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0个
1月24日,高测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4,000.00万元到148,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预计将增加65,138.80万元到69,138.80万元,同比增加82.60%到87.67%。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0,000.00万元到146,000.00万元,同比增加86.61%到94.61%。 对于业绩变化原因,公告显示: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持续旺盛,高测股份光伏设备订单大幅增加,龙头地位稳固;金刚线产能及出货量大幅增加,基本实现满产满销,竞争力持续提升;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产能持续释放,专业化切割技术优势持续领先,出货规模大幅增加;高测股份第四季度光伏设备仍实现了大规模稳定交付、金刚线产能利用率基本饱和、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仍保持较高开工率,各项业务仍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2023年高测股份半导体、蓝宝石、磁材及碳化硅等创新业务设备及耗材产品订单稳步增长,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月1日,宇晶股份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至1.3亿元,同比增长13.05%至33.61%;预计扣非净利润为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7.29%至148.75%。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表示,2023年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总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的“设备+耗材+切片加工”一体化发展战略已逐步成形,提高了公司产品竞争力和成本优势。
2023年,光伏装机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北极星最新获悉,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同比增长148.19%,接近2019~2022年4年新增装机总和。 光伏行业高速发展之下,光伏电站EPC招投标项目大量上马。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2023年各地公开的光伏项目EPC招标项目2900余个,合计规模约189.4GW,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5.7%。截至目前,已有161.52GW定标,项目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份。 地域分布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国内光伏电站EPC招标项目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广东、内蒙古、山东、江苏、广西、湖南、山西等33个省份。 其中,新疆以51个项目、30.75GW总规模排名第一;云南,广东分别以155个项目、22.5GW总规模,326个项目、22503.3MW紧随其后。另外,内蒙古、山东、江苏3省项目招标规模均超10GW以上,广西、湖南、山西、贵州、宁夏、河北、陕西等19省分别达到了GW级规模以上。 时间分布 从招标时间密度来看,除了2月之外,每个月的招标规模均达到10GW以上级别。其中,8月招标规模尤为突出,达到了27449MW。此外,5月、9月、11月和12月均是招标高峰期,规模均达到20GW以上。 业主情况 从开发企业来看,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三峡集团、鲁能集团、中核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等开发企业启动2903个光伏EPC招标项目,去年同期为2546个,同比增加14%。 具体来看,国家能源集团以641个项目,招标规模总规模约22.1GW位列首位,这些项目分布于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等31个省份。 国家电投以251个项目的总规模约19.52GW紧随其后,招标项目77个,这些项目分布于福建、甘肃、安徽、广东、广西、贵州等27个省份。 三峡集团的招标项目数量为85个,规模为16GW,项目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徽、河南、福建、广东、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内蒙古等17个省份。 华电集团(106个)、华能集团(271个)、中核集团(178个),项目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3省,其他如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等光伏装机大省也是重点招标地区。 此外,鲁能集团招标多为大基地项目,项目主要位于新疆地区。 中标价格 地面电站 2023年,以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为主的央企,启动超过98.22GW地面光伏电站EPC招标项目。 作为地面电站项目开发主力军,国家能源集团启动规模排名第一,招标规模达12.4GW;大唐集团紧随其后,规模在8GW以上;华电集团、三峡集团招标规模均在7.4GW以上。除此之外,中核集团、中电建、国家电投、国投集团、中广核、华能集团等10个央国企招标规模分别达到10GW及以上。 具体到中标情况来看,目前,已有近80.2GW项目公示中标结果。从中标价格来看,2023年地面电站光伏大EPC投资有所下降,中标均价至3.47元/W,较去年同期降幅达9.04%。其中,最高中标价格为7.305元/W,项目为中广核贵州关岭县黔峰150MW+纳卜二期80MW光伏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最低中标价格为2.719元/W,项目为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贮灰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50MW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 2023年,地面光伏电站小EPC中标均价起伏较大,均价在1.74元/W。其中,最高价格为3.91元/W,项目为国电电力宁波风电公司龙泉湖羊羊舍基地43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不含光伏组件);最低价格为0.49元/W,项目为大唐宁夏分公司大唐平罗高仁二期100MW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组件支架由发包人供应)。 基地项目 大型光伏基地作为推进“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支撑规划目标落实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也迎来快速发展。2023年, 光伏基地项目 EPC招标招标项目34个,总规模52.42GW。其中,鲁能集团以超16GW招标规模遥遥领先,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分别以7GW、3.04GW紧随其后。 目前,已有44.82GW项目定标,其中95%以上为大EPC项目。 从整体价格趋势上看,2023年随着光伏组件价格逐月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光伏基地EPC项目中标价格呈现逐月下降趋势。 具体来看,光伏基地项目EPC项目中标最高价格为3.91元/W,招标时间在4月中旬,项目为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中能建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2万千瓦)EPC总承包工程;最低价格为1.156元/W,招标时间在9月,项目为国电电力清能鄂托克前旗有限公司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2000MW光伏项目500MW一标段EPC项目。 分布式光伏 2023年,分布式光伏维持高速发展态势,据北极星最新获悉数据显示,2023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96GW,较去年同期增长87.8%,强劲发展势头之下,促使分布式光伏EPC招标规模日益增长。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核集团、内蒙古润辉科技集团等318家电站开发企业开启超40.92GW分布式光伏电站EPC项目招标。 其中,华能集团以6.17GW规模排名第一,国家能源集团以5.172GW规模紧随其后,国家电投、中核集团招标规模均超4.3GW;此外,内蒙古润辉科技集团、中国能建、华电集团招标规模均达GW级别。 截至目前,已有40.18GW项目定标。从中标价格来看,分布式光伏电站大EPC中标均价为3.758元/W。其中,最高价格8.0397元/W,项目为天津市城安热电有限公司国鑫大厦光伏发电项目EPC,项目利用国鑫大厦屋顶和地面停车场作为光伏电站建设场地,建设95.525kWp光伏电站;最低价格为2.286元/W,项目为江苏公司常州电厂建设常州宸泰、腾飞特材2.81765MW分布式光伏EPC项目。 分布式光伏电站小EPC中标均价为2.283元/W,其中,最高价格4.0618元/W,项目为三峡乌兰察布创新示范园6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Ⅰ标段(3MW)设计与施工总承包(除光伏组件、逆变器之外,包括勘察设计、变电站改造、根据招标人要求完成厂房加固承载能力核算,完成设计、施工、采购、协调等相关工作);最低价格为0.739元/W,项目为国家电投集团电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主要包含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设计、供货、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移交、质保等)。 整县分布式光伏 近两年,在央国企的大力布局之下,整县分布式光伏加速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3年,各地公开的整县EPC招标规模327个,合计规模超26.3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整县开发的主力军,项目招标占到总规模的60.41%。 从目前已定标的超24.28MW项目来看,大EPC中标均价为3.6311元/W,其中,最高价格5.17元/W,项目为国家能源集团铁力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最低价格2.796元/W,项目为贵州华电毕节威宁县整县一期1.81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小EPC项目中标均价在2.166元/W,其中,最高价格2.73元/W,项目为秦皇岛市海港区15.27405MWP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期);最低价格0.412元/W,项目为上海浦东新区教育行政事业单位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
2月2日,金开新能2024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来自于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一道新能,中标单价分别为0.886元/W、0.8764元/W、0.9元/W、0.904元/W。 本次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总容量为1GW,规格为P型单晶双玻550W及以上组件、N 型单晶双玻580W及以上组件。
近日,在通威G12R新品欧洲首站发布会期间,通威与欧洲光伏、储能、充电站和热泵系统分销商德国Memodo集团(以下简称“Memodo”)正式签署了300MW的组件供货协议。Memodo首席执行官Tobias Wenleder、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营销副总经理李岩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供货协议。 Memodo是欧洲近年增长最快、业内领先的光伏、储能、充电站和热泵系统分销商之一,从业以来注重客户满意度,提供快速响应和优质服务。作为世界级“能源专家”,业务范围覆盖意大利、捷克共和国和荷兰等多国。 通威“智”造,致力做更懂客户价值的产品。通威以稳健增长为客户提供持续服务,以通威光伏基因的“科技”力量,集硅料、电池的行业领先优势打造组件产研强引擎。 六重保障,全流程入手提升客户价值。以高标准、严要求管理产品质量,从来料选控、生产过程管理、多环境测试认证、质量体系流程、出货品质检验、专业客户服务六大维度实现质保体系全流程管控,以更强的质量保障实现组件品质领先,为客户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通威股份光伏商务部组件营销副总经理李岩表示:“很荣幸能与Memodo这样的优秀本地伙伴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向欧洲市场客户提供通威‘智’造产品,继续以通威Gene赢得以Memodo为代表的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加速推动零碳社会的到来。” Memodo首席执行官Tobias Wenleder表示:“在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Memodo坚定选择与通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将在全欧洲范围内推广通威产品。未来,双方将加深创新协作,在欧洲市场描绘出‘通威橙’的绚丽色彩。”
SMM 2月1日讯:协鑫集成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5~2.2亿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152.87%~270.88%。 提及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协鑫集成表示,一方面, 公司组件业务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其中生产方面:2023 年,合肥组件大基地一期 15GW 产能全线满产,阜宁基地 12GW 高效组件产能如期达产,公司大尺寸高效组件产能规模进一步提高;芜湖电池基地一期 10GW TOPCon 电池产能于 2023 年 10 月份全面投产,产能爬坡速度及产品良率均表现优异,有效提升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 销售方面:公司全球营销中心国内海外市场两手齐抓,深耕渠道建设,增强客户黏性。国内市场连续中标主要央企、国企大额订单;海外市场稳健推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额同比近翻番。 且公司其他业务也齐头并进,贡献了新的利润增长点:系统集成业务稳中有进,全年 EPC 拓展规模突破 GW 级,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储能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 此外,2023 年,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周转效率进入行业前列,电池组件生产降本增效显著,资金管理及融资规模同比提升,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而从其提及的业绩增长原因中也可以看出,组件贡献了协鑫集成的主要营收。据2022年数据显示,组件总计为协鑫集成贡献了52.21亿元的营收,但是进入2023年,仅是上半年,组件方面便为协鑫集成带来了高达51.36亿元的营收。 回顾2023年组件市场,据SMM调研显示,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上游原材料价格走跌以及组件自身产品同质化的问题,2023年组件价格走势以下跌为主。据SMM历史价格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 单晶PERC组件双面-182mm 报价跌至1元/瓦,相较2022年年底的1.81元/瓦,跌幅达44.75%。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价格 分阶段来看,春节过后,随着上游各环节价格的走跌以及终端市场对2023年价格预期的走弱,国内组件价格继续震荡走跌,此时组件价格整体利润保持相对稳定;4~6月份,终端市场为完成上半年任务装机积极性相对较高,同时由于电池片价格的相对坚挺,组件价格暂时稳定;6~8月份,国内组件价格出现“雪崩”式下滑,此时终端装机不及市场此前预期,但头部组件企业为保证自身出货排名以及加速市场洗牌,大幅提高自身产量,组件供-需产生错配,价格战随即兴起,对于专业化企业来说正式进入成本倒挂时代。三季度后期组件排产甚至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8-10月,组件价格虽仍保持下跌,但随着组件减产以及成本的支撑,组件跌势稍有放缓且组件开始放缓对原料的采购叠加市场情绪转弱,上游各环节开始陆续叠加,组件利润得到一定程度修正。 10月下旬至年底,因组件库存压力颇大,多家组件企业在10月下旬一度出现减产的情况,且市场低价招标现象时有出现,叠加上游价格走低,组件价格一路下行;进入11月份,受11月上旬多个终端项目抢装带动,组件需求略有转好,加之成本支撑,彼时价格表现较为稳定。 进入12月,组件市场因库存压力、招标价格偶有低位以及市场悲观预期,继续呈现下跌态势。且2024年1月组件多有减产计划,因下游需求清淡,SMM此前预计2月组件排产预计继续较大幅走跌,组件厂家仍面临较大排库压力。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当前组件价格整体稳定,竞标价格仍维持低位,2月多家组件企业减产态度较为明显。虽然近期全球组件出现去库趋势,但产能过剩大背景未变,终端的压价心态导致组件价格难涨。 不过虽然组件价格下行明显,但是在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接连下探的背景下,终端需求方面,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却再创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609.49GW。考虑到2022年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392.61 GW的情况,以此测算,2023新增光伏装机量达216.88 GW,同比增长148.12%,几乎是此前四年——2019年30.11GW、2020年的48.2 GW、2021年的54.88 GW以及2022年的87.41 GW的总和。 展望未来,市场对光伏行业仍有良好预期,隆基绿能表示,在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下,2023年光伏产业链成本加速下降,其中光伏组件价格到2023年末已经降至不到1元/W的水平,年内降幅约48%,极大刺激了终端需求的释放。展望2024年,隆基绿能认为,在光伏产品已经非常便宜的情况下,预计全球光伏装机有望保持持续的增长,同比增加约20%。
1月30日,安徽光势能一期3.6GW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项目投产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合庐产业新城圆满举行。 据了解,2023年4月,安徽光势能与庐江县正式签约,将投资75亿元建设年产10.8GW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基地。本次投产的一期3.6GW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25亿元。项目二期计划2024年6月开工,总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7.2GW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光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伏异质结叠层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成立于2023年3月,注册资金11777.78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赵学文。
1月30日,山东中雅供应链2024-2025年度(第一批)光伏组件采购招标,项目分为三个标段,采购规模共计1300MW,P型250MW,N型1.05GW: 第一标段按招标人要求的时间地点提供600Wp以上的单晶双玻双面电池组件,规格为PERC单晶(双面双玻)组件,单晶硅组件全光照面积的光电转换效率须≥21%,采购规模250MWp。 第二标段按招标人要求的时间地点提供575Wp以上的单晶双玻双面电池组件,规格为N型单晶TOPCON(双面双玻)组件,单晶硅组件全光照面积的光电转换效率须≥22%,采购规模350MWp。 第三标段按招标人要求的时间地点提供710Wp以上的单晶双玻双面电池组件,规格为N型单晶异质结HJT(双面双玻)组件,单晶硅组件全光照面积的光电转换效率须≥23%,采购规模700MWp。 本项目不允许联合体投标,开标时间为2024年02月26日10时30分。
1月30日,湖南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利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卓达金谷创业园一期和二期2个园区可开发屋顶投资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屋顶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实际使用面积为准),总装机约9.956MWp(以施工设计为准),工程静态总投资3390.67万元。 本项目由湖南发展作为项目开发主体,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与各产权单位签订《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合作合同》,提供优惠电价(湖南省1-10kV大工业用电实时电价的88%)。湖南卓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合作方,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并为本项目提供代收电费服务,“自用部分”按湖南省1-10kV大工业用电实时电价的10%获取服务费。
1月31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527,250.00 万元到 582,75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59,247.82 万元到 214,747.82 万元,同比增加 43.27%到 58.36%。 对于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公告指出,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公司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公司大功率 210 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大幅提升并得到市场认可;公司自产 N 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进一步降低公司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尽管在下半年面临行业供需关系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公司持续发挥了全球化品牌、渠道优势以及在经销分销市场的优势,使得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快速发展,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分布式系统销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