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3个
随着美国和欧洲可能在明年陷入经济衰退,众多新兴经济体也尚未彻底走出疫情和能源危机的阴霾,印度似乎正有望成为明年全球钢铁需求主要的增长引擎。 目前,印度正处于一轮全新的基建热潮之中,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寻求实现公路、铁路网络和港口的现代化。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数据,这将意味着印度2023年钢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6.7%,至约1.2亿吨,这将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 印度钢铁需求今年也出现了类似的高速增长——预计将达6.1%。目前印度已经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钢铁消费国。 印度国内最大的钢铁生产商JSW steel副总经理Jayant Acharya表示,“任何经济体在国家大力建设阶段都需要大量钢铁和大宗商品。而印度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到2030年,这可能会将该国的钢铁年消费量提高到2亿吨以上。” 印度欣欣向荣的基建前景已引发了一轮投资热。ArcelorMittal Nippon Steel India Ltd.是印度米塔尔家族和新日本制铁公司共同创建的合资企业,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十年将钢铁产能提高两倍以上,达到年产3000万吨。 韩国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和亚洲首富阿达尼(Gautam Adani)也在探索在印度建立新的钢铁厂。 尽管印度自身也是钢铁生产大国,其国内产出能满足以往的大部分需求,但随着近年来需求不断增长,印度如今也不得不依赖于更多的钢铁进口来填补供应空白。 根据印度政府数据,印度4月至10月的进口钢铁货物同比增长了15%至310万吨。 其中,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量占到了10月份该国总钢铁进口量的逾四分之一,而部分被西方国家排斥的俄罗斯钢铁也在出口向印度。 当然,就消费总量而言,目前印度距离中国仍然存在有不小的差距。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尽管印度明年的钢铁需求有望攀升至1.23亿吨,但仍将不到中国9.14亿吨的七分之一。 而印度究竟能以多快的速度缩小这一差距,无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莫迪政府推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否能成功。印度财政部预计,到2025年印度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需要花费约1.4万亿美元的资金。
由于美国和欧洲建筑业陷入衰退,印度已成为全球钢铁需求低迷的救世主。该国目前正处于建设热潮之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寻求实现公路、铁路网络和港口的现代化。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印度2023年的钢铁需求将受此影响增长6.7%至约1.2亿吨,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印度今年出现的扩张,使该国几年前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钢铁消费国。 (印度的钢铁需求预期将在2023年增长迅速) 美国最大的生产商JSW SteelLtd.的副总经理Jayant Acharya表示,“任何国家于建设阶段都需要大量的钢铁和大宗商品,而印度将在这十年经历这一阶段,到2030年,该国的钢铁年消耗量可能会增加至2亿吨以上。” 印度米塔尔家族与日本钢铁生产商的合资企业Arcelor Mittal Nippon Steel India Ltd.也表示,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钢铁产能增加两倍以上,达到3000万吨。而韩国钢铁制造商Posco Holdings Inc.和印度大亨、亚洲首富Gautam Adani也在探索在该国建立钢铁厂。 据悉,印度能生产供应该国所需使用的绝大部分钢铁,但同时也需要更大量的钢铁进口以满足激增的市场供应需求。根据政府数据,印度4月至10月的进口钢铁货物同比增长15%至310万吨。 随着印度传统钢铁生产商产能无法满足现激增的市场需求,大量进口钢铁产品开始涌入该国,导致市面所流通的钢铁质量变得高低不一。政府数据显示,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量占10月份该国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俄罗斯钢铁于印度的出口量也明显增加。 (印度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钢铁进口量增加) 印度钢铁协会副秘书长AK Hazra表示,一些进口钢材的存在质量问题,并已要求当局就此展开调查。他指出,“国际进口的钢铁产品应在市场具有价格竞争力,质量也需符合印度的行业标准。” 尽管印度市场增长强劲,但就钢铁消费总量而言,该国仍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亚洲强国。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印度明年的需求将不到中国9.14亿吨的七分之一。而印度能以多快的速度缩小差距将取决于莫迪总理的建设规划是否能成功,该国财政部估计到2025年国家基础设施管道的搭建将需要约1.4万亿美元的资金。
12月8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23680台,同比增长15.8%,其中,国内14398台,同比增长2.74%;出口9282台,同比增长44.4%。机构指出,房地产稳增长预期增强,金融支持地产政策出台,刺激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修复,特别是与地产相关度较高的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需求改善,提升开工率及开工小时数,利好工程机械行业向上。相关标的:大连重工(002204.SZ)、徐工机械(000425.SZ)、中联重科(000157.SZ)、祥鑫科技(002965.SZ)。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23680台,同比增长15.8%,其中国内14398台,同比增长2.74%;出口9282台,同比增长44.4%。2022年1-11月,共销售挖掘机244477台,同比下降23.3%;其中国内145738台,同比下降43.7%;出口98739台,同比增长64.9%。 此外,2022年11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3582台,同比增长36.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10075台,同比增长43.3%;出口销量3507台,同比增长19.1%。2022年1-11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114938台,同比下降12.7%。其中国内市场销量75732台,同比下降24.4%;出口销量39206台,同比增长24.6%。2022年1-11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1083台( 3吨1台,5吨1081台,6吨1台),其中11月销售102台。 日前,中国机械联执行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陈斌对机械行业全年趋势指出,总体来说机械行业复工复产趋势好于消费市场的复苏。乐观估计,在国家有关政策全部落实且疫情不再反复的前提下,2022全年机械工业的工业增加值有望实现5.5%的增长。 在稳增长政策带动下,国内基建开工率回升,加上国际市场需求增长,进入三季度后,我国工程机械销量恢复正增长。央视财经与三一重工、树根互联联合打造的“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三季度多类机械设备开工率维持在高位,三季度工程机械单月平均开工率为64.76%,高于一季度单月平均开工率的53.98%。 机工智库研究员袁雪峥表示,进入下半年后,很多企业开始赶工期,以确保完成全年建设进度。今年工程机械的外部环境虽然没有去年那么好,但还是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机电行业的投资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需求增加,以及由环保、技术带来的更新换代需求,都拉动了工程机械的销量。 消息面上,金融16条正式发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江证券指出,工程机械下游以基建地产为核心,尤其地产在去年以来拖累明显,若政策驱动地产链投资修复,行业需求低迷状况有望较大提振。其次,短期挖机销量增速转正催化。 11月以来工程机械企业密集举行“国四”新品发布会,并推出促销活动。除了满足新排放标准,“国四”新品在智能化、数字化和操作体验等多维度均有升级。目前,“国三”、“国四”两代产品同台销售。因两代产品存在约20%价差,且部分企业也存在降价销售,清理“国三”库存的情况,短期内拉升了国内挖掘机产品的销量。厂商表示,挖掘机销售根本上还是与工程施工量挂钩,政策切换带来的短期采购热不会透支明年的需求。 东莞证券指出,2023年上半年,随着需求探底,叠加库存逐步去化,制造业景气度有望回升。对工业母机的需求将会增加,叠加技术突破和下游渗透率的提升,工业母机及相关细分领域国产化率将加速进行。专项债助力基建行业景气度回升,开工项目数量增加,叠加房地产行业政策逐渐宽松,对工程机械需求增加,工程机械销量有望迎来逆周期上升。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个股。 浙商证券称,房地产稳增长预期增强,金融支持地产政策出台,刺激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修复,特别是与地产相关度较高的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需求改善,提升开工率及开工小时数,利好工程机械行业向上。持续聚焦强阿尔法属性龙头。 相关概念股: 大连重工(002204.SZ):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为冶金、港口、能源、矿山、工程、交通、航空航天、造船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提供成套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 徐工机械(000425.SZ):公司提供工程机械类优质产品和服务组合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消防机械以及其它工程机械。 中联重科(000157.SZ):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2021年公司30吨级以上汽车起重机销量局行业第一,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建筑起重机销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混泥土机械长臂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祥鑫科技(002965.SZ):公司是专业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为汽车,通信设备,办公及电子设备等行业客户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