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

  • 转融券业务按下暂停键!转融券余额超1亿及余额占流通市值比超1%的个股名单一览

    转融券市场迎来重大政策调整。证监会7月10日发布信息显示,经充分评估当前市场情况,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 暂停转融券业务 ,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 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 。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 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 。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 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 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 ,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值得一提的是,二级市场方面,7月11日多只转融券期末余额上亿元的股票大涨。其中, 铜冠铜箔和爱尔眼科盘中分别最高涨超15%和13% ,隆基绿能、爱美客、赣锋锂业盘中 均涨超6% 。 东莞证券费小平等人在7月11日研报中分析认为,投资端方面,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将加大, 扩大机构资金的权益投资规模 。融资端方面, 股权融资节奏继续保持低速发行 ,退市监管力度将加大,但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上市公司方面, 增持回购及分红力度有望加大,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做好市值管理,最终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业内分析人士亦表示,综合看,证监会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暂停转融券业务和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 呵护A股市场的政策信号较为强烈 ,有利于投资者的信心修复。 据中证金融数据显示,7月11日是转融券暂停的首个交易日,市场转融券余量为24.21亿股,较7月10日转融券余量 下降1548万股,共有340只个股进行了转融券偿还操作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以来,A股市场融券、转融券余额持续缩水。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止7月12日, A股市场融券余额为317.63亿元,较1月2日703.85亿元的规模下滑约55% 。 具体个股来看,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7月14日,A股市场共有包括 片仔癀、联影医疗、南京银行、万泰生物、海光信息、北汽蓝谷、隆基绿能、赛力斯、爱美客、万科A、通威股份、爱尔眼科、新易盛、广汽集团、贵州茅台、惠泰医疗、宁德时代、北方华创、小商品城、科大讯飞、五粮液、福能股份、中际旭创、赣锋锂业、中芯国际及昆仑万维 在内的25只个股 转融券余额超过1亿元 。其中,片仔癀的转融券 余额居首,达4亿元 ,联影医疗位居第二,转融券余额为3.03亿元,此外,南京银行、万泰生物、海光信息、北汽蓝谷、隆基绿能、赛力斯、爱美客的转融券余额 均超2亿元 。具体情况见下图: 从转融券余额占流通市值比方面看,截至7月14日,A股市场中包括 铜冠铜箔、迈赫股份、招标股份、英力股份、通行宝、纳芯微在内的6只个股转融券余额市占比超1% 。其中,铜冠铜箔、迈赫股份、招标股份分别位居前三位,转融券余额占流通市值比分别为 3.36%、2.53%和2.44% 。具体情况见下图: 此外,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包括 三丰智能、九安医疗、友阿股份、闻泰科技、达安基因、润建股份、罗普斯金、青鸟消防、正丹股份、天阳科技、安诺其、万年青、华昌达、亚太药业、江南化工、岩山科技 在内的15家上市公司近日在互动平台 回复转融券事项相关情况 。具体情况见下图:

  • 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还有573亿元 隆基绿能又要发行百亿公司债券

    6月6日晚间,隆基绿能宣布拟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募资主要用于满足公司经营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偿还有息负债、支持项目建设及运营、权益出资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隆基绿能货币资金仍有573.14亿元,较2023年度仍有增长。不过,公司在负债规模方面则逐渐扩大,最近三年及一季度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501.48亿元、773.01亿元、932.57亿元和999.24亿元。 在负债构成上,公司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4.76%、78.30%、76.73%和 71.51%,隆基绿能提到,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经营性负债以及银行贷款等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公司总负债规模相应扩大。 隆基绿能是光伏组件龙头,2020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组件出货第一。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67.52GW,不敌晶科能源(688223.SH),除了面对产业链价格非理性下跌的经营策略外,未选择当下更显“主流”的TOPCon技术,也被认为是重要原因。 隆基绿能选择押注BC技术。今日公告中,公司同时披露未来发展目标及经营计划,未来三年,公司规划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 今年3月,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是隆基近十年来最困难的一年,面对行业产能过剩,盈利压力大。对于一季度利润亏损,他提到重要原因是缺少高利润的美国市场。 受美国重启“双反”冲击,6月4日,隆基绿能被曝其在马来西亚的组件厂本周开始逐步关停,在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产线已于上周早些时候全部停工。 对此,公司在回复财联社记者时称,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升级改造进展适时调整排产。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于去年6月发布一份出海融资计划,拟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募资不超199.96亿元,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金额主要用于海外产能建设。不过截至目前,该计划未再披露进展。

  • 晶科能源“向上”隆基绿能“向下” 三季度业绩缘何“冰火两重天”?

    N型技术迭代行至下半场,TOPCon红利开始兑现,有人饮下“头啖汤”,亦有人黯然神伤。今日晚间,正在激烈争夺组件出货龙头宝座的隆基绿能(601012.SH)和晶科能源(688223.SH)同一时间披露三季度财报,前者在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超四成,而后者净利同比增长超两倍。 造成这一差距的重要原因,正是TOPCon电池带来的差异化。据业内人士分析,从各家企业财报对比发现,晶科、天合光能(688599.SH)等企业正享受TOPCon扩产带来的红利,但隆基则处于收缩扩产节奏中,并将新项目转投转化效率更高、但工艺更复杂的BC电池。 在这一轮围绕先进产能的比拼中,TOPCon阵营获得阶段性胜利,但更多的变数,还取决于隆基绿能在BC电池上的推广。 隆基绿能陷转型“阵痛期” 曾经在单晶替代多晶进程中突围崛起的隆基绿能,在这一轮技术迭代中开始落于下风,并开始体现在业绩中。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1亿元,同比增长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4亿元,同比增长6.54%。 分季度看,受行业周期和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公司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94.48亿元,同比下降18.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44.05%。 对于净利润减少,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因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减少,存货跌价损失增加、研发费用投入增加以及股份支付加速行权影响。此外,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84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4.23%。 隆基绿能是光伏硅片和组件两个环节的龙头。受上游硅料价格大跌影响,硅片同样失去价格支撑,导致硅片厂存货减值损失压力较大。隆基绿能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近20亿元,其中17.5亿元为存货跌价损失;另一家硅片龙头TCL中环上半年则计提了11.94亿元的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 但真正导致隆基进入阵痛期的,还是在高效电池组件产能扩张上的保守。在今年9月确定BC技术路线之前,隆基绿能已经鲜少有大规模电池扩产项目,在同业公司产能大举扩张中,公司长时间按兵不动。在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看来,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并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中国一半以上的光伏行业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但眼下的现状是,在2022年全行业确定N型技术路线后,TOPCon电池凭借更高转换效率,以及更极致性价比优势,对前代PERC电池发起替代。有数据显示,随着对TOPCon组件接受度提高,仅在今年上半年的多个央国企招标中,N型组件占比就达到40%以上。 在销售数据方面,今年1-9月,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37.45GW;实现单晶电池对外销售4.7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43.53GW,其中对外销售43.12GW,自用0.41GW。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隆基在今年的组件出货目标是85GW,前三季度对全年目标完成度刚刚过半。尽管第四季度是传统光伏装机旺季,但在目前终端因产业链价格波动导致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单季度要实现40GW出货量,显然还有挑战。 高效电池比拼还有“变数” 隆基绿能自2019年起,凭借PERC电池组件出货量优势,已经连续四年位于出货榜第一。但从前三季度出货情况看,如今这一格局也存在了较大的变数。 同日晚间,晶科能源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出货量55.7G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52.2GW,硅片和电池片出货量为3.5GW,总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6.91%。在此前,公司已经上调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为70-75GW,N型成为占比预计将达6成。 在隆基之前,晶科多年占据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财联社记者从晶科能源获悉,前三季度出货中,N型组件出货量超过一半,达29.8GW。 得益于N型组件出货增加,以及相较P型具备更稳定的溢价,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量利齐升,实现营业收入850.97亿元,同比增长61.25%;归母净利润63.54亿元,同比增长279.1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11亿元,同比增长225.79%。 在产能方面的对比更加明显。前三季度,晶科已投产全球最大的N型TOPCon 55GW电池产能。效率方面,N型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到25.6%,预计年底可达25.8%,明年将进一步突破26%。 此外,在组件前四家企业中,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也保持较为稳定的业绩增速。天合光能第三季度净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长35.67%,晶澳科技(002459.SZ)同期实现净利润19.51亿元,同比增长22.87%。 不过,隆基也在提速追赶。目前公司主要高效电池产能为HPBC电池, 产能总计规划约33GW,明年可以保证30GW有效供应。加上已公告的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公司HPBC产能合计将达到45GW。 关于BC电池的市场推广也在加紧推进中。今年10月,公司发布搭载BC技术的防积灰组件Hi-MO X6,瞄准分布式市场。公司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公司高效BC技术研发深入及产能建设推进,更高性能的HPBC pro电池产能预计将于2024年底开始投产。 隆基绿能表示,正在加速新一轮技术周期布局和产能切换,随着旧产能存货逐渐出清,新一轮技术周期红利将逐渐显现。

  • 隆基绿能:上半年净利润91.79亿元 同比增长41.63%

    隆基绿能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46.64亿元,同比增长28.26%;净利润91.79亿元,同比增长41.63%。 报告期内,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发挥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本、产品及品牌优势,优化全球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高效产能稳步释放,硅片和组件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随着上游多晶硅料价格的下降,公司组件产品毛利率同比修复;同时,叠加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增长贡献,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

  • 国家发改委:将持续完善与隆基绿能等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 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7月10日上午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本次座谈会邀请了百度集团、隆基绿能、济民可信药业、春秋旅游、驴肉曹餐饮等企业,兼顾了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尽可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会上民营企业家们畅谈了生产经营状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宏观政策落实情况的真切感受。 郑栅洁与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表示民营企业对宏观政策的具体感受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我们研究制定宏观政策、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通过听取民营企业的真实声音、了解来自基层一线的准确情况,有助于及时对现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推动完善宏观政策举措。对于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抓紧推动解决;对于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研究论证,视情完善或出台相关政策。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负责同志和相关司局也在外出开会调研期间组织召开了多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广泛听取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完善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真实情况,多层次多形式听取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切实履行好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为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发力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 隆基绿能拟发行GDR募资不超过200亿元

    光伏组件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宣布推进出海融资计划,拟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募资不超199.96亿元,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业内分析认为,海外地区在隆基组件销售中占比过半,光伏企业借此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亦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根据隆基绿能披露的发行预案,此次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6.07亿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8%。公司称,具体发行时间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根据境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和境内外监管部门审批进展情况决定。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投资项目中,除了包括鄂尔多斯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及30GW单晶电池项目,还包括了3个东南亚产能基地建设:马来西亚年产6.6GW单晶硅棒项目、马来西亚年产2.8GW单晶组件项目、越南年产3.35GW单晶电池项目。 隆基绿能海外产能建设可追溯到2016年。当年3月,公司通过收购古晋SunEdison公司资产的方式布局海外单晶生产基地,并在当年开始产业链延伸扩张,覆盖到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 作为隆基高效电池的海外全产业链基地,截至去年末,仍有古晋隆基拉晶二期、古晋电池4期AGV项目和古晋隆基电池四期年产2.8GW电池项目在建。此外,海外在建项目还包括越南电池G2车间M10升级改造项目。 隆基绿能发力海外一体化产能建设,是因海外市场已成为隆基重要的销售市场。在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下,公司2020年-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9.32%、46.89%和37.16%。 在不确定的贸易风险下,东南亚是光伏一体化企业海外建厂选址的优先选择。隆基绿能在此次发行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中称,为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和逆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光伏产业的不利影响,并持续挖掘国外光伏市场潜在需求,公司近年来积极践行全球化发展战略。 公司表示,通过实施本次融资,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产能规模,打造从单晶硅棒、硅片到电池和组件的完整海外产业链,更好满足高速增长的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帮助公司推进全球化战略发展目标,灵活应对国际贸易保护和摩擦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绿能也是首个宣布发行GDR计划的光伏产业公司。2022年,有国轩高科(002074.SZ)、格林美(002340.SZ)、杉杉股份(600884.SH)、科达制造(600499.SH)等多家锂电产业链公司完成GDR发行,4家锂电企业合计募资规模超15亿美元。 业内分析认为,GDR的重要价值在于方便上市公司利用国际资本,拓展国际市场。对于出口占比过半的光伏组件公司而言,或许会吸引更多公司启动相关方案。

  • 高纯石英砂供应紧张限制单晶产出 隆基绿能再度涨价!

    SMM3月3日讯:周五下午,隆基绿能再度上调自家182mm、166mm硅片价格。隆基绿能官网公布最新报价,单晶硅片P型M10 150μm厚度(182/247mm)报价6.5元/片,涨幅4%;P型M6 150μm厚度(166/223mm)硅片报价为5.61元/片,涨幅3.89%。这是隆基绿能年后第二次上调硅片报价。 2月17日,隆基绿能曾上调硅片报价。与去年12月23日报价相比,M10硅片(182mm)报价上涨0.85元/片,涨幅15.74%,达到6.25元/片;M6硅片(166mm)报价上涨0.86元/片,涨幅18.94%,达到5.40元/片。 而近期市场上硅片价格企稳。根据SMM最新报价,截止3月3日,单晶硅片M10-182mm(150μm)报价6.14-6.25元/片,均价报6.20元/片。 今日发布的SMM光伏行业周评中指出,本周硅片价格继续维持稳定,以主流182mmP型硅片为例市场主流成交价格仍维持在6.2元/片左右。据SMM统计,2月国内硅片供应量约为35GW左右,环比1月上涨9.03%,硅片供应虽继续增加,但龙头企业存在一定惜售、挺价心态,二三线企业又由于坩埚的缺乏导致开工率有限,市场价格跟随龙头企业定价,价格随即维持高位。周五下午隆基再度上调自家182mm、166mm硅片价格,分别涨至6.5元/片、5.61元/片。 对于硅片价格后市走向,中邮证券指出,伴随硅片稼动率提升及N型硅片需求放量,当前行业出现明显分化。一是高纯石英砂供应紧张问题愈演愈烈,多数一体化厂商受石英坩埚供应影响,限制了单晶产出,前期对海外高纯石英砂锁量锁价的硅片龙头或将受益;二是二季度开始,topcon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对N型硅片需求呈现大幅增长,各家厂商供应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或将出现明显分化。 瑞银证券也指出,高纯石英砂供应吃紧正日益制约硅片厂商。近期高纯石英砂供应瓶颈影响了硅片开工率的进一步提升。由于供应增长有限,高纯石英砂价格飙升,拉晶良率和效率也受到负面影响。

  • 隆基绿能硅片价格深V反弹 但产业链价格企稳后难再提价

    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在春节后强势反弹,走出深V行情,硅片龙头企业价格亦在迅速跟进。2月17日,隆基绿能(601012.SH)更新硅片报价,产品价格最高上调18.94%。对于硅片价格变动,隆基绿能方面回应称,作为硅料下游,硅片产品价格随行就市。 隆基绿能此时更新产品价格,或在有意说明上游涨价方兴未艾。据隆基绿能官网显示,P型150μm厚度M10硅片上调0.85元,最新报价6.25元/片,较上期上涨15.74%;P型150μm厚度M6硅片上调0.86元,最新报价5.40元/片,较上期上涨18.94%。 硅片在产业链中具有较强议价权,在上游硅料反弹后,年后同样涨势强劲,价格较春节前低价期涨幅已超过60%。2月4日,另一家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更新产品价格,150μm厚度P型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8.2元/片、6.22元/片,较12月23日报价分别上调1.1元、0.82元。 不过,从市场行情看,硅片价格提涨或许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据本周硅业分会更新的价格显示,产业链上游总体已进入平稳期,硅料成交均价在24万元/吨左右,小幅微涨,硅片价格则总体持平。“近期交付相对紧张硅片价格持稳运行。”硅业分会提到。 目前,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预兆。据SMM分析称,多家多晶硅头部企业开始对外出货,市场情绪出现反转,参与者对多晶硅后期看跌态度较为一致。对于后市行情,由于下周还未到硅料集中签单期,市场代表性成交有限,预计继续持稳,但后期有走跌可能。 对于硅片环节的价格变动风险,有相关企业人士表示,产品的利润不能仅从价格涨跌进行判断。上游硅料产能在今年过剩已经是明确事件,未来硅料价格回归理性(下跌)后,有望给为下游释放利润空间,硅片同样有希望成为受益环节。 然而,硅片环节是否能仍然保持较高话语权,或将打个问号。在光伏行业协会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四个主要制造环节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 不过,在集中度方面,四个环节已出现一定分化,多晶硅和电池片CR5进一步提升,2022年多晶硅top5产量占比最高,达到87.1%,平均产量超过14.4万吨,同比增长69.4%;而硅片和组件集中度同比下降,硅片CR5从2021年的84%大幅降至66%,当年产量达到5GW以上的企业有14家。 这也被认为,硅片将是产业链中最先洗牌的环节。近两年,光伏各环节扩产动作不断,其中不仅有隆基绿能、晶澳科技(002459.SZ)等传统巨头争先扩产,也有华民股份(3003345.SZ)、沐邦高科(603398.SH)等跨界追光。根据机构统计,2022年底硅片总产能已超过500GW,对应到终端实际新增装机,硅片产能利用率堪忧。 对于相关的风险,上述硅片企业人士并不认同,相关产能的扩张都将被未来的需求增长所消化。根据光伏行业协会最新预测,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预期在95-120GW,全球新增装机280-330GW。“若原材料的价格降低,将极大促进下游装机热情。”该人士表示,硅片环节,包括光伏产业链,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供应增长和需求提振下实现双赢。

  • “氢”风阵阵!隆基新品催化行情走高 绿氢成零碳关税下优选

    今日早盘,氢能源板块个股活跃。截至午间休盘,英力特2连板,昇辉科技上涨8.93%,海马汽车、欧陆通、开尔新材等个股涨超5% 部分氢能源个股行情表现 消息面上, 昨日,隆基绿能旗下氢能公司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Hi1系列产品。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制取氢气的方法。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相比于其他的制氢方式,电解水制氢具有绿色环保、生产灵活、纯度高等特点,是理想的绿色生产技术之一。 “在‘双碳’背景下,能源发展的趋势逐步从碳基能源转向硅基能源,进而转向氢能源。”隆基创始人李振国表示。 据了解,成本问题一直是掣肘绿氢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光伏与氢能两大行业都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持续摸索。光伏行业通过提升转换效率来降低度电成本(LCOE)——同样的组件发更多的电; 氢能行业则是通过降低制氢单位的电耗——同样的电来制更多的氢,从而达成降本增效。 简单来说,LCOH(单位氢成本)越低,绿氢经济性越好。隆基认为降低LCOH的重点在于电价、电耗,电价无法掌控,因此电耗是关键。 经测算, 隆基新产品可降低10%以上的直流电耗 ,在不同场景下的制氢LCOH将大幅降低。制氢直流电耗每降低0.1kwh/Nm3,根据系统利用小时数的不同, 可以使制氢LCOH降低1.8%-2.2%,相当于降低了制氢设备初始投资的10%到25%。 截至目前,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已完成实证测试,按照国标GB-32311-2015,性能表现经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已达制氢系统一级能效。业务进展方面,2022年10月,隆基氢能已按期完成16台套电解水制氢设备发货,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投入运营。 从行业面来看,日前,欧洲正式通过了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 碳关税)会议。对此,安信证券指出, CBAM将范围扩展至氢气,意味着灰氢和蓝氢将收取关税,绿氢则成为该框架下的最佳选择。 相关设备带来显著增量需求,中国电解槽设备目前较海外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也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多数机构认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作为电-氢系统的桥梁。“十四五”时期,绿氢行业将迎高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隆基绿能以外, 布局绿氢相关技术、设备的公司主要有

  • 隆基绿能:以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20亿元

    今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咸乐叶负责具体实施。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公司拟以2021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20亿元向隆基乐叶增资,再由隆基乐叶以其收到的公司募集资金20亿元向西咸乐叶增资。 据公告,隆基绿叶的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合同能源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工程管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隆基绿叶21年度营业收入为5,819,650.26万元,净利润为5,794.13万元;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636,339.03万元,净利润-21,896.74万元。 西咸乐叶的经营范围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工程管理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4理;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80.14万元,净利润-13,889.92万元。 隆基绿能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870.35亿元,同比上升54.85%;归母净利润109.76亿元,同比上升45.26%;扣非净利润106.54亿元,同比上升43.99%;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66.18亿元,同比上升73.4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4.95亿元,同比上升75.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上升70.34%;负债率60.12%,投资收益31.85亿元,财务费用-12.93亿元,毛利率16.11%。隆基绿能的主营业务为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