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1

  • 赛力斯回应华为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已收到共同投资的邀请

    赛力斯发布情况说明: 1、 欢迎华为设立股权开放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独立公司,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加开放的智能化底座,在推动打造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开放平台上,又迈出里程碑的一步。 2、 近三年来,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深入推进精品战略,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车型得到广泛的用户喜爱和市场认可;赛力斯和华为车BU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度合作,在AITO问界车型率先搭载商用化,双方将持续探索跨界合作的创新之路。 3、 赛力斯目前是华为车BU合作最深、范围最广、装车量最大的整车合作伙伴。根据双方签订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相关规定,车BU本次战略调整, 不影响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不影响对赛力斯的零部件供货关系,不影响为AITO问界车主和潜在用户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 4、 目前 赛力斯已收到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 ,公司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 5、 赛力斯是华为车业务合作最深的战略伙伴。赛力斯与华为双方坚定深度战略合作,基于双方签订的深化合作战略协议,双方将持续深化联合研发、联合设计,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为AITO问界用户和潜在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推出更多高端车型。

  • 单日减仓近62亿!北向资金追踪华为汽车概念股

    据媒体统计,北向资金周五全天净卖出61.96亿元。本周,北向资金净卖出31.61亿元, 11月以来累计减仓83.81亿元 。 Choice数据显示,11月24日(周五)北向资金净买入皆来自汽车行业的长安汽车、赛力斯,加仓额为6.07亿元、5.0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长安汽车、赛力斯皆与华为有合作 。 长安汽车在互动易上回复称,公司携手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 面向未来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即将推出 。此外, 赛力斯与华为全面合作 ,主要合作在工业互联网、ICT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 外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个股中, 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医药生物行业 。具体来看,来自化学制药领域的通化金马、生物制品领域的智飞生物、医疗器械领域的联影医疗,净买入额分别为1.96亿元、1.53亿元、1.2亿元。 智飞生物11月23日晚间公告,拟收购宸安生物,业务延伸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此外, 宸安生物布局的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等在研管线位于临床前阶段 。公司拟通过此次交易,将业务版图延伸覆盖至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同时公司亦将由此进入治疗性生物制药领域。 外资卖出一侧 ,比亚迪净卖出3.56亿元,平安银行减仓2.23亿元。 从周度(11月20日至24日)表现看, 北向资金周净买额累计超3亿元的个股见下表 。长安汽车成“香饽饽”,加仓13.42亿元;赛力斯、阳光电源、金山办公、韦尔股份净买入额均超5亿元。 卖出方面, 本周北向资金净卖出超3亿元的个股如下表 。比亚迪惨遭“抛弃”,大幅净卖出12.63亿元;平安银行、方正证券、赣锋锂业减仓均超5亿元。

  • 无人驾驶逼近“最后100米”!华为智界S7大秀黑科技 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泊车来了?

    数小时前,一则华为智界S7无人代客泊车的展示视频在汽车圈广为流传。 视频时长6分钟,拍摄地为上海前滩太古里的一个大型商超的地下车库,在驾驶位无人状态下,车辆完成了停车/减速/换道避让行人、倒车避让对向来车、低速通过对向来车、自动泊车入库、90度窄道转弯、自动接驾等多个操作。 大型商超地下车库不仅考研车辆信号覆盖的稳定性,其人/车流量也比一般地下车库大,路况会更复杂,视频中,这个车库里行人较多,还有正在营业的店铺。 车主并没有明确的泊车车位锁定,泊车功能支持一键开启/召回,需要车辆自动规划泊车路径并找回车主,考验的是车辆的纯视觉方案下的环境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 视频一出,不少网友感叹这个功能直戳日常用车痛点,直呼“这个功能太想要了”“对上班族来说非常实用”。 什么时候可以体验到? 据了解,智界S7为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首款轿车车型,拥有超800公里续航,搭载华为途灵智能底盘。11月22日,华为正式官宣,将于11月28日举办智界S7及全场景发布会。 此前,智界S7已开启预售,预售价为25.8万元起。预售发布会上,余承东此前表示这款车将搭载鸿蒙HarmonyOS 4.0系统、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还将首发搭载华为的无人代客泊车功能。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泊车 泊车是车辆行驶的高频场景,对于发愁倒车入库的新司机们,仅需动动手指即可将车停至合适区域,可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从车厂、自动驾驶产业角度来看,自主泊车作为自动驾驶“最后100米”的低速复杂场景,能够帮助积累丰富的训练数据,助力智能网联车的技术演进。 已经有许多车企宣布旗下智能车能提供自动泊车服务,但这些自动泊车并不能完全实现“停车自由”, 自动泊车造成碰撞事故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车主对自动泊车的吐槽不在少数,问题包括自动泊车功能对车位周边物体识别错误、需要人坐在车上、只能凭借“记忆”在熟悉的地方找车位、动作太慢等。 而上述问题,在演示视频里,智界S7迎刃而解,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泊车。 2023年广州车展期间,余承东表示,智界S7将会首发华为多项黑科技,且技术能力领先整个行业至少一代以上。 根据官方数据,智界S7开启预售后,半天时间内新车预订数量已突破5000台,上市4天累计预定量突破1万台。自主泊车功能的展示能否为该车带来更多预定单?我们拭目以待。

  • 拟3000亿元入股华为车BU?长安汽车一度涨停全天成交额137亿元!最新回应来了

    11月23日,有传闻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将被从华为体系中剥离,整体估值2500亿元,转手后的第一大股东是重庆市国资委;长安是唯一一家参与收购的车企,作价375亿元获得车BU 15%股权,兵装集团持股约5%。另有传闻称,长安汽车将以3000亿元的价格,获得车BU 30%的股份。 受上述传闻影响,华为汽车概念股11月23日普遍走强,长安汽车更是一度涨停,全天成交额137亿元。 对于上述传闻,《科创板日报》记者向华为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致电长安汽车证券部,其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从未听说该消息。” 当前,长安汽车旗下包括长安启源、深蓝、阿维塔、长安引力、长安凯程、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江铃等品牌。今年1-10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364,081辆,同比增加88.76%。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业务方面,长安汽车已与多方展开合作,且与华为联系密切。 其中,近期,长安汽车新上市车型阿维塔12搭载了基于华为Harmony OS 4开发的鸿蒙座舱,并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ADS 2.0,全系标配3颗隐藏式激光雷达。根据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阿维塔上市6天,累计订单为1.5万台。 今年8月,长安深蓝与华为车BU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蓝汽车方面表示,双方将聚焦汽车智能化领域,共同推进新技术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研发与应用。 再看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其成立于2019年,主要将该公司ICT技术优势延伸至智能汽车产业,以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据2022年华为年报显示,华为车BU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研发团队规模达7000人。 从业绩表现来看,财报显示,华为车BU在2022年营收为21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10亿元。 除与华为“绑定”外,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近期新动作频出。 日前,长安汽车与蔚来在重庆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对此表示,“未来,长安汽车将不仅仅在换电领域与蔚来合作,也将在其他平台性、基础性生态领域,从能源、充换电、整车、生态等方面,持续加强和蔚来的合作。” 对于长安汽车牵手蔚来在换电领域的合作,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双方的合作是一次创新,“对于蔚来来说,在新能源补贴取消后加之其本身需要进一步实现规模效益的背景下,开放换电业务有利于提高其换电的利用率,从而分摊成本;于长安汽车而言,也有助于其丰富产品生态。” 但同时, 张翔提到,上述合作模式能否成功亦是个问号。 “换电原是蔚来的独家技术,现在开放以后,蔚来和其他车企就更同质化,其核心竞争力也将被削弱。同时,目前800V高压、超充等技术发展,对换电的需求在减少。且换电站投资建设成本比充电站要高得多,而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也在持续发展。” 不过, 中信证券研究员纪敏表示,当下换电模式的潜力并未被市场充分认知,换电站还具备一些使用端的优势是被低估的。 其中,与超充站费用相比,“换电站使用费并不比超充站高,统一管理及无人化趋势使得换电站经济性更佳,相较充电站更易实现盈利。当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现有小区充电桩无法负荷的时候,换电站就是必然路径。”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长安汽车除发力拓展“朋友圈”外,正加快布局自研产品。 近期,在第二十一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长安汽车发布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并在电池方面做出系列规划。 对此相关产品布局,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在车展上表示,在电芯方面,长安汽车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50-80GWh的电池产能。电池Pack集成方面,首款CTV技术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实现成组效率≥86%。 “我们目前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争取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王俊表示。 据了解,长安汽车目前拥有电池研发人员超1200人,未来,还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年电池团队达3000人。 对于长安汽车等华为汽车概念股的后续进展,《科创板日报》记者将持续关注并跟进报道。

  • 华为智选车模式扩容背后的A股朋友圈:江淮汽车半年不到股价翻倍 这些零部件厂商同时供货两家及以上合作车企

    华为智选车模式正在打造车圈新样本。 AITO问界新M7、智界S7、问界M9 等多款新车集体亮相昨日广州车展, 智界S7近日预订破万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现身车展,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继问界、智界之后,还会有两个“界”,来自北汽和江淮 。余承东上周四在智界S7预售会上表示,目前华为汽车智选车模式共有四家合作伙伴,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 二级市场方面,江淮汽车6月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 接近翻倍 。 同时供货赛力斯、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的凯众股份周五盘中录得17天8板 。 供货奇瑞的天龙股份年内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超三倍 。 ▌ 眼光不要只盯着赛力斯:华为智选车虽未造江淮汽车股价先行起飞 盘点相关A股零部件厂商及具体供货情况 从问界到智界,华为智选车从SUV市场切入了豪华轿车市场。有分析人士表示, 智界S7被认为是华为智选车业务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代表着智选车的合作伙伴由1个拓展到了2个,也让以后拓展至N个成为可能。华安证券姜肖伟11月14日研报中表示,智选伙伴增加,四大合作车企各有禀赋。奇瑞是国内自主品牌先驱,也是自主品牌前五大车企, 奇瑞具备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制造工艺以及长期业内领先的海外渠道布局 。 江淮有优秀的底盘能力以及和蔚来打磨出的高端新能源车制造能力 ,智选车型的工厂可以实现B到D+的产品制造,已披露的智选车型为旗舰级MPV。赛力斯是智选模式的探索者,在管理、战略等都与华为有合作,问界新M7热卖,赛力斯的能力已经得到验证。 北汽和华为有深度合作的历史,具备多年一线豪华车的制造经验 ,首款智选车为中大型高端纯电轿车。 而从目前披露的订单来看,截至11月9日问界新M7超过8.7万台大定订单,智界S7预订破万辆以及问界M9超过3万台盲订订单, 华为智选车生态三款车型累计收获近13万份订单 。中信证券尹欣驰11月10日研报中表示,随着智选车企全面铺开,华为将成为未来三年智能电动车行业最大变量, 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投资机会 。 在华为-奇瑞智界S7系列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 涉及上市公司包括瑞鹄模具、常青股份、浙江仙通、金固股份、鹏翎股份、新泉股份、毅昌股份、常熟汽饰、天龙股份、香山股份、保隆科技、铭科精技、凯众股份、万安科技、天成自控、双环传动、卡倍亿、伯特利、川环科技、银轮股份、华依科技、拓普集团、浙江世宝、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等 ,具体情况如下表: 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RIO电驱动11月13日文章《800V SIC 平台打造的智界S7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都是谁?》 在华为-赛力斯问界系列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除了有博世、大陆集团、博格华纳等国际主流供应商的身影,更有多家中国本土供应商参与, 包括宁德时代、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福耀玻璃、华阳集团、均胜电子、银轮股份、上声电子、川环科技、上海沿浦、星宇股份、沪光股份、比亚迪、经纬恒润、文灿股份等 。(详见财联社此前深度报道 《华为“独宠”高光能否撑起赛力斯千亿市值?产业链牛股“搭便车”反抢主角风头,还面临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企业扩容挑战》 ) 据财联社不完全整理,供货赛力斯、奇瑞、江淮汽车、北汽集团其中两家企业及以上的A股零部件厂商 包括金固股份、凯众股份、常青股份、浙江仙通、鹏翎股份、川环科技、天汽模、毅昌科技、香山股份、铭科精技和均胜电子 ,具体情况如下表: 二级市场方面,和赛力斯8月末迄今的一波股价“一飞冲天”走势相比,另一家华为智选车模式合作车企江淮汽车股价上行斜率相对平缓一些。 江淮汽车10月25日至10月27日录得连续三个涨停板,自6月8日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接近100% 。A股零部件厂商方面, 同时供货赛力斯、江淮和奇瑞的凯众股份周五盘中触及涨停,一度实现17天8板 。 供货奇瑞的天龙股份10月25日至11月7日期间录得十连板 ,拉长时间看,4月25日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306%。 江淮汽车股价走势日线图 ▌ 华为智选车”只认华为不认车“?北汽集团借牌小米两头下注 问界的成功证明了华为的能力,赛力斯作为华为智选车标杆的同时,也给其他车企提供了一些前车之鉴。今年3月,赛力斯推出了独立新品牌“蓝电”,首款车型蓝电E5也同步上市,新车定位电混中型SUV。 有分析认为,蓝电E5上市之后销量似乎并不理想,最多一月销量也只有600多台 。 据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10月27日文章《华为“智选”车企》所述,依靠华为这种供应商,短期内会迅速吸引关注、拉动销量, 但对于话语权较低的整车厂来说,双方关系一旦松动,会置己于极为不利的处境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将华为智选称为“车企代工模式”的原因。 老牌车企中北汽虽也加入到华为智选车模式,但本周小米造车引发的市场关注度似乎更高。工信部网站信息显示,小米汽车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通过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股上市公司北汽蓝谷的上市主体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此外,据微信公众号光锥智能11月11日文章《单挑特斯拉,华为智选车迈入第二阶段》,与华为深度绑定之后,合作的车型都不算便宜(20万+)。负毛利率的北汽蓝谷和近五年净利润率在0%左右徘徊的江淮汽车,能否借此改善业绩仍值得思考。

  • 问界M9盲订数据再超预期 华为有望带动智能驾驶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据行业媒体报道,AITO问界汽车日前发布海报宣布,问界M9车型预订订单已突破20000台,该车由华为、赛力斯联合设计,将于12月正式上市。 问界M9未上市便获得了消费者的热烈期待,12月将如期发布。国盛证券认为,本次问界M9盲订数据超预期可能由于新版M7销量持续超预期,引发市场关注兴趣,问界M9预售价格区间50-60万元,有望打造又一爆款车型。根据华为官网,问界M9将搭载华为AR-HUD与华为ADAS2.0,有望进一步引领市场技术方向,带动行业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快速提升,逐步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蓝黛科技 主业为触控显示和动力传动业务。公司表示,关于AITO问界M5,在触控显示业务新能源车载方面,公司目前通过向华阳电子批量供货仪表显示屏,最终搭载问界M5。 毅昌科技 部分产品应用于问界汽车和智界汽车中。

  • 华为新机明日发布!消费电子催化不断 产业链“春江水暖”有望延续

    10月31日上午10:08,华为将举行nova新品发布会。据已有信息来看,届时华为将正式发布nova 11 SE。目前,该款机型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商家开启预约。 根据已公开规格参数,nova 11 SE机身拥有11号色、曜金黑、雪域白三种配色, 搭载鸿蒙4.0系统 ,前后双高清摄像。 或是受到上述消息催化,今早消费电子产业链多股走高,其中卓胜微、精研科技、昀冢科技20CM涨停,艾为电子、珠海冠宇、杰华特、唯捷创芯、思特威、韦尔股份、水晶光电等大幅走高。 除此之外,华为nova 12也是颇受外界关注的下一代新品。社交平台上频繁能见到类似“华为nova12什么时候来”“等待nova 12”等的消费者发言。 至于华为nova 12系列何时能上市,有产业链人士此前透露,“下一代nova手机是否会采用自研芯片,目前还未最终确定。其上市时间也没定,到底是今年12月,还是明年1月。低端手机则比较悬,国产芯片的产能、功耗应该还不适合用在低端产品上。而且高通芯片还有一些库存。” 回顾华为手机各系列机型,Mate系列主打商务旗舰,定位高端旗舰机;P系列为次旗舰机型,定位年轻消费者群体;nova系列主打颜值和前置美颜拍照,定位年轻人群;畅享系列则主打性价比,定位中低端市场。 华泰证券给出观点称, 除Mate系列,P/nova/畅享系列发布节奏将成为华为复苏的重要影响因素 。 ▌消费电子产业回暖 核心标的Q3收入环比改善明显 华为之前发布Mate 60系列之后,在消费电子产业链掀起了一波备货热潮。随着Mate 60系列手机销量不断攀升,关于华为上调明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目标的消息也不断传出。有通信行业资深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华为有望明年将智能手机出货量提高到6000万部以上。 不仅如此,苹果iPhone15系列等手机新品带动下,产业链浮现出更多回暖信号。 近期台积电业绩会指出,手机/PC出现早期复苏迹象,新AI功能加持下明年单台手机半导体用量有望提升5%;大立光也看到苹果高端加单需求,指引10-11月收入逐月上升 。 浙商证券10月28日指出,从电子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各行业三季度经营都出现了一定回暖, 消费电子相关的核心标的Q3收入环比改善最为明显 ,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收入环比均有明显改善,水晶光电、光弘科技Q3收入环比大增73.57%和54.40%。 分析师认为, 站在当前时点展望今年Q4乃至2024年,华为有望成为2024年消费电子景气复苏的重要驱动力 。国金证券补充称,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三季度业绩积极改善,四季度有望持续,中长期来看,AI有望给消费电子赋能,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需求转好、AI新技术需求驱动及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 问界M9订单已超1.5万台 余承东:智能车灯将上车

    据AITO汽车官方,品牌全新旗舰SUV问界M9盲订单量已经超过了1.5万台,虽然还未上市,但它备受外界关注。 余承东在微博上也分享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不仅给M9带来了高端豪华的设计,还把业界领先的华为智能汽车技术,包括鸿蒙智能座舱、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技术, 以及最近关注度很高的智能车灯等,全部都带到这款车里。

  • 又一款华为合作车型开启试驾及小订 华为“造车生态”渐入佳境

    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阿维塔12将于10月22日开启试驾活动及小订,10月31日正式上市。据悉,作为第二款车阿维塔12,累计投入超20亿元,号称国产帕拉梅拉,目前已经在重庆量产下线,今年年底前交付。 8月底,阿维塔科技刚刚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30亿元,投后估值近200亿元。并且,第一款阿维塔11在9月份交付3083台,环比大涨超50%。分析师认为,华为与已有合作车型持续迭代,整车厂合作不断拓展,“造车生态”渐入佳境。随着华为车端业务的逐步完善,预计将拓展更多业务合作,并持续带来更多爆款车型。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浩物股份 于4月6日披露了《关于与阿维塔(重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签署(阿维塔渠道合作伙伴合作协议)的公告》这一合作协议有望促进公司与阿维塔汽车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业务的发展和扩展。 凯众股份 供货长安阿维塔的减振产品,在奇瑞智界车型上,凯众供货减振产品和踏板产品。

  • 华为“略施小计”震慑A股车圈:问界、理想“隔空打架” 沾边概念股竟成最大赢家

    由华为、赛力斯合作推出的问界新M7爆单,不仅吹响了问界重回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号角,也标志着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布局将走向快速扩张和快速增长之路。问界新M7的火爆销售还在持续中, 一个月便卖出去年一整年的成绩,这是问界生产端和销售端都没能预料到的“甜蜜故事” 。 资本市场方面,华为汽车产业链爆发,赛力斯、圣龙股份和西上海等上演涨停竞赛。Choice数据显示,华为汽车概念股圣龙股份、博俊科技和赛力斯年初至今位列板块涨幅榜前三,涨幅分别为227.99%、157.66%和102.73%,贝斯特、天银机电、中富电路、利和兴涨幅均超60%。不过让人意外的是, “配角”圣龙股份的表现比“主角”赛力斯还抢眼 ,前者周五 尾盘涨停走出11连板 。 圣龙股份和赛力斯股价走势日线图 ▌ 含华为量较低的沾边概念股圣龙股份强势11连板 “主角”赛力斯都没追上 圣龙股份周五收盘拿下十一连板,公司此前公告提到近期被媒体列为华为汽车概念股,并澄清公司给赛力斯配套油泵等产品的营收对公司影响极小。 即便是上市公司一次次警示风险,也难以阻挡投资者热情 。公开资料显示,圣龙股份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加速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主要源于去年,目前已囊括比亚迪、理想、合众、零跑、小康、青山工业、赛力斯和吉利等新能源头部客户。 圣龙股份最新公布的业绩快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0.51亿元,同比降3.16%,净利润3531.40万元,同比降53.21%。2023年前三季度, 受客户年降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略有下降,同时,公司研发费用等投入较上年增加,因此盈利水平较上年有较大下降 。另外,近五年,圣龙股份 毛利率整体呈下滑趋势 ,2023年上半年其销售毛利率为12%,2017年这一数据为22%。 针对股价的大幅上涨, 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公开澄清并对外提示风险 。腾龙股份10月19日发布异动公告,公司对赛力斯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收比例较小。华峰超纤10月18日发布异动公告,公司与赛力斯尚未达成合作。西上海10月18日公告,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赛力斯相关车型的项目目前尚未产生销售收入。另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中银绒业、亚太股份、世纪华通、利源股份、蓝盾光电、达瑞电子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 在互动平台表示未与问界合作 ,具体情况如下图: ▌ 新能源汽车价格“卷”出新低 问界、理想“隔空打架” 问界新M7的火热还在继续,但一场针锋相对的 新能源豪华SUV“价格战”已然正式打响 。 虽然只是年度小改款,但新M7号称斥资5亿打造 ,在安全、空间设计、智能、续航等各方面都有升级。业内人士表示,在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上,问界新M7新增了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其次,价格也是用户选择问界新M7的重要原因。在产品力多项改善之后,新款M7最大的动作就是降价。比起老款高达31.98万元的起售价,新款M7直接降价7万元,起售价到24.98元。而在9月12号上市后,还额外提供3万元左右的权益礼包。 “问界新M7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也使得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道。就在问界公布“单月六万辆”成绩单的第二天, 极氪公司宣布了限时购车的活动 。从10月16日早九点至12月31日深夜零点,极氪旗下全系车型开启限时购车、限时增购及置换等权益。 相较极氪001, 理想L7与问界新M7之间的竞争呈愈演愈烈之势 。不久前,两个品牌展开了一场“隔空互怼”,终端甚至还传出“问界新M7、理想L7之间转购,成交方可报销对方定金”的传闻。对此传闻,“我们店没有这个(报销定金)的政策,不过L7和L8现在的活动力度都很难得,可以直接优惠3.1万元,并附赠2万积分及脚垫等礼品。”有理想门店销售人员此前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据36氪报道,理想汽车近日召开秋季战略会,讨论未来5-10年的战略方向和落地节奏等。其中针对风头正劲的问界汽车,理想不仅将其视为第一竞争对手, 同时还做出了暂避新款M7的锋芒 ,继续强化家庭市场的产品长板,加快补上智能驾驶研发短板等战略修正。 此外,特斯拉中国此前曾宣布,Model Y在新增多色氛围灯、升级仪表台饰板、升级19英寸轮圈、提升加速性能的同时,售价保持不变,这被业界认为是“变相降价”。新能源豪华SUV的白热化竞争只是“银十”车市的缩影,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比亚迪、蔚来、小鹏、零跑、大众、别克在内的十余个汽车品牌纷纷推出不同方式的优惠政策。在难得的“旺季”之下, 周期被拉长的“价格战”仍在持续进行中 。 虽然销量起飞,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圈, 问界新M7并不能高枕无忧 。高工智能汽车10月19日微信公众号文章《华为遥遥领先的尴尬,问界为何无法全系标配ADS2.0》指出, 高阶智驾的争先战,还在继续 。但到目前为止, 大部分车企仍没有解决关键的成本问题 。即便对于华为,也是如此。事实上,不管是问界M5,还是最新发布的M7,华为的高阶智驾(HUAWEI ADS 2.0)系统都只是部分车型的标配(城区NOA还要单独收费)。此外,相比于理想,华为的城区NOA还只是提供选装。目前,在降本方面,ADS 2.0相比于上一代,缩减了激光雷达数量,从3颗华为自研(速腾聚创代工)改为单颗速腾聚创M1激光雷达。同时,相比于阿维塔11搭载的ADS 2.0系统,问界还缩减了毫米波雷达数量,从6颗改为3颗。 图片来源:高工智能汽车 但显然此次降本还不足以支撑问界实现全系标配ADS 2.0,为了持续缩减不必要的成本,华为也对外宣布将放弃高精度地图。与此同时,华为也公布了较为激进的计划——今年Q3将实现15个无图城市的落地,Q4将新增30个无图城市达到45城,系统可覆盖90%城区场景。目前,华为ADS 1.0一次性购买32000元,订阅包年6400元,订阅包月640元;ADS 2.0高阶版一次性购买36000元、包年7200元、包月720元。以新M7 MAX智驾版为例,代客泊车辅助、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城区智驾领航辅助为Max版本的智能驾驶服务软件收费功能项, 这意味着高阶版的费用接近整车售价的10% 。 这还不是最高的比例。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如果购买最低配车型(焕新版,25.99万元),车主选装FSD(包括城区辅助驾驶功能)费用6.4万元,接近整车售价的25%。分析人士表示, 这意味着,高阶智驾的下探阻力依然巨大 。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