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8

  • 填补空白!河钢集团旗下单位牵头制定的钛铁多元素检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河钢材料院牵头制定的《钛铁 硅、锰、磷、铬、铝、镁、铜、钒、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4701.13-2024)正式发布。该项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河钢材料院在特种合金原料检测领域取得突破,填补了钛铁合金产品多元素检测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冶炼合金料检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依据。 钛铁,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特种合金钢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特种钢的性能和应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检测方法,如何准确快速地测定钛铁合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 河钢材料院紧紧围绕钢铁行业发展需求,聚焦行业关键共性难题,持续创新开展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积极主导、参与国家标准制定。针对钛铁合金中钛元素高且易水解的问题,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潜能,组建钛铁检测专项攻关小组,明确细化攻关方案与职责分工。紧盯样品制备、溶解测试、精密度实验等关键环节,从常温溶解、高温溶解、微波消解三种溶样方式入手,深入研究溶解机理,不断优化酸溶液配比方案。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测试,最终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形成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为钛铁合金的多元素检测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 5月27日电,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氢、钒钛、人形机器人等7个创新联合体,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了多个重要产品。

  • 龙佰集团实控人许刚因病离世 90后“创二代”继任钛白粉行业龙头掌门人?

    5月21日盘后,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东方锆业同步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许刚于2024年5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1岁。 截止发稿时,龙佰集团官网已经改为黑白色以示悼念。 与很多“创一代”一样,生于1963年的许刚从一名普通车间工人开始,一步步带领着成立于1955年的焦作硫磺厂,1998年完成股改,进而从濒临倒闭发展成为市值超500亿元的钛白粉行业龙头企业,钛白粉生产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2011年,佰利联于深交所上市;2016年并购成立龙蟒佰利;2019年,从中国核工业集团手中接手东方锆业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正式进军锆制品。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凭借提前布局布局新能源电池,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股价一路走高。其中,龙佰集团曾被包括刘格菘、高毅等知名公私募机构重仓,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由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依然位列第四大股东。 而作为龙佰集团和东方锆业两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2020年,许刚以115亿元的身家首次进入胡润百富榜前500,位列第497位。 许刚分别持有两家上市公司26.25%和23.51%的股权,根据今日收盘价计算,合计持有市值为153.52亿元。 2023年3月,刚满60岁的许刚正式卸任龙佰集团董事长,名义上退居二线,同时他“90后”的女儿许冉进入公司董事会。彼时,在公告董事会换届选举公告中,龙佰集团明确:“原则上60周岁以上不得被提名或担任公司非独立董事,并写入《公司章程》。” 来源:2023年3月30日上市公司公告 根据公开可查的履历,作为“创二代”的许冉2014年便开始进入龙佰集团公司任业务经理,直到2023年进入董事会,出任副董事长、董事之前,在龙佰集团旗下多家公司担任董事、总裁助理。 如无意外,许冉作为许刚的继任者,成为龙佰集团这家钛白粉行业龙头,和东方锆业这家锆制品专业制造商,新的掌门人。

  • 惠云钛业:2023年净利同比增189.59% 钛白粉销量突破10万吨

    惠云钛业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从扩大销售、降本增效和募投项目三个方面多维度同步进行 ,较好地完成了业绩增长。2023年钛白粉销售数量突破10万吨,达10.70万吨,同比增长28.16%;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增长9.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03.80万元,较上年增长189.59%。 惠云钛业年报指出: 公司是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硫酸亚铁等相关副产品。公司及业华化工配备硫酸生产线,其主要产品为硫酸、蒸汽和铁精矿。 钛白粉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具有高折射率、理想的粒度分布、好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橡胶、化纤、陶瓷、食品、医药、化妆品、建筑新材料、电子工业、微机电、汽车、新能源、光伏和环保工业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是第三大无机化学品。由于钛白粉有众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用途,因此钛白粉消费量的多寡,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称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此外,公司配备的硫磺制酸生产线和硫铁矿制酸生产线,为公司的钛白粉生产提供硫酸、蒸汽等原材料,多余的硫酸外售。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素有“工业之母”的美称,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 惠云钛业介绍, 2023年,公司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线年产能8万吨;锐钛型钛白粉生产线(可生产锐钛型钛白粉或金红石型钛白粉初品)年产能3万吨。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8万吨/年塑料级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改扩建项目二期产能5万吨已完成调试,2024年将正式投产。 惠云钛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于2024年的重点工作,惠云钛业表示:2024年,公司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进促稳、提质增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进”是人人要有进取之心,项目建设速度要快、质量要好,销售要闯出一片新领域。“稳”是安全环保工作要稳、生产要稳,经营要稳。“提质”主要是产品质量要有新提升,管理要有新提升,研发有新突破。“增效”主要是增降本措施的成效;增经营的效益。公司继续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要向集约化集团化要效益;要向创新、精品要效益;要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1 、要加大市场开拓,突破销量:钛白粉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随着公司技改扩产,需积极开拓新的区域和新的客户。公司实施的“精品战略”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等产品差异化策略,积极分析、研究开发钛白粉不同领域的应用,努力开发匹配度高的客户群,从而不断提升公司的竞争力。2、要全面完成扩能技改工程:50kt/年改80kt/年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粉初品技改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 建成后,公司的产能短板将被补上,产品质量持续在国内领先的基础上,公司的产能也将跻身于国内前列。3、要狠抓安全环保,牢固底线红线。4、要加大科研投入。5、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公司在通过技改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将继续寻求适合公司的优质项目和机遇,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并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股东投资价值。6、要做好“三大队伍”建设。 惠云钛业在其2023年年报中表示,通过扩大销售等方式,实现了业绩的增长。从惠云钛业的2023年的年报可以看出,金红石型钛白粉占惠云钛业2023年的营收比重为84.93%。回顾金红石型2023年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5954.75元/吨,2022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8226.65元/吨,2023年的均价与2022年的均价相比,下跌了2271.9元/吨,同比跌12.46%。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12月30日的均为15850元/吨,2022年12月30日的均价为15000,2023年上涨了850元/吨,2023年的涨幅为5.67%。 》查看SMM钛白粉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据SMM报价显示,4月26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报16850元/吨,价格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3月中国钛白粉出口量达到19.61万吨,环比增长46.72%,同比增长29.61%。进入2024年,市场需求较好,考虑春节因素、今年前三个月钛白粉出口依然出现了同比增长,低价货源颇受市场追捧,钛白粉企业库存较低,市场供应偏紧,部分企业订单较满、排产到4月等原因,带动了钛白粉在今年进行了三轮调涨。 据SMM了解,目前,受出口市场支撑,国内多数企业暂无库存。不过,随着市场进入淡季,下游企业采购仍然谨慎。钛白粉市场价格一单一议,虽然原料成本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原料方面,硫酸市场供需双减,市场成交氛围减弱,预计硫酸价格后期窄幅调整;钛精矿价格高位运行,价格小幅调整运行。原料钛矿、硫酸价格高位运行,钛白粉生产压力居高不下,钛白粉主流价格暂时持稳运行,但随着内需外贸迟迟未归,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预计后期钛白粉或将偏弱运行。

  • 4月25日,在SMM主办的 2024 SMM(第十九届)铝业大会暨首届铝产业博览会 -铝板带箔行业发展论坛上,立中集团博士/晶粒细化首席科学家/Optifine超级细化剂技术发明人Rein Vainik表示,目前铸造的低合金铝合金中,超过99%的体积的钛浓度在0至0.05%之间。这些合金的晶粒细化可通过经典的成核和生长理论来解释。但有一组合金,其中经典的晶粒细化理论不适用,必须进行修改。这些合金含有0.08-0.20%的钛。 晶粒细化理论 Nucleation成核:需要在所添加的成核颗粒中尽可能多发生。 大的TiB2=在较少的冷却下成核。 大的颗粒在凝固开始阶段先行成核。 Growth晶粒生长:速度需要尽可能慢,在变形铝当中,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晶粒生长越慢。 生产限制Q因子 自然法则下的相图关系,决定原子在液态和固态下相互作用的方式。这里指的是铝原子和合金元素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Q由液相线曲线的斜率m、分布系数k和铝中实际元素的浓度C确定。 晶粒的生长速率与生长限制因子成反比:晶粒生长速率∝1/Q。 生长限制作用非常强 每个点的添加速量为0.2 kg/t。 在所有AA合金系列中,Ti对晶粒尺寸都有很大的影响,高硅AA4xxx系列除外。 假设:含有高浓度钛的合金遇到大晶粒尺寸的原因是由于存留的Al3Ti晶体,因为这些晶体数量很少。 经验:1997年至2002年,在瑞典铸造厂铸造高钛合金的经验达数年之久。 在含有高钛浓度的合金中,我们知道使用Opticast坩埚取样时,晶粒尺寸应为70-90微米,这是这些坩埚中可以获得的最小晶粒尺寸。 在这个铸造厂的试验中,这只发生在不到1%的所有铸件中。 铝基主合金 Al3Ti的尺寸通常为30-40μm,但在一些主合金批次中可能会出现非常大的Al3Ti,高达1mm。这些大颗粒Al3Ti会增加钛中毒效应吗? 铊片: 钛颗粒通常小于4毫米,钛片的溶解速度直接与钛颗粒的大小相关。提出了一种剥离机制,能够产生非常小的Al3Ti颗粒,这些颗粒会快速溶解。 有一条替代路线: 自1950年以来,加入K2TiF6进行精炼已经被实践。虽然今天已经不那么常见,但仍有一些公司在销售用于精炼的盐片。 在实验室规模的实验中,Ti中毒效应非常难以预测。 使用的主合金也可能会对中毒产生影响。如果关于Al3Ti能够存活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些主合金可能会导致更持久的中毒效应,这种效应可能会持续到铸造台。 研发 MQP和布鲁内尔大学: 高效晶粒细化剂中α-铝在TiB2上成核基本机理的HR-TEM研究。 瑞典晶粒细化研究中心: 晶粒细化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高晶粒细化检测方法精度的研究;含Ti大于0.1%的铝合金晶粒细化的研究,包括热分析和HR-SEM和HR-TEM的颗粒研究。

  • 从严从重!“钛白案”预计总罚没2.35亿 中核钛白实控人、中信中证资本、中信、海通都将面临处罚

    从公告被立案到收到处罚事先告知书,惊动市场的中核钛白实控人违规减持定增股票事件,仅过一周时间,就迎来了“严监严管”的处罚举措。中核钛白实控人、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各接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就在一周前,上述主体同时接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根据4月19日最新相关公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提到,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及其朋友洪浩炜通过衍生品交易安排,实质参与非公开发行,并以市价融券卖出,提前锁定与非公开发行股票折扣价之间的价差收益,变相规避限售期规定,违反相关规定。中信中证资本、中信证券(前者为中信证券孙公司)、海通证券参与了该过程。 经计算,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洪浩炜(王泽龙朋友)、中信中证资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韩雨辰预计罚没合计2.35亿元,其中预计罚款金额合计1.57亿元,没收预计金额合计7753.2万元,预计罚款金额是没收金额的2.02倍,与“没一罚二”相当。 具体处罚对象及预计罚没金额分别为王泽龙(1.33亿元)、洪浩炜(2119.39万元)、中信中证资本(4650万元)、中信证券(2516.07万元)、海通证券(776.44万元)、韩雨辰(77.5万元)。 从这次处罚事先告知书体现的处罚方向来看,监管对上市公司主体经营、证券公司合规内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证券行业来看,这次从重处罚,也是对行业的一次警醒,有利于督促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全面落实合规要求,督促券商走向更加依法合规经营的道路,进一步加强子公司的垂直化管理。 中信证券第一时间正面回应 中信证券表示,对于告知书所认定的问题及处罚,公司及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诚恳接受处罚,并将深刻反思,认真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举一反三,全面系统排查各项业务管理短板,深入开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合规稳健经营水平。 据了解,中信证券在收到告知书后立即召开党委会,通报相关情况,进行深刻反思,研究部署整改措施。中信证券表示,公司及中信中证资本将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坚守主责主业,回归业务本源,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信证券公告中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在行业人士看来,监管对中核钛白实控人和相关机构事先处罚的快速落地,是对“1+N”政策体系快速、不折不扣落地的体现,反映出严监严管、全面强化穿透式监管的监管思路。具体来看,一是有效规范上市公司实控人行为,对绕道减持行为给予严格监管;二是突出对机构的严格监管,有利于切实压实证券公司责任,督促证券公司按照“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的要求,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提高业务规范水平;三是这项严监管措施更有利于投资者利益保护;四是为建立一流投行打下更为扎实的合规基础。 此外,海通证券在公告表示,公司诚恳接受处罚,并将深刻反思,汲取教训,认真落实各项整改要求,进一步优化合规内控机制,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意识和水平,坚持举一反三,依法合规、稳慎推进公司各项业务。公司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严监严管,已成监管主基调 就目前监管态度及趋势来看,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对中介机构,均迎来更加全面的严格监管。近一段时间以来,四项“两强两严”政策文件、“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等诸多监管措施和文件要求相继出台。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其中就着重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 4月12日,证监会就修订《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以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监管新规对上市证券公司新的要求之一是,“合规风控要更严格,要求上市证券公司带头落实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全员合规要求,更好发挥现代企业治理的有效性,强化内部制衡,完善人员管理,优化激励约束。” 从这次处罚事先告知书体现的处罚方向来看,监管对证券公司合规内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券商“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在各类业务展业过程中不能唯业绩导向。这次从重处罚,也是对行业的一次警醒,有利于督促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全面落实合规要求,督促券商走向更加依法合规经营的道路,进一步加强子公司的垂直化管理。

  • 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中核钛白一字跌停 多家公司发声撇清关系【热议】

    SMM4月15日讯:一纸公告让钛白粉企业中核钛白站上了风口浪尖,也让其股价在4月15日迎来了一字跌停。4月15日,中核钛白以3.95元/股、10.02%的跌幅开盘,这一趋势一直维持到收盘。消息面上:中核钛白日前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先生通知,获悉其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而在中核钛白发布了公司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之际,中信证券及其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海通证券三家公司均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均与上市公司中核钛白有关。而中核集团、齐峰新材等公司为了避免牵连,纷纷发声,撇清自己与中核钛白的消息。 消息面 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中核钛白)4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先生通知,获悉其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720240045号),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中核钛白公告显示:经确认,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调查,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中核钛白的十大股东资料可以看出,截至2023年9月30日,王泽龙为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以及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为33.45%。 因涉中核钛白定增违规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证监会立案调查 因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定增中涉嫌违法违规,海通证券、中信证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中信证券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40049号),内容为:“因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同日,公司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032024018号),内容为:“因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公司和中信中证资本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和中信中证资本的经营情况正常。 海通证券4月12日晚间同样公告: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40050号)。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同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钛白于2023年3月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52.88亿元,发行价5.92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中信证券是该项目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则是该项目16家认购对象之一,其认购金额为5.47亿元。 中核集团声明其与中核钛白无任何关系 4月1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发布声明称,中核钛白与中核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核集团无关,中核集团对其任何行为依法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敬请广大市场参与者知悉,以免混淆。 齐峰新材:公司和中核钛白没有股权合作关系 齐峰新材4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中核钛白没有股权合作关系,中核钛白只是公司的供应商之一。此次被立案调查的是中核钛白实控人,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订单充足。 2023年前三季度中核钛白净利同比降45.83% 计划4月18日披露2023年业绩情况 翻看中核钛白的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钛白尚未公布其2023年的业绩情况,其年报和一季报计划于4月18日披露。回顾其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可以看出,2023年前三季度,中核钛白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前三季度,中核钛白实现营业收入35.94亿元,同比下滑1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滑45.83%。 而从中核钛白的公司资料可以看出:中核钛白成立于1989年,为著名钛白粉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造纸等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现货市场:经历三轮调涨之后 后期钛白粉或将偏弱运行 》查看SMM钛白粉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据SMM报价显示,4月15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报1685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据SMM历史价格显示,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经过此前三轮调涨在3月1日涨至16850元/吨之后,这一均价一直持续到4月15日。 据SMM了解,上周钛白粉市场价格基本持稳运行, 上周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16200-175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的市场主流报价为15000-15500元/吨 ,部分小厂或贸易商小幅下调价格,较此前一个交易周基本持平。原料方面,硫酸市场供需双减,市场主流价格基本持稳,预计硫酸价格后期窄幅调整;钛精矿价格高位运行,价格或存小幅调整预期。原料钛矿、硫酸价格高位运行,钛白粉生产压力居高不下,钛白粉主流价格暂时持稳运行,但随着内需外贸迟迟未归,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预计后期钛白粉或将偏弱运行。 回顾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的年度表现可以看出: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5954.75元/吨,2022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8226.65元/吨,2023年的均价与2022年的均价相比,下跌了2271.9元/吨,同比跌12.46%。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12月30日的均为15850元/吨,2022年12月30日的均价为15000,2023年上涨了850元/吨,2023年的涨幅为5.67%。进入2024年,钛白粉此前迎来了三轮调涨。 回顾今年前三轮钛白粉企业涨价原因为: 第一轮钛白粉企业调涨:主要是由于自进入2023年12月份,外贸订单表现优异,前期钛白粉企业所面临的库存压力骤减,钛白粉市场产销平衡。随着时间来到2024年一月份,部分钛白粉企业排单生产,钛白粉企业出现部分钛白粉型号短缺的现象,钛白粉市场开启年度第一轮涨价潮,钛白粉价格开始回升。 第二轮钛白粉企业调涨:主要是由钛矿供应偏紧矿价高企,使得钛白粉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从而进行的跟涨;以及多家钛白粉企业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检修使得现货库存偏紧;钛白粉出口方面有不俗的表现。进入2024年,据SMM调研,部分钛白粉企业表示1月出口订单十分不错 。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64万吨,同比增长16.8%。在欧洲经济状况不佳的背景下,钛白粉以低价的优势获得了不少国际客户的认可。此外,据SMM了解,部分钛白粉企业进入2024年排单较满,订单排产到3月,在现货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支撑了钛白粉的价格上涨。 第三轮钛白粉企业调涨:市场需求较好,考虑春节因素、今年前两个月钛白粉出口依然出现了同比增长,低价货源颇受市场追捧,钛白粉企业库存较低,市场供应偏紧,部分企业订单较满、排产到4月等原因,带动了钛白粉开启了今年以来的第三轮调涨。龙佰集团、玉兔钛业、恒通钛业以及鲁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3月中下旬陆续发布了旗下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函,涨幅在500元/吨。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钛白粉出口15.97万吨,环比增长11.47%,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1.38%;2月中国钛白粉出口13.37万吨,环比下降16.33%,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3.33%;2月钛白粉出口减少主因春节假期影响。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29.3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出口量增加约7578.29吨。据SMM了解,第三轮钛白粉企业的调涨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较好,尤其是低价货源在海外颇受追捧,而伴随着此前2023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多家钛白粉企业的陆续检修,部分企业钛白粉库存较低,使得市场供应偏紧,部分企业订单较满排产到4月,带来了钛白粉企业年内的第三轮涨价。 推荐阅读: 》需求较好 出口增加 部分企业排产到4月 钛白粉开启年内第三轮调涨【SMM评论】 》钛白粉新一轮涨价来了!矿价逼近22个月高点、库存偏紧部分企业排产到3月【SMM分析】 》钛白粉企业集中发函开启2024年度第一轮涨价潮【SMM分析】 》美元下跌部分企业现货紧张出口频增钛白粉龙头第七轮宣涨“重”海外【SMM评论】

  • 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中核钛白一字跌停 多家公司发声撇清关系【热议】

    SMM4月15日讯:一纸公告让钛白粉企业中核钛白站上了风口浪尖,也让其股价在4月15日迎来了一字跌停。4月15日,中核钛白以3.95元/股、10.02%的跌幅开盘,这一趋势一直维持到收盘。消息面上:中核钛白日前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先生通知,获悉其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而在中核钛白发布了公司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之际,中信证券及其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海通证券三家公司均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均与上市公司中核钛白有关。而中核集团、齐峰新材等公司为了避免牵连,纷纷发声,撇清自己与中核钛白的消息。 消息面 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中核钛白)4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先生通知,获悉其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3720240045号),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中核钛白公告显示:经确认,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针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调查,公司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中核钛白的十大股东资料可以看出,截至2023年9月30日,王泽龙为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以及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为33.45%。 因涉中核钛白定增违规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证监会立案调查 因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定增中涉嫌违法违规,海通证券、中信证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中信证券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40049号),内容为:“因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同日,公司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032024018号),内容为:“因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我会决定对你单位立案。”公司和中信中证资本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和中信中证资本的经营情况正常。 海通证券4月12日晚间同样公告:公司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3720240050号)。因公司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3月13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公司将全面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同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钛白于2023年3月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52.88亿元,发行价5.92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中信证券是该项目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则是该项目16家认购对象之一,其认购金额为5.47亿元。 中核集团声明其与中核钛白无任何关系 4月1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发布声明称,中核钛白与中核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中核集团无关,中核集团对其任何行为依法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敬请广大市场参与者知悉,以免混淆。 齐峰新材:公司和中核钛白没有股权合作关系 齐峰新材4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中核钛白没有股权合作关系,中核钛白只是公司的供应商之一。此次被立案调查的是中核钛白实控人,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订单充足。 2023年前三季度中核钛白净利同比降45.83% 计划4月18日披露2023年业绩情况 翻看中核钛白的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钛白尚未公布其2023年的业绩情况,其年报和一季报计划于4月18日披露。回顾其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可以看出,2023年前三季度,中核钛白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前三季度,中核钛白实现营业收入35.94亿元,同比下滑1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滑45.83%。 而从中核钛白的公司资料可以看出:中核钛白成立于1989年,为著名钛白粉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产品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橡胶、油墨、造纸等领域,被誉为“工业味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现货市场:经历三轮调涨之后 后期钛白粉或将偏弱运行 》查看SMM钛白粉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据SMM报价显示,4月15日,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报1685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据SMM历史价格显示,SMM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经过此前三轮调涨在3月1日涨至16850元/吨之后,这一均价一直持续到4月15日。 据SMM了解,上周钛白粉市场价格基本持稳运行, 上周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16200-175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的市场主流报价为15000-15500元/吨 ,部分小厂或贸易商小幅下调价格,较此前一个交易周基本持平。原料方面,硫酸市场供需双减,市场主流价格基本持稳,预计硫酸价格后期窄幅调整;钛精矿价格高位运行,价格或存小幅调整预期。原料钛矿、硫酸价格高位运行,钛白粉生产压力居高不下,钛白粉主流价格暂时持稳运行,但随着内需外贸迟迟未归,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预计后期钛白粉或将偏弱运行。 回顾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的年度表现可以看出: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5954.75元/吨,2022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8226.65元/吨,2023年的均价与2022年的均价相比,下跌了2271.9元/吨,同比跌12.46%。SMM金红石型钛白粉2023年12月30日的均为15850元/吨,2022年12月30日的均价为15000,2023年上涨了850元/吨,2023年的涨幅为5.67%。进入2024年,钛白粉此前迎来了三轮调涨。 回顾今年前三轮钛白粉企业涨价原因为: 第一轮钛白粉企业调涨:主要是由于自进入2023年12月份,外贸订单表现优异,前期钛白粉企业所面临的库存压力骤减,钛白粉市场产销平衡。随着时间来到2024年一月份,部分钛白粉企业排单生产,钛白粉企业出现部分钛白粉型号短缺的现象,钛白粉市场开启年度第一轮涨价潮,钛白粉价格开始回升。 第二轮钛白粉企业调涨:主要是由钛矿供应偏紧矿价高企,使得钛白粉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从而进行的跟涨;以及多家钛白粉企业2023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检修使得现货库存偏紧;钛白粉出口方面有不俗的表现。进入2024年,据SMM调研,部分钛白粉企业表示1月出口订单十分不错 。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为164万吨,同比增长16.8%。在欧洲经济状况不佳的背景下,钛白粉以低价的优势获得了不少国际客户的认可。此外,据SMM了解,部分钛白粉企业进入2024年排单较满,订单排产到3月,在现货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支撑了钛白粉的价格上涨。 第三轮钛白粉企业调涨:市场需求较好,考虑春节因素、今年前两个月钛白粉出口依然出现了同比增长,低价货源颇受市场追捧,钛白粉企业库存较低,市场供应偏紧,部分企业订单较满、排产到4月等原因,带动了钛白粉开启了今年以来的第三轮调涨。龙佰集团、玉兔钛业、恒通钛业以及鲁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3月中下旬陆续发布了旗下钛白粉产品的调价函,涨幅在500元/吨。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钛白粉出口15.97万吨,环比增长11.47%,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1.38%;2月中国钛白粉出口13.37万吨,环比下降16.33%,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3.33%;2月钛白粉出口减少主因春节假期影响。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29.34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出口量增加约7578.29吨。据SMM了解,第三轮钛白粉企业的调涨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较好,尤其是低价货源在海外颇受追捧,而伴随着此前2023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多家钛白粉企业的陆续检修,部分企业钛白粉库存较低,使得市场供应偏紧,部分企业订单较满排产到4月,带来了钛白粉企业年内的第三轮涨价。 推荐阅读: 》需求较好 出口增加 部分企业排产到4月 钛白粉开启年内第三轮调涨【SMM评论】 》钛白粉新一轮涨价来了!矿价逼近22个月高点、库存偏紧部分企业排产到3月【SMM分析】 》钛白粉企业集中发函开启2024年度第一轮涨价潮【SMM分析】 》美元下跌部分企业现货紧张出口频增钛白粉龙头第七轮宣涨“重”海外【SMM评论】

  • 宝钛集团原料厂实现首季“开门红”  原料厂铸锭机加同比增长117%

    今年以来,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原料厂(以下简称原料厂)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实干的作风,全面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一季度,原料厂铸锭机加同比增长117%,板坯刨铣同比增长165%,残料处理同比增长118%,完成了各项指标,实现了生产经营“开门红”。 精心组织生产 做好设备保障 原料厂紧紧围绕各项工作任务,采取工期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机制,挂图作战、紧盯生产进度。春节期间,机加生产四班“三班倒”连续作业,全力释放产能,确保下道工序所需;电极制备采取焊接劳务外包、提升装备能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产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原料厂对重点设备运行情况、生产性能逐一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对采购周期长、日常消耗大、易损易坏件等提前准备,保障生产所需;提前安排设备检修,设备维修人员时刻做好抢修准备,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紧抓风险管控 筑牢安全基础 今年年初,原料厂与各车间、科室签订了各类安全责任书和相关情况告知书,与外包工序人员签订第三方安全协议书,细化各项防范措施,全力保障安全生产;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33项,并限期全部完成整改,保障了春节期间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开展“回头看”整治活动,持续巩固前期排查整改成果,形成穿透式闭环管理;结合生产情况,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一述两清”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操作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应急处置能力,为安全生产打牢坚实基础。 完善考核管理 激发创造活力 随着目标产量的连年增长,原料厂人员紧缺的问题凸显。对此,原料厂从调动职工积极性入手,调整考核方式、细化考核内容,采取“工时+出勤+耗材+额外奖惩”的新型多元化考核方式,发挥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分厂“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春节过后,由于残料的密集回收,导致现有存料过多,原料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立以机关党员为主的党员突击队,深入生产一线,助力残料分拣分类工作,化解了安全隐患,解决了急难问题。 原料厂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笃定目标不放松,持续攻坚求突破,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 陕西发改委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抢抓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培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原文如下: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抢抓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机遇,扎实推进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培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请有关市区立足当地实际,深入分析产业创新发展现状,落实落细产业发展“五大体系”和“六个一”工作机制,突出抓项目、促创新、强主体、优生态,指导专业化园区做好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培育工作,制定相应行动计划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4月4日 附件: 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pdf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的通知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