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个
盘面:夜盘沪铜低开后一度反弹,但白天盘再度走弱,主力4月合约收69050,跌0.46%,成交缩量,总仓减少6千余手。沪铝夜盘重构回落,白天盘收敛跌幅,主力4月收18795,跌0.03%,成交缩量,总仓增加超过万手,同期氧化铝夜盘冲高回落,白天盘窄幅波动,收盘略减,总仓小增。 分析:长假期间,国内铜累库明显,后续需要关注节后复工复产对需求端去库的影响,今年以来铜加工费降至历史低位附近,市场已经对此有所计提溢价,后期若有更大的上涨,需要进一步有利多数据推动,下周,市场进入3月,市场也将逐步开始对中国两会和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进行博弈。沪铝窄幅波动18500-19200之间,市场需要进一步扩仓积蓄能量。
盘面:夜盘沪铜在外铜带动下,一度高开高走,之后有所调整,白天盘延续窄幅波动直至收盘,主力4月收69260,涨0.58%,成交总量略减,总仓增加超过1.3万手,连续两日铜持仓增加超过2.1万手。沪铝高开低走,白天盘延续弱势直至收盘,主力4月收18899,跌0.48%,成交略减,总仓增加7千余手。 分析:伦铜持续降库,支持外铜企稳反弹,而国内铜虽然假日期价累库,但外盘带动下,也处于跟随上涨阶段,后期关注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后,国内主动性买盘的出现,短期沪铜70000面临强阻力,需要持仓进一步恢复来积蓄能量。而铝内外盘有别,外盘受到拜登周五计划制裁俄罗斯的影响,但考虑到若俄罗斯铝不进入国际市场,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内短期供给反而有扩大可能,而长假期间,国内铝累库,对盘面继续形成压力,短期沪铝在18500-19200之间震荡较难改变。
盘面:夜盘沪铜反弹,白天盘震荡下行,收盘弱势,主力3月收68320,跌0.16%,成交略放大,总仓减少超过1万手。沪铝夜盘窄幅波动,白天增仓下行,再创2月以来新低,主力4月收18690,跌0.88%,成交放大,总仓增加2.4万手。同期氧化铝小幅反弹,3月收3144,张0.29%,成交略放大,总仓继减。 分析:昨日开盘阶段反映长假期间外盘表现后,国内基本面逐步接管市场,国内铜长假期间累库,现货转为贴水,显示国内短期压力较大,期货盘面持续减仓,总量处于低位,铜暂时不具备出现趋势交易的机会,相比内盘,LME铜由于持续降库,盘面偏强,但短期对沪铜影响暂时仅为开盘阶段。今沪铝延续弱势,国内长假期间下游铝棒大幅增长,同时地产端在假日期间的偏空数据,对建材类如螺纹产业链、玻璃产业链利空,对铝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信达证券近日研报指出,加息末期,“金融+工业”属性支撑铜价上行。预计铜2023—2024年或将维持紧平衡,2024年之后资源禀赋下降将对铜供应形成干扰,铜供需缺口有望扩大。若考虑海外矿山突发事件影响,预计铜矿或将更加紧缺。 需求层面,传统需求电力及家电等领域有望继续对铜需求形成支撑,新能源新兴领域对铜需求驱动较为明显,预计2024年铜或将维持在紧平衡8万吨,2025年缺口有望扩大至47万吨。 建议关注: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西部矿业等。
盘面:夜盘沪铜反弹,创本轮新高后快速调整,主力合约一度跌破69000整数关,进入白天盘后震荡反弹,整体盘面偏强。主力2月收69260,涨0.1%,总成交和总持仓均略增。夜盘沪铝窄幅波动,白天盘震荡反弹,收盘强势,主力2月收19325,涨0.7%,总成交略增,总持仓增加8千余手,从12月合约摘牌以来,沪铝总持仓增加了超过8万手,幅度超20%。 分析:美元弱势,支持有色整体反弹,铜铝受益,中期关注库存和需求端数据,短期关注红海危机导致的航运费和航期增加对于铜精矿和铝土矿的影响,这将短期增加铜和铝的价格弹性。维持铜铝中期做多策略,而基于铜估值偏高,短期交易上更注重节奏,而铝重视与氧化铝的共振。
盘面:铜铝夜盘交易乏善可陈,白天盘走强,铜创本轮反弹新高,主力2月收69330,涨0.39%,总成交和总持仓较前变化不大。铝交易节奏和铜相似,夜盘窄幅震荡后,白天盘震荡走强,主力2月收19235,涨0.1%,成交大幅缩减,总仓增加6千余手。 分析:今日白天盘与夜盘迥异表现,主因是白天开盘的集运指高开高走,稍微缓和的红海局面再起波澜,集运主力EC再创新高,并封于涨停。市场继续炒作非洲铜精矿和铝土矿进口绕航或者运费提高。上周铜精矿加工费下调,也显示了全球铜精矿供应偏紧的局面。而铝国内供给面临天花板,而下游需求强势,导致持续降库。继续维持铜铝中期做多策略。
盘面:夜盘期间,沪铜探底回升,白天盘呈窄幅波动直至收盘,主力1月68650,成交缩量,总仓略增。同期沪铝高开高走,白天盘继续保持强势直至收盘,主力1月收18910,涨0.91%,成交略增,总仓略减。 分析:近期沪铜社库小幅增加,但总量仍处于低位,铜处于偏高估值,价格偏于强势震荡,区间或处于68000-69000,若打破目前格局,需要进一步的宏观和产业数据配合。最新外盘基金数据显示,COMEX铜基金净空小幅增加,而LME净多小幅减少。铝近期强势,除了得益于美元下跌使得宏观因子加强以外,国内铝社会库存持续下降,已经临近年内低点,后续关注低库存下,价格受到宏观因子加强后价格弹性扩大的可能。从策略而言,铜近期维持震荡偏多思路,回调寻机买入,但追涨不宜,铝顺势做反弹行情。
若宏观预期转向更为积极,国内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刺激终端领域需求,欧美通胀放缓速度低于预期,则最乐观的情形下,2023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将由中性情景下的16万吨扩大至69万吨。 本周铜价波动较前期明显加剧,周一外盘铜价强势上涨,国内夜间开盘后,沪铜跟随涨势跳空高开,2309合约最高涨至70580元/吨,涨幅达1.51%;周二,铜价再度上行,直逼71000关口,接近今年年初高点。截至8月2日收盘,因美元指数强势上行、海外库存持续累积、国内PMI低于预期,铜价回吐前期涨幅。 近期国内外宏观经济预期较前期发生明显转变。国内方面,上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的宏观政策积极定调,以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为目标,显著提振市场信心。国外方面,美国二季度GDP及耐用品订单增速超预期上行,而核心PCE回落速度高于市场预期,印证了7月FOMC会议上鲍威尔关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言论,即在不造成经济急剧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另外,欧洲通胀虽然环比有所放缓,但离2%的目标仍有较大距离且核心通胀充满韧性,在欧元区制造业PMI数据普遍超预期回落后,拉加德对于9月的货币政策略显鸽派,而本轮加息后已然接近欧央行的目标利率终点,后期欧洲经济是否真正步入衰退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本文将从供需平衡的视角,分析国内外的宏观预期变化给铜的下游需求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如何改变全年的平衡预期,从而对价格变化给出指引。 国内平衡 在此前的国内精炼铜月度平衡中,1-2月受到疫情及春节后复工进度不及预期的影响,大幅累库近35万吨。此后,消费复苏、下游订单转好,空调维持高排产、风光装机表现亮眼,表消大幅攀升,使得今年上半年精炼铜共累库1.3万吨,基本维持紧平衡格局。进入下半年,7月库存超预期去化,即使消费环比下滑3.5%,但因到货量的减少,精铜市场小幅去库0.7万吨。再往后看,下游企业对于四季度消费预期转好,9-10月进入传统旺季,去库幅度显著,在此情景下,全年精炼铜平衡或将短缺21万吨左右,表消增速约为2.4%。 由于废铜的替代、隐性库存及数据统计口径的原因,精铜的终端消费与表观消费存在一定差距。在原先我们对终端消费的测算中,根据不同领域的消费占比及其相对应监控指标的增速预期,相对中性的情景下,预计2023年精铜的实际消费增速约为3.9%。 那么在本次政治局会议所提及关于科技、消费、外资、地产、民生等多方面的政策指导中,与铜的需求切实相关、产生直接影响的领域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及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地产板块的保交楼、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的公共基建设施。由于当前并未出台相关领域的具体刺激措施,本文将给出相对乐观的情景假设,即上调电力、新能源车及建筑领域的消费增速。 在电力领域中,此处将其拆分成传统电力及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兴电力产业,因电网改造、基建所涉及的传统电力增速上调至1%;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将根据中汽协给出的乐观预期上调至30%;建筑领域通过监控新开工、竣工指标变化,将该板块增速由此前的5%上调至10%;其余风光、家电、交通运输及机械电子领域维持此前预估不变。 在此乐观情形下,铜终端消费增速将由相对中性预期的3.9%上升至5.1%,这意味着国内铜的实际消费量将在此前的基础上增加17万吨,在暂不考虑精废替代、隐性库存的情况下,精炼铜的供需平衡将由短缺21万吨增至短缺38万吨。 国外平衡 在判断国外宏观预期对精铜市场的影响时,本文基于对欧美当前经济环境及下半年的经济预期,给出三种路径假设,即欧美软着陆、美国软着陆欧洲浅衰退及欧美皆衰退,从而调整精炼铜的总需求。在控制总产量不变的情形下,观察需求变化对供需市场的影响。 在对需求的调整过程中,同样将精炼铜的需求拆分成传统领域及包含风光、新能源车的新兴领域,而新兴领域的预期主要结合海外的政策目标及IRENA、IEA、GWEC等机构的预估,此处对于经济预期的调整主要针对传统领域的需求变化。 从表中可以发现,基于模型假设,对应软着陆、中性及衰退的三种情景,即美国、欧洲的传统需求增速预期区间约为[-3%,0.5%]、[-8%,-2%],则海外的精铜供需市场分别为短缺31万吨、过剩5万吨及过剩57万吨。目前来看,概率更大的将是中性情景,即海外精铜市场呈小幅过剩、接近紧平衡的格局,若欧美经济数据于下半年并未出现快速回落,美国CPI因基数效应的减弱而出现回升、欧美就业市场依旧强劲,则精铜的供需平衡将逐步向软着陆的情景移动,即从紧平衡逐渐步入短缺格局,但短缺的程度同比有所减弱。 总结 结合前文,若宏观预期转向更为积极,国内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刺激终端领域需求,欧美通胀放缓速度低于预期,则最乐观的情形下,2023年全球精炼铜供需缺口将由中性情景下的16万吨扩大至69万吨。 一方面,在不考虑炼厂库存及成品库存的前提下,当前的全球精炼铜显性库存约为27万吨,69万吨的缺口将难以用当前的库存水平填平,或仅能通过更高的铜价刺激更多的产量、隐性库存的释放来填补这一缺口。 另一方面,这种预期下2023年的供需缺口将较前一年有所扩大,这意味着全年铜价的重心将较去年有所上移,去年伦铜、沪铜期货的年均价分别约为8786美元/吨、66355元/吨,而截至今年8月1日,伦铜、沪铜期货的均价约为8695美元/吨、67727元/吨,若缺口扩大的假设成立,则铜价仍有上行空间,且伦铜剩余5个月的均价要保持在8900美元/吨之上,才能满足重心上移的假设。 综上,在最乐观的预期下,即欧美软着陆叠加国内利好政策落地,铜价的上方将仍有一定空间。然而站在当前的时点下,中性情景的概率更高,即全年国内精铜短缺约20万吨、国外小幅过剩5万吨,国内的缺口将由增加进口的方式来补充,全球精铜的矛盾并不突出,全年铜价维持宽幅震荡的格局。 (中粮期货研究院 有色研究员 徐婉秋)
昨日原油大跌在一定程度上拖累铜价,不过日内持货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挺价惜售的情况,此外当前市场对于未来美国方面经济展望存在担忧,但同时这也可能使得美联储更快进入到降息的过程中,因此当前对于铜价影响因素相对错综,铜价预计维持震荡格局。 现货情况: 据SMM讯,昨日早盘现货升水与盘面接连走高,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下月票升水380~400元/吨,好铜货源紧张,CCC-P下月票升水430元/吨,注册湿法铜部分到货,持货商挺价下月票升水300元/吨以上,非注册货源下月票升水250元/吨。盘初盘面走高现货升水从380元/吨滑落,进入主流交易时段,主流平水铜下月票升水360元/吨开始部分成交,下月票升水400元/吨以下难觅,注册湿法铜如ESOX、MB等升水280~300元/吨,亦不愿调价出货。进入第二交易时段,主流平水铜下月票升水从360元/吨被压至330元/吨附近,好铜货紧价高,贵溪铜捂货惜售,难闻报价。临近上午十一时,部分主流平水铜下月票升水320元/吨部分成交,令湿法铜持货商略微松口,下月票升水260~270元/吨出货。 观点: 宏观方面,从美联储官员近期的态度来看,对于未来加息路径分歧较大,目前虽然通胀仍然令人担忧,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降息,但不断恶化的经济一方面或许会使得工业品承压,如昨日原油价格大幅下挫,但最终也将迫使美联储放松政策,这可能会消除对美元的支撑,而这对于金融属性相对较强的铜品种而言,又相对有利。
周四沪铜主力2306合约小幅反弹,全天上涨2.21%,收于65750元/吨。国际铜2307合约昨日震荡上行,收于58200元/吨,夜盘方面,伦铜延续震荡下行走势。 周四上海电解铜对2306合约升水350~500元/吨,均价升水425元/吨,较上一日上涨190元/吨。近期铜价重心下移进入震荡区间,当月和次月的back结构重新走扩,现货进口窗口已经打开,周四现货市场成交大幅好转,持货商主动上调升贴水,下游逢低采购补库情绪高涨。 宏观方面:美国4月成屋销售总数428万户,环比下降3.4%,低于预期的-3.2%和前值的-2.6%,环比降幅为11年以来最大。美国众议长麦卡锡表示,两党还没有就债务上限谈判达成共识。美联储各官员就6月利率决议仍存在分歧,达拉斯联储主席建议6月暂时跳过加息行动,7月可再次加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表示6月不加息并不一定意味着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产业方面:我国4月铜材产量达189.6万吨,同比增长12.4%,1-4月累计产量687万吨,同比增长6.9%。 美联储各官员对6至7月的利率决议仍存分歧,且部分官员表示本轮加息周期并未完全结束,美债上限谈判有望取得进展,助推美元指数反弹,海外库存持续反弹对铜价支撑减弱,预计铜价短期维持震荡下行。 操作建议:观望。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