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个
今日锂电港股出现反弹,截至14:30分左右赣锋锂业(01772.HK)涨近3%,天齐锂业(09696.HK)、中国石墨(02237.HK)涨超2%、彩客新能源(01986.HK)、洪桥集团(08137.HK)有所跟涨。 消息面上,碳酸锂期货连续反弹,碳酸锂2305合约近5个交易日累涨超55%,截至发稿报195.5元(对应报价19.55万元/吨)。 注:电池级碳酸锂2305期货报价 据部分电池厂商和行业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主要电池厂去库存或将延续至5月,随后产能的开工率有望回升,这或将带动采购需求提振。受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放缓、库存积压等因素制约,国内电池厂商产能开工率此前普遍仅有4—5成。 而需求端的退潮是本轮锂价下行周期的一大诱因,因此近期的反弹也很大概率是资金对二季度产业链补充库存的博弈行为。 但据SMM 4月18日的数据,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材料最低跌至17.2万元/吨,刚刚创出一年来的新低。自2022年11月触及56.75万元/吨的高位后,该报价5个月以来已经累计下跌超60%。 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短线出现分歧,反映了市场目前较为矛盾的状态。 整体来看,目前锂电行的悲观预期仍在发酵,业内对于锂价走势底部尚未形成共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下15万元左右的价位或成为支撑,但也有市场人士分析称极端的报价或下探至10万元/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近日则表示10万-20万元是碳酸锂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据华泰期货新能源团队4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因下游走势不佳,近期多数长协锂盐厂商已经出现停产和进一步减产的情况。而在需求端,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量开年以来正在逐月回升。 综合来看,供需两端的逐渐平衡,可能才是短线锂价企稳触底的核心前提。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也在4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截至3月底,下游锂盐库存已降至21年初以来的低点。 与此同时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出口强劲锂电产业链有回暖迹象显现,预计二季度旺季来临后,需求将加速恢复,在此催化下或出现集中补库行为。 平安证券还称,考虑到上游锂资源短期难以大规模放量,二季度供给或将出现收紧,届时行业基本面预期将回归周期逻辑,低估值现状有望得到修复。
紫金矿业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该公司表示,公司在刚果运营的项目包括卡莫阿铜矿、科卢韦齐铜矿、卢阿拉巴石灰水泥厂,以上项目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紫金矿业介绍,公司2022年产铜157万吨,其中矿山产铜88万吨、冶炼产铜69万吨,产品主要包括铜精矿、电积铜及电解铜,其中紫金牌电解铜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品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铜保有资源量7372万吨,其中储量3209万吨(相当于中国储量的92%)。公司2022年产锌72万吨,其中矿山产锌40万吨、冶炼产锌32万吨,产品主要包括锌精矿及锌锭,其中紫金牌锌锭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品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锌保有资源量989万吨,其中储量271万吨。 对于公司年产黄金和黄金储量的问题,紫金矿业回应:公司2022年产金315吨,其中矿山产金56吨、冶炼加工及贸易产金259吨,产品主要包括金精矿及金锭,其中紫金牌金锭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交割品牌,紫金矿业集团黄金冶炼公司是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合格交割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金保有资源量3117吨,其中储量1191吨(相当于中国储量的40%)。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紫金矿业还介绍公司2022年矿山产铁精矿335万吨。公司生产的铁精粉品质符合大连期货交易所交割标准,但公司暂未取得大连期货交易所注册品牌。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2月份,塞罗贝尔德(Cerro Verde)铜矿产量为36525吨,同比增长3.9%,成为秘鲁最大铜矿山。此前排名第一的安塔米纳(Antamina)铜矿产量为33417吨,下降0.2%。 塞罗贝尔德铜矿由美国企业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McMoRan)公司控股,而安塔米纳铜矿的主要股东为嘉能可(33.75%)、必和必拓(33.75%)、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22.50%)和三菱公司(10%)。 前两个月,塞罗贝尔德铜矿产量为74600吨,占全国产量的20.1%。秘鲁能矿部预计,今年该国矿山铜产量将达到280万吨。 矿山生产总体上回归正常。经历一月份的萎缩后,2月份产量回升11.6%至192334吨。前两个月产量为371119吨,下降0.1%。 夸霍内(Cuajone)和托克帕拉(Toquepala)铜矿的所有权人南方铜业公司(Southern Copper)2月份产量为27509吨,环比增长2.3%。特罗莫克(Toromocho)铜矿产量为19905吨,回升16%。 2月份,英美集团公司旗下的克拉维科(Quellaveco)铜产量为17370吨,前两个月产量为37310吨。去年9月份,该矿正式投产。 班巴斯(Las Bambas)铜矿产量为14040吨,下降22%。安塔帕凯(Antapaccay)产量为5943吨,下降49%。哈德贝(Hudbay)产量为6090吨,下降8%。这些矿山产量下降都是因为2月初抗议活动造成生产中断。2月中旬生产恢复正常。前两个月,这三个矿山合计产量为69461吨,下降17%。
【SMM钼快讯】2023年4月18日,青山集团(国内)招标采购60C钼铁开标价揭晓为17.18万元/吨(现款),交货期5月20日前,成交总量待确认。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2023 SMM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当锂成为“白色石油”被资本追捧的同时,非洲由于富含锂资源及充满机遇,成为中国投资者“冒险”的新目标。“中国人去非洲国家(贸易锂矿)的好多都是小白。”海外矿石贸易商熊平的感叹,侧面反映出非洲锂矿贸易之热。 熊平作为“逐梦”非洲极具代表性的一员,锂价涨,他们大肆贸易;利润挤占下,他们大胆圈矿;如今锂价下跌不止,他们停步观望,寻求变局。近5年的非洲锂矿贸易生涯,让他经历锂矿从“绝对不愁卖”到“有货不好销”的行业周期。 如今,虽然“有锂走遍天下”变成“狗不锂”,但经历了2021年以来锂价狂飙戏码的国内A股相关企业,在非洲锂矿布局的动作只多不少。有锂行业资深人士表示,非洲的锂辉石矿的资源,实际上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未来去介入的一个很好的领域。 “逐梦”非洲锂矿 海外矿石贸易商熊平从业已经十年,他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做海外矿石贸易的原则:“我们要做的是,在海外找一些小众的、在国内是紧缺的稀缺品种,对应国内具有一定的价值,贸易利润在40%以上。” 锂矿是熊平2017年入局非洲选择的矿种之一,彼时,它只是作为工艺品的原材料,与动力电池无关。但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需求暴涨带动锂盐价格开启一轮飙升,锂矿的价值发生巨变。 巨大的投资回报吸引越来越多人进入,亦进一步推高非洲锂矿的贸易价格。“当时好多不是锂行业的人,一窝蜂的扎到非洲去买卖矿石,因为在那个时候,碳酸锂的价格一直在持续上升,无论什么价格买回来,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熊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熊平介绍,从2021年7月份至去年12月份,非洲5%品位的锂辉石的采购价大约从3000元/吨飙升至28000元/吨,国内价格则从7500元/吨突破到42000元/吨。 疯狂的利润之下暗藏地雷,即使老练如熊平,亦不免“踩坑”。“我最大一笔亏损达到1200万元。”谈起这笔亏损,熊平的语气有些激动与无奈。 在非洲收购锂矿石,最重要的是确认矿石品位,若出现较大偏差,则无法在国内赚取相应的利润,肉眼判断锂矿品位已经成为非洲“锂矿家”们的看家本领,但是非洲检测机构匮乏或者结果不准确、运输过程的掉包也是难以防范的风险。 熊平曾经采购1000吨品位5%的锂辉石,其合作伙伴在非洲某国现场肉眼判断符合品位预期,经过两家检测机构化验的结果也没有问题,“但是货到了国内完全两回事。” 还有一次,“当时有一批货,从肉眼判断,任何人都会认为是(品位)3.5以上的,疯狂的买,结果运回国以后综合品位只有1.5。我们吃了个哑巴亏。但是那时候行情好,只是没赚钱而已。”熊平表示。 贸易坑的背后,可能是化验机构结构不准确,或者矿石在发货运往国内的过程中被替换,最终到手的货物品位与收购时有出入。熊平则解释称,“很多当地工人会把一些不含锂的矿石掺在里边。” “绝对不愁卖”到“圈矿待变” 即使近两年锂盐价格走出历史行情,但由于海外锂矿石贸易的风险很高,并非所有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在目前国内锂盐价格“滑铁卢”之后,连熊平也从“绝对不愁卖”的意气风发,转至“圈矿待变”的谨慎。 行业内思绪不定,进入去库存状态,厂家采购减少甚至不采购,也有厂家由于环保原因暂停生产。熊平感叹:“去年绝对不愁卖,散卖、大单卖都可以。现在大家相对来说都比较谨慎,我们出货也谨慎,他们购买也谨慎。总之,去年是有货不愁卖,今年是有货不好销。” 实际上,熊平早在去年8月就意识到,“如果是价格到了一个稳定期,没有足够利润空间的话,单纯做贸易是很难持续下去。”而在下行期,则难上加难。 “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源握在手里,你有矿山的话,无论价格涨跌、采与不采,有人会找你合作。”熊平说,从去年开始,熊平与其团队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矿石贸易,另一方面着手圈矿。 截至目前,熊平在非洲坦桑尼亚手握9个锂矿,包括8个“小矿采矿权”与1个大型探矿权。 验证一处矿产值不值得收购,熊平只用最简单的方法:只做露天矿,通过肉眼或者通过机挖做一个探槽,做一些简单的评估,确保表层的矿产能够覆盖成本。“对于我们来说的话,把矿石检测完成以后,肉眼能看到对应的矿带,我们就敢拿矿。储量或者含量的话,只能是打问号。” 即便拿到采矿权,是否开采视行情而定。对于上述矿产,熊平表示:“买完以后就没动。”原因是,第一,目前来看开采达不到利润预期;第二,是有可能还要产生亏损。 另一非洲锂矿石贸易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2月中旬碳酸锂接续暴跌情况下,公司国内情况已反馈到国外的同事,慢慢的减少采购或者乃至不采购矿石了,或者不再开采了。 面对“有货不好销”,熊平在等待机会,“第一,我们也一直在等着市场的企稳。第二,我们在等跟我们深度的合作的大公司,我们可以让出一部分矿权出去。这样的话,我们在非洲的团队,配合他们的团队在国外进行深度的加工或者开采,这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 国内A股公司争相入局 熊平期待与大公司合作机会并非“痴人说梦”。如果熊平的故事只是非洲锂矿贸易商的缩影,那么国内A股公司在非洲布局的一举一动则在聚光灯下。当前国内锂价仍在跌,但作为未来的增长点,A股企业仍在加码非洲锂辉石矿的资源,且动作只多不少。 从2021年开始,中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到非洲大陆的锂矿项目,盛新锂能、华友钴业、中矿资源相继公告收购津巴布韦的锂矿资产。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康隆达、海南矿业、协鑫能科等中资企业陆续签署非洲收购锂矿股权或签署包销协议。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研报) 但这些“正规军”量产难度或从近年来上市公司放量进程可看出。截至2022年,仅有中矿资源布局的Bikita矿山在产。业内有分析称,尽管非洲锂矿的资源储量和品位都具备优势,但由于前期勘探和投资严重不足,非洲锂矿开发进度缓慢,2023年起预计加速。 其中华友钴业近期公告非洲锂矿项目进展,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全部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产能为折合约年产5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精矿。 除了津巴布韦以外,华友钴业还在纳米比亚拥有UIS锂矿项目,近期完成约3000万元战略投资用于相关项目开发。 海南矿业总裁郭风芳4月13日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非洲Bougouni锂矿交割正在按协议推进。 对于布局非洲锂矿的原因,海南矿业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首先,从全球锂矿资源来看,中国锂资源虽然储量不低,但是开发难度较大,国外锂资源如南美、加拿大等地已基本进入开发阶段或面临政策阻力,综合考量价格等多种因素,非洲锂资源相对合适。第二,海南拥有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公司氢氧化锂产线位于海南,海外矿石运至海南加工再出口,能够节省相关税费,获得成本优势。 上述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合作公司公开数据,按照目前开发计划来看,Bougouni锂矿整体寿命期内平均锂精矿产能预计在20万吨/年以上的水平,从长期来看能够满足公司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对锂精矿原材料的需求。 财联社记者此前从锂行业资深人士处获悉,对中国企业而言,现在欧洲、北美在某种情绪上确实是限制中国企业去做投资和开发资源,非洲的一些锂辉石矿的资源,实际上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未来去介入的一个很好的领域。 此外还有备受瞩目的全球已发现的储量最大的锂矿Manono,预计在今年建成投产。根据AVZ矿业公司对Manono锂项目的三年规划,公司将于今年第一季度装运第一批锂精矿产品,在第三季度装运第一批硫酸锂产品。值得注意的是,AVZ与中国企业关系密切,天宜锂业(宁德时代和天华新能合资公司)与华友钴业是其参股股东,赣锋锂业、盛新锂能先后与AVZ公司签订承购协议。 业内有分析称,中国大量进口澳大利亚锂精矿的故事,同样有可能在非洲上演。 SMM新能源大会来袭 看大咖们如何看后市! 伴随全球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革命已经到来。为响应国家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发展。SMM将于2023年5月9-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本次大会主题“创新驱动发展 低碳引领未来”。大会由SMM主办,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大会拟邀请政、产、学、研、融、介、媒等方面重要嘉宾出席大会,大会设立高质量开幕式、新能源企业家鸡尾酒会、融通高科之夜、商务考察活动、投资促进交流会、主论坛、12个分论坛、3大闭门会、5大理事会、展览会、CLNB友谊赛、健康乐跑等重大活动。 在此,SMM诚挚邀请您出席本次大会,与行业大咖一起,共同把2023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打造成为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平台、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全球共襄的世界级盛会,为抢占世界新能源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点击了解并在线报名: 》 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产业博览会
当锂成为“白色石油”被资本追捧的同时,非洲由于富含锂资源及充满机遇,成为中国投资者“冒险”的新目标。“中国人去非洲国家(贸易锂矿)的好多都是小白。”海外矿石贸易商熊平的感叹,侧面反映出非洲锂矿贸易之热。 熊平作为“逐梦”非洲极具代表性的一员,锂价涨,他们大肆贸易;利润挤占下,他们大胆圈矿;如今锂价下跌不止,他们停步观望,寻求变局。近5年的非洲锂矿贸易生涯,让他经历锂矿从“绝对不愁卖”到“有货不好销”的行业周期。 如今,虽然“有锂走遍天下”变成“狗不锂”,但经历了2021年以来锂价狂飙戏码的国内A股相关企业,在非洲锂矿布局的动作只多不少。有锂行业资深人士表示,非洲的锂辉石矿的资源,实际上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未来去介入的一个很好的领域。 “逐梦”非洲锂矿 海外矿石贸易商熊平从业已经十年,他向财联社记者介绍做海外矿石贸易的原则:“我们要做的是,在海外找一些小众的、在国内是紧缺的稀缺品种,对应国内具有一定的价值,贸易利润在40%以上。” 锂矿是熊平2017年入局非洲选择的矿种之一,彼时,它只是作为工艺品的原材料,与动力电池无关。但从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需求暴涨带动锂盐价格开启一轮飙升,锂矿的价值发生巨变。 巨大的投资回报吸引越来越多人进入,亦进一步推高非洲锂矿的贸易价格。“当时好多不是锂行业的人,一窝蜂的扎到非洲去买卖矿石,因为在那个时候,碳酸锂的价格一直在持续上升,无论什么价格买回来,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熊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熊平介绍,从2021年7月份至去年12月份,非洲5%品位的锂辉石的采购价大约从3000元/吨飙升至28000元/吨,国内价格则从7500元/吨突破到42000元/吨。 疯狂的利润之下暗藏地雷,即使老练如熊平,亦不免“踩坑”。“我最大一笔亏损达到1200万元。”谈起这笔亏损,熊平的语气有些激动与无奈。 在非洲收购锂矿石,最重要的是确认矿石品位,若出现较大偏差,则无法在国内赚取相应的利润,肉眼判断锂矿品位已经成为非洲“锂矿家”们的看家本领,但是非洲检测机构匮乏或者结果不准确、运输过程的掉包也是难以防范的风险。 熊平曾经采购1000吨品位5%的锂辉石,其合作伙伴在非洲某国现场肉眼判断符合品位预期,经过两家检测机构化验的结果也没有问题,“但是货到了国内完全两回事。” 还有一次,“当时有一批货,从肉眼判断,任何人都会认为是(品位)3.5以上的,疯狂的买,结果运回国以后综合品位只有1.5。我们吃了个哑巴亏。但是那时候行情好,只是没赚钱而已。”熊平表示。 贸易坑的背后,可能是化验机构结构不准确,或者矿石在发货运往国内的过程中被替换,最终到手的货物品位与收购时有出入。熊平则解释称,“很多当地工人会把一些不含锂的矿石掺在里边。” “绝对不愁卖”到“圈矿待变” 即使近两年锂盐价格走出历史行情,但由于海外锂矿石贸易的风险很高,并非所有人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在目前国内锂盐价格“滑铁卢”之后,连熊平也从“绝对不愁卖”的意气风发,转至“圈矿待变”的谨慎。 行业内思绪不定,进入去库存状态,厂家采购减少甚至不采购,也有厂家由于环保原因暂停生产。熊平感叹:“去年绝对不愁卖,散卖、大单卖都可以。现在大家相对来说都比较谨慎,我们出货也谨慎,他们购买也谨慎。总之,去年是有货不愁卖,今年是有货不好销。” 实际上,熊平早在去年8月就意识到,“如果是价格到了一个稳定期,没有足够利润空间的话,单纯做贸易是很难持续下去。”而在下行期,则难上加难。 “一定要有自己的资源握在手里,你有矿山的话,无论价格涨跌、采与不采,有人会找你合作。”熊平说,从去年开始,熊平与其团队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矿石贸易,另一方面着手圈矿。 截至目前,熊平在非洲坦桑尼亚手握9个锂矿,包括8个“小矿采矿权”与1个大型探矿权。 验证一处矿产值不值得收购,熊平只用最简单的方法:只做露天矿,通过肉眼或者通过机挖做一个探槽,做一些简单的评估,确保表层的矿产能够覆盖成本。“对于我们来说的话,把矿石检测完成以后,肉眼能看到对应的矿带,我们就敢拿矿。储量或者含量的话,只能是打问号。” 即便拿到采矿权,是否开采视行情而定。对于上述矿产,熊平表示:“买完以后就没动。”原因是,第一,目前来看开采达不到利润预期;第二,是有可能还要产生亏损。 另一非洲锂矿石贸易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2月中旬碳酸锂接续暴跌情况下,公司国内情况已反馈到国外的同事,慢慢的减少采购或者乃至不采购矿石了,或者不再开采了。 面对“有货不好销”,熊平在等待机会,“第一,我们也一直在等着市场的企稳。第二,我们在等跟我们深度的合作的大公司,我们可以让出一部分矿权出去。这样的话,我们在非洲的团队,配合他们的团队在国外进行深度的加工或者开采,这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 国内A股公司争相入局 熊平期待与大公司合作机会并非“痴人说梦”。如果熊平的故事只是非洲锂矿贸易商的缩影,那么国内A股公司在非洲布局的一举一动则在聚光灯下。当前国内锂价仍在跌,但作为未来的增长点,A股企业仍在加码非洲锂辉石矿的资源,且动作只多不少。 从2021年开始,中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到非洲大陆的锂矿项目,盛新锂能、华友钴业、中矿资源相继公告收购津巴布韦的锂矿资产。赣锋锂业、雅化集团、康隆达、海南矿业、协鑫能科等中资企业陆续签署非洲收购锂矿股权或签署包销协议。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研报) 但这些“正规军”量产难度或从近年来上市公司放量进程可看出。截至2022年,仅有中矿资源布局的Bikita矿山在产。业内有分析称,尽管非洲锂矿的资源储量和品位都具备优势,但由于前期勘探和投资严重不足,非洲锂矿开发进度缓慢,2023年起预计加速。 其中华友钴业近期公告非洲锂矿项目进展,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全部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投料试生产,成功产出第一批产品。Arcadia锂矿开发项目产能为折合约年产5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精矿。 除了津巴布韦以外,华友钴业还在纳米比亚拥有UIS锂矿项目,近期完成约3000万元战略投资用于相关项目开发。 海南矿业总裁郭风芳4月13日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非洲Bougouni锂矿交割正在按协议推进。 对于布局非洲锂矿的原因,海南矿业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首先,从全球锂矿资源来看,中国锂资源虽然储量不低,但是开发难度较大,国外锂资源如南美、加拿大等地已基本进入开发阶段或面临政策阻力,综合考量价格等多种因素,非洲锂资源相对合适。第二,海南拥有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公司氢氧化锂产线位于海南,海外矿石运至海南加工再出口,能够节省相关税费,获得成本优势。 上述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合作公司公开数据,按照目前开发计划来看,Bougouni锂矿整体寿命期内平均锂精矿产能预计在20万吨/年以上的水平,从长期来看能够满足公司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对锂精矿原材料的需求。 财联社记者此前从锂行业资深人士处获悉,对中国企业而言,现在欧洲、北美在某种情绪上确实是限制中国企业去做投资和开发资源,非洲的一些锂辉石矿的资源,实际上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未来去介入的一个很好的领域。 此外还有备受瞩目的全球已发现的储量最大的锂矿Manono,预计在今年建成投产。根据AVZ矿业公司对Manono锂项目的三年规划,公司将于今年第一季度装运第一批锂精矿产品,在第三季度装运第一批硫酸锂产品。值得注意的是,AVZ与中国企业关系密切,天宜锂业(宁德时代和天华新能合资公司)与华友钴业是其参股股东,赣锋锂业、盛新锂能先后与AVZ公司签订承购协议。 业内有分析称,中国大量进口澳大利亚锂精矿的故事,同样有可能在非洲上演。
SMM4月18讯: 4月18日,金川升水报5500-6800元/吨,均价6150元/吨,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价格下调750元/吨。俄镍升水报价6000-6500元/吨,均价62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500元/吨。近期俄镍现货仍旧紧缺,现货升水暂无下行之意,金川及俄镍升水倒挂。今日镍豆价格189500-1906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现货价下调150元/吨,镍豆价格较硫酸镍延续倒挂,现货成交呈弱。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订购、试阅请致电021-51666817,联系人:何思瑶】
外电4月17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智利政府部长级委员会周一批准了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在该国Los Bronces项目30美元扩建工程的环境许可证。 扩建项目将扩大目前的Los Bronces露天矿坑,并通过从新的地下部分获取更高品位的矿石来取代未来的低品位矿石。扩建将使用现有的加工设施,不需要额外的淡水或尾矿储存设施。 扩建将使矿山的寿命延长至2036年。 Los Bronces项目每年生产超过30万吨铜。
外电4月17日消息,欧洲最大铜冶炼厂兼生产商--奥鲁比斯(Aurubis AG)首席执行官周一表示,在供应合同到期后,该公司将不再从俄罗斯购买铜。 由于去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引发了一系列抵制、制裁和其他针对该国铜及其他金属的举措。 奥鲁比斯不是矿业公司,而把铜精矿炼成电线和其他部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Roland Harings在圣地亚哥举行的世界铜业大会间隙时表示,当铜的合同到期后,公司并未与俄罗斯续约。 “我们不再购买俄罗斯铜。这完全排除在我们的计划内,”他说道。去年10月,Harings曾要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对俄罗斯进口进行限制,因仓库有被填满的风险。铜供应合同通常以一年为期限。 根据Trade Data Monitor的数据,俄罗斯在2021年(俄乌冲突升级前)向奥鲁比斯公司和整个欧盟供应了近29.2万吨进口铜,而总的进口量为80.1万吨。 Harings称,尽管进口如此之巨,但铜市已经转向新的来源,且Aurubis不担心供应。 Harings表示:“我们已经能够用其他来源的铜来替代我们正在购买的俄罗斯铜,没有遇到真正的问题。” 此外他并称,铜市整体来看健康,并指出奥鲁比斯报告需求强劲,尤其是电缆和其他绿色能源转型产品。 “在未来许多年,铜的需求都很大,” Harings说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