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6个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目前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开发的滑板底盘已实现技术突破,与合作伙伴首发的B级轿车已完成黑河冬季测试及吐鲁番夏季测试,可实现75%的电池包成组效率,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滑板底盘是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一体化底盘架构,将制动、悬架、电动传动系统和电池等部件提前整合在底盘,车企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打造不同车型。滑板底盘主要结构特征有:与整车相关的核心控制模块集成在底盘;可实现上下车体分离;整车实现全线控;滑板底盘可基于现代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来打造标准化的软件接口,以承接不同上车体的功能需求。滑板底盘的出现,将大幅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据亿欧汽车观察,L1/L2级别的ADAS功能在未来10年内都将保持50%渗透率,而L3及以上高等级自动驾驶将在2025年左右实现商业化落地,2035年迎来井喷期,滑板底盘等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于高阶自动驾驶快速增长。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阿尔特 与宁德时代等于2022年11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一致同意在滑板式底盘、新能源车业务及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经纬恒润 滑板底盘目前应用于港口车业务,配套车、路、网、云、图形成全栈产品解决方案。
滑板底盘赛道,被“宁王”再添一把火。 11月30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目前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开发的滑板底盘已实现技术突破,与合作伙伴首发的B级轿车已完成黑河冬季测试及吐鲁番夏季测试,可实现75%的电池包成组效率,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低温衰减在零下7度时小于30%,百公里电耗10.5kWh,实现了5分钟充电300公里,且底盘支持CNCAP五星级碰撞要求,下车体碰撞能量吸收大于80%。 吴凯提及的合作伙伴即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对此,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今年1月10日,时代智能曾与哪吒汽车签署协议,双方共同打造一款命名为CIIC(CATL 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的电芯一体化智能底盘。按照当时公布的时间表,首款搭载CIIC的车型最快将于2024年底面世 “该滑板底盘集成了高压低压、转向和制动系统,并配置了底盘域控制器,预计在明年三季度将实现量产。”吴凯的这一表述,与此前披露的滑板底盘量产时间相吻合。 作为滑板底盘赛道的参与者,哪吒汽车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详细介绍了旗下浩智滑板底盘平台,即上述与时代智能联合开发的滑板底盘。彼时哪吒汽车表示,整车可以实现百公里加速3.5秒,最高车速200 km/h。百公里电耗仅为11kWh,CLTC续航里程高达1000公里以上,充电15分钟实现深圳到广州。从宁德时代此次公布参数看,实际测试结果或更优于哪吒此前披露的参数。 据哪吒方面,浩智滑板底盘平台的优势体现在了成本控制和上下车体解耦的优势上。首先,浩智滑板底盘能量舱采用挤压铝型材框架,电芯布置空间增大14%,一体化压铸使得零件减少100多个,焊点减少1700多个,底盘安装点精度提升至微米级,保证了性能的精准控制。 除了通过一体化压铸减少零件带来的成本优势,宁德时代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降本的机会。按照吴凯的说法,宁德时代为合作伙伴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滑板底盘解决方案。“在‘共享’模式下,授权成本低于传统方案的一半。结合滑板底盘更高的体积成组效率带来的成本优势,可以大幅改善盈亏平衡点。借于平台化优势,还可以帮助合作伙伴大幅缩短新车的上市周期。” 此外,哪吒浩智滑板底盘平台实现了上下车体的解耦,将车辆的底盘和车身分层设计,可实现上下层分体式开发,使得车企在底盘外的部分有更大的自由度。这一平台适用于轿车、SUV、MPV、旅行车、皮卡等车型。 “一个平台支持多个场景,软硬件都可以升级。智能化部件的使用周期或寿命远低于机械化及电气化的底盘部件,上车身‘退休’了,但是底盘依然可以发挥价值。例如作为储能电池等。“吴凯也强调了滑板底盘上下车体解耦的灵活性。 近年来,滑板底盘概念在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尤为盛行。所谓滑板底盘,即将整车的电池、电驱、电控、制动、转向系统等集成在底盘中,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独立的功能区,从而提升车辆底盘的集成度和平整度。同时,滑板底盘可基于现代化的电子电气架构来打造标准化的软件接口,以承接不同上车体的功能需求。由此,滑板底盘的出现,将大幅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除了与哪吒汽车合作,去年10月,宁德时代还与越南电动汽车厂商VinFast签订了全球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CIIC滑板底盘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近日,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科院”) 与宁德时代(300750)在福建宁德举行锂电池安全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试验验证、政策标准、科技创新、创新生态圈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二者在新能源领域中的优势,为我国锂电池快速走向世界保驾护航,为我国民航新能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资料显示,航科院是民航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在航空事故调查、飞行品质监控、飞行图形仿真、机场运行安全等技术方面具备行业领先水平,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权威的实验验证机构和一流的行业发展智库。 航科院院长、党委书记李郁表示,锂电池安全联合实验室,为航科院持续强化锂电池运输、机场电动化相关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优质平台。 宁德时代供应链与运营体系联席总裁曾嵘表示,宁德时代一直重视产品质量,努力打造“核安全”级别锂电池,目前建设的第三代智能化工厂已经投产。双方在锂电池运输多年合作基础上,通过共建实验室的方式,有利于共同深化锂电池安全领域标准研究,促进相关措施落地,拓宽更高品质锂电池应用的新空间,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福建宁德,一座闽东港口小城,最近因为世界储能大会而吸引了国内外关注。 在大会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宁德 “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期间,宁德还发布诸多利好消息,着力打造除了锂电外的第二产业生长曲线—储能,集中签约了一批超千亿储能项目,共计63项,覆盖正负极材料、电池PACK、电动船舶、光储充检等上中下游产业。 曾经面临新能源产业基础弱、GDP位于福建倒数的宁德,而如今,不仅已在短短十多年时间成为锂电产业重镇,还在雄心勃勃打造中国储能第一城,它是怎么做到的? 宁德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李彦称,宁德的特殊优势,首先表现在产业发展基础坚实。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先发优势突出。 经济学者、中国原创经济学论坛研究院院长高连奎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宁德时代无疑是推动宁德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为新能源电池行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宁德不仅成为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之都,也成了世界的新能源电池之都。 宁德的时代 宁德别称闽东,位于福建东北,东临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省。 宁德过去“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势极其闭塞,这让其与福建东部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联系异常困难,这里也是中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因此,如何打破这种僵局,成为宁德市地方政府的必答题。 随着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曾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黄金断裂带”的宁德,区位优势开始显现。 更为重要的是,宁德的腾飞与宁德时代和锂电产业密不可分。 宁德时代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友文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宁德城区从小到大,从落后到繁荣,直到成长为高科技的新型工业城市,离不开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宁德人的曾毓群,毕业于上海交大,在东莞新科电子厂工作了十年后,创立了自己的企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并任总裁兼CEO。 同一时期,各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纷纷推行招商引资政策,时任宁德市蕉城区政协主席的钟家尧,当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宁德招商引资。 2004年,钟家尧带队前往东莞游说曾毓群回宁德办厂,带动家乡发展。2008年,曾毓群在宁德创办了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主要生产环保电动汽车电池、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和高压、大功率储能电池。 曾毓群此前曾表示,“是家乡的发展前景,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软环境的创设,最终让我们选择回家。” 打拼几年后,宁德新能源科技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曾毓群又于2011年成立宁德时代,将其打造为动力电池的世界级制造商。 卢友文见证了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走向辉煌的发展史, 他介绍,近年来宁德坚持龙头带动,引进杉杉股份、厦钨新能源等上游优质企业,以及下游上汽集团等整车制造企业落户,从而打造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 如今,宁德已经构建起四大主导产业集群: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以及铜材料。 并且,这四大主导产业之间还相互支持配合,铜产品是汽车和锂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其制造需还要用到不锈钢原材料中的镍、钴等元素。 在四大产业的强势带动下,宁德的GDP十年来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跨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 如今,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宁德也在发力新型储能,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极,业界认为,储能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商用,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5年,国内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元大关。 今年上半年,多家新能源龙头企业储能业务营收创新高峰。2021-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客户遍布全球。 宁德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宁德全市储能电池出货量53GWh,全球市占率高达43.4%,连续2年全球第一。在应用方面,全国首座标准化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全国首条重卡换电高速干线(宁德-厦门)、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储能标杆工程—国网时代霞浦储能电站等一批储能产业示范应用项目,相继落地运行 。 卢友文对储能行业充满信心,他认为, 锂电池原先局限于消费电子应用,不过百亿级市场量级。如今产业链企业发力汽车动力电池,实现了千亿级市场。未来作为构建高效电力系统的调节器,储能必将打开万亿市场大门。 高连奎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宁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城市,不具备全面发展的空间。还是应该立足主体产业,再培养一两个未来有潜力的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利用好当前的城市品牌效应和存量资本,积极吸引科技企业前来创业。 产业投资基金“狂飙” 宁德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产业基金的牵引。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目前宁德约有19只产业基金。 其中,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为2017年成立的宁德市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注册资本10亿元,有限合伙人包括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宁德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该基金为宁德新能源产业的早期起飞,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年7月28日,宁德市国投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签订了三都澳开发建设发展基金合作协议,主要用于支持宁德市实施环三发展规划,推进中心城区 “东扩面海、北展南移”,开发建设三都澳新区等工作。 彼时,宁德市政府提出了 “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中心任务,要求推进锂电新能源、冶金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电机电器、合成革、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三都澳新区。 一位新能源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宁德的政府基金随着地方新能源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逐渐壮大,最后形成以基金来串连产业链,从而行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构筑起金融招商的新模式。 可以验证该投资人说法的是, 2019年,宁德市首支产业引导母基金—宁德蕉城上汽产业引导母基金落地,该基金总规模50亿元,主要围绕宁德四大支柱产业,发挥上汽集团在汽车产业链的资源优势,重点投资于新能源行业、铜及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消费、科技等领域相关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及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等。 为加快优势产业链的建设和协同发展,一支支宁德基金接踵而至。 2021年12月,宁德东侨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成立,目前已对外投资9个项目,大多投向汽车交通、物流仓储、先进制造等领域。 2022年8月14日,宁德交投集团申报的国开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落地,合同签约金额6.18亿元,用于宁古高速项目资本金出资使用,为宁德市首笔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同年年初,宁德一支200亿基金诞生。这是由宁德国投公司发起组建的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按照“母基金+子基金”的构架设立和运作,投资范围包括临海能源、海洋渔业、临海冶金、绿色石化等。 今年初,宁德东侨国投公司成立产业股权投资母基金支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母基金规模20亿元,目标形成100亿的母基金集群 。投于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动智能化、绿色交通以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 上述投资人称,该产业基金为加快宁德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贵阳网消息显示,位于贵州贵安新区的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现代化的园区干净整洁,变电站、食堂等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工人正加紧对办公楼、厂房局部、围栏等进行施工收尾,员工们在办公区忙碌着,为投产作最后的冲刺。 据悉,目前,项目一期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将于10月27日正式投产,实现量产后,将逐步形成产业生态,助推贵安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35亩,规划建设年产6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该项目将分为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规划用地约885亩,总投资约70亿元,于2022年初正式开工建设,采用目前宁德时代先进高节拍、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化的产线,设计年产能为3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 业绩方面,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2946.77亿元,同比增加40.1%;归母净利润约311.45亿元,同比增加77.05%;经营性现金流强劲,达到526.5亿元。其中,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54.31亿元,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10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综合毛利率22.4%,盈利能力稳定;现金储备充裕,期末货币资金达2,337.6亿元。 销量方面,宁德时代三季度电池销量近100GWh,环比二季度有增长,储能占比接近20%。 装车量方面,国内市场,1-9月,宁德时代以42.7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电池装机量达109.3GWh;全球市场,1-8月,宁德时代以36.9%的市占率位居第一,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54.4%至158.3GWh。
福建宁德市正在依托领先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础,积极抢占储能产业新赛道。 今天,2023世界储能大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会上宣布,首届世界储能大会将于11月8日-10日在福建宁德举办。大会总体按照“1+1+3+1”设置,即1个储能装备高质量发展研讨会、1个开幕大会暨主论坛、3个主题论坛、1个特色活动。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大会主题设置亮点颇多,将邀请产业链企业开展产需对接、标杆企业及应用场景调研,邀请国内资源丰富地区的能源部门参与,着力搭建政企项目策划对接平台,吸引一批优质企业的重大项目和创新成果转换落地,力争把大会打造成为全球储能行业覆盖区域最广、聚合智力最多的交流平台。 此外,大会还将发布并启动《宁德市动力电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加快打造动力电池行业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步伐。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电动福建”建设,锂电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国际国内优势领跑地位,在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创新研发、产业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已形成突出优势。其中宁德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连续2年全球第一。 谈及宁德在发展储能产业上的优势,宁德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彦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宁德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先发优势突出。目前围绕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已集聚80多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全市包括储能在内的在建投产锂电总产能达330GWh,已构成完整全产业链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并持续巩固宁德在锂电池储能领域的产业优势,加快推动宁德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全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着力将储能产业打造为宁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引擎。”李彦说。 关于发展储能对宁德现有产业的影响,长城证券分析师张鹏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国内储能领域10年内装机量要达到3亿千瓦时以上,每年新增装机量将超过3000万千瓦时,因此这是一个巨量市场。这对宁德市确实是一个战略性市场机遇,可以由此建立新产业,深入参与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去。此外,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深耕多年,是行业巨头,储能市场对其电池产能是一个新机会,其已建立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产能优势,应该有助于其在储能市场获得新的成功。
10月2日,宁德时代(300750)公布,近日,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市新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津时代”)获得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正式跻身零碳工厂行列,成为宁德时代第4家获此认证的零碳工厂。 资料显示,新津时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于2021年7月开始量产。建厂伊始,新津时代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规划清晰的节能减排路径;不断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进行改造和创新,全力减少碳排放。 电池网注意到,截至目前,宁德时代旗下共有4家工厂入榜零碳工厂,获评数量和速度在新能源行业遥遥领先。除了新津时代,其他三家工厂分别为: 2022年3月,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2023年5月,时代吉利(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吉利”)获得TüV莱茵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标志着其在2022年已达成碳中和。时代吉利是时代吉利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时代吉利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由宁德时代与极氪汽车合资设立。时代吉利位于四川宜宾,于2022年全面投产。 2023年8月,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庆时代”)正式获得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这标志着瑞庆时代在2022年达成工厂碳中和,正式跻身零碳工厂行列。这是宁德时代首个储能电池为主的零碳工厂,也是继四川时代宜宾工厂之后的第二个全资电池零碳工厂。瑞庆时代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宁德时代十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于2022年5月开始量产。 2023年4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零碳战略”——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致力于成为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全球头部电池企业。 随着本次新津时代升级为“零碳工厂”,宁德时代向“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零碳战略目标更进一步。
在一众电子产业链企业业绩低迷的形势下,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的科达利(002850.SZ)上半年营收、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增超10倍的现金流更是惹人注意。 财报显示,公司H1实现营业收入49.17亿元,同比增长45.12%;实现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47.81%;实现扣非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2.82%。 而相比营收、净利润,在半年报中,科达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激增1263.11%,受到投资者最多讨论,从2022年H1的4209.7万狂飙至今年的5.73亿元。 “(现金流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销售回款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库存下降比较大。”科达利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解释道。根据财报,公司存货已较年初的12.4亿元,降低至9.83亿元,库存的快速下降或也牺牲了一定利润水平,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54个百分点。 公司在半年报中解释,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客户对公司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订单持续增加。 与客户宁德时代的紧密合作或许是科达利订单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2022年12月9 日,科达利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同等条件下,宁德时代优先选择公司作为电芯机械件供应商,份额不低于40%,公司优先保证宁德时代的产品需求。据悉,宁德时代H1实现营业收入约1892.5亿元,同比增长6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17亿元,同比增加153.64%。 目前,大圆柱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副总裁樊文光此前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大圆柱电池是未来5-10年内中高端电动车的最优解,至2025年大圆柱电芯市占率将超30%,即约480GWh,已超过2021年全球总需求量。 这也为科达利带来新一轮机会。科达利近日在投资者平台表示,其4680电池结构件目前处于批量生产阶段。有产业链人士向记者表示,4680大圆柱电池结构件技术壁垒较高,因此其毛利率水平相较于方形会更高。
宁德时代首场线下新品发布会今日举行,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发布新产品神行超充电池,这是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800里”。电池将于2023年底量产,2024年一季度上市。 在发布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前沿科技从先锋走向大众,目前电动车的长续航问题基本解决,快速补能成为消费者更加关注的问题。
工信部日前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其中出现了奇瑞星纪元ES,以及奇瑞与华为智选合作的首款新车智界S7。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品牌中, 有4款车型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且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 图|奇瑞星途车型详情 图|Luxeed车型详情 多方分析认为,以上电池或为 宁德时代M3P电池 。 而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奇瑞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名为“智界S7”,首搭鸿蒙HarmonyOS 4车机系统, 将于Q3发布,星纪元ES则将于Q4上市。因此,智界S7或将成为M3P电池首发车型 。 华泰证券8月15日报告也指出, 华为与奇瑞合作车型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磷酸铁锰锂电池及华为电机,有望成为宁德时代M3P电池落地的首款车型,将于Q3发布,印证此前对于今年磷酸锰铁锂开始装车的判断 。 值得一提的是,6月末曾有消息称,特斯拉国产Model 3改款车型将继续对电池包进行升级,尤其是基础款后轮驱动版的电量将从60kWh升级为66kWh, 采用宁德时代的M3P电池 。国产Model 3的改款代号为“Highland”,有产业链人士透露,改款车将于三季度推出。 ▌各路人马争相布局磷酸锰铁锂 M3P电池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内,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去年2月的一次定增融资路演中提及。此后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透露,M3P电池已经量产,2023年将推向市场运用。 M3P电池是宁德时代基于新型材料体系研发的电池,其能量密度高于磷酸铁锂,成本优于三元电池——分别直击LFP与三元电池的两大长期痛点。 宁德时代曾在调研中表示,准确说来,M3P不是磷酸锰铁锂,还包含其他金属元素——公司将其称为“ 磷酸盐体系的三元 ”,成本较三元电池有所下降,但依旧占据新能源汽车的一定成本。 研究表示,磷酸锰铁锂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锂优点,得益于更高的电压平台,在同样条件下,磷酸锰铁锂的理论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要高出15%-20%。 随着磷酸锰铁锂作为磷酸铁锂2.0升级路线愈发得到重视,华泰证券预计,其2027年全球市场空间超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锰铁锂也是产业链多家巨头的选择,除去宁德时代之外,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新品接连发布,产业链厂商也在加紧布局。 电池端 ,中创新航已发布One-Stop高锰铁锂电池,支持整车续航超过700km。 正极材料端 ,当升科技去年发布LMFP新产品,德方纳米11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已正式投产。另外,8月10日,湖南裕能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5亿元,募投项目包括年产32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该项目规划总投资44.3亿元;容百科技也在8月9日披露磷酸锰铁锂市场进展与扩产规划,计划于2025年底在中韩建成14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2030年底在中韩欧美建成56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落实到产业链上,券商建议关注1)电池环节:宁德时代产业化布局领先;2)正极材料环节:德方纳米量产产能与认证进度领先、容百科技海外布局优势明显;3)磷酸锰铁锂的导电性能可通过搭配碳纳米管改善,建议关注细分龙头天奈科技;4)锰源:磷酸锰铁锂量产将带来对锰的需求增量,建议关注红星发展、湘潭电化。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