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3个
SMM 7 月3日讯: 今日SMM1#铅价格上涨150元/吨,再生铅炼厂报价跟涨100元/吨,绝对价格报15100-15225元/吨,对SMM1#铅主流贴水150-100元/吨;不含税主流精铅出厂价格14400-14470元/吨。 铅价高位运行,铅蓄电池企业观望态度浓厚,长单提货补库,无意愿采购散单,今日成交情况相对清淡。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6月30日讯:本周作为6月的最后一个周,并没有出现完美的收尾,反而在当前市场的淡季行情下,结束的稍微有些潦草。 回顾整个6月,铝价走势波动持续加剧,而废铝市场则以不变应万变,价格波动缩小,因此6月精废价差整体出现走扩趋势,但南北方表现各不相同。 具体来看,华东因废铝价格总体跟随铝价波动较为明显,排除月初价格修正外,在月中出现小幅走扩,但整体走势较为平稳。而华南地区6月废铝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因此随着6月铝价震荡上行,精废价差走扩趋势较为明显。 相较于5月底,截至6月30日, 上海型材铝精废价差 为1737元/吨,增幅达33.31%,主因月中型材铝价格修正,增幅较大; 无铁机铝精废价差 为2147元/吨,增幅为8.09%。 佛山型材铝精废价差 为2764元/吨,增幅达到15.46%; 破碎生铝精废价差 为2873元/吨,增幅为14.78%。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6月 SMM A00现货铝价 整体呈现震荡上行,两次大涨将现货铝价送至18850元/吨的高点,但高价并未维持,月末再度回落。但6月整体月均价被拉升至18560元/吨,相较5月份增加251元/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品现货报价 而废铝价格方面,进入6月,废铝上游挺价心态明显,因此6月废铝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走势趋稳。根据SMM报价显示,截至6月30日,相较5月底上海型材铝小幅下跌150元/吨,无铁机铝上涨100元/吨。佛山型材铝、破碎生铝价格均持稳。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供应端上,6月铝价的几次大幅下挫对于上游出货影响较为明显,但因铝价涨多跌少,且6月下旬铝价走高,上游供货整体表现较为正常,尤其是上游对后续市场价格有所担心,因此多以积极出货为主。 需求端上,6月市场步入淡季,下游订单有所走弱,铝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同样持续下滑,采购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废铝价格坚挺,下游企业盈利情况堪忧,因此在采购时稍显谨慎,多以按需采购为主。 而就后续而言,目前宏观面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且情绪较为悲观。而基本面目前云南复产逐步推进,供应增量预期施压,加之下游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铝价仅依靠低库存及成本端支撑,铝价走势上方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市场淡季行情之下,下游需求或仍有走弱趋势。在此背景下,上游虽有挺价意向,但或不得不面对市场走弱的现实,废铝价格或将同样承压震荡。但因目前废铝供应仍较为紧张,因此废铝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因此,SMM预计精废价差后续或将持稳震荡,或有小幅收窄。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6月30日讯 今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7合约报于升水350~升水38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365元/吨(下月票据),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元/吨(下月票据)。沪铜2307合约早盘盘初从67300元/吨附近受空头减仓一路走高至67900元/吨,再次逼近68000元/吨关口,尾盘时段略微回落,收于67820元/吨。沪铜2307合约隔月BACK月差拉涨至400元/吨上方。 今日电解铜现货升贴水较上一日上涨50元/吨,今日07合约收于6782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0元/吨,由于近期江西地区受财税40号文政策影响,再生铜原料边际需求有所下降,为此再生铜原料价格未有能力跟涨。今日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200元/吨-624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不变,精废价差为2049元/吨,较昨日小幅拓宽,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
SMM 6 月30日讯: 今日SMM1#铅价格下跌25元/吨,再生铅炼厂报价普遍不变,绝对价格报15000-15100元/吨,对SMM1#铅主流贴水150-100元/吨,个别炼厂贴水有扩大意愿;不含税主流精铅出厂价格14350-14400元/吨。 铅价维持震荡盘整态势,铅蓄电池企业仍以长单提货为主,询价积极性不高;再生铅炼厂表示原料紧张、散单铅锭有限,成交情况一般。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任何 夸大宣传、承诺、低于市场价 等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交易前 请认真核对对方营业执照、质保书、发票、货物等信息, 如遇虚假信息,请立即报警! 推荐使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担保交易功能,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再生金属企业报价合作需求 欢迎联系:13585952056 王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正式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斐然。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2亿千瓦,占国内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是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部发电总装机占比上升到47.3%;年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其中,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接近国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22年,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增装机规模再创新高,增幅达到59.3%。分布式光伏迅猛发展,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达到58.5%。2022年,光伏发电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30.8%,发电利用率保持平稳。光伏制造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产业链各环节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组件价格拐点出现,价格下降趋势在年末显现。多晶硅能耗持续下降,光伏电池效率稳步上升。多元融合建设模式成为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概要及全文如下: 01水电行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我国常规水电稳步发展。 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投产,以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坝为核心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结合新形势,水电功能定位向电量供应和灵活调节并重转变,2022年在全国主要流域开展了水风光一体化规划研究工作,依托主要流域水电调节能力,新建一定规模的水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对存量水电进行增容扩机,最大程度带动流域周边风光资源开发建设,实现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推动水风光协同开发取得新进展,建立长期稳定经济可靠电力保供新能力。 2022年,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 随着吉林敦化、浙江长龙山、山东沂蒙、广东阳江、广东梅州、黑龙江荒沟等项目陆续投产,年度投产规模超过800万千瓦。年度新增核准48座抽水蓄能电站,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工程建设成就显著,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单机容量40万千瓦投产发电,为全国第一;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牡丹江市海林市三道河子镇,是中国已建成纬度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已投运抽水蓄能电站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效益显著。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抽水蓄能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 报告系统总结了2022年我国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的发展成就和最新的工作进展,分析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展现了水电行业研究热点,提出了发展展望与建议。 02风电行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平稳增长,发电量占全国电源总发电量的比重不断提升,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和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其中,基地化发展成为陆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模式,海上风电新增规模短期回落,分散式和高海拔风电逐步推动,老旧风电场实现小批量技改。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加速,工程勘测设计水平稳步发展,海上风电施工与输电技术快速提升,建设质量安全水平整体向好,风电产业链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增强。 我国风电行业逐步进入高质量、跃升式发展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与背景下,报告对后续产业链协同创新、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进、老旧风电场技改推广、乡村风电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趋势展望及建议。 03太阳能发电行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增装机规模再创新高,增幅达到59.3%。分布式光伏迅猛发展,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达到58.5%。2022年,光伏发电量大幅提升,同比增长30.8%,发电利用率保持平稳。光伏制造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产业链各环节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组件价格拐点出现,价格下降趋势在年末显现。多晶硅能耗持续下降,光伏电池效率稳步上升。多元融合建设模式成为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2年,光伏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展要求,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持续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新突破。报告分析了2023年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特点,提出了近期的发展趋势展望与建议。 04生物质能行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新增装机规模同比有所下降,生物质能非电利用领域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技术不断进步,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发电技术持续探索示范;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固废处置一体化成垃圾焚烧发电发展新模式。 结合生物质能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报告对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提出了趋势展望和政策建议。 05地热能行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各地积极布局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工作,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作为重点工作纳入相关发展规划,加大地热资源的勘探投入,大力推进地热规模化开发。地热投资建设方向多元化,深井换热供暖、江水源热泵供暖制冷、气田伴生地热水发电以及农村地热供暖等示范利用项目多点开花,示范效应初步形成。地热开发技术取得新的进展,深部热储改造、深井换热技术等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支撑地热高效开发,同时地热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也稳步提高。 2022年,国家和地方直面地热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规范地热开发管理流程,推动全国地热能项目信息化管理,出台支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地热产业向好发展。各地将地热开发和能源、矿产、建筑节能等规划融合,引领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报告提出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展望和建议。 06氢能产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初具规模,绿氢工业领域替代应用已显成效。 同时,氢能“储、运、加”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汽车规模较大幅度增长,氢能开展全产业链布局。在投资建设方面,碱性电解水制氢具备一定国际优势,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持续下降。带动电解水制氢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绿氢制取研究取得关键突破,氢能装备重大研发技术得到验证,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研发应用创造多项纪录。氢能产业“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集聚、融合性发展,氢能综合利用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业态,氢燃料电池实现多元化场景应用,国际合作加速产业化进程等一系列发展特征。 报告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中长期发展、探索氢能产业非财政补贴扶持政策、加快氢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示范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展望及建议。 07储能产业方面 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 2022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突破10GW,新增规模超过了过去十年累计的装机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正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良好基础。 其中,锂离子电池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通过试点示范项目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飞轮储能单体输出功率达到兆瓦级,其他类型的新型储能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同时,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快速发展,行业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等措施也推动了储能技术的应用。 我国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形势与背景下,报告对加强省级区域新型储能整体规划、切实提升新型储能实际利用效率和强化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6月29日讯 今日1#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07合约报于升水290~升水34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315元/吨(下月票据),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0元/吨(下月票据)。上午交易时段沪铜2307合约走出“M”型走势,盘初从67650元/吨附近走高至67800元/吨,随后回落至67640元/吨,之后再次冲高67770元/吨,尾盘时段走低,合约收于67710元/吨。沪铜进口现货日内明显收窄至150~170元/吨,沪铜2307合约隔月BACK月差拉涨至370元/吨。 今日电解铜现货升贴水较上一日上涨50元/吨,今日07合约收于677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10元/吨,为此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下降。今日广东地区1#光亮铜报价62200元/吨-624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00元/吨,精废价差为1889元/吨,较昨日小幅拓宽,持续位于优势线上方,利于再生铜原料消费。受”财税“政策的影响,江西省再生铜杆厂采购比较谨慎,有压低废铜采购价的趋势,相对来说湖北以及河南河北地区,受”财税“政策影响较小。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