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

  • 行情弱势硅持货商报价混乱【SMM硅日评】

    SMM1月9日讯:今日硅价延续弱势行情,天津港通氧553#硅在17700-18000元/吨,441#硅在18600-18700元/吨,春节临近下游备货陆续接近尾声,本周有部分多晶硅招标订单释放,从今日金属硅现货成交看表现清淡,当前库存高位下游需求表现乏力,叠加硅价连续走跌市场信心极为缺乏,在资金及库存压力下个别硅企为促单让利出货拉低市场成交重心,当前硅价已跌近部分产区成本线,成本支撑下部分硅持货商报价坚挺出货意向弱,不同规格金属硅间报价较为混乱。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内龙头 受益国产替代加速【机构研报】

    富创精密(688409) 核心观点 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军者,业绩快速提升。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为7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批量提供精密零部件的厂商,也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提供满足国际主流客户标准的精密零部件产品供应商。2018-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从2.18亿元增至8.2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56%;2019-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从0.40亿元增至2.57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3%。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设备零部件作为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的一环,是整个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半导体零部件替换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受益国产替代业务规模加速增长,零部件需求快速提升,同时零部件国产化率比例持续提升,国产设备厂对于国产零部件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厂零部件替换需求与国内设备厂商零部件增量需求合计规模可达146亿美元。同时部分国内零部件厂商已打入海外供应链体系,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增量需求空间为461亿美金。从供给端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由美欧日企业主导,整体格局较为分散。国内零部件市场以外资控股公司为主,国产化率较低,且国内厂商在高端领域与海外企业差距明显。近年来,富创精密、江丰电子、万业企业等国内厂商通过自行研发和并购的方式持续发力关键工艺零部件、真空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硅零部件等领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研发扩产夯实领先地位。公司已进入客户A、东京电子、ASMI等海外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已为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众多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提供产品。公司在手订单充沛,产能利用率已至高位,为缓解产能紧张,公司规划发展沈阳新厂、南通、北京和专用领域零部件产能建设四大项目,达产后可贡献年收入42.5亿元。放眼未来,公司将持续扩大7纳米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品类,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性能;同时,加快研制应用于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随着产能扩张和产品研发持续推进,公司的销售规模和市场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62、2.42元,由于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我们采用DCF估值法,对应目标价143.3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第一大客户依赖度高;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市场竞争加剧;研发或新产品发展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估值相关风险;产能建设及释放不及预期。

  • 基本面几无变动 宏观提振工业硅偏强震荡【SMM期硅简评】

    SMM1月6日讯:今日硅主力2308合约开于17530元/吨,盘面低开后震荡偏强走势,日内最高价在17825元/吨,最低价在17530元/吨,最终收盘价格在1782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格涨235元/吨涨幅1.34%,今日主力合约持仓量增仓160手至7712手,环比增加2.12%,硅2308合约成交量在8604手,环比减少19.66%。宏观利好政策提振情绪,现货市场维持供应偏宽松,下游谈判压价情绪较重,短期内上行动能有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 年前资金需求增加 硅企报价混乱成交重心继续走弱 【SMM周评】

    SM1月6日讯:本周金属硅市场行情维持偏弱,冶金级低品位硅跌幅较为明显,今日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7600-17900元/吨,周环比下跌400元/吨跌幅2%,通氧553#硅在17900-18300元/吨,周环比下跌250元/吨跌幅1%,421#硅在19300-19500元/吨,周环比下跌50元/吨。 铝合金端原生铝合金企业开工率尚可,部分原生铝企业因订单不足有降负荷生产预期,少部分再生铝合金企业受疫情及订单不足制约,提前进入春节假期,多数再生铝厂预计10号后停产放假。多数企业前年备货接近尾声,新订单交货时间多在1月底或2月初。有机硅企业周内开工基本稳定,行业开工率在74%左右,周内部分单体厂采购零散补单,有机硅产能偏过剩DMC主流成交价格维持在16600元/吨。多晶硅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多晶硅致密料价格跌至150-165元/千克,环比12月6日下跌136元/千克跌幅达46%。磨粉企业硅块库存充裕,叠加后市悲观预期占上风,硅粉订单释放后未有效拉动市场成交量,多晶硅企业利润丰厚短期暂无减停产计划,中长期对金属硅需求维持旺盛。 部分硅企出于库存压力、年前回笼资金需求较高等原因仍旧存在低价抛货情况,同一规格金属硅报价可相差千元每吨较为混乱,北方出货相对积极冶金级低品位走弱较为明显,基于春节假期、物流等因素,预计在1月10号之后市场开始进入“假期模式”,预计下周硅价以弱稳运行为主。 (SMM陆敏萍)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硅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 价格博弈日趋激烈 降价或成2023年光伏产业链主旋律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自2022年10月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近日通过一线走访调研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后了解到,由于供应端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浓重。产业链价格仍未见底,短期内跌势还将持续。 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会成为光伏产业链2023年的关键词,硅料价格会回归到8万元至12万元/吨的正常区间。随着组件产品价格下降,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来复苏,2023年光伏装机规模有望提升。 大幅减产 “实际成交价格会比官方数据更低,现在市场价格混乱,观望情绪很浓,上下游正处于博弈阶段。”一位光伏产业链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表示。 尽管业内对产业链降价大趋势已有共识,自2022年11月以来硅片降价促销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但不少业内人士还是对目前降价潮引发的连锁反应感到惊讶。从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处获悉,一方面下游对于原材料降价持观望态度,因此在下行市场中采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按目前原材料和硅片降价速率来看,拉晶环节利润基本无法覆盖硅料成本,多数企业面临单瓦净利润亏损的风险。 “因此,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开始大幅降低开工率,近期好多一体化头部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80%,其余企业开工率下降至55%-70%。尽管目前电池环节仍有部分利润,但头部企业开工率也降至70%-80%。”国内某大型企业生产负责人坦言。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简称“硅业分会”)统计,2022年12月国内硅片产量减少至27.5GW,环比下降23.8%,减少量主要来源于一线企业降低开工率。其中,单晶硅片产量为26.7GW,环比下降24.4%,多晶硅片产量维持在0.8GW,环比持平。 、根据SMM最新报价显示,1月6日,SMM工业硅产品报价仅有个别产品价格微跌,多数产品价格较前一交易日持稳,其他硅产品也仅有部分价格下调,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价格持稳。工业硅方面,441# 在华东、黄埔港、天津港、昆明有50元/吨的下调,其中华东报价至18800-18900元/吨,均价报18850元/吨。521# (华东)微跌50元/吨至18700-18800元/吨,均价报18750元/吨。硅粉部分价格持稳。其他硅产品方面,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价格企稳,仅硅片中国FOB等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下调。 剧烈的降价调整引发不少业内人士对行业洗牌的担忧。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480个。 供求关系逆转 供过于求是本轮光伏全产业链降价的主因。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称:“受圣诞节的影响,目前是海外光伏装机的淡季,加上国内市场装机需求没有上量,大大降低了对于组件产品的需求。组件产品的上游是电池,层层传导,导致硅料、硅片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硅片是整个光伏产业链超额收益最高的环节,由此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并急剧扩产,这也导致在这波产业链的降价中,硅片价格降幅最大。“硅片的产能远远大于硅料产能,甚至超过硅料产能的一倍,硅片厂家为了保持出货,就需要牺牲一部分利润。同时,硅片向薄片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原有的普通硅片产能很可能就会过剩,产能过剩面临的就是价格挤压,所以硅片价格跌幅最大。”祁海珅说。 上游硅料环节的博弈程度也日趋激烈。硅料环节正在经受用料需求急速萎缩的市场变化,而且随着前期订单陆续完成履约和交付,部分硅料企业已经开始面临缺乏新订单的境遇。此外,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也开始提升。 “硅料市场目前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龙头厂家价格坚挺,因为他们与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紧密合作。同时,很多大厂已经签订了长期订单,相对于中小硅料企业来说压力较小。而中小硅料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就会优先降价,硅料价格下降已是大势所趋。”一位业内人士说。 产业链价值逻辑重构 2023年降价将是光伏产业链的主旋律。不少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光伏装机体量会继续增加,但由于后端电池、组件环节的扩产速度慢于前端硅料、硅片环节,前端产能会处于过剩状态。这种情况下,降价是大势所趋。 “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片再到组件,2023年会持续降价。硅料价格会回归到正常状态,之前30万元/吨是暴利,未来会回归到8万元至12万元/吨的正常区间。”一位业内人士说。 虽然正在经历价格震荡,但多家券商均对光伏行业的中长期前景表示看好。中信证券分析研判,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4亿千瓦。特别是随着2023年起硅料等环节新产能释放,成本逐步回落,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复苏,装机比例有望回升,预计地面电站同比增速有望达80%,而分布式同样有望维持近40%的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此轮上游硅料、硅片环节价格调整向下传导,光伏产业链下游环节利润有望增厚。

  • 供应端承压 工业硅期货弱势震荡【SMM期硅简评】

    SMM1月5日讯:今日硅主力2308合约开于17615元/吨,日内盘面维持震荡偏弱态势,最高价17800元/吨,最低价在17500元/吨,最终收盘价格在1758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格跌55元/吨跌幅0.31%,今日主力合约持仓量增仓50手至7552手,环比小增0.67%。硅2308合约成交量在10709手,环比减少27.37%。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 市场情绪悲观 工业硅现货市场偏弱【SMM期硅简评】

    SMM1月4日讯:今日硅主力2308合约开于17715元/吨,盘初迅速走高后震荡下行,日内最高点在18050元/吨,最终收盘价格在1764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格跌130元/吨跌幅0.73%,今日主力合约持仓量增仓112手至7502手,环比增加1.52%。硅2308合约成交量在14744手,环比减少4.17%。 工业硅现货市场供应维持偏宽松,低品位硅因北方积极出货跌幅较为明显,现货行情持续弱势下游备货比较理性,硅价维持偏弱运行。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光伏ETF暴跌腰斩在前 硅料塌方硅片脱缰在后

    硅料价格12月初迎来期盼已久的拐点,根据SMM报价显示,截止12月30日,多晶硅致密料均价已跌至189元/千克,最低价近180元/千克。尽管这一价格仍高于2022年初的水平,但硅料降价的口子一旦打开,其降价的趋势便已经确定。 在此之前,硅片领域已进入“杀价”时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21日发布数据, M6、M10、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周环比跌幅均超过15% 。两大硅片龙头的产品报价具有风向标意义:隆基绿能和TCL中环12月23日同日更新硅片价格, 整体降幅分别高达27%、23% 。 据不完全梳理,晶科能源、大全能源、隆基绿能、ST中利和晶澳科技等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对硅料和硅片价格双双塌方发表观点。 此外,2023年仍然是硅料新产能释放高峰期。根据此前披露的规划,无论是通威永祥、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能源,还是宁夏润阳、合盛硅业、包头弘元、甘肃宝丰等,均有大量新增产能释放, 国内多晶硅产能预计达到250万吨 ,产量保守估计146万吨,加上进口可达156万吨, 可供600GW光伏用料 。 需求方面,包括开源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对 2023年的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值均在350GW左右 ,对应年增速超过40%。但即使是产能最紧张的硅料,2023年的产量也足够满足600GW光伏装机,远超明年的全球光伏装机量需求。分析人士认为,即使产业链大幅降价,将潜在的光伏市场需求全部激活也无法消化, 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 上游瓶颈缓解 光伏ETF提前暴跌腰斩 上市公司股价陷入冰点 最近两年多以来,不断突破预期的高价多晶硅料是悬在光伏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解开硅料“死结”和产业链降价,被业内视为刺激终端需求大规模释放的关键。但就在困扰整个光伏行业两年之久的瓶颈缓解之际, 光伏ETF自8月迄今累计最大跌幅达51% 。 二级市场上光伏上市公司的表现陷入了阶段性的“冰点”。光伏龙头股价均在近期连续下杀,创下了最近一轮调整的新低。其中,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自7月高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达42%、45%和39% , 阳光电源、晶科能源自8月高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达39%、37% 。 为何曾经备受投资者青睐的光伏概念股,在硅料瓶颈缓解后反而开始降温?12月23日, 隆基绿能 在互动平台表示, 股价涨跌也不一定是受基本面变化因素的影响 ,也与资本市场交易和资金流向等因素有关。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扩产周期最长, 硅料的周期性变化往往影响着光伏行业的根本脉动 。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最紧缺的环节, 硅料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Solarzoom数据,2021年大全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保利协鑫和东方希望共5家国内企业占据了国内85.23%的有效产能。 其他环节的玩家并不都是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受益者。 市场担忧,随着硅料价格下滑向下游的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传导,会再次出现激烈的价格战 。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过去两年,硅片一直是仅次于硅料的利润丰厚环节, 硅片的外供过去一直由两大龙头隆基和中环把控 ,掌握着一定的定价权,从而相应挤压了电池片、组件环节的利润。由于价格传导较为顺畅,厂商普遍享有超额毛利润。不过,因上游硅料降价直接带动硅片价格下调, 毛利也将对应出现回落 。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 硅片降价这一幕似曾相识 。2021年11月、12月,硅片龙头下调报价,硅片降价逆向传导松动上游硅料价格。彼时,由于硅片环节持续降价促销导致下游采购观望,硅片企业降低开工率进行应对。硅料零售交易清淡、价格下行后,带动长单定价下调。当时就有观点认为,硅料价格的拐点已至。 结果, 2022年超预期的市场需求导致硅料价格迎来更猛烈的增长 。国内风光大基地和分布式市场的装机需求增量,叠加俄乌冲突升级之后欧洲光伏市场需求的大爆发,令各大机构对2022年光伏市场装机的预测节节攀升。 电池片下跌幅度超越硅片 组件成产业链相对抗跌一环 中下游“好日子”来临? 相比硅料硅片, 原先利润被挤压的电池片、组件环节更有希望“翻身把歌唱” ,实现盈利能力的改善。从一周环比价格来看,多晶硅跌幅超过23%,单晶硅片跌幅9%, 电池跌价13%-16% ; 组件则跌幅有限,不到3% 。 值得注意的是,“卷王”通威股份发力,12月27日公布最新电池片价格,182mm、210mm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为1.07元/W、1.06元/W, 与上次报价大幅下调 。据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上周随着组件厂家陆续完成今年采购目标, 对应电池片需求快速萎缩 ,仅部分组件厂家以天为单位的小量采购,放眼电池片环节,当前依旧维持满产产出,使 电池片价格下跌幅度加剧,甚至超越了硅片价格的跌幅 。 综合业内人士观点, 2023年N型电池组件将迎来更大规模出货 ,凭借转换效率带来的度电成本优势,龙头企业盈利能力会更强。因成本优势,TOPCon技术在N型电池组件中率先开拓市场,其中,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等一体化企业布局相对最早 。 有企业人士认为, “明年(2023年)可能是电池厂的好日子” 。此外,高效电池的溢价空间明年依然存在,掌握新技术的厂商盈利能力更强。 从组件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出货量市占率CR5达69%,主要玩家中隆基以38.5GW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高达21.2%,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次之。 TrendForce报告显示,小部分组件中小企业订单仍出现松动,高位成交较难;近期市场仍存在一定订单需求,一线企业出货顺畅,成交价格无明显波动。 组件订单一般提前签订,周期较长,具备一定的期货属性 。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上游超额收益将向下游转移, 组件这一期货属性使利润增厚,一体化及海外、分布式出货比例较大厂商盈利更优 。 不过,长期、总体而言,分析师认为组件存在让利空间, 后期也存在降价预期 ,不乏跟跌可能。

  • 金属硅继续承压 “跌跌不休”【SMM周评】

    SMM12月30日讯:金属硅市场跌跌不休周内市场维持偏弱运行,今日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8000-18300元/吨,周环比下跌250元/吨,通氧553#硅在18200-18500元/吨,周环比下跌300元/吨,421#硅(有机硅用)在19600-19800元/吨,周环比下降450元/吨,3303#硅在19400-19600元/吨,周环比下降200元/吨。周内北方大厂继续让利下调报价出货,叠加多数下游用户备货临近尾声市场新订单释放有限,部分硅持货商有资金需求等原因存在低价抛货情况,促使金属硅行情进一步走跌。 需求端铝合金受疫情及其下游影响部分企业计划今年春节假期时间较去年有所增加,中小型再生铝合金企业已出现减产情况,预计减产规模在下周将进一步扩大,行情持续下跌采购以按需补库为主。有机硅行业开工率基本稳定,DMC生产原料涨跌皆有但总的生产成本表现降低,叠加有机硅市场成交清淡DMC主流成交价格在16800元/吨,低价货源在16300元/吨。多晶硅产能继续释放产量维持增加,周内多晶硅价格跌幅较大,周内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下跌51元/千克跌幅达21%,周内个别多晶硅企业有金属硅招标订单释放,订单量有限对现货市场影响不大。 供应端虽川滇处于枯水期成本较高,目前云南整体开工水平仍较高,其中德宏州地区在12月下旬有少量停炉情况,另有部分计划消耗原料至春节附近停产,同时也有少量硅企暂无停产计划。下游多数用户在本周陆续完成补库,后期以零散补单为主,预计下周现货市场成交量进一步缩减,价格仍以偏弱运行为主。   (SMM陆敏萍)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硅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 多头增仓为主 工业硅走势偏强【SMM期硅简评】

    SMM12月30日讯:今日硅主力2308合约开于17535元/吨,日内多头增仓盘面走强,最高触及18520元/吨,后出现回落最终收盘在17851元/吨,较昨日收盘价格涨380元/吨涨幅2.17%,今日主力合约持仓量增仓-105手至7708手,环比减少1.34%。硅2308合约成交量在37967手,环比大幅增加192.08%。 基本面供需关系不变,部分硅持货商有资金需求低价出货情况仍旧存在,现货市场维持偏弱运行。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