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

  • 铝价小幅震荡 再生铝价持稳运行【ADC12价格日评】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铝价小幅震荡 再生铝价持稳运行】今日沪铝走势相对平稳,现货SMM A00价格较昨日跌70元/吨至19030元/吨,再生铝价继续持稳。国内价格上,国内大型再生铝企业价格持稳于19300-19600元/吨;中小厂方面,报价集中在18700-18900元/吨。进口方面,当前进口ADC12远期报价在2400美元/吨附近,进口窗口关闭。今日铝价窄幅波动,废铝价格基本未调,且市场流通量持续偏紧,成本对价格有一定支撑性。整体来看,目前再生铝价格在订单疲软及成本高企制约下调价压力较大,短期预计继续持稳窄幅波动。 注:进口利润为即时利润

  • 疫情影响叠加原材料供应紧张 再生铜杆厂道尽涂穷【SMM再生铜日评】

    SMM 11 月25号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12合约报于升水380~430元/吨,均价升水405元/吨,较昨日上涨20元/吨。沪期铜2212合约盘面低开高走,受阻于65300元/吨附近,随后重心震荡于65250元/吨上下,上午收盘于65240元/吨。沪期铜2212与2301月差于70~130元/吨窄幅波动,期间短暂探底50元/吨后回弹至150元/吨,上午收盘于130元/吨。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0400元/吨~60600元/吨,较昨日上涨200元/吨,精废价差1008元/吨,较昨日小幅缩窄。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报价65150元/吨~65250元/吨,较昨日上涨250元/吨,对盘面扣减40元/吨。据了解,今日成交清淡,叠加疫情影响,河北等地交通运输受阻,成交更为惨淡。其次受再生铜原料供应紧张的影响,本周部分企业有停炉的现象。

  • 梯次利用电池定价初探【SMM分析】

    11 月 16 日晚,工信部发布拟公告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开征求意见,即针对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的征求意见,意见共涉及企业 41 家。其中梯次利用牌照企业 27 家,占比高达约 66% ,国家对于 “ 先梯次,后再生 ” 的综合利用思路进一步强调,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那么,梯次利用电池又该如何计价?价格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性?本文 SMM 将初探梯次利用定价模式及未来价格展望。 梯次利用电池定价主要基于电池品牌、材料性能、电池规格、电池容量等因素: 电池品牌: 不同品牌电池产品成熟度及品控都存在较大差异,在无法直接、便捷地调试电池健康状态时,品牌是一个重要参考内容。据 SMM 了解,不同梯队电池在市场交易时,存在一定价格差距。 材料性能: 出于材料本身性能考虑,同样容量规格对电芯会存在一定价格差异,考虑磷酸铁锂材料高安全性、高循环次数、长使用寿命的特点,目前梯次市场磷酸铁锂电池整体略占优势。 电池规格: 受制于终端实际装机空间,电池的尺寸越常规约普遍,其应用越广泛,价格也相对更高。 电池容量: 标称容量决定价格上限,实际容量决定价格下限 其他因素: 整体市场行情,生产年份,装机年份,地域差别等 而从价格上看,梯次利用产品目前受成本影响较大。成本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为退役动力电池采购成本和电池拆解重组成本,随着未来 退役电池价格下降 以及 电池拆解重组技术发展 ,梯次利用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 2030 年 梯次利用电池的价格达 48$/Kwh ,伴随 “退役潮”来临 ,供应矛盾得到缓解,动力电池退役规模增加叠加梯次技术不断提升将 进一步助推梯次利用产品价格的下降。 图:梯次利用电池价格展望( 2022E-2030E )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再生铅:全国多地出现疫情 个别炼厂货物运输略微受限【SMM铅午评】

    SMM11月25日讯: 昨日夜盘沪铅2301合约价格开盘略微冲高后便大幅下跌,至低价位15665元/吨附近逐渐企稳,随后略微反弹,但盘中价格再度回落;日盘开盘后沪铅价格再度下跌,随后维持低位横盘震旦状态。午盘价格收于15620元/吨,收跌0.73%,持仓量为85896手,较昨日减仓4779手,沪铅2212合约持仓量为21403手,较昨日减仓3015手。 再生铅现货市场方面,早盘期间再生精铅冶炼企业报价积极性较低,部分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出货依然平稳,成品库存较少,报价挺价意愿较高,其较SMM1#铅锭贴水维持在200元/吨附近。而市场中多数冶炼企业报价总体较SMM1#铅锭贴水250元/吨。但多数企业出货情况并未有较大变动,依然维持平稳状态。有河南和湖北的个别冶炼企业反馈到,由于疫情导致其产品和废电池采购运输略微受限,今天也逐渐上调电池采购价格,以增加其废电池采购。

  • 11月25日江苏权鑫 废金属收购报价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任何 夸大宣传、承诺、低于市场价 等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交易前 请认真核对对方营业执照、质保书、发票、货物等信息, 如遇虚假信息,请立即报警! 推荐使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担保交易功能,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再生金属企业报价合作需求 欢迎联系:13585952056 王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多家公司获上亿融资!电池回收成资本“宠儿”!

    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近日,在2022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会议暨企业家峰会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自9月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个月突破70万辆,按照这一趋势,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大概率将突破700万辆。 新能源车渗透率逐年提高,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同时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正面临着资源与报废难题。一方面是锂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报废回收,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电池回收领域受到重视。 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勇也在上述峰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突破性增长,动力电池装机进入爆发增长期,与之相伴的是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化报废期的到来,而由于退役电池存在的诸多隐患,使得退役电池回收处置迫在眉睫,锂电池回收行业被快速激活,回收热度空前高昂,吸引诸多企业和投资布局。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下半年,电池回收及相关企业经济价值逐渐凸显,频频宣布完成大额融资,投资者不乏蔚来、陕西汽车、蜂巢能源等车企及电池厂身影。 电池回收公司成资本宠儿 11月2日,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晟新能)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基石资本、达晨财智领投;博世、国中创投、粤财创投、诚通基金、博时基金、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跟投。8月12日,金晟新能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锐正资本领投,中金资本、国民创投、广汽资本、诚通基金跟投。据悉,金晟新能的股东阵营已集齐电池企业、整车厂、4S店经销集团等新能源车产业的全链条玩家与一线投资机构。 10月31日,湖南顺华锂业有限公司(简称:顺华锂业)宣布完成1.2亿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五矿创投、江苏国信领投;深圳高新投、深圳担保、国科开研、壹同创投、蜂巢能源、国华投资、科源产业基金跟投。9月26日,顺华锂业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为坤鼎投资。6月22日,顺华锂业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为深圳市小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高新投、国科开研、株洲国投创投、上海瑞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0月26日,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赛德美)完成战略融资,由戈壁创投、知新资本投资。8月11日,赛德美完成战略融资,由青岛领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智盈投资投资。 10月20日,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致道资本、中科创星领投;奇绩创坛、苏州吴中天凯汇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跟投。 9月19日,深圳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创睿能)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为普洛斯隐山资本。8月1日,恒创睿能宣布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为君联资本、擎石投资、恒信华业、广发乾和、瀚晖投资、广发信德。 8月15日,格林美的全资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完成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中钰贤齐、甬商实业有限公司、华仓资本、天堂硅谷、深圳晟禾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和正、广发信德投资。6月28日,动力再生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由艾泽拉斯(深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动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威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锂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景信泉、武汉市新洲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惠友资本、吉富创投、中恒和易(广州)控股有限公司、德载厚等投资。 7月25日,深圳市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银粤财基金领投;新意资本、龙岗金控、光大控股跟投。 7月19日,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通高科)完成超50亿元D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投创合、泰康投资、小米集团、信风投资、象屿集团、君川资本、蔚来资本、尚颀资本、晨道资本、禹达投资。4月28日,融通高科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鼎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久奕资本、银河创新资本、国投创合、凯辉基金、中比基金、开投瀚润投资、海富产业基金、中国银河证券。 7月7日,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锦源晟)完成超10亿元战略融资,领投机构正心谷创新资本;跟投机构包含上海国际资管、长石资本、CPE源峰、朝希资本、联动丰业、前海科控丰泰、辰韬资本、高林资本。1月7日,锦源晟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招银国际、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晨道资本。 电池网还注意到,自2021年,新能源产业进入爆发期以来,上游缺材料,下游缺电芯的情况普遍发生,不少动力电池厂商开始着力打造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入局电池回收领域也有意在此。动力电池TOP10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LG新能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均已通过多种方式入局电池回收领域。此外,整车厂方面,蔚来汽车、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也陆续均展开了电池回收相关布局。 于清教分析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动力电池回收赛道已成为高景气赛道。特别是在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受制于海外市场,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的当下,产业链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赛道的布局,很多资本和新角色开始涌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布局。 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高达59.1万吨,其中废旧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9.4万吨,3C及小动力废旧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4.2万吨,其他相关的废料理论回收量为5.5万吨。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远高于该机构在2021年度发布的白皮书。 电池回收领域资本热、市场大,但很大部分流入小作坊,造成回收产业的乱象,对此,政策方面不断释放引导电池回收领域规范化发展信号。 近日,工信部在回答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积极推进新能源车锂电池回收的提案》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完善管理制度、实施信息化溯源、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二)推进协同监管。(三)加大政策支持。 11月16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前述名单即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俗称的“白名单”,被纳入其中的企业被视为行业正规军。本批次白名单企业共计41家,从类型来看,26家为梯次利用,14家为再生利用,宁德时代、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南都电源、骆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下属企业上榜;从区域看,上榜数量最多的是江西、湖南,均为5家,其次为广东,上榜数量为4家。叠加已发布的前三批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将超80家。 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监测,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组织京津冀等地区和中国铁塔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截至8月底,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同时,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探索形成“梯次电池以租代售”“废料换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回收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于清教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规划,同步强化支持政策与监管政策,规范电池回收行业;二是完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标准,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提升相关材料回收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三是严控形式主义,推进相关示范项目落地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谨防地方性梯次利用项目盲目上马。

  • 多家公司获上亿融资!电池回收成资本“宠儿”!

    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近日,在2022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会议暨企业家峰会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自9月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个月突破70万辆,按照这一趋势,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大概率将突破700万辆。 新能源车渗透率逐年提高,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同时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也正面临着资源与报废难题。一方面是锂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报废回收,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电池回收领域受到重视。 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勇也在上述峰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突破性增长,动力电池装机进入爆发增长期,与之相伴的是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化报废期的到来,而由于退役电池存在的诸多隐患,使得退役电池回收处置迫在眉睫,锂电池回收行业被快速激活,回收热度空前高昂,吸引诸多企业和投资布局。 电池网注意到,今年下半年,电池回收及相关企业经济价值逐渐凸显,频频宣布完成大额融资,投资者不乏蔚来、陕西汽车、蜂巢能源等车企及电池厂身影。 电池回收公司成资本宠儿 11月2日,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晟新能)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基石资本、达晨财智领投;博世、国中创投、粤财创投、诚通基金、博时基金、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跟投。8月12日,金晟新能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锐正资本领投,中金资本、国民创投、广汽资本、诚通基金跟投。据悉,金晟新能的股东阵营已集齐电池企业、整车厂、4S店经销集团等新能源车产业的全链条玩家与一线投资机构。 10月31日,湖南顺华锂业有限公司(简称:顺华锂业)宣布完成1.2亿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五矿创投、江苏国信领投;深圳高新投、深圳担保、国科开研、壹同创投、蜂巢能源、国华投资、科源产业基金跟投。9月26日,顺华锂业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为坤鼎投资。6月22日,顺华锂业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为深圳市小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高新投、国科开研、株洲国投创投、上海瑞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0月26日,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赛德美)完成战略融资,由戈壁创投、知新资本投资。8月11日,赛德美完成战略融资,由青岛领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智盈投资投资。 10月20日,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致道资本、中科创星领投;奇绩创坛、苏州吴中天凯汇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跟投。 9月19日,深圳市恒创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创睿能)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为普洛斯隐山资本。8月1日,恒创睿能宣布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为君联资本、擎石投资、恒信华业、广发乾和、瀚晖投资、广发信德。 8月15日,格林美的全资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完成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中钰贤齐、甬商实业有限公司、华仓资本、天堂硅谷、深圳晟禾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和正、广发信德投资。6月28日,动力再生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由艾泽拉斯(深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动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威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锂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华景信泉、武汉市新洲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惠友资本、吉富创投、中恒和易(广州)控股有限公司、德载厚等投资。 7月25日,深圳市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银粤财基金领投;新意资本、龙岗金控、光大控股跟投。 7月19日,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通高科)完成超50亿元D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投创合、泰康投资、小米集团、信风投资、象屿集团、君川资本、蔚来资本、尚颀资本、晨道资本、禹达投资。4月28日,融通高科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鼎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久奕资本、银河创新资本、国投创合、凯辉基金、中比基金、开投瀚润投资、海富产业基金、中国银河证券。 7月7日,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锦源晟)完成超10亿元战略融资,领投机构正心谷创新资本;跟投机构包含上海国际资管、长石资本、CPE源峰、朝希资本、联动丰业、前海科控丰泰、辰韬资本、高林资本。1月7日,锦源晟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招银国际、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晨道资本。 电池网还注意到,自2021年,新能源产业进入爆发期以来,上游缺材料,下游缺电芯的情况普遍发生,不少动力电池厂商开始着力打造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入局电池回收领域也有意在此。动力电池TOP10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LG新能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均已通过多种方式入局电池回收领域。此外,整车厂方面,蔚来汽车、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也陆续均展开了电池回收相关布局。 于清教分析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动力电池回收赛道已成为高景气赛道。特别是在碳酸锂等上游原材料受制于海外市场,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的当下,产业链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赛道的布局,很多资本和新角色开始涌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布局。 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高达59.1万吨,其中废旧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9.4万吨,3C及小动力废旧锂离子电池理论回收量为24.2万吨,其他相关的废料理论回收量为5.5万吨。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远高于该机构在2021年度发布的白皮书。 电池回收领域资本热、市场大,但很大部分流入小作坊,造成回收产业的乱象,对此,政策方面不断释放引导电池回收领域规范化发展信号。 近日,工信部在回答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积极推进新能源车锂电池回收的提案》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完善管理制度、实施信息化溯源、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化法规制度建设。(二)推进协同监管。(三)加大政策支持。 11月16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前述名单即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俗称的“白名单”,被纳入其中的企业被视为行业正规军。本批次白名单企业共计41家,从类型来看,26家为梯次利用,14家为再生利用,宁德时代、格林美、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南都电源、骆驼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下属企业上榜;从区域看,上榜数量最多的是江西、湖南,均为5家,其次为广东,上榜数量为4家。叠加已发布的前三批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将超80家。 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问题导向,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监测,实施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组织京津冀等地区和中国铁塔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截至8月底,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同时,培育了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探索形成“梯次电池以租代售”“废料换原材料”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回收利用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于清教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规划,同步强化支持政策与监管政策,规范电池回收行业;二是完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标准,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提升相关材料回收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三是严控形式主义,推进相关示范项目落地需循序渐进、因地制宜,谨防地方性梯次利用项目盲目上马。

  • 疫情反复 再生铜杆消费冷清【SMM再生铜日评】

    SMM 11 月24号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12合约报于升水350~420元/吨,均价升水385元/吨,较昨日下跌30元/吨。日内,沪期铜盘面承压于布林中轨上行至65000元/吨以上,下游已持续一周的补货热情稍有退却加之长单交付接近尾声,现货市场下游参与度减少,主由贸易商主导。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0200元/吨~60400元/吨,较昨日上涨100元/吨,精废价差1052元/吨,重回优势线附近。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报价64900元/吨~65000元/吨,较昨日上涨200元/吨,对盘面扣减140元/吨。北方受疫情影响,成交仍然冷清。

  • 【今日铝价上涨130元/吨 废铝价格跟涨乏力】 今日铝价上涨130元/吨,目前19100元/吨,废铝价格方面,由于近期下游用废企业需求较差,并且畏高情绪严重,贸易商出货受阻,因此跟涨乏力,生熟铝均为有明显变化。另外临沂地区废铝贸易商库存积压严重,出货困难。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