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个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2月27日讯: 今日SMM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3合约报于贴水180~贴水130元/吨,均价报于贴水1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报价下跌50元/吨。上周五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录得4.7%,超预期值4.3%;美国强劲的通胀数据让市场对美联储持续加息预期再度升温,美元指数上行至105上方,沪期铜2303合约失守69000元/吨,摸低68380元/吨。早盘,沪期铜2303合约止跌企稳,盘初短暂上测68700元/吨上方,随后主于68500~68600元/吨窄幅整理,上午收于68520元/吨。沪期铜2303合约与2304合约contango月差90~70元/吨,重心企稳contango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表现上抬。 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900元/吨~63100元/吨,精废价差为1557元/吨,精废价差较上交易日大幅缩窄,但是仍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江西地区今日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7800-69000元/吨,较上交易日下跌650元/吨,今日再生铜杆价格对盘面扣减620元/吨,再生铜杆经济效益降低,今日精废杆价差为1015元/吨,再生铜杆替代效应降低。铜价重心下挫,再生铜原料贸易商,捂货惜售情绪近日再起,因此再生铜原料供给逐渐紧张。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任何 夸大宣传、承诺、低于市场价 等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交易前 请认真核对对方营业执照、质保书、发票、货物等信息, 如遇虚假信息,请立即报警! 推荐使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担保交易功能,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再生金属企业报价合作需求 欢迎联系:13585952056 王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铝价重心继续下移 需求弱势再生铝价跟跌】今日沪铝主力合约延续弱势震荡,现货SMM A00价格较昨日跌150元/吨至18330元/吨,再生铝价继续跟跌。国内价格上,国内大型再生铝企业报价跌100元/吨至19500-19700元/吨;中小厂方面,价格跌100元/吨至19000-19200元/吨。进口方面,当前进口ADC12远期报价位于2400-2450美元/吨附近,随国内价格下行,进口亏损小幅扩大。今日铝价继续走低,废铝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弱,成本端对ADC12价格仍有支撑。但终端需求仍亟待恢复,不乏企业降价销售,然市场成交一般。短期再生铝合金价格预计维持震荡走势。 注:进口利润为即时利润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2月27日讯: 上周五夜盘沪铅2303合约价格在略微低开后迅速上涨,不久后再度回落,但之后铅价总体维持震荡回升趋势;今日早上开盘后,沪铅2303合约价格总体维持高位横盘状态,午间价格快速回落,价格至午盘收盘跌至15310元/吨,收跌0.1%。 再生铅现货市场方面,今日早盘期间多数再生精铅冶炼同步跟涨25-50元/吨,市场中总体较SMM1#铅锭贴水150-100元/吨附近出货。但由于盘中沪铅价格快速回落,下游企业采购意愿表现相对较低迷,且部分再生铅冶炼企业长单结算日期在月底,目前主要以长单交付为主,了解到上午市场的出货情况并不好,个别再生精铅冶炼企业反馈暂无散单成交。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SMM2月24日讯: 2023年元宵节过后,废电瓶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复苏;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带来铅蓄电池更换量的增加,贸易商的复工带来废电瓶市场回收量的增加。据SMM调研,目前废电瓶贸易商前端废电动车电池不含税回收主流价格在8500-8550元/吨,而炼厂废电动车电池含税回收主流价格在8950-9100元/吨,北方部分地区的炼厂在8800-8850元/吨;因此贸易商利润空间较窄。 虽然利润空间较窄,但在废电瓶供应宽松的情况下,其流转量仍然大增,炼厂原料库存高企,例如: 安徽地区个别炼厂原料库存在2.5万吨以上,江西、广西等地区多家炼厂原料库存也在5000吨以上。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知道四地区废电瓶周度库存以及本周废电蓄采购价格运行区间。 在废电瓶供应宽松、炼厂采购火热的行情下,该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难题。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区废电瓶贸易商表示,新一年度的跨省转运联单办理进度缓慢,目前只能省内消化;但是对于省内无再生铅炼厂或者废电瓶处置能力较弱的地区来说,想要合规经营的贸易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例如:山东地区目前只有一家采购废电瓶冶炼再生铅的企业,但是该企业近期处于停产状态,这就导致山东地区几乎丧失了消化废电瓶的能力;贸易商若坚持回收废电瓶,则因申请的跨省转运联单尚未办理结束而转运受限,造成库存压力大、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另外,废电瓶市场的运营情况尚且存在灰色地带,无税票无联单的回收、转运、采购情况仍然存在,这给合规经营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在新一年度跨省转运联单办理缓慢之际,本省内无法消化的废电瓶仍有流入外省的可能。后续废电瓶市场的发展情况,要关注各省转运联单的办理进度、炼厂生产情况的变化以及铅价对废电瓶价格的影响等多重因素。 [欢迎添加我的企业微信或者拨打021-20707896,交流更多铅行业信息!]
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了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大宗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呈区间震荡态势,其中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67470元/吨、20006元/吨、15260元/吨、25154元/吨,同比涨幅为-1.5%、5.6%、0.1%、11.4%。镍、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明显,2022年现货均价同比分别上涨44.1%、18.2%、301.2%。 2023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价格虽然呈现明显下行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同时,我国在镍、钴、锂等新能源矿产资源方面,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叠加降低电池碳足迹等环保因素,通过电池回收拓宽上述资源供应渠道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赛道频获政策支持,企业布局热情高涨。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月6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近日,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月8日,为了促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并做好已公告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启动新一轮的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申报工作。 2月10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还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座谈会,围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标准体系、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加快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迭代升级、促进动力电池关键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中废旧设备规范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将符合条件的废旧设备回收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废旧设备回收、拆解处理、再制造、资源化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 据工信部官网显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目前回收网点已超1.44万个。 据悉,2022年12月16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发布,41家企业入围。工信部现已发布4批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企业数量已达88家。 企业布局持续高热 锂矿、碳酸锂等原材料供应紧缺、价格高企,电池回收作为锂资源未来重要来源之一,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布局。 进入2023年,电池回收领域布局持续高热,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芳源股份、南都电源、龙蟠科技、上汽通用五菱、天奇股份、环锂科技等多家公司公布电池回收领域布局新动态,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 1月6日,江西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大足区,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拆解10万台新能源报废汽车、年处理15万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年产2.5GWh储能模块(电芯)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6.5万吨电池级镍钴锰化合物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及碳酸锂等。 1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为了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38亿元,将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电池网还注意到,2月6日,格林美在接待机构调研时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1-9月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未来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盈利能力将不断增长。2023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计划销售20亿元以上。 据悉,格林美已有4家入选工信部公告企业(荆门格林美、无锡格林美、武汉格林美、天津格林美)。公司当前设计总拆解处理能力45万套/年,已经建设了荆门、武汉、无锡基地,现有总拆解处理能力达25万套/年,资源化处理能力达10万吨/年,正在推进天津、深圳园区的建设。 看到盈利希望,各路资本对于电池回收这一赛道的投资信心也在增强。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已有金晟新能、顺华锂业、赛德美、博萃循环、恒创睿能、动力再生、杰成镍钴、融通高科、锦源晟、瑞隆科技等多家电池回收产业链企业接连宣布完成大额融资。 结语 :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目前玩家众多,整车企业、电池生产商、电池材料企业以及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各路资本纷纷入场,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从布局企业方面传出的信息来看,动力电池回收的产能已不缺,但受制于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尚未到来,回收渠道不够通畅等因素,理论回收量与实际回收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电池回收产业链条长、环节多、范围广,在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处于探索期,产业链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信息共享、价格机制、利润分配等有待明晰,产业政策的支持和监管有待强化,“风口”抢食,风险不小。
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了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大宗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呈区间震荡态势,其中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67470元/吨、20006元/吨、15260元/吨、25154元/吨,同比涨幅为-1.5%、5.6%、0.1%、11.4%。镍、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明显,2022年现货均价同比分别上涨44.1%、18.2%、301.2%。 2023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价格虽然呈现明显下行趋势,但仍处于高位。同时,我国在镍、钴、锂等新能源矿产资源方面,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叠加降低电池碳足迹等环保因素,通过电池回收拓宽上述资源供应渠道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赛道频获政策支持,企业布局热情高涨。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月6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近日,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2月8日,为了促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并做好已公告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启动新一轮的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申报工作。 2月10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还组织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座谈会,围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标准体系、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加快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迭代升级、促进动力电池关键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中废旧设备规范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将符合条件的废旧设备回收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废旧设备回收、拆解处理、再制造、资源化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 据工信部官网显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信息,目前回收网点已超1.44万个。 据悉,2022年12月16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发布,41家企业入围。工信部现已发布4批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企业数量已达88家。 企业布局持续高热 锂矿、碳酸锂等原材料供应紧缺、价格高企,电池回收作为锂资源未来重要来源之一,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布局。 进入2023年,电池回收领域布局持续高热,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芳源股份、南都电源、龙蟠科技、上汽通用五菱、天奇股份、环锂科技等多家公司公布电池回收领域布局新动态,其中,百亿级投资项目: 1月6日,江西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大足区,项目总投资106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拆解10万台新能源报废汽车、年处理15万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年产2.5GWh储能模块(电芯)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6.5万吨电池级镍钴锰化合物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及碳酸锂等。 1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为了推动公司锂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发展,并保障锂电池原材料的供应,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在广东省佛山市佛北战新产业园大塘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38亿元,将建设具备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含兼容过程料)及相应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及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电池网还注意到,2月6日,格林美在接待机构调研时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1-9月累计回收动力电池12,000余吨(超过1.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实现销售收入46,270.14万元,同比增长297.73%,全面进入盈利阶段,未来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盈利能力将不断增长。2023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计划销售20亿元以上。 据悉,格林美已有4家入选工信部公告企业(荆门格林美、无锡格林美、武汉格林美、天津格林美)。公司当前设计总拆解处理能力45万套/年,已经建设了荆门、武汉、无锡基地,现有总拆解处理能力达25万套/年,资源化处理能力达10万吨/年,正在推进天津、深圳园区的建设。 看到盈利希望,各路资本对于电池回收这一赛道的投资信心也在增强。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已有金晟新能、顺华锂业、赛德美、博萃循环、恒创睿能、动力再生、杰成镍钴、融通高科、锦源晟、瑞隆科技等多家电池回收产业链企业接连宣布完成大额融资。 结语 :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目前玩家众多,整车企业、电池生产商、电池材料企业以及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各路资本纷纷入场,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有望达到千亿规模。 从布局企业方面传出的信息来看,动力电池回收的产能已不缺,但受制于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尚未到来,回收渠道不够通畅等因素,理论回收量与实际回收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电池回收产业链条长、环节多、范围广,在运营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还处于探索期,产业链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信息共享、价格机制、利润分配等有待明晰,产业政策的支持和监管有待强化,“风口”抢食,风险不小。
》查看SMM铅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SMM2月25日讯: 本周,再生精铅及合金炼厂对还原铅的需求依然旺盛,多地炼厂采购不含税到厂报价在14150-14200元/吨;而还原铅炼厂成品库存非常有限,等待交付的铅锭订单较多。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元宵节过后,部分炼厂表示行情比去年年底好转,再生精铅计划逐渐提产至400-500吨/天,还原铅产量根据订单和行情浮动生产。近日据SMM调研,内蒙古地区多家再生铅炼厂因生产设备的问题影响计划产量的释放;目前地区开工率在20%左右,平均日产还原铅200-250吨/家,对于河北、河南地区的需求量来说远远不足,这也是导致内蒙古地区还原铅出厂报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此行情的影响下,北方地区部分采购还原铅的企业将采购重心转移到宁夏地区或附近未持证炼厂,实际到厂价格比内蒙古地区货源低30-50元/吨。 近日南方地区可生产还原铅的炼厂多以交付再生精铅长单为主,少有还原铅产量可供销售,因此南方市场采购还原铅的企业多积极寻找货源,对于货源距离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下周关注再生铅炼厂生产情况以及铅价走势对还原铅市场的影响。 [欢迎添加我的企业微信或者拨打021-20707896,交流更多铅行业信息!]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