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个
SMM2月20日讯:今日硅主力2308合约开于17300元/吨,开盘短时震荡后横盘运行,日内最高点在17495元/吨,最低点在17260元/吨,最终收盘价格在17470元/吨,较上周五收盘价格涨95元/吨涨幅0.55%。今日主力合约持仓量增仓789手至48666手,环比增加1.65%。云南电解铝限电政策落地,当地工业硅生产企业暂未受到明显影响,现货市场方面下游接货情绪一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随着需求出现历史性下滑,存储芯片的价格在2022年最后两个季度均出现暴跌。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最新数据显示,继2022年第三季度暴跌31.4%之后,DRAM的平均价格在第四季度的跌幅扩大到了34.4%,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NAND的平均价格在三季度也下跌了32.0%,这同样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四季度则下跌了27.7%。 据业内人士透露,存储大厂生产的每颗存储芯片几乎都在亏损,2023年集体经营亏损预估达破纪录的50亿美元。数据显示,在截至去年12月的第四季度中,三星电子营业利润同比萎缩69%,降至4.3万亿韩元的八年低点。其中,三星芯片业务(DS事业群)的表现最为糟糕,该业务营收第四季度同比下跌23.6%至20.07万亿韩元,利润仅有2700亿韩元,同比暴跌97%。 除三星电子外,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季度亏损,2022年第四季度,SK海力士营业亏损1.701万亿韩元,这是SK海力士单季业绩自2012年第三季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营业亏损。美光科技(MU.US)、西部数据(WDC.US)等存储厂商的业绩也都凸显出了存储行业的严峻形势。 DRAM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而NAND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和企业客户。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需求的快速降温,大多数存储芯片制造商在2022年下半年都削减了产量并推迟了扩张计划。美光科技、SK海力士和铠侠都采取措施试图控制供应来稳定市场。 不过,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供应商三星电子则坚持其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该公司今年将斥资逾200亿美元进一步扩大产能。三星电子押注于存储芯片产品的长期增长,这是由存储需求旺盛的云计算服务、联网汽车和人工智能系统的日益普及所推动的。该公司在近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智能手机市场将再次萎缩,但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将引发需求增长。
SMM2月20日讯:今日硅价基本稳定,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7000-17200元/吨,通氧553#硅在17400-17600元/吨,441#硅在17800-18000元/吨,今日市场询单热度偏低,硅下游磨粉企业和铝合金用户硅采购新订单释放不足,贸易商手中实单较少采购积极性不高,从报价来看硅企报价以持稳为主,部分硅贸易商出货意向尚可报价松动,整体硅价表现企稳运行。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在春节后强势反弹,走出深V行情,硅片龙头企业价格亦在迅速跟进。2月17日,隆基绿能(601012.SH)更新硅片报价,产品价格最高上调18.94%。对于硅片价格变动,隆基绿能方面回应称,作为硅料下游,硅片产品价格随行就市。 隆基绿能此时更新产品价格,或在有意说明上游涨价方兴未艾。据隆基绿能官网显示,P型150μm厚度M10硅片上调0.85元,最新报价6.25元/片,较上期上涨15.74%;P型150μm厚度M6硅片上调0.86元,最新报价5.40元/片,较上期上涨18.94%。 硅片在产业链中具有较强议价权,在上游硅料反弹后,年后同样涨势强劲,价格较春节前低价期涨幅已超过60%。2月4日,另一家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更新产品价格,150μm厚度P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8.2元/片、6.22元/片,较12月23日报价分别上调1.1元、0.82元。 不过,从市场行情看,硅片价格提涨或许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据本周硅业分会更新的价格显示,产业链上游总体已进入平稳期,硅料成交均价在24万元/吨左右,小幅微涨,硅片价格则总体持平。“近期交付相对紧张硅片价格持稳运行。”硅业分会提到。 目前,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预兆。据SMM分析称,多家多晶硅头部企业开始对外出货,市场情绪出现反转,参与者对多晶硅后期看跌态度较为一致。对于后市行情,由于下周还未到硅料集中签单期,市场代表性成交有限,预计继续持稳,但后期有走跌可能。 对于硅片环节的价格变动风险,有相关企业人士表示,产品的利润不能仅从价格涨跌进行判断。上游硅料产能在今年过剩已经是明确事件,未来硅料价格回归理性(下跌)后,有望给为下游释放利润空间,硅片同样有希望成为受益环节。 然而,硅片环节是否能仍然保持较高话语权,或将打个问号。在光伏行业协会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四个主要制造环节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 不过,在集中度方面,四个环节已出现一定分化,多晶硅和电池片CR5进一步提升,2022年多晶硅top5产量占比最高,达到87.1%,平均产量超过14.4万吨,同比增长69.4%;而硅片和组件集中度同比下降,硅片CR5从2021年的84%大幅降至66%,当年产量达到5GW以上的企业有14家。 这也被认为,硅片将是产业链中最先洗牌的环节。近两年,光伏各环节扩产动作不断,其中不仅有隆基绿能、晶澳科技(002459.SZ)等传统巨头争先扩产,也有华民股份(3003345.SZ)、沐邦高科(603398.SH)等跨界追光。根据机构统计,2022年底硅片总产能已超过500GW,对应到终端实际新增装机,硅片产能利用率堪忧。 对于相关的风险,上述硅片企业人士并不认同,相关产能的扩张都将被未来的需求增长所消化。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最新预测,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预期在95-120GW,全球新增装机280-330GW。“若原材料的价格降低,将极大促进下游装机热情。”该人士表示,硅片环节,包括光伏产业链,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供应增长和需求提振下实现双赢。
》查看SMM光伏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SMM2月19日讯:随着春节后光伏产业链价格快速反弹,近日隆基绿能进行了开年后的首次调价。隆基绿能公布最新硅片报价显示,150μm厚度M10硅片上涨0.85元,最新报价6.25元;M6硅片上涨0.86元,最新报价5.40元。隆基绿能表示,此次调价主要是上游硅料价格近期出现比较大的涨幅,公司硅片价格随行就市,对价格进行了调整。 而在2月4日,TCL中环发布了最新的单晶硅片价格,全线上调了硅片价格。 光伏产业链价格由去年的中上游大幅上涨,到今年大幅度波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供需关系出现了变化,另一方面是产业链各环节尤其是中上游环节的利益博弈。 最近两个多月,硅片价格大幅波动,进行了深度“V”型反转。据SMM分析,目前虽下游电池片受需求影响价格小幅走跌,但市场硅片仍供不应求,对硅片价格形成有利支撑。 近期硅料价格走势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硅产品历史价格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2月17日, SMM工业硅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多晶硅价格全部持稳。单晶硅片M10-182mm(150μm)报价6.1-6.22元/片,均价报6.16元/片。 据SMM统计,本周硅片价格上涨,但涨幅较前期大幅缩减。上涨原因主要是部分企业跟涨中环调价叠加硅片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硅片价格底价随即上行。但目前硅料价格的回稳以及下游产品降价都对硅片价格产生一定利空影响。对于后市,SMM认为随着硅片库存补足价格有一定走跌可能。 多晶硅方面,2月17日,多晶硅价格持稳,多晶硅致密料报价210-250元/千克,均价报230元/千克。本周多晶硅价格止涨,多晶硅复投料主流报价240-260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主流报价210-250元/千克。 基本面情况 产量方面: 据SMM统计,1月中国金属硅产量在27.38万吨,环比减少8.97%,同比维持增加10.44%。四川、云南处于枯水期电价较高减停产硅企数量增多,环比12月产量减少1.0-1.2万吨附近,新疆因大厂新增产能贡献整体产量维持正增长。2月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新建产能投产整体产量维持增加,川滇地区开工率变动有限,预计2月金属硅产量环比表现增加,全国金属硅供应表现出西北强西南弱的特征。 需求方面: 据SMM统计,1月我国多晶硅产量在10.28万吨,预计2月份产量维持增加在10.5万吨附近,对金属硅需求维持景气。多晶硅企业在2月中旬对原料金属硅粉招标基本结束,下次集中询价招标时间预计在3月上旬,磨粉企业对金属硅采购以少量多次采购为主。有机硅端,SMM统计1月我国有机硅产量为16.39万吨,年后有机硅迎来传统旺季单体企业开工率上行至80%左右,环比年前增加近5个百分点。年后单体企业陆续在询单招标,421#硅主流成交价格在19000-19300元/吨(到厂),前期受硅价持续低迷影响,部分单体厂仍维持少量多次采购策略。铝合金端,元宵节后铝合金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节后初期企业反馈订单表现较差开工负荷低,2月中上旬订单转好开工率上调,硅价反弹企业追涨囤货意向不高以按需采购为主。 后市展望 本周前期,多家多晶硅头部企业开始对外出货,市场情绪出现反转,参与者对多晶硅后期看跌态度较为一致。同时,由于终端招标还未完全展开以及其对成本的控制,组件价格上行遭遇较大阻力,甚至开始倒逼上游产品降价。电池片价格已经出现走跌。对于后市行情,SMM认为由于下周还未到硅料集中签单期,市场代表性成交有限,预计继续持稳,但后期有走跌可能。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2月17日讯:本周金属硅价格表现小幅探涨后企稳运行,今日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7000-172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通氧553#硅在17400-17600元/吨,周环比上涨200元/吨,421#硅(有机硅用)在19100-19300元/吨,周环比上涨100元/吨。周初受北方大厂挺价影响通氧低品位硅涨幅较为明显,下游磨粉企业和铝合金用户对硅价上涨接受能力偏弱,硅价探涨之后观望情绪增加采购以按需为主,金属硅市场在下游集中采购之后市场新增订单不足成交转淡,硅持货商报价转稳市场表现企稳运行。 下游多晶硅端企业在产产能维持增加,长期对金属硅需求维持旺盛。短期看多晶硅企业本月招标已基本结束,部分磨粉企业反馈有一定量的金属硅备库,采购积极性一般以按需补库为主。有机硅端行业开工维持景气,DMC价格上涨至17400-18000元/吨,若按照金属硅、CH 3 Cl等原料全部外采计算,当前DMC生产成本在16400元/吨附近,完全成本在18000元/吨,若按照原料全部自给粗算DMC完全成本在16300元/吨附近,单体行业盈利水平较年前有极大改善。铝合金端铝合金企业基本恢复正常生产,近期下游压铸订单转好铝合金开工负荷提升,硅价反弹企业追涨囤货意向不高以按需采购为主。 下游集中采购陆续结束市场询单热度降低,多数硅持货商报价坚挺,下游观望较多成交略僵持,硅市表现持稳运行,在北方供应压力下后期低品位硅价存在小幅走跌的可能。 (SMM陆敏萍)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在新一轮光伏扩产潮中,“设备先行”的趋势显著。近日,高测股份(688556.SH)、宇晶股份(002943.SZ)等多家切片机企业披露斩获大额订单,体现了光伏切片机在市场上的热销状况。此外,晶盛机电(300316.SZ)、上机数控(603185.SH)等其他提供切片机的龙头企业去年也收获业绩的高增长。 从业内了解到,光伏行业技术革新是推动设备更新换代的主要动力,目前大尺寸和薄片化已经成为硅片发展确定趋势,同时今年已经进入N型硅片及电池量产元年,对于切割设备的市场需求加大、技术要求也更高,但目前切片先进产能尚显不足,头部厂商也相继投入到扩建产能中。 硅片扩产潮刺激切片机需求 今年以来,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光伏龙头大幅加码硅片及电池产能,仅这两家企业在硅片环节的扩产计划就达到了852亿元,而设备生产商则成为受益者。 据高测股份2月初在公众号披露,在隆基绿能鄂尔多斯基地招标项目中,公司拿下100台切片机及部分机加产品订单。 此外,高测股份还相继披露,在晶澳科技(宁晋基地、越南基地)最新招标项目中,高测股份包揽全部切片机、开方机、磨抛机订单;而在2022年,晶澳科技也曾多次向高测股份采购机加、切片设备。 除了上述两家龙头厂商,高测股份同样获得了硅片新势力企业的青睐。近期,在宇泽半导体楚雄基地、文山基地、宜春基地最新13GW光伏机加、切片项目招标中,高测股份包揽全部截断机、开方机、磨抛机和切片机订单。 另一方面,随着今年N型硅片及电池大幅放量,并逐渐替代P型,切片设备厂商则瞄准了这一趋势。 2月10日,宇晶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华晟新材料拟向公司采购6026万元合同金额的切片机设备。 宇晶股份称,本合同的履行预计将对公司2023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市场信息显示,华晟新材料的主营业务是从事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的生产制造,其母公司华晟新能源也是全球异质结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此之前,宇晶股份还分别公告了公司与高景太阳能签订了9360万元切片机采购合同以及与青海天合光能签订了6584万元切片机采购合同。频繁披露的大额订单,充分展露了光伏切片机在市场上的热销状况。 N型硅片放量也为高测股份带来增量。今年1月,高测股份公告与东方日升签订5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N型HJT半片切片代工(每年10GW),截、开、磨、切等设备及金刚线等领域展开合作。 先进产能不足头部企业受益 光伏切片机的热销情况还可以从公司经营业绩中得到反映。 以高测股份为例,该公司将交出近10年来最为亮丽的财报,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7.6亿元到8.2亿元,同比增加340.09%到374.83%。 宇晶股份则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将从上年同期的-677万元增长到0.9亿元-1.1亿元, 两家企业均表示,光伏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市场需求旺盛,设备订单大幅增加,光伏切割设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实现大幅增长。 其他提供切片机的龙头企业方面,上机数控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0-33亿元,同比增长75%-93%;晶盛机电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7.39亿元-30.81亿元,同比增长60%-80%。 对此,光伏资深人士祁海珅表示,当下光伏行业的景气度提升很快,行业的大幅扩产也是新常态,硅片的大尺寸、薄片化和细线化趋势非常明显,对于切割设备的市场需求加大、技术要求也更高了,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规模实力企业的金刚线切片机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先进产能显得有些不足、急需扩产,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随着行业细线化生产工艺的更高要求,行业集中度也在增强,因此利好头部企业业绩水平。 而在切片先进产能欠缺的背景下,头部设备厂商也相继选择扩建产能。 根据统计,上机数控目前投产已达25GW切片产能,并计划在徐州投建25GW切片产能,总体迈向50GW切片产能。 高测股份目前已达产切片产能21GW,并规划在河南新增5GW产能,预计2023年5月达产,切片代工规划总产能进一步上调至2024年52GW。 有光伏业内人士称,当下光伏行业上游整体进入降价通道,实际上将有利于下游厂商降本,产品市场价格回落会刺激下游装机需求,预计硅片出货会随市场需求上涨而增长,总体看来设备厂商会持续受益, 其还表示,尽管切片产能也在扩张,但从增速来看,由于硅片产能增长所对应的需求快于切片,同时下游光伏企业对切割的技术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可以预期,切片的先进产能在短期内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N型切割与碳化硅金刚线受关注 从上述企业的技术革新来看,一是大尺寸和薄片化成为确定趋势,二是N型切割设备更受市场欢迎,三是碳化硅领域的金刚线切割工艺逐步成熟。 此前,宇晶股份曾对外表示,公司已推出了用于210mm半片和182mm薄片的HJT和Topcon专用线切割机,并得到了市场认可。 根据高测股份早前投资者调研,公司称目前与客户量产订单执行情况来看,P型硅片目前主要是150μm厚度,TOPCON电池用硅片主要是135μm厚度,异质结电池用硅片主要是130μm厚度的半片。公司已为客户批量代切130μm半片硅片,随着未来异质结电池规模放量,硅片薄片化进程预计会进一步加快,公司在技术储备上已经具备120μm半片的量产能力,同时已推出80μm半片样片。 根据市场预计,2023年属于光伏的N型量产元年,今年N型电池的产能将有望超过200GW,渗透率将提升至35%。随着N型硅片及电池的渗透率逐步提升,N型切割设备的市场空间也将急速扩大。 另外,目前碳化硅领域大多采用砂浆切割,但业内认为,未来金刚线切割技术替代砂浆切割技术也将成为趋势。 近日,高测股份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推出的适用于6寸碳化硅衬底切割的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已形成批量销售,同时,公司已推出了适用于8寸碳化硅衬底切割的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样机,并将于近期送客户端试用。 据高测股份此前表示,从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的技术性能来看,金刚线切割效率显著高于砂浆切割;同时,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的单台产能明显高于砂浆切片机,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金刚线切片机设备投资额更低,优势更大;另外,碳化硅金刚线切割未来可以实现金刚线的细线化技术,从而提升出片率。 晶盛机电也正在碳化硅领域持续发力。近日公司公众号称,成功发布6英寸双片式碳化硅外延设备,同时8英寸衬底片在2023二季度实现小批量生产。 光伏观察人士、兴储世纪总裁助理刘继茂表示,受到硅片环节的巨额利润的影响,近年来进入硅片环节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新上的厂家都需要上新设备。同时硅片环节的技术更新也非常快,一是大尺寸,182mm、210mm大尺寸硅片已经替代小尺寸硅片;二是薄片化, 150-160μm的薄片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三是N型硅片将替代P型硅片,N型硅片相比P型更容易实现减薄。 “而技术的进步,需要设备的更新迭代来实现。” 刘继茂称,随着近年来金刚线切割成本快速下降,以及国产替代进口设备的逐步完善,目前主要的光伏单、多晶硅片生产厂商已全面采用金刚线切割工艺。硅片环节大尺寸、薄片化、N型硅片、半片前置、矩形片等新技术都对相应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有望持续推动硅片设备更新换代,预计近年每年的市场空间将超300亿元。
据业内消息,联发科和瑞昱半导体等芯片制造商近期收到了Wi-Fi6/6E芯片解决方案的交货期较短的订单,与PC和手机相比,订单可见度仍然相对清晰。 Wi-Fi6对比Wi-Fi5优势明显,具有大宽带、低时延、高并发和节能特性。WiFi6使用了与5G同源的OFDMA技术,结合1024-QAM高阶调制,最大可支持160MHz频宽,速度比WiFi5快近三倍。券商人士预计到2023年,绝大多数企业级接入设备都将支持Wi-Fi6。 相关上市公司中: 平治信息 打造了10GPON系列产品和全方位的WiFi6路由解决方案,10GPON系列产品和Wi-Fi6路由器产品均已实现批量出货。 天邑股份 主要客户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公司产品及服务广泛运用于通信网络的接入网和智能组网系统,WiFi6路由器作为家庭千兆宽带组网的重要终端设备,目前是公司主营产品之一。
SMM2月15日讯:今日硅价基本稳定,华东通氧553#硅在17400-17600元/吨,441#硅在17800-18000元/吨,3303#硅在18700-18900元/吨。硅价小幅调涨之后,硅下游及贸易商跟涨囤货情绪不高,下游采购对价格接受度有限,而硅企报价多较为坚挺,市场僵持以按需采购为主。3月份云南怒江因电站线路检修原因届时预计有8台矿热炉将受到影响,此次线路检修时间预计在2个周左右,预计影响产量规模在4000吨左右。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今日早盘,氢能源板块个股活跃。截至午间休盘,英力特2连板,昇辉科技上涨8.93%,海马汽车、欧陆通、开尔新材等个股涨超5% 部分氢能源个股行情表现 消息面上, 昨日,隆基绿能旗下氢能公司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Hi1系列产品。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相比于其他的制氢方式,电解水制氢具有绿色环保、生产灵活、纯度高等特点,是理想的绿色生产技术之一。 “在‘双碳’背景下,能源发展的趋势逐步从碳基能源转向硅基能源,进而转向氢能源。”隆基创始人李振国表示。 据了解,成本问题一直是掣肘绿氢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光伏与氢能两大行业都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持续摸索。光伏行业通过提升转换效率来降低度电成本(LCOE)——同样的组件发更多的电; 氢能行业则是通过降低制氢单位的电耗——同样的电来制更多的氢,从而达成降本增效。 简单来说,LCOH(单位氢成本)越低,绿氢经济性越好。隆基认为降低LCOH的重点在于电价、电耗,电价无法掌控,因此电耗是关键。 经测算, 隆基新产品可降低10%以上的直流电耗 ,在不同场景下的制氢LCOH将大幅降低。制氢直流电耗每降低0.1kwh/Nm3,根据系统利用小时数的不同, 可以使制氢LCOH降低1.8%-2.2%,相当于降低了制氢设备初始投资的10%到25%。 截至目前,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已完成实证测试,按照国标GB-32311-2015,性能表现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已达制氢系统一级能效。业务进展方面,2022年10月,隆基氢能已按期完成16台套电解水制氢设备发货,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投入运营。 从行业面来看,日前,欧洲正式通过了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 碳关税)会议。对此,安信证券指出, CBAM将范围扩展至氢气,意味着灰氢和蓝氢将收取关税,绿氢则成为该框架下的最佳选择。 相关设备带来显著增量需求,中国电解槽设备目前较海外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也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多数机构认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作为电-氢系统的桥梁。“十四五”时期,绿氢行业将迎高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隆基绿能以外, 布局绿氢相关技术、设备的公司主要有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