截至5月初,不锈钢社会库存累积幅度较小,但4月的不锈钢钢坯增产或将在5月中下旬投放至市场,6月供给端也有较大过剩预期。在需求不能明显回暖的情况下,不锈钢整体库存或将有一定累积,现货价格上行空间或较为有限。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0.18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4.10%。2023年1-4月我国电解锰总产量约为41.89万吨,同比上涨177.42%。4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个别工厂因某些因素影响而停止生产,加之小部分锰厂有降低排产,因此4月整体产量表现为减量。需求方面:虽300系不锈钢产量环比有增,但200系不锈钢产量环比下降,300系不锈钢耗锰增量对冲200系不锈钢耗锰减量,电解锰整体下游对锰需求量变化不大。 进入5月,因不锈钢方面利润相对尚可,钢厂整体排产增加;此外,电解锰收国储方面据悉将消耗两万吨左右的量,锰厂库存压力略有缓解。然一季度锰厂高排产造成的供应过剩局面仍存,按锰厂排产调研情况来看,供应端5月减量或将增加,预计产量约为8.63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4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29.12万吨,环比减少2.2万吨降幅6.9%,同比减少1.5万吨降幅5.5%。2023年1-4月份累计工业硅产量在115.88万吨,同比维持增加增幅在13%。 在硅市行情低迷氛围笼罩下,叠加部分硅企开炉持续时间较久炉况下降,部分硅企顺势停产检修,云南、新疆、福建、陕西等地产能负荷下降,多数产区产量有不同程度缩减。其中以新疆、云南减产最多在0.5万吨左右。从各省份情况看,新疆虽有部分硅企检修,龙头企业产能占比高整体开工率维持高位产量占比在58%附近,产量排名第一,云南第二,内蒙古次之。 从各硅企5月份排产计划看,云南少量产能在中上旬有减产计划开工率预期进一步走弱,福建、重庆等在4月中下旬停产的硅企减产效应继续显现,四川在4月底迎来平水期,然原料等生产成本下跌速度不及硅价下行幅度,企业生产意向弱复产寥寥,在电力供应尚可的情况下预计在5月底批量复产并在6月份释放产量。预计5月份国内工业硅产量环比表现小幅减量,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多晶硅 据SMM数据统计,4月国内硅料供应约为11.4万吨,环比3月上涨2.7%,国内多晶硅供应继续增长,受企业产能爬坡进度及新晋企业情况影响,产能增速有所收窄。目前市场多晶硅供应仍略有过剩,硅料库存压力仍在,目前库存已经爬升至10万吨左右。部分企业排库欲望明显,导致价格持续走跌,市场情绪逐渐转淡。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4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41GW,环比3月上涨7.89%,较3月供应仍较明显上涨,主要原因在于4月终端项目启动情况良好,组件企业4月面临较大交货压力,尤其一线企业纷纷提产,供应量随即提升。进入5月,部分终端电站考虑成本及施工影响对交货需求减弱,5月增速预计偏弱于市场预期。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9.58万吨,环比下降5.74%,同比下降7.59%。2023年1-4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371.13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69%。本月硅锰减量的主要原因为,硅锰价格弱势运行,广西地区因生产成本压力较大,减停产情况增多。而北方主产区也因限电,检修、电网改造等因素致使产量也有所下降。整体来看,4月全国硅锰产量呈下降趋势。 进入5月,南方地区复工预期增强,然硅锰供需关系仍偏宽松。硅锰价格下行预期下,供应端优化仍为主流趋势,成本优势地区增量对冲成本劣势地区减量。整体硅锰产量预计变动不大,约为89.40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镁锭产量为7.0万吨,环比增加5.3%,同比下降17%,累计产量26.9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0%。 因政策端影响,4月国内镁价出现爆发式跳涨,叠加前期镁价以长期低位下行,需求端库存处于低位,恐慌情绪带动下,下游需求集中涌现,原镁利润高位令镁厂维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国内原镁整体产量较上月增加5%。从目前工厂的排产计划了解,5月受兰炭整改影响,总产量或出现小幅下滑,预计当月国内镁锭总产量在6.4万吨附近。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7万吨,环比增加6.4%,同比下降7.1%,累计产量10.4万吨,累计同比增加5.1%。 从国内镁合金企业了解,4月镁合金市场下游交单期较为集中,产量较前期出现较大增长。对于后续镁合金订单走向,某大型镁合金工行销售人员表示,海外订单萎靡不振的情况仍在持续,由于当月镁价波动较大,合金下游订单签订受阻,随着镁价恢复稳定,合金订单有望在5月恢复增长,5月国内镁合金产量预计为2.7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5万吨,环比下降6.3%,累计产量2.3万吨。 4月国内镁粉行情依旧低迷,大幅跳涨的原材料价格使得镁粉下游对当前价格接受度较低,同时国内订单小幅增长无法抵消外贸端长期低迷带来的影响,镁粉企业开工积极性较低,预计后续5月镁粉产量维持低位,约为5.5万吨。 氧化镨钕 2023年4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958吨,环比缩减0.9%。广西和江苏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四川地区有一定幅度的增产。 据SMM调研了解,由于氧化镨钕价格持续承压运行,部分矿企利润受到了较大幅度的压缩。金属厂采购意愿不高,氧化镨钕实际交投情况较为冷清,有部分分离企业产量开始小幅缩减,江苏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缩减了27%,广西地区环比缩减8%。但也有部分企业由于原料充足的原因有小幅度的增产:四川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加了12%。 镨钕金属 2023年4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215吨,环比增长0.7%。四川和广西地区有小幅度的增产,其它地区产量较3月波动较小。 4月镨钕金属价格继续保持弱势下行,磁材厂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但随着库存量的压低,部分磁材企业开始少量压价询单,高价采购意愿不高。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季度我国稀土进口量增加,氧化镨钕供应量较为充足,四川地区镨钕金属产量环比增加13%%,广西地区环比增加11%。 氧化镝 2023年4月国内氧化镝产量为180吨。其中江西地区产量占比约为38%。 据SMM统计,国内离子矿供应继续增加,第一季度未列名氧化稀土进口量同比增长了818%。受消息层面因素影响,氧化镝价格走势与镨钕产品相比较为稳定。考虑到南方即将进入雨季,来自东南亚的稀土进口量将较第一季度有所缩减,预计5月份氧化镝产量也将较4月份有少量减产。 氧化铽 2023年4月国内氧化铽产量34.5吨,其中江西地区占比约为36%。 据SMM调研了解,目前氧化铽供应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其需求较为冷清。在稀土下游持续偏弱的情况下,多数业者对氧化铽价格后续走势信心不高,当前,氧化铽价格走势以震荡偏弱运行为主。考虑到离子矿供应较为充足,SMM预计后续氧化铽产量也将保持稳定。 钼精矿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81万吨,环比减少3.5%,符合市场预期。4月份,国内钼精矿价格继续下滑,但在钼产业链中,钼精矿销售仍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所以钼矿端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未受到影响,普遍保持着较高的产出率。3.5%的降幅属于正常波动,因为国内部分钼矿山属于伴生矿或多金属矿,钼金属的产出未必固定,或多或少都会有变动。5月份,国内钼矿山较少有检修停产计划,SMM预计5月钼精矿产量将持稳。 钼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43万吨,环比减少9%。4月上半月,国内钼价持续走跌,前期未消耗的高价位原料叠加钢厂压价采购钼铁的情况,使得钼铁冶炼厂利润不断被压榨,倒挂现象时有出现,冶炼厂开工率有减。进入下半月,生产刚需推动钢厂的钼铁招标集中批量进场,冶炼厂订单出现明显增量,低位原料也不断流入市场,冶炼厂开工率逐步恢复;但因前期减产、检修情况较多,所以钼铁月产量依旧有减。 展望5月,目前钼铁冶炼厂普遍表示订单饱和,开工率已恢复正常,排产至6月上旬,故SMM预计5月钼铁产量将有明显增加。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4月中国1# 白银的实际产量为1334.3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052.3吨 ),1# 白银产量环比减少8.29%,同比6.77%。产量环比减少的原因有:一、冶炼厂企业停产检修;二、原料中含银量波动;三、4月银价较高,阳极泥以及含银废料收购的成本增加,因此回收量减少。本月产量增加的原因是:原料中含银量波动。总体来说,本月产量减少的企业以及减少的产量大于产量增加的量以及企业,因此4月国内白银产量环比减少。由于5月白银价格仍在高位震荡,因此,SMM预测5月白银产量可能持平。 宏观方面: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宣布倒闭,虽然随后被接管,但恐慌情绪仍比较强烈。随后5月4日美联储公布加息,如市场所料,加息25基点,由于加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叠加市场交易者避险情绪高涨,白银的价格不降反升,周五晚上美国公布重要经济数据,上周五晚美国4月失业率公布值为3.4%,低于前值3.5%和预期值3.6%;美国4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公布值为25.3万人,低于前值23.6万人和预期值18万人,经济数据利空,随后白银出现回调,之后白银的价格受到宏观经济数据影响比较大, 因此市场也会更多的关注经济数据的变化,由于市场上交易者对利多消息比较敏感,对利空消息则比较审视,因此SMM预计银价在5月仍维持高位震荡。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4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7258吨,整体和上月7256吨相比几乎持平,产量保持在7000吨大关以上,环比仅上升0.03%。由于从今年1季度的其他锑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来看,已经达到11742.9吨,较去年同期6556.4吨相比几乎翻倍,因此不少市场人士对未来锑原料资源是否还会继续紧张表示疑虑,比如在外矿进入市场的冲击下,内矿的惜售是否可能也会出现大规模松动,从而可能会导致市场锑品产量不断增加。从4月的生产情况来看,有不少厂家开始陆续增加产量,恢复正常或者复产,但也有一些厂家出现停产情况。这也导致了4月的锑锭产量整体微幅上升。 具体来看,从4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4月SMM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3家厂家停产,和上月持平;9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减少5家;11家厂家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多了5家。SMM预计2023年5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3年4月相比还将有一定幅度增加的可能性较大。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3年4月中国精铋产量2620.673吨,相比2023年3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上升0.06%,基本持平。近期市场铋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还在继续,从4月的产量情况来看,原先还停留在停产减产状态中的厂家依旧因检修或者缺原料等情况,继续停产,4月开始,不少厂家的产量出现了波动,部分略有增加,部分略有减少,但整体来看基本持平。而需求方面来看,各下游方面的需求变化不大,因此目前基本面来看,国内精铋未来的供求格局变化不会太大。 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4月有5家厂家停产,较3月份减少2家,从厂家的增减产情况来看,4月有4家厂家的产量有一定小幅增长,其中有一家厂家从停产状态中复产。而有5家厂家的产量有小幅下降,这也使得4月的锑锭产量整体上升趋势结束,和上月相比基本持平。SMM预计5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较大,不排除有小幅度的增加可能。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4月我国硝酸银产量环比下降,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4月产量为561吨,环比减少14.7%,国内硝酸银4月总产量约为591吨。4月各厂家硝酸银产量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4月上旬白银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情况,处于行情剧烈波动期,下游采购较为谨慎,基本上以小量的刚需订单为主,观望情绪较强。且下游企业由于目前白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因此采用库存或者其他方式来控制成本,因此4月硝酸银国内订单以及生产量普遍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由于国内银粉企业仍处于抢占TOPCON国产银粉赛道之中,产量还没稳定,同时下游电池片厂单耗逐渐降低,因此SMM预测5月硝酸银产量持稳。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4万吨,当月产量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5%,累计产量13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3%。 4月国内钛白粉企业开工较上月整体持稳,钛白粉下游内需有所走弱,市场价格上行动力有限,部分钛白粉企业销售人员表示,若后续市场持续低迷,不排除通过减产控制成品库存。随着钛白粉走出传统旺季,5月国内钛白粉产量或出现小幅下滑,预计当月总产量为32万吨。 仲钨酸铵 SMM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中国仲钨酸铵(APT)产量约为1.12万吨,环比减少490吨,降幅为4.2%。 据SMM了解,4月上半月钨市场下游需求跟进有限,买方采购意愿不佳,APT订单量低于预期;4月下半月,下游制品端原料采购集中入场,带动钨粉末生产企业对于APT的需求,APT散货订单有增,冶炼厂开工率提升;叠加冶炼厂长订单的按时交付,所以4月APT产量仅为小幅降低。 进入5月,国内钨矿供应因雨水天气较多以及前期环保督察等因素稍有收紧,原料低价难采,冶炼企业面临倒挂风险,且下游需求仍旧延续偏弱的态势,并无回暖迹象。故SMM预计5月APT产量继续小幅降低的可能性较大。 碳酸锂 4月,中国碳酸锂产量27333吨,环比下跌9%,同比增长2%。本月因气温回暖,盐湖产量增加;但辉石及云母因成本问题,减停产增多;与此同时回收市场寡淡,产量同比下滑。因此虽盐湖增量,但不及其他冶炼端减量,因此产量环比下跌。预计5月,随着现货价格的反弹,现货市场看涨情绪激烈,叠加看好后市需求,因此开工率或将上涨,预计约为33556,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5%。 氢氧化锂 4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3891吨,环比减少2%,同比增加26%。本月由于下游需求未见起色;加之前期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出货压力大,导致库存积累。部分企业出现小幅减产,因此产量环比下跌。进入5月,由于“碳”“氢“价差修复,市场冶炼量有所提升,产量环比小增,约为23877,环比增加2.1%,同比增加16%。 硫酸钴 4月,中国硫酸钴产量6232金属吨,环比减幅17%,同比减幅4%。1-4月硫酸钴累计产量27350,累计同比增幅11%。 4月,国内下游前驱需求未见明显复苏,海外需求微微转弱。前驱厂开工率持续不佳,原料长单提货延后,基本没有零单采买需求。钴盐厂整体库存较高,叠加原料成本相较于产品售价存在价差,盐厂整体减少硫酸钴的自产,维持代工的产量。且由于硫酸钴与四钴、电钴存在一定价差,部分盐厂切换产线转向生产其他钴产品。 预计5月份,在下游预期未见复苏的背景下,5月将以去库为主,5月预期硫酸钴产量为5345吨,环比减少14%,同比增幅15%。 四氧化三钴 4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6,087吨,环比上行9%,同比下降14%。供给端,四钴4月产量较3月小有上涨,四钴厂商出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下游压价势头较猛,四钴厂商出低价货的意愿较差,因此增幅有限。需求端,下游钴酸锂厂商对于四钴需求稍有增量,但需求仍尚未有明显好转,叠加电子烟市场近期逐渐向好,因此供给倍率型钴酸锂的四钴量有所增加。5月预计四钴产量继续上行,但增幅有限。5月四氧化三钴产量预期为6,648吨,环比增加9%,同比增加21%。 三元前驱体 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53,444吨,环比下降1%,同比增加1%。1-4月中国三元前驱累计生产231847吨,累计同比下跌2.3%。 本月前驱体厂总体开工率不佳,延续减产趋势。下游数码端市场虽有转暖,但由于过去行情较差,增量有限。动力端,海外市场行情转弱,国内市场未有复苏迹象。受下游需求影响,头部大厂部分基地4月停产。目前前驱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出货价格几乎低于成本线,部分小厂由于不具原料优势难以低价接到订单,且由于前驱体为定制化产品,只能继续保持减产状态。 预计5月份,头部前驱大厂出口海外的排产相较国内更稳定,部分前驱厂中低镍特定项目带来需求的微弱增量,此前停产的基地在5月也有复工预期。总体来看,5月份中国三元前驱产量为56026,环比上升5%,同比上升2%。 三元材料 4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4,809吨,环比下滑3%,同比下滑2%。国内终端市场恢复进程缓慢,但部分电池企业在长期去库后,对现行库存进行一定调整。同时,部分小动力及数码电芯企业在锂价下跌至阶段性低位后,盈利情况有所改善,对三元材料备采订单存在增加,整体增量以5、6系为主。然而,海外动力市场需求趋弱,高镍需求明显走弱,推动高镍板块开工有所下行。综合推动三元材料产量小幅下行。进入5月后,终端需求小幅回暖,但长期去库后下游电芯企业原料库存处于相对低位,锂价止跌预期的情绪面带动对下游的备采情绪存在一定提振。预期受采购需求推动,三元开工仍将上行。5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8,562吨,环比上行8%,同比上升5%。 1-4月中国三元材料累计产量为177,609吨,累计同比下滑4%。 磷酸铁 4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65,714吨,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83%,累计同比增长84%。市场方面,本月磷酸铁产销走低。一季度行业累库,上游磷酸铁锂产量较3月基本持平,因此未带动磷酸铁需求回暖,4月市场整体较弱,以去库为主。成本方面,磷酸市场表现延续冷清,价格下降,带动成本走低。下月,当前原料成本较低,叠加市场预期小幅恢复下,磷酸铁预计2023年5月磷酸铁产量达72,245吨,环比上涨9%,同比增长61%。 磷酸铁锂 4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72,085吨,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54%,累计同比增长31%。市场方面,4月上旬,行业处于去库阶段,市场较为冷淡;进入下旬,随着碳酸锂止跌,储能市场活跃度增加,动力市场整体偏弱。成本端,主要原料碳酸锂在本月先跌后涨,磷酸铁延续弱势。但因成本传导存在时间差,总体成本暂稳。下月,市场预期较4月有一定的改善,磷酸铁锂企业排产增加,预计2023年5月磷酸铁锂产量为77,814吨,环比上涨8%,同比增长66%。 钴酸锂 4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6,020吨,环比上涨15%,同比小涨6%。供应端,4月头部钴酸锂大厂产量有所增量,其余厂商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或维稳。因临近“618数码大促”,终端数码电芯厂根据电芯生产周期开始陆续备货,电芯厂近期订单有所缓慢恢复,但增量不明显,传导至上游钴酸锂订单也有所小量增加;成本端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有所反弹,钴酸锂成本增加,价格随之上行。且钴酸锂厂家受情绪面影响,原料采购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预计5月钴酸锂企业预计排产小幅上涨,5月预计产量为6,418吨,环比上涨9%,同比增加7%,累计同比减少30%。 锰酸锂 2023年4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6,814吨,环比增加66%,同比增加109%。本月锰酸锂市场存在时间异质性,前20天,锰酸锂市场仍旧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下游订单量保持稳定,难以增加。直到后10天,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出现小幅回弹,锰酸锂企业采购低价工碳难度增加,锰酸锂成本支撑开始恢复,因此下游电池厂开始恐慌性备货,一时间锰酸锂企业订单激增。由于部分锰酸锂企业前期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原材料库存且处于低位,因此产量增长多集中于5月。从市场反馈来看,多数锰酸锂企业5月订单情况较为乐观,根据SMM调研,5月实现锰酸锂产量约达9,474吨,环比增加39%,同比增加170%。 2023年4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2023年3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3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95.14万吨,环比增加4.36万吨,增幅为4.8%,同比增加12.1%;且较预期的94.95万吨多0.19万吨。1-3月累计产量为271.25万吨,同比增加21.02万吨,增幅为8.4%。 3月尽管有3家冶炼厂有检修,但据SMM了解这些冶炼厂已经补足阳极板等原料,3月实际产量并未因检修而减少;再加上华中某冶炼厂持续释放产量,令3月总产量继续走高。除此之外,因国内粗铜、阳极板供应充足(据SMM了解今年以来有不少之前做再生杆的企业纷纷转为生产阳极板),令不少冶炼厂产量都出现超预期,尤其是江西某冶炼厂复产情况大幅超预期,最终使得3月实际产量要比预测值多0.19万吨。SMM统计,3月电解铜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为89.62%,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 4月开始国内冶炼厂进入密集检修期,SMM统计4月有6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预计合计影响量达到2.86万吨。不过有几家大型冶炼厂因为统计周期问题,3月统计周期为28天4月为31天,令4月统计产量比3月统计产量增加约2.32万吨。此外,华中某冶炼厂4月产量将进一步走高且3月底江西某用危废做原料的冶炼厂(年产能10万吨)正式投产,都将提升产量。 综上所述,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4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5.39万吨,环比增加0.25万吨增幅0.26%,同比上升15.3%。1-4月累计产量预计为366.64万吨,同比增加10.12%,增加33.68万吨。但据我们统计5月将有7家冶炼厂要检修,在没有统计周期的干扰下,5月产量预计会有所下降。 电解铝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41.2万吨,同比增长2.9%。3月云南维持前期减产运行状态且贵州及四川等地复产产量贡献极小,3月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下降349吨至11万吨左右。1-3月份国内电解铝累计产量达992.2万吨,同比增长4.8%。3月国内铝棒、铝合金等中间制品产量大幅提升,SMM统计3月国内铝水比例环比增长8.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至71%附近。 产能变动情况:3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小幅增长,其中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部分企业复产,复产规模达22万吨,贵州产能转移及四川广元中孚新增投产增产达14万吨,3月份减产主要是山东地区产能的减产。据SMM统计,截止4月初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5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增长至4022.7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8.9%,环比增长0.8个百分点。 产量预测:进入4月份,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区仍有37-40万吨的复产及转移产能投产的空间,而减产预期主要是山东地区的涉及到产能转移的小幅减产,云南省内目前电解铝企业暂稳运行,省内暂未对铝行业有进一步的减产要求,后续持续关注当地的电力情况,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4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060万吨以上,预计4月(30天)国内电解铝产量或332万吨附近,同比增长0.67%。 需求端:3月份国内铝下游消费开工向好,国内铝社会库存冲高回落,于3月中旬进入去库状态,月内去库18万吨,进入4月份国内电解铝供应量有限且行业铸锭比例较低,铝锭产量增幅有限,加之4月下游消费开工有继续好转预期,预计4月份国内铝锭维持去库状态,到4月底国内铝锭社会库存或在88万吨附近,但考虑到铝棒产量增幅较大,建筑型材板块下游消费一般的情况,建议关注铝棒库存变动情况。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3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64.2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减少0.42万吨/天至21.43万吨/天,总产量环比增加8.59%,同比去年3月增加4.73%。截至3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10025万吨,运行产能为7821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8%。 整体来看,3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8万吨,月内过剩15.8万吨左右。 分地区来看:河南地区,当地氧化铝厂维持压产状态,全省开工率仅为61.5%,去年同期开工率为89.9%,盈利能力薄弱、矿石采购难度不减持续抑制当地产能的抬升;山西地区,全省开工率为67.7%,该省氧化铝面临的困境与河南相似;贵州地区,全省开工率抬升至96.5%,该省目前矿石供应有所恢复,企业生产重回稳定;河北地区,文丰氧化铝厂总建成产能已达480万吨,由于天然气的限制,开工率为66.2%;广西和山东地区,由于部分厂家的新投产能建成后但尚未有氧化铝成品产出,故两省的开工率较之上月略有下滑,开工率分别为87.1%和90.1%。 整体而言,3月氧化铝延续过剩格局,一季度整体过剩24.9万吨,氧化铝价格继续承压。山西和河南地区氧化铝厂复产和增产意愿不高,新投氧化铝产能亦谨慎投产,预计4月份氧化铝日度产量将保持在21.8万吨/天,4月(30天)国内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预计为654万吨。 原生铅 2023年3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32.02万吨,环比上升12.61%,同比上升22.4%;2023年1-3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4.88%。2023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6.57万吨。 据调研,3月份除去少数湖南、河南、云南等地企业因检修或原料供应紧张问题而部分减产,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因3月工作日增加,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普遍环比增量。本月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一方面河南地区铅冶炼企业新增产线产量继续爬坡,且多为大型企业,其产量增加明显;另一方面为河南、云南、湖南等地冶炼企业检修后恢复,该类企业为中大型企业,亦是带来较多增量。 3月产量环比增幅最终符合预期,超过3万吨。 展望4月,电解铅冶炼企业检修增多,预计当月产量环比下降。期间,虽湖南、河南地区部分企业复产带来一定增量,但河南、云南等地区均有大型企业计划检修,其产量降幅较大,或使4月电解铅产量转为降势。SMM预计4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下降超万吨,至30.8万吨。 再生铅 2023年3月再生铅产量36.58万吨,环比2月份15.47%,同比去年25.01%;2023年1至3月再生铅累计产量99.25万吨,累计同比3.3%。2023年3月再生精铅产量32.69万吨,环比2月份16.58%,同比去年30.3%;2023年1至3月再生精铅累计产量87.56万吨,累计同比1.44%。 国内3月份再生精铅产量较此前预期略微增加,产量在环比方向上增加较多,更多和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在2月份受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放假和检修的季节性因素影响,导致2月份实际生产时间较少,产量数据基数较低。其中安徽超威、广西震宇、广东新裕、新疆再生资源等冶炼企业在2月份中下旬复产进入生产状态,仅有广东新裕于3月中旬再度由于利润亏损的因素而停产,其余企业均在3月份基本保持正常生产状态带来月度产量的增加;另外,3月份也有较多企业提产,如安徽华铂、安徽大华、通辽泰鼎、宁夏晨宏、湖南金翼等冶炼企业在3月份也均有产量增加。 进入到4月份,安徽华铂进入检修状态,对产量影响较大,江西信亚进入到停产技改状态,将持续大半年时间;而安徽天畅的设备问题已经在3月末解决,4月正常生产也将带来部分增量,山东中庆将在上旬结束检修而进入生产状态,内蒙古森润也在3月末结束检修复产。4月份再生精铅企业产量有增有减,但总体来看产量减少的数量相对较多,预计4月份再生精铅产量约为31.47万吨,环比-3.73%。 精炼锌 2023年3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5.68万吨,环比增加5.53万吨或环比增加11.03%,同比增加12.26%。基本符合2月当时预期。其中3月国内锌合金产量为8.261万吨,环比增加1.69万吨。1至3月累计产量达到156.9万吨,同比增加6.62%。 进入3月,虽然国内锌矿加工费环比走低至5100元/金属吨,但目前炼厂生产利润依然高企,故3月国内矿产锌炼厂基本维持满负荷生产。减量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炼厂限电控产。此外3月河南金利锌冶炼厂产能成功达满,带来额外增量。检修方面主要集中在云南以及辽宁及内蒙地区炼厂为主,但实际的减产量相对有限。再生锌方面,湖南地区企业生产维持盈亏平衡,企业开工维维持低开工率,但由于2月多数企业复工较晚,估计3月此部分再生锌企业亦带来额外的增量。 SMM预计2023年4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2.38万吨至53.3万吨,同比增加7.55%;1至4月累计产量达到210.2万吨,累计同比增加6.86%;进入4月,云南、甘肃、湖南、陕西、等部分炼厂常规检修,带来主要的减量。其他地区炼厂由于目前利润不错,基本维持3月开工水平。2023年3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5.68万吨,环比增加5.53万吨或环比增加11.03%,同比增加12.26%。基本符合2月当时预期。其中3月国内锌合金产量为8.261万吨,环比增加1.69万吨。1至3月累计产量达到156.9万吨,同比增加6.62%。 精炼锡 据SMM调研了解,3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5114吨,较2月份环比增加18.15%,同比减少0.54%,1-3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0.41%。 3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使得2月份产量基数较低所致,其中2月上旬元宵节期间,约有半数锡冶炼企业在春节假期之后并未复产,当时仍处于假期状态,而个别锡冶炼企业在春节假期进入到2月下旬才开始复产,2月份实际生产时间的缺失是导致产量基数较低的主要因素。另外,多数锡冶炼企业在3月份期间的产量维持稳定;个别锡冶炼企业进入到3月份中旬时期,由于锡矿和废锡供应量紧缺和锡加工费处于较低水平,而开始略微减产;而广西地区冶炼企业在3月下旬检修结束后复产。 进入4月,广西地区冶炼企业将保持正常生产状态,会带来较多锡锭增量;而云南某两家冶炼企业由于锡矿紧缺和较低的加工费水平略微减产;江西部分冶炼企业的废锡供应阶段性解决而带来产量的略微增加;其余多数冶炼企业仍维持平稳生产状态。 电 解镍 2023年3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1.76万吨,环比上调1.73%,同比上升39.68%。全国电解镍产量3月延续爬坡基本符合预期。但受3月镍价下行行情所影响,导致MHP或硫酸镍生产电积镍利润空间缩窄,部分企业原有排产计划出现推迟。 预计2023年4月全国精炼镍产量1.80万吨,环比上涨2.27%,同比上涨39.21%。4月精炼镍产量延续上涨,虽MHP产电积镍利润空间缩窄利润驱动有所减弱,但国内仍有小部分企业采用废料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电积镍,此部分量利润比较稳定,且预计有扩产的可能性;此外,中国西北某镍企因环保电解槽应用技术改造项目导致该企业纯镍产量下降。 镍生铁 2023年3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2.98万镍吨,环比降幅9.1%,同比降幅23.2%。3月不锈钢厂集中减产,镍铁大幅下跌,铁厂难受其亏损,普遍有所减产。分品位看,3月高镍生铁产量约2.35万镍吨,环比减少9.82%。300系不锈钢减产力度较大,且前期矿价较高,铁厂出货意向较低,厂内库存累计较多。因此,铁厂均主动减产去库。3月低镍生铁产量为0.64万镍吨,环比下降6.31%。主因为低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利润空间较有限,且200系一体化钢厂3月增产,生产情况基本正常。个别铁厂出现设备问题有小幅减产。 预计2023年4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04万镍吨左右,金属量较3月产量环比增加0.02%。4月仍有部分高镍铁厂处于减产状态,虽矿价有所下跌,但铁厂利润恢复仍然有限,高镍生铁紧跟成本下跌。大部分由于亏损减产的铁厂在4月维持减产状态。但部分铁厂由于短期设备等问题减产,在4月或将恢复部分产量。因此综合来看,4月产量整体仅小幅回升。 印尼镍生铁 2023年3印尼镍生铁产量10.04吨,环比下滑1. 4%,同比增幅24.5%。2023年累计产量30.3万镍吨,累计同比19.4%。3月份印尼整体受不锈钢需求走弱及部分厂区电力设备投建问题影响不增反减。3月份整个高镍生铁市场面临价格崩塌式下跌,一度逼近印尼镍铁成本。对于生产端而言,压力增加。4月份随着镍价下跌,镍矿内贸价格跟跌,利润空间再次留出,成本下滑。4月份中国300系不锈钢环比仅小幅增量,印尼镍铁预计增量也较低,环比增幅约4.8%至10.5万镍吨,同比增幅11.8%。 硫酸镍 2023年3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3.69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6.78万实物吨,环比增长18.30%,同比增长49.37%。2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较上月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在电镍新需求的带动下,引发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对于未来原料供应的担忧,询价频繁。需求的利好激发了硫酸镍生产企业生产热情,纷纷加快生产;2月份由于硫酸镍价格的飞速上涨,部分签订硫酸镍长单的生产企业在高利润的吸引下,加快生产。4月份,由于三元预想的需求恢复甚至有所回落,硫酸镍供大于需的情况短期很难有所缓解,预计四月份硫酸镍的产量为3.10万金属吨,环比下降15.93%。 电池级硫酸锰 2023年3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2.96万吨,环比增加23.85%。供给方面,据SMM了解,受三元前驱体企业压低长协折扣的影响,高纯硫酸锰企业多采用高负荷开工率去降低生产成本。因此,3月高纯硫酸锰产量增幅较大。需求方面,新能源动力端需求持弱,传导至三元前驱体企业,采购高纯硫酸锰需求偏清淡。综合来看,当前高纯硫酸锰市场供给过剩的局面较为严重。 据SMM了解,进入4月,考虑到高纯硫酸锰库存高企且新能源动力端后市需求仍难有起色,少数高纯硫酸锰企业已进入停产状态,其余企业多维持较低开工率。预计4月实现产量约1.39万实物吨,环比下降53.04%。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02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02万吨,碱锰型0.63万吨,碳锌型0.38万吨),环比下降12.07%,同比下降65.19%。2023年1-3月累计产量约为3.2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69.03%。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下游锰酸锂需求较弱,四锰价格低于二锰价格的影响,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型)产量减少明显。此外,一次电池需求在本月亦呈现走弱态势,其他类型二锰生产积极性同步减弱,因此产量环比下降。 预计4月,下游需求难有好转,产量或将延续减量,约为0.99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08万吨(其中电子级0.76万吨,电池级0.32万吨),环比下降16.83%,同比下降16.51%。2023年1-3月累计产量为3.57万吨,累计同比下降5.88%。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下游锰酸锂开工率降低,因此对于锰盐的采购积极性走弱,四锰企业减产明显,因此产量环比下降。 进入4月,下游需求恐延续弱势,并且部分四锰企业订单将止,新增订单寡淡,在不屯库存的心态指引下,产量恐仍有小幅下降的可能,预计约为1.02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有所增加,至63.03万吨;环比增加8.48万吨,增幅15.55%;同比增加4.57万吨,增幅7.82%。内蒙古地区产量34.94万吨,环比增加3.1万吨,增幅9.74%;贵州地区产量5.75万吨,环比增加70.12%。虽进入3月不锈钢消费弱势,旺季不旺,但铬矿低库存,矿价走高支撑铁价,3月在主力不锈钢厂高碳铬铁钢招价格进一步走高。铬铁厂家利润有所恢复,集中复产、增产,铬铁产量大幅提升,加之进口铁冲击以及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铬铁供给过剩较为严重。 4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51.16万吨,较3月产量走低回落。不锈钢社会库存高位,钢厂减产消息频出,对铬铁需求预期回落,铬铁厂家高开工率大供给下,成本并未撑住铁价,4月主流不锈钢厂铬铁钢招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南方铬铁厂家严重倒挂,集中减、停产,但北方铁厂前期订单支撑下,多仍然维持前期开工,需求弱势加之前期累计库存,铬铁供给难见紧缺。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3年3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67.58万吨,较2月总产量环比减少约5.41%,同比减少约11.62%。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产量约87.10万吨,环比减少3.65%;300系不锈钢产量约136.58万吨,环比减少7.35%;400系不锈钢产量约43.90万吨,环比减少2.55%。 3月不锈钢社会库存自高位缓慢消化,成交仍较为清淡,现货价格持续弱势运行,逐步挤压原料价格。由于利润情况较差,多家不锈钢厂灵活减产,各系别产量均较2月有一定减少。 4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小幅增加。200系、400系生产成本倒挂情况较为严重,叠加不锈钢厂厂内库存和社会库存的去化不及预期,预计4月200系和400系的炼钢和轧钢均存在一定减产可能。4月初,部分不锈钢厂或已恢复部分300系利润空间,叠加国营不锈钢厂的项目接单情况尚可,且存在不锈钢厂的产能爬坡,因此4月全国不锈钢厂300系产量较3月或有所增加。除清淡的内外需以外,成本支撑的持续走弱是当前不锈钢价格弱势的重要原因。需关注在现货供给走弱情况下的库存消化情况,以及原料成本的底部何时到达。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1.47万吨,环比上涨14.33%,同比上涨301.24%。2023年1-3月我国电解锰总产量约为31.69万吨,同比上涨604.22%。本月产量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由于3月自然月天数相对2月有所增长;另一方面,虽然下游需求较弱,但锰厂利润空间尚可,减产意愿较弱,因此产量环比增加。 进入4月,虽不锈钢排产有增,但需求多集中于锰铁方面,电解锰出货仍有一定压力;此外,由于电解锰库存较高,供需关系导致价格运行较弱。因此4月电解锰厂预计执行减产10%,按产能的50%展开生产,各企业具体生产计划未定,在此预期下4月预计产量约为9.56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3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31.39万吨,环比增加3.29万吨增幅11.7%,同比大幅增加19.9%。2023年1-3月累计工业硅产量在86.87万吨,同比增幅15.9% 3月工业硅产量环比增量明显一方面因为生产天数增加,另一方面新疆和内蒙古产能释放贡献主要增量。根据SMM数据,新疆环比增量近3万吨,内蒙古环比增量在0.5万吨,其余北方多数产区产量表现环比小增。湖南3月份有少量产能复产同样贡献了产量增量。3月份工业硅现货价格加速下跌,硅企成本端压力猛增,川滇地区亏损面积扩大在3月份发生陆续减产开工率下行,3月份合计影响产量约0.9万吨。 4月7日华东通氧553#硅低价在15600元/吨,该价格对于南方硅企普遍成本倒挂,北方部分产区也处于不同程度的亏损状态,叠加目前供需关系尚未转变下游需求疲软硅市上涨信心不足,4月份南方硅企有进一步减产预期,北方陕西、青海等地也反馈成本压力过大有减产可能性,预计4月份工业硅产量环比减少至30.5万吨附近。 多晶硅 据SMM数据统计,3月国内硅料供应约为11万吨,环比2月显著上涨8.7%,国内多晶硅供应在经历2月下滑后,3月供应再次重新回到上行通道。 3月国内多晶硅供应上涨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新建产能不断爬产,润阳、协鑫等新建产能的爬产对多晶硅供应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3月自然生产天数的增加亦导致了硅料供应的增加。除此之外,新疆、内蒙等大厂的检修结束也使得3月多晶硅开工率得到一定提升。目前,多晶硅价格虽然持续走跌,但对比50-60元/千克的行业成本来看,利润仍较为丰厚,企业继续保持较高积极性生产。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3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38W,环比2月上涨24.02%,进入3月多个终端项目货物逐渐进入交付期,同时4月多个代表性终端项目又将进场,组件企业积极备货。叠加海外需求恢复的刺激,组件产量出现大幅提升。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95.04万吨,环比增长2.19%,同比下降5.44%。2023年1-3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280.5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0.17%。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虽广西地区在3月中下旬工厂有减停产,但南北方大厂有一定的复产或增产,在大小厂产量对冲下,本月产量表现为小幅增加。 进入4月,广西地区电费有所上调,现存生产企业压力增加;宁夏地区成本相对较高,部分企业存在停炉检修预期,因此产量预计减少,约为89.23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6万吨,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24%,累计产量19.9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1%。 因下游市场需求不足,3月国内镁价持续走低,原镁工厂利润压缩严重,行业开工积极性持续下降,部分镁厂因成本倒挂无奈减停产。从目前的主产区工厂排产计划了解,4月依然有些镁厂计划减产,考虑到进入4月镁价稍有反弹,市场观望情绪有所缓解,预计4月镁锭产量维持低位运行,约为6.4万吨。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5万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1.8%,累计产量7.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10.1%。 从国内镁合金生产企业了解,目前镁合金下游需求持续低迷,镁合金订单较同期较弱,因原镁价格持续性下滑,镁合金企业原镁产量持续下降,预计4月国内镁合金产量维持低位,约为2.5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下降7.6%,累计产量1.8万吨。 3月国内镁粉行业开工持续下行,镁粉企业对后市走向普遍持悲观态度,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因过去两年镁价高位运行,国内终端对镁粉的应用需求萎缩严重,高昂的镁粉价格变相增加了替代产品的竞争力,镁粉应用市场面临全面萎缩的局面,预计4月镁粉总产量维持低位,约为0.6万吨。 氧化镨钕 2023年3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6011吨,环比增长4%。山东和江苏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江西地区有小幅减产。 据SMM调研了解,由于进口稀土矿增量较大,且稀土需求情况仍有待恢复,稀土价格走势整体承压运行。第一季度氧化镨钕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在需求持续冷清的现状下,部分金属厂开始减产,其采购积极性也有所下降。废料回收企业倒挂情况依然存在,其经营状况短期或将仍旧难言好转。由于需求情况较差,江苏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缩减了3%。但有部分分离厂由于生产计划限制以及生产情况进一步恢复,其产量反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3月,江苏地区氧化镨钕产量环比增长39%,山东地区环比增长17%。 镨钕金属 2023年3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180吨,环比缩减1.2%。四川和广西地区均有小幅减产,其他地区产量较2月无明显变化。 3月镨钕金属价格延续之前弱势下跌走势。第一季度,下游磁材企业订单情况继续保持冷清,磁材厂压低原料库存量,镨钕金属需求持续冷清,原料成本倒挂情况依旧。由于氧化物价格持续下跌,部分采购氧化物生产金属的金属厂开始减产:广西地区镨钕金属产量环比缩减13%,四川地区环比缩减8%。使用自己分离的氧化物生产金属的厂家受市场价格下跌影响较小,其产量尚未有明显缩减。 钼精矿 据SMM数据统计,2023年3月份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88万吨,环比增加3%。 进入3月,受钼精矿销售利润仍旧可观的支持,钼矿端企业普遍保持着较高的开工率;且因3月实际工作日增加,故矿企的实际产出也有增量,符合市场预期。 展望4月,由于目前矿端利润表现良好,且终端需求有进一步放量进场的趋势,故矿端企业较少有检修计划,SMM预计4月钼精矿产量持稳的可能性较大。 钼铁 据SMM数据统计,2023年3月份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57万吨,环比下降8%。 3月份,受国内钼价高企的影响,终端钢厂在中上旬对于钼铁的采购需求锐减,使得钼铁冶炼厂新增订单有限,不得不降低开工率以减少产出;此外,在需求支撑减弱的情况下,钼价快速回落,而部分钼铁冶炼厂仍在消耗前期高位采购的钼原料,倒挂场面渐显,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谨慎接收新订单。综上,3月份钼铁实际产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进入4月,由于终端需求未完全释放,叠加原料价格已大幅回落,钼铁冶炼厂利润在逐步修复中,SMM预计4月钼铁实际产出量将小幅增加。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3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454.894(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054.394吨)1# 白银产量环比增加12.5%,同比增加15.9%,产量大幅增加。3月产量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一、3月中旬白银价格较低,企业收原料积极性较高,大量收集含银原料;二、正常生产的自然时长较2月增加;三、生产白银计划增多;四、检修结束。冶炼企业白银产量减少的原因是:一、厂家的检修计划影响生产;二、原料中银含量的正常波动减少。总体来说,3月白银产量中,产量增加的厂家个数以及增加的幅度都大于产量减少的厂家是数和减少量,因此引起3月白银产量大幅增加,由于银价高企,原料价格也有所上涨,因此SMM预测4月白银的产量可能会有小幅降低。 宏观方面: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公布值为14.5万人,低于前值24.2万人和预期值20万人;美国至3月31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公布值为-373.9万桶,高于前值-748.9万桶,低于预期值-232.0万桶;美国至4月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公布值为22.8万人,高于前值19.8万人和预期值20万人,从月初截止发文时间,美联储的宏观经济数据均利多,不断推动白银价格向上上涨。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3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7256吨,整体大幅度上升,产量回到7000吨大关以上,环比上升20.07%。虽然锑原料资源紧张的局面还是在继续,从3月的产量情况来看,不少厂家还停留在停产减产的状态中,但是,3月开始也有不少厂家开始陆续增加产量或者复产,从厂家的增产情况来看,3月有4家厂家的产量有明显增长,另外有2家厂家从停产状态中复产。这也导致了3月的锑锭产量整体大幅上升。因此目前基本面来看,对于锑锭未来的供应将会有一定的支撑。 具体来看,从3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3月SMM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3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少了2家;14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和上月相比不变;6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多了2家。SMM预计2023年的4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可能会略有改变,预计2023年4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3年3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增加。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3年3月中国精铋产量2621.096吨,相比2023年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上升8.38%,产量上升趋势减缓。近期市场一直讨论的铋原料资源紧张的局面还在继续,从3月的产量情况来看,不少厂家还停留在停产减产的状态中,但是,3月开始也有不少厂家开始陆续增加产量,从厂家的增产情况来看,3月有3家厂家的产量有明显增长,但并没有厂家从停产状态中复产。这也使得3月的锑锭产量虽然整体有所上升但趋势减缓。因此目前基本面来看,国内精铋未来的供求格局变化不会太大。 细节数据来看,其中,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有7家厂家3月停产,较2月份增加1家,3家厂家3月产量相对2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增加,仅1家厂家3月产量相对2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SMM预计2023年的4月国内精铋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走强空间。在含铋原料偏紧的情况下,SMM预计4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较大,不排除继续有小幅度的增加。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3月国内硝酸银产量持平,据SMM调研得知,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3月产量为614吨,环比增加0,国内硝酸银3月总产量约为646吨。从整体来看,部分企业因为检修以及下旬银价上涨造成部分减产,部分企业由于年前超定订单延迟生产以及检修回复而增产,一增一减两者抵消。但银价自3月中旬至今仍在持续上涨,周五白银T+D的价格逼近5600元/千克,高涨的银价影响了下游下单的积极性,只不过各家订单和生产的排期不同,导致各家对白银涨价的产量反应不一,但SMM预计4月硝酸银产量将会有有所减少。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4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增加4.1%,同比下降1.8%,累计产量96.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5%。 3月国内钛白粉市场持续火热,市场成交价不断走高,钛白粉企业维持较高的开工率。从国内钛白粉企业了解,进入4月国内钛白粉订单新增有所放缓,4月成交价有望整体持稳,考虑到目前企业多在交付前期订单,下游采购热情有所缓解,预计4月国内钛白粉产量维持稳定,约为34万吨。 仲钨酸铵 据SMM数据统计,2023年3月份中国APT产量约为1.17万吨,环比增加6%。 3月份,受海内外下游需求传导缓慢的影响,钨市新增订单有限,市场成交氛围表现清淡,现货价格缓慢下行。APT冶炼厂基于长单的交付,在3月基本恢复至稳定的生产状态,小幅的增量便产出于此。 4月份,由于钨价是全面小幅回落,故APT冶炼厂虽利润微薄但尚未进入倒挂场面,预期的需求回升也对业者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SMM预计4月APT产量将保持稳定。 碳酸锂 3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0,585吨,环比减少1%,同比增加17%。本月,虽因气温回暖,盐湖产量增加,且部分辉石冶炼企业从检修中恢复。但云母冶炼企业减停产明显,叠加回收市场寡淡,导致碳酸锂整体供应下滑。4月后,由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叠加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影响,企业或面临亏损,因此部分辉石和云母冶炼企业维持减停产预期,预计4月碳酸锂产量为29,756吨,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12%。 氢氧化锂 3月,中国氢氧化锂的产量为23,891吨,环比减少2%,同比增加36%。从苛化端来看,由于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差明显,下游苛化需求较好,苛化企业订单增加明显。从冶炼端来看,部分大厂因矿石供应不足继续减量,且叠加需求不好预期,不同工厂冶炼产线均有一定程度减量,整体上看3月氢氧化锂总产量略有减少。 4月后,因下游需求减量明显,冶炼端和苛化端均有一定程度的减产,预计4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2,712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23%。 硫酸钴 3月,中国硫酸钴产量7,472金属吨,环比增幅5%,同比增幅11%。三月上旬前,从供给端来看,因为2月贸易商抄底硫酸钴,为盐厂带来较好预期,部分盐厂产能开满持续交货。从需求端看,三元前驱排产稳定带动硫酸钴产量上升。然而,三月下旬市场突转,下游以清库存为第一要务,前驱厂开工率不佳甚至部分基地停产,硫酸钴市场几无询单,市场冷清。3月数码市场有所恢复好于动力市场。预计4月份,在下游预期未见复苏的背景下。硫酸钴需求同步下降,4月预期硫酸钴产量为7,408吨,环比减少1%,同比增幅1%。 四氧化三钴 3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5,607吨,环比上行47%,同比下降13%。供给端,四钴3月产量较2月有所增量,但四钴开工率不佳,部分厂家开工率尚不足50%。国内某头部四钴厂家3月未满产,且预计4月产量持平。需求端,下游钴酸锂厂家接货意愿较差,多数四钴采购方持观望态度。数码市场需求尚无明显回温,加之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钴酸锂厂家采购意兴不高,四钴需求随之减弱。4月预计四钴市场仍维持现状,4月四氧化三钴产量预期为5,781吨,环比增加3%,同比减少19%。 三元前驱体 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54,536吨,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15%。从需求端来看,下游数码小动力市场较稳定。动力终端需求未有复苏迹象,叠加原料价格下行周期,下游均优先清库存,对于采购前驱体持观望态度。从供给端来看,由于下游微弱备采需求,三元前驱体厂整体开工率不佳,部分工厂基地停产,4月暂未有复产计划。目前海外三元前驱体市场同样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预计4月份,中国三元前驱产量为50,699吨,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4%。 三元材料 3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6,042吨,环比持平,同比下滑8%。需求方面,小动数码端存在刚需补库,对部分厂家采购订单存在临时增量。但整体产业链库存高企下,国内动力终端需求回暖速度较缓,库存消化压力较大,叠加原料价格快速下行,下游备采需求趋弱,优先消化库存,海外动力订单亦开始出现下滑迹象。总体需求逐步转弱,三元开工率回升之势被迫暂停。进入4月后,下游采购需求继续走弱且未来预期仍悲观,带动三元材料产量转而下跌。4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0,310吨,环比下跌12%,同比增加12%。 磷酸铁 3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69,184吨,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106%,累计同比增长84%。市场方面,磷酸铁锂在3月下半月提货节奏明显放缓,部分订单出现毁单情况。随着铁锂企业开工率的持续走低,市场新增订单量进一步萎缩,部分企业持续累库,行业去库周期延长。成本端,主要原料磷酸本月持续下跌,生产成本进一步走低。需求和成本双重作用下,磷酸铁成交价下降。4月,磷酸铁锂企业排产环比继续降低,预期新增订单减少,带动磷酸铁产量下降。预计2023年4月磷酸铁产量达62,755吨,环比下降9%,同比增长78%。 磷酸铁锂 3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70,377吨,环比下降1.5%,同比增长13%,累计同比增长24%。市场方面,动力端需求回撤情况在本月并未有明显改善,订单新增乏力;随着磷酸铁锂材料在本月继续延续下跌趋势,储能端需求后延情况进一步发生。部分毁单和延后提货成为3月下半月的主旋律。月初的燃油车降价,在经历了半个月的时间后,市场影响已经体现。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渐浓,铁锂材料成品库存增加,去库周期延长,成交价进一步走低。本月,主要原料碳酸锂和磷酸铁价格进一步走低,磷酸铁锂材料成本降低。下月,终端未见明显订单增量,市场整体疲软,排产相比3月继续降低。预计2023年4月磷酸铁锂产量为64,081吨,环比下降8%,同比增长20%。 钴酸锂 3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5,255吨,环比上涨20%,同比下降25%。供应端,3月头部钴酸锂大厂产量有所增量,但因数码市场需求不佳,因此开工率与产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尚存在较大差距。需求端,数码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电芯厂近期订单有所缓慢恢复,但仍表现平淡;成本端3月碳酸锂价格跌速较快,四钴价格也小幅下行,在供需博弈下,钴酸锂价格下跌。且钴酸锂企业正极材料消耗量普遍较少,未有明显回温。预计4月钴酸锂企业排产维稳,叠加下游数码市场需求依旧偏弱,因此预期产量增量有限。4月预计产量为5,776吨,环比上涨10%,同比增加2%。 锰酸锂 2023年3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4,103吨,环比增加7%,同比减少29%。从需求端来看,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锰酸锂电池厂多以少量多次的形式按需采购。因此,即便当前数码端需求优于二轮车,但订单增量仍较有限。从供给端来看,锰酸锂正极材料成本支撑不断减弱,价格波动较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生产亏损,选择停产。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位于低谷水平。进入4月,预计碳酸锂难改价格下行趋势,锰酸锂电池厂采购节奏将继续维持少量多次按需采购。锰酸锂正极企业生产压力依旧很大。因此,4月实现产量约达4,206吨,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29%。 2023年3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2023年2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2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90.78万吨,环比上升6.4%,同比增加6.49%;且较预期的89.93万吨多0.85万吨。 2月虽然有一家冶炼厂提前检修,但得益于新投产的冶炼厂产量持续上升,且完成检修的3家冶炼厂在2月复产情况良好,实际产量要较预期多;另外部分冶炼厂在经历完春节低开工率后,2月有开门红的任务令其开工率明显上升。在上述利好的支撑下,2月电解铜的产量不管环比还是同比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2月电解铜行业的整体开工率为84.87%,环比上升5%。 进入3月,尽管有3家冶炼厂有检修计划,但据我们了解这些冶炼厂已经补足阳极板等原料,3月实际产量并不会因检修而减少。其次,华中地区新投产的冶炼厂3月的产量将进一步走高;再次,春节后粗铜和废铜的供应量略有增加,冶炼厂采购冷料相对容易,产量并未受此影响。另外,据我们了解虽然近期海外矿山不利消息较多,但国内冶炼厂的铜精矿库存较为充裕生产正常。最后,尽管部分冶炼厂3月产量的统计周期是从25日到次月25日,2月只有28天令统计产量数据出现一定下滑;但更多的冶炼厂产量的统计周期是自然月,生产天数增加产量也水涨船高。 综上所述,我们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3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4.95万吨,环比上升4.17万吨上升4.59%,同比上升11.9%。1-3月累计产量预计为271.06万吨,同比增加8.32%,增加20.83万吨。 电解铝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28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09.2万吨,同比增长4.9%。2023年1-2月份国内电解铝累计产量约651万吨,同比增长5.8%。2月底云南地区电解铝集中减产,企业集中抽铝水铸锭,行业产量并未跟随运行产能回落快速下降,2月份日均产量环比增长150吨至11.04万吨/日。2月份供应端变动主要集中在云、贵、川、桂等地区,其中贵、桂、川地区以复产为主,但贵州电力供应增量不明显,企业多少量复产,2月份合计复产规模达20万吨,2月份国内新增产能甘肃中瑞二期达产、贵州兴仁登高及白音华新增产能均有所释放,合计新增产能达16万吨附近。2月份国内减产产能,主要集中在云南,2月底云南省减产规模达78万吨。据SMM统计,截止3月初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回落至3987.7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8.1%,2月国内铝棒、铝合金等中间制品产量提升,国内铝水比例环比增长3.5个百分点至62.7%。 进入3月份,云南等地区前期的减产影响将逐步体现,贵州、四川等地区运行产能虽有复产预期,但新启动的电解槽对产量贡献极小,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将呈现回落状态,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3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修复至4019万吨附近,预计3月产量(31天)或在339万吨附近,同比增长2.2%。需求端:2月份国内铝下游消费整体呈现回暖趋势,企业不管从新增订单及当月产量方面均环比有较好的增长,虽然出口订单方面难超去年同期水平,但环比四季度仍有较好的恢复。但国内铝社会库存仍处于季节性累库周期,加之1-2月份国内铸锭量增长,铝锭社会库存增量明显, 2月铝锭库存累计增加28万吨,进入3月份国内下游企业开持续回暖,且铝水比例提升,铝社会库存或迎来去库拐点,预计3月底国内社会库存或下降至115万吨附近。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2月(28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11.7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增加1.3万吨/天至21.9万吨/天,总产量环比1月减少3.9%,同比去年2月大增16.1%。截至2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9775万吨,运行产能为791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80.9%。 整体来看,1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1万吨,月内过剩30万吨左右。 产量环比来看,2月氧化铝开工率和日均产量较之1月均有所抬升,总产量不及上月主因2月天数仅有28天。产量同比来看,本次产量同比大增,一方面是由于2022年2月河北文丰、重庆博赛等新投尚未释放产能,另一方面主因去年2月北方采暖季叠加冬奥会期间严格的环保政策,晋豫地区氧化铝焙烧产能严重受限,同时广西地区疫情爆发,受封控影响当地两家氧化铝厂出现减产,南北联动减产令去年2月氧化铝产量大幅下滑。 分地区来看,本月产量环比增加的地区为:贵州、河北地区;其余地区均因为自然日天数的减少,产量环比略有下滑。河南地区,当地氧化铝厂维持压产状态,全省开工率仅为54.2%,去年同期在严格环保政策的强压下,开工率都能达到55.8%,盈利能力薄弱、矿石采购难度不减持续抑制当地产能的抬升;山西地区,同样面临和河南一样的问题,全省开工率为70.7%;贵州地区,本月受限电影响的两家氧化铝厂均有所复产,全省开工率自上月的73.2%修复至89.4%;河北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增加4万吨,文丰氧化铝厂总建成产能已达360万吨,当前开工率已经保持90.5%的高位;广西和山东地区,由于原材料供应稳定且企业盈利水平尚佳,属于全国生产运行最稳定的两个省份,开工率分别为98.1%和95.6%。 整体而言,2月云南地区电解铝因为限电问题减产78.3万吨,复产时间尚未可知,2月氧化铝过剩格局已现,在氧化铝价格面临强压的背景下,高成本地区氧化铝产能暂不具备增产意愿,新投产能投放进度亦有放缓迹象,预计3月份氧化铝日度产量将保持在21万吨/天,3月(31天)国内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为651万吨。 原生铅 2023年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28.14万吨,环比下降1.37%,同比上升18.27%;2023年1-2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10.47%。2023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6.57万吨。 据调研,2月份,春节假期因素解除,各大电解铅冶炼企业基本恢复生产,而期间河南、湖南地区部分铅冶炼企业进入检修状态,又因2月(自然月)仅28天,整体生产时间的减少带来了一定减量。与此同时,河南金利新建产线投产,湖南水口山、广东中金岭南等检修结束,且多为大型企业增量明显。总体看,2月产量变化大部分增减相抵,最后录的小降。另相较于去年同期,2022年春节假期贯穿1-2月,且放假偏重于2月,而2023年2月已无春节影响,铅冶炼企业开工率高于去年。 展望3月,3月(自然月)为31天,电解铅冶炼企业在2月因为生产时间少而减少的产量得以恢复,该类增产将成为3月产量的主要增量来源。同时,河南地区铅冶炼企业新增产能其产量继续爬坡,云南振兴、湖南银星等企业检修后恢复,其他检修的企业产量影响较小。综合看,SMM预计3月全国电解铅产量将增加超3万吨,至31.7万吨。 再生铅 2023年2月再生铅产量31.68万吨,环比1月份2.23%,同比去年-1.09%;2023年1至2月再生铅产量62.67万吨,累计同比-6.24%。2023年2月再生精铅产量28.04万吨,环比1月份4.51%,同比去年0.47%;2023年1至2月再生精铅累计产量54.87万吨,累计同比-10.31%。 国内2月份再生精铅产量符合此前预期,但并未呈现出春节之后产量快速恢复的情景,其中主要因素是山东、河北、新疆等地区的几家大厂分别由于技改升级、设备问题等因素而减停产,对2月份国内再生精铅的产量有一定影响;另外,2月份也有较多企业开始恢复生产,浙江天能、广西震宇、安徽超威、通辽泰鼎、广东新裕等再生铅冶炼企业的复产也带来部分增量。但2月份产量总体较1月份持平,未能表现出春节之后快速恢复的状态。 进入到3月份,国内安徽地区的多数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已经在满产运行,个别冶炼企业表态要提产至满产,而安徽某冶炼企业由于设备故障问题停产,预计要4月份才能完成设备维修。另外,部分在2月中下旬复产的企业也将再度逐渐提产至满产状态,新疆某冶炼企业也将满产运行,预期3月份提产的再生精铅冶炼企业较多,将带来较大增量。 精炼锌 2023年2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0.14万吨,环比减少0.98万吨或环比减少1.91%,同比增加4.3万吨或9.39%。基本符合2月当时预期。其中因天数原因环比减少的量约在30700吨。 进入2月,国内锌矿加工费维持5500元/金属吨,加之锌价维持在23000元/吨以上,锌矿综合加工费处于 7100元/吨,锌加工利润在1000~2000元/金属吨,加之2月国内小金属价格飙升,在高利润刺激下,国内矿产锌冶炼厂开工率几乎全部达到满产。另外1月检修的炼厂以及春节停产的再生锌冶炼厂陆续复产带来额外增量;2月检修方面主要以广西以及湖南炼厂为主,贡献减量相对有限。 SMM预计2023年3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增加5.9万吨至56.04万吨,同比增加13%;1至3月累计产量达到157.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6.87%;进入3月,云南地区限电开始,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以曲靖以及昆明一带炼厂为主,但由于2月天数少,3月在天数环比增加3天的背景下,实际限电环比减量相对有限,目前云南地区限产规模主要在10~20%之间,其他减量则在云南红河炼厂常规检修;增量方面则来自于国内炼厂进一步的超产计划以及再生锌额外的复产增量。另外葫芦岛锌业以及甘肃宝徽检修计划推迟到4月。从目前的炼厂排产来看,矿过剩向锭端传导的路径已经兑现。 精炼锡 根据SMM调研了解,2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2892吨,较1月份环比增加7.52%,同比增加5.98%,1~2月累计产量同比则减少3.39%,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稍逊于预期。 造成2月精炼锡产量不及预期的原因为部分炼厂受到原料偏紧影响。 分地区来看:云南、江西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均稍有减少。原料偏紧加工费走低挤压了冶炼厂利润,区域内各冶炼厂实际生产表现有所不同,产量占比较大的炼厂,产量回落对于区域总产量影响更为明显,个别炼厂设备调整同样影响了2月产量以及3月产量预期。其他炼厂生产平稳,个别炼厂小幅提产等表现并未能填补减产缺口。 进入3月,原料偏紧扰动仍存,加工费回落挤压力冶炼厂利润。另一方面,锡价持续走低,订单回暖不及预期,造成下游需求观望情绪增强,现货市场表现疲软。部分国内冶炼厂已下调预期产量,但个别冶炼厂将结束设备检修。综上所述,SMM预计3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2月环比有所增加,预期月度产量为14200吨。 电 解镍 2023年2月全国精炼镍产量共计1.73万吨,环比上调5.49%,同比上升33.9%。全国电解镍产量2月爬坡基本符合预期。主因此前电积镍产线1月仅部分放量,2月基本完成调试预计正常排产。其次,部分企业2月期间电积镍产能仍然处于扩张阶段。 预计2023年3月全国精炼镍产量1.75万吨,环比上涨1.16%,同比上涨38.89%。3月国内精炼镍产量预计较2月差异性较小,主因1季度内国内新增电积镍产线基本实现正常排产,因此难有新增产量。多家企业2季度内仍有扩产预期,预计2季度中国精炼镍产量将再创新高。 镍生铁 2023年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3.28万镍吨,30.5万实物吨,实物吨环比增长8.56%,同比增0.72%。2月受不锈钢市场低迷影响,镍铁需求下滑造成大量累库,因此过剩局面下,镍铁产量不及预期。环比增量的原因在低镍铁厂2月生产恢复。分品位看,2月高镍生铁产量约2.61万镍吨,环比减少5.19%,主要减量为一体化企业因不锈钢投产不及预期所带来的。同时,部分年前未检修的镍生铁厂在2月进入检修状态,在减少成本压力的同时缓解市场过剩。此外,也有高镍生铁厂因炉况原因导致产量下滑。2月低镍生铁产量为0.67万镍吨,环比上升26.91%。主因为低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年底进行了大规模停产检修,2月200系不锈钢仍有利润,因此低镍铁生产情况基本恢复。 预计2023年3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34万镍吨左右,金属量较1月产量环比增加1.63%。3月仍有部分高镍铁厂处于检修状态,但3月自然天数增加,因此存在少量镍铁增量。但由于不锈钢市场目前仍大幅累库,故镍生铁需求未知因素较多,综合预期下3月产量呈小幅增涨。 印尼镍生铁 2023年2月印尼镍生铁产量10.51万镍吨,环比增长3.96%,同比增幅27.54%。2023年累计产量20.62万镍吨。2月份印尼总计新增镍铁产线2条。印尼2月印尼镍生铁部分产线投产相比原计划有所推迟。而1月虽有部分新增产线,但2月并未如期放量。因新能源市场有所恢复,高冰镍较高镍生铁利润更优,因此企业转产驱动力再次增强,且仍不断有高镍生铁转产低冰至高冰方向的产线出现。据SMM了解,近期印尼高品位矿有趋紧趋势,成本或有一定上升,但目前并未影响到高镍生铁产线的生产。另外,印尼部分园区电力设备出现问题,预计或将继续影响3月镍生铁投产节奏。预计3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将达到10.58万镍吨。 硫酸镍 2023年2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3.12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4.19万实物吨,环比增长0.06%,同比增长24.66%。2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较上月并没有明显变动,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在电镍新需求的带动下,硫酸镍的价格在2月份上涨速度较快,2月份均价达到39373元/吨。然而,反观下游三元前驱体厂商需求恢复并没有达到预期,当前价格接受意愿价格偏低除了长单执行,散单几无成交;2月份,硫酸镍原料呈现偏紧的状态仍未得到缓解,MHP加工费也由36500元/金吨下降至29000元/金吨。引发部分硫酸镍生产企业开始减产;部分液体硫酸镍生产企业在考虑胀库的压力情况,按需生产,减产情况较为严重。3月份,在硫酸镍与纯镍价差不断缩窄的情况下,硫酸镍价格势必较上月会有一波回落。同时三元前驱体厂商由于前两个月消库的情况下,硫酸镍库存也不能支撑3月份的生产,势必会有一波采购。预计,三月份硫酸镍的产量为3.50万金属吨,环比上升12.30%。 电池级硫酸锰 2023年2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2.39万吨,环比增加70.71%。该增量属于春节过后,高纯硫酸锰企业开工率以及下游三元前驱体需求的正常回弹。据SMM了解,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终端消费清冷,动力端需求不容乐观。因此,中低镍三元前驱体产量增长有限。反之,海外需求相对稳定,拉涨国内高镍前驱体产量。综合来看,2月高纯硫酸锰整体产量回弹较大。 2023年3月,受碳酸锂价格加速下跌,叠加电芯厂去年Q4的库存仍在高位的影响,多数电芯生产商观望情绪较浓,生产谨慎。因此传导至前驱体企业产量增速放缓。对于高纯硫酸锰供给端而言,暂无利好支撑。预计3月实现产量约2.42万实物吨,环比增加1.26%。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45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09万吨,碱锰型0.8万吨,碳锌型0.56万吨),环比增加33.03%,同比下降61.94%。2023年1-2月累计产量约为2.54万吨,累计同比下降66.71%。本月电解二氧化锰主要增量表现在碳锌型及碱锰型,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节后锰盐厂逐步复工,产量合理性增加;另一方面碳锌及碱锰型的下游需求好转,带动市场生产积极性,因此本月产量环比有增。 进入3月,受锰酸锂开工率降低的影响,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型)需求或将再度走弱,因此产量或将有小幅下降趋势,但由于目前二锰产量主要集中在碳锌型及碱锰型方面,因此预计产量约为1.43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39万吨(其中电子级0.84万吨,电池级0.55万吨),环比增加15.90%,同比增加12.60%。2023年1-2月累计产量为2.5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3.20%。本月四氧化三锰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春节过后,市场逐渐复工,产量环比增加。 进入3月,各锰盐厂心态各异,但由于目前利润空间尚可,因此各方减产意愿较低。此外,市场听闻部分企业由于长协订单交付的原因,产量或将增加,预计3月全国四氧化三锰产量约为1.45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有所增加,至54.55万吨;环比增加5.15万吨,增幅10.43%;同比增加4.62万吨,增幅9.25%。内蒙古地区产量31.84万吨,环比增加0.79万吨,增幅2.54%;贵州地区产量3.38万吨,环比增加104.85%。虽2月自然天数稍短,市场也尚处于传统消费淡季,铬矿高价下部分铁厂仍然处于倒挂。但是2月主流不锈钢厂铬铁钢招价格进一步上涨,叠加市场对消费复苏的偏强预期,铁厂生产积极性较高;北方开工率维持高位,南方前期存有低价原料库存厂家,利润有所恢复复产开工增加。 2023年3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56.93万吨,较2月产量将进一步走高。虽不锈钢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进入3月以来不锈钢厂减产消息频出。但2、3月不锈钢产量尚且维持相对高位,对铬铁需求较好,3月铬铁钢招价格超出前期市场悲观持平预期,进一步走高。铬铁厂家利润空间有所恢复,铬铁产量或为维持高位。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3年2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82.87万吨,较1月总产量环比增加约21.58%,同比增加约21,37%。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产量90.40万吨,环比增加35.53%;300系不锈钢产量147.42万吨,环比增加约16.94%;400系不锈钢产量45.04万吨,环比增加约12.91%。 2月总产量环比增加较多,主因在于1月不锈钢厂多安排年度大型检修,2月则恢复正常生产。各系别中,由于200系利润情况较好,因此2月200系环比增产量较大;而3、4系多为复产至年前水平。 3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有小幅增加。主流200系不锈钢厂或谨慎排产,产量环比增幅不大。由于设备问题,3月初某大型不锈钢厂检修减产,影响量有限;同时国营不锈钢厂或有一定增产动作,且存在不锈钢厂的产能爬坡带来的产量环比增加。因此全国不锈钢厂300系产量或将小幅增加。另外,印尼方向也有一定增产计划。400系不锈钢厂或维持2月开工率,产量或维持2月水平。难以消化的高位库存仍是阻碍不锈钢价格上行的最大因素,仍需关注不锈钢原料成本趋势以及终端需求的回暖情况。综上,SMM认为3月不锈钢价格或继续弱势运行。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0.03万吨,环比下降1.48%,同比上涨1014.84%。2023年1-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约为20.22万吨,同比上涨819.09%。2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2月自然月天数较少,大厂开工较1月份也有所下调;另一方面,部分厂家年后开工较晚,至2月中下旬锰厂整体日产量才趋于稳定高产。因此2月产量环比小减。 进入3月,虽终端需求未有明显好转,但电解锰厂多维持前期开工率,现阶段日产约4000吨,预计3月产量约为11.52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2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28.1万吨,环比增加0.7万吨增幅2.64%,同比大幅增加17.1%。 2月实际生产天数在28天,环比1月减少3天,然从2月份总产量看环比却表现增加。从分省份数据来看主要由新疆、内蒙古等硅企贡献。根据SMM数据2022年底新疆新增工业硅建成产能40万吨,内蒙古新增工业硅建成产能18万吨,该部分建成产能在年后陆续点火投产,叠加区域内其他硅企多保持着较高开工,2月份产量环比分别增加0.3-0.6万吨,带动全国产量上行。南方云南、四川、湖南等地产量小幅小幅减少,硅价低位运行企业复产情绪不高。 3月份工业硅供应维持北强南弱格局,北方新疆、内蒙古地区产量在新产能带动下有产量继续增加的预期,甘肃、青海地区河西硅业、宏电铁合金等新进硅企也有一定产量增量。南方地区四川枯水期成本高位开工率维持低位,云南怒江硅企受变电站检修影响预计影响3000吨产量,德宏州部分硅企有停炉检修计划。结合各产区情况,叠加3月份实际生产天数较2月份有增加,预计3月全国工业硅供应量增加至31-32万吨附近。 多晶硅 据SMM数据统计,2月国内硅料供应约为10.12万吨,环比1月下跌1.6%,国内硅料月度供应量在历经长达半年之久的连续上涨之后,终于出现环比下滑情况。 据SMM了解,2月国内硅料供应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某一线企业2月进行了停产检修,导致其产量约有1-2千吨的降幅。另一方面,2月为一年中小月份,生产天数仅为28天,这也导致了硅料生产量的下滑。通过比较看,1月日均硅料产量约为0.33万吨。2月日均硅料产量约为0.36万吨,日均供应量2月仍呈现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前期疫情及春节影响导致一季度部分产线投产延期,1.2月份国内几乎无新增产能的投放等因素亦抑制了硅料供应的增加。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2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30.64GW,环比1月上涨5.29%,2月部分组件企业前期订单交付期到来,组件积极生产备货交付,促进了产量的增长。除此之外,春节过后,终端持续进场招标,终端需求恢复亦对组件产量产生一定支撑。但不可否认2月自然天数的减少对产量起到一定利空影响。3月随着天数增加以及终端继续进场,组件产量预计讲来到35GW左右。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93.74万吨,环比增长0.25%,同比增长2.55%。2023年1-2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187.25万吨,同比增加4.54%。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南方地区节前停炉的硅锰厂商复产,开工率有所增加。而北方地区利润空间尚可,开工率维持高位。加之2月部分炉子检修完成,重新投入生产。但考虑到二月实际天数较一月有所减少,因此全国硅锰产量较一月微增。 进入3月,广西地区电费上调,硅锰成本居高但实际需求尚未好转,厂商生产积极性不高,部分厂家3月已经停炉,且部分厂家后期存在减产、停产预期;加之贵州兴义地区因地方电网电厂机组出现问题,供电难以跟上,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硅锰3月产量或将减少,预计约为92.17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9万吨,环比上涨7.5%,同比下降17%,累计产量13.3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9.7%。 随着节后镁厂工人返工结束,供应端开工较1月有所上行,镁锭产量环比增长7.5%,但节后下游市场表现普遍不如预期,叠加镁价下行调整,山西地区镁厂成本压力较大,部分合金企业选择下调原镁生产占比。某大型镁厂负责人表示,目前下游环境较差,实际市场需求量较同期下降20-30%,若后续下游持续低迷,不排除通过减产来以应对供应宽松的市场局势,预计3月镁厂产量较2月下滑调整,国内整体产量约为6.6万吨,SMM将持续关注主产区生产的变化情况。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6万吨,环比下降5.3%,同比增加10.6%,累计产量5.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16.86%。 从国内镁合金企业了解,受镁锭价格下跌影响,部分合金企业原镁成本倒挂,镁锭生产积极性下降,而合金终端订单节后表现平平,下游需求疲软的情况仍在持续,预计3月镁合金产量维持低位,约为2.65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增加4.1%,累计产量1.2万吨。 2月国内镁粉企业开工维持低位,终端市场低迷使得镁粉企业对后市走向普遍悲观。某大型镁粉企业负责人表示,节后市场需求较同期萎缩近40%,海外需求下降的情况尤其严重,若国内市场再无起色,短期镁粉市场或延续低迷态势,3月中国镁粉产量约为0.6万吨。 氧化镨钕 2023年2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767吨,环比增长2.6%。广西、四川、江西、和江苏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据SMM调研了解,由于氧化镨钕价格持续下跌,金属厂采购也较为谨慎,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实际成交情况不容乐观。但由于1月份有部分厂家春节放假,产量较低,大部分已于2月完全恢复正常生产。广西地区产量增长较多,环比增长20%;江苏和江西地区产量环比均有10%左右的增长。随着稀土终端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下游磁材企业的订单恢复,SMM预计3月氧化镨钕的产量也将继续有所增长。 镨钕金属 2023年2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244吨,环比增长0.4%。主要增量来自四川地区,江西地区有小幅减产,其他地区产量较1月无明显变化。 2月镨钕金属价格呈弱势下跌走势。春节假期归来之后,下游磁材企业订单情况一直保持低迷,磁材厂多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镨钕金属需求持续冷清,原料成本倒挂情况依旧存在。但考虑到减停产对于金属生产厂家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金属厂在行情持续偏弱的情况下不仅保持正常生产,甚至部分厂家的镨钕金属产量出现小幅增长:四川地区产量环比上月约增长7.5%。SMM预计,2023年3月镨钕金属产量或将继续有少量增加。 钼精矿 2023年2月,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6万吨,环比增加4%。 进入2月,由于春节假期检修、停工等因素的影响减弱,南方地区以及民营矿山陆续开工并恢复基本生产,以此带来了钼精矿产出的小幅增加;此外,由于2月天数偏少,以及部分矿山复工时间较晚,所以并未进入到满产状态,后续仍有一定产出增加的空间。 展望3月,市场上钼精矿价格目前仍处于高位,故矿端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普遍较高;在不受环保等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预计3月份钼矿企业满产运行的情况将增加,继续为钼精矿产出带来增量。 钼铁 2023年2月,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71万吨,环比增加6%。 2月钼铁产量增加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春节假期结束,钼铁冶炼厂陆续恢复生产提升开工率;其二,多数年前的钼铁订单需要在本月交付,冶炼厂对此的生产积极性较高,这也成为本月增量的主要原因。 进入3月,由于上月钢厂的钼铁招标量创下新低,故市场新增订单有限;除此之外,钼精矿成本较高,而钢厂招标价格却在不断下压,部分冶炼厂已面临倒挂风险有减产计划的实施意向,预计3月钼铁产量将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2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293.802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63.802吨),1#白银产量环比增加2.6%,整体产量小幅增加,同比增加17%,同比增加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2022年2月春节停产,而2023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本月白银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一、春节后厂家每天工作,上个月春节停工;二、之前有部分厂家检修停产,2月恢复生产。减少的生产厂家的产量减少的原因是:2月生产日期变少而部分企业1月春节未放假,产量变少,也有部分原因收到生产计划影响。SMM预计3月产量稳中小升。 宏观方面:美国至2月2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公布值未19万人,低于前值19.2万人,和预期值19.5万人;美国时间3月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最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美联储未来加息幅度可能会超过此前预期。如果整体数据显示需要加快紧缩进度,美联储未来将加快加息步伐,给市场注入较大的利空情绪。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5820吨,整体产量继续大幅度下跌,产量跌破6000吨大关,创下近年来新低,环比下降7.68%。整体看由于2月份锑原料资源依旧紧张的局面还是在继续,即便2月出现了俄罗斯基地黄金的锑矿招标事宜,但短期内,俄罗斯锑矿无法正常大量进入国内,而随着塔吉克斯坦方面原料供应也出现问题,缅甸方面也因为缅南战争锑矿开采受到影响等因素频发,国外和国内矿资源的供应在接下来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增加基本已成定论。虽然近期锑品市场价格进入快速上涨后的平稳盘整,但从市场目前各地仓库及各厂内锑品库存的情况来看,如目前冷江地区的整体锑锭库存已经下降到2000吨左右,市场人士表示这样的锑锭库存数量在冷江地区乃历史低位。因此目前基本面来看,对于锑价未来的稳定向上还是有很强的支撑力。 从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2月SMM的33家调研对象中有15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多了1家;14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也比上月多了1家;4家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少了1家。SMM预计2023年的3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难以彻底改变,预计2023年3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3年2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减少。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3年2月中国精铋产量2418.527吨,相比2023年1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上升15.86%。整体看相对于1月份有国内春节大长假的影响,2月开始厂家的精铋生产受长假影响的因素已不存在,但一方面来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不少厂家因为铋原料偏紧导致开工率上不去的情况还是在继续,铋精矿方面市场供应仍旧得不到好的解决,而含铋物料方面,由于铅行业的含铋物料流出偏紧,加上成本较高,目前市场精铋冶炼的原料供应还是一个厂家头疼的问题;不过,由于2月开始,精铋市场价格的不断走强,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成本导致的铋原料采购困难问题,以及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铋原料供应商出货的兴趣。目前整体来看,停产的厂家数量增加,少量的精铋生产厂家暂时处于产量减少的状态中,而产量增长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其中,SMM的24家调研对象中有6家厂家2月停产,较1月份增加2家,6家厂家2月产量相对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增加,仅2家厂家2月产量相对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这也导致整体看来,全国精铋产量2月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 SMM预计2023年的3月国内精铋市场价格仍有一定的走强空间。在含铋原料偏紧的情况下,SMM预计3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平稳的可能较大,不排除小幅度的增减波动。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铋行业的高覆盖率,SMM精铋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4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2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大增,据SMM调研得知,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2月产量为614吨,环比增加14.8%,国内硝酸银2月总产量约为646吨。产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春节前超订,节后厂家排产,订单产量集中释放;以及新兴厂家进入行业。 据SMM了解,3月市场逐渐稳定,市场消化2月超定订单,SMM预计3月产量会小幅回落。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2.7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增加8.9%,同比增加3.42%,累计产量62.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4%。 据SMM调研了解,随着天气转暖,钛白粉终端开工上行,钛白粉下游建筑市场复苏顺利,2月钛白粉企业连发两次调价函,新单价格落地较为顺利,因此国内钛白粉企业开工情绪高涨,国内开工率进一步走高,产量环比增加8.9%。考虑到目前政策端支撑较强,基建市场复苏顺利,预计3月国内钛白粉产量维持高位,约为34万吨。 仲钨酸铵 2023年2月,中国APT产量约为1.1万吨,环比增加38%,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月份国内APT产量显著增加,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伴随春节假期的结束,各冶炼厂陆续复工,以此带来APT产出的增加;其二,在促消费信号的释放中,钨市企业对钨价预期持乐观看涨态度,部分冶炼厂已恢复至满负荷生产的状态,使得APT的整体供应增幅较大。 3月份,虽供应端企业对于钨市场发展的看法较为乐观,但实际下游的新增订单表现不如预期;伴随钨价的成本支撑偏强于需求支撑,APT冶炼厂资金压力较大,预计本月APT产量将保持稳定,较少有新增量的产出。 碳酸锂 2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0,802吨,环比减少14%,同比增加66%。本月,气温回暖,盐湖产量增加,部分辉石和云母冶炼企业产能持续爬坡,导致碳酸锂产量增加。但大型辉石冶炼企业持续检修预期,且月末由于督查影响,部分云母冶炼企业矿端和冶炼端停产或轮流检修,叠加回收市场寡淡,企业减量明显,导致碳酸锂整体供应下滑明显。3月后,江西部分云母冶炼企业仍维持检修预期,但由于辉石冶炼端产能爬坡明显,叠加盐湖持续增量,预计3月碳酸锂产量为35,058吨,环比增加14%,同比增加34%。 氢氧化锂 2月,中国氢氧化锂的产量为24,371吨,环比增加15%,同比增加92%。从冶炼端来看,虽有大厂因矿石供应不足继续减量,但部分新厂产能持续爬坡,且前期检修企业大多恢复生产,导致产量增加;从苛化端来看,由于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差明显,下游苛化需求较好,苛化企业订单增加明显,本月整体氢氧化锂供应增加。3月后,冶炼端和苛化端仍持续增量,预计3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7,112吨,环比增加11%,同比增加54%。 硫酸钴 2月,硫酸钴产量7,336金属吨,环比增幅16%,同比增幅8%。1月需求减弱叠加春节假期影响的减量在2月份有所恢复。需求端看,前驱产量低位回升,但整体增量有限,一体化大厂前驱恢复带来的硫酸钴增量并不大。且2月份由于硫酸钴原料及硫酸钴价格都跌至低位,中间商抄底囤货订单部分体现在2月份产量中。数码市场表现仍较为疲软。预计3月份,在下游预期继续小幅恢复的背景下。硫酸钴需求同步增加,3月预期硫酸钴产量为8,034吨,环比增加10%,同比增幅7%。 四氧化三钴 2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3,808吨,环比上行7%,同比下降48%。供给端,四钴2月产量较1月有所恢复,企业在春节之后开工率增加,产量提高。但国内某头部四钴厂家2月生产仍受限,最新消息预计3月会如期复产,产量将会陆续恢复。需求端,数码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增长,叠加碳酸锂价格不稳,导致钴酸锂正极厂商对于原材料采购的观望情绪较重,四钴需求随之减弱。3月预计头部企业将复产,其余四钴企业产量保持或略有增量,预计3月四钴产量较2月会有小幅增长,3月四氧化三钴预计产量为4,205吨,环比上涨10%,同比减少34%。 三元前驱体 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66,056吨,环比上行13%,同比增加11%。因国内需求回暖尚未完全传导至前驱环节,三元材料端对前驱多采取降库措施,少数前驱企业因行情较淡存在微弱减量,但部分厂家的前期检修及放假于本月陆续结束,叠加海外需求向好,前驱出口需求有所提升,推动行业开工率上升。3月,海内外需求继续恢复预期下,前驱产量仍有增加。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72,832吨,环比上行10%,同比上行14%。 三元材料 2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9,170吨,环比上行21%,同比增加13%。国内多数材料厂在年后陆续复产,下游电芯存在刚需补库,及部分电芯因海外动力订单有增,对三元正极材料采购需求提升,共同推动三元材料整体开工上行。3月,国内需求微弱恢复,海外动力需求向好,预期开工率仍具进一步恢复预期。3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56,259吨,环比上行14%,同比上涨13%。 磷酸铁 2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69,490吨,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109%。市场方面,本月磷酸铁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前期计划新增产能进入爬坡期。下游磷酸铁锂需求小幅回暖,出货量有增加。但市场恢复较慢,2月整体磷酸铁产大于销,各家均有累库,存在出货压力。成本端,2月磷酸市场价格下跌后小幅反弹,磷矿石维持高景气,整体成本较为稳定。3月,在市场延续恢复预期,订单小幅增加的情况下,预计2023年3月磷酸铁产量达77,857吨,环比上涨12%,同比增长132%。 磷酸铁锂 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71,474吨,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34%。市场方面,本月磷酸铁锂在1月整体减产较为严重的情况下,2月开工率有所回升,供给有所增加。目前下游动力端需求恢复较慢,储能端表现较好。市场总体整体新增订单偏少,铁锂企业成品库存较高。2月,主原料碳酸锂价格继续下行,磷酸铁锂企业采购谨慎。磷酸铁价格暂稳,整体成本走低。下月,在终端需求继续恢复的预期下,磷酸铁锂企业排产增加,预计2023年3月磷酸铁锂产量为81,839吨,环比上涨15%,同比增长32%。 钴酸锂 2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4,372吨,环比上涨39%,同比下降34%。供应端,2月头部钴酸锂大厂产量有所恢复,但因数码市场需求不佳,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月碳酸锂价格下行较快,出于成本与需求的双重考量,钴酸锂企业的生产开工率较低,仅保留稳定的客户订单生产,减少成品库存。需求端,手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终端虽有发布新品,但新品的电池多使用旧库存,电芯厂新订单较少;笔电、平板市场需求仍较弱;倍率型电子烟市场年后开工较1月略有恢复,部分钴酸锂正极企业因此提高倍率型钴酸锂生产比重。预计3月钴酸锂企业排产增加,但数码市场需求依旧偏弱导致产量增量有限。3月预计产量为4,888吨,环比上涨12%,同比减少30%。 锰酸锂 2023年2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5,397吨,环比增加107%,同比增加31%。供给端,节后归来,大部分锰酸锂企业已恢复开工。尤其是头部锰酸锂企业开工率可达90%。需求端,受原料碳酸锂价格下行影响,电芯企业生产偏谨慎,导致采购需求不及预期,多为刚需补库。综合来看,2月锰酸锂的产量增幅仅为节后复工的正常回弹。据SMM了解,3月,碳酸锂价格仍旧维持下跌趋势,电芯厂压价锰酸锂的情况难以改善,预计3月部分锰酸锂企业会出现难以承受亏损而停产的情况。因此,3月实现产量约达5,093吨,环比下降6%,同比下降11%。 2023年2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2023年1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月 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85.33万吨,环比下降1.9%,同比增加4.3%;但较预期的89.5万吨低4.17万吨。 1月电解铜产量并没有如期增加,而是出现环比下降,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华东某冶炼厂检修影响量较预期要大;2,华中和华南新投产的冶炼厂扩产速度较预期要低;3,部分企业因春节因素,开工率较12月有所下降。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有几家冶炼厂因季节性统计周期的原因令其1月数据较低,但实际生产是正常的。 进入2月,之前检修的2家冶炼厂将恢复正常生产,我们预计单这两家的增量就多达到3万多吨;再加上没有春节因素的干扰多数冶炼厂恢复到正常的开工率;这些均是令2月产量明显增加的原因。不过也有几个不利的因素制约了产量的增加如:2月的生产天数较短;新投产的冶炼厂产量释放缓慢;个别冶炼厂仍受到冷料紧张影响令产量小幅下降。 综上所述,我们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9.93万吨,环比上升4.6万吨上升5.39%,同比上升7.6%。1-2月累计产量预计为175.26万吨,同比增加5.97%,增加9.88万吨。 电解铝 据SMM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31天)国内电解铝产量341.8万吨,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6.7%。日均产量环比下降642吨至11.03万吨/日。2023年1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回落,主因12月-1月份贵州电力紧张,省内电解铝经过三轮限电减产,1月底运行产能较11月底下降76万吨,较12月底下降31万吨。1月份四川、广西地区少量复产,复产总产能合计5万吨左右,甘肃中瑞、贵州元豪及白音华新增投产规模合计约12万吨左右。据SMM统计,截至2月底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29.5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1月份国内铝下游加工制品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叠加传统节假日影响,国内铝水加工企业开工下降,行业铸锭量增加,铝水比例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至59.2%。 进入2月份,云南等西南地区水电偏紧,区域内工业或再度面临能效管控,云南地区电解铝企业有减产10-20%的预期,且贵州等地区电解铝短期也会因为电力供应不明朗等原因复产缓慢,2月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小幅回落状态,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2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回落至4010万吨附近,预计2月产量(28天)或在307万吨附近,同比增长4.1%。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1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36.8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减少0.2万吨/天至20.5万吨/天,总产量环比去年12月减少0.9%,同比增长1.4%。截至1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9775万吨,运行产能为749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7%。 整体来看,1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1.5万吨,月内小幅短缺9.7万吨。 1月总产量较之去年12月略有下滑,产量环比减少的地区为:贵州、河南、重庆;产量环比增加的地区为:河北;产量维稳的地区为:山西、广西、内蒙、云南。分地区来看,河南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2.5万吨,同比大幅减少24.2万吨,该省依旧受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下降、矿石采购难度不减少等因素的搅扰,当地氧化铝厂维持压产状态,全省开工率仅为56.5%,而去年同期为74.2%;贵州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2.7万吨,省内某氧化铝厂因为当地限电等因素,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均属于停产状态,2月初开始复产,预计下月贵州地区氧化铝产量将有所修复;重庆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减少1万吨,主因当地天然气供应紧张,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河北地区,月度产量环比增加2万吨,河北文丰氧化铝厂第三条生产线(120万吨)于1月底开始投产,预计2月河北地区氧化铝产量依旧呈正增长态势。 整体而言,1月国内氧化铝维持紧平衡格局,2月份贵州和山西地区部分氧化铝厂有复产计划,河北文丰新投120万吨产能将会释放,预计2月份氧化铝日度产量将增加至21万吨/天,2月(28天)国内冶金级氧化铝总产量为583万吨。 原生铅 2023年1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28.46万吨,环比下降7.36%,同比上升3.48%。2023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5.57万吨。 据调研,进入2023年1月,恰逢中国农历春节,各行各业普遍放假过年,而电解铅冶炼企业因其设备的生产特性,开关成本较高,除去少数企业放假1-2个星期,其他绝大多数电解铅冶炼企业于春节期间正常生产。同时,如中金岭南、云南振兴、云南蒙自、湖南水口山等企业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产生一定减量,也使得当月铅产量如期下降。另相较于去年同期,2022年底到2023年初,河南大型冶炼企业新增产线陆续投产,1月产量继续爬坡,故2023年1月铅产量同比上升。 进入2月份,春节假期因素解除,放假或检修的电解铅冶炼企业陆续复产,如中金岭南、云南振兴、湖南水口山等企业将带来一定增量。同时,河南大型冶炼企业新增产线投产后,并于2月份开始贡献产量。但值得注意的是,2月(自然月)仅28天,较其他月份少2-3天,大多数生产企业产量同步下降,且减产体量较大,最终将拖累全国产量呈下降趋势。SMM预计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下降近万吨,至27.7万吨。 再生铅 2023年1月再生铅产量28.59万吨,环比2022年12月份-22.29%,同比去年-17.87%。2023年1月再生精铅产量26.83万吨,环比2022年12月份-21.18%,同比去年-19.36%。 国内1月份再生铅和在再生精铅的产量均出现较多下滑,其中主要因素是,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的生产部门在春节期间进行休假,也有个别冶炼企业趁此时机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而由于废电池原料在春节期间供应短暂缺失,虽然留有原料库存,但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仍然减量生产。其中浙江天能在12月份就进入检修状态,一直到节后才进行复工,而安徽超威、安徽华鑫、通辽泰鼎、双登天鹏、江西丰日、广西震宇、山东中庆等再生铅冶炼企业也在春节期间放假;同时,安徽华铂、大华等再生铅冶炼企业也略微减量,使得1月份国内再生铅产量减少较多。 进入到2月份,在春节期间进行休假的再生铅冶炼企业逐渐在节后复工,将为国内2月份再生铅生产带来增量,且随着国内废电池市场回收量在元宵节之后进一步恢复,原料供应紧缺程度逐渐放缓,也为再生铅冶炼企业复工提供前提条件。但当下铅价低位徘徊,据SMM计算,再生精铅冶炼企业散单出货价格仅剩些微盈利,个别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反馈其散单出货已处于亏损状态;但以SMM1#铅锭均价的月度均值作为基准价格的长单依然有不错的利润水平,据SMM估算仍有接近200-400元/吨的空间。因此,以长单出货为主的再生铅冶炼企业或仍有较足的生产动力。 精炼锌 2023年1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1.12万吨,环比减少1.46万吨或环比增少2.77%,同比减少0.64万吨或1.23%。略高于1月预期值50.46万吨。 国内矿产锌冶炼厂生产利润高企,进入2023年1月,国内多数大中型锌冶炼厂以满产及超产为主;检修则主要集中四川、湖南等再生锌冶炼厂为主,另云南及内蒙部分炼厂亦1月常规检修。增量方面则主要在青海、甘肃及内蒙地区炼厂检修后的复产。 SMM预计2023年2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0.96万吨至50.16万吨,同比去年增加4.42万吨或9.43%。 另外2月因自然月少三天,此部分减量为3.48万吨。2月国内炼厂除湖南部分炼厂检修外,其他地区炼厂基本稳定生产,整体锌冶炼厂开工率预计环比进一步抬升。 新投产方面,河南金利目前已经日产300余吨,运行产能已经几乎逼近设计产能。江西思远目前试生产初期,日产量较低。 精炼锡 根据SMM调研了解,1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1990吨,较去年12月份环比减少24.61%,同比减少11.77%,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低于预期。 造成1月精炼锡产量同比降低的原因为今年春节假期较以往有所提前;环比大幅回落的原因为春节假期导致冶炼厂开工率明显下降。分地区来看:1、云南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明显减少,但考虑到区域内各企业产量缩减的情况同步发生,且2月预期产量与此前产量基本持平,因此该情况为春节假期导致的季节性波动。2、广西地区企业产量环比小幅减少,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大,但原料偏紧导致其2月预期产量锐减。3、江西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小幅减少。区域内主流冶炼厂目前均维持正常生产,春节假期的影响较小,2月预期产量与此前基本持平。4、其他地区冶炼厂1月加总产量环比减少。总体来看,除个别冶炼厂面临原料供给短缺的情况外,冶炼厂整体开工平稳。 进入2月,原料偏紧与加工费走低挤压炼厂利润的扰动仍存。但随着锡价出现较大回落,下游采购意愿得以释放,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也出现明显回升,预计2月精锡需求将出呈现回暖态势。综上所述,SMM预计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月环比明显增长,月度预期产量为14035吨。 电 解镍 2023年1月全国电解镍产量共计1.64万吨,环比下调1.5%,同比上升37.24%。1月期间虽包含春节假期,但据SMM调研所了解主流精炼镍企业春节期间实施轮班制度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因此1月期间精炼镍产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情况,仅小幅下滑。其次,2023年内部分精炼镍企业采取增产策略以保障下游刚需,其次受精炼镍较硫酸镍高溢价特点,1月初部分新增硫酸镍产电积镍产线已实现排产。 预计2023年2月全国电解镍产量1.69万吨,环比上涨3.05%,同比上升30.8%。2月国内精炼镍呈现增产趋势基本符合预期,主因此前电积镍产线1月仅部分放量,2月基本完成调试预计正常排产。 镍生铁 2023年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3.6万镍吨,环比增长2.47%,同比增长13.75%。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不锈钢厂开展了大规模的年度检修,对镍铁的需求较弱。受需求下滑影响,少部分镍生铁厂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检修。环比增量的原因在于大型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新增产能放量。分品位看,1月高镍生铁产量约3.08万镍吨,环比增加9.59%,主要增量为一体化企业因不锈钢投产加速带来的。低镍生铁产量为0.53万镍吨,环比下降25.74%。低镍铁-不锈钢一体化企业年底进行了大规模停产检修,一体化产量下滑严重。 预计2023年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85万镍吨左右,较1月产量环比增加6.69%。2月部分镍铁厂恢复正常生产,复产预期下增量明显。但同时也受到镍矿供给偏紧导致成本较高,利润空间较窄。仍有小部分镍铁厂在2月安排了年度减产检修。但综合预期2月产量仍为正增长。 印尼镍生铁 2023年1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共计10.11万镍吨,环比下降2.41%,同比增加20.8%。1月内青岛中程项目园区及力勤HJF项目均有新增产线投产出铁。印尼镍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产线不断放量,产量有所上升。其次,因硫酸镍市场对高冰镍需求较差,高冰镍的盈利性弱于NPI,企业转产驱动型减弱。企业及时转回NPI方向,镍生铁量上升。但印尼镍生铁产量依旧呈小幅缩减的局面。主因印尼某一体化钢厂不锈钢减量明显,叠加部分RKEF产线检修,影响了镍铁供应。预计2023年2月份印尼镍生铁产量将持续缩减,虽部分厂家产量有恢复预期,但高冰镍于NPI的转产或有变动,局限了NPI持续放量。 硫酸镍 2023年1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3.12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4.18万实物吨,环比下降16.99%,同比增长19.5%。1月份全国硫酸镍产量减产情况较上个月更为严重,几乎回到去年7月水平,主要由于以下三个原因,由于下游三元前驱体企业1月前驱体减产严重,硫酸镍原料库存较大,引发硫酸镍需求减低,硫酸镍生产企业现货难出;国内防疫政策的改变,疫情肆虐对产业链各企业造成了重大冲击,有些甚至超半数感染新冠疫情,对硫酸镍的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小型企业影响更甚,人员缺失成为重大问题。叠加硫酸镍需求的大幅度下滑,部分企业1月提前停工放假;年底设备维修周期到来。由于一年的生产,部分企业设备有检修需求,开工率下降,导致1月份整体生产下滑严重。2月份,硫酸镍的需求激增,由于硫酸镍与镍价的巨大价差,吸引部分厂商开始采购硫酸镍生产电积镍,硫酸镍需求再增一角,并且随着三元厂商需求逐渐恢复,开始采购硫酸镍,硫酸镍的需求开始回暖。预计2月份产量3.73万金属吨,环比上升19.7%。 电池级硫酸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1.4万吨,环比下降46.97%。主因春节放假,叠加国补退坡,部分2023年第一季度需求被提前释放的影响,多数三元前驱体企业集中减停产,对高纯硫酸锰需求持弱。据SMM了解,高纯硫酸锰企业大多选择节前开始停产检修,持续时间15-20天左右。综合来看,1月高纯硫酸锰整体产量下滑幅度较大。 2023年2月,高纯硫酸锰需求恢复情况依然有限。据SMM了解,新能源车企及电芯厂复工情况不容乐观,预计2月中旬或将恢复正常,因此高纯硫酸锰需求依旧较弱。考虑到当前市场一直处于去库状态,因此2月高纯硫酸锰企业会有备库计划,预计2月实现产量约1.87万实物吨,环比增加33.57%。 电解二氧化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09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05万吨,碱锰型0.7万吨,碳锌型0.33万吨),环比下跌16.15%。本月电解二氧化锰主要减量表现在锰酸锂型方面,原因在于下游锰酸锂需求寡淡,四锰与二锰价差缩少,需求下滑,加之国内春节部分锰厂放假检修,因此产量环比减少。 进入2月,节后市场逐渐进入复工状态,预计产量环比小增,约为1.11万吨。 四氧化三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12万吨(其中电子级0.82万吨,电池级0.3万吨),环比下降20.36%。本月四氧化三锰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下游锰酸锂需求薄弱的影响,部分工厂春节进入放假环节,产量环比下降。 进入2月,工厂从正月十五之后逐渐复工,虽下游需求维持清淡,但现货价格并未出现大幅滑坡,工厂利润空间较足,产量环比小增,约为1.29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小幅回落,至49.4万吨;环比减少1.95万吨,降幅3.8%;同比下降5.79万吨,降幅10.49%。内蒙古地区产量31.05万吨,环比下降1.63万吨,降幅4.99%;贵州地区产量1.65万吨,环比下降43.88%。新年初始,春节假期到来,市场来到消费淡季,各家不锈钢厂检修减产,对铬铁需求大幅下降。加之南方枯水期,电费上涨、出现限电情况,南方地区铬铁厂家开工率明显偏低,但北方新增产能投产释放,工艺成本优势下,尚能保证一定生产利润,北方产量基本持稳。 2023年2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52.5万吨,较1月产量将有所提升。虽下游消费旺季未至,但强预期下2月不锈钢排产大幅上涨,对铬铁需求走强,2月钢招价格也高于前期市场预期,铬铁高价刺激下,铁厂增产、复产意愿有所提升。但铬矿低库存、低到港供给紧缺下,矿价强势,铬铁生产利润被蚕食,加之不锈钢消费尚未真正好转,市场情绪较为谨慎,前期停产铁厂观望市场情况复产。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3年1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34.37万吨,较2022年12月总产量环比减少约18.48%,同比增加约1.59%。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1月产量66.7万吨,环比减少17%;300系不锈钢产量127.77万吨,环比减少4.5%;400系不锈钢产量39.9万吨,环比减少8%。 1月国内不锈钢厂总产量环比减少较多,其中200系的减产面较大,主因在于多家不锈钢厂安排了年度大型检修。年底的清淡需求叠加1月的需求周期较短,不锈钢厂整体接单情况较差,300系也小幅减产。12月铬铁价格的偏强运行导致400系生产成本高企,因此400系产量也有一定减量。 2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有一定增加。市场对于需求回暖较为乐观,多数不锈钢厂也计划复产。部分大型不锈钢厂或将因为原料采买原因而谨慎排产。仍需关注高位库存的消化情况以及终端需求实质性回暖的进程。综上,SMM认为2月不锈钢价格或稳中偏弱运行。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电解锰产量10.14万吨,环比增长16.56%,同比增长680%。1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由于前期大厂停产时间较长,短期难以消化积压订单,因此开工积极性维持。此外,虽受下游行情出货较差的影响,小厂在春节假期进入放假状态,但与大厂的增量下,产量环比仍增。 2023年2月,预计市场对于下游不锈钢需求转好有一定的预期,小厂在正月十五之后相继复产,但由于自然月偏少,大厂前期开工率偏高难以提供更多增量,因此产量环比表现为下跌。 工业硅 SMM统计1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27.38万吨,环比减少8.97%,同比维持增加10.44%。 2023年1月份华东通氧553#硅跌至17300元/吨,部分通氧553#硅出厂价格跌到16500元/吨以下,且受下游铝合金、有机硅、出口多板块消费不景气影响硅厂出货较差订单签订不理想。新疆平均电价在0.32元/千瓦时,南方地区电价普遍在0.5元/千瓦时以上,对于南方硅企来讲完全成本多集中在17500元/吨以上,成本倒挂企业面临亏损,叠加后市情绪悲观企业生产意向较低减停产增多,环比来看以云南、四川减量最多在1.0-1.2万吨附近,湖南、贵州次之在0.4万吨上下。新疆因新增产能继续贡献产量增量原因整体产量维持正向增长,内蒙古、甘肃因检修产能及新产能等原因产量环比小幅增加但增幅较为有限。 2月份主产区云南、四川枯水期开工率环比变动不大,新疆、内蒙古、甘肃等新建产能投产整体产量维持增加,全国硅供应表现西北强西南弱,在新产能产量贡献下预计2月份工业硅产量或增加至28万吨以上。 多晶硅 据SMM统计,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28万吨,环比12月增长近4.58%。多晶硅供应继续稳定增长且由于下游需求增长相对较慢,多晶硅继续呈现累库状态。 据SMM了解,1月国内多晶硅月度均价为163元/千克(以致密料为例),以行业60元/千克成本计算,硅料企业仍可以保证100元/千克的利润,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硅料企业尤其二三线企业仍保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叠加部分新建产线爬产计划,此外1月中下旬硅料价格出现反弹,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部分西北部企业进行常规检修,对硅料供应增长造成一定压制。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1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29.1GW,环比12月上涨8.58%,1月部分终端项目进场招标,对组件需求产生一定刺激,同时随着上游价格的逐渐反弹,市场信心出现一定恢复叠加疫情的恢复,劳动力的补足,组件企业开始逐渐提产,组件产量随即上升。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93.51万吨,环比增长6.72%,同比增长6.61%。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节前钢厂补库力度较大,硅锰订单及出货情况较好,但南方地区由于成本高位加之部分地区存在限电情况,春节期间部分小厂停炉放假,开工率有所下滑。北方地区多维持正常生产,产量环比有增。综合来看,硅锰产量环比有增。 进入2月,节后市场逐步恢复,2月钢厂有陆续复工迹象,对于硅锰需求有所增加。此外,北方地区多维持正常生产,南方地区节前停炉的硅锰厂商复产,整体开工率增加。综合来看,2月硅锰产量或将增加,预计约为96.86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4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22%,累计产量6.4万吨,累计同比下降22%。 受1月春节假期工人返乡影响,镁厂在岗工人数量下降,同时镁价低位运行,镁厂利润压缩较为严重,供应端生产积极性不佳,镁厂产量较上月出现小幅下滑。从目前工厂生产情况来看,工人仍处于陆续返工中,叠加近期镁价上行显难,原材料硅铁、煤炭价格有所松动,预计2月镁厂产量维持低位运行,约为6.5万吨,SMM将持续关注主产区生产变化情况。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7万吨,环比增加8.7%,同比增加23.5%,累计产量2.7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3.5%。 从国内部分镁合金工厂了解,由于1月山西地区镁锭成本倒挂,部分镁合金工厂镁锭转产镁合金,带动镁合金产量增长。从目前各厂的订单情况来看,节后镁合金下游恢复情况差强人意,但较同期仍然较弱,考虑到近期镁价上行受阻,山西原镁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下游订单不及预期,预计2月镁合金产量维持相对稳定,约为2.75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下降2%,累计产量0.6万吨。 1月国内镁粉市场维持相对平稳,因春节假期影响,部分镁粉企业产量有所下滑。从工厂处了解,镁价相对高位令下游钢厂需求低迷,节后市场订单没有太大起色,但考虑到天气转暖,下游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预计后续镁粉市场有望回暖,2月镁粉产量约为0.7万吨。 氧化镨钕 2023年1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622吨,环比增长9.5%。福建、两广、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12月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由于年底检修、原料倒挂、新工厂调试等原因减停产较多,稀土市场上氧化镨钕现货供应紧缺情况严重,氧化镨钕价格持续上涨。但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已于今年1月份陆续恢复正常生产,两广地区产量增长较多,广西地区产量环比增长150%,广东地区产量环比增长50%。江苏地区生产情况也已基本恢复,其产量环比增长约97%。少数企业生产部门在春节期间有放假减产,但也将于本月恢复正常运营,基于此,SMM预计2月氧化镨钕产量将会有较小幅度的增长。 镨钕金属 2023年1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223吨,环比增长1.7%。主要增量来自福建和内蒙古地区,其他地区产量较2022年12月无明显变化。 1月镨钕金属价格继续上涨。由于12月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减停产较多,氧化镨钕现货大幅收紧,持货商报价不断上调,金属厂原料采购较为困难;加之年前下游磁材企业备货,询单较为活跃,镨钕金属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春节假期期间,多数金属厂保持正常生产,加之部分金属厂12月的年底检修结束,其产量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内蒙地区产量环比上月约增长2%,福建地区产量上涨幅度较大,环比上月约增长50%。 钼精矿 2023年1月,中国钼精矿产量约为1.77万吨,环比减少6%。 据SMM了解:首先,受2022年矿端盈利情况较好的影响,南方矿企在1月份全面放假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减少了部分钼精矿的产出;其次,1月春节假期期间,部分矿企选择停产检修,以此降低了钼精矿产量;最后,因钼市下游需求较为稳健且生产刚需未被满足,多数矿企选择实行稳定的开采计划。综上所述,1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属于稳中稍有降低,市场暂未出现明显转变。2月份,矿端企业在元宵节后全面复工,SMM预计2月钼精矿产量将恢复到1.9万吨以上的水平。 钼铁 2023年1月,中国钼铁产量约为1.68万吨,环比减少9%。 1月钼铁产量降低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受春节假期工人放假影响,钼铁冶炼厂在岗人数减少,开工率降低,故实际产出钼铁数量有减;其二,由于市场上释放的钼精矿资源有限,部分民营冶炼厂无法及时储备足量的原料,故钼铁产量有减。 展望2月,钼精矿资源的释放同时伴随钢厂招标进场,钼铁冶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受到鼓舞,钼铁产量有望回升到1.85万吨。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261.515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45.515吨),1#白银产量环比减少10.8%,整体产量大幅减少。各企业白银产量有增有减,其中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一、原料增加或者按照生产计划生产,而12月部分企业达标产量有所减少,1月恢复;产量减少的原因是春节放假、检修仍未完成等原因。减少的产量以及减产的厂家数量都多于增加的产量和增产的厂家数量,因此1月白银产量呈现上升趋势。进入2月,随着企业复工以及部分企业检修完成,SMM预计2月白银产量有小幅回升。 宏观方面:2月2日美联储公布加息25基点;同时2月3日公布的劳动数据显示,美国1月失业率公布值为3.4%低于前值3.5%和预期值3.6%;美国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的公布值为51.7万人,高于前值22.3万人和预期值18.5万人。加息叠加出色的劳动数据,给市场注入极大的利空情绪,近期白银价格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6304吨,整体产量呈现大幅度的下跌,环比下降15.83%。整体看由于1月份正值国内春节大长假,一方面是在去年年底开始,随着疫情管理重新恢复到常态,放开后,由于感染过后不少厂家工人身体不适,请假休息较多,影响了工厂1月初的正常开工;又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原料短缺,开工率上不去等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停工;再一方面,1月下旬春节期间大量工厂放假休息,也拖慢了生产进度。因此,整体2023年1月中国锑锭产量继续呈现明显的大幅下降。目前来看,锑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还是在继续,且不论国外和国内矿资源的供应在接下来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增加,因此市场人士表示,这对于锑价未来的稳定向上还是有很强的支撑力。 从1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1月SMM的32家调研对象中有14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多了4家;13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比上月少了3家;5家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少了1家。从数字上看,依旧显示出因原料集中而导致的产量的集中度在提高,SMM预计2023年的2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难以彻底改变,预计2023年2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3年1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减少。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2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3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2087.47吨,相比2022年12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大幅下降20.38%。整体看由于1月份正值国内春节大长假,一方面是在去年年底开始,随着疫情管理重新恢复到常态,放开后,由于感染过后不少厂家工人身体不适,请假休息较多,影响了工厂1月初的正常开工;又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铋原料偏紧,开工率上不去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停工;再一方面,1月下旬春节期间大量工厂放假休息,也拖慢了生产进度。因此,整体2023年1月中国精铋产量呈现明显的大幅下降。不过目前整体来看,只有少量的精铋生产厂家暂时处于停产状态中,更多的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减产的状态中。其中,SMM的23家调研对象中有4家厂家1月停产,较去年12月份增加1家,6家厂家1月产量相对去年12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这也导致整体看来,全国精铋产量大幅减少。 SMM预计2023年的2月国内精铋市场受1月的产量下降的影响下,价格有一定的走强空间。SMM预计2月的全国精铋产量或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1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有所减少,据SMM调研得知,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月产量为535吨,环比降低14.4%,国内硝酸银1月总产量约为563吨。从整体来看,1月各地区硝酸银生产厂家产量都有所减少,主要原因就是1月春节放假,企业放假停产。 据SMM了解,由于下游近期需求较好,大部分硝酸银厂家年前订单处于超定状态,因此SMM预测2月硝酸银产量将增加。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30万吨,当月产量环比增加6.7%,同比下降6.1%,累计产量30万吨,累计同比下降6.1%。 据SMM调研了解,经过年底检修,钛白粉企业产量逐步恢复,叠加下游节前补货,节后天气转暖市场需求预期向好,钛白粉企业开工情绪高涨,部分钛白粉企业已恢复满产状态,考虑到近期宏观利好政策较多,钛白粉企业频频宣涨,预计后续钛白粉产量持续增长,2月钛白粉产量约为32万吨。 仲钨酸铵 2023年1月,中国APT产量约为0.8万吨,环比减少3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月份国内APT产量显著下滑,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伴随2022年4季度以来钨精矿价格的上升,以及下游的硬质合金端需求的减弱,APT价格受成本端推动明显,但向产业链下游传导阻碍较强,使得冶炼企业面临倒挂的情形愈发普遍,生产积极性受挫严重;其二,因春节放假因素,多数冶炼厂有检修、减产、甚至停产情况的发生,市场开工率下降明显;至此,APT产量下滑明显。 2月份,伴随节后开工以及终端需求有回暖的趋势,APT产量有望增加;但因当前冶炼厂利润率较低,成本高涨使得其暂时恢复不到满负荷生产的状态。SMM预计2月APT产量约为1万吨。 碳酸锂 1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5,925吨,环比增加3%,同比增加89%。本月,部分辉石冶炼企业检修,盐湖季节性减产持续,叠加春节假期影响,回收企业开工率略有下滑,造成碳酸锂产量减少;但由于前期受环保事件影响的云母冶炼企业逐渐恢复生产,加上新产能爬坡明显,导致整体供应上升。2月,部分辉石冶炼企业持续检修预期,但由于云母冶炼企业产量稳定,叠加气温回暖,盐湖产量增加,总产量略有增加。预计2月碳酸锂产量为36,179吨,环比小增1%,同比增加94%。 氢氧化锂 1月,中国氢氧化锂的产量为21,235吨,环比下滑16%,同比增加31%。从冶炼端来看,部分新厂开始起量,但由于企业检修计划实施,造成产量减少;从苛化端来看,由于下游需求减弱苛化端减量明显,本月整体供应减少明显。2月后,企业陆续从检修中恢复,伴随新产能爬坡和苛化端产量增加,预计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3,774吨,环比增加12%,同比增加87%。 硫酸钴 1月,硫酸钴产量6,315金属吨,环比下行6%,同比下行16%。1月硫酸钴产量大幅下降,钴价持续低迷,国内冶炼厂生产积极度下降,叠加传统春节期间,冶炼厂普遍放假减产,导致硫酸钴产量大幅下行。需求端,1月国补退坡后国内动力市场降本压力大,需求大幅下降,前驱体厂普遍减产,动力端硫酸钴需求较弱。数码市场持续清淡,头部数码电信厂商产量减半,叠加多数广东电子烟电芯厂家放假较早,数码市场对硫酸钴需求减量明显。预计2月硫酸钴预计产量为7,889金吨,环比增加25%,同比增加17%。 四氧化三钴 1月,四氧化三钴产量为3,556吨,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53%,供给端国内头部四钴厂家因不可抗力原因产量大幅下行,其他大厂因春假假期产量皆有下行,需求端头部钴酸锂厂商产量下行2/3,四钴需求极度减弱。预计2月四钴产量较1月仅有小幅增长,2月四氧化三钴预计产量为3,838吨,环比上涨8%,同比减少48%。 三元前驱体 1月,三元前驱体产量为58,219吨,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4%。产量大幅下行,1月国补退坡及春节假期期间,国内头部电池厂订单减量,导致其体系下三元前驱材料厂商产量大幅缩减,因海外动力与储能市场较为稳定有出口订单业务的头部前驱厂商减量较少,预计本月高镍前驱比例将继续上行,5系占比将有所下降。预计2月产量为67,658吨,环比增加16%,同比上涨14%。 三元材料 1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40,804吨,环比下跌23%,同比下降12%。国补退坡完成后,动力、数码市场消费淡季,海外需求亦有下调,叠加春节假期的影响,终端需求在本月大幅回撤。弱势需求传导至生产环节,三元大厂多自中旬起停工1-2周,中型厂家放假2周左右,多数小厂则全月停产,行业总体生产下滑明显,较去年同期亦实现负增长。2月后,三元企业在第一周陆续恢复生产,但产线负荷率仍维持低位,需求端,海内外市场暂无回暖。预期2月供应42,665吨,小幅环增5%,同比小减2%。 磷酸铁 1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62,102吨,环比下降23%。供给端,在过年放假和产线检修的影响下,磷酸铁企业整体开工率较低,产量下降。需求端,铁锂企业1月生产进一步减少,导致对磷酸铁需求走弱,订单乏力,目前磷酸铁企业处于累库过程中。原料端,近期磷源和铁源价格波动较小,但即将到来的春耕和目前贵州,云南限电影响下,不排除未来成本上升。因此,在维持产品一致性、短期成本较为稳定以及未来需求恢复预期的三种因素带动下,预计2023年2月磷酸铁产量达65,612吨,环比上涨6%。 磷酸铁锂 1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64,457吨,环比下降36%,同比增长4%。供给端,铁锂企业在过年放假、产线检修和需求较差的影响下,产量继续下降,仍处于库存消化期。原料成本端来看,近期锂盐未有止跌态势,在目前开工率较低的情况下,企业普遍锂盐库存较高,短期采购需求较低。前驱体磷酸铁企业普遍库存较多,价格波动剧烈,持续走低。需求端,市场整体恢复较慢,不及预期。考虑到2月企业完全复工,预计2023年2月磷酸铁锂产量为69,571吨,环比上涨8%,同比增长30%。 钴酸锂 1月,钴酸锂产量为3,149吨,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58%。钴酸锂产量大幅下行,需求偏弱与春节假期影响,头部钴酸锂厂家大幅减量2/3,二梯队钴酸锂厂家产量基本腰斩。需求端手机市场需求依旧疲软,笔电市场需求下滑明显,倍率型电子烟市场一月普遍放假,共同作用下钴酸锂产量大幅下滑。预计二月钴酸锂产量因节后复工或有恢复,但市场需求依旧偏弱导致产量恢复有限。2月预计产量为4,434吨,环比上涨41%,同比减少33%。 锰酸锂 SMM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2,608吨,环比下降62%,同比下降54%。受春节假期、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下游需求不佳这三重冲击,1月大部分锰酸锂企业都有停减产动作,仅少数企业有少许生产。同时,春节前一周物流停运,市场交投氛围降至冰点,因此1月整体锰酸锂产量下滑较多。据SMM调研,节后锰酸锂企业产线逐步恢复,但因碳酸锂价格仍持续下跌,导致电芯厂采购欲望较低,仍以观望为主,对锰酸锂压价情绪较浓。对此,部分锰酸锂企业暂缓开工计划。从市场反馈看,2月中旬后,电芯厂锰酸锂库存或将紧缺,存在集中采购的需求,因此2月锰酸锂产量情况会有所提升,预计实现产量约达4,536吨,环比增加74%,同比增加10%。 2023年1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2022年12月中国基本金属生产概述 电解铜 12月 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87万吨,环比下降3.3%,同比持平;且较预期的88.79万吨低1.79万吨。1-12月累计产量为1028.21万吨,同比增加3.07%,增量为30.62万吨。 12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下降且不及预期,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12月有4家冶炼厂在检修,且检修对于产量的冲击也较预期要多;2,受疫情影响部分冶炼厂的产量也较预期下降;3,新投产的两家冶炼厂增量不如预期;4,部分冶炼厂已经提前完成22年的量,12月刻意控制产量。 进入新的一年,虽然多数冶炼厂因春节因素开工率较12月略有下降,但随着新投产的冶炼厂持续释放产量,且前期检修的冶炼厂结束检修产量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SMM根据各家排产情况,预计1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89.5万吨,环比上升2.5万吨上升2.87%,同比上升9.7%。 电解铝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1天)中国电解铝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加8.3%,12月份国内电解铝日均产量环比下降261吨/天至11.09万吨/天;2022年全年国内累计电解铝产量达4007.6万吨,累计同比增加4.1%。12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环比小幅下滑,主因12月下旬贵州地区电力紧张,连续两次要求电解铝企业停槽减产,月内合计减产45万吨,但考虑到停槽时间及企业需要把槽中铝水抽出,月内贵州影响的产量有限,另外山东某电解铝企业因计划转出部分产能,企业月内减产6万吨左右。复产方面:12月广西、四川地区电解铝维持复产,复产规模达34万吨左右,白音华及甘肃中瑞新增投产进度缓慢,月内仅小幅增长。据SMM统计,截至1月初 SMM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至4526万吨(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产能),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4043万吨,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3%,12月份国内铝棒、铝合金等铝水下游开工走弱,国内铝水比例环比回落2.74个百分点至66.38%。 进入1月份,国内电解铝供应端暂无规模性增产预期,西南地区电力紧张局面短期难以缓解,1月份贵州电解铝企业将继续大幅减产,预计还需要减产40-50万吨的规模。四川、广西地区受电力方面及利润方面因素制约复产进度放缓。结合未来产能变动的情况SMM预计1月底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或回落至4000万吨附近,预计1月产量(31天)或在332万吨附近,同比增长3.7%。需求端:12月份国内铝下游消费进入传统淡季,叠加国内疫情全面放开,国内感染人数猛增,企业到岗率及货物运输效率均出现下滑,且终端需求走弱,下游铝加工企业新增订单较少,开工被动下滑。12月份国内铝锭及铝棒等产品因运输效率下降等方面原因到货不足,12月份国内铝库存维持低库存状态,但12月底在消费走弱的带动下呈现累库状态,截至目前,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约为57.6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万吨,1月份春节将至,铝下游消费大幅走弱,且国内电解铝企业铸锭量增加,预计1月份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或维持累库状态,SMM预计1月底国内铝锭社会库存或增长至85万吨附近,2月中旬或达到100万吨峰值水平。 氧化铝 SMM数据显示,12月(31天)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42.6万吨,冶金级日均产量环比减少0.25万吨/天至20.73万吨/天,总产量环比11月增加2.1%,同比增长0.99%。2022年全年国内累计氧化铝产量达7768.3万吨,累计同比增加7.65%。 截至12月末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为9675万吨,运行产能为7544万吨,全国开工率为79%。 整体来看,12月估算氧化铝净进口15万吨,月内小幅短缺4.4万吨,1-12月整体过剩165.7万吨。12月总产量较之11月有所增加,主因12月的生产天数较之11月增加1天,实际开工率和日度产量均较之11月有所下滑。北方地区,12月受疫情放开、采暖季、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效率下降、矿石采购难度不减少等因素的搅扰,北方氧化铝厂批量复产或提产的意愿较低,此外鲁北化工和鲁渝博创的二期新投产能12月均未能集中放量,整体北方氧化铝产量未有限制提升。西南地区,12月贵州地区用电持续紧张,据SMM统计因为限电影响,贵州地区12月份氧化铝减产产能在120万吨左右,折算月度产量减少近11万吨。 整体而言,2022年全年氧化铝新投产能共计投放1030万吨,总建成产能从2021年的8860万吨提升至9675万吨,产能增幅9.2%,2022年全年氧化铝产量增幅7.65%,造成了氧化铝全年过剩格局难以扭转。2023年1月,山东鲁渝博创和鲁北化工的新投产能将开始放量,预计1月产量(31天)将在656.2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1% 原生铅 2022年12月全国电解铅产量为30.72万吨,环比上升2.14%,同比上升13.92%。2022年全年累计同比增加2.9%。2022年涉及调研企业总产能为571.1万吨。 据调研,12月为2022年收官之月,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多较为平稳,期间小部分企业因全年计划产量完成,于12月适当下调产量,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为了完成全年产量计划而继续冲量。此外,云南蒙自、西部矿业等企业检修结束,并恢复产量贡献,故12月产量较上月延续小增趋势。 进入1月份,春节进入倒计时状态,按往年生产惯例,除去河南、湖南等地部分中小型企业计划于春节期间放假7-15天不等,其他绝大多数电解铅冶炼企业将继续轮班生产,产量方面并无较大减量。另云南振兴、湖南水口山等企业计划于1月进行检修,期间带来一定减量。综合看,1月由于春节、检修、年底冲量结束等因素,电解铅冶炼企业生产由增转降,SMM预计全国电解铅产量下降万余吨,至29万吨附近。 再生铅 2022年12月再生铅产量36.79万吨,环比11月减少4.29%,同比去年减少0.49%,2022年1-12月累计产量为423.03万吨,累计增加4.49%。2022年12月再生精铅产量34.04万吨,环比11月份减少0.18%,同比去年微增1.76%,2022年1-12月累计产量为372.52万吨,累计减少1.79%。 12月份国内再生铅和再生精铅产量均环比回落,其中主要是江西地区部分冶炼企业受环保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和停产;且浙江天能的再生铅冶炼工厂在12月初进入到停产检修状态,将在春节之后才会逐渐恢复生产;另外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政策的放开,不少再生铅冶炼企业由于出现阶段性的工人阳性较多,生产在短期内有所减产。不过国内沪期铅价在11月和12月的良好表现,使得部分企业在11月末开始恢复生产状态,或者在12月开始增产,其中湖北金洋、新疆骆驼和河南永续在11月中下旬恢复生产,安徽华铂则在12月份增产较多,另外也有不少企业在12月份略微增产。使得12月份国内再生精铅产量并未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 进入到1月份,国内多数再生铅冶炼企业已经完成废电池原料的采购备库,另约有40%的再生铅冶炼企业将会在下周相继进入到春节休假状态,生产环节将会停产7-15天不等。另外也有废电池库存暂未开启大量备库的再生铅炼厂表示,其将会在春节期间减产。预期1月份国内再生铅产量约为33.14万吨,再生精铅产量约为29.76万吨。 精炼锌 2022年12月SMM中国精炼锌产量为52.58万吨,环比增加0.11万吨或环比增加0.21%,同比增加1.25万吨或2.43%。2022年精炼锌产量为597.8万吨,同比减少1.77%。 据SMM调研,12月国内精炼锌产量较11月增加,略不及市场预期,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西北地区某大型炼厂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故12月主动控产减产。此外超预期的则是在于北方某炼厂设备故障导致的减产。而增产方面,则主要集中在陕西地区炼厂的满产以及12月四川地区炼厂集中复产带动。 进入2023年,由于国内50%锌矿加工费基准价格在5500~6000元/金属吨,叠加锌价2/8分成,炼厂利润高企,故从本次SMM调研来看,国内中大型原生锌炼厂春节期间多数会维持较高的开工率运行,除运行产能已经较高的企业外,西矿的检修结束加之四环也会进一步提产。此外投产方面,国内河南金利计划于1月中上旬陆续产出锌锭,目前计划生产量在150~200吨/日。减产方面则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再生锌炼厂,减产原因以春节停产为主。 故SMM预计2023年1月国内精炼锌产量环比减少2.11万吨至50.46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29万吨或2.5%。 另本次调研国内炼厂厂库库存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炼厂,其他地区炼厂厂库库存水平不高。 精炼锡 根据SMM调研了解,12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为15905吨,较11月份环比减少1.82%,同比增幅为13.61%,1~12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0.42%,12月国内精炼锡产量实际表现高于预期。 造成12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小幅回落的原因为部分炼厂受到疫情扰动影响,分地区来看:1、云南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稍有减少。原料偏紧以及原料加工费持续低位运行导致个别炼厂出现减产甚至停产的表现,但考虑到区域内产量占比较大企业生产维持平稳,减产与停产影响产量较低,因此实际产量变动不大。2、广西地区企业产量环比回暖。原料偏紧实际扰动效果有限,企业生产维持平稳出货意愿积极,因此实际产量较预期略有增加。3、江西地区冶炼厂产量环比维持平稳。区域内主流冶炼厂目前均维持正常生产,仅个别炼厂因原料偏紧与假期因素实际造成少量减产。12月江西厂库数据去库明显,原因与部分炼厂年前集中出货有关。4、其他地区冶炼厂12月加总产量环比减少。总体来看,华中地区部分炼厂受疫情扰动影响检查幅度较为明显,而其他炼厂生产则维持平稳。 进入1月,原料偏紧与加工费走低挤压炼厂利润的扰动仍存。另一方面,锡价高位运行,下游企业畏高情绪依旧,节前备货表现不及往年。部分冶炼厂因放假停产已下调预期产量。综上所述,SMM预计1月国内精炼锡产量较12月环比明显回落,月度预期产量为12290吨。 电 解镍 2022年12月全国电解镍产量共计1.67万吨,环比上调11.52%,同比上调10.91%。12月期间国内大多数原有精炼镍企业正常排产增量均属于完成2022年内生产任务,因此在12月国内精炼镍企业产量出现大幅抬升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23年1月全国电解镍产量1.47万吨,环比下降12.01%,同比上升22.59%。精炼镍环比出现明显抬升主因西北冶炼厂将完成检修实现正常排产。其次,目前青山委托湖北某新能源企业代工生产的电积镍产品已正式产出,初步设计产能为月产1500吨,2023年1月份将有部分体量释放。 镍生铁 2022年12月全国镍生铁产量为3.52万镍吨,环比下降4.74%,同比上涨6.20%。11月底镍铁市场小幅累库,叠加不锈钢盘面走弱,镍铁价格下跌,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部分镍铁厂选择提前进入减产检修状态。进入12月,在资金拉动下不锈钢盘面走强,叠加钢厂春节备货情绪火热,钢厂询盘积极,成交活跃,镍铁大幅去库,价格上涨。分品位看,12月高镍生铁产量约2.81万镍吨,环比下跌5.21%,主因为12月下旬市场不及预期,因此大型镍铁厂存在小幅减产。低镍生铁产量为0.71万镍吨,环比下降2.84%。 主因为11月200系不锈钢产量下滑,低镍铁原料过剩,因此12月低镍铁产量有所减少。 预计2023年1月全国镍生铁产量在3.42万镍吨,较12月产量环比减少2.74%。大部分镍铁厂因春节放假,存在减产检修,同时也有大型镍铁厂对2月市场看好,因此在存在增产预期。综上,1月镍铁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印尼镍生铁 2022年12月印尼镍生铁产量共计10.36万镍吨,环比增加2.8%,同比增加30.8%,至此2022年印尼高镍生铁产量达114.74万金吨,累计同比增加了28.9%。12月华迪园区结束产线检修产量上升,同时印尼青三小K园区、印尼万向及力勤HJF项目新产线产能爬坡,产量有明显增长。虽部分因不锈钢行情影响的NPI产线产量缩减,但12月内增量更多覆盖了这部分减量,印尼镍生铁产量依旧呈现小幅增加的趋势。同时12月内高冰镍也无进一步的明显增量。预计2023年1月份,PT.GNI园区产线检修将影响一定的NPI产量,而另一方面因为硫酸镍市场对高冰镍的需求较差,冶炼高冰镍的利润不及NPI直接销售的盈利可观,将刺激部分产线重新投回NPI-不锈钢方向,1月份印尼镍生铁产量或持续增加。 硫酸镍 2022年12月全国硫酸镍产量3.76万金属吨,全国实物吨产量为17.08万实物吨,环比下降11.39%,同比增长34.97%。12月份中国硫酸镍产量较上月大幅度下跌,主要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1月底加装基本已经完成,车企对于三元电池的需求量降低的情况下,部分一体化工厂因为三元减产情况严重,硫酸镍按需逐步减产,12月份高冰镍的使用量占比为33%,MHP占比为45%,镍豆镍粉的倒挂情况严重仅占1%,除了有些企业余有镍豆镍粉的原料长单其他均已停产,其余为废料(13%)。 1月份,由于年前三元厂商对硫酸镍的采购需求进一步缩减叠加部分工厂计划月中进行停工检修,部分企业因订单情况有减产预期。预计1月份产量3.59万金属吨,环比下降4.5%。 电池级硫酸锰 2022年12月我国高纯硫酸锰产量约2.64万吨,环比下降11.41%。据SMM调研,各家主流锰盐厂长单提货情况较11月发生下滑,主因新能源终端需求颓势延续,电池厂和三元正极企业多以减产去库为主,导致前驱体需求削减明显。其中5系、6系前驱体产量下降最为明显,对硫酸锰的需求抑制加大,因此多数硫酸锰厂为避免累库导致价格走低,开工维持低负荷。叠加前驱体一体化企业自产硫酸锰也在缩减,综合来看,12月高纯硫酸锰整体产量下滑幅度较大。 2023年1月,高纯硫酸锰需求面依旧维持颓势,据SMM了解,受春节传统假期影响,前驱体排产会继续下行,为此锰盐厂进入1月开始陆续停产检修,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预计2月初锰盐厂装置检修或将恢复,1月实现产量约1.42万实物吨。 电解二氧化锰 2022年12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产量为1.3万吨(其中锰酸锂型0.12万吨,碱锰型0.84万吨,碳锌型0.34万吨),环比下降10.34%。2022年1-12月我国电解二氧化锰总产量约为26.85万吨。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前期海外需求结束,行业传统淡季到来,且在四锰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以及锰酸锂市场清淡的影响,市场需求较弱,开工率有所下滑。 预计2023年1月,受国内春节假期部分厂家放假以及行业淡季的影响,产量或将进一步下滑,预计约为1.11万吨。 四氧化三锰 2022年12月我国四氧化三锰产量为1.40万吨(其中电子级0.83万吨,电池级0.57万吨),环比下降3.45%。本月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月内下游需求滑坡,虽现货市场多以交付订单为主,但新增订单有所下滑,加之疫情影响,工厂用人紧缺,开工率下滑,产量环比降低。 2023年1月,传统行业淡季到来,市场成交较少,加上国内春节,部分工厂停产放假,预计产量约为1.3万吨。 高碳铬铁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高碳铬铁产量小幅回落,至51.35万吨;环比减少1.33万吨,降幅2.52%;同比下降12.54万吨,降幅19.63%。内蒙古地区产量32.68万吨,环比上涨2.11万吨,涨幅6.9%;山西地区产量4.4万吨,环比上涨27.54%。12月钢招价格仍然高于市场预期,钢厂年底备货需求显现,加之北方部分铁厂生产利润有所恢复,北方铁厂维持较高生产积极性;南方进入枯水期后电费上涨,贵州出现限电情况,南方铁厂减、停产增加,月内铬铁产量整体小幅下降。 2023年1月高碳铬铁产量预计46.9万吨,较12月产量或将有所下降。2023年开启,钢厂为指标生产压力消失,多家钢厂传出减产检修设备计划,不锈钢产量预计环比大幅回落,对铬铁需求下降。疫情影响加之临近春节,部分铁厂出现工人短缺情况,近期高铬破碎块货源明显紧缺。加之近期贵州地区限电情况并无改善,内蒙古乌兰察布、巴彦卓尔等地区也出现限电情况,高碳铬铁供给走弱。 不锈钢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全国不锈钢产量总计约288.78万吨,较11月份总产量环比降幅约0.29%,同比增加7.76%。其中分系别看,200系不锈钢12月份产量100.10万吨,环比增加1.42%;300系不锈钢产量约143.53万吨,环比减少约2.28%;400系产量约45.15万吨,环比增加2.50%。 12月国内不锈钢厂总产量基本维持11月水平,其中2系稍有增量,3系小幅减产,4系基本持平。分系别来看,12月上半月2系冷轧成交稍有回暖,且2系不锈钢的盈利空间有所扩大,因此不锈钢厂小幅增产2系不锈钢。部分不锈钢厂自11月下半月开启减产检修状态,并维持到12月,3系总产量环比小幅减少,主因在于各项原料成本仍偏强运行,且清淡的下游节前备货意愿导致社会库存继续累积。 2023年1月全国不锈钢厂总产量或有较明显的环比下降,减量主要体现在2系的窄带不锈钢厂,主因或在于原料端价格上涨导致2系不锈钢利润或出现倒挂。由于1月是春节月,叠加年前需求持续弱势,因此市场参与者的待假情绪普遍较浓,不锈钢厂也选择把年度大型检修安排在1月。综上,SMM认为1月不锈钢价格或持稳运行。 电解锰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8.85万吨,环比增长34.07%,同比下降1.65%。2022年1-12月我国电解锰产量约为75.98万吨,同比下降33.05%。12月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前期部分锰厂因停产原因,订单积压,生产积极性较高,月内虽有小厂维持停产,但大厂开工率较为稳定,因此全国产量环比增加。 2023年1月,下游需求较为寡淡,节前备货意愿偏低,小厂多停产提前进入放假状态;此外,贵州等地因电力原因,市场产量有所影响。但由于大厂开工率基本维持稳定,因此预计产量约为9.23万吨。 工业硅 SMM统计12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在30.08万吨,环比减少3.47%,同比维持增加11.69%。2022年1-12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共计350.33万吨,同比增加20.28%。 各工业硅产区开工率增减皆有,12月工业硅供应减量主要来四川、云南地区,广西、湖南等地区也有相应的减量贡献。四川电价略高于云南等因素影响四川硅企单吨成本高于云南千元左右,工业硅现货行情“跌跌不休”四川硅企面临亏损开工率快速走低降至三成左右,云南德宏州硅企枯水期叠加行情原因在12月份下旬陆续减产,整体减产速度要慢于四川地区。两大产区12月产量环比减少三万余吨。北方新疆地区因大厂原有产能陆续复产及新投产能产能释放原因贡献了12月主要的产量增量。 1月份四川、云南硅企产量有继续减少的预期,预计1月份四川硅企开工率在2成附近,云南硅企因怒江部分产能复产等预计开工率在4-5成左右,川滇地区硅企产量在1月份进一步减少,同时另一主产区新疆在产产能继续提升产量维持增加,综合之下预计2023年1月全国工业硅产量维持减少。 多晶硅 据SMM统计,12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9.83万吨,环比11月增长近5.59%,国内多晶硅产量继续增长,国内多晶硅过剩情况加剧。 据SMM了解,按照目前多晶硅150元/千克售价计算,一线企业多晶硅生产利润仍能达到90元/千克左右,企业生产积极性仍较高,叠加部分新投产线的爬产计划,多晶硅供应仍保持增长状态。但12月由于国内疫情的加重导致部分厂线工人的放假与短缺,对多晶硅生产产生一定利空影响,主要为新疆、内蒙等部分厂家。 光伏组件 据SMM统计,12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26.8GW,环比10月大幅下滑19.76%,12月由于国内多个终端项目的停滞、上游价格的“崩塌”以及国内疫情影响,光伏市场遇冷,终端需求出现骤降,组件企业接连下调12月开工率,12月组件产量随即出现减少。 展望1月,元旦假期过后,由于上游硅片企业顺利排库价格的持稳以及对终端需求的看好,龙头组件企业纷纷临时上调其开工率,市场信心出现明显恢复,预期产量将恢复至28GW左右。 硅锰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硅锰合金总产量87.62万吨,环比增加7.02%,同比减少10.30%。2022年1-12月我国硅锰产量约为1001.31万吨,同比减少6.05%。据SMM调研了解到,本月硅锰增量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受前期疫情运输受阻影响,钢厂对于硅锰库存处于低水平位置,随着月内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钢厂补库需求释放,硅锰厂商订单量较好。另一方面临近年底,钢厂冬储需求存在,对硅锰需求量尚可。综合两方面来看,硅锰厂家开工积极性较好,产量环比有增。 2023年1月,终端需求面临传统需求淡季,加上年关临近,部分钢厂进行停产、减产,大部分工地已提前放假,整体成交情况较冷清。综合来看,1月硅锰产量或将减少,预计约为79.85万吨。 镁锭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锭产量为6.6万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4%,累计产量95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4%。 受12月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国内市场成交量较同期萎缩严重,同时镁价的承压下行导致工厂利润压缩严重,部分工厂成本倒挂,生产积极性大幅下降,而且疫情的扩散令镁厂开工普遍受限,导致12月国内镁锭总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目前工厂情况来看,第一波疫情对镁厂的生产影响有所减退,但考虑到萎靡不振的需求对镁厂生产积极性的影响,预计1月国内镁锭产量持续低迷,约为6.8万吨。 镁合金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合金产量为2.5万吨,环比增加6%,同比增加22%,累计产量31万吨,累计同比下降3%。 从国内镁合金工厂了解,12月镁合金下游市场持续弱势,部分终端加工企业放假时间较同期普遍提前半月有余,导致镁合金新增订单量下降,本月部分大厂的产量主要用以交付前期增长的订单。由于目前海内外经济环境持续偏弱,下游询盘积极性较低,预计1月镁合金产量维持弱势,约为2.3万吨。 镁粉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镁粉产量为0.6万吨,环比下降4%,累计产量8.1万吨。 12月国内镁粉产量较上月小幅下调,从工厂处了解,一方面受疫情扩散影响工厂开工降低,另一方面,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圣诞季外贸订单量不及预期,镁粉扩产动力不足。从目前镁粉厂接单情况来看,下游采购普遍偏观望,钢招量不及预期,预计1月镁粉产量持续低位,约为0.6万吨。 氧化镨钕 2022年12月国内氧化镨钕产量5134吨,环比减少11%。福建、两广、江西、江苏和山东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12月由于分离厂和废料回收企业减停产较多,稀土市场上氧化镨钕现货供应紧缺情况加重,持货商报价较高,低价货源难寻,氧化镨钕价格走势持续偏强。临近年末,各地生产企业年底检修和工厂调试,江西和江苏地区产量缩减较多,江西地区环比11月产量缩减14%,江苏地区环比11月产量缩减56%。但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恢复生产,且在春节期间也会正常生产,预计2023年1月氧化镨钕产量将会有所增长。 镨钕金属 2022年12月国内镨钕金属产量为5134吨,环比增长0.1%。主要增量来自四川地区,其他地区产量较11月无明显变化。 12月镨钕金属价格有所上涨,但临近年末,下游磁材企业订单增速放缓,镨钕金属成交情况较为冷清;金属厂倒挂情况也较为严重,原料采购较为困难,福建地区有相应的减产;但四川地区由于当前镨钕金属价格较高,使用库存原料进行生产仍可获利,所以当地部分金属厂有所增产,环比上月约增长10%。 钼精矿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钼精矿产量约为1.88万吨,环比降低1.7%,与11月产量基本持平。 造成12月份钼精矿产量稍有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加重的影响,生产线工人休病假使得开工率稍有降低,减少了钼精矿的产出;其二,小部分南方的民营企业,因年度生产指标已达成,提前进入检修阶段,造成实际产量减少,但因总量占比较小,所以未对市场上钼精矿的实际供应造成明显影响。 进入一月,因年度检修等计划的实施,矿端企业有进一步降低开工率的打算,SMM预计1月钼精矿产量有继续降低的可能性。 钼铁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钼铁产量约为1.76万吨,环比降低3.2%,相较11月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 造成12月份钼铁产量出现降低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伴随疫情管控的放松,生产企业工人生病的情况较为普遍,在此影响下钼铁的开工率受到影响略有下降,减少了一部分钼铁的产出;其二,国内钼矿端企业对钼价预期看涨情绪浓厚,挺价惜售为主,贸易持货商也不愿主动放量,所以市场释放的钼原料有限,不能够满足钼铁企业的全部生产;其三,海外钼原料价格高涨,钼铁生产企业无法进口原料来满足生产需求。至此,在无法锁定足够原料以及疫情的影响下,钼铁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 进入一月,钢厂针对钼铁的招标需求正在稳定入场,但因钼价处于高位且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钢厂畏高情绪尚存,所以多以刚需采购为主,较少进行大量备库操作,节前备货表现一般;原料供应偏紧的情况也在继续给钼铁的生产施加压力。综上所述,1月钼铁产量有继续下降的可能。 白银 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1#白银实际产量为1414.818吨(其中矿产银的产量为1191.818吨),1#白银产量环比增加3.2%,整体产量小幅增加。12月企业白银产量增加的原因是12月铜、铅产量增加,白银伴生量增加;同时12月白银价格处于相对高位,冶炼企业也对出白银意愿较高;年末赶进度等。12月企业白银产量减少的原因有停产检修;年度计划已经完成,不必赶计划等原因。产量增加的厂家以及幅度都比减少的多,因此12月白银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临近春节,部分冶炼厂将进行春节放假,因此SMM预计1月白银产量将有小幅降低。 宏观方面:1月5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会议纪要,会议纪的内容相对鹰派;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公布值为23.5万人,高于前值12,7万人和预期值15万人,利空白银;美国至12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公布值为20.4万人,低于前值和预期值的22.5万人,利空白银;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为银价造成一定的上升阻力,近期白银价格呈现下探趋势。 说明: SMM自2021年2月起,公布SMM全国白银产量。白银多伴生于铜铅锌矿,得益于SMM基本金属高覆盖率,SMM白银生产企业调研总数45家,分布于全国17个省份,总样本产能24,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锑锭 据SMM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实际为7489.5吨,整体产量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趋势,环比上涨7.28%。整体看由于11月份的锑产量出现27.92%的大幅上涨,而12月的锑产量的上升趋势不变,但幅度有明显下降。一方面与年底不少厂家因为原料短缺,工人休息等等因素不得不减少产量有关,另一方面,依旧还是有不少厂家的生产逐渐恢复,但产量的上涨和恢复速度并不快。因此,整体12月中国锑锭产量继续呈现上涨趋势,但幅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目前来看,锑原料资源紧张的情况还是在继续,市场人士表示原料的影响虽然已经由来已久,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因素逐渐降低,这也是综合2022年来看,锑价的变化和震荡幅度并不大的原因,但似乎目前国外和国内矿资源的供应在接下来的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增加,因此市场人士表示,这对于锑价的稳定向上还是有很强的支撑力。 从12月中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厂家方面情况详细来说,产量减少或者停产的企业数量有了变化。其中,12月SMM的32家调研对象中有10家厂家停产,比上月少了5家;16家厂家呈产量缩减状态,比上月多了5家;6家企业产量基本正常,比上月少了1家。从数字上看,依旧显示出产量的集中度在提高,SMM预计2023年的1月国内锑品市场供求格局在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难以彻底改变,虽然需求孱弱的改变非一朝一夕,但供应依旧保持偏紧的局势可能还将延续,预计2023年1月全国锑锭产量较2022年12月相比可能还将有一定幅度增加。 说明: SMM自2022年5月起,公布SMM全国锑锭(含锑锭、粗锑折算、阴极锑等)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32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2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精铋 据SMM对全国铋厂家调研统计,2022年12月中国精铋产量实际为2621.656吨,整体产量仍旧呈现下降的态势,相比11月全国精铋产量环比下降1.83%。整体来看目前只有个别少量的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停产状态中,另外相当一部分精铋生产厂家处于减产的状态中,其中部分厂家的减产与疫情有一定关系,但是总体上看,疫情对厂家的产量影响并不明显。其中,SMM的23家调研对象中有3家厂家12月停产,5家厂家12月产量相对1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缩减,而4家厂家12月产量相对11月份来说产量有明显上升,这也导致整体看来,全国精铋产量减少量并不大。SMM预计2023年的1月国内精铋市场供求格局改变不会太大,虽然国内目前放开后,后期有望大大刺激消费市场的复苏,需求孱弱导致市场交易量低迷的局势将有所改观,但是临近春节,不少厂家会加紧生产,预计精铋1月的产量并不会因为假期原因缩减太多,在铋供应量依旧较大的情况下,精铋市场价格方面反转走高的可能性不太大,但随着市场对未来需求复苏的看好,精铋价格下跌空间也已经不大。另外,停产减产的厂家是否将在新年的1月开工恢复生产也很难定论。SMM预计1月的全国精铋产量变化不会太大,或有继续小幅下降的可能。 说明: SMM自2022年10月起,公布SMM全国精铋产量。得益于SMM对锑行业的高覆盖率,SMM锑锭生产企业调研总数23家,分布于全国8个省份,总样本产能超过50,000吨,总产能覆盖率高达99%以上。 硝酸银 12月国内硝酸银产量环比大增,据SMM统计,国内有销售资质的生产厂家12月产量为625吨,环比增长6.3%,国内硝酸银12月总产量约为658吨。产量增加的地区增加的原因有:一,下游节前备货需求增加;二,增加了新客户。产量减少的地区减少的原因是12月检修停产一部分时间。虽然各地区硝酸银产量有增有减,但增加的产量多于减少产量,因此12月硝酸银产量环比增加。 临近春节,由于下游企业春节期间仍在生产,因此备货需求较高,同时部分企业生产部门放假,也需要提前备货,因此SMM预计1月硝酸银需求仍增加。 钛白粉 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钛白粉产量为28万吨,当月产量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8%,累计产量381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 据SMM调研了解,因终端市场低迷以及疫情原因,12月钛白粉企业普遍承压运行,部分华南、西南生产企业出现减停产情况,钛白粉当月整体开工率出现下调。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较弱,钛白粉下游终端建筑行业开工低位,钛白粉供应端后续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较低,预计1月钛白粉产量维持低位约为28万吨。 仲钨酸铵 据SMM调研,2022年12月份国内APT产量约为1.19万吨,环比降低5%,相较11月产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12月份APT产量降低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其一,受疫情扩散的影响,冶炼企业的开工率稍有降低,影响了APT的部分产出;其二,近一季度市场的终端需求较为低迷,下游企业刚需补库为主,鉴于供需不均衡的影响,部分冶炼企业选择在本月停产检修,这也是APT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三,在矿端持货商挺价惜售提振市场信心的趋势下,市场可流通的钨精矿货源有限,低价难采,高价则成本倒挂,故APT冶炼企业减少了部分产出,多保持长单的生产交付,综上所述,12月份APT产量有所降低。 进入1月,原料供应偏紧与利润走低对冶炼企业生产的扰动仍然存在,且伴随下游年底备库情绪的不积极,冶炼厂有继续下调开工率的态势。SMM预计1月APT产量将会继续下降。 碳酸锂 12月,中国碳酸锂产量为34,813吨,环比减少5%,同比增加76%。本月,部分企业从疫情中恢复生产且部分大厂产能爬坡,加上回收增量,造成碳酸锂产量增加;但由于盐湖季节性持续减产,部分江西云母冶炼企业也因环保事件减产并在期间检修,本月整体供应减少。1月,前期受环保事件影响的企业逐渐恢复生产,但大部分辉石冶炼企业实施检修计划,减产明显。预计1月碳酸锂产量为32,587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加71%。 氢氧化锂 12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5,246吨,环比微增,同比增加47%。从冶炼端看,部分冶炼厂前期缺矿状况有所好转,叠加疫情影响减弱,造成产量增加;从苛化端看,下游需求减弱导致苛化厂减产,本月整体供应微增。1月后,部分新厂开始起量,但由于部分企业检修计划实施,叠加由于需求减弱苛化端减量明显,预计1月中国氢氧化锂产量为21,385吨,环比下降15%,同比增加32%。 硫酸钴 12月,中国硫酸钴产量为6,908金吨,环比减少6%,同比增加23%。原料成本端,12月海外钴原料价格继续回落,钴中间品成本降低;废料端近期受镍钴锂盐价格齐下跌影响,交投减少,价格逐步恢复理性,成本降低。供给端,因国内电池厂产量大幅下降,钴盐与前驱体订单受其影响,前驱一体化大厂与头部钴盐冶炼企业排产均出现减量,供给减少。需求端,国内新能源行业受2023年国补退坡影响,三元电池需求大幅滑落,而国内前驱体需求多以5、6系为主,因5系6系前驱体对钴需求量较高,5系6系三元电池减产进而导致钴需求层层递减;海外出口订单中高镍前驱保持优势,但对钴盐需求难以提振。1月临近春节,此时硫酸钴需求低迷,钴盐企业表示生产意愿不高,陆续安排放假计划。预计1月硫酸钴预计产量为5,735金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24%。 四氧化三钴 12月,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为4,985吨,环比减少11%,同比减少32%。成本端,12月钴中间品、钴盐原料价格下行,四钴成本明显降低。供给端,因四钴订单持续清淡,叠加受年末新冠疫情影响,生产受阻,12月四钴出现明显减量。头部大厂四钴尽量在降低排产,降价清库存,小厂多按订单背靠背生产,综合产量降低。需求端,12月四钴需求持续减弱,数码端需求不佳,电子烟细分市场12月已开始停产休假,常规型四钴与小颗粒四钴的成交均清淡。为规避跌价与订单减少风险,下游钴酸锂正极厂采购意愿不高,目前四钴需求低迷已成常态。1月因临近春节,工厂停产放假或排班轮休,四钴排产将会继续减少,1月四氧化三钴预计产量为4,117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46%。 三元前驱体 12月,三元前驱体产量76,444吨,环比下降15%,同比上涨28%,全年累积同比上涨45%。补贴退坡,抢装结束,国内头部电池厂产量大幅下降,导致三元前驱体国内订单大幅下降,海外订单维持稳定对前驱体产量影响相对较小。因国内前驱体需求以5、6系为主,因此12月5、6系前驱体产量,在前驱体总量占比中大幅下行。海外以高镍为主,因此高镍前驱占比有所提升。预计1月因传统新年假期,三元前驱体厂放假安排,以及下游订单持续减弱,1月前驱体产量将持续下行,预计1月产量为67,291吨,环比下降12%,同比上涨10%。 三元材料 12月,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53,146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上涨12%,国内动力市场因年末抢装周期已过,叠加进入终端消费淡季,数码小动消费亦趋弱,且部分电池企业存在年末去库情况,整体需求回撤严重;海外订单因春节存在提前备库情况,订单减量较少。综合来看,三元材料整体开工下滑明显。进入12月,海内外需求仍有下行趋势,部分中小企业将于1月陆续进入停产状态,头部大厂亦存在停产检修计划,开工率仍将下行。预计1月三元材料为42,794吨,环比下降19%,同比亦将下滑7%。 磷酸铁 12月,中国磷酸铁产量为81,020吨,环比下降14%。近期多数磷酸铁企业排产有所下行,当前磷酸铁行业受到多重不利因素扰动,一方面12月下游企业需求大幅减少,对上游订单多有减量、砍单,需求不振;此外上游主要材料磷源价格仍据高位,叠加受近期多个电芯和铁锂大厂进行磷酸铁招标压价影响,磷酸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企业降价出货状况频现。部分企业担忧后续需求及库存减值风险,相继下调排产计划,产量环比下降。需求端,12月锂盐价格降幅明显,铁锂企业在终端需求严重减弱的影响下,原料采购较为谨慎,观望情绪渐浓,部分磷酸铁企业反应,23年1月份的成交意愿较为冷淡。在市场短期需求减量确定的情况下,部分磷酸铁企业在1月份有放假计划,预计后市产量仍将继续下行。预计2023年1月磷酸铁产量达61,520吨,环比下滑24%。 磷酸铁锂 12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100,804吨,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63%。供给端,在电芯厂需求减量以及锂盐价格快速下滑的影响下,部分铁锂企业下调排产计划,产量环比下降。需求端,当前时点,终端车企和电芯厂陆续进入去库阶段,下游需求短期走弱趋势较为明显。原料端,铁锂企业近期观望情绪严重,对锂盐和磷酸铁后市价格均不看好,采购意愿冷淡。在当前市场需求和原料共同走弱作用下,磷酸铁锂厂商生产意愿不高,部分企业1月份将会放假检修,预计减产幅度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3年1月磷酸铁锂产量为80,402吨,环比下降20%,同比上涨29%。 钴酸锂 12月,中国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为5,750吨,环比减少20%,同比减少27%。成本端,12月四氧化三钴价格下行,碳酸锂价格下滑幅度加大,钴酸锂成本降低。供应端,受数码需求低迷与年末新冠疫情放开双重影响,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12月钴酸锂正极企业下调排产计划,供给减量,降价去库;需求端,12月部分钴酸锂电芯厂进入去库阶段,小型电芯厂或已有停产放假,导致钴酸锂零单成交清淡,需求保持弱势。而1月因春节来临,电芯厂陆续从月中开始停产放假,叠加数码市场对于明年年初预期较差,钴酸锂正极企业对于1月生产意愿不高,1月预计产量下滑严重。1月预计产量为4,571吨,环比减少20%,同比减少40%。 锰酸锂 12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6,799吨,环比下降24%,同比增长7%。受年末疫情放开影响,部分企业存在员工集中感染现象,生产受阻,部分企业产量发生下滑。需求方面,电芯厂需求锐减,刚需采购寥寥,因此多数锰酸锂企业生产较为谨慎,开工维持低负荷。原料端,碳酸锂价格持续走跌,锰酸锂企业看跌后市,1月多以减产清库存为主。据SMM调研,大型锰酸锂厂将维持10-15天停产检修,中小型企业停产时间较长,或将在2月有所恢复。预计2023年1月锰酸锂产量达2,546吨,环比下滑63%,同比下降55%。 2022年12月金属产品产量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说明: 1、带*的数值为修正值,斜体的数值为预测值。 2、镍生铁的产量是指实物量折合金属后数据。 调研方法论 1、调研方法 SMM产量调研是由专业分析师采用电话、实地调研等方式,定期对中国金属生产企业进行月度跟踪,并以此出具中国金属产量报告。 调研过程中,保证样本的基础覆盖比例,并不断扩大;同时考虑产能规模、地域分布、企业性质等细节因素合理选择并分配样本,使得各分项数据同具代表性。 产量数据包括上月产量(初值)、上上月产量(修正值)以及当月产量的排产预测值。通常情况下,SMM较少对产量进行修正,即修正值=初值,但仍保留修正的可能性。 每月10日前通过上海有色网官方网站(www.smm.cn)、微信订阅号(今日有色)、手机站(m.smm.cn)等官方渠道对外发布。 2、样本介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